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安定城鎮 粿仔湯里的匠心好味

定安定城鎮 粿仔湯里的匠心好味

美味粿仔湯。海南日報記者 鄧鈺 攝

傍晚時分,約三兩好友,走入定安縣定城鎮的老街區,品上一碗粿仔湯,是一種極佳的消遣。對定安人而言,夏天,吃上一碗涼絲絲的冰鎮粿仔湯,冰爽宜人消暑解夏;冬季,品上一碗熱騰騰的粿仔湯,伴着紅糖姜湯的香味,可以驅散一天的寒意。

在定城鎮人民中路的一條小巷里,有一位賣了20多年粿仔湯的老阿婆,由於做的粿仔湯美味,食客和周邊的街坊都愛喊她「粿仔婆婆」。

在店門口,總能看到粿仔婆婆坐着捏粿仔的身影。她用右手抓起混雜着特製的米粉團,在左手中點幾下,然後雙掌合十,一搓一揉,一氣呵成,一顆兩頭尖尖中間圓的粿仔便已成型。

粿仔捏好,粿仔婆婆在滾燙的爐灶上支起一口小鍋,添上半鍋熬得極濃的生薑紅糖水。片刻,辛辣姜味飄出,添上小半鍋粿仔和枸杞、紅棗、桂圓等輔料熬煮片刻,再添上幾勺鮮榨椰奶,濃郁的香氣隨即彌漫在空氣中,粿仔透出晶亮瑩潤的光澤,一碗粿仔湯便可新鮮出爐。

「做粿仔湯,看着雖簡單,但不下功夫便沒了這味道。」粿仔婆婆介紹,粿仔看起來個頭小,里面似乎並沒有什麼「大乾坤」,但真要做好卻不容易,在調米粉、熬糖水、配佐料等工序上都得盡心盡力,煮好一碗粿仔湯的功夫不亞於煲好一盅老湯。

做粿仔的第一個步驟是泡米,在清水浸泡幾個小時後,米已經充分吸收水份,粒粒飽滿,晶瑩剔透,下一步就是用碾米機將米打成粉末狀,越細口感越好。

「過去沒有碾米機,都用磨盤碾米。」粿仔婆婆回憶,在她小時候,家人做粿仔全靠人工動手,在石磨上一圈一圈研磨,推一推就要歇一歇,大磨慢悠,但是磨出來的米粉更柔更細,整個屋子都是濃濃的米香味。如今,用碾米機磨米粉效率高了不少,記憶中的磨米香卻總令人懷念。

磨好米粉後,便要開始調味,將米粉分別與蒸好的山藥泥、紫薯泥或雞屎藤粉分別拌勻,揉捏成面團,便可揉捏出不同口味的粿仔。准備好「干貨」後,接下來最重要的一環就是熬薑糖水。薑糖水由生薑、老紅糖加水,經過3至4個小時的文火慢燉而成。粿仔婆婆介紹,即使已經熬出香味,熬煮薑糖水的爐火也不會熄滅,爐火不息,熬煮不止,街巷里滿是姜香。

准備工作完成,便可動手煮粿仔湯,粿仔婆婆喜歡在湯中加入新鮮的紅棗、桂圓和枸杞烹調,她認為這些食材天然的清甜味能為糖水添甜、添香、增鮮,使其味道更富有層次感。此外,她還會根據食客的口味和要求,加入椰奶或酒糟等食材熬煮湯底,並添入雞蛋、湯圓和米糕等配料烹調,粿仔湯就此演繹出多樣風味。

粿仔湯出爐,小嘗一口,濃濃的糖水下肚後一陣溫潤,Q彈的粿仔中不僅可以嘗出濃濃米香,還可品出山藥、紫薯等食材的天然香味。

每天傍晚,周邊的街坊都會三三兩兩來到粿仔婆婆的店里吃粿仔。不僅如此,不少離鄉工作的定安人會為尋找家鄉味道而光顧她的小店。這里面聞到的,不僅僅是傳統小吃的味道,還有人們對於家鄉的濃濃眷戀。(記者 鄧鈺)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中新網海南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