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之美」叢書與海外讀者分享詩畫意境

「中華之美」叢書與海外讀者分享詩畫意境「中華之美」叢書。主辦方供圖

中新網北京8月28日電(記者 應妮)「中華之美」叢書日前由五洲傳播出版社出版發行。叢書主要譯者、著名翻譯家許淵沖希望這套叢書能夠幫助更多海外讀者增進對中國文化的了解,讓讀者在審美過程中獲得愉悅、感受中華文化魅力,共享中華文化之美。

「中華之美」叢書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支持項目,該叢書選取自《詩經》以來的中國古典優秀韻文作品,配以與詩意相應的中國傳統繪畫,按時代分為8個專題,推出漢英、漢西、漢法對照三個文版,共24分冊。叢書匯聚十幾位中外翻譯家的心血,薈萃多方面中國文化精粹,希望幫助更多外國朋友深入了解中華文化的內涵和底蘊。

「中華之美」叢書與海外讀者分享詩畫意境西班牙文譯者羅豹鹿與讀者分享《觀滄海》的翻譯。主辦方供圖

叢書主要譯者、已98歲高齡的許淵沖先生,在活動現場以VCR的方式,表達了與廣大讀者朋友共享中華文化之美的願望。許先生為這套叢書作了總序,貢獻了多種英文和法文譯本。他曾經提出,翻譯是「美化之藝術」,提出譯作要追求意美、音美、形美「三美」。「通過優秀的譯作,將這些中華優秀詩作介紹給世界上更廣大的讀者,是我的心願。」

在序言中,許淵沖說,中國古典詩詞善於表現自然之美及人與自然的融合。詩和畫號稱姊妹藝術,所以中國古人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叢書精選了各個歷史時代的中國經典畫作,與詩詞作品及相關歷史背景有機結合起來,體現形神兼備、情景交融的中華美學追求。

該叢書中《漢魏六朝詩與詩意畫》的西班牙文譯者羅豹鹿與讀者分享了他翻譯中國古典詩歌時的三個重要心得和體驗,並以《觀滄海》《七步詩》《木蘭詩》等為例,介紹在兩種語言轉換之間遇到的困擾和解決之道,對「中華之美」叢書和中華文化在世界范圍的傳播表達期待之情。他還向許淵沖等譯界前輩表達了敬意。

現場,分別來自加拿大、貝寧、菲律賓、肯尼亞的5位外國嘉賓與主持人、現場觀眾一起,分享了他們接觸和學習中國文化尤其是中國詩歌的心得和體會。來自貝寧的北京師范大學留學生艾力舍喜愛中國詩人李白,他激情澎湃的《將進酒》朗誦,使現場氣氛達到高潮。(完)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文化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