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三大汽車巨頭去年電動車銷量總和超特斯拉

德國三大汽車巨頭寶馬,戴姆勒和大眾汽車最新公佈的銷售數據顯示,2020年三家公司的電動汽車銷量幾乎翻了三倍,合計達到近60萬輛,超過它們共同的競爭對手特斯拉50萬輛左右的銷量。這也是歐洲汽車廠商在為實現減排目標所做出的迄今為止最大的努力。

德國三大汽車巨頭去年電動車銷量總和超特斯拉

歐洲大規模補貼起效

大眾汽車在去年交付的530萬輛汽車中,有21.2萬輛是純電池或混合動力汽車,比2019年大幅增長了158%;其中15.9萬輛電動車在歐洲銷售。寶馬集團表示,在2020年全球售出的230萬輛汽車中,近19.3萬輛實現了電動化,比2019年增長了近32%。奔馳姆公司戴姆勒也表示,梅賽德斯品牌的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銷量增長了三倍以上,在2020年220萬輛汽車銷量中占到16萬輛,該公司在2020年期間還售出了27000輛電動智能汽車。

為了實現碳排放目標,德國汽車廠商正在加速實現電動車銷售目標。寶馬和戴姆勒已經宣佈實現了歐盟規定的當年碳排放目標。寶馬今年年初還宣佈,到2023年之前,寶馬電動車占比將達到20%,這一比例目前僅為8%。

大眾高管也稱已經接近合規要求,但尚未確認是否已經達到歐盟制定的目標。大眾汽車品牌總經理拉爾夫·布蘭德斯塔特(RalfBrandstätter)表示:「 2020年是大眾汽車的轉折點,標誌著電動汽車的突破。」

去年以來,德國的電動車銷量正在迅速提升,政府已經將購買電動車的補貼增加了一倍,電動車購買者可以至少獲得9000歐元的零售價格補貼。根據德國聯邦汽車運輸管理局的數據,去年12月,德國電動和混合動力汽車的市場份額首次超過傳統的柴油發動機汽車份額。

大眾汽車碳排放策略主管馬蒂亞斯·施密特(Matthias Schmidt)表示,德國人電動汽車市場是歐洲第二大汽車市場法國的兩倍,占西歐銷售的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的四分之一。「德國政府通過增加補貼來驅動國內電動汽車需求的努力,現在看來似乎已經達到目的。」施密特表示。

在電動汽車銷售實現創紀錄增長的同時,歐洲汽車巨頭的整體表現仍然低迷。德國三大汽車品牌的整體銷售卻在疫情中受到重大打擊。大眾的全球銷量在2020年下降了15%,在西歐市場銷量下降超過23%;梅賽德斯和寶馬品牌汽車的全球銷量也都下降7%以上。法國雷諾汽車全年銷量也大幅下滑超過20%,其中歐洲市場銷量下滑超過25%。

特斯拉的優勢能否保持

2020年美國電動車巨頭特斯拉在全球汽車市場上一枝獨秀。自特斯拉首輛中國製造Model 3交付以來,公司股價成倍增長。在今年年初公佈了去年全年的銷量後,股價又上漲超過15%。

第一財經記者從特斯拉的某家二級供應商方面瞭解到,特斯拉今年上海工廠電動車產能預計將達到50萬至60萬輛,這受到該公司在中國全新發佈的Model Y車型需求激增的推動。根據特斯拉CEO馬斯克在上一季度財報發佈時的說法,特斯拉今年全球產能預計可以最多達到100萬輛。

為此,特斯拉正在不斷擴產。該公司不僅在德克薩斯州開建美國的第二座工廠,還正在歐洲最大的汽車市場德國開建全球的第三座超級工廠,期望占領未來歐洲電動車市場的更多份額。目前特斯拉正在把中國生產的Model 3車型出口至歐洲市場。

而寶馬和戴姆勒已經在去年宣佈將中國生產電動車出口海外的計畫。寶馬準備將其在中國瀋陽合資工廠生產的電動汽車BMW iX3車型出口到歐洲,而戴姆勒也在將其城市車Smart品牌的生產轉移到杭州灣。

針對汽車巨頭在全球全面開啟的市場爭奪競賽,市場人士認為,中國仍是主戰場。而隨著越來越多傳統汽車巨頭加大對中國電動車市場的佈局,甚至在中國本土研發符合中國消費者需求的電動車,特斯拉未來可能會面臨更為激烈的競爭。

亨斯邁聚氨酯業務商務總監王旭平對第一財經記者表示:「中國無疑是未來全球最大的電動汽車市場,今年預計中國電動車的銷量可能在180萬輛左右,這一數字到2025年有望超過500萬。傳統汽車廠商憑藉生產優勢很可能會在未來迅速占領市場,這是未來特斯拉麵臨的最大威脅。」

根據券商韋德布希(Wedbush)的數據,目前中國乘用車只有約4.5%是電動車,這一數字預計到2027年將達到10%。韋德布希分析師丹·艾夫斯(Dan
Ives)將特斯拉的強勁表現歸功於中國,他在近期發佈的一份報告中寫道:「中國電動汽車市場仍然是一個全新的機會,此前我們認為價格壓制了中國市場對電動汽車的需求,但隨著現在價格開始下降,中國在未來幾年內整個電動汽車的銷售可能會實現翻番。」

來源:kknews德國三大汽車巨頭去年電動車銷量總和超特斯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