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tive Union 數碼包輕體驗:讓收納成為一種習慣

本文作者為體驗師@麥豆爸爸 ,首發於糖紙眾測。

「包」羅萬物

隨著數碼產品的增多,每次出行除了電腦外,還需要攜帶不少周邊配件產品,比如數據線、充電器等。這時便需要一款合適的包,一方面保護電腦免受磕碰,另一方面解決各種小物件的收納問題。

感謝糖紙眾測提供的 Native Union W.F.A 系列,兩款包分別是:MacBook 內膽包和數碼配件收納包。

Native Union 數碼包輕體驗:讓收納成為一種習慣

初見

作為蘋果官方配件廠商,初次見到 Native Union 兩款包,第一感覺是質感滿滿,從設計、用料到細節都十分用心,顏值也妥妥的屬於「人見人愛」系列。

Native Union 將環保理念貫穿產品的每一個細節,當然也包括產品的外包裝,100% 再生包裝,同時盡可能減少紙張的使用。

Native Union 數碼包輕體驗:讓收納成為一種習慣

顏色方面:Native Union 兩款包選擇的都是主打色「桔黃色」,極簡設計,不管是搭配其他包組合使用,還是作為通勤包單獨使用,都可以很好的勝任。

Native Union 數碼包輕體驗:讓收納成為一種習慣

當然,如果你更喜歡沉穩一些,還有「深黑色」可以選擇,這是一個不會錯的顏色。

用料方面:採用帆布材質,不用擔心通勤路上不小心的劃痕,更加耐用;同時拉鏈採用防水設計,減少意外潑濺帶來的損失。

Native Union 數碼包輕體驗:讓收納成為一種習慣

值得一提的是兩款收納包同樣採用 100% 回收聚酯(rPET)材料,通過塗層處理,讓表面具有防水功能,這也印證了 Native Union 產品的環保理念,點贊!

大 or 小?,不,大小剛好!

「大」

選購 MacBook 內膽包,主要考慮兩方面:① 保護性,② 便攜性。在這兩方面中,Native Union MacBook 內膽包表現都不錯。

首先,內膽包前後均有柔軟內襯,可以提供一定的緩沖,減少在通勤路上擁擠、磕碰帶來的損傷;

Native Union 數碼包輕體驗:讓收納成為一種習慣

其次,為了提供更好的便攜性,內膽包在重量和大小方面控制的都很好,16 寸內膽包重量在 290g 左右,作為通勤包使用時,這點重量的增加基本感受不到。尺寸方面則是剛好放下 MacBook,拿在手上並不會因為有內膽包而增加臃腫感。

Native Union 數碼包輕體驗:讓收納成為一種習慣

「小」

不同於內膽包,Native Union 數碼配件收納包則更加注重空間的劃分、利用,提供更多的收納空間。

Native Union 數碼包輕體驗:讓收納成為一種習慣

收納包內層提供了不同的收納袋,一側兩個,另一側三個,方便放置各種數碼配件產品。

容量方面:比我想像的要大一些,像 iPhone Pro Max 這類的大屏手機也能放入收納包中;同時數據線、充電寶、充電器以及移動硬碟也都能放下,一個小包基本上容納了我所有數碼配件產品,外出時再也不用東找西找了。

Native Union 數碼包輕體驗:讓收納成為一種習慣

收納包大小設計的剛好,一隻手可以輕松掌握,另外一隻手打開拿配件也比較方便。恰好的尺寸可以輕松的放在不同的背包中,比如托特包、雙肩包等,通勤、旅行都是很好的夥伴。

Native Union 數碼包輕體驗:讓收納成為一種習慣

讓收納成為一種習慣

作為桌搭愛好者,先後購入置物架、洞洞板來收納各種數碼產品,美觀易用,更重要的是找物品不用再翻箱倒櫃了,慢慢的也就養成了用完將物品放回原處的習慣。收納包也是如此,通過正向反饋讓你逐漸習慣收納,優化你的數碼生活。

Native Union 數碼包輕體驗:讓收納成為一種習慣

而相比於普通的內膽包、收納包,Native Union 將功能性與簡介設計融合在一起,質感與顏值並存,更精緻的物品也更容易讓人喜歡,從而漸漸優化你的數碼生活。

一點遺憾

內膽包作為通勤單獨使用時,因為恰好的尺寸,往往放不下充電器,這點希望在後續產品中可以加入一個對外廁兜,需要時可以放置充電器,不需要時也不會影響內膽包整體的輕便。

Native Union 數碼包輕體驗:讓收納成為一種習慣

以上,我是麥豆爸爸,一個喜歡圖文內容的創作者。5。

來源: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