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示生命起源 外星生命或將現形

美國羅格斯大學的研究人員發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NAS)上的一項新新研究表明,發現了負責新陳代謝蛋白質結構的起源,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或能以此來在其他行星上尋找生命

科學家揭示生命起源 外星生命或將現形

由羅格斯大學領導的一個名為ENIGMA (Evolution of Nanomachines in Geospheres and Microbial Ancestors)的科學家團隊正在利用NASA的資助進行這項研究。他們研究預測了最早的蛋白質在35億到25億年前的樣子,旨在揭示最簡單的蛋白質在催化生命的早期階段的作用。

研究小組集中在兩個蛋白質折疊上,這可能是早期新陳代謝的第一個結構。它們是結合鐵硫化合物的鐵氧還蛋白折疊,以及結合核苷酸(DNA和RNA的組成部分)的羅斯曼折疊模式。這是生命進化中必須適應的兩個難題。

蛋白質是由很長的氨基酸鏈構成的,蛋白質從無規則捲曲折疊成特定的功能性三維結構稱為蛋白質折疊。鐵氧還蛋白是為含有鐵原子和無機硫化物,具有電子傳遞體作用的小分子蛋白質,以促進新陳代謝。

研究人員表示,電子流經固體、液體、氣體和動力生活系統,同樣的電子必須存在於任何有機會存在生命的行星系統中。有證據表明,這兩個蛋白質折疊可能有一個共同的「祖先」,如果是真的,那麼它就有可能是生命的第一個代謝酶。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