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散又重組,蘋果到底還要不要造車了?

小米造車,現在看是懷胎八月,只待結果的事情了。

見過汽車廠商跨界做手機,也見過汽車廠商收購手機廠商做出行生態,但手機廠商從自己的老本行跨界做汽車好像還真是獨一份。當然,賈躍亭的「生態化反」理念實在是太過於超前,我們暫且先不討論。

就算是先不談賈躍亭,這個跨界第一人的名頭最早可能也並不屬於小米。早在 2014 年,蘋果內部就被曝出了「Project Titan」造車項目的存在,可惜的是,在長達 9 年的搖擺掙扎後,我們仍未見到掛著蘋果標的純電車型亮相,跨界第一人也將正式易主。

圍繞富有爭議性的「泰坦計劃」,媒體 autoevolution 撰寫的一篇文章,讓我們能夠從更多可靠的推測中「窺探」到蘋果的造車進展。

編譯要點提前看:

  • 蘋果推進造車項目的傳聞最早出現在 2014 年,特斯拉在 2008 年推出純電跑車 Roadster 成為賈伯斯考慮造車的契機
  • 「Project Titan」在 2014 年首次曝光,蘋果在項目中招聘了超過 1000 名汽車專家、工程師,其中包括前福特工程師 Steve Zadesky 等多名知名人士
  • 2015 年,蘋果董事會成員 Mickey Drexler 首次確認了蘋果造車項目的存在;翌年,馬斯克側面證實了蘋果造車的真實性
  • 2016 年,蘋果被曝出泰坦計劃擱置,項目重心開始轉向自動駕駛軟體開發。在尋求傳統汽車製造商合作造車碰壁後,蘋果的造車重心在整車製造和自動駕駛開發中搖擺
  • 蘋果聘請了一批優秀的汽車設計師來設計蘋果汽車,其中包括前阿斯頓·馬丁內飾經理 Duncan Taylor、前阿斯頓·馬丁首席概念工程師 Pete Jolley、前特斯拉外觀與內飾副總裁 Steve MacManus
  • 由於 John Ive 的存在,Lucid 與蘋果的關系變得稍顯曖昧,市場猜測兩者之間有合作的可能性
  • 去年,蘋果造車團隊遭到解散,在自動駕駛測試數據不佳的前提下,蘋果造車的項目重心可能轉移至開發更加傳統的電動車型
  • 蘋果並不是純視覺方案的堅定擁護者,投資已久的雷射雷達技術可能會被應用在新車上
  • 蘋果造車方式仍未確認,除了可以選擇第三方承包製造商合作,蘋果還可以選擇收購已經成型的初創汽車公司
  • 定位高端車型,猜測售價會在 10 萬美元以下

以下是全文編譯:
蘋果造車的傳言始於 2014 年。

出於蘋果嚴格的保密文化,我們至今仍無法知道,帶有蘋果標的電動車還能否出現。9 年的時間里,蘋果造車項目開始結束又重啟,造車團隊也在成立解散,專利申請和淡忘之間反復掙扎。時至今日,我們對蘋果造車項目也只能從傳聞消息中得到一些有根據的猜測。

解散又重組,蘋果到底還要不要造車了?

以往,汽車製造一直被認為是擁有極高門檻的行業之一,傳統汽車製造商在彼此合作、競爭的同時,不斷加固著這座難以滲透的「堡壘」,鮮有年輕的汽車製造商能夠進入市場並生存下來。

然而,情況正在劇變,在過去的十年中,開始入局汽車行業的「新星」玩家要比前 100 年要多得多。

20 年前,汽車行業中有一個強烈的共識,全球大概只有 10 家汽車製造商會存活下來。特別是在 2008 年的金融危機後,全球范圍的「破產潮」讓人們對這個觀點深信不疑。有趣的是,經濟復蘇最終逆轉了汽車行業。

埃隆·馬斯克重新定義了電動汽車,特斯拉證明,汽車製造不再是傳統汽車製造商的「專利」。從這時開始,一切都變了,中國汽車工業開始迎來了新的汽車品牌,許多推出的車型產品甚至可以與西方最好的汽車製造商媲美。

電動汽車時代的「黎明」,讓傳統汽車品牌的生存變得異常艱難。特斯拉證明了挑落傳統豪強的可能性,每個人都想要從中分一杯羹。全球陷入了「造車熱潮」,新的電動汽車項目數量激增,幾乎每家有點閒錢的公司,都想生產自己的電動汽車。

而就在這個「瘋狂」的開荒時候,蘋果造車的傳聞第一次出現了。

解散又重組,蘋果到底還要不要造車了?

▲圖片來自:REUTERS

蘋果有著比任何汽車製造商更多的造車資本,如果只有一家公司能夠在汽車市場上復制特斯拉的成功,那麼只可能會是蘋果。與此同時,不斷轉向智能化的行業趨勢表明,客戶更願意購買「聰明」的智能電動汽車。

既然,蘋果能夠造出世界上最好的智能設備,那麼想要進軍汽車行業,蘋果只需要想辦法將輪子安裝到引以為傲的「計算機」上就好。

始於傳聞的泰坦計劃

2014 年,蘋果秘密項目「Project Titan」首次遭到曝光,消息稱蘋果招募了超過 1000 名工程師、專家推進自己的汽車項目。

幾乎所有人都認為蘋果會迅速推進汽車項目,特別是蘋果聘請了許多來自其他汽車製造商的知名人物,其中包括前福特工程師 Steve Zadesky、前梅賽德斯-奔馳北美研發部的總裁和執行長 Johann Jungwirth 以及至少一位傳動工程師。

在當時,人們認為蘋果將在電動汽車領域擊敗特斯拉。一位知情人士透露, 特斯拉在 2008 年推出 Roadster 之後,蘋果聯合創始人 Steve Jobs 就一直在考慮設計、製造電動汽車。2015 年 2 月,蘋果董事會成員 Mickey Drexler 在一次講話中,首次確認了蘋果正在開發汽車的消息。

解散又重組,蘋果到底還要不要造車了?

▲ 圖片來自:REUTERS

蘋果現任 CEO Tim Cook 也是最早承認汽車行業即將面臨重大變革的人之一。

2015 年 10 月,Cook 談到了軟體增長的重要性、自動駕駛汽車的崛起以及電動汽車的轉變。大概在同一時期,蘋果在一個名為「Baja」的項目中,為一批雷克薩斯 SUV 安裝了傳感器。如今在舊金山灣區,偶遇到搭載傳感器的雷克薩斯 SUV 已經見怪不怪了。

蘋果親自下場

It’s pretty hard to hide something if you hire over a thousand engineers to do it.

蘋果的招聘大動作顯然早已被注意到了。2016 年,埃隆·馬斯克確認了蘋果 Project Titan 的存在。在 BBC 的一篇文章中,馬斯克的看法被提及,「如果你雇傭了一千多名工程師來做一件事情,那就很難將這件事情保密」。不過,馬斯克並沒有將蘋果視為直接競爭對手,他認為蘋果汽車的出現,只會壯大電動汽車行業。

解散又重組,蘋果到底還要不要造車了?

2016 年,有新的消息稱蘋果擱置了泰坦計劃,並尋求開發專業的信息娛樂系統出售給設備製造商,許多人猜測蘋果認為汽車項目過於復雜。

不過,稍後更新的消息表明,蘋果開始專注於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發,蘋果獲准允許在加州進行自動駕駛汽車測試,Tim Cook 在之後接受彭博社采訪時確認了蘋果專注於自動系統的消息。然而,Cook 並沒有沒有透露蘋果是否正在生產汽車整車。1 年後,蘋果在加州交通管理局注冊了 70 輛自動駕駛汽車,僅次於 Cruise 和 Waymo。

有趣的是,在這個時間段里傳出了蘋果開始尋求合作夥伴的消息,盡管從事後來看一次也沒有成功。

據悉,蘋果曾試圖說服其他豪華汽車品牌合作共同推進自動駕駛汽車。大眾、寶馬、梅賽德斯-奔馳、日產、現代以及起亞都是蘋果接觸過的汽車製造商,但這些談判都最終告吹。考慮到自己更擅長於技術開發,而並非是整車製造,蘋果尋求合作夥伴造車絕對是聰明的舉動(蘋果的招牌產品 iPhone 同樣是由第三方承包商生產)。

迫於合作關系聯結的失敗,蘋果重新審視了自己的選擇,並再次推進了自己的造車項目。只不過,這時期的項目重心已經無法確認是在自動駕駛研發還是在整車製造了。

在 2021 年的一次采訪中,當被問及蘋果造車項目的重心時,Tim Cook 迴避了是否造整車的問題,他認為蘋果「喜歡整合硬體、軟體和服務」。這在當前的蘋果產品上可能是正確的,盡管這家公司不製造自己的設備。

最新的爆料顯示,蘋果正在考慮在 2026 年某個時候正式發布自己的汽車項目,不過也沒有人能夠知道,這會是一款賦能電動汽車的自動駕駛軟體還是一台真正的自動駕駛汽車。

全球電動車市場內「卷」越來越激烈,特斯拉已經吃下了其中最大的一塊蛋糕,如果蘋果想要打破現在的電動車市場格局,它就不得不用全新的汽車概念顛覆所有人的印象,就像是 iPhone 4 那樣。而這也涉及到了下一個問題,蘋果能夠造出具有顛覆性的電動車產品嗎?

汽車創新走到盡頭,下一個窗口

蘋果從不缺少顛覆行業的案例。

2007 年推出第一款 iPhone 時,大多數的智慧型手機仍然需要觸控筆來按壓電阻螢幕。盡管第一代 iPhone 曾讓許多手機公司的高管嗤之以鼻,但隨著 2008 年 iPhone 3G 的橫空出世後,情況開始發生劇變。16 年後的今天,蘋果的智慧型手機占全球市場份額的 15% 以上。

這也是人們期望著蘋果汽車再次迎來「iPhone 時刻」的原因。

然而,特斯拉主導了全球電動汽車市場,自動駕駛汽車也正在一步步兌現成為現實,在這樣的演變歷程中幾乎找不到蘋果存在的身影。所有人都認為蘋果還手握一張底牌,會在發布首款車型時讓所有人感到震撼。

解散又重組,蘋果到底還要不要造車了?

但事實真的如此嗎?「卷」到極致的電動汽車還有什麼可以創新的?

最新的突破是特斯拉首創的 FSD 全自動駕駛,如今的智能汽車行業每一個同行都在追逐。如果特斯拉成功兌現了全自動駕駛,這姑且算是下一個突破。目前為止,蘋果已經失去了與之競爭的條件,更不用說顛覆市場了。

一部分人甚至激進地認為,除非人類找到了更加可持續的出行方式,否則汽車已經走到了創新的最後一程。在歐洲,人們充分意識到無論是怎樣的能源結構,汽車都會在行駛中污染環境,糟糕的是,汽車還占據了城市中心的重要位置。已經有人希望能夠在大城市中淘汰汽車,即使是自動駕駛汽車也依舊難以被接受。

在北美,情況則大有不同,特殊的交通環境使得汽車仍然是生活的「剛需品」,而這也是自動駕駛汽車被視為關鍵的原因。說自動駕駛是電動汽車的下一個創新窗口,並不夸張。

外觀設計,舊人相逢

我們或多或少都有看過蘋果汽車的設計草圖和渲染圖,它們都給人一種同樣的感覺——看起來像是一位 8 歲兒童的繪畫作品。

不要誤會,我曾經見過八歲孩子畫的傑出畫作,但蘋果汽車的這些渲染圖看起來就像是動畫片一樣粗製濫造。任何一家汽車製造商推出這樣的車型,都會引來同行無情的嘲笑。

解散又重組,蘋果到底還要不要造車了?

早期的草圖還看起來像是一個帶輪子的蘋果魔術滑鼠。一份去年的報導聲稱,蘋果聘請了一批優秀的汽車設計師來設計他們未來的汽車。其中包括前阿斯頓·馬丁內飾經理 Duncan Taylor、前阿斯頓·馬丁首席概念工程師 Pete Jolley、前特斯拉外觀與內飾副總裁 Steve MacManus 以及前保時捷底盤開發副總裁 Manfred Harrer,整個設計團隊看起來星光熠熠。

此外,還有消息稱蘋果可能會收購 Lucid。從蘋果的角度來看,這樣的動作完全是合情合理的,Lucid 幾乎擁有著蘋果所需的一切。無論是工程能力、汽車製造專業知識以及一個困難的財務狀況,這使其成為一個難以拒絕的機會。

Lucid 還與蘋果的前首席設計師 Jony Ive 有關聯,他曾是推動 Lucid 上市的融資公司董事會成員之一。Jony Ive 一直對汽車抱有興趣,盡管沒有最近的消息將他與蘋果聯系起來,但如果 Ive 想要涉足汽車設計界,他應該會在轉向蘋果汽車前優先調教 Lucid 的車型設計。

重心搖擺,大破大立

盡管有這麼多關於蘋果製造汽車的爆料消息,但仍然不確定蘋果是否會真正生產汽車。

正如前文所說,蘋果是一家技術公司,並不擅長於生產製造。不過,這並不排除與承包製造商合作來生產自己的汽車。毫無疑問的是,蘋果有足夠的資源來設計和研發一款開創性的汽車,加之許多引人注目的汽車專利,看起來想在自動駕駛領域引起轟動倒也不是一件難事。

解散又重組,蘋果到底還要不要造車了?

蘋果目前將精力集中在了自動駕駛系統的研發上面,可以肯定的是,蘋果希望推出一款自動駕駛汽車,或是至少是擁有與特斯拉不相上下的自動駕駛能力的汽車。與蘋果實現整車製造有所分別,蘋果的自動駕駛野心是真實且露骨的,因為幾乎所有人都可以看到蘋果正在加州測試這項技術。

然而,蘋果的自動駕駛測試似乎沒有達到預期。根據加州交通管理局 2019 年的一份報告顯示,蘋果在自動駕駛領域明顯落後於其他參與測試的 28 家公司。在數據對比中發現,處在自動駕駛測試中,蘋果的平均每英里行駛故障率是最多的。即使如此,蘋果仍然認為,這一結果是為了安全起見而設計,功能相對更加保守。

不過,蘋果在造車計劃上相當大膽,頗有些「大破大立」的味道。一些新的證據表明,蘋果汽車團隊在去年再次被解散。外界猜測蘋果可能會首先選擇推出一款更傳統的電動汽車。這與特斯拉的做法類似,特斯拉也計劃在原有車型的基礎上實現全自動駕駛。

並非是純視覺方案的擁護者

蘋果是雷射雷達系統的堅定支持者,並在這項技術上投入了大量資金。這與特斯拉的純視覺方案截然不同,特斯拉認為攝像頭已經是確保安全所需的一切了。

另外,在開發車型上面蘋果也有著和特斯拉不同的見解。蘋果似乎更願意相信一款類似麵包車樣式的自動駕駛汽車會比個人轎車車型更成功。蘋果提交的多項專利與這種類型的車輛有關,包括滑動門、內部照明、滑動天窗、可以向乘客顯示信息的擋風玻璃以及可以調整透明度的窗戶,種種跡象支撐著蘋果汽車的渲染圖以麵包車的樣式出現在我們面前。

解散又重組,蘋果到底還要不要造車了?

▲圖片來自:PEISERTDESIGN

在重要的電池技術方面,蘋果曾試圖與 CATL 和 LGES 合作生產電池單元。有傳言稱,蘋果將嘗試開發「單電池」,消除電池包內的空隙。同時蘋果也似乎在探索無線充電技術。

定位高端,汽車中的 iPhone

蘋果很可能會聘請承包製造商來生產自己的電動汽車。目前有幾家承包製造商可以符合蘋果的篩選條件,其中包括長期合作夥伴富士康。不過,如果蘋果想要一款豪華車型,那麼選擇就非常局限;另一種選擇是收購已經成型的電動汽車初創公司。Lucid 可能會是蘋果收購最適合的對象。

不過,無論蘋果汽車選擇什麼方式進行量產,它都不太可能是一台廉價的車型。

解散又重組,蘋果到底還要不要造車了?

▲圖片來自:JUSTIN SULLIVAN/BENZINGA

一份去年的報告透露,蘋果可能會將汽車價格定在低於 10 萬美元的水平,這與當今銷售的其他豪華電動汽車價格相同。蘋果汽車將被定位為高端車型,價格甚至可能更高,蘋果想做出汽車中的 iPhone。

來源: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