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新M2處理器MacBook Air一周體驗:從看著薄 到真的薄

這,是一台全新的 MacBook Air。 

新的顏色。

新的機身設計。

新的螢幕。

還有,新的 M2 晶片。

全新 MacBook Air 看上去,就像是一台尺寸略微縮小,然後拍扁的 14 寸 MacBook Pro。

1.13 厘米的厚度,比 13 寸 MacBook Pro薄了 30%。

但老實說,對待厚度,人的眼睛並沒有那麼敏銳。

就像如果我不說,你肯定不會意識到,我們印象中,相當輕薄的上一代 MacBook Air,其實最厚的地方,比 14 寸的 MacBook Pro 還要厚一點點。

感受全新 MacBook Air 究竟有薄的最好方式,還是把它拿起來。

全新M2處理器MacBook Air一周體驗:從看著薄 到真的薄

展開螢幕,因為用了窄邊框的劉海屏,全新 MacBook Air 的螢幕在觀感上,比 13 寸的 MacBook Pro 還要大一點。

鍵盤,沒有 TouchBar,有些人會更高興,也有些人,會不那麼高興。

機身側面的 MagSafe 磁吸充電,解放了全新 MacBook Air 並不太富裕的兩個雷靂接口中的其中一個,當然,如果你不願意額外帶一根 MagSafe 線,用雷靂接口來充電,也一樣可以。

3.5mm 的耳機孔看上去什麼都沒變,但新增了對高阻抗輸出的支持,會讓音頻的有線輸出,質量更好。

在我一周的體驗中,搭載 M2 晶片的全新 MacBook Air 的性能表現,與同樣搭載 M2 晶片的 MacBook Pro 幾乎一致。

但因為 MacBook Air 沒有風扇,在處理更復雜的工作時,機身會熱一些,性能輸出也會受到一些影響,實際的跑分結果也印證了這一點。

這倒不是什麼問題,因為大機率,很少有 MacBook Air 的用戶會在日常使用場景中把性能吃滿。

畢竟作為輕薄本,2020 年換了 M1 晶片的 MacBook Air,已經把性能拉高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能完成很多在這個機型上之前完全不敢想的工作。

兩年過後,M2 晶片相較於 M1 晶片 35% 的圖形性能提升,意味著搭載 M2 的 MacBook Air,在比之前更輕薄的機身之上,可以完成更多更復雜的工作。

而對於大部分人,M2 這顆功耗控制極強的晶片,帶來的最大優勢,是續航時間。

前兩天我出差去杭州,兩天時間,我用全新的 MacBook Air 高頻處理一些文字內容,回了大量工作微信,這台機器,只掉了 30% 的電。

直到我回到北京,才想起來全新的充電頭,還被忘在機器包裝里。

有趣的是,蘋果這一次給全新 MacBook Air 准備了 35W 和 67W 兩種充電頭可選。35W 多一個接口,67W 尺寸更大,但可以快充。

我個人會建議選擇 35W 的版本,因為 MacBook Air 的掉電速度確實非常非常慢,體積更小的充電頭,多出來的接口,對你的手腕或者是肩膀,都更加友好。

拿到全新的 MacBook Air 的那一刻,我想起的是,2015 年發布的 12 寸 MacBook。

這兩台機器有很多共性,都主打輕薄,售價都稍微那麼有一點點貴,但那種扎實,輕薄,精緻的感覺,讓人格外印象深刻。

而不同的是,當年,12 寸的 MacBook,更像一個精緻的花瓶,設計感拉滿,但性能拉胯,7 年後,全新的 MacBook Air,無論是設計,和性能,都能讓人滿意。

最後是購買建議,如果你需要高性能,M2 晶片的性能低於 M1 Pro 和 M1 Max,直接考慮 14 或者 16 寸的 MacBook Pro 就可以。

如果你預算不夠,M1 晶片的 MacBook Air 價格相當便宜,甚至在一些第三方渠道,價格會更低。

如果對比搭載 M2 晶片的 MacBook Air 和 13 寸 MacBook Pro,除非你對 TouchBar 有特別的喜好,或者是對風扇散熱,有極強的需求,我會更建議選 MacBook Air。

畢竟,買一台不光從性能,還有外觀設計上都更新的電腦,總歸是一件更加令人愉悅的事情,也更配得上努力工作的自己。

全新M2處理器MacBook Air一周體驗:從看著薄 到真的薄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