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鄉的美味,廣德獨有,會飛的野雞好吃到不行

提到安徽廣德,可能知道的人並不多,

但是說起笄山竹海,那可以說是廣為人知了,

廣德擁有上百萬畝的竹林,素有中國竹鄉之美譽,

春天品嚐鮮美的春筍,乃是吃貨們的金科玉律,

但今天要談的並不是這里的春筍,

而是離笄山村不遠的茅田村名物——「毛腿雞」,它傢伙可是大有來頭!

竹鄉的美味,廣德獨有,會飛的野雞好吃到不行

據專家考究古下陽遺址出土的文物發現,

它原是廣德縣南部山區一種稀有雞種,

經廣德人一代一代的馴化而來,

據當地人的傳說,明朝太祖朱元璋帶領劉伯溫等幾個心腹隨從,重遊廣德,

在登橫山正頂、拜祭祠山大帝後,又來到廣德南鄉茅田一帶視察民情,

君臣舊地重遊,萬民矚目,

當地鄉紳用自家飼養的「毛腿雞」款待帝王,

皇帝食後龍顏大悅,隨旨將廣德「毛腿雞」作為貢品入膳。

初看,這不就是普通的雞麼?還獨有品種。

但再認真仔細地看,它的腳上居然長着一撮毛,

雖說由已經馴化,但其骨子里,還保留着祖先的野性,

最特別的是善於飛行,非常的不好捉,只喜歡生活在活動面積廣闊且含氧量高,空氣清新、陽光充足的山區,而且喜棲宿樹枝。

竹鄉的美味,廣德獨有,會飛的野雞好吃到不行

因此,為了養殖正宗的「毛腿雞」,都是採取放養的辦法,

竹鄉的美味,廣德獨有,會飛的野雞好吃到不行

早上讓它們自行到廣德大山深處的竹林里尋找蟲子、草類各種食物,一直在山在玩到傍晚,便踱着小碎步回家,農戶在它們回來之前會灑些玉米、小麥、青菜葉等,好讓這些「小祖宗」吃得飽飽的,實打實的生態餵養呢!

竹鄉的美味,廣德獨有,會飛的野雞好吃到不行

所以「毛腿雞」的肉質細膩緊致,不油膩,

而且比老雞含有更多的蛋白質,也更容易被人體吸收,能夠迅速增強體力。

跟老雞相比,「毛腿雞」熬出來的湯不會那麼油膩,

因此採用清蒸或者燉煮的方法來做毛腿雞是最好的了,營養損失也最少,再有就是非常的鮮嫩,「毛腿雞」處理干淨後上鍋蒸15分鍾,趁熱把鹽塗到雞肉上,這樣就成就了一道味鮮肉嫩的美食了。

竹鄉的美味,廣德獨有,會飛的野雞好吃到不行

還可以用春筍燉毛腿雞,如果說春筍是藏在竹林里的鮮味,那麼「毛腿雞」便是鮮上加鮮。

緊記一點,無論是清蒸、燉煮還是快炒,烹飪中首先要保持的是毛腿雞的「嫩」,

一旦煮老了,就失去了毛腿雞這道食材的意義。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李睦明之識材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