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加州發現的新冠變異體可能更具傳染性、更致命

美國加州情況不妙:這里發現的新冠病毒變異體,正在加速蔓延。根據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發表的最新預印本研究,這一病毒具有更強的傳染力:2020年9月1日,這一變異病毒在加州的感染者中占比接近0%;而到2021年1月29日時,加州新發病例中的50%都是這一變異病毒。

澎湃新聞記者 賀梨萍

當地時間2月23日,《科學》報道稱,實驗室研究和流行病學數據顯示這一新發現的大流行新冠病毒變異體不僅更易傳播,似乎還有更強的毒性。被其感染的患者進入重症監護病房、死亡的風險更高。

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傳染病專家邱華彥(Charles Chiu)說,這一新冠病毒變異體令人擔憂,數據表明其具有更強的傳染性,更容易引起嚴重症狀,而且能對抗部分中和抗體。邱華彥表示,這一變異體需要緊急跟蹤調查。該研究尚未經過同行評審。

美國加州發現的新冠變異體可能更具傳染性、更致命

喬治城大學全球健康科學與安全中心的病毒學家安吉拉·拉斯穆森(Angela Rasmussen)對《科學》表示,有必要對該變異新冠病毒進行更仔細的研究。不過其他病毒學家表示,在得出結論之前還需要更多數據。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病毒測序專家戴維·奧康納(David O’Connor)表示,這項研究中入院的ICU的患者少於10人,死亡患者也少於10人。如果他是審稿人,他希望從更多感染者那里獲得更多數據,以證實這一大膽的假設。

在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中,他們採集了加州44個縣從2020年9月1日至2021年1月29日期間患者病毒樣本,並測序了2172個病毒基因組。新發現的變異體有兩種形式,分別被標記為B.1.427和B.1.429,它們略有不同。

研究者還獲取了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下的醫療中心、診所中的324名新冠患者病歷。研究人員根據年齡、性別和種族差異對數據進行了調整,他們發現與攜帶其他新冠變異毒株的患者相比,攜帶該變異體的患者進ICU的概率高了4.8倍,死亡率更是高出11倍。

其他數據表明該變異體更具傳染性。研究者發現,感染該變異病毒的患者鼻子中攜帶的病毒量約為其他新冠病毒的兩倍,這是病毒脫落的指標,這意味着其在人群中的傳染性更強。在實驗室中,經過工程改造以攜帶該變異體中發現的關鍵突變的病毒在感染人類細胞、肺類器官時效率更高。在一個該病毒變異體流行的養老院中,病毒傳播速度比其他四個由其他新冠病毒引起的養老院暴發速度快了幾倍。哈佛大學公共衛生學院的病毒進化專家威廉·漢納格(William Hanage)對《科學》表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加州發現的這一新冠變異病毒比其他變異體更容易傳播。

在實驗室研究中,B.1.429還影響了中和抗體的中和效率。從新冠康復人群血液中提取的中和抗體在遭遇加州發現的新冠變異病毒時,其中和能力比原始冠狀病毒低了四倍。接種了輝瑞或Moderna的mRNA疫苗者體內的中和抗體在遭遇加州發現的新冠變異病毒時,中和能力下降了兩倍。研究人員表示,這種減弱的程度比較顯著。

加州大學聖地亞哥分校的傳染病和病毒學家羅伯特·斯托伊(Robert Schooley)對加州大學舊金山分校的研究評價很高,尤其是被感染者鼻子中病毒載量高這點。他說這與他的臨床觀察相符,南加州這里的新冠病人在重症監護病房中待的時間更長。

不過,病例數仍然不夠大,是這一研究的缺陷。這使其在統計學上需要進一步擴充樣本量。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