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在系外恆星系統發現又一個「超級地球」候選者

據外媒報道,近日,來自新西蘭坎特伯雷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又一顆有望成為「2號地球」的候選者–Kepler-62f。據悉,這顆系外行星位於其所屬恆星的宜居帶內。不過在宣布其適合生命生存之前仍有許多待解的問題。

天文學家在系外恆星系統發現又一個「超級地球」候選者

據了解,Kepler-62f被認為是一顆像我們地球一樣的岩石行星,但它可能比地球大、比海王星小。它位於其主恆星的可居住區域內–那里的溫度允許液態水在它的表面存在–但它的軌道運行速度比地球要慢得多。事實上,Kepler-62f上的一年相當於600多天。

另外,這顆行星系統中心的恆星非常小,即使跟我們的太陽相比也是如此。它的質量只有太陽的10%,這似乎能夠解釋Kepler-62f在軌道上運行較慢的一部分原因。

眼下,人們仍不知道這顆行星的大氣狀況–前提它有大氣,也不知道它表面的特徵。它可能只是一個乾枯、已經被灼燒壞的外殼,也可能被水覆蓋。對於這些我們都還不知道。

研究人員表示,他們之所以能發現Kepler-62f則要得益於一種被叫做引力微透鏡的神奇技術。

該項研究的論文首席作者Herrera Martin博士表示:「這顆行星及其主恆星引力的結合使得來自更遙遠背景恆星的光線以一種特殊的方式被放大。我們通過使用分布在世界各地的望遠鏡來測量這種光彎曲效應。」另外為了了解這次探測的罕見程度,他們花費了大概5天的時間對主恆星引起的放大進行了觀察–實際上這顆小行星的扭曲過程只出現了5個小時。

「在確認這確實是由另一個跟其恆星不同的『天體』引起的而非儀器錯誤之後,我們繼而獲得了恆星-行星系統的特徵。」

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