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夜談】馬保國們的現實扭曲力場

【白夜談】馬保國們的現實扭曲力場題圖 / CaesarZX

自從徐曉冬用20秒把雷雷打倒在地之後,「『傳武』和現代搏擊到底哪個更能打」就成了某種週期性話題。當然,對於這個問題,我想大部分人早已有了結論,我也是,所以我們今天大可略過這個不談。

我們談馬保國,或者說前「傳武」大師、新晉網絡紅人、鬼畜全明星、東半球武德最充沛的個體,以及現影視從業者。

關於馬先生的生平事跡,其實相關報導已經遍地都是,有心的朋友稍微一搜就能知道個七七八八。事到如今,唯一讓人費解的可能只是「為什麼他就這麼自信?」

這確實在邏輯上講不通。

古人有雲:「文無第一,武無第二」,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文采客觀上不好衡量,但武術還是很好比較的——拉出來比劃比劃,誰輸誰贏一目瞭然,所謂「xx競技,菜是原罪」是也。

但馬先生就不一樣,就算被快50歲的民間武術愛好者連續K.O.三次上演帽子戲法,他也依然堅信自己是位大師,只不過超然之處從「這次我站出來為傳統武術正名」悄然變成了「傳統功夫,健身養生是第一位」和「功夫不分高低」雲雲。

【白夜談】馬保國們的現實扭曲力場馬先生戰鬥時的英姿

其實這戲碼大家都看過了。「傳武大師」被普通群眾K.O.,然後其他大師們紛紛表示劃清界限,把他開除出「傳武」行列,搞得好像和標榜高智商人士聚集地的門薩俱樂部一樣:你菜說明你不行,但俱樂部永遠都行。

而這位落敗的大師本人呢,卻往往迸發出驚人的生命力,瞬間開發出一套可以自圓其說的解釋,同時依然堅信自己身懷絕技,只是「君子藏器於身」,宅心仁厚,不願傷及生靈。

震撼我們這些觀眾的,大概就是這種磅礴的自信心。它強大到了一定程度,甚至動搖了一些最基本的邏輯和規則,比如「武術搏擊,被K.O.了就算輸」之類的。

用當年被拿來形容喬布斯的一個熱詞來說,這叫作「現實扭曲力場」。

當下許多網絡上走紅的名人,大都有這麼一個「現實扭曲力場」。比如常被大家群嘲的「懂王」特朗普,顯然在這方面和馬先生也有些共性——至少從表現上來看,他們大概都真的很自信,並且能把身邊所有信息都加工成支持自己的證據。

唯一的區別就是,有些人靠這豐沛的自信心真的做出了大家都認可的成果——在這一點上,馬先生和喬布斯確實還挺有相似之處。

比如馬先生當年就西渡英吉利教洋人打拳,靠一招非對抗性的推手積累名氣,不僅開班收徒,還有人來采訪他——順帶給冠了個「內功大師」(Master of Internal Arts)的名號。

馬先生甚至出了本叫《我在英國教功夫》的書,至今還可以在亞馬遜上搜到,對應的中文版也在國內有售。在整本書的最後,馬先生還特意用了一章來解釋「中國的武德是什麼」,重視程度可見一斑。

再想想的話,「現實扭曲力場」又怎麼可能只存在於馬先生這種三次元人物身上。這玩意兒顯然是遊戲中各路反派的標配,玩家們早已司空見慣——大部分古典反派的特徵,不就是「我覺得我很行,但其實我不行」(不然玩家就卡關了)麼?

強如阿爾薩斯,也註定要倒在腳男們的腳下

畢竟,作為普通人,我們是嚮往着「不普通」的。我們的媒體上從來都不會出現真正的「普通人」,你滑動手機看到的每一個人,都總得有些特別之處,哪怕只有他自己相信。

人人都笑馬保國,人人都罵馬保國,但人人都在看馬保國(和他的鬼畜作品)。某種意義上來說,這也算是他「現實扭曲力場」的一部分了。

我又想起了第一次看到馬先生這事的情形。那天我失眠了,在手機上劃來劃去,看到馬保國腫着一隻眼睛,正對鏡頭發表激情演講,突然想起了史里芬之前拍過的那位自稱可以召喚UFO的劉炳杉大師。

【白夜談】馬保國們的現實扭曲力場

那位UFO大師當時和大家一起盯着疑似飛機航行燈的發光體,渾身都充滿了幸福和自信。我毫不懷疑,至少那一刻,他發自內心地相信自己真的召喚來了UFO,也真的感受到了那些神奇的力量。

我還想起了讓大家「聽懂掌聲」的梟哥,想起了許許多多驕傲的男士們,現實在他們身邊扭曲,喬布斯的恩澤再現人間。

【白夜談】馬保國們的現實扭曲力場

梟哥聽懂了掌聲,劉炳杉聽懂了掌聲,馬保國也聽懂了掌聲。他們「那麼普通,卻那麼自信」,他們終將勝利,他們永遠勝利,在只屬於他們自己的現實扭曲力場里。

來源:遊研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