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數據My Passport上手體驗 質朴如初 更便攜

本文轉載自愛活網,其他媒體轉載需經愛活網同意。

與激進、躁動不安的固態存儲不同,機械硬盤從誕生到現在,結構設計已經決定了它在傳輸方面的上限,大家達成共識,繞開它的天生缺陷,繼續拓展它在深層冷存儲里的潛力,現在機械盤更多地以數十TB為單位在數據中心服役,在我們日常生活里的存在感已非常稀薄,這也是為什麼當我看到西部數據仍然還記得更新My Passport系列機械移動硬盤產品線,把新工業設計帶給這個逐漸要被不少人遺忘的品類時,有種莫名溫馨的感覺。

西部數據My Passport上手體驗 質朴如初 更便攜

西部數據這次推出的新款My Passport採用了一套相比2016年款要更加討大眾喜歡的風格。如果說在三年前的版本里,西部數據想要用活潑的全彩外殼為My Passport注入年輕時尚的活力,配合「一半現實、一半數字「的半亮面半亞光設計語言,確實給人帶來了一抹新意,那2019款的My Passport就是把一半一半的理念進行了一次重新解讀,並大幅加強了移動硬盤的核心競爭力——便攜。

西部數據My Passport上手體驗 質朴如初 更便攜

My Passport 2019款,或稱為隨行款極大地削減了盤體外殼的體積,現在它的面積大小差不多隻比交通卡大一圈,厚度則差不多隻有2016款的三分之一,整體重量也輕了很多,是一塊可以隨便裝在口袋里就帶走的移動硬盤,如果你已經很久沒有用過一塊機械移動硬盤,那My Passport隨行款的輕薄絕對會超乎你想象。

西部數據My Passport上手體驗 質朴如初 更便攜

在設計語言表達上,My Passport隨行款換用了一種更屏平滑的對角線線紋過渡,而且棄用了2016款的亮面設計,可以減小出現磨痕和劃痕時的反差,讓盤體外殼更加耐用美觀。有波浪斜紋的半邊,側面的色塊切分也是沿着對角線,和背面的黑色區分開,有不錯的反差美感。不過黑色款就沒有這個視覺加分了。

西部數據My Passport上手體驗 質朴如初 更便攜

這個盤體模具的My Passport有兩款不同的接口選擇,標準版My Passport隨行款使用的是micro USB 3.0接口,而精英版My Passport Ultra則使用的是USB Type-C接口,從泛用度和兼容未來的角度考慮,當然會推薦需要移動硬盤的人選擇My Passport Ultra,不過這個版本也更貴一些。

西部數據My Passport上手體驗 質朴如初 更便攜

至於機械硬盤的傳輸性能,就和我前面說的那樣,完全不是My Passport的重點。先不提5400轉硬盤內部傳輸率可能也就200MB/s,USB 3.2 Gen1總線更是會把移動硬盤的順序讀寫速度限制在120MB/s左右,移動硬盤的用例,當然還是實體數據運輸,以及節省物理空間的數據備份。

西部數據My Passport上手體驗 質朴如初 更便攜

針對這個用例,西部數據還是一如既往地為My Passport提供了「加密 + 備份」工具,用法也基本上沒有變化,此處西數只是用WD Discovery做了個工具統合。加密可以給盤上鎖,在系統資源管理器里訪問移動硬盤時需要先輸入正確的密碼才能顯示內容,而WD Backup則是一個簡單易用的定時備份程序,把用戶電腦中的指定文件目錄自動復制到硬盤里保存。這些功能再過個幾十年都不會有大變化,只不過用戶都已經被手機的雲相冊同步慣壞了,電腦上的操作怕是忘記了吧。

西部數據My Passport上手體驗 質朴如初 更便攜

其實,我覺得這種移動硬盤要作為數據倉儲,也是需要把老硬盤里的數據定期轉移到新硬盤里的,以防數據或硬盤本身自發損壞。西部數據給My Passport提供了3年有限質保,覆蓋三年一新的換新周期問題應該不大。

只要你不是一個重度數據生產者,只是備份備份自己的文案,還有旅遊、聚會和特別回憶的手機照片,My Passport單盤最大5TB的容量怎麼都夠你用好幾年了,而且形態上的大幅迷你化也可以讓你在需要動起來的時候輕裝上陣。唯一有些糾結的可能是價格差,為了USB-C接口,你要多付一兩百比較肉疼(舉例,2TB microUSB款549元,USB-C款659元;5TB microUSB款1099元,USB-C款1299元)。

西部數據My Passport上手體驗 質朴如初 更便攜

不過隨着現在越來越多人選擇節省空間的一體機和筆記本,這類緊湊的PC往往都不可升級硬盤,或只有安裝SSD的空間,如果需要相對便宜的存儲擴展,移動硬盤幾乎是唯一選擇。NAS這玩意光是安裝折騰對普通人就有點難,更別說設置雲訪問和同步了。所以想要一瞬解決存儲空間煩惱,還能順便搞定轉移數據的任務,My Passport隨行款移動硬盤仍然是個不錯的選項。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