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前言

蝦米大模王,這個UP主帳號我第一次被安利推薦,其實是來自於我的組長。他觀察模玩界的UP主們的時間其實遠比我早,而回頭看當時2018年的我其實都還不太看B站上的模玩測評類節目。在組長的引薦之下,有機會認識蝦米團隊,並且發現他們家的作品內容深淺正態分布,覆蓋面極其豐富多元。當我認真點開其中的一些作品,發現其中的製作團隊非常專業,帶來的作品完成度也頗高。因此,隨之自然而然,我與蝦米大模王團隊展開後續一系列的拍攝與合作。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2019年末,我因工作關系帶隊蝦米三人組共赴靜岡與東京拍攝寶貴的項目紀錄片。大家應該知道能進去靜岡工廠進行拍攝的門檻壁壘有多高,蝦米團隊也是拿出了看家本領的專業性產出了長達接近30分鍾的紀錄片,我去年也在機核投稿過,感興趣卻還沒看過的的朋友可以點擊觀賞《夢幻!探秘萬代靜岡工廠東京本部》。

彼時疫情尚未爆發,一切的一切本該上揚式的全方位展開。遺憾的是,迄今為止疫情仍未散去,對我個人來說海外合作的事項如履薄冰。也只能在紀錄片中一睹過往的可能性了,並以此來鼓舞自己堅持走下去了。

製作人已經離職了,只剩下我獨自前行。他日江湖再見,願與他痛飲幾杯。

那麼,我們開始吧!

QA開始

Q1:第一問!蝦米大模王這個ID中的「蝦米」的由來典故是什麼呀?

A1:說起來有點搞笑,當時想名字的時候,並沒有考慮太多,因為打算讓小蝦米這個主持人作為節目的對外形象,出現每一期的節目中,加之當時比較流行諧音梗,一拍腦門兒就想到了「大模王」這個稱呼,所以幾乎沒有經過任何思考,所有人現場就決定用【蝦米大模王】這個名稱了,現在回頭想想感覺有點草率了~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Q2:蝦米的團隊很大吧,現在團隊的人數有多少哇?大家都是膠佬嗎?

A2:其實團隊人並不算多,一共5個人,因為要保持每周都穩定在兩期或者兩期以上的更新頻率,所以幾乎每個人都需要負責文本、拍攝這些相關的工作,當然製作模玩類型的節目,肯定需要作者本身也對產品和市場有一定的了解,所以咱們團隊的每一位STAFF都是模玩愛好者,只是每個人喜好的產品類型不同。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Q3:現在蝦米大模王入鏡是蝦米和龍司比較多,兩人是怎麼認識的?在加入蝦米大模王這個團隊之後嗎?大家出發的起點是個什麼情況哇?

A3:本質上來說,龍司與蝦米屬於員工和老闆的關系(笑),因為本職工作是一家影視後期公司,而【蝦米大模王】這個頻道,也完全是因為同事之間都喜歡玩模型,所以興趣使然就做了這樣一個頻道,沒想到幾年間收獲了許多玩家的認可,就決定繼續製作下去了。蝦米應該算是國內一個,製作模玩類節目的女性玩家了,而龍司完全是因為性格比較外向,面對鏡頭也很自然,所以基本都是他們倆出鏡,總的來說,節目的起點純粹就是因為熱愛。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Q4:是什麼契機使得蝦米和龍司團隊決定成為模玩類UP主並且奮鬥至今的?

A4:從一開始是帶著個人愛好去做的頻道,到之後越來越多的玩家關注到了【蝦米大模王】,而伴隨著這幾年的市場發展,可以說短短幾年之間【蝦米大模王】一路見證了國內模玩市場的飛速發展,個人玩家、原創設計、IP發力、產品素質、內容豐富等等因素匯聚到一起, 讓我們有一種共同努力,共同見證的感覺。同時也是希望自己老了之後,回頭再看看自己年輕時的過往,那一定是件非常值得回味的事情。我覺得以此為理想,去做出更多市面上還沒有的內容,讓國內的模玩文化更加的有底蘊,是我們由「熱愛」升華成了「追求」的原因。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Q5: 蝦米大模王的團隊作品類型輻射面較廣,平時你們選題的時候內部會討論很久嗎?會受到到什麼流行文化的影響嗎?比如影視、遊戲、流行文化會對創作選材帶來靈感嗎?

A5: 選題的話有時候會各抒己見,當然有時候也會瞬間達成一致,其實老觀眾會發現一個規律,我們內容會以手辦、雕像、高達這三個類型來暴力分類,這也是目前國內受眾比較寬泛的類別,其實多數情況下,是選擇觀眾更想看的內容,比如最近比較受關注的某一款產品,我們會為其製作相關的節目,不過偶爾也會堅持出一些「明知道沒多少人看,但還是要做的題材」算是每一位同事個人的追求吧,因為有時候取悅自己也很重要。當然時下熱門題材,多多少少也會讓我們的選題有所傾向,比如超級英雄電影上映的時候,我們會製作相關的模型產品分享。其實很多路人觀眾會在這個時候注意到這些內容,對於出圈來說,是個不錯的機會,但大多數情況,還是要選擇符合我們頻道調性的題材。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Q6:蝦米和龍司各自分別最在意哪一類的IP商品?最關注喜歡什麼模玩品類呢?

A6: 蝦米的話,其實很博愛,幾乎什麼類型的產品都會去玩,手辦、雕像、兵人、拼裝、成品這些,要說特別喜歡的,她貌似都特別喜歡(笑),經常和我們說的一句話就是「人生在世,多嘗試接受新鮮事物不也挺好的嗎?」或許玩什麼,真的就是能體現出玩家自己的性格,而花叔就比較硬派了,機甲類型的成品、機甲類的拼裝、雕像、可動人偶這些基本上都是他的目標,最近因為入手了萬代的Popynica魂阿基拉摩托,給他開心壞了,估計是初版沒收到怨念了很多年吧。到了他這個年齡還能為一款模型玩具,真心實意地快樂,我覺得也就是模型玩家最幸福的事了。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Q7:一開始蝦米似乎還沒有蝦米和龍司的入鏡,好像大約在一年後蝦米和龍司陸續親身加入節目。當時入鏡的時候壓力大嗎?不完全入鏡似乎也是蝦米早期的風格之一呢,現在回過去看當時的演出有什麼想法呢?

A7:蝦米她本人其實面對鏡頭會非常不自然,我想這個事情對大部分人來說,都很正常不過,所以最開始並沒有想過真人出鏡,而是設計了一個虛擬的Q版形象。但是因為後期製作成本的關系,臨時決定讓真人出鏡一期,但沒想到在那之後,觀眾們的反響空前熱烈,這也是我們完全沒預料到的。但是蝦米本人依然還是比較畏懼鏡頭,所以決定戴上口罩,而花叔的話就很簡單了,因為蝦米偶爾一個人主持不過來,或者是配音工程量太大,就會讓花叔來臨時接替。但貌似花叔很自然就融入到了節目里,並且在極短的時間內就獲得了不少觀眾的認可,我覺得這也給了他很多信心。以至於後期雙人一起出鏡開箱,或者是讓花叔自己主持配音這些,而花叔本身性格就特別開朗的那種,加上大學本身學的又是廣告傳媒,也算是做的「老本行」了(笑)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Q8:成為模玩UP主幾乎5年之後的今天,一路上有什麼心得體驗? 遇到過什麼值得分享的事情嗎?

A8: 要說心得的話,應該就是「堅持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在不損害他人的情況下,盡可能的把自己的喜好展現出來,因為玩模型本身就是一件非常能夠體現個人審美的事情,在我們自己製作內容時,能夠收獲他人的喜愛,這個過程就是相互吸引,相互認可的過程。我們並不喜歡把自己圈在一個小范圍里,自己玩自己的,在大千世界找到與你興趣相投的人,這件事本身,甚至比玩模型更值得回味。想這幾年里,就有很多觀眾,慢慢接觸之後,就發展為了很要好的朋友,有的甚至成為了共事的夥伴,這些都是非常寶貴的經歷。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Q9:迄今為止最滿意的一部作品是哪個?為什麼?

A9: 我們好像每個人都都不同的答案(笑),但目前最為耗時、投入成本最高、製作最花心血的,就是【一款手辦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這項企劃了。

可以說就目前來講,國內市面上沒有任何相同類型的內容,也是我們目前最自豪的,企劃本身要與多方合作,涉及到設計、製作、生產等等多個環節,參與這個拍攝項目的人,就已經有上百人了,單期成本差不多十萬到二十萬左右,但老實說這個企劃並不是投入足夠多的經費就可以實現的,本身廠商與工廠要願意參與和配合,這才是整個市場最為進步的體現之一,既完整的記錄了行業核心技術,又讓更多的玩家更專業的接觸到相關的內容。總的來說,也算是我們以自己的能力,為這個國內模玩市場的環境建設,做出的點點貢獻。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Q10:迄今為止最不滿意哪一部作品?為什麼?

A10:這個貌似也是一人一個答案欸(笑),也不能說不滿意,如果不滿意的作品,我們是不會發布出去的,老實說這種還在封印階段的節目其實還真有不少,我們與其說不滿意,不如說「存有遺憾」,《解體匠機Nu高達》算是比較遺憾的一期,當時幾乎是舉全節目組之力連夜爆肝製作,從產品細節到市場分析,再到拍攝於後期特效製作,都花了大力氣,文案也是空前的半小時時長。老實說這種長篇視頻對於如今快節奏的網絡環境,其實是比較吃虧的,而遺憾的地方還是當時無論是燈光還是攝像設備,都沒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就好比咱們建造一棟房子,花園 外牆 粉刷 造型 都花了特別多的心血,也非常滿意,但是進到屋子里,發現還沒裝修完,總之就讓人感覺有點沮喪。所以也是自那一期之後,我們重視起了設備的需求,正兒八經花了大好幾萬去升級硬體設備~也算是痛定思痛了~!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Q11: 當年武漢疫情那段時間很辛苦吧,但是蝦米大模王的頻道卻堅持更新,那段時間是怎麼挺過來的?

A11:那絕對是一段「人生的寶貴經歷」,對於自媒體來說,受到的影響遠不及實體行業,但是畢竟需要快遞運輸的支持,我記得當時有段時間非常的焦慮,我們有很多新產品卡在快遞不能動,但是又在一個勁的交補款,所以那個時候也是盡可能的想一些,可以在家里拍攝實施的節目內容,我們花叔都逼著去跳舞了(笑)然後可以明顯的感覺到,那幾個月的節目,有一股子明顯的生活氣息。畢竟是居家拍攝,所以我們也拋開了固有節目的束縛,創作也會更加的隨性一些,不過好在觀眾還蠻能接受這類畫風的內容,當然更多的也是表示理解,畢竟那個時候的武漢,確實也是非常時期,我們還是非常感恩每一位在那段時間共同努力的人們,也非常感謝大家在那段時間的關心,網絡在那個時候,也同樣給了我們力量。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Q12:武漢作為二次元濃度很高的城市,本地的玩家對於模玩類商品是否熱情很高?兩位日常生活的時候會被粉絲認出來嗎?

A12:沒記錯的話,武漢應該是全國學生最多的城市,我們甚至在公司附近的學校或者是小區里,遇到過看我們節目的觀眾,感覺真的挺奇妙的,首先第一個想法是「不會吧,在這里都被認出來了?!」其實我們也會和這些觀眾聊聊他們對模玩的看法,又或者是對我們節目的看法,這樣是方便我們去更好的優化內容。我發現,這些玩家玩的類型都很寬,一問基本都是什麼都玩,當然這個還真跟錢多錢少沒太大的直接關系,我見過有喜歡玩TF玩具的玩家,同時還特別喜歡收藏DIY兵人,而且還喜歡日系手辦,可以說畫風跨度非常大了,我們倒是覺得這樣沒什麼不好,像3.75寸以前很少接觸,現在也感覺別有一番風味,這算是被觀眾反向分享了ta們的個人愛好,我覺得很有意思。

Q13:蝦米大模王團隊現在錄像的器材是什麼?有什麼品牌好用且可以推薦給大家,尤其是想成為模玩UP主的新人們嗎?

A13: 這個還真被不少朋友問及過,當然更多的情況是,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最大程度的發揮出拍攝的效果,因為我們自己本身是影視後期出身,但對於前期的拍攝,需要經過一段較為系統的學習,和相當長時間的實踐與摸索,設備的好是沒有上限的,但適合自己的,一定是最好的。我們一直很認可一句話「攝影是光的藝術」,掌握「構圖」、「打光」會很大程度提升拍攝的畫面效果。

最後再說我下我們用的器材,相機是索尼的A7S3,鏡頭就是2470,燈光的話用的Godox,比較便宜,不過可以多買幾個,一套下來差不多5萬左右可以搞定,入門級的話,佳能的設備都可以的,只要打了燈,那就比不打要強,這里倒是蠻推薦那種幾百塊的燈棒,因為大多數都可以調顏色,所以泛用性會比較強。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Q14: 作為模玩類UP主看你們經常爆肝啊,後期的製作是否過程煎熬?有沒推薦的視頻類後期軟體給UP主新人們參考?

A14:後期過程一定是煎熬的,這是跑不掉的硬性時間成本,而且還需要自己構思特效,還有畫面,鏡頭與鏡頭之間的邏輯關系。當然我們很多情況下,會突然靈感乍現,做出一段自己特別滿意的效果,而忘記了工作的疲憊,那個興奮勁比發現新玩具還要刺激,一般初期的話,後期軟體用pr,vegas這些就足夠了,要加更多的特效,AE和達文西這些都能夠完成,當然再進階就是用C4D做了。不過我們最近已經開始用虛幻引擎做3D特效了,那個也是再一次打開新世界的大門,以後會有更多驚喜的內容由它來完成。

Q15: 之前有幸可以與蝦米大模王團隊共赴日本東京與靜岡拍攝萬代拼裝部相關的合作項目內容,現在我回憶起來也非常興奮開心。作為國內第一次探訪萬代本部內部的UP主團隊,當時蝦米和龍司拍攝製作時的心情如何?

A15:當時只覺得非常夢幻,這是真的,能讓人體驗到「夢幻」的情景並不多,那種感覺是漫不經心,又不可思議,同時還有那麼點不真實的感覺,雖然只有兩天的拍攝時間,但是體驗就如同跑馬燈一樣,只能說應接不暇。而作為模玩UP主,能夠進到這片核心區域,可以說是絕無僅有的體驗了,如果換做是別人,我一定會非常的羨慕,所以這也是讓我感覺有些不真實的地方,但走到工廠的內部,這種實實在在的真實感,又讓我覺得這能發生在我們身上,實在是在太刺激了,作為高達玩家,這次的企劃體驗已經無限接近於完美。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Q16:前不久蝦米大模王團隊也參與了萬代上海高達立項的Vlog拍攝吧,那次由於我沒有前往一同拍攝,蝦米和龍司在前方體驗如何?

A16:在網絡上一切的「姿勢好奇怪、為什麼是自由高達、造型好違和」等等等等這些,到了現場看到實物,只會化為一句「臥槽牛逼」。在絕對的破壞力面前,任何走位都是徒勞的,就是這種感覺,很難想到萬代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就把GUNDAM的核心體驗移植到海外,從立像的情感建立,到實體店的接應,再到圍繞國內玩家展開的專享企劃,這是幾年前都不曾有的景象,相信未來能夠帶給玩家的驚喜遠不會止於此。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Q17:最近感覺龍司獨立solo的節目占比也多起來了呢,也帶來許多風格特別的作品,並且粉絲反應熱烈,未來龍司這邊的比例會增加幫助蝦米大模王的節目風格正態分布嗎?

A17:花叔一直是個人風格特別鮮明的人,同時也是非常喜歡在眾人面前展現自己喜好的人,應該說觀眾都知道他會是一個什麼口味的玩家,花叔也非常樂意在節目里分享自己的個人愛好,就比如他自己口中的「私房菜」系列。其實這個命名有帶了那麼點無奈在里面,畢竟很多東西,隨著年代的更替,已經逐漸成為了一小部分人心目中的摯愛,花叔不願意把這些閃耀於時代的作品,慢慢放手在時代浪潮中,製作一期相關的節目,並把自己所有的理解和愛傾注其中,也同樣能夠收獲很多觀眾的認可與共鳴,所以我們也希望花叔能夠製作更多這樣的「私房菜」讓更多後入坑的玩家,感受到時代的文化底蘊。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Q18:蝦米大模王蝦米的商品也多起來呢,無論是Q版還是等比手辦也逐漸上市。其中應該有許多辛酸故事吧?有沒什麼有趣值得跟大家分享的內容呢?

A18:那可真是太辛酸了!其實作為模玩UP主來說,能夠從基礎開始,完整的記錄和學習一款產品的研發和生產過程,對於我們的專業來說,無疑是最直接的實踐經驗和學習,只是其中的難點,比我們想像的還要多,好在項目組的每一個人都堅持住了,一款產品能順利發售,背後是幾百個日日日夜夜的爆肝,特別是在此期間還要兼顧起節目的正常更新,連續出差拍攝一周,半夜在趕回辦公室接著做節目也是常有的事。其實本質就是,我們想做之前沒有人做過的事情,把心思花在做好產品上,去回饋給真正喜歡和支持的玩家,肩負這些壓力去做自己認為有意義的事情,最終把產品做好,比什麼都重要。

回過頭來一想,這些都是非常值得開心的事情,模玩UP有了第一款屬於自己的手辦,意義早已經大於了一切,我想再過幾十年之後,模玩的發展歷程中,能留下了我們自己的這一筆。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Q19:蝦米大模王團隊怎麼看到未來中國的玩具市場?對應本土的成長的廠牌,對於海外想要進入中國市場的廠牌,作為一個PGC的自媒體,有什麼話想對這些廠牌說嗎?

A19:未來的中國玩具市場,必然會成為全球范圍內的一個重要陣地,這不光是主流玩具製造行業幾乎全部紮根於國內,同時眾多新起的品牌每年都在遞增,他們帶來了全新的設計,全新的產品,全新的IP,扎實的品質,這些都是鞏固一個品牌最為核心的競爭力。另外,可以明顯感受到海外廠牌在國內運營的發力,各個實體門店,高達立像,運營分部,這都是近幾年巨大的國內用戶基數發揮出的力量,很高興國內的品牌可以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完成嫁接和獨立成長的工作,能讓所有廠牌在一個舞台上同台表演,作為國內玩家,無疑是非常幸福的。我們可以在千千萬萬的新品里選擇自己喜歡的那一款,大家千萬別理解為這是內卷,每家廠商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特色,同時也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我認為百家爭鳴才是如今國內玩具市場最恰當的概括,未來可期!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Q20:最後請蝦米大模王對螢幕前喜歡模玩的UP主也號,粉絲玩家也好,傳遞出一份信息吧!

A20:非常感謝大家能夠看到這里,我們力求蝦米大模王節目賞心悅目的同時,確保節目是有它的骨架和血肉的,既能夠看到一款產品的真實表現,還能夠拓展見聞,也能實實在在的學到相關的知識,或者是一同見證國內玩具市場的興盛,去敢於挑戰製作之前不曾有的節目內容,不管你是喜歡我們的哪一點,都非常感謝你的認可。我們無論是過去,現在還是未來,都會力求做出「大模王」級別的企劃和內容,最後模型玩具對於我們來說,並非柴米油鹽的生活剛需品,它是需要藉助我們的情感去發酵的,承載或情緒,或文化,或精神,或感想的一種表現載體。但商品的屬性不得不去給它賦予相應的售價,錢始終是在自己口袋里,錢始終是在自己口袋里,錢始終是在自己口袋里,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最後還是那句話「評測非導購,愛夠自然購」而這一切,是建立在自己的實際情況,再去理性消費的基礎上,最後祝各位可以在玩具的大千世界里,找到自己的摯愛!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結語

看見蝦米大模王團隊從測評開始,到產出了自己的角色商品,這條荊棘之路的險阻可想而知。值得嘉許與祝福的是,他們做到了,並且還不止一款。與此同時,蝦米大模王作為UP主,內容更新量並未因此而有所下降,依舊保持著高頻率的周更許多專業級別的測評作品。我之前說過許多次,5年前我是不敢想像模玩行業的蓬勃發展,尤其是內容行業在國內百家爭鳴的。但是,現在也不必我贅述,B站光這一個平台的模玩內容產出量已經證明了其行業價值。

嗜好廿問·人物故事第三訪丨蝦米大模王

未來的日子,我誠心祝願蝦米大模王團隊內容保證品質,持續上揚,能夠以模玩大UP主的體量為華人圈的模玩愛好者們帶來更多的專業建議與觀點輸出。測評是個起點,蝦米的IP商品是個躍點,能夠連接過去與未來的情感內容則是未來的標的。

Kazuya對蝦米大模王團未來的可能性充滿信心,因為就在不久的未來Kazuya即將再一次攜手蝦米大模王將本命的嗜好IP內容帶給大家,請各位也敬請期待啦!

來源:機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