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0,二十年經典之作 一部「大歷史」觀下的印象

抽空又細品了《萬歷十五年》,真是好書。看了這個,以前學校里看得那點歷史課本,都白念了,那些課本中的所謂的歷史,所謂的歷史人物,仿佛三流電視劇或三流動畫片,人物都是被固定下來並夸張處理,忠、奸、善、惡、智、愚、清、濁…… 張居正、海瑞、戚繼光、萬歷皇帝……這些在歷史課本中出現的角色,在《萬歷十五年》中一一出現:就仿佛在親歷他們的處境、他們的苦惱,他們的夢想,他們的野心,他們的無奈……

讀前思考:

1.為什麼閱讀這本書?

(《得到》積極推薦,認識制度對日常生活和工作的影響)

2.閱讀這本書最想解決什麼問題?

(想知道制度對行為的影響,正確看待工作中的現象)

3.我會怎麼再次細讀這本書?

(用1個小時讀:封面、目錄、序言,確定自己要讀的重點,讀完以後寫讀書筆記。

用3個小時讀自己要讀的重點,深刻理解每個人物在作者心中的現象,作者為什麼要寫?

用2個小時寫書評)

《萬歷十五年》英文版書名為1587, A Year of No Significance,法文版為1587, Le Déclin de La Dynastie des Ming。此外,尚有德文版、日文版及中文繁體字版,均籌備已久,都可望於今年夏秋間成書。

此書初稿完成於1976年夏季,並未在當時的中國出版。即使是英文版,也經過無數挫折。美國出版界,對商業性和學術性的分野極為嚴格。

美國之研究漢學,也有他們獨到的地方。一般風格,注重分析,不注重綜合。各大學執教的,都是專家,因為他們分工詳盡,所以培養了無數青年學者,都戴上了顯微鏡的目光,對望遠鏡的觀點,倒很少人注意;而且對學術的名目及形式,非常尊重。經過種種阻隔茲後於1979年耶魯大學出版社毅然排除成見,答應出版。但是這本書仍只代表作者的一部分意見,不是全部歷史的觀點。不要認為目前的偃蹇,忽視中國偉大的地方

「檢察中國的官僚制度,不是否認中國全部文化。」

「大歷史」(macro-history)觀,必須有國際性,我很希望以四海為家的精神,增進東方與西方的了解,化除成見。

以短衡長,只是我們個人對歷史的反應,不足為大歷史。將歷史的基點推後三五百年才能攝入大歷史的輪廓。《萬歷十五年》已經初步採取這種作法。所以敘事不妨細致,但是結論卻要看遠不顧近。例如鄭貴妃是否掩袖工讒,她到底是否國家妖孽,和今人的關系至微。

首先要解釋明白的則是大歷史觀不是單獨在書本上可以看到的。尤其不僅是個人的聰明才智可以領悟獲得的。

《萬歷十五年》,意在說明16世紀中國社會的傳統的歷史背景,也就是尚未與世界潮流衝突時的側面形態。有了這樣一個歷史的大失敗,就可以保證衝突既開,恢復故態決無可能,因之而給中國留下了一個翻天覆地、徹底創造歷史的機緣。

作為一個皇帝的悲哀,皇帝制度的悲哀,皇帝喪失了為人的一切,變成一個機器,一個規定在認為皇帝就該那樣的工具。一個帝國的隕落有它的必然性和無數的偶然性。誰能想到當初那個酋長竟然是努爾哈赤。

我摘錄了一下人物,留下筆記反復忖度:

萬歷

一個年富力強、才華橫溢、曾立志做出一番豐功偉業的人,卻成為了中國歷史上最懶的皇帝。

曾經的他無比信任崇敬張先生,後來發覺曾仰望的張老師倒下後竟是如此的不堪入目

他總算搬開了張先生這塊大石頭,卻發現自己需要面對的是更為龐大復雜的文官集團時,他終於尋到申先生。存在即有意義,毀滅之就會破壞生態

申時行

申時行是典型的文官集團與皇權衝突的緩沖地帶。俗稱「和稀泥」

他不得不周旋於皇權與文官之間,時而扶一把手,時而把某顆鵝卵石拿給皇帝細細端詳。

他的老成來自長期處理各種人事經驗;這種經驗,他深知我們這個帝國有一個特點:一項政策能否付諸實施,實施後或成或敗,全看它與所有文官的共同習慣是否相安無擾,否則理論上的完美,仍不過是空中樓閣。

張居正

他是我們最為熟知的歷史人物,百官又愛又怕,直到跌落神壇成了權力鬥爭一個幌子。

上制皇權,下挾百官,斯人已逝,再無斯人。故黃公雲「世間已無張居正」,一聲嘆息!

海瑞

他剛直卻不失睿智,他有節也知圓滑。他極為推崇道德,至剛至陽,是一把懲惡鋤奸的寶劍。但有時這種剛直又會在復雜的社會經濟問題面前顯得十分的無知。

他是一個純粹的人,難能可貴之處也正是因為他的純粹。文官敬他,披荊斬棘,摧峰正銳。文官怕他,只認事理,不認親貴。皇帝敬他,正氣凜然,一心謀國。皇帝怕他,河水清濁,我自不顧。

海瑞的遺墨,涉及當日地方政府的各個方面,最具參考價值。研究海瑞其人其文,可以使我們對當日的情形有更具體的了解

何以島國日本可以侵犯中國而中國卻不能遠征日本?何以當日的西歐已經用火器改進戰術而中國還在修築萬里長城?何以人人都說海瑞是好官而他卻偏偏屢遭排擠?這些具體問題,無疑和上述總的症結密不可分,然而卻各有其特殊的原因。

戚繼光

他是個例外,作為武將卻和書生打成了一片。

他有情懷,和張首輔將相相得卻也因之得罪了皇權。

長久的磨練讓他知曉了這個國家軍事的疲弱源於他的制度,而正是因為對這種制度的清晰認識讓他學會了妥協。

這種妥協保證他建立了不世之功業,卻也因授權的越界最終晚景淒涼

或許對於龐大的帝國來說,他所創立的功業遠不如他權力上的越界更讓皇權與文官注目。

抗倭故地,還是想說,戚將軍,是個了不起的人。

李贄

這一章反復讀,仍然有疑惑,對於制度仍然看不清.

李贄的思考觸及到了時代最根本的問題。他不明白為何不能把陽面與陰面聯系在一起?為何一方面要打磨自己卻一方面又放縱它的變形?

正是這種不安讓他在文官集團里廣受推崇,高處們的焦慮和煩惱在他這找到了匯集的地點。

道德是帝國的根基,私慾卻是人性本有的。

這種矛盾反復糾纏着,讓文官集團搖擺不定,復雜多變。

這種矛盾也讓皇權有時易於平衡,有時無所適從。直到無可奈何,心灰意冷,那時,萬歷十五年。

十分顯然,李贄沒有創造出一種自成體系的理論,他的片段式的言論,也常有前後矛盾的地方。讀者很容易看出他所反對的事物,但不容易看出他所提倡的宗旨。

在一種社會形態之中,道德的標準可以歷久不變,但把這些標準在生活中付諸實踐,則需要與不同的時代、環境相適應而有所通變。李贄和他同時代的人物所遇到的困難,則是當時政府的施政方針和個人的行動完全憑借道德的指導,而它的標準又過於僵化,過於保守,過於簡單,過於膚淺,和社會的實際發展不能適應

在本書的前面幾章中曾不止一處提到,我們的帝國是由幾百萬個農村聚合而成的社會。數以千萬計的農民不能讀書識字,全賴乎士紳的領導,村長里甲的督促,他們才會按照規定納稅服役。在法律面前,他們享有名義上的平等,而實際上,他們的得失甚至生死,卻常常不決定於真憑實據而決定於審判官的一念之間。

本朝的法律也沒有維持商業信用、保障商業合同的規定,因此國際貿易無法開放,否則就會引起無法解決的糾紛。各地區按照其特殊需要而立法,更不能受到鼓勵,因為會釀成分裂的局面。至於在文官集團內部,也無法通過組織系統集中這兩萬人的意見,必須假借諧音諷喻、匿名揭帖以及討論馬尾巴等等離奇的方法,混合陰陽,使大家在半信半疑之間漸趨統一。以上種種情況,在長時期里造成了法律和道德的脫節。治理如此龐大的帝國,不依靠公正而周詳的法律,就勢必依靠道德的信條。而當信條僵化而越來越失去它的實用價值,淪於半癱瘓狀態中的法律也當然無法填補這種缺陷。

張居正和李贄正不必為改弦易轍帶來的社會沖擊而焦慮。事實上,他們也不可能看得如此長遠,他們企盼的自由,只是優秀分子或者是傑出的大政治家不受習俗限制的自由。

張居正是政治家,李贄是哲學家,他們同樣追求自由,有志於改革和創造,又同樣為時代所扼止。

至善則無形,至善之境就是無善無不善。這個不能成為分析歷史現象的有效工具.

以遠見卓識指導自己行動的人物,足以稱為「上人」,而李贄自己能作出這種評論,則成了「上人」之上的「上上人」。

然整個文官制度所奉行的儒家思想為了維護自身一以貫之的傳統以及這背後維系的政治版圖,發起了對李的思想的進攻。可怕的地方在於統治者並不介意李真的有多荒唐,而是害怕李的言行引起了眾人的效仿,且自成一派(心外無物的學說發展開來會摧毀當時的統治思想)。所以,李一定會被定罪。這種獨裁傳統在沒有法制基礎的社會里成了必然,無關於儒家思想本身是否清正。

李贄的不幸,又未必不是今天研究者的幸運。他給我們留下了一份詳盡的記錄,使我們有機會充分地了解當時思想界的苦悶。沒有這些著作,我們無法揣測這苦悶的深度.

存在即有意義,孔孟思想的影響,朱熹和王陽明的是非長短,由於李贄的剖析爭辯而更加明顯;即使是萬歷皇帝、張居正、申時行、海瑞和戚繼光,他們的生活和理想,也因為有李贄的著作,使我們得到從另一個角度觀察的機會

當一個人口眾多的國家,各人行動全憑儒家簡單粗淺而又無法固定的原則所限制,而法律又缺乏創造性,則其社會發展的程度,必然受到限制。即便是宗旨善良,也不能補助技術之不及。

在不改變失敗的制度之下,無論是天子聖明,還是千古昏君。無論佞臣還是名臣,都無法對這個帝生決定性的變革,正如李鴻章最後也只是個縫補匠一樣,歷史的執行者不能改變帝國千年的制度和千年的思想來適應下個千年的變化,註定失敗告終。歷史的一條軌跡而已。

《萬歷十五年》「像一扇窗,打開了我的視野」。更為難得的是,僵化的思想局限了人們的視野,高度的政治化和意識形態化消磨了歷史學者的個性和勇氣,是他們對歷史學方法缺乏反思和創新精神,因而造成歷史學著作的死氣沉沉」;他還反思一些人常常掛在嘴邊的「穩定意識」,即便有其苦衷在,但若「為了穩定安全而一味地採用保守措施,實是一種逃避和犧牲」——他不無憂慮地追問:「在現今這個我們自稱着繁榮穩定、歌頌着太平盛世、表面上生機勃勃的社會,用黃先生鋒利的刀一劃,是不是也會發現皮下種種腐爛的肌膚和筋絡。

教科書不再是一種思想主宰」,「學生經過教育成為具有獨立精神的人」。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閱讀中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