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上位史 老黃憑什麼碾壓Intel?

7月9日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NVIDIA的市值在周三超過了Intel,成為了美國市值最高的芯片公司。NVIDIA CEO黃仁勛(Jensen Huang)的身價也有明顯增加,直逼100億美元。這是自公司創立以來,NVIDIA首次超過Intel成為美國市值最高的芯片生產商,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廠商。

作為兩個歡喜冤家,把Intel與NVIDIA放在一起從來不缺話題。NVIDIA誕生之初,就發揮了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風格,直接挑戰Intel,之後更是多次出聲對嗆。2008年,在CNET的一次采訪中,黃仁勛甚至直言:「如今,Intel是最受歡迎的出氣筒。「

NVIDIA上位史 老黃憑什麼碾壓Intel?

「黃氏定律」VS「摩爾定律「

NVIDIA於1993年成立,公司的CEO始終只有一個人,他就是黃仁勛。創辦NVIDIA的時候,黃仁勛剛過而立之年,擁有高學歷-史坦福大學的電子工程碩士學位,擁有豐富從業經驗-曾在AMD、LSI公司任職,可謂意氣風發。

有報道指出,愛丁堡的 Baillie Gifford 公司的基金經理Paulina Sliwinska當年去硅谷「淘金」的時候,就選中了NVIDIA。當時,Sliwinska公開表示:看好NVIDIA至少10年,後來,她成為NVIDIA十大股東之一。

起初,黃仁勛將NVIDIA的主要業務定位於生產3D圖像的專用芯片,並且確立了這樣的經營策略:保持旺盛的開發能力,設計新的高性能3D芯片,以此為基礎,向不同性能級別的多重市場擴張。

1995年末,NVIDIA推出的第一個產品由於塞進了太多的功能,導致性能低下而宣告失敗。

1996年,摸索了3年後,年輕的NVIDIA把重心轉到了圖形處理器上。1997年,NVIDIA推出了業內最快的GPU,取得了巨大成功。

1999 年NVIDIA營收破1.5億美元且順利在納斯達克上市,同年在Intel開發者論壇上,推出了新一代產品-GeForce 256,為 PC 3D圖形帶來了一場新的革命,遊戲整機廠紛紛下訂單。之後GPU成為計算機中獨立於CPU的另一個重要的計算單元。

之後第二年,在公司推出第二代GPU的時候,黃仁勛開始挑戰Intel,提出了「黃氏定律「,即NVIDIA的產品每6個月升級一次,功能翻一番。

看到這個描述是不是有點眼熟,沒錯,對標的正是由Intel創始人之一戈登·摩爾提出的「摩爾定律」:芯片上可容納的晶體管數目每隔18個月增加一倍,性能提升一倍。

從描述中可知,「黃氏定律「的技術更新速度比「摩爾定律」快了2倍。

顯卡將在兩三年內消失?

黃仁勛在推動GPU性能方面毫不動搖,也不在意會得罪Intel這個體量比自己大很多倍的競爭對手,並且黃仁勛認為有必要的話,就會對Intel公司施加威脅。

事實上,就GPU領域來說,NVIDIA確實可以有笑傲群雄的資本。當時,ATI與NVIDIA在GPU上競爭,AMD與Intel在CPU上競爭。

2006年,ATI被AMD以54億美元的巨資收購,AMD因此成為一家同時擁有CPU與GPU研發能力的芯片公司。雖然AMD吃下了ATI,但卻為此背負巨額債款。

被債務拖累AMD在CPU和GPU兩條線上分別與不同的強敵競爭,帶來的是更大的困難。NVIDIA之後在GPU上的一路領先,也應該受益於這次並購—給了NVIDIA創造了較為寬松的發展空間。

也因此,NVIDIA一項自傲於其GPU產品,到了2007年4月,在Intel信息技術峰會上,時任Intel公司副總裁基辛格宣布Intel即將推出CPU與GPU相融合的Larrabee架構,並宣稱顯卡將在兩三年內消失。

黃仁勛對此嗤之以鼻,並在不久之後的NVIDIA分析師大會上將Intel的這個計劃「定義「為笑話——「即使Intel能夠在2010年將圖形計算能力提高10倍,仍然無法與目前NVIDIA的產品相匹敵。」

他還在之後的一次采訪補充說道:「因為他們是Intel,是壟斷者,是市場主導者。所以他們應該堅持更高的標準,而不是隨意評價別人的生意會死。「

Intel也迅速作出了回應,他們提供的材料顯示,NVIDIA驅動是造成Vista死機的最大元兇。

對此黃仁勛回擊說:「NVIDIA每周都要支持數個新遊戲。」而Intel所要作的支持不過是幾個辦公軟::「你們早就有了運行Excel的機器了,而這些機器四年前就有了。「

這件事的後續到底怎樣?

2009年底,Intel宣布將無限期推遲圖形處理器「Larrabee」的商業發行,被美評論界稱為是「歷史上罕見的失敗「,這是Intel試圖進入GPU的首度「嘗鮮」。

看到這個結果,黃仁勛言語依舊犀利,在面對「21世紀「的采訪中直言「Intel一直希望進入圖形處理領域,已充分意識到這一市場的重要性,但要成功進入真的非常難。NVIDIA全公司有近6000人,只做GPU,這是Intel做不到的。同時,NVIDIA有17年做GPU的經驗。」

不過Intel始終沒有放棄GPU市場,今年年初,有報道指出,Intel正在為遊戲玩家、專業人士和服務器開發獨立GPU,它們都計劃在今年或2021年發布。官方的敘述講述了Intel努力構建神秘的GPU的故事,這些GPU注入了許多令人嚮往的功能:更先進的節點、光線追蹤、新的封裝技術。

Intel暗示了一些很酷的東西,我們仍然對圖形領域的第三大玩家抱有希望。但在時機成熟之前,我們只能持謹慎樂觀的態度。

摩爾定律已經終結

在這期間,雖然黃仁勛依舊保持其快言快語的風格,但其實,2006年到2012年期間,NVIDIA經歷了AMD翻臉、Intel停止專利交叉共享自己擼袖子進入3D圖形加速器領域等情況,股價一度從37美元跌到6美元。

一個企業的興衰,往往出現在時代的節點上。

NVIDIA沒有消沉太久,到了2012年,隨着人工智能、深度神經網絡技術的突破發展,提供算力基礎設施的NVIDIA總算熬到了咸魚翻身的機會,基於CUDA架構的大規模並行運算芯片Tesla可謂為AI時代而生。黃仁勛在CUDA上的堅持開始產生回報。

2012年NVIDIA與Google的人工智能團隊合作,建造了當時最大的人工神經網絡,之後各深度學習團隊開始廣泛大批量使用NVIDIA顯卡。2013年,NVIDIA與IBM在建立企業級數據中心達成合作。2017年,NVIDIA發布了面向L5完全無人駕駛開發平台Pegasus。NVIDIA股價自2014年至2018年翻了9倍多。2018年,深度學習將NVIDIA送上了AI領域第一股。

當然,黃仁勛也沒閒着,繼續開麥炮轟Intel。2017年10月,NVIDIA將GTC大會的第一站設在了北京,黃仁勛演講的主題依舊是AI,不過火藥味顯然比以往更濃。

黃仁勛指出摩爾定律已經終結,而設計人員無法再創造出可以實現更高指令級並行性的CPU架構。黃仁勛的結論是,NVIDIA的GPU可以彌補CPU的不足,一台採用8張Tesla V100 GPU的服務器就可以替換掉160台雙路CPU的服務器或4個機架。

而在上月底,2017年9月19日在北京舉辦的「Intel精尖製造日「上,Intel剛剛宣布摩爾定律仍然有效。時任Intel公司全球副總裁兼中國區總裁楊旭,Intel公司執行副總裁兼製造、運營與銷售集團總裁 Stacy Smith,Intel高級院士、製程架構與集成總監 Mark Bohr,Intel公司技術與製造事業部副總裁、Intel代工業務聯合總經理 Zane Ball 等眾多高管紛紛出席,正式發布了其 10nm 製程工藝,力證摩爾定律依然有效。然而,直到2019年,10nm處理器才在接連跳票後被正式推出。

NVIDIA翻身成功

2019年,NVIDIA開始正面對剛Intel,69億美元擊敗Intel收購以色列公司Mellanox。「這是一項本壘打交易,」黃仁勛在接受「Mad Money「采訪時告訴記者,「伙計,我一直在做夢。」

NVIDIA與Mellanox的合並,能增強其數據中心和人工智能業務,可與Intel競爭。資料顯示,占據70%高性能計算的計算機網絡通信標準InfiniBand市場的Mellanox,是該領域絕對的老大,Intel也只能屈居其下。

收購Mellanox現在看起來絕對英明,讓NVIDIA直接在數據中心市場站穩腳跟。根據NVIDIA披露數據:NVIDIA2020財年在數據中心的AI計算芯片實現29.8億美元收入,相比2014年增長14倍。在2020年第一季度,NVIDIA的數據中心業務更是首次達成了10億美元的營收。

NVIDIA上位史 老黃憑什麼碾壓Intel?
NVIDIA2014-2020年數據中心計算芯片營收變化 來源:光大證券

直至近日,NVIDIA股價再創新高,成功在市值上反超Intel,期間報道頻出,有觀點指出,能夠實現逆勢反超有兩點原因。

其一是近年來代工廠崛起,與Intel這樣的IDM相比,NVIDIA專供芯片設計(Fabless),台積電為其代工生產芯片(Foundry),近年來風頭愈盛。有數據顯示,自2000年以來,大部分情況都是Fabless的表現要好於IDM。兩者完美的配合,以Fabless與Foundry新代工模式在與舊IDM勢力的對決中獲勝。

其二是AI市場的崛起,正如前文所言,近年來AI技術興盛,NVIDIA在AI芯片市場目前一騎絕塵,甚至在這個領域拉開與Intel不小的差距。

說在最後

黃仁勛雖然時常炮轟Intel,不過他卻並不希望Intel離開,更願意共存。

「系統中將有兩個重要的處理器,「他說,「一種叫微處理器,用於處理各種復雜的、不可預測的序列碼。還有一種叫做GPU的並行處理器,它致力於執行非常並行、非常繁重的數學運算。」

即便如此,在GPU領域他不能容忍別人的超越。他的態度近乎偏執,卻與Intel前首席執行官安德魯·格羅夫(Andrew Grove)提出的「只有偏執狂才能生存」的信條不謀而合。

黃仁勛曾提到,10年來,人們一直在預測我們公司的倒閉,我們並沒有倒閉。Intel從事圖形業務已有10年,但他們始終沒有成功。

在市值超越Intel的這一天,黃仁勛應該笑的很得意。

優惠商品信息>>
優酷會員 年卡5折 99元(7.10-7.12)

微軟商城活動促銷 Surface 翻新機折扣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