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質量效應》作者對3代結局一些說法的解釋和澄清

《質量效應》作者對3代結局一些說法的解釋和澄清

Former Mass Effect Lead Writer Defends Series’ Conclusion

如題看到這個貼(點擊進入)找到順手翻譯一下原帖

不管我們喜歡還是討厭,不得不承認人們對3代結局很有爭議.成群被激怒的粉絲占領了bioware的官方論壇整日抱怨希望能迫使bioaware修改結局,有些人甚至聲稱3代最後十五分鍾毀了整個系列.

質量效應系列的前首席劇本Drew Karpyshyn出面維護遊戲的結局,否定了結局在他調職以後被完全更改的說法.

Karpyshyn和Mac Walters曾經共同負責1代的劇本,並且對2代的劇本也有極大的貢獻.後來Karpyshyn被調去了星球大戰舊共和國online.

在粉絲間一個比較流行的說法是3代結局是在Karpyshyn調職以後倉促完成的,完全改變了他更有內涵的,以黑暗能量(dark energy)為中心的劇情.一個解釋”原版”劇情的片段被發在Something Awful論壇,署名bioware內部人士:

黑暗能量的設定是會在宇宙中不斷蔓延並最終吞噬整個宇宙.收割者的目的就是阻止它的蔓延.2代中就有對黑暗能量的鋪墊.

收割者的每個個體都是由一個國家規模的生物個體以最恐怖最殘忍的方法拼接在一起組成的(2代最終戰役的把人類”化掉”變成基因片段注射進收割者框架).人類收割者的重要性在於人類有最多樣化的基因(2代Mordin提到過),將這些基因組合在一起的人類收割者將是拯救宇宙的唯一希望.

原版結局的選擇本來是:1.殺掉收割者,相信銀河眾生將能找到另一個方法拯救宇宙,

或者2.犧牲整個人類種族,製造收割者來拯救宇宙.

但是根據Karpyshyn的說法,這個所謂的原版結局只是幾個可能的原稿之一.不像粉絲想象的那樣是最終定稿.

“我們有段時間確實想加入黑暗能量”他在twitter寫道,”但是最初的構思只有收割者和質量中繼器”.

雖然他還沒玩過3代,但是Karpyshyn認為遊戲里的最終結局和他當時的構思的那個是一致的.

“從我聽說的情況看,這個結局和我當初想的一樣,不過細節上有所不同”他說.

Karpyshyn還表示他如果留在質量效應系列沒走遊戲的結局應該不會有太多變化

他說”有意思的是,有些失望的粉絲說3代前面都很棒,可惜被結局毀了.他們聲稱如果我還留在這個項目里應該會好很多.但是也有粉絲抱怨我寫的舊共和國武士的小說前面都很棒,但是被結局毀了.所以看來我在不在都一樣”.

行了,知道了吧,質量效應系列劇情的核心人物都親口說了.你喜歡也好討厭也好,別拿人家當替罪羊就行.

名詞解釋:dark energy(黑暗能量)

在質量效應系列的設定中,dark energy是”第五種力(這個第五種力一直都是各種神秘小說或者科幻作品的重要設定之一,比如神秘調查班…)”.與萬有引力和電磁力一樣,能對一切物質產生影響.質量效應里的常見物質0號元素釋放的就是黑暗能量,這個過程產生的力場就是”質量效應場(mass effect field)”

2代在幫助面罩女tali的任務中她提到過,那個恆星加速坍縮的原因可能就是黑暗能量,Gianna Parsini(1代冰雪星球里那個臥底女秘書)也提到過最近關於黑暗能量的流言甚囂塵上.

更多相關內容請關註:質量效應3專區

來源:遊民星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