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地球

Tag: 地球

太陽消失地球上的人類能活多久?科學家這句話震驚了所有人

萬物生存原則告訴我們,太陽是我們耐以生存的能源庫。太陽系以太陽為中心,太陽是一個燃燒的球體,寵大的體積在燃燒活動中產生巨大的引力,將太陽系中的星球牢牢地控制住,並按其的活動規律運動著,這就有了九大行星按其特有的規律繞太陽公轉,地球也是其中的一顆行星繞太陽公轉著。 再過大約50億年,太陽上的氣體將燃燒殆盡,那時候的太陽將會膨脹到原來的幾倍大,之後逐漸踏縮,變為一顆白矮星。至少現在,太陽還仍處於年壯時期,會源源不斷的給地球提供資源。給地球以生命的源泉。植物和農作物在光合作用下,生長成一片片茂盛的森林樹木和花草植被,還讓農作物有豐碩的果實,讓地球的人類和動物有充足的食源和棲息地。再加上太陽光里存在的紫外線,可以殺死細菌,對人類皮膚有益。多餘的太陽光還可以用來發電,給人類提供清潔能源。 假如有一天,太陽突然消失,太陽系就沒有了必須的吸引力,太陽系四分五裂,地球就會帶著月球,沿著公轉的切線方向飛向宇宙空間。這時候,人類以現有的科學技術能生存多久? 首先出現的就是黑暗,儘管全世界都把燈點亮,仍然擺脫不了黑暗帶來的恐懼。同時地表的溫室效應也會短時間內就會消失,氣溫會降低到零下200度左右,繼續在地表生存,會消耗大量的熱量來維持溫度,這是很不經濟劃算的,那麼我們去哪呢?我們忘了一個重要的地方,溫暖的地核。進入到地核首先需要足夠鑽探技術,就目前為止,技術還達不到。 緊接著就是突如其來的隕石雨,因為太空中的隕石失去了太陽這個強大引力的恆星,他們的運行軌道也會亂入一鍋粥,而且會有一部分落到地面上,這就要求能夠抵擋住這些不速之客。雖然地球上的大氣層能夠阻擋一部分,可是還是免受不了死亡。再過2個月,地面上的植被逐漸枯萎凋零,沒有了植物,地球將會沉寂在一片死寂當中。科學家認為,要不了半年,人類將會從地球上抹去。 最終,地球在太空中,溫度會降到零下270度。地球上的氧氣和氮氣也會成為固體。地球會成為一個覆蓋著白色固態氮的冰凍世界。 來源:kknews太陽消失地球上的人類能活多久?科學家這句話震驚了所有人

3億年前75%地球生命滅絕原因:25光年內出現至少一顆超新星

編者按:《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在8月解讀了泥盆紀末期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的原因,指出超新星可能導致了這次生命大滅絕,與地球的距離在25光年之內。火山噴發產生的氣體中有大量的溴和氯,可與臭氧發生反應,消耗臭氧層,在同時期的化石內也找到鈽-244和釤-146放射性核素的存在,進一步證明了該理論的可能性。 宇宙印象|頭條獨家 深度科普欄目第1518期 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事件的原因可能找到了,距今3.74億年前,地球上發生了一次生物大滅絕,大約75%的地球生命在這次事件中消失。根據化石記錄的信息,地球臭氧層經歷了長時間的波動,這說明這次生物大滅絕有可能是超新星導致的。超新星是恆星死亡的信號,超新星爆發可釋放出致命的輻射,破壞DNA鏈,導致物種滅絕。 圖片解讀:超新星爆發 圖片解讀:3億多年前,太陽系或處於某個星團的邊緣 超新星爆發以兩波射線為主,第一波是高能紫外線、X射線和伽馬射線輻射;第二波是帶電粒子衝擊,粒子被加速接近光速,然後轟擊地球,這種組合可以深度破壞地球的臭氧層,持續時間可長達10萬年之久。 在3.74億年前的化石中,保留著無數的孢子化石,這些孢子被紫外輻射焦化,這說明我們的臭氧層出現了問題,太陽的紫外輻射直接照射到地面上。那麼是什麼變化會破壞臭氧層呢?一般情況是大規模的火山活動、全球變暖等事件,以火山噴發為例,頭條獨家的宇宙印象指出,火山噴發產生的氣體中有大量的溴和氯,可與臭氧發生反應,消耗臭氧層。大約在7萬年前,尼加拉瓜超級火山爆發,削減了一部分的臭氧層。當大規模火山噴發時,臭氧層才會出現削減,導致太陽的紫外輻射直接照射到地球表面。 圖片解讀:蟹狀星雲來自一顆超新星爆發的結果 在3.74億年前,並沒有跡象顯示有大規模火山活動,倒是超新星爆發的可能性增加了許多。要造成地球上臭氧層出現大面積削減,超新星爆發距離要在65光年之內,如果同時爆發兩顆超新星,那麼臭氧層削減的時間將更長。在地球附近,目前最令人擔憂的就是參宿四超新星了,距離地球大約600光年,如果參宿四進入超新星爆發,地球上的生命也不會受到過於嚴重的影響。65光年被認為是安全半徑,如果要徹底把地球生命一鍋端了,爆發距離要在25光年之內。 在泥盆紀末期,地球上的生物在大約30萬年中出現了大幅下降,海洋生物滅絕慘重,因此科學家認為能夠造成如此大規模的生命滅絕,不僅是超新星所為,甚至是兩顆以上的超新星相繼爆發所致。在擁擠的恆星團中,大質量恆星通常與其他大質量恆星聚集在一起,在同一時期形成,也在同一時期進入超新星爆發。 圖片解讀:SN1987a超新星 為了驗證超新星爆發的猜想,科學家在3.74億年前的化石中發現鈽-244和釤-146放射性核素的存在,這些同位素都不是地球上自然形成的,那麼在3.74億年前的地球上一旦發現它們,唯一的途徑就是超新星爆發。鈽-244和釤-146放射性核素的發現是一個關鍵證據,進一步證明了3.74億年前第四次生物大滅絕事件與超新星有關。 除了超新星爆發外,小行星撞擊也會導致生命滅絕,比如6600萬年前的超新星爆發,就摧毀了統治地球的恐龍。這說明宇宙事件對地球生命演化進程的干預是存在的,地球也不是世外桃源,3.74億年前的泥盆紀末期和660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滅絕事件說明,下一次生命滅絕肯定會發生,就看人類是否能夠通過科技的力量來拯救自己了。宇宙印象為今日頭條獨家,其他均為假冒,轉載均為非法。 來源:kknews3億年前75%地球生命滅絕原因:25光年內出現至少一顆超新星

如果地球停止自轉,會發生什麼?

如果地球停止自轉,那麼許多事情都會發生變化,例如人類跌落到地面,人類繞著整個赤道走動等等。我們知道地球的自轉正在緩慢減速,但是如果我們的星球停止自轉它的軸? 當然,如果您突然阻止了地球自轉,那麼我們的大多數星球將很快變得非常難以接近。世界的一半將幾乎面對太陽的熱量,而一半將面臨寒冷。 生命可能會在熱停和冷停之間的狹窄區域中繼續,但是隨著地球繞太陽公轉,該區域將在一年內緩慢地在行星周圍爬行。 為了確定如果地球不繞其軸自轉,將會發生什麼,讓我們假設海洋在寒冷的一面不會凍結,而在高溫的一面也不會蒸發。讓我們看一下中央力量。 在數十億年的時間里,這種向外強行推動的力使行星的中間部分變厚了。因此,今天通過赤道測量的地球直徑大約比通過兩極測量的地球直徑大21.4公里。 但是海洋中的水更加迅速,並對這些力量做出了反應。因此,地球的自轉使液態水上升到大約八公里的「異常」高度。但是今天,在整個赤道上,海洋最深的部分約為5.75公里。 如果地球停止自轉,那麼它會緩慢地從赤道向兩極移動。首先,赤道周圍只有一小塊Terra藥房將退出退潮水域。 這樣一來,您就可以在赤道上繞地球旅行,並在乾旱的土地上生活,而不必理會夜晚的寒冷和白天的高溫。 離開赤道地區的水將不得不流向其他地方併到達極點。在北部,加拿大,美國,格陵蘭,西伯利亞,亞洲和歐洲的北部平原將在水下,而西班牙將保持在水上。 在赤道的另一側,新的南部海洋將開始穿越當今的坎培拉。非洲將加入馬達加斯加,而澳大利亞將加入紐幾內亞和印度尼西亞。 為了降低新的南部海洋,南極周圍的水下基地比北極周圍的水下基地大得多。它的海平面將比新北海的海平面低約1.4公里。 現在,不僅是地球的軸線向我們表明了赤道處八公里高的水位上升,而且重力也是原因之一。極點比赤道離地球中心大約10公里,因此極點的重力稍高。 數十億年前,快速旋轉的地球在赤道周圍有一個巨大的團塊,而在數十億年之後,適度運動的地球上會出現一點團塊,這很可能會導致地球旋轉。 來源:kknews

地球史前怪獸,其咬合力達7噸,霸王龍在它面前就是個垃圾

最近秘魯對一些化石上的牙齒印的分析表明,古老的凱門鱷比暴躁的恐龍更有力。 1300萬年前,普魯索龍(Purussaurus)屬的一條大鱷魚襲擊了納坡河(Napo River)兩岸的樹懶的後腿,並留下了46個牙齒印記,以讓後人見證它的強大。 模擬古代凱門鱷攻擊陸地樹懶 在8月25日發表在《生物學快報》上的一份報告中,古生物學家研究小組說,普魯索龍的叮咬力高達7噸。動物界中最強的「有史以來最大的」咬力屬於現代鹹水鱷(Crocodylus porosus),其是霸王龍咬力的兩倍以上。 大家都知道動物的龍骨是非常牢固的,但是,這塊化石就被發現有許多牙齒刺穿並破壞了大部分的實骨。 脛骨的化石包含鱷魚齒印記 這一新發現提供了對南美亞馬遜河周圍流域中食肉動物與獵物之間過去關係的新的了解。在秘魯的納波河河岸發現的脛骨是第一個帶有普魯索龍鱷魚印記的哺乳動物化石。因此,對研究古代生態系統具有重要意義。 樹懶的脛骨化石是古生物學家於2014年在探索那坡河沿岸的巴斯岩石地層時發現的,但當時還不確定是什麼造成了動物傷害。他們將骨骼運到首都利馬的自然歷史博物館進行保存,直到2019年再次對該標本進行了詳細研究。 短吻鱷的化石牙齒 生物學家在樹懶的脛骨發現了牙齒痕跡,並匹配出當時作為食物鏈的主要捕食者的巨型鱷魚的牙齒和解剖結構。不包括海洋物種,它們是自恐龍滅絕以來最大的食肉動物。由於它們巨大的咬合力,他們可以獵殺古老的硬殼海龜和大型哺乳動物。 同時,那個時候的樹懶僅重約80公斤,比目前的豚鼠略大。研究小組認為它是在襲擊中被鱷魚殺死的,因為如果逃脫了,必須有骨再生的痕跡。  來源:kknews

月球表面發現黑色「鐵鉤」,不像地球產物,月球上真有外星人嗎

如今人類探測宇宙的腳步已經越來越快了,「宇宙」對於我們也不再是可望不可及的名詞了。自古以來,人類對於天空就有獨特的嚮往,在很多的古詩詞中,月亮成為了文人墨客寄託相思之情的載物。在1969年,人類也終於第1次登上了月球。就在前段時間,科學家發現在月球的表面似乎出現了一個不明黑色物體,就像一根鐵鉤一樣,它是什麼呢? 1 月球對地球來說,地位還是非常重要的,它與太陽是地球最親密的兩個「大家」。正是有了月亮的存在,我們才能夠看到日升日落、潮汐變化。由於月球本身的引力,它還可以為地球擋住一些小行星,一定程度上也成為了地球的「保護神」。從人類第1次登上月球,如今已經過去了幾十年,由於月球的環境實在太過惡劣,我們最終再沒有踏上過第2次。因此科學家在月球表面發現的這根黑色鐵鉤,便吸引了很多人的熱烈討論。 2 從照片中我們可以看到這根黑色的鐵鉤直接鑲嵌在了月球表面。地球上遍布密密麻麻的隕石坑,這根黑色的鐵鉤顯得非常亮眼,與周圍的環境格格不入,難道這跟鐵鉤是太空人第1次登月的時候所遺忘的嗎?這個猜測並沒有得到準確的驗證,單從照片上我們無法判斷這是人類留下的東西,而且太空人也不會帶這樣的黑色鐵鉤進入月球,因此有人猜測,這或許是外星文明所留下的產物。 3 如今科技水平不斷進步,很多人都已經默認了外星文明存在的事實。有些人甚至認為在月球的背面也許就生存著外星人,人類之所以這麼多年沒有再次登月,便是因為外星人的存在,他們不想人類打擾他們的生活。因此在太空人從月球回來之後,人類再沒有提過登月的計劃。 4 當然這也只是部分陰謀論者的猜測。他們認為,阿波羅計劃的太空人在返回地球後,突然開始相信了神靈的存在,甚至有一位太空人專門成立了外星文明研究所,目的就是為了尋找外星人的蹤跡。因此他們在月球上肯定經歷了與眾不同的事情,當然這些事情我們永遠也不知道了,都已經隨著時間而消失在了歲月長河中。 5 也許想要解開這根黑色鐵鉤的秘密,只能等到人類再次登月才能破解了,僅通過一張模糊的照片,我們無法得出準確答案。NASA聲稱在未來太空人將再次登陸月球,相信到了那個時候,這根黑色鐵鉤的秘密也許能迎刃而解。 來源:kknews
《方塊地球防衛軍 世界兄弟》新截圖:女性飛行兵登場

《方塊地球防衛軍 世界兄弟》新截圖:女性飛行兵登場

今日(8月13日),《地球防衛軍》官方公開了PS4/Switch平台遊戲《方塊地球防衛軍 世界兄弟》的新一批全新截圖,此次截圖主要展示將在本作中登場的女性飛行士兵與歷代巨大生物,以下為相關細節。 官推截圖: 遊戲簡介: 《在圓形地球變成了方形?!方塊地球防衛軍地球防衛軍世界兄弟》中,《地球防衛軍》系列的各個兵種和怪物都以方塊的現象展示在玩家面前,整個世界也由方塊組成。就是在這樣的世界里,人類也要共渡難關,保衛家園。玩家可以在遊戲中組成4人小隊,其中有100名角色可成為玩家隊友。 部分新截圖: 像素風新作《圓形地球變成了方形?!方塊地球防衛軍地球防衛軍世界兄弟》(方塊地球防衛軍世界兄弟)預計2020年內發售,登陸PS4和NS平台。 更多新截圖: 來源:3DMGAME
《方塊地球防衛軍》試玩錄像 展示經典EDF玩法

《方塊地球防衛軍》試玩錄像 展示經典EDF玩法

地球防衛軍系列外傳,使用了方塊風格畫面的《方塊地球防衛軍 世界兄弟》與昨天晚上公開了一段試玩視頻,一起來看看吧。 《方塊地球防衛軍 世界兄弟》試玩錄像: 通過上面的試玩視頻可以看到,雖然畫面變得更加簡約,不過地球防衛軍系列的精髓:混亂的戰鬥、巨大的昆蟲和外星敵人仍然得以還原,而且這一次玩家還可以隨時隨地切換操作角色。 在圓形地球變成了方形?!方塊地球防衛軍地球防衛軍世界兄弟》中,《地球防衛軍》系列的各個兵種和怪物都以方塊的現象展示在玩家面前,整個世界也由方塊組成。就是在這樣的世界里,人類也要共渡難關,保衛家園。玩家可以在遊戲中組成4人小隊,其中有100名角色可成為玩家隊友。 《方塊地球防衛軍 世界兄弟》將於2020年內發售,登陸PS4和Switch。 來源:3DMGAME
像素風《地球防衛軍》新截圖:歷代敵軍、戰士登場

像素風《地球防衛軍》新截圖:歷代敵軍、戰士登場

目前,D3 Publisher官方公開了像素風新作《圓形地球變成了方形?!方塊地球防衛軍地球防衛軍世界兄弟》的一些新截圖,該作預計2020年內發售,登陸PS4和NS平台。 遊戲簡介: 在圓形地球變成了方形?!方塊地球防衛軍地球防衛軍世界兄弟》中,《地球防衛軍》系列的各個兵種和怪物都以方塊的現象展示在玩家面前,整個世界也由方塊組成。就是在這樣的世界里,人類也要共渡難關,保衛家園。玩家可以在遊戲中組成4人小隊,其中有100名角色可成為玩家隊友。 像素風新作《圓形地球變成了方形?!方塊地球防衛軍地球防衛軍世界兄弟》預計2020年內發售,登陸PS4和NS平台。 遊戲截圖: 來源:3DMGAME
《地球防衛軍6》新怪物場景截圖公開 2021年內發售

《地球防衛軍6》新怪物場景截圖公開 2021年內發售

D3P社於7月2日今天公開了旗下新作《地球防衛軍6》新截圖,展示了多種外星侵略生物以及精美場景畫面,一起來先睹為快,本作預定2021年內發售,登陸平台暫時未定。 ·《地球防衛軍6》的劇情將承接上一代作品,本作中《地球防衛軍5》時代的地防軍已經處於主要戰鬥力近乎全失的慘狀,不過這破敗戰場上仍然有一名傳說戰士還在繼續同外星怪物英勇作戰,據傳將極有可能是引導之前大戰走向勝利的主人公「風暴1」! ·遗留在地球上的外星怪物们也经历了更强大的进化: ·异形战士克罗尼斯特。拥有近乎人类的语言系统,智力似乎很高,不过体型巨大,性格残暴。 ·侵略生物α。全长约11米,拥有蚂蚁外形可怕的骨骼式装甲和肢爪,除了强力的巨齿外,还可喷出强酸100多米远。 ·侵略生物β。拥有巨大的蜘蛛外形,跳跃能力出众,会喷射附带强酸的丝线。 ·飞行型侵略生物。威胁性远比前2种高,不但对人类杀伤性极高,而且对装甲车辆同样威胁巨大。 來源:3DMGAME
《地球防衛軍6》2021年推出 還公布一款像素風新作

《地球防衛軍6》2021年推出 還公布一款像素風新作

今日(6月23日),《地球防衛軍》和D3P官方正式公開新作《地球防衛軍6》,該作將於2021年正式推出,目前官方尚未公開具體發售平台,預計未來會有更多消息。此外,新作《圓形地球變成了方形?!方塊地球防衛軍 地球防衛軍 世界兄弟》也已經公布。 官推截圖: 從此次官方公開的圖片來看,《地球防衛軍6》背景似乎設定在一片廢墟之中,旁邊還有一行字:「在充滿絕望的未來中求得生機。」 此外,像素風新作《圓形地球變成了方形?!方塊地球防衛軍 地球防衛軍 世界兄弟》,預定於2020年發售,登陸PS4與Switch平台。 《地球防衛軍6》現已正式公布,預計將於2021年正式推出,感興趣的玩家可以點擊此處查看官網。 《地球防衛軍6》遊戲截圖: 來源:3DMGAME

這下糗了! 太空人發現「記憶卡沒帶」忘在地球 他緊急求救總部:要不要我回去拿?

外出旅行時相機是必備品,但帶了相機還不夠,還要檢查一下電池和記憶卡是不是都沒問題。萬一走到一半發現記憶卡沒帶或電量不足,那就糗了。一般人遇到這樣的問題可以回去拿記憶卡或備用電池,但太空人飛出地球後要怎麼辦呢? ▼NASA一位叫Andres Feustel的太空人就鬧出大笑話。他來到太空後拿出GoPro準備拍下珍貴的景色,結果發現GoPro不能用。於是聯絡總部,問:「呃,休士頓總部,我想速速問一個有關GoPro的問題。」 總部工作人員連忙回應:「有在聽,請講。」 太空人:「我按下GoPro的按鈕後顯示『no SD』。是需要記憶卡才能錄影的意思嗎?如果它有在錄影,是不是應該有一個紅燈亮起來?」 總部工作人員:「是的,如果它正在錄影,應該會亮紅燈才對。」 太空人:「但它顯示『no SD』,這是什麼意思啊?」 總部工作人員:「我覺得這應該表示里面沒有插記憶卡。等一下,我們正在檢查。」 太空人:「算了,還是先別管這個了,我待會兒再看看,不用擔心這個。」 ▼雖然這台GoPro因為沒有記憶卡不能用,但太空站里還有10台相機,太空人用相機拍下了珍貴的照片。NASA也覺得這件事很好笑,於是把對話影片po了出來。那名太空人後來還開玩笑說:「我要不要飛回地球拿記憶卡?」 https://youtu.be/M0IMmHUADmw 網友們看到後紛紛表示:「出去玩怎麼能忘了帶記憶卡呢」、「原來NASA也有這麼粗心的時候」、「什麼叫立刻飛回地球來拿啦」、「這次真的大意了」。太空人飛出地球,就跟我們平時出去旅行一樣,忘記帶記憶卡都是大問題啊~ 來源:YouTube 來源:bomb01wwwallother

今年最夢幻「粉紅超級月亮」明日登場! 「最靠近地球的時刻」連表面坑洞都看得見~

超級夢幻的「粉紅超級滿月」來啦~5月7日晚上掛在天上的月亮將會是又圓又大的大滿月,喜歡觀星賞月的朋友們不妨揪朋引伴一起來躬逢這場盛會吧! ▼「超級月亮」、「大滿月」就是當滿月時,月亮移動到比平常更靠近地球、或是在最低的軌道高度時,在地球上觀看到的滿月就會比平時顯得更大更亮,所以這一種天文現象被稱呼為「超級月亮」。而「粉紅超級滿月」則是在傳統上稱呼出現在4月的超級月亮,是因為4月是個花開粉嫩的時節緣故,所以才會獲得「粉紅月亮」這個稱呼;而當月亮升至近地平線時,月亮光澤會呈現淡淡的橘紅,所以並不是真的「粉紅」色喔! https://twitter.com/CanonUSAimaging (圖片來源:@jessicalyneross|Twitter) ▼還記得不久前4月的粉紅月亮嗎?今年2020年有4次出現「超級月亮」的時候,分別是2月9日、3月10日、4月8日和5月7日,雖然已經過了4月8日今年最大的超級月亮出現時間,但5月7日將會是今年最後一次可以觀賞到超級月亮的時候,所以請各位千萬別錯過這次機會喔! https://www.instagram.com/p/B-tz77gHb_o/ (圖片來源:@arthuralien|IG) 一到晚上月亮就會掛在天上,相信屆時大家抬起頭就能仰望到這顆又大又圓的美麗月亮~ 來源:網路資料 bomb01wwwbomb01com

從太空觀測站才能看到的視角 17張NASA公開票選的「最美地球照」

為了慶祝地球觀測站20週年和世界地球日50週年,NASA舉辦了一場名為「Tournament Earth 2020」的比賽,讓網友們票選出觀測站歷年來拍到的「最佳地球照片」。這些照片內容多樣,讓我們從不同的角度觀賞壯闊的地球景象。下面是17張最佳照片,快來看看你最喜歡哪一張~ ▼巴哈馬潮汐下海沙形成獨特的圖案。(2001年) ▼千島群島的蕈狀雲。(2019年) ▼納米比沙漠與大西洋的交界。(2019年) ▼1994年和2004年的地球。(2007年) ▼澳洲南極光。(2011年) ▼哥倫比亞冰原消退。(2014年) ▼穿過土星環看地球就像一個小光點。(2006年) ▼月球的明暗面。(2015年) ▼航海家1號太空船拍攝的月球和地球。(1977年) ▼冰島Holuhraun噴湧熔岩。(2014年) ▼2月4日到2月13日南極洲冰蓋融化。(2020年) ▼南太平洋阿塔富環礁。(2009年) ▼緬甸海的海浪。(2020年) ▼地球上的氣溶膠。(2018年) ▼熱帶氣旋Bansi的「眼睛」。(2015年) ▼佛羅倫斯颶風。(2018年) 這些照片拍攝於不同的年份,有地球上的自然景觀,也有從太空看地球的視角。太空愛好者快點把握機會,去官網看更多精彩圖片吧~ 來源:網路資料 bomb01wwwbomb01com

萬年一遇的奇景!巨大彗星造訪地球 「1600萬km綠色彗尾」超壯觀!

近10年來,一直沒有明亮的彗星掠過地球。之前天文愛好者們對阿特拉斯彗星(Comet ATLAS C/2019 Y4)非常期待,但這顆彗星在接近太陽的過程中解裂,讓人很惋惜。現在終於有好消息,SWAN彗星(C/2020 F8)正在接近地球,它已經長出了1000萬英里長的彗尾,以它的亮度,今晚在黑暗晴朗的夜空中就能用望遠鏡看到了~ ▼今年4月11日,澳洲業餘天文學家Michael Mattiazzo分析NASA的太陽觀測衛星SOHO的數據時確定了這顆彗星。因為這顆彗星是用SOHO的SWAN相機發現的,所以才有了SWAN彗星之名。 ▼SWAN彗星每11,597年會造訪一次太陽系,目前它正在距地球5300萬英里的地方,大概會在5月27日最靠近太陽。目前它的亮度約為5.4等,5月底最大亮度有機會達到3等-數字越小亮度越高。 南半球最適合觀測SWAN彗星,不過北半球的天文愛好者們也不用失望,5月下旬從北半球南部地區用望遠鏡就可以看到它。誰也不知道這顆彗星會不會像阿特拉斯彗星一樣分解,希望它能給我們帶來驚喜吧~ 來源:Daily Mail bomb01wwwbomb01com
地球上的硅能生產多少只晶體管?

地球上的硅能生產多少只晶體管?

硅 是一種極為常見的元素,廣泛存在於岩石、砂礫、塵土之中。在地殼中,硅是含量第二豐富的元素,構成地殼總質量的26.4%,僅次於第一位的氧(49.4%)。坐在沙灘上,望着浩瀚無邊的大海,雙手捧起一捧沙子,讓沙粒從指間慢慢滑落,我們可能會想,沙子,應該是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吧! 「我思故我在......「  第1個問題:地球上有多少個硅原子? 地球總質量:5.965 x 10^24 kg 地殼占地球總質量的:0.42% 硅元素占地殼總質量的:26.4% 地球上硅元素總質量: 5.965×10^24×0.42%×26.4% =6.614×10^21kg 約為地球總質量的千分之一 硅原子質量為:28×1.674×10^-27kg(氫原子質量)=4.687×10^-26kg 地球上硅原子總數: 6.614×10^21/4.687×10^-26= 1.41×10^47個 1.41×10^47個 第2個問題:一個晶體管需要多少個硅原子?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得知道晶體管的體積,人們經常說的10nm、7nm、5nm、3nm是指的晶體管的特徵尺寸。特徵尺寸是晶體管中的最小尺寸,以CMOS工藝為例,特徵尺寸典型代表為 柵的寬度 ,也即MOS器件的 溝道長度。 一般來說,特徵尺寸越小,芯片的集成度越高,性能越好,功耗越低。 而晶體管的體積(邊長)自然要比特徵尺寸大得多,應該是多少呢?  我們就以華為麒麟990為例做一個估算,麒麟990 5G是華為研發的新一代手機處理器,採用台積電7nm FinFET Plus EUV工藝製造,集成了103億個晶體管,面積約100平方毫米。 上圖最左側為麒麟990 5G,每平方毫米集成約1億(10^8)只晶體管。 1平方毫米=10^12平方納米 10^12平方納米/10^8個=10^4平方納米 由此可知,每一隻晶體管的面積約為10000平方納米 假定晶體管為正方形,則邊長為100nm 假定晶體管的高也約為100nm,則一個晶體管體積為10^6立方納米 1立方納米硅由多少硅原子組成?答案:50個 計算方法如下: 硅的密度:2328.3 kg/m? 硅原子質量:28×1.674×10^-27kg 1立方納米包含的硅原子 =2328.3÷28÷1.674=49.7≈50  1個晶體管組成的硅原子數 =50×100×100×100= 5000萬個硅原子 是不是這樣就可以算出地球上的硅總共能生產多少個晶體管? 請稍等,我們看下面一張圖  雖然晶體管本身的厚度約為100nm,芯片有源區的厚度不到10um,但其下方支撐的硅體卻大約有1mm,如何得出?首先,晶元厚度一般為800um,晶元切割損耗約為200um,800+200=1000um=1mm。 1個晶體管占有(消耗)的硅原子數為50×100(長)×100(寬)×10^6(厚度) =5×10^11= 5000億個硅原子,這就是說,晶體管本身所占的硅原子只占晶元中硅原子的萬分之一,99.99%的硅原子只是作為陪襯,在生產過程中被占用或者被消耗掉了。 以台積電7nm工藝生產一隻晶體管消耗的硅原子不是5000萬個而是5000億個!1個Transistor=5000億個硅原子 第3個問題:地球上的硅能生產多少只晶體管? 以現有的採用台積電7nm FinFET Plus EUV工藝製造的晶體管,地球上的硅可生產的晶體管數量為:地球上的硅原子數量÷每一晶體管所消耗的晶體管數量,如下 1.41×10^47 ÷ (5×10^11)= 2.82×10^35個 地球上的硅可生產的晶體管數量為:  2.82×10^35個晶體管得到這個答案後,問題就到此為止了嗎?沒有,這僅僅只是個開始!  第4個問題:地球上的硅能用多久? 這,才是我們真正需要關注的問題!上面提到麒麟990 5G處理器含有約103億晶體管,其面積約為100平方mm。 實際上硅的消耗量和並非和晶體管數量相關,而是和芯片的面積相關,因為工藝不同,晶體管大小不同,消耗的硅原子數量也不同,而芯片的面積(體積)卻和硅原子數量直接相關。 回答第二個問題時,上面我們已經推導出1立方nm的硅中包含的原子數量為:50個,那麼,1立方mm的硅中包含的原子數量為:50×10^18個,等同於1平方mm晶元中所包含的硅原子。 像麒麟990 5G處理器這樣100平方mm的芯片,一顆芯片消耗的硅原子數量為:100×50×10^18個,即 5×10^21個硅原子。 以這樣的芯片為例, 地球上的硅總共可以生產的芯片的數量為 :1.41×10^47 ÷ (5×10^21) = 2.82×10^25個 。 2019年,中國總共生產了2018.2億塊芯片,約占全球芯片產量的10%,可以估算全球芯片產量超過20182億塊,約為2×10^12塊。芯片的面積有大有小,我們暫且以100平方mm為其中位數,則每年需要消耗的硅原子數量為:(2×10^12)×(5×10^21)=10^34個,假定芯片年產量不變,則地球上的硅可用時間為:1.41×10^47÷10^34=1.41×10^13 年,也就是14.1萬億年 。 看來,我們還不用擔心,地球的壽命也不見得有那麼長。但是,事實卻是:每一年,芯片的需求和產量都會有所增加。 2019年全球芯片產值4376億美元,產量約為2×10^12(20182億)塊。這里,我們做一個假設,假設全球芯片產值不變,但芯片價格越來越便宜,用同樣的美元可買到的芯片數量,每隔9-12個月翻一番。 2×10^12 ×(1+2+2^2+2^3+...+2^n) = 2.82×10^25,求解得到的n則為可生產的年數。 (1+2+2^2+2^3+...+2^n) = 1.41×10^13 =1.41×10^13 2^n=7.05×10^12 n=42.68 也就是說,如果同樣的美元可買到的芯片數量每隔9-12個月翻一番,不到43年,地球上的硅原子就要用完了。 這不太可能吧,一定是我們的假設有問題,這時候,耳邊飄來一句話:「用一個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每隔18-24個月翻兩番」。 每隔18-24個月翻兩番和每隔9-12個月翻一番應該是相同的意思,不過電腦的性能並不等同芯片的數量,但其中還是有一定的相關性的。 我們知道:「用一個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每隔18-24個月翻兩番「正是摩爾定律的內容。地球上的硅到底夠14萬億年還是43年呢?兩者各有什麼問題,聰明的讀者,你知道嗎? 第5個問題:摩爾定律還能再持續嗎? 摩爾定律內容為:當價格不變時,集成電路上可容納的元器件的數目,約每隔18-24個月便會增加一倍,性能也將提升一倍。換言之,每一美元所能買到的電腦性能,將每隔18-24個月翻一倍以上(翻兩番)。  摩爾定律里的」元器件的數目「實際就是晶體管Transistor數目。  我們就以麒麟990...

3A19年8月 Q版 流浪地球EARTH RESCUER 地球營救者

廠商 three A 發售日期 2019年8月 新品價格 3700日元 EARTH RESCUER(アース・レスキュアー) 中國初の大作SF宇宙映畫『流浪地球』のフィギュアがデフォルメ・スタイルで登場! threezeroが中國の映畫配給・出資會社「北京文化(Beijing Culture)」と組み、SF映畫『流浪地球』(英題『The Wandering Earth』)の公開記念フィギュアをリリース!『流浪地球』は、ヒューゴー賞を受賞したこともある中國の人気SF作家「劉慈欣(りゅう じきん)」が1999年に発表した同名の短編小説(邦訳時の題名『さまよえる地球』)に基づく中國初の大作SF宇宙映畫で、中國では2019年2月5日に公開されており、8日以降に北米とオーストラリアでも公開予定(日本公開未定)。「アース・レスキュアー」は、劇中で中國の代表派遣団が著用している防護服をデフォルメ・スタイルで立體化した、全高約10cmのPVC製フィギュアです。デフォルメ・スタイルと言えども、threezeroお得意のウェザリングを含む精密な塗裝は健在!首と両腕が可動します。 商品詳細 商品名 EARTH RESCUER(アース・レスキュアー) (あーす・れすきゅあー) 作品名 流浪地球 メーカー threezero カテゴリー アクションフィギュア 価格 3,700円 +稅 発売時期 2019/08 仕様 PVC製塗裝済み可動フィギュア・ノンスケール・全高:約100mm 原型製作 threezero 発売元 threezero 販売元 グッドスマイルカンパニー 掲載の寫真は実際の商品とは多少異なる場合があります。 商品の塗裝は彩色工程が手作業になるため、商品個々に多少の差異があります。予めご了承ください。 塗料の性質上、開封時に塗裝が完全に乾燥していない場合がございます。 乾燥していない場合、2~3日程、風通しの良い日陰の室內に置いて、塗裝面が乾いたことを確認してから、觸れるようにしてください。 未乾燥の狀態のまま使用されますと、色移りや指紋あとなどの原因となりますので、ご注意ください。 來源:78動漫

地球一小時 你我共參與

具體的活動我就不用多做介紹了,在上海去年就參與過這活動。而今年的宣傳力度更是巨大,地鐵、公交車、電台、電視都做了很多的相關報導,就那我們公司而言每個人都知道這項活動。 Jimmy認為活動的標志意義更大點,環保本身就是一項長期的事業,我們每個人要從點滴做起愛惜地球珍惜資源。 來源:和邪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