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分享天鵝座超新星爆炸沖擊波的絢麗圖像

美國宇航局(NASA)通過其Instagram頁面分享了一張新的圖像。這張圖像顯示了一條橫跨太空的起伏的橙色「絲帶」。NASA表示,這張圖片實際上是天鵝座超新星爆炸沖擊波的一小段。天鵝座超新星爆炸沖擊波距離地球大約2400光年。產生沖擊波的爆炸是由一顆「垂死」恆星引起的,這顆恆星的質量大約是太陽的20倍。爆炸發生在1萬年到2萬年前。

NASA分享天鵝座超新星爆炸沖擊波的絢麗圖像

自最初的爆炸以來,超新星沖擊波從其中心延伸了約60光年。沖擊波以每秒350公里左右的速度增長。NASA表示,噴出的物質與沖擊波推動的低密度星際物質相互作用,形成了圖像中看到的面紗狀結構。

NASA分享天鵝座超新星爆炸沖擊波的絢麗圖像

這顆超新星殘骸因其位於天鵝座東北部的位置而得名。它覆蓋的面積比滿月大36倍。超新星爆發是某些大質量恆星在演化接近末期時經歷的一種劇烈爆炸,它通常極其明亮。

當兩顆恆星相互環繞,且至少有一顆是地球大小的白矮星時,也會發生超新星爆炸。當一顆恆星與另一顆恆星相撞,或者從另一顆恆星中吸取了太多的物質,白矮星就會爆炸。超新星並不常見,據天文學家估計,在銀河系這樣的星系中,每世紀只發生兩到三次。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