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近代以來中餐如何在日本興起?

據央視新聞消息,近年來,隨著文化、物流等產業不斷發展,中國零食也成為海外消費者的新歡。根據相關平台數據顯示,2020年下半年,中國國民零食「辣條」的出口額同比增長超過120%,出口至海外160國,而購買辣條最多的國家則首先是日本!

中華民族飲食文化源遠流長,對周邊國家的飲食習慣也產生了一定影響,那麼,中華飲食文化對日本產生過什麼影響?中華餐食登陸日本又是在何時興盛的呢?

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近代以來中餐如何在日本興起?

《解讀日本:古往今來的文明流脈》

徐靜波 著

上海人民出版社丨2019.11

如果對一個國家或民族感興趣,那是因為它有趣;如果對一個國家或民族感到關切,那是因為它與自己有著密切的關聯。對於中國人而言,日本就是這樣一個國家,日本人就是這樣一個民族。

本書以日本文明的歷史沿革為縱軸,試圖解讀日本到底是一個怎樣的國家,居住在日本列島上的民族到底是一個怎樣的民族。對自我和他者的真正理解,有助於矯正我們情緒化的仰視和俯視的視角。

日本列島上最初的稻作文明是從中國傳過去的,在飲食上受中國的影響自然是毋庸置疑的。但自從1000多年前歷代信佛的天皇倡導不殺生並頒布了肉食禁令以後,肉食豐富的中國食文化對日本的影響就很有限了。700多年前的鎌倉時代,中國僧人的素食(日本稱為精進料理)陸續傳到日本,最著名的是後來的豆腐。但總體上,在漫長的歷史長河中,列島的人民逐漸形成了與其自然環境和民族文化相匹配的獨特的飲食體系,其結果,就是江戶時代最終誕生的傳統和食。然而到了近代以後,隨著西方文明的迅速進入,肉食禁令被廢除,傳統的和食經歷了一場近乎革命性的轉變。19世紀下半葉開始,歷史悠久、體系完備、食材豐富、滋味絕佳的中國飲食再一次征服了日本人的味蕾,儘管那時日本人已經開始看不起中國人,但是在中國美食的超強魅力前,日本人還是有些抵抗不住了。

明治以後,一些中國人尤其是東南沿海的中國人也陸續登陸日本,主要集聚在橫濱、神戶等新興開放的港口城市,於是開出了幾家中國餐館。1879年1月,在東京築地開出了一家中國餐館「永和」。這家餐館即便不是日本第一家正式的中國菜館,至少也是最早的中餐館之一。1883年,東京開出了兩家中餐館「偕樂園」和「陶陶亭」。

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近代以來中餐如何在日本興起?

谷崎潤一郎

自幼在東京長大的日本小說家谷崎潤一郎在一篇發表於1919年的隨筆《中國的料理》中回憶道:「我從小就一直喜愛中國菜。說起來,是因為我與現時東京有名的中國菜館偕樂園的老闆自幼即是同窗,常去他家玩,也常受到款待,就深深記住了那兒中國菜的滋味。我懂得日本菜的真味還在這以後,和西洋菜比起來,中國菜要好吃得多。」

不過,直至20世紀初期,中國菜在日本的影響仍然非常有限。1893年時,橫濱的外國人居留地中已有大約3350名中國人,在中國人的集聚區內,自然也開出了幾家中國餐館。但明治中後期日本人已開始歧視中國人,甲午一戰日本打贏後,在中國人面前就更加趾高氣揚,一般日本人都羞於與中國人(尤其是橫濱一帶的下層平民)為伍,除了有搜奇獵異之心的少數人以外,一般日本人都不願意光顧開在橫濱中華街(初時稱唐人町,後改稱南京街)上的中國館子。

可以認為,大正年代(1912一1926)是中國菜在日本真正興起的時期。這一時期,橫濱的中華街上大約有7家中國菜館,這一數字,與現今的規模自然不可同日而語,但在當時,也頗成一點氣候。除了當地的華人外,也常有些日本人來光顧。在1917年散發的廣告單上,我們可以看到這樣一些菜餚品種:炒肉絲,炒肉片,咕咾肉,炸肉丸,芙蓉蟹,青豆蝦仁,叉燒,炒魚片,伊府麵,雞絲湯麵,叉燒面,蝦肉雲吞,福州面,什錦炒麵,火腿雞絲麵,叉燒米粉,叉燒雲吞等。從這些名目可以很容易地判斷,當年橫濱南京街上的中餐館,供應的大都是廣東、福建一帶的食品,這是因為當年居住在這一地區的多為閩粵一帶的移民。從品目來看,也並不是些面向販夫走卒的低檔食物,在今日依然是比較有代表性的南方菜餚。

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近代以來中餐如何在日本興起?

雜誌上出現了介紹中國菜的系列文章,剛剛問世不久的電台廣播也有講授中國菜做法的。據1925年出版的木下謙次郎著的《美味求真》一書的統計,東京市區包括附近的鄉鎮,共有日本料理店近2萬家,西洋菜館5000家,中國料理千餘家,兼營西洋料理的1500家。這個統計未必準確,但大致可以看出一個概貌。1928年,出版了一冊由1927年2月至1928年1月在電台中播放的「每天的料理」節目整理而成的書刊,名曰《電台播送·每天的料理》,從目次來看,日本料理為181,西洋料理為35,中國料理為18,比率雖然不高,不過在20世紀20年代,中國飲食在日本慢慢普及開了。

這里要特別說一下的是,1932年,在東京目黑開了一家名曰「雅敘園」的中餐館老闆細川力造,覺得中國式的圓桌面太大,坐在這一端的人要搛那一頭的菜很不方便,於是便與常來吃飯的一位工匠和五金店老闆商議,能否有什麼良策。受到金屬墊圈的啟發,三人經過琢磨之後,發明了一種可以在圓檯面上轉動的內桌面。從此,這樣的圓桌逐漸在日本的中餐館傳開,以後傳到海外,最後又傳到了中國本土。

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近代以來中餐如何在日本興起?

戰後中國飲食對日本的影響,基本上是延續了戰前的勢頭,但與戰前相比,有兩個比較明顯的特點:一個是在普及的程度上較戰前大為進步,另一個是上流階級所享用的比較精緻的中國菜餚在戰後的日本確立了自己的地位,並藉此相應地提升了中國飲食的形象。戰爭剛剛結束時,日本在食物供應上陷入極度的困境。其時有數百萬從中國撤離回來的原軍人和僑民,為了營生,有一部分人利用自己在中國期間學會的中餐烹飪技藝和當時相對比較容易獲得的麵粉,開始在黑市市場上開設小食攤或是簡陋的飲食店,以此謀生。餃子就是這時傳開的。

餃子之類的中國北方的大眾食品,大概是在戰後才廣為日本人所知曉的。在今天的日本,餃子已經是一種極其常見的食品了,但即便如此,在今日日本的街頭,雖隨處可見各色麵館,卻幾乎沒有一家純粹的餃子館,餃子大都只是躋身在中國風的飲食店里。而且日本所謂的餃子,極少有水餃,也少有蒸餃,一般都類似中國江南的鍋貼,也就是煎餃,但與中國的煎餃又有不同,基本上都是機器做的,大抵皮都比較薄,沒有一點韌勁,餡兒是白菜中加一點肉,大都是淡淡的。說是煎餃,卻很少見過煎得焦黃脆香的。蘸的醋,沒有米醋,沒有鎮江醋,沒有老陳醋,只有毫無香味的白醋,但不少日本人卻吃得有滋有味,下了班,在小館子里叫上一瓶啤酒、一客煎餃,悠然自得地自飲自酌起來。超市里有各種蒸熟的煎餃賣,買回家在平底鍋上煎熱就可食用。價格很低廉,但味道說不上好。至於餛飩,又在餃子之下。餃子在一般的中華料理店或是麵館里都有賣,餛飩則非去中國南方人開的飯館不可。

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近代以來中餐如何在日本興起?

戰前的日本雖然已有不少中國餐館,但大都是中下階級的營生,滋味雖然不壞,但並無高檔的感覺。1949年以後,中國本土的一些名廚隨主人一起離開大陸東渡日本,使日本的中華料理上了一個台階。當今餐飲的流行趨勢是,各種幫派和地域特色的界限越來越模糊,這在日本的中國菜中尤為明顯,日本中國菜的歷史短,也許還沒有形成過真正有特色的各派菜系。恐怕沒有幾個日本人聽說過淮揚菜,但幾乎人人都知道北京菜,於是在日本開出的中餐館大都打出北京料理的旗號。號稱「純北京料理」的中餐廳,端上桌來的大拼盤,可能是在日本的中餐館內千篇一律的模式:沒有鮮味的白切雞、日本式的長長的海蜇、廣東叉燒、清淡的大蝦。接著上來的一道道熱菜幾乎也與北京毫不沾邊。說是純北京料理,恐怕也是徒有虛名。日本的中國菜館缺乏菜系特色或地域風味,甚或中國味都很淡,這應該不是這些菜館的過錯,因為它本來就是面向日本顧客,只要日本人覺得美味就可以了。某一地的文化移植到另一地,自然會隨不同的風土帶上當地的影跡,飲食既屬文化的範疇,它的演變也是必然的了。

不過橫濱中華街的餐館,中國菜卻做得頗為地道。台灣「鼎泰豐」開在日本的店家,小籠包堪與上海媲美。新宿的「東京大飯店」是其中之一。來自台灣和香港的中國人喜歡光顧這里。東京大飯店的菜,也明顯地帶有南方風味,蔥姜焗蟹和菜心扒魚翅都做得很地道,這里的侍者,三分之二來自中國。

20世紀60年代經濟高速增長時期之後,日本的餐飲業得到了迅猛的發展,中國的飲食也趁著這一勢頭,如雨後春筍般地遍佈日本的大都邑、小鄉鎮。如今,中華料理已經與日本料理、西洋料理一起構成了日本人飲食的三鼎足之一,日本人通常稱之為「和洋中」。麻婆豆腐、青椒肉絲、回鍋肉成了最常見的中國菜,發音也是中國話。不僅是中國餐館遍佈日本各地,更重要的是中國菜的調味和烹飪方法已經進入了尋常日本人的家庭料理。

本文摘自《解讀日本:古往今來的文明流脈》,上海人民出版社2019年11月出版,略有編輯,以原文為準。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刪

來源:kknews日本成辣條最大進口國,近代以來中餐如何在日本興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