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技術幫助揭露人類從海鮮中攝入的塑料類型和數量

據外媒報道,雖然我們知道每天都會產生大量的塑料垃圾,而且其中很多都被分解成被稱為塑料微粒的小碎片,但我們並不真正了解它們給動物和人類造成的風險。考慮到這一點,科學家們開發了一種新方法來檢測組織中的微量塑料並在一系列海產品上進行了試驗以在所有被檢測樣品中發現塑料顆粒。

新技術幫助揭露人類從海鮮中攝入的塑料類型和數量

據了解,科學家使用的這項新技術能夠同時識別和測量五種不同的塑料類型,並且具有很高的靈敏度。

首先,研究人員將可食用組織浸泡在化學物質中,後者可以溶解任何可能存在的塑料。剩下的溶液則通過熱分解-氣相色譜-質譜法展開分析,這使得科學家們能夠知道存在哪些塑料類型和數量。

這項研究由英國埃克塞特大學和澳大利亞昆士蘭大學的科學家們聯合進行,他們從市場上收集了生牡蠣、對蝦、魷魚、螃蟹和沙丁魚。分析結果顯示,所有樣品中的塑料含量分別為:魷魚組織中每克0.04毫克、對蝦中0.07毫克、牡蠣中0.1毫克、螃蟹中0.3毫克、沙丁魚中2.9毫克。

新技術幫助揭露人類從海鮮中攝入的塑料類型和數量

研究報告的論文主要作者Francisca Ribeiro指出:「就平均一份來說,吃海鮮的人在吃平均一份牡蠣或魷魚時可能會接觸到大約0.7毫克的塑料,而在吃沙丁魚時可能會接觸到高達30毫克的塑料。作為比較,30毫克是一粒米的平均重量。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塑料的數量在不同物種之間存在很大差異,在同一物種的個體之間也存在差異。從測試的海產品種類來看,沙丁魚的塑料含量最高,這是一個令人驚訝的結果。

研究人員發現的塑料類型主要來自日常用品,像包裝、合成紡織品。這些類型的廢物進入海洋環境,在那里它們被降解變成幾乎不可能被追蹤的微小塑料。這一技術進步將可以幫助科學家追蹤微小塑料在環境中的路徑以及更好地了解它們可能對消耗環境的動物和人類造成的影響。

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上。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