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雜記 在異鄉的生活中變得更加獨立

留學雜記 在異鄉的生活中變得更加獨立

在墨爾本當地的美術館,孩子們圍坐在一起,聽老師講解畫作。

留學雜記 在異鄉的生活中變得更加獨立

春節時作者所在學校舉辦的新年活動。春聯、福字、紅包讓作者在異鄉也感受到了濃濃的「年味」。

被公交和信件

搞得「手忙腳亂」

在澳大利亞,我住的地方遠離市中心。一到週末,當地公交車就會減少班次。平時20分鍾左右來一趟車,週末就會變成等一小時車才露面,有時甚至會臨時取消車次。

在國內城市生活的人們心中,公交車是便捷的同義詞,但在這里,公交車卻會讓你手忙腳亂。

有一次我坐車去超市買菜,用了不到15分鍾就結賬了,卻在公交車站等了兩個小時才坐上回家的車。因為班次不斷調整,在手機APP上看實時的公交時刻表成了出門必做的事情。澳大利亞公交線路的站點之間距離很近,我家門口每隔兩三百米就有一個站牌。下車時,如果不提前按下車鈴,司機是不會停車的。我剛搬來時,記不住站牌附近的標志物,經常坐過站,結果要一直盯着手機地圖,才知道是不是該下車。

和國內相比,澳大利亞還有一點不同,就是頻繁使用紙質信件。各種生活賬單、新申請的銀行卡和學生卡都是寄到家里的。這些信件,通常要費時兩週才能收到,如果涉及比較急的事,還真的很頭疼。於是,我不僅要堅持天天檢查家門口的信箱,還要上網查看電子郵件,因為學校的重要通知也會發到學生的電子郵箱里。有一次,臨時調換了上課的教室,因為沒有及時查看郵件導致很多人都去錯了教室。

藝術、體育、環保

都離不開當地人的積極參與

墨爾本的藝術與文化氣息很濃。每當市中心的美術館有新展,都有很多學校組織學生前往參觀。在美術館里,孩子們席地而坐,認真聽老師講解畫作,時不時還會舉手錶達自己對展品的看法。除了學生,還有很多當地居民帶着專業的相機專程前來觀摩。

在剛剛結束的2019年澳大利亞網球公開賽中,很多父母都帶着年幼的孩子來觀看比賽,讓孩子從小接受體育文化的薰陶。在公園里,很多人坐在草地上觀看大屏幕上的比賽實況轉播,時不時地發出喝彩,為選手的每一次得分鼓掌歡呼。我的一位澳大利亞朋友有一個小筆記本,每一頁上都是著名網球運動員的簽名,李娜、羅傑·費德勒、瑪利亞·莎拉波娃的簽名都在上面。這些簽名是澳大利亞濃厚體育文化氛圍的一個縮影,既意味着舉辦過很多大型賽事,也顯示着普通民眾對賽事的高參與度。

澳大利亞有着無與倫比的自然環境和宜人的氣候;但良好環境的保持,離不開當地人高度自覺的環保意識。這里的每個家庭都備有3支垃圾桶,分別用於可回收垃圾、生活垃圾和落葉。當地居民很重視垃圾分類,如果不認真執行分類將會被罰款。許多人家都用綠植架起漂亮的拱門,相鄰院落也是用景觀樹象徵性地隔開。由於綠植覆蓋率高,居住在這里仿佛住在靜謐的森林中,雖然看不到雞鳴桑樹顛,但每天早上被鳥兒大聲叫醒的感覺也很不錯。

留學海外

仍尋求「家」的味道

春節那天,學校為中國留學生安排了新春活動,准備了很多裝有金幣巧克力的紅包,派送的小餅干里還夾着新年祝福;不經意間,我驚喜地發現,牆面上還藏了許多謎語。對於過年還要上課的我們來說,這已是最大的「年味」了。

剛來澳大利亞時,老師為了幫助我們盡快融入當地生活,佈置了一些有趣的實踐作業。有一次,我們小組做了一份中國菜帶到了附近的商場,隨機尋找當地人試吃。每個學子,一旦出國就能明顯感覺到自己驚人的成長進步,比如學會了做飯,學會了在一座陌生的城市獨自生活。但對於我來說,在一個陌生的國度,保持好奇心卻不沉迷才是初心。盡可能去讀更多的書、看更遠的風景才是我所追求的遠方。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