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rew Dragon首次發射,SpaceX與NASA巔峰之作

據外媒報道,5月27日下午,兩名來自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經驗豐富的航天員即將創造歷史,他們將在位於美國東海岸的佛羅里達州登上一艘最新開發的航天器,然後飛往國際空間站。這兩名航天員將成為首批乘坐真正的私人航天器飛往太空的人,這個航天器就是SpaceX所開發和運營的Crew Dragon。

這次發射,可能將標志着美國的航天事業進入了一個新的時代。

這次發射任務,可以說是SpaceX公司和NASA在進行了近10年的研發和合作之後的巔峰之作。如果能夠成功發射,這將意味着自2011年Space Shuttle計劃以來,美國人首次在美國本土完成軌道發射。在過去的9年中,所有美國宇航員都是在哈薩克斯坦乘坐着俄羅斯的火箭前往國際空間站的。

Crew Dragon首次發射,SpaceX與NASA巔峰之作

本次載人航天除了對美國意義重大之外,它還是對SpaceX的Crew Dragon的最後一次大考,Crew Dragon也是NASA的Commercial Crew Program的一部分。NASA的這個項目有着許多的目標,但是它最重要的目標是:讓私人企業製造出下一代航天器,將美國宇航員送上軌道,而不是由NASA自己製造飛行器。他們希望這些商用航天器能以更低的成本製造出航天器,從而節約納稅人的稅金。在航天器製造完成之後,這些私人企業還可以通過出售航天器上的座位來實現盈利。

從本質上說,NASA是要把資本主義制度引入載人航天領域。在奧巴馬時期曾擔任NASA管理人員的洛里·賈維爾(Lori Garver)表示:「這是資本主義入門課。政府不擅長這樣的事情。在過去50年中我們一直在發射火箭,所有工作都是行業在做。為什麼不能讓他們接手,而我們去購買服務呢?」

數字不會騙人,通過用這種方式製造航天器,NASA的確節省了大量的資金,然而新的載人航天經濟依然處於襁褓期。航天顧問、負責對NASA航天計劃負責審查的奧古斯丁委員會(Augustine Commission)成員傑夫·格里森(Jeff Greason,)說到:「它可能是更偉大的事情的起點,或者實現那些商業上的東西還需要採取更多的步驟。無論你如何看,這都是進步。現在唯一不確定的是,這個進步的程度有多大,有關這一點我們必須要在時候回過頭來看才能下結論。」

截止到目前,Commercial Crew Program在達成目標方面可謂喜憂參半,但是更多的分析師都認為,它為NASA和企業對太空的探索帶來了一種全新的方式,在未來十年中,這個新方式可能會從根本上改變太空經濟的樣貌。

新的業務方式

自從人類可以進入太空以來,這個產業的控制權就一直被政府牢牢握在手中。在過去半個世紀中,NASA雖然通過雇傭承包商來製造火箭,但是在生產和設計方面,NASA依然維持着完整的控制權。在載具製造完成之後,NASA就立刻獲得它的擁有權和運營權。

這樣做的結果就是,火箭的造價一直居高不下。自20世紀60年代以後,為了開發搭載宇航員登上月球的Saturn V火箭,NASA的預算開始不斷膨脹。該機構希望,其下一代載具Space Shuttle能夠降低成本,但是據一位分析師透露, Space Shuttle每飛行一次還是要讓NASA付出了大約16億美元的成本。

Crew Dragon首次發射,SpaceX與NASA巔峰之作

賈維爾說到:「在最初的50年中,阻礙太空發展的東西是太空運輸。我們無法將成本降低。」賈維爾和其他一些人認為,NASA過於強勢的安全文化讓他們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行事方式,而這種行事方式經常讓NASA的載具過於復雜,其復雜程度超過了真正的需求。而且,缺乏競爭也是載具成本居高不下的一個重要原因。

2004年,布什政府呼籲取消Space Shuttle項目,而就在這時,一個試驗的機會到來了。在航天飛機停止運行之後,NASA依然需要找到一種方式,將物資運往國際空間站。NASA想要找到一種低成本的解決方案,讓他們可以將資金節省下來,用在其他更具雄心的項目上,比如探索太空中更遙遠的地方。於是,NASA的官員們建立了一個新的太空商業模式,他們將其稱為商業軌道運輸服務,簡稱COTS。

通過COTS項目,NASA將成為投資者,而不再是監督者。NASA告訴企業他們想要什麼樣的火箭或航天器,並針對這些項目進行投資。而企業將負責設計和生產這些太空載具。

為了幫NASA節約成本,項目所需的一部分資金需要由這些企業來承擔,而反過來,這樣做也能刺激企業去尋找降低成本的方式。此外,NASA還希望能夠有多家企業參與這個項目,以此來促進競爭。賈維爾稱:「隨着引入競爭制度,開發成本必然會減少,這讓NASA可以去做其他一些事情。」在完成設計和製造之後,NASA將會扮演客戶的角色,向企業購買這些服務,就像消費者向航空公司購買飛機票一樣。

航空航天顧問、前NASA管理人員阿蘭·林登麥伊爾(Alan Lindenmoyer)表示:「我們不想做這些企業唯一的客戶。我們希望這個項目可以造福所有人,造福整個美國。我們非常希望在降低前往太空的成本方面也提供幫助。因為降低成本是打開所有新市場的關鍵。」

Crew Dragon首次發射,SpaceX與NASA巔峰之作

而這個計劃在現實中也的確起到了效果。COTS選擇了SpaceX作為其初始供應商之一,在NASA的幫助下,這家公司開發了獵鷹9號(Falcon 9)火箭和Dragon貨倉。SpaceX還使用其獵鷹9號火箭發生了多顆商用人造衛星。

在一家供應商獲得成功之後,NASA決定更進一步。在奧巴馬執政期間,NASA的官員們開始考慮,這種商業模式是否也能用在其他方面,比如將宇航員和貨物運上太空。無論是對於NASA還是對於立法者來說,這都是一個激進的想法。空間分析和工程公司Bryce Space and Technology的創始人兼CEO 加里薩·克里斯滕森(Carissa Christensen)表示:「安全性是人們最擔心的事情。在航空行業中,人們一直都在擔心未來是否會有私人企業參與進來。」

2014年,NASA選擇了兩家公司,SpaceX和NASA長期的承包商波音,這兩家公司將為NASA的Commercial Crew項目製造載具。

願景與現實

時至今日,Commercial Crew項目距離真正實現僅有一步之遙。但是一路上,這個計劃的實施卻遇到了許多阻礙。在NASA最初與SpaceX和波音簽署合同的時候,該機構希望他們的載具能夠在2017年首次實現載人航天。而如今距離最初的目標時間已經過去了3年。SpaceX的獵鷹9號火箭出現過兩次爆炸:一次是在飛行過程中,另一次是在進行地面測試的時候。該公司的Crew Dragon在地面測試時也出現了一次爆炸。而波音的測試也並不順利,其CST-100 Starliner在2019年12月的初次測試中,出現了大量軟件錯誤。

最終,SpaceX在這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如今在SpaceX進行首次飛行之前,NASA正在對Commercial Crew項目進行回顧,確定它是否起到了預期的效果。

Crew Dragon首次發射,SpaceX與NASA巔峰之作

從數字來看,與NASA的其他項目相比,Crew Dragon的開發成本降低了很多。Planetary Society的分析師估計,在過去10年中,NASA對Crew Dragon項目的投資總額大約為66億美元。

如果NASA此前選擇自己開發,那麼他們所花費的成本將遠高於這個數字,通過與SpaceX和波音合作,NASA節省了大約數百億美元,Planetary Society高級空間政策顧問凱西·德雷爾(Casey Dreier)說到:「剛開始的時候我只是認為這對於NASA來說是一筆好買賣,但是我並沒有意識到這個項目能幫助他們節省這麼多資金。」

當然,這些載具很難與NASA做的事情作比較。Crew Dragon和Starliner都是相對簡單的飛行器,與NASA過去自己開發的復雜的深空載具無法相提並論。航天飛機項目的前項目經理、現任NASA顧問維恩·黒爾(Wayne Hale)稱:「載具以不同的方式做不同的事情。在兩個載具的任務不同、能力不同的情況下,很難對兩者進行對比。波音和SpaceX提供的都是出租服務,他們所使用的都是基本的保護,沒有氣閘、沒有機械臂。他們實際上都是貨運飛行器,與聯盟號(Soyuz)不同。」

在製造這種精簡、可提供服務的航天器的過程中,Commercial Crew計劃也實現了其「製造競爭」的目標。貨運和載人項目幫助SpaceX成為了這個行業內的主要參與者,此前這一行業一直由同一家承包商的企業所主導。賈維爾表示,通過讓另一家大型企業(波音)參與到這個過程中,有利於繼續拉低成本。如果只有SpaceX一家公司,我並不是說他們一定會這樣,但是從經濟學的角度來說,由於沒有競爭,他們無需保持較低的價格。」

Commercial Crew項目真的只催生出了商用載具嗎?這依然是個難以回答的問題。這種做法的價值在於,它讓NASA不必再參與設計會議,而且也不用在主導整個設計和生產過程。但是也有專家認為,由於這個項目的目的是要將人類送上太空,因此NASA永遠都需要保持一定的參與度。在宇航員的生命安全面前,最重要的並不是NASA將採取哪種承包方式,而是要確保宇航員的安全。

克里斯蒂娜·查普蘭(Christina Chaplain)曾擔任政府問責辦公室的主任,負責審計Commercial Crew項目,她表示:「這並不是一個無足輕重的項目。在這個項目中,他們採取了很多的措施,確保自己對項目能夠獲得更多的洞悉。」例如,NASA給Commercial Crew供應商設置了非常嚴格的安全標準,規定這些企業的飛行器出現嚴重傷害或導致機組人員死亡的幾率不得超過270分之一(這是一個很高的標準,通常在航天飛機項目結束的時候,飛行器嚴重損壞的概率為90分之一)。NASA還要求供應商遵守一份非常詳細的安全和技術要求清單,其中許多要求還會根據計劃的進行而演變。

NASA的安全顧問表示,無論是SpaceX還是波音,都還沒有獨立達到這個標準,並且表示NASA必須在整個過程中通過「實質性干預」為兩家公司提供幫助。今年5月,航天安全顧問小組主席帕特里克·桑德斯(Patricia Sanders)在一次會議上表示:「NASA仍然具有深厚的專業知識,他們應該繼續運用這些知識幫助美國最復雜、最具挑戰性的太空系統的開發和執行。」

在一些人看來,這不僅僅是商業行為,還是政府在對企業進行指導,時刻指出變化。格里森表示:「我們尚未將載人航天完全變成商業行為。這是一個商業世界,所有服務都有價格。你購買船票,如果你不喜歡當前所提供的船票,你就不能飛向太空,我認為我們尚未達到這一點。」

商業載人航天服務的未來

NASA表示,這種方式並不適合所有的項目。而一些分析師認為,NASA之所以敢採取這種方式發展載人航天,是因為即使這個計劃沒有成功,NASA也有後備計劃:俄羅斯的聯盟號飛船火箭。查普林稱:「如果沒有這樣的替代方案,那麼風險就會更大一些。如果這種模式無法取得成功,政府必須要有後備方案。」

但是很顯然,Commercial Crew項目取得了成功,NASA希望這種模式能夠用在其更重要的項目上,比如把人類送上月球。今年4月底,NASA已經與三家主要企業簽訂了初步合同,開發人類月球着陸器,這三家企業中依然包括SpaceX。

Crew Dragon首次發射,SpaceX與NASA巔峰之作

專家表示,就像Commercial Crew一樣,此舉能夠幫助NASA節省更多的資金,但是當前尚不清楚人類登上月球能夠給商業公司開拓哪些新的市場。克里斯滕森表示:「月球活動目前沒有明確的商業市場。今天沒有,也不清楚未來會不會有。但是除了美國之外,還有其他國家,一定會有一些國家希望進行月球探索,但是自己又沒有能力自主完成這樣的項目。」

隨着NASA開始展望其下一個項目,Commercial Crew除NASA之外還能不能找到新的客戶,現在還有待觀察。這個模式之所以能夠通過COTS項目取得成功,是因為當時市場已經對火箭產生了需求:人造衛星發射任務。德雷爾表示:「新的項目與Commercial Cargo項目完全相反,後者是先出現了市場需求,即把衛星發射到低空軌道中。而現在情況完全相反:先去實現一種能力,然後在去尋找市場需求。」

當前還沒有太多的企業提供低空軌道運輸服務,SpaceX和波音成為了唯一的選擇。黒爾說到:「這像是一個雞生蛋和蛋生雞的問題。地球低空軌道運輸鮮有企業參與的原之一,就是成本太高。通過幫助企業建立價格較為低廉的運輸系統,成本就會降低,然後就會有企業參與進來。當然,這只是理論上的說法。」

SpaceX此前宣布,已經有個人消費者表達了對乘坐Crew Dragon飛船的興趣。該公司已經銷售出了4張座位票,2021年這些個人消費者將乘坐飛船進行環球旅行。該公司jihui還計劃最終將消費者送到一個由一家名叫Axiom的商業公司開發的私人空間站中。很多證據表明,SpaceX有朝一日將會把湯姆·克魯斯(Tom Cruise)送到國際空間站,拍攝新的電影。

從現在來看,一切都在朝着正確的方向前進,但是幾次進展並不意味着整個任務的成功。和任何一個新興市場一樣,我們最終將需要利用時間來檢驗這種模式是否能夠奏效,以及這類全新的「旅行」方式是否能夠持續。

格雷森說到:「對於這類服務已經吸引了一些商業客戶,這是一件令人鼓舞的事情。當然,如果這類出行能夠發展到不僅僅是3次,而是每年3次或每半年3次的話,我們將會非常興奮,那樣,我們就得到了想要的一切。我並不確定這個情況是否一定會出現,但是我當然希望如此。」

Crew Dragon首次發射,SpaceX與NASA巔峰之作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