郭昌:三元里抗英 中國最年輕的神話一一再看鴉片戰爭之三

|史海覓蹤|

郭昌:三元里抗英 中國最年輕的神話一一再看鴉片戰爭之三

說三元里抗英是神話故事,我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第二個,但我知道自己不是第一個,第一個是巜那一次我們挨打了》的作者端木賜香。但我也有自己的創新呀,我又給它加了幾個字:中國最年輕的。

對於今天的中國人來說,除了少數學者專家和歷史愛好者外,大部分對「三元里抗英」的印象是符號化的,包括我自己在內。做為一個社會的底層來說,有一天我忽然發現,自己的命運竟和這個國家的命運有一點點有相似之處。中國有句勵志之言:生如螻蟻當立鴻鵠之志,命薄如紙應懷不屈之心。想到此,我便鑽進史書堆里,看能否從中得出一點經驗和教訓。這不,我這一「鑽研」不要緊,還真有了「歷史性的重大發現」:原來,我和我們的國家曾經的的失敗一樣,競是上學時老師常說的那句話:主觀不努力,客觀找原因。

郭昌:三元里抗英 中國最年輕的神話一一再看鴉片戰爭之三

閒話少說。

查百度百科「三元里抗英條」:三元里抗英鬥爭是近代史上中國人第一次自發的大規模抵抗外國侵略者的鬥爭,表現了中國人民不畏強暴,低御外敵的愛國精神。

之前覺得無比正確,無可質疑的文字,此刻競令我如鯁在喉!

最先讓我起疑的,就是那篇著名的「三元里討英檄文」:

三元里西村南岸九十餘鄉眾衿耆,為不共戴天,誓滅英逆事:照得向來英逆,素不安分,屢犯天朝。昔攻沙角砲台,戕害官兵,我皇上深仁,不忍加誅,且示懷柔。彼尚不知感恩,猶復包藏禍心,深入重地,亂施火箭,燒害居民,攻及城池,目無各憲,欽差大臣見城鄉內外遭殃,改約戢兵安民,英夷理應得些好意即休,胡乃貪勝不知輸,得尺則尺,得寸剛寸,容縱兵卒,擾亂村莊,搶我耕牛,傷我田禾,鋤壞我祖墳,淫辱我婦女,鬼神共怒,天地難容。我等所以奮不顧身,圍困義律於北門,斬首百墨於南岸。爾等逆黨,試思此時若非我府尊為爾解此厄,各逆其得保首領以下船乎?今聞爾出示當途,辱罵將軍大人無功,揚言於眾,與百墨申雪,其卑視我此地無人實甚。我等用是氣憤成雲,志除妖孽,飽德之義士,僉助兵糧,荷鋤之農夫,整堅利刃,務使鬼子無隻影留存,鬼船無片帆回國而後已。示到爾其卜日交戰,為此特示。(巜鴉片戰爭》第四冊第1頁)

郭昌:三元里抗英 中國最年輕的神話一一再看鴉片戰爭之三

此文首先讓我懷疑的是作者的身份。我敢肯定他不是三元里鄉民,甚至不是三元里鄉紳。因為此文端的是一篇管樣文章,其立場鮮明,政治覺悟高,絕非鄉村野夫所能作得。那麼這個作者到底是誰呢?雖然史家還沒有作出論定,但我確信,這個作者或者他身邊之人就是整個事件的幕後推手。順著此條線索追將過去,卻很快發現端倪:

林福祥巜平等心籌》之「論勝敗形勢第四——或又曰:若殺了義律,馬禮遜等兵頭,彼必興兵復仇,是兵結不解也。予曰:三元里曾殺過夷兵數百矣(此說當然不可信),其敢向三元里復仇否?我果能殺盡奸絕,使其片帆不返,英吉利之兵敢再到我中國地界乎?果其敢復來也,則又復殺之而已矣。(巜三元里抗英史料》25頁……初六、初七等日,予與城內信息不通,而謠言四起,有謂和議已定者,有謂大憲殉節者。然逆英在三元里一帶,恣其淫掠,人人髮指(此處所說今人已有定論,所說多屬不實),予連日與揚汝正力諭數十鄉,激以忠義,怵以利害,於是鄉民怦怦欲戰(我們今天所講的三元里抗英為民眾自發之說不攻自破)。…初九日,予與各鄉約,每鄉設大旗一面,上書鄉名,大鑼數面,稍有緩急,一鄉鳴鑼,眾鄉皆出,予仍以水勇當頭陣。約成,予即間諜密稟宮保(粵都祁貢),而舉事猶無定期也。……初十日辰刻,逆夷由三元里過牛欄岡搶劫,予聞鑼聲不絕,即帶水勇應之,而八十餘鄉亦舉旗繼至,不轉眼間來會者眾數萬,刀斧犁鋤,在手即成軍器,兒童婦女,喊聲亦助兵威。……時逆兵頭義律,馬禮遜尚帶夷兵二十餘名在台上,水勇等爭欲上台擒殺(著急回去領賞呢),唯已三更,予恐黑夜上台,其槍炮由上擊下,必致民勇交傷(又慫了),且恐黑夜易至逃脫,爰命水勇鄉民屯在台下,終夜嚴守,將待天明後捉生,不意十一朝,有當事開城彈壓者,且斥予等多事也,而人心解體矣散矣(傻鳥,白白讓老鄉們熬了一夜)。…(同上,26頁,27頁)

又如:〈上祁宮保書〉(林福祥)—敬稟者:數日來,逆夷在三元里一帶,恣行淫掠,言之發指。予連日到各鄉,勸以忠義,怵以利害,無不怦怦欲戰,稍一舉事,可得數萬人,眾志成城,機會似不可失。比聞城內說和,已有成議。我謂一面議和,以懈其心,予一面督帶義勇鄉民,出其不意,可獲全勝(呆鳥)。勝則官之靈,敗則鄉之過(原來禍心藏此,可憐我們「偉大的三元里愛國人民」),似於和議並無所得。今將現在情形密稟,如何辦理之處,乞即批示。

又如,〈諭林家義勇文〉:本統領今奉將令,團結義兵,以圖進剿,有功必賞則從重,雖遠不遺;有罪必罰必從嚴,雖親不諱。…有此氣,有此膽,則富貴可立而求,妖氛無難而滅。尓等既有義勇之名,勿負義勇之實。今於大憲賞格外,另立規條,於戲,執干弋以衛社稷,用率子弟之兵。草露布以奏膚功,共雪君父之恥。勉之慎之(好個呆鳥,還是忽悠)!(同上,29頁)

讀史至此,實可謂「令人痛哭流涕看也」!

郭昌:三元里抗英 中國最年輕的神話一一再看鴉片戰爭之三

原來,我們在課堂上天天背誦的歷史,竟是一個天大的笑話;原來我們所崇拜的「勇敢的愛國的」三元里人民,不過是被罪惡的漩渦所裹挾的泥沙;不過是主人為了打狗而丟出去的骨頭!

美國作家魏斐德後來在其書中曾如此評論此事:中國的史學家們讚譽三元里事件,這是不奇怪的。……由於是民眾的運動,所以它是民族主義的;由於是民眾的運動,所以它是由農民領導的;由於是民眾的運動,所以它是自發的。對所有這些說法都應當進行考察。這並不是我們需要推倒如「原始民族主義」或「反對帝國主義」之類的說法,而是因為三元里事件對於以後二十年間發生的一系列震驚華南的問題來說,例如團練運動,太平叛亂,秘密社團,宗族爭鬥和反洋人運動等等,只是一個關係重大的序幕。我們只有搞清楚三元里事件的意義,才能理解以後的事(美.魏斐德巜大門口的陌生人》14頁)。

當我看到這些話的時候,我為自己感到汗顏。

我們偉大的愛國者,林則徐的親密戰友魏源同志在中英戰敗後曾發出過呼喊:時乎時乎,惟太上能先時,惟智者能不失時;又其次者,過時而悔,悔而能改,亦可補過於來時(《魏源集》上冊,206頁)。現在,鴉片戰爭已過去了近二百年,新的「八國聯軍」又來到中國的門口叫囂,當我們全體國人又一次「群情激憤」時,我們有沒有想過,我們從歷史中所汲取的教訓,能否讓我們看得明白當下呢?是的,歷史已成為過去,可「過而能悔,悔而能改」,才可「補過於來時」。而所有這些,我們真的弄懂了嗎?

郭昌:三元里抗英 中國最年輕的神話一一再看鴉片戰爭之三

林福祥者,廣東香山(今中山)人也。1841年向廣州知府余保純陳述戰守方略被拒,轉投總督祁貢,受命組織水勇,任官帶,後鎮壓太平天國被李秀成部俘後又釋,18642 年為左宗棠所殺。如果不是義律下令讓部下對「可憐的中國人」手下留情,也許他就葬身於英軍的炮火之下了。那麼,也許一些真相就永遠無法知曉。現在,他用自己的嘴,為我們揭開了他們編織的騙局。

實際上,發動人民群眾戰爭,是林則徐到廣州後一直沿用的戰略思想(而這個思想,是他一生都在堅持的)。他曾警告義律說:若再執迷不悟,則不能不示以嚴威,不獨各處師船,一調即至,即沿海人民,莫不視波濤如平地,倘一觸動公憤,則人人踴躍思奮,雖欲阻止而不能矣(《林則徐傳》271頁)。而「民心可用」,也是在之後的六十年的歷史中被大清當權者反覆使用的。正如魏斐德所說,我們只有搞清楚三元里事件的意義,才能理解以後發生的事情一一曾國藩也曾想用「以民拒外」對付英國侵略者,僧格林沁也曾用它對付英法聯軍,張之洞也曾用它對付外國傳教士,慈禧太後又用它對付八國聯軍。最後,這個國家終於用他們自以為聰明的技倆迎來最後的滅亡。

其實這個問題,作為歷史的實際參與者,郭嵩燾早就看得明白。中南大學教授孟澤先生說:還在同治年間,郭嵩燾就不同意曾國藩「借民拒外」之說,他也直接了當地談到過,曾國藩「于洋務素未通曉」,對於洋務並非「別有神妙過人之識」,只是「正大光明,情理兼到」而已。郭嵩燾認為,依靠億萬「小民」百姓去仇洋仇外,並以此立論,

這正是「數十年來中外諸公所用以為藏身之秘術者」一借人民說事,而「中外諸公至今無能省悟」(此中外,指朝中和地方)。(巜洋務先知一一郭嵩燾》223頁)

郭昌:三元里抗英 中國最年輕的神話一一再看鴉片戰爭之三

其實,說起中國近代史,郭嵩燾雖然不被今人所熟知,而正是他,才是中國「睜眼看世界第一人」(第二個是福建巡撫徐繼畲)。郭氏在得知沈葆楨在江西鼓動「人民」拆毀外國教堂後給曾國藩的信中詳細的談了「民心可用」在中國歷史上沿襲和帶來的破壞性:昨在長沙,聞江西拆毀西洋教堂一案,幼丹中丞(沈葆楨,林則徐的外甥兼女婿)挺身任之,至謂此二百年養士之報。蒙心惑焉。國家辦理夷務二十餘年,大扺始以欺謾,而終反受其陵踐,其原坐不知事理。天下藉藉,相為氣憤,皆出南宋後議論。歷漢、唐千餘年以及南宋,事實無能一加考究,此其蔽也。巜傳》曰:「惟禮可以已亂。」奈何自出於無禮,以長亂而助之披猖乎!至於寇亂之生,由一二奸頑煽誘。愚民無知,相聚以逞,遂至不可禁制。所欲拆毀教堂者,無識之儒生耳。其附合以逞,則愚民乘勢抄掠為利。民數聚則氣囂,氣囂則法廢。造意(方法)不同,而其足以致以一也。君子不屑循愚民之情以干譽,故法常伸而民氣以肅(巜郭嵩燾詩文集》174頁)。

郭氏在其日記中還曾記載一事令人不忍直視:咸豐八年(1858年),兩廣總督為英人協迫,懸賞捕拿團勇。有一官兵捕得民一人,被英官以鐵鉤鉤背懸吊而死。郭氏為此痛到:民為朝廷斃賊,官乃為賊斃民,粵事當堪問哉(巜郭嵩燾日記》第一冊143頁)!而這樣令人痛心的事情,也是在每一次的中外衝突中發生過。我們「偉大的義和團愛國運動」最後終被朝廷反噬,其中教訓,何等慘痛?

郭昌:三元里抗英 中國最年輕的神話一一再看鴉片戰爭之三

我們今天的人說:鴉片戰爭外國侵略者帶給中國人的災難是深重的。

其實,真正帶給我們災難的,是我們自已。而揭開這層傷疤,實在慘不忍睹:

駱秉章又奏湖南官兵到粵聞有騷擾情形折:

臣駱秉章又奏:臣風聞湖南兵到粵,沿途騷擾,所過市鎮,居民多受其累。當逆夷進攻烏涌,其湖南兵皆在烏涌駐紮,聞炮即逃,自相踐踏,落澗死者數百名。其餘逃至獵德,競因搶奪財務,至有傷斃鄉民之事。粵民即苦於冦,復苦於兵,水深火熱之形,何堪設想!應請敕下靖逆將軍,參贊大臣,於各省調到兵丁,務必嚴加約束,庶兵民相安,而亂愾愈奮矣(巜籌辦夷務始末》道光朝第二冊1020頁)。

又,廣東商民呈訴冤詞:聞之,「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濱,莫非王臣。」我粵生民,遭罹兵燹之苦,命懸旦夕之危,幸得各省大兵,奉王命以剿英夷,效戎行以蘇民命,不勝雀躍之至。惟湖南之兵,自二月到廣,徒有剿夷之名,反有害民之實,動輒欺良害善,濫冒邀功,種種罪惡,發數難堪。且於本月初二、初三日,當居民倉皇奔走之時,或乘機搶奪者有之,或乘勢姦淫者有之,甚至以壯勇為漢奸,不容審訊私自殺戮,削其骨,食其肉,剖其心。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嗚呼!壯士助兵以抗敵,而兵反將壯士作奸民。無罪受毒,見者傷心,聞者流涕。以湖南兵如此作為,定必倚勢作威,常存殺民之心,不奮殺夷之志。不祥之兆,早已先形,無怪乎遇敵不克也。伏惟候爺,為國保民,何忍此兵殘虐生靈,若不執軍法以壯天威,竊恐容縱養奸,壯勇之冤魂何慰?商民之行旅何安?況蒙出示曉諭各兵歸寨,不得占居民房,而湖南兵仍然占踞,將來為禍,不知何底也。今此冤氣,滄海難填,恨不能轉達聖主,盡瀝苦情。既蒙大人啟城以放生民,無如湖南兵在城搶奪行李,雖生猶死,不啻遭夷人之戳也。悲夫(巜三元里抗英鬥爭史料》84頁…

郭昌:三元里抗英 中國最年輕的神話一一再看鴉片戰爭之三

如此!如此!逢此鬼神共憤之人間地獄,我們的「人民」又如何能做到「萬眾一心,眾志成城」呢?

我們今天的人還常說:忘記歷史,就意味著背叛。可如果我們「牢記」的歷史是不實的,我們又如何能從中得出正確的結論和教訓呢?當我們面對問題時,又如何能做出正確的預判呢?一一遺憾的是,問題就在眼前。隨著去年美國國務卿蓬佩奧宣布說美國自1971年以來對中國的政策是錯誤的那刻起,中美關係又降到了歷史的冰點,中美摩擦越來越多,我們的人民也又一次「群情洶湧」。可是,愛國需要的不只激情,更需要理性。我們首先要做的,就是看一下我們自已還有那些缺點,然後勇敢的改正和強大自己,然後稍息、立正!然後,…等待我們的就是勝利了。

郭昌:三元里抗英 中國最年輕的神話一一再看鴉片戰爭之三

2021年3月18日於仰嵩書屋

來源:kknews郭昌:三元里抗英 中國最年輕的神話一一再看鴉片戰爭之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