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分享超新星遺跡-蟹狀星雲的3D可視化效果視頻

據外媒CNET報道,大約一千年前,地球上的人們注意到日光下可見的一顆亮星的出現(超新星爆發)。他們目睹了成為蟹狀星雲的恆星的死亡。美國宇航局(NASA)發布了這一著名宇宙事件的新3D可視化圖像及視頻,展示超新星遺跡。NASA利用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以及哈勃和斯皮策太空望遠鏡的力量,為迷人的蟹狀星雲建立3D可視化效果。

NASA分享超新星遺跡-蟹狀星雲的3D可視化效果視頻

太空望遠鏡科學研究所可視化科學家Frank Summers說道: 「通過這種科學的解釋,我們希望幫助人們了解蟹狀星雲的絲狀和相互連接的幾何形狀。多波長觀測的相互作用照亮了所有這些結構。如果不結合X射線、紅外和可見光,就無法獲得完整的圖像。」

該視頻將介紹各個天文台如何協同工作,以使我們對蟹狀星雲有更全面的了解。

這不是典型的超新星遺跡。NASA表示:「為整個系統提供能量的動力引擎是脈沖星,快速旋轉的中子星,是爆炸恆星的超密壓碎核。微小的『發電機』正在以令人難以置信的時鍾精度每秒發射30次輻射狀起泡脈沖。 「

蟹狀星雲是天文學家的熱門研究目標。歐洲航天局最近分享了2005年哈勃望遠鏡拍攝到的蟹狀星雲的新圖像,顯示了一顆小行星的弧形運動軌跡。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