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發現原來憂鬱症患者「大腦的這個地方」跟一般人不太一樣,這終於解釋了他們會陷入憂鬱的原因!

在現代社會中,憂鬱症已經成為一種常見的疾病,不知不覺地侵襲許多人的健康;可怕的是,目前大多數人仍然對憂鬱症知之甚少,甚至有錯誤的認知和偏見,也因而造成很多個案延誤就醫。為了釐清憂鬱症的致病機轉,長期以來醫學界也不斷投注心力研究憂鬱症與大腦的關係;最近,研究似乎有了重大突破,由英國華威大學(University of Warwick)和上海復旦大學聯手進行的研究,發現了憂鬱症病人腦區神經迴路變化的特徵,將可望改善未來憂鬱症的療法。

▼據統計,現代社會中每十人就有一人一生中曾經有憂鬱症狀,有些人症狀不嚴重,一段時間後就可自行痊癒,但實際上卻有更多的人,因為大眾長期以來對憂鬱症的汙名化和錯誤認知,而延誤就醫,飽受疾病所苦。主持研究的教授表示,倫敦的自來水中甚至有微量的抗憂鬱藥物殘留反應,顯示憂鬱症的普遍程度。

科學家發現原來憂鬱症患者「大腦的這個地方」跟一般人不太一樣,這終於解釋了他們會陷入憂鬱的原因!

▼研究團隊以精密的磁振造影(MRI)監測受試者腦區神經迴路的變化。在909位受試者中,421位經診斷確定患有憂鬱症,其餘488位沒有罹患憂鬱症的民眾則做為實驗的對照組。

科學家發現原來憂鬱症患者「大腦的這個地方」跟一般人不太一樣,這終於解釋了他們會陷入憂鬱的原因!

▼研究人員發現,憂鬱症患者在飽受憂鬱情緒所苦時,位於大腦前額葉皮質底部的「眼窩前額皮質」外側(即下圖中右側標示紅色的區域)會變得異常活躍;而這個區塊在遭受處罰,或應得到獎賞卻未得到時也會變得活躍

科學家發現原來憂鬱症患者「大腦的這個地方」跟一般人不太一樣,這終於解釋了他們會陷入憂鬱的原因!

研究人員表示,這項研究成果可能表示憂鬱症的致病原因和病人長期沒有得到應有的獎賞有關。同時,研究人員也發現在眼窩前額皮質外側的神經迴路變多的同時,這個區域與掌管自我認同的腦區連結也同時變多,這或許也解釋了為何憂鬱症的病人罹病後會喪失自我認同,或產生無價值感

另一方面,憂鬱症患者的眼窩前額皮質內側(上圖中標示綠色的部分)神經迴路則明顯減少;這個區塊正是當我們得到獎賞時會變得活躍的腦區,當它的神經迴路減少,患者就會更容易忽略過去曾經有過的快樂回憶。

這項結果未來可望能夠幫助第一線的醫療人員,找出憂鬱症患者罹病的根本心理因素,提高治癒率。也希望未來科學界能夠對憂鬱症等相關精神疾病有更深入的理解,幫助更多人免於疾病的威脅。

bomb01wwwbomb01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