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I/鮑里索夫或是太陽系「原始」彗星

英國《自然·通訊》雜誌30日發表一項天文學重要發現:星際彗星2I/鮑里索夫(2I/Borisov)比人類在太陽系中觀測到的所有其他彗星更「原始」。而據《自然·天文學》雜誌另一項研究顯示,2I/鮑里索夫周圍塵埃的特徵與太陽系彗星很不一樣。這兩項研究支持了2I/鮑里索夫的星際起源,亦表明其或是目前觀測到的首個「真正原始」的彗星。

2I/鮑里索夫或是太陽系「原始」彗星

迄今在太陽系中觀測到的星際天體只有兩個:第一個1I/’奧陌陌被認為具有小行星的特徵;第二個就是更為神秘的2I/鮑里索夫,顯示出了彗星活動的證據。之前對星際彗星2I/鮑里索夫的光譜觀測結果顯示,其與太陽系彗星具有相似的光譜特徵,但其彗核周圍塵粒的特徵一直未知。

此次,在第一篇研究中,英國阿馬天文台與天文館科學家團隊測量了星際彗星2I/鮑里索夫彗發塵粒散射的光的偏振,以鑒定其物理特徵。他們發現,2I/鮑里索夫的偏振比太陽系的一般彗星更高。唯一一個具有相似偏振特性的彗星是C/1995 O1(海爾—波普彗星Hale-Bopp)。不過,和海爾—波普等彗星不同的是,星際彗星2I/鮑里索夫彗發的偏振光很均勻,這說明它比一般彗星更加「原始」。這一觀測結果也表明,2I/鮑里索夫可能從來沒有靠近過太陽或其他恆星。研究人員的結論是,2I/鮑里索夫可能是目前觀測到的首個「真正原始」的彗星。

在第二篇研究中,歐洲南方天文台等機構的研究團隊報道,星際彗星2I/鮑里索夫彗發中的塵粒由緻密的「卵石」組成,這與在太陽系彗星中通常看到的鬆散結構不同。這團緻密的塵埃,被認為是2I/鮑里索夫在宿主星系受到撞擊的結果,意味着2I/鮑里索夫是在坍縮的「卵石雲」中形成的。

作為我們行星系統迄今發現的第二位「星際訪客」,2I/鮑里索夫最早發現於2019年8月。人類觀測到它時,它正在接近太陽。它不但超出了科學家對與一般彗星的預期,也被認為攜帶着銀河系其他地方物質的重要信息。

總編輯圈點

2I/鮑里索夫彗星是繼奧陌陌之後,人類發現的第二位「天外來客」。此前,天文學家分析稱,2I/鮑里索夫應該是和原來所處的一顆行星發生了碰撞,從而被掃地出門,踢向寂靜太空。此次,天文學家用偏振光確定2I/鮑里索夫彗核周圍塵埃的物理性質,發現它比一般太陽系內彗星更為原始。其實,人類很難碰到幾個外來客,既然如此幸運地遇到了,那必須全方位展開研究,不弄清楚不罷休。無論那些性質是類似還是不同,都是重要發現,都能拓展我們對宇宙的認識。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