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滅絕

Tag: 滅絕

《二次滅絕》神經毒性粘液獲得方法分享

《二次滅絕》里面有神經毒性粘液,不過玩家不知道該怎麼獲得,下面就給大家帶來神經毒性粘液獲得方法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內容如下。 神經毒性粘液獲得方法分享 去高危區打會噴酸的那個龍,不要用龍息或者爆炸物打,貌似用左輪擊殺素材掉率高。 來源:3DMGAME

《二次滅絕》致命的傷害相關分享

《二次滅絕》里面有一個效果是靠近隊友提高致命的傷害,有玩家對於這個描述表示疑惑,下面就給大家帶來致命的傷害相關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內容如下。 致命的傷害相關分享 提高致命一擊的傷害。 來源:3DMGAME

《二次滅絕》六發火箭筒獲得方法分享

《二次滅絕》里面有六發火箭筒,不過有玩家不知道六發火箭筒該怎麼獲得,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六發火箭筒獲得方法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內容如下。 六發火箭筒獲得方法分享 15級給的吧,15級解鎖。 來源:3DMGAME

《二次滅絕》報錯解決方法分享

《二次滅絕》會報錯,報錯之後,玩家就玩不了遊戲了,玩家不只知道報錯的解決方法,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報錯解決方法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內容如下。 報錯解決方法分享 直接上geforce官網上,找自己對應的顯卡驅動,安裝最新的版本就行了 來源:3DMGAME

《二次滅絕》最後一個油泵任務完成方法

《二次滅絕》里面有不少任務,其中一些任務比較難做,玩家不知道該怎麼辦,下面就給大家帶來最後一個油泵任務完成方法,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內容如下。 最後一個油泵任務完成方法 最後一個必須在任務范圍內把全部龍殺了不能死,不然就完成不了 來源:3DMGAME

《二次滅絕》原始尖牙獲得方法分享

《二次滅絕》里面有原始尖牙這項東西,不過有的玩家不知道原始尖牙該怎麼獲得,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內容如下。 原始尖牙獲得方法分享 尖牙隨機出,不過大型恐龍爆率更高 來源:3DMGAME

《二次滅絕》黑匣子尋找方法分享

《二次滅絕》有任務會讓玩家尋找黑匣子,不過不少玩家都不知道黑匣子怎麼尋找,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內容如下。 黑匣子尋找方法分享 看到有冒煙的往那走就是黑匣子。 來源:3DMGAME

《二次滅絕》推薦使用槍械分享

《二次滅絕》里面有很多槍械,有些玩家一接觸這個遊戲,不知道什麼槍械好用,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內容如下。 推薦使用槍械分享 正常難度隨便用 瘋狂難度現在只有黑人大媽打的比較爽 前期先升級 解鎖出來機關槍就可以升級機關槍點出盲射就行 然後可以刷材料 刷研究點什麼的 前期機關槍都吃得開。這遊戲更新慢可玩東西挺少的 反正就是刷刷刷 還很重復, 15級解鎖的火箭筒 刷撤離點是真過癮 點出 換彈時被攻擊自動裝彈和盲射加射速 就和開掛一樣 5秒打空40發炮彈 改版後黑人大媽的電網更強了 可以在電桿子快沒了的時候 按F收回 直接回滿CD 再插個新杆子 我有次連續插了6個電桿子 布了個陣 來源:3DMGAME

《二次滅絕》傳說金蛋位置分享

《二次滅絕》中有些成就,需要我們找到金蛋,不過有些玩家不知道金蛋在哪,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內容如下。 傳說金蛋位置分享 下了空降倉 往紅圈這里跑路,一般那個位置附近有個飛船(不是固定) 如果有飛船如圖位置上去,接近終點有2個攀爬點 頂點樹左邊 傳說金蛋 金蛋不是每次必出的,專門跑這個成就的話 可以直接跑到點位 沒有直接ESC 從新空降。 金蛋不能拾取 類似稀有箱子的東西 打碎就好,會出一堆的稀有材料 相關攻略:設置中文方法分享 來源:3DMGAME

《二次滅絕》設置中文方法分享

《二次滅絕》里面可以設置中文,只不過有些大家不知道該怎麼設置,下面就給大家帶來設置中文方法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更多內容如下。 設置中文方法分享 在設置中,就可以找到: 來源:3DMGAME

Epic限時免費的《二次滅絕》第7個大型更新已上線

今天(12月22日),第一人稱合作射恐龍遊戲《二次滅絕》在PC Epic平台限時免費,一次領取、永久擁有。這次「喜加一」活動今晚就會結束。而最近,這款遊戲還剛剛推出了第七個大型內容更新。 官方表示,《二次滅絕》現在已經加入跨平台聯機功能,PC以及XBox平台的玩家可以一起同游、共同對付遊戲中的這些爬行動物。可以選擇進行通常任務,也可以在地圖上隨意游盪,還可以在敵群模式(Horde Mode)中堅守陣地。 在最新加入的敵群模式(Horde Mode)中,你將在一艘墜毀的運輸艦中,只拿著一把手槍開始遊戲。當你在一波波來襲的敵人之餘爭取喘息之機時,你可以使用殺戮點數(Kill Credits)——通過擊殺恐龍獲得——來購買新的裝備與能力。隨著遊戲的進行,每一波敵人將變得更為困難,而你的工作便是殺戮敵群,同時保證自己的存活。  《二次滅絕》里,你可以選擇來自三個不同職業的六個英雄。迅速敏捷的 Ortega 以及潛行狙擊手 Jürgen 都是士兵(Troopers)——這是一個靈活的傷害輸出職業。  然後就是執行者(Enforcers):這是拿著巨大槍械的坦克成員。這個職業的可選人物是電焊工 Rosy 或橄欖球員 Jack。  最後一個職業是運用各種工具的操作員(Operator),其中有著手持爆炸物與雷射的 Amir,以及狡猾的科學家 Sunetra。  還沒領取《二次滅絕》的朋友可以點此前往Epic喜加一頁面>>> 來源:遊俠網

《二次滅絕》領取方法分享

今天epic開始贈送第六款遊戲,遊戲是《二次滅絕》,是一款引入恐龍元素的在線合作第一人稱射擊遊戲。。下面就給大家帶來分享,希望可以幫助到大家。 領取方法分享 epic會贈送《循環勇者》,具體領取時間:現在 - 12月23日,凌晨00:00 遼闊的地圖、巨大的恐龍、強大的火力。與好友一起面對不斷變化的威脅吧。《Second Extinction》是一款引入恐龍元素的在線合作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點擊領取:https://www.epicgames.com/store/zh-CN/p/second-extinction 來源:3DMGAME

Epic聖誕每日喜加一更新 免費領取《二次滅絕》

Epic遊戲商城聖誕促銷季15天每日喜加一活動已進入第六天,今日的免費領取遊戲是《二次滅絕》(Second Extinction),免費領取時間為12月22日0點至12月23日0點。 免費領取地址 《二次滅絕》(Second Extinction) 遼闊的地圖、巨大的恐龍、強大的火力。與好友一起面對不斷變化的威脅吧。《Second Extinction》是一款引入恐龍元素的在線合作第一人稱射擊遊戲。 在《Second Extinction》里,玩家可以和最多兩名好友一起對付成群結隊的變異恐龍。單人玩家請注意:《Second Extinction》的設計初衷是一個團隊遊戲。只有強者才能生存下來。 搶先體驗版僅僅是個開始 搶先體驗版的目標也很簡單:與我們的社區合作,製作出最好的遊戲。我們希望聽到大家響亮而清晰的反饋,我們希望玩家社區能夠成為開發過程中至關重要的一部分。因此,從第一天開始,就會有很多東西讓玩家可以真刀真槍地投入戰鬥:6 個英雄,12 種武器(分別有 5 檔升級)和 6 個任務——外加一些特殊的支線任務——分布在我們遼闊地圖中的多個地區。 加入全球大戰,攜手塑造未來 我們的信念是玩家贏得戰鬥,社區贏得戰爭。沒有什麼能比我們的全球大戰功能更真實的了。廣闊地圖上的每個地區都有自己特定的威脅級別。如果有足夠多的玩家成功完成任務和活動,相應的威脅級別就可以被降低。但恐龍也不會休息,它們會在大家沒有關注的地方集中精力。每周,社區都會看到勞動的果實,或者感受到無能為力的痛楚。如果威脅級別失控了,可以預料的是,會出現一個特別艱難的緊急事件等著玩家應對。 在《Second Extinction》中遊戲,玩家不僅僅是選擇另一款合作射擊遊戲,而是將加入我們的旅程,和我們共同塑造大家的體驗。每個反饋和遊戲中進行的每個任務都很重要。還在猶豫什麼呢?重新奪回地球的戰鬥就從這里開始吧。 來源:3DMGAME

科學家正在建造地球版「黑匣子」,記錄人類如何滅絕

黑匣子,也稱飛行記錄儀,一般指為調查人員提供重要數據的航空設備,它被安裝在空難時最常被完整保留下來的機尾,記錄不幸的原因,避免同樣的命運。 近日,有科學家提出,希望塑造一個巨大的、堅不可摧的「黑匣子」,它將記錄科學數據,讓未來的文明洞察人類究竟是如何墮落的。 ▲ 圖片來自:earthsblackbox 這個項目被稱為「地球的黑匣子」(Earth』s Black Box),計劃打造一個鋼鐵巨石,並將其安裝在澳大利亞塔斯馬尼亞的一個偏遠地區。這很容易讓人想起庫布里克的黑色長方體。 團隊由塔斯馬尼亞大學研究人員、營銷機構 Clemenger BBDO 和創意機構 The Glue Society 組成,他們正在設計這個盒子來記錄兩種類型的數據。 第一類,是陸地和海洋溫度、海洋酸化、二氧化碳、物種滅絕、土地利用、人口、軍事開支、能源消耗等方面的測量數據;第二類,是報紙標題、社交媒體文章和來自氣候變化會議等關鍵事件的新聞。 ▲ 記錄(測試版). 圖片來自:earthsblackbox 箱體建設將於 2022 年初完成,但硬碟驅動器已經開始記錄,從今年 11 月格拉斯哥 COP26 氣候會議開始。使用壓縮和存檔,開發人員估計將有足夠容量存儲未來 30 到 50 年的數據。他們也在研究擴大容量以及延長時間的存儲方法,包括刻在「鋼板」上: 這將使我們更高效地使用每一層存儲,並使數據存儲數百年甚至數千年成為可能。 最令人好奇的是,它如何比人類活得更久? 盒子本身是 10m×4m×3m...

一場螞蟻滅絕的展覽,讓日本人看到了「少子化」的未來

一旦唯一的蟻後死去,蟻群便會走向註定的滅亡。對於大部分蟻種而言,這是無法迴避的自然規律。 即使是對切葉蟻——這種最善於繁衍和生存的螞蟻來說也是一樣。 今年五月,日本的多摩動物園的昆蟲展館中,一群切葉蟻群就開始面臨著「蟻後已死」的境遇:工作人員發現,這群螞蟻已經失去了他們的蟻後。 這意味著蟻群中將沒有新生命的誕生,螞蟻們很快便無法維系基本的生存功能。 出於觀賞性等原因,動物園很少展示這類略顯殘酷的景象。但這家動物園,卻決定將蟻群衰敗的這一過程變為展覽,向公眾開放。 它被命名為「滅絕展覽」。 就在不久前,「滅絕展覽」宣布結束:蟻群已盪然無存。 而在這期間,大量遊客觀賞了螞蟻們走向死亡的過程。他們因此有了許多感觸:大量日本人認為,這似乎預示著他們,乃至整個世界的未來…… 芭切葉蟻屬的蟻群,對於螞蟻愛好者來說通常是最值得觀賞的。在大量有關螞蟻的紀錄片中,這種切葉蟻也總會以主角的身份出現。這是由於其種群特性:它們有著極為完善的蟻群階級架構及分工。 切葉蟻在切割葉片 這種並不起眼的小生命,使用樹葉培育出真菌,並將其作為食物——它們會建立一個農場。 菌園 而這是個相當專業的過程,每個工序都由專蟻負責: 工蟻切割葉片,並將其運回蟻巢; 兵役護衛蟻巢,清理運輸途中的大型障礙物; 小型工蟻負責保護運輸隊; 迷你工蟻則留在巢內,照顧幼蟲並培育真菌。 這些僅僅是一些基本職能。除此之外,切葉蟻們還有更加精細的具體分工—— 例如,為保證可持續性發展,蟻群需要處理廢棄物,而因這份工作對螞蟻來說危險性較高,所以清潔工的角色多由老年工蟻擔當。 在葉片運輸過程中,還有一部分螞蟻專職做「傳話員」:在隊伍中跑動,傳遞距離訊息。 幼蟻沒有獨立進食能力,一些螞蟻會成為保姆,負責餵食下一代…… 簡而言之,切葉蟻的生存過程和大部分人想像中的不同,它們並不是「野蠻」地生存,而是各司其職,共同運轉一個精密如機器般的螞蟻社會。 大型蟻清理道路中的垃圾 這種格外有秩序感的生存方式,似乎比起人類來也毫不遜色,甚至更具觀賞感。這也是為什麼在動物園的螞蟻展區內,切葉蟻常常是主角。 位於日本的多摩動物園,就曾在2014年,特意從南美洲購置了切葉蟻群用作展覽。 它很快成為最受遊客歡迎的觀賞項目之一:大量的螞蟻有條不紊地分工協作,這樣的場景難免令人著迷。 這群切葉蟻,就在玻璃展館內持續生活、勞作了七年。直至今年五月,動物園的工作人員發現,蟻群的蟻後已經死去。 蟻後的屍體 在這種人工環境之下,蟻後的「暴斃」並不罕見。對於動物園而言,更換蟻群是最快速的解決方式。因為一旦沒有蟻後,蟻群並不能存活太久。 但多摩動物原則決定,為此而舉辦一個展覽。展覽的內容,正是這群失去蟻後的切葉蟻,走向滅亡的過程。 展覽被起名為「滅絕展覽」。 在動物園官網上,他們寫道:「這一展覽,能讓遊客們有機會觀察、思考並了解蟻後對於蟻群的重要性,以及蟻後的消失會對蟻群造成的影響。這是數年才能觀測到一次的『結局『,我們希望你能在結束之前前來見證。」 蟻群的生存,是建立在各種平衡的基礎上的,而蟻後在這其中扮演著最為重要的角色:創造新的生命。 在多摩動物園的螞蟻展區,最高峰時期能有數萬只切葉蟻同時存在。作為工蟻,它們大多隻有半年到一年的壽命。但只要有新生命的誕生,蟻群便能長久地生存下去。 蟻後死去,這種平衡就被打破了。 首先是蘑菇開始在展館中出現。 切葉蟻會控制農場內的真菌,使其不會變為子實體(也就是我們見到的蘑菇),而是一直以菌絲的狀態呈現。但蟻群數量減少後,真菌的生長變得不受抑制,展館里很快有蘑菇露出了頭。 工作人員發現的蘑菇 緊接著是菌園的縮水,這是對人類而言最直觀的變化。在6月14日及6月24日,工作人員為菌園分別拍攝了兩張照片,區別顯而易見。 6.14 6.24 螞蟻數量的減少,導致菌園的萎縮——食物開始變得短缺,這又致使大量螞蟻開始因為飢餓而死去。蟻群數量開始加劇減少。 在展櫃上,工作人員會每日更新蟻群的狀態,從中也可觀測到蟻群衰落的過程。 在六月份時,蟻群似乎還能勉強運轉。 但到七月份時,所有工程就都變成了一團亂麻。 根據遊客拍攝下的視頻來看,大量切葉蟻來回搬運葉片的景象,也開始逐漸不再出現。 令人驚訝的是,這並不是因為螞蟻們放棄了生存——所有螞蟻仍然在各自的崗位上,履行自己的職責。 但由於蟻群整體老齡化,加上蟻口缺乏,原本有序的「產業鏈」無法銜接,整體生態才變得難以維系。 螞蟻的墓園 「在緩慢滅亡的過程中,螞蟻們在努力地活著」,一位遊客這樣總結。 在這之中,一些令人驚訝的現象也開始出現。例如,在八月初,一些本職工作本來是保衛蟻巢的大體型兵蟻,自發地加入了工蟻之中,開始進行切葉的工作。 這些景象震撼了一部分遊客。推特用戶「空白寺」曾在展覽期間多次前來參觀,並被衰落蟻群的生存狀態感動: 「剩下的螞蟻們,仍然在繼續發揮著自己的作用,就像蟻後仍然還在一樣。它們毫不迷茫的樣子,讓我感受到了堅強和美麗 螞蟻們沒有『為什麼而活著』之類的煩惱。只是一味地,做自己應該做的事,這是多麼簡單,強大啊。」 隨著遊客們感慨的同時,一個疑問也逐漸被引出:既然結局已經註定,螞蟻們為什麼還會堅持繼續自己的工作? 以人類的目前認知來看,螞蟻們仍然努力生存的原因十分簡單:基因本能。 這是刻在基因中的命運。它們生來便被分好蟻種,毫無選擇地獲得一個「職位」,隨後便做自己該做的事情,直至個體或群體的滅亡。即便沒有蟻後下達指令,毀滅近在咫尺。 在之後的數個月內,蟻群內的螞蟻數量在肉眼可見地減少。 盡管螞蟻們沒有放棄生存,但由於各個「部門」的逐漸崩壞,展館里已經近乎不再有任何生機。 於是理所當然地,這群切葉蟻就在數天之前,迎來了自己的必然命運。 10月28日,多摩動物園發文表示,由於蟻巢內的情況惡劣,本次「滅絕展覽」已宣布終止。 一個曾經繁榮的生物社會,就這樣平淡地消失了。在這個世界上,這並不是罕見的事情。可一旦人們親眼目睹到這一過程,便會有更深的體悟。 首先是蟻群的命運讓他們聯想到了自己。一部分遊客在看過展覽後有了這樣的感慨:在人口減少面前,再精密的社會都會變得不可持續,人類社會會不會也是同樣? 對高齡、少子化的日本來說,這似乎是一個未來的預示。 在展覽過後,日本網絡上開始出現大量的討論。 日本網友們,大多贊嘆這次展覽的特殊形式: 對於有物哀情節日本來說,關於「滅絕」的展覽總是讓人感觸頗多。 但與此同時,人們也因螞蟻的死亡過程而被啟發出更多的想法。 幾乎大部分日本網友都會發出一個相同的感慨:這不就是日本的未來嗎? 目前,日本是世界中少子化,老齡化最嚴重的國家之一。根據日本厚生勞動省在今年公布數據顯示,2020年內的日本出生人口僅有84萬,為1899年來歷史最低值。而根據人口專家推測,2021年或許會更低——甚至跌破80萬。 通過這次展覽,一些網友開始意識到,螞蟻所展示的這一切:人口下降導致勞動力不足——社會難以維系正常運轉——滅亡,似乎是日本的必然結局。 除此以外,則是一些「楚門式」的聯想:人類也不過是展廳中的螞蟻,正在被其他生命觀測滅亡的過程。 但人們並非只有這些略顯悲觀的念頭。觀覽者們更多折服於蟻群的生活方式:持續下去,即使滅亡在即。 動物園的昆蟲飼養員渡邊良平這樣稱贊這群螞蟻:和值得信賴的親人一起,像往常一樣度過最後的日子,這就是切葉蟻的生存方式。 人們仍然思緒良多,「滅絕展覽」的話題很快成為日本網絡上的熱門。藉由這群螞蟻,他們開始討論起未來,生死…… 而與此同時,多摩動物園則發布了新的消息:新的蟻群即將入駐。對遊客而言,展覽仍會繼續。 來源:遊研社

滅絕恐龍的小行星在撞擊地球時發生了什麼?

10月19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隱藏在墨西哥灣的水面之下,平均直徑約180公里。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向地球,在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留下了這個橢圓形的大型遺跡——地球表面最大的撞擊地形。據估計,這場災難性事件在全世界所有已知的爆炸事件中規模排名第一,相當於10^14 TNT當量。 該事件造成的最嚴重結果,便是地球生命的第五次大滅絕:大約80%的動物物種滅絕,其中就包括非鳥恐龍。哺乳動物與恐龍的直系後代鳥類則存活下來,並輻射演化,成為新生代的優勢動物。那麼,當這顆小行星與地球相撞時,到底發生了什麼?通過研究希克蘇魯伯隕石坑和世界其他地方的地質情況,科學家將各種線索串聯了起來,向我們展示了那可怕的一天及後來歲月里所發生的事情。 研究人員指出,這顆小行星在撞擊地球之前就擺好了要毀滅地球的架勢,最終以最具破壞性的角度撞向地球,這顆小行星的直徑約為12公里,以每小時4.3萬公里的速度撞向地球表面,留下了一道200公里寬的「傷疤」。更重要的是,這顆小行星在撞擊時與地平線呈60度的夾角,這個角度的破壞性特別大,會使小行星向大氣中噴射出大量的塵埃和氣溶膠。 在該地區所發現的證據支持了對這一角度的估計。這些證據包括隕石坑的不對稱結構,地幔岩石的隆起位置,以及該區域核心處獨特的沉積序列,特別是缺乏一種獨特的岩石類型:蒸發岩,比如岩鹽和石膏。 這場劇烈的撞擊使該區域的蒸發岩蒸發殆盡,將3250億噸硫以硫氣溶膠的形式釋放到大氣中,同時將向大氣釋放了435億噸二氧化碳。 被拋入大氣層的物質主要由碎石和硫酸液滴組成;硫酸主要來自於撞擊期間蒸發的、富含硫酸鹽的海相岩石,即硬石膏。含有大量微小物質的雲在地球周圍形成了一個覆蓋層,阻擋了來自太陽的熱量和光線。由此導致的長期降溫極大地改變了地球的氣候。當時熱帶地區的平均溫度27攝氏度下降到5攝氏度。隨著陽光變得黯淡,植物的光合作用減弱,陸地和海洋食物鏈的基礎都不可避免地崩潰,最終導致恐龍和許多其他動物的滅絕。 在小行星撞擊後的幾天內,空氣中的硫酸導致了致命的酸雨,殺死了生活在海洋、湖泊和河流上層的無數動物。 小行星撞擊還引發了巨大的海嘯,淺水波在全球海洋中傳播。根據模擬研究,這些波浪最初達到近1.5公里高,以每小時143公里的速度移動;其他區域的波浪也達到了巨大的高度,比如大西洋的波浪高達15米,北太平洋高達4米。在美國路易斯安那州附近的沉積物記錄中,還保留著當時巨大波浪的證據。一項對路易斯安那州地下的3D地震調查顯示,那里曾出現過長而不對稱,且高達16米的巨型波浪,並指向墨西哥灣的撞擊地點。 肆虐的火災 撞擊發生後,岩石碎屑和火山灰傾瀉回到地面,引發了一系列野火。由此產生的煙霧和火山灰可能加劇了大氣層的「冷卻罩」作用,進一步減少了陽光照射。 地質學家在研究岩層時很容易就能估計出小行星撞擊的時間,在世界各地的白堊紀末期(6600萬年前)岩層中,都有一層富含銥元素的薄黏土。銥在地球上十分罕見,但在太空岩石中卻很常見。盡管野火、海嘯和其他壯觀的事件更能引起人們的想像,但最重要的是地球大氣的變化,可怕的大氣覆蓋層導致了持續了十多年的寒冷歲月。 「唯一會造成大規模滅絕事件的方式就是用某個東西攪亂整個地球,這里有直接的證據可以證明這一點。」 恐龍大滅絕 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又稱白堊紀末滅絕事件,是地球歷史上第五次,也是最近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在五次大滅絕中,這次事件的滅絕程度只能排到第四,但由於非鳥恐龍的集體滅絕,使其成為大多數人認知中最著名的一次滅絕事件。除了非鳥恐龍,地球上大部分的動物和植物,包括滄龍科、蛇頸龍目、翼龍目、菊石亞綱和多種植物都遭遇了滅絕,哺乳動物和恐龍的直系後代鳥類則存活下來,最終成為新生代的優勢動物。 大多數科學家推測,這次滅絕事件是由一個或多個原因造成的,包括小行星引起的撞擊事件,或是長時間的火山噴發。希克蘇魯伯隕石坑以及德干暗色岩的火山爆發,都與白堊紀-古近紀界線的時間相近,被認為是這次滅絕事件的最可能原因。撞擊事件或火山爆發使大量灰塵進入大氣層,遮蔽了陽光,削弱了植物的光合作用,進而影響全球的生態系統。也有少數科學家認為,這次滅絕事件是緩慢發生的,是逐漸改變的海平面和氣候導致了滅絕。 作為當時地球上最大的脊椎動物類群,恐龍首先受到了環境改變的沖擊,多樣性開始衰退。火山噴發出來的懸浮粒子使得全球氣候逐漸冷卻、乾旱,小行星撞擊事件則最終導致依賴光合作用的食物鏈崩潰,使陸地和海洋生態系統遭遇滅頂之災。 來源:cnBeta

靈長類和有袋動物的祖先是在K-Pg大滅絕中唯一倖存的樹棲哺乳動物之一

根據一項新研究,當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並消滅了非鳥恐龍和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命時,靈長類和有袋動物的早期祖先是唯一倖存的樹棲哺乳動物之一。 ...

生物大滅絕如何導致蛇類的崛起?

據媒體報導,根據一項新研究,蛇類的生物多樣性在白堊紀-古近紀滅絕事件(K-Pg滅絕)發生不久後就開始增加。這是在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擊帶來的大滅絕,此次事件導致大約75%的物種和所有非鳥恐龍的滅絕。 但研究指出,這次小行星撞擊給了原始蛇類物種蓬勃發展的機會和空間。目前全球總共有3000多種蛇類。為了研究這種進化變化,一個研究小組檢查了現有蛇類物種的飲食,以窺視過去的情況。論文作者之一、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博士後研究員Michael Grundler在接受采訪時稱:「在K-Pg大滅絕之後,(蛇類)剛剛經歷了這種大規模的生態爆炸。」 罕見的化石 事實證明,蛇類化石是很難得到的。「它們在化石記錄中真的很罕見。當我們在化石記錄中看到它們時,通常只是一些脊椎骨,往往不是真正的頭骨,所以我們無法了解它們的生態環境,」Grundler說。"這不是像大型哺乳動物或大型恐龍那樣有四肢,骨頭相當堅固。對於蛇,你有所有這些脆弱的脊椎骨......它們的頭骨也是相當鬆散的關節。" 正因為如此,新研究背後的團隊採用了在現有物種之間進行比較的方法。研究人員查看了882種活著的蛇類的飲食信息--通常被博物館收藏,並應用一個數學模型來重建它們祖先的飲食。從中了解幾百萬年前的蛇類祖先似乎很困難,但是Grundler說,只要我們有關於活的物種和它們的進化關系的良好數據,就有可能沿著它們的血統進行追溯。 根據研究人員的模型,所有現有蛇類物種最可能的共同祖先是一種食蟲動物。在大滅絕之前,可能有吃齧齒動物和其他動物的蛇。然而,在小行星撞擊後,這些野獸很可能滅絕了,盡管這仍然不確定,Grundler說:「我們從模型中得到的東西就像是一個最佳猜測。」 他說:「在更遠的地方,蛇和其他類型的爬行動物之間也有一個共同的祖先,但它長什麼樣子以及它的行為方式仍有爭議。」 在K-Pg滅絕事件發生後,剩餘的蛇類蓬勃發展,並多樣化為許多不同的物種。這可能是因為,在撞擊之後,有更多的小型脊椎動物,如鳥類,可以捕食。但是,隨著蛇類物種的多樣化,它們的飲食也越來越多樣化--有時它們會吃像羚羊這樣的大型動物。Grundler說:「現代蛇有巨大的、令人震驚的飲食種類。它們都是從一個單一的祖先進化出這種多樣性的。」 該研究還表明,對於大多數蛇類物種來說,當它們在新的棲息地定居時,蛇類生物多樣性的增加速度放緩了。然而,到達新地點的物種繼續以不同的方式適應。 據Grundler說,這項研究可以幫助研究人員了解血統如何對生態機會作出反應。它還增加了圍繞蛇類生態歷史的研究機構;9月發表的另一篇論文顯示了類似的發現。他說:「這也說明了我們的自然歷史博物館和收集自然界中動物數據的重要性。」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恐龍大滅絕後蛇的多樣化程度急劇上升

現代蛇是由與恐龍並肩生活的祖先演化而來的,它們可能主要以昆蟲和蜥蜴為食。一顆數英里寬的小行星在6600萬年前消滅了幾乎所有的恐龍和地球上大約四分之三的植物和動物物種,為隨後在新生代早期出現的現哺乳動物和鳥類的壯觀多樣化創造了條件。 ...

河南發現的這種鳥,天生反骨:與恐龍一起滅絕

一種在6600萬年前與恐龍一起滅絕的原始鳥類——反鳥,在河南被發掘出一件保存完好的骨骼化石。這架反骨骼化石,距今7000萬年。10月9日,是紀念反鳥骨骼化石的發現者之一、對河南古生物研究做出傑出貢獻的中國地質科學院地質研究所研究員呂君昌逝世的三周年,河南自然博物館將這一化石命名為「君昌豫鳥」。 君昌豫鳥科學形象復原圖 2021年9月15日,河南自然博物館聯合法國巴黎文理研究大學以及美國菲爾德自然史博物館合作研究成果——《河南上白堊統秋扒組一種保存完好的新種反鳥,以及反鳥與現代鳥類的趨同演化》,在國際知名地質學期刊Geological Magazine(劍橋大學出版社)上公開發表。 填補現代鳥類與反鳥類 在進化史晚期尚未被認識的空白 這件「君昌豫鳥」骨骼化石,是由河南省欒川縣秋扒鄉張栓成、李喜成提供線索,由呂君昌研究員與河南自然博物館古生物調查隊一起,於2008年在河南省上白堊統地層中(大約7000萬年)發掘的。 其發現地點在河南省欒川縣秋扒鄉一帶,時代屬於晚白堊世。 該地點發現了多種古脊椎動物,包括恐龍、蜥蜴、龜鱉類、哺乳動物等。 君昌豫鳥模式標本頭骨化石 「君昌豫鳥」是迄今河南發現的中生代唯一的、最古老的鳥化石,頭骨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保存最好的反鳥頭骨化石。 參與發現的河南自然博物館古生物研究室主任賈松海介紹,「君昌豫鳥」化石標本代表了一個新的演化支系, 為晚白堊世反鳥骨骼學提供了重要的新證據,並揭示了與現代鳥類趨同演化的有趣實例,特別是在頭骨的形態方面,填補了現代鳥類與反鳥類在進化史晚期的一個尚未被認識的空白。 反鳥和今鳥的區別 「君昌豫鳥」是一種無牙的反鳥類,那麼反鳥和今鳥有什麼區別呢? 賈松海說,反鳥之所以叫「反」鳥, 是因為它們特殊的骨架結構而得名,因其肩胛骨和烏喙骨的連接方式與今鳥的正好相反。 除此之外,反鳥和早期今鳥區別並不大。 三種反鳥類的頭骨重建圖,(c)為君昌豫鳥 反鳥是一種已經滅絕的古老鳥類,它們在白堊紀經歷了廣泛的適應性輻射,然後在白堊紀末期消失。「君昌豫鳥」的發現證明在距今7000萬年左右,中原地區已經有鳥類的活動。 反鳥類是中生代鳥類中最多樣化的分支,占所有中生代鳥類多樣性的一半,被認為是第一次鳥類適應性輻射的代表成員,它們的繁盛要早於新生代新鳥類的適應性輻射,反鳥類在地球歷史上曾有超過六千五百萬年演化歷程。 鴿子大小的豫鳥具有反鳥的特徵,但是頭骨和現代鳥類接近。和大多數反鳥相反,豫鳥的喙部不具牙齒,大腦似乎像進步的鳥類一樣有一定的旋轉,一些骨頭之間連接的消失使頜部相對於頭骨的活動性大於其他反鳥,和進步鳥類接近。 君昌豫鳥模式標本。 同時,君昌豫鳥不可能是現代鳥類的「祖先」。豫鳥和現代鳥類分享的相似特徵是趨同進化的結果,也就是說相似的特徵在不同的進化體系里獨立形成。這一發現表明原始鳥類的一些種類,如反鳥,和現代鳥類沿著同一方向進化。 「君昌」已逝,「豫鳥」重現 10月9日,「君昌豫鳥」在河南自然博物館正式對外展出。但其發現者之一呂君昌研究員,已於2018年10月9日去世。 呂君昌研究員,在他短暫的一生中,先後參加了中國-加拿大恐龍考察計劃、中國-日本絲綢之路恐龍考察,以及中國-日本-蒙古三國高原恐龍考察。正是這幾次國際科考,讓呂君昌深深地感受到了古生物化石的魅力和這門學科的意義。 在29年的科研生涯中,呂君昌研究和命名的古爬行類等超過40餘種,其中翼龍25種,恐龍30種,蜥蜴1種,恐龍蛋1種,恐龍足跡2種;主持國家自然基金項目4項;共發表學術文章177篇,其中SCI收錄118篇,科普文章18篇,出版專著6部。 自2006年起,呂君昌與河南自然博物館深度合作,研究和命名了發現於河南的恐龍16種,建立了2個新的動物群:「汝陽巨型蜥腳類恐龍動物群」「欒川動物群」。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由河南自然博物館提供 科技日報記者 喬地 來源:cnBeta

研究揭示生物大滅絕後滅絕和起源模式發生的變化

據媒體報導,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們在生命如何從大災難中重新出現方面發現了一個令人驚訝的模式。10月6日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會刊B輯》上的研究顯示,身體尺寸進化的通常規則不僅在大規模滅絕期間發生變化,而且在隨後的恢復期間也發生變化。 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進化生物學家一直在爭論大規模滅絕及其後的恢復是否強化了正常時期的選擇標準--或者從根本上改變了標志著物種群體毀滅的一系列特徵。這項新研究在對過去5億年來的大部分海洋化石的全面分析中發現了後者的證據。 研究作者寫道,在全球物種大滅絕之後,進化動態是否以及如何轉變,「不僅對理解現代生物圈的起源有深遠影響,而且對預測當前生物多樣性危機的後果也有深遠影響」。 史丹福大學地球、能源和環境科學學院的博士後學者、主要作者Pedro Monarrez說:「最終,我們希望能夠查看化石記錄並利用它來預測什麼會滅絕,更重要的是,什麼會回來。當我們仔細觀察4.85億年來世界海洋中的滅絕和恢復情況時,根據某些群體的體型大小,似乎確實存在一種模式。」 該研究建立在史丹福大學最近的研究基礎上,該研究在被稱為屬的群體中研究了海洋動物的身體大小和滅絕風險,比物種高一個分類級別。該研究發現身體較小的屬平均來說比它們較大的近親同樣或更有可能滅絕。 新研究發現,在大規模滅絕之間的很長一段時間內,這種模式在10類海洋動物中是真實的。但是大規模滅絕以不可預測的方式改變了這一規則,在一些類別中,較小的屬的滅絕風險變得更大,而較大的屬在其他類別中失去了優勢。 結果顯示,在大規模滅絕事件中,被稱為海百合綱動物的較小屬類滅絕的可能性大大增加。相比之下,在"背景"間隔時間段內,受害者和倖存者之間沒有出現可檢測的大小差異。在三葉蟲中,一個與現代馬蹄蟹有遠距離關系的多樣化群體,在"背景"間隔期間,滅絕的幾率隨著身體尺寸的增加而略有下降,但在大規模滅絕期間,身體長度每增加一倍,滅絕的幾率就增加約8倍。 當他們把目光投向那些已經滅絕的海洋屬種,並考慮那些最早的同類屬種時,作者發現在滅絕前後,身體尺寸模式發生了更加巨大的變化。在"背景"間隔期間,新進化的屬種往往比之前的屬種略大。在大規模滅絕恢復期間,這種模式發生了翻轉,大多數類別的起源者與在大災難中倖存下來的保留物種相比,變得更加普遍。 包括海蝸牛在內的腹足綱動物屬是少數例外,它們是在建立在更小的模式中。在恢復期產生的腹足動物屬往往比前一次大災難的倖存者要大。作者寫道:"無論方向如何,在大規模滅絕事件及其恢復期,對身體尺寸的選擇性比背景時期更加明顯。" 研究高級作者、大學地球、能源和環境科學學院的 Jonathan Payne教授說:「我們的下一個挑戰是確定大規模滅絕後如此多的始祖都很小的原因。」 科學家們還不知道這些原因是否可能與全球環境條件有關,如低氧水平或溫度上升,或者與生物體和它們的當地環境之間的相互作用有關的因素,如食物匱乏或捕食者的缺乏。根據Payne的說法,「確定這些模式的原因可能有助於我們不僅了解我們目前的世界是如何形成的,而且還可以預測對目前滅絕危機的長期進化反應。」 化石數據 這是Payne研究小組一系列論文中的最新一篇,這些論文利用統計分析和計算機模擬來揭示海洋化石記錄中身體尺寸數據的進化動態。2015年,該團隊招募了高中實習生和本科生,幫助計算來自照片和插圖的數千個海洋屬物種的身體尺寸和體積。由此產生的數據集包括了科學界已知的大多數無脊椎動物化石屬,比以前任何動物化石體型的彙編至少大10倍。 此後,該小組擴大了該數據集,並對其模式進行了深入研究。在其他結果中,他們發現更大的身體尺寸已經成為海洋動物滅絕風險的最大決定因素之一,這在地球生命的歷史上還是第一次。 在這項新研究中,Monarrez、Payne 和塔夫茨大學的研究合著者 Noel Heim使用來自海洋化石記錄的身體尺寸數據來估計在過去4.85億年的大部分時間里,滅絕和起源的機率是與身體尺寸有關。通過將它們的身體尺寸數據與公共古生物學資料庫的發生記錄配對,他們能夠分析屬於10,203個屬的284,308個海洋動物的化石發生記錄。Payne說:「這個數據集使我們能夠記錄,在不同的動物群體中,當大規模滅絕出現時,進化模式如何變化。」 未來的恢復 其他古生物學家已經觀察到,在大規模滅絕之後,身體較小的動物在化石記錄中變得更加普遍--通常稱之為"小人國效應",這是以18世紀喬納森-斯威夫特的小說《格列佛游記》中的小人國為例。 這項新研究的結果表明,動物生理學為這種模式提供了一個合理的解釋。作者在大多數活動水平低、新陳代謝慢的海洋動物類別中發現了經典的縮小模式。這些類別中的物種,如果是在大規模滅絕後立即進化的,往往比那些在背景間隔期間起源的物種有更小的身體。相反,當新物種在新陳代謝更快、更活躍的海洋動物群體中進化時,它們在滅絕之後往往有較大的身體,而在正常時期則有較小的身體。 「滅絕部分改變了世界,不僅僅是清除了大量的生物體或大量的物種,而是以各種選擇性的模式清除了它們。然後,恢復並不只是對每個倖存的物種都是平等的。一組新的偏見進入了恢復模式,」Payne說。「只有將這兩者結合起來,你才能真正理解我們在滅絕事件發生500萬年或1000萬年後得到的世界。」 來源:cnBeta

杜克大學收藏的化石發現了以前未知的非洲大滅絕事件

63%。這是大約3000萬年前,地球的氣候從沼澤地轉向冰雪後,從非洲和阿拉伯半島消失的哺乳動物物種的比例。但是我們現在才發現這一點。本周發表在《通訊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匯集了幾十年的工作,報告了以前沒有記錄的滅絕事件,該事件發生在稱為始新世和漸新世的地質時期之間的過渡期。 那個時期的特點是戲劇性的氣候變化。在一個與今天發生的事情相反的圖像中,地球變得更冷,冰原擴大,海平面下降,森林開始轉變為草原,二氧化碳變得稀缺。當時歐洲和亞洲已知的近三分之二的物種都滅絕了。 非洲的哺乳動物被認為有可能安然無恙地逃脫。非洲溫和的氣候和臨近赤道的地理位置,可能是那個時期最糟糕的冷卻趨勢的一個緩沖。 牙科CT掃描顯示,在早期漸新世滅絕事件中,哺乳動物的牙齒變得不那麼多樣化。這里是一個化石異常齧齒動物下臼齒的三維牙齒形狀的例子。 現在,在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杜克大學狐猴中心靈長類化石分部(DLCDFP)收藏的大量化石,研究人員已經表明,盡管非洲的環境相對溫和,但非洲哺乳動物與歐洲和亞洲的哺乳動物一樣受到影響。這些收藏品是杜克大學已故的Elwyn Simons的畢生心血,他在埃及的沙漠中搜尋化石已有幾十年。 該小組由來自美國、英國和埃及的研究人員組成,研究了五個哺乳動物群的化石。一組已滅絕的食肉動物,稱為Hyaenodonts;兩組齧齒動物,Anomalures(鱗尾松鼠)和hystricognaths(一組包括豪豬和裸鼴鼠);以及兩組靈長類動物,strepsirrhines(狐猴和蜥蜴)和我們自己的祖先,anthropoids(猿和猴)。 通過收集來自非洲多個地點的數百個化石的數據,該團隊能夠為這些群體建立進化樹,精確地指出新的品系是在什麼時候分支出來的,並對每個物種的首次和最後一次出現進行時間標記。 他們的研究結果表明,所有五個哺乳動物群體在始新世-全新世邊界附近都遭受了巨大的損失。 索爾福德大學的博士後研究員、該論文的主要作者Dorien de Vries說:"這是一個真正的重置按鈕。"幾百萬年後,這些群體又開始在化石記錄中出現,但有了新的面貌。後來在漸新世,即大滅絕事件之後,重新出現的化石物種與之前發現的不一樣。 杜克大學DLCDFP的研究員和數字准備員、該論文的共同作者Steven Heritage說:"非常清楚,有一個巨大的滅絕事件,然後是一個恢復期。證據就在這些動物的牙齒上。磨牙可以說明哺乳動物吃了什麼,這反過來又說明它們的環境。幾百萬年後重新出現的齧齒動物和靈長類動物有不同的牙齒。這些是新的物種,他們吃不同的東西,有不同的棲息地。我們看到牙齒多樣性的巨大損失,然後是一個恢復期,有新的牙齒形狀和新的適應性。" 杜克大學DLCDFP的館長、該論文的共同作者Matt Borths說:"從這個角度來說,滅絕是很有趣的。"它殺死了一些東西,但它也為那些在這個新世界中倖存下來的品系開辟了新的生態機會。" 這種多樣性的下降和恢復證實了始新世-全新世的邊界起到了進化瓶頸的作用:大多數品系滅絕了,但有少數品系倖存下來。在接下來的幾百萬年里,這些倖存的品系實現了多樣化。 南加州大學凱克醫學院綜合解剖學系教授兼主席埃里克-R-塞弗特(Erik R. Seiffert)說:"在我們的類人猿祖先中,多樣性在3000萬年前達到了最低點,幾乎為零,只剩下一種牙齒類型,"他是西蒙斯的前研究生,也是該論文的資深共同作者。"這種祖先的牙齒形狀決定了後來飲食多樣化的可能性"。 "關於那個瓶頸在我們自己的早期進化歷史中的作用,有一個有趣的故事,"Seiffert說。"如果我們像猴子一樣的祖先在3000萬年前滅絕了,我們就很可能永遠不存在。幸運的是他們沒有。" 快速變化的氣候並不是這些少數倖存的哺乳動物類型所面臨的唯一挑戰。隨著氣溫的下降,東非受到一系列重大地質事件的沖擊,如火山超級噴發和洪積玄武岩--巨大的噴發使大片的熔岩覆蓋。也是在那個時候,阿拉伯半島從東非分離,打開了紅海和亞丁灣。 Borths說:"在始新世-全新世的邊界,我們失去了很多的多樣性。但是倖存下來的物種顯然有足夠的工具箱,可以在這種波動的氣候中堅持下去。" 埃及曼蘇拉大學脊椎動物古生物學中心的創始人、該論文的共同作者Hesham Sallam說:"地質時期的氣候變化塑造了生命的進化樹。收集過去的證據是了解氣候變化將如何影響生態系統的最簡單方法"。 來源:cnBeta

研究:滅絕地懶Mylodon可能並非單純的素食者

據媒體報導,由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的研究人員領導的一項新研究表明,Mylodon--一種生活在南美洲直到約1萬到1.2萬年前的地懶--並不像它所有活著的親戚那樣,是嚴格的素食者。 根據對保存在地懶毛發中的胺基酸的化學分析,研究人員發現了這種巨大的已滅絕的動物是一種雜食動物,有時除了植物物質之外還吃肉或其他動物蛋白。這項研究已於當地時間2021年10月7日發表在《Scientific Reports》上,這一結論跟該領域以前的假設相矛盾。 這項研究的論文首席作者Julia Tejada指出:「它們是零星的清道夫還是動物蛋白的機會主義消費者,從我們的研究中無法確定,但我們現在有強有力的證據,跟長期以來所有樹懶都是強制性草食動物的假設相矛盾。」 盡管六個活著的樹懶物種都是相對較小的吃植物的樹棲動物--僅限於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熱帶森林,但數百個化石樹懶物種--有些像大象一樣大--在從阿拉斯加到南美洲南端的古代景觀中漫遊。Mylodon darwinii也被稱為「達爾文地懶」,其體重被認為在2200至4400磅之間,身長近10英尺。根據牙齒特徵、顎部生物力學、一些很近的化石物種的保存的排泄物以及所有活著的樹懶只吃植物的事實,Mylodon及其已滅絕的親屬長期以來被推測為也是食草動物。但這些因素不能直接揭示出該動物是否可能攝取了幾乎不需要准備就能完全消化的食物。 為了得到一個更全面的情況,新研究採用了一種創新的方法,即基於鎖定在動物身體部位的特定胺基酸中的氮同位素,被稱為「胺基酸化合物特定同位素分析」。穩定的氮同位素以不同的比例存在於動物食用的食物中,同時也保存在它們的身體組織中--包括頭發和其他角質組織如指甲以及像牙齒或骨骼中發現的膠原蛋白。首先分析各種現代食草動物和雜食動物的胺基酸氮值以確定吃植物和動物混合食物的明確信號,然後可以通過測量化石來確定它們食用的食物。這為古生物學家提供了一個直接了解動物飲食的獨特窗口,這使得他們能確定它們的「營養級」--它們是吃植物的草食動物、混合餵養的雜食動物、吃肉的食肉動物還是專門的海洋動物消費者。 「以前的方法完全依賴於氮的批量分析和復雜的公式,這些公式有許多未經檢驗或支持不力的假設。我們的分析方法和結果表明,以前關於熱帶水平的許多結論,最好的情況是支持不力,最壞的情況是明顯錯誤和誤導,」研究報告的共同作者John Flynn說道。 研究人員使用了來自七個活著的和已經滅絕的樹懶和食蟻獸(跟樹懶密切相關)及各種現代雜食動物的樣本,這些樣本來自博物館的哺乳動物學和古生物學部門以及耶魯大學皮博迪博物館的科學收藏。雖然研究中的另一種已滅絕的樹懶即北美地懶Nothrotheriops shastensis被確定為唯一的草食動物,但數據明確標明Mylodon是一種雜食動物。 之前的研究推測,在南美洲的古代生態系統中有更多的食草動物而不是可用植物所能支持的,這表明其中一些食草動物可能已經在尋找其他的食物來源。這項新研究提供了支持這個以前未被證實的想法的堅實證據。 「這些結果提供了古代地懶物種雜食的第一個直接證據,這對重新評估南美洲古代哺乳動物群落的整個生態結構提出了要求,因為樹懶在過去3400萬年里是這些生態系統的一個主要組成部分,」Tejada說道。 來源:cnBeta

研究人員發現一種已滅絕的樹懶是雜食動物

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研究人員領導一項新研究表明,一種直到大約1萬到1.2萬年前還生活在南美洲的樹懶Mylodon,並不像它所有活著的「遠親"那樣是嚴格的素食者。 根據對保存在樹懶毛發中的胺基酸(構成蛋白質的基本生物化合物)的化學分析,研究人員發現了這種巨大已滅絕的樹懶是一種雜食動物,有時除了植物物質之外還吃肉或其他動物蛋白。這項研究今天(2021年10月7日)發表在《科學報告》雜誌上,與該領域以前的假設相矛盾。 這項研究有了強有力的證據,否定了長期以來所有樹懶都是強制性食草動物的推測。盡管六個活著的樹懶物種都是相對較小的吃植物的樹棲動物,生活范圍僅限於中美洲和南美洲的熱帶森林,但數百個化石樹懶物種,有些像大象一樣大,在古代分布在阿拉斯加到南美洲南端。Mylodon darwinii,也被稱為"達爾文地懶",被認為體重在2200至4400磅之間,身長近10英尺。 新的研究採用了一種創新的方法,即鎖定在動物身體部位特定胺基酸中的氮同位素,被稱為"胺基酸化合物特定同位素分析"。穩定的氮同位素以不同的比例存在於動物食用的食物中,也保存在它們的身體組織中,包括頭發和其他角質組織,如指甲,以及像牙齒或骨骼中發現的膠原蛋白。這項研究首先分析各種現代食草動物和雜食動物的胺基酸氮值,以確定吃植物和動物混合食物的明確信號,然後可以通過測量化石來確定它們食用的食物。這為古生物學家提供了一個直接了解動解物飲食的獨特窗口,使他們能夠確定它們是吃植物的草食動物、吃混合食物的雜食動物、吃肉的食肉動物,還是專門的海洋動物捕獵者。 來源:cnBeta

研究:晚白堊世物種的大規模滅絕並非由極端火山活動引起

據媒體報導,發表在《Geology》上的一項研究排除了極端火山事件對白堊紀後期物種大規模滅絕的任何影響。研究結果證實了這樣的假設:是巨大的隕石撞擊造成了巨大的生物危機並最終導致了6600萬年前非鳥類恐龍系和其他海洋和陸地生物的滅絕。 這項研究是由巴塞隆納大學地球科學系的研究員Sietske Batenburg和阿拉貢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的專家Vicente Gilabert、Ignacio Arenillas和José Antonio Arz聯合進行的。 K/Pg邊界:蘇瑪伊阿海岸的白堊紀大滅絕 這項研究的場景是蘇瑪伊阿懸崖(巴斯克地區),它有一個特殊的地層部分,揭示了地球在1.15-5億年前(Ma)時期的地質歷史。在這個環境中,研究小組分析了在66.4至65.4Ma之間沉積的富含微化石的沉積物和岩石,這個時間區間包括已知的白堊紀/古近紀邊界(K/Pg)。K/Pg邊界的時間為66Ma,它劃分了中生代和新生代並跟地球上五次大滅絕中的一次相吻合。 這項研究分析了以K/Pg邊界為標志的大規模滅絕前後發生的氣候變化以及它跟這個大型生物危機的潛在關系。研究人員首次研究了這種氣候變化是否在時間尺度上與它的潛在原因相吻合:德干大型火山(印度)--地球地質史上最猛烈的火山事件之一--以及地球的軌道變化。 「蘇瑪伊阿露頭的特殊性在於,那里積累了兩種類型的沉積物--有些富含粘土,有些富含碳酸鹽--我們現在可以確定為地層或泥灰岩和石灰岩,它們相互交替形成節奏,」來自UB地球和海洋動力學系的研究人員Sietske Batenburg指出,「沉積的這種強烈節奏性跟地軸在自轉運動中的方向和傾斜度及圍繞太陽的平移運動的周期性變化有關。」 這些天文配置--已知的米蘭科維奇周期,每40.5萬年、10萬年、4.1萬年和2.1萬年重復一次--調節它們接受的太陽輻射量、調節我們星球的全球溫度並調節到達海洋的沉積物的類型。「多虧了在蘇瑪伊阿積物中發現的這些周期性,我們已經能夠確定發生在最後一批恐龍生活周圍的氣候事件的最精確的年代,」來自UZ地球科學系的博士生Vicente Gilabert說道。他將在今年年底前提交他的論文辯護。 浮游有孔蟲:揭示過去的氣候 將岩石上的碳-13同位素分析跟浮游有孔蟲--被用作高精度生物地層指標的微化石--的研究相結合使得重建蘇瑪伊阿沉積物中的古氣候和年代學成為可能。蘇瑪伊阿90%以上的白堊紀浮游有孔蟲物種在66Ma前滅絕,這跟碳循環的大中斷和源自撞擊Chicxulub的小行星(墨西哥)的撞擊玻璃球的積累相一致。 此外,該研究的結論揭示了存在三個強烈的氣候變暖事件--被稱為高熱事件--跟Chicxulub撞擊沒有關系。第一個,被稱為LMWE,在K/Pg邊界之前,已被測定為66.25至66.10 Ma之間。另外兩個事件,發生在大滅絕之後,被稱為Dan-C2(65.8至65.7Ma之間)和LC29n(65.48至65.41Ma之間)。 在過去的十年時間中,關於上述超熱事件是否是由德干火山活動增加引起的一直存在著激烈的辯論。「我們的結果表明,所有這些事件都是跟被稱為偏心率最大值的地球極端軌道配置同步的。只有LMWE產生了估計為2-5℃的全球變暖,似乎在時間上跟德干火山爆發事件有關,這表明它是由火山活動和最近的白堊紀偏心率最大值的影響共同造成的」,專家們補充道。 地球圍繞太陽的軌道變化 發生在白堊紀晚期和古近代早期的全球氣候變化--在K/Pg邊界之前25萬年和之後20萬年之間--是由於地球繞太陽軌道的偏心率最大值造成的。 然而影響K/Pg邊界前後氣候變化的軌道偏心跟白堊紀後期物種大滅絕無關。由偏心率最大值引起並由德干火山作用增強的氣候變化在幾十萬年的范圍內逐漸發生。 研究小組指出:「這些數據將證實,物種滅絕是由地球系統完全外部的東西造成的:一顆小行星的撞擊發生在這個白堊紀晚期氣候變化(LMWE)的10萬年之後。此外,K/Pg邊界之前的最後10萬年的特點是環境高度穩定、沒有明顯的擾動,而物種的大規模滅絕在地質時間尺度上是瞬間發生的。」 來源:cnBeta

研究預測:瀕危靈長類動物的消亡或引發其寄生蟲的更多物種滅絕

杜克大學的一項新研究預測,108種受威脅的靈長類動物的消失會使另外176種寄生蟲物種滅絕,因為它們沒有其他合適的宿主。研究稱,猴子、猩猩和它們的近親的滅絕危機迫在眉睫,這可能會對那些在它們體內「安營紮寨」的、不受重視的微小物種產生更大的連鎖反應。 但根據杜克大學領導的一項研究,世界上受威脅的靈長類動物的消亡可能會引發潛伏在它們身上和體內的寄生蟲的更多物種滅絕。杜克大學狐猴中心的第一作者 James Herrera說:「如果所有受到滅絕威脅的靈長類動物真的滅絕了,它們將不會是唯一滅絕的物種。也可能包括數量是它們兩倍的寄生蟲物種。」 Herrera說:「這是整個生物多樣性的領域,可能在我們沒有注意到的情況下滅絕。我們對它們在體內的作用知之甚少,我們甚至不知道我們正在失去什麼。」 以前的一項研究表明,大約85%到95%的動物寄生蟲甚至還不為科學所知,更不用說由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保存的權威滅絕"紅色名單"所評估了。 Herrera承認,考慮到我們為自己和寵物驅蟲和除虱所做的一切努力,這似乎是一件奇怪的事情。對大多數人來說,寄生蟲是"我們想要根除的東西,而不是保護的東西",Herrera說。 Herrera表示,寄生蟲並不總是引起明顯的症狀或使其宿主生病。寄生蟲甚至可以有一些令人驚訝的好處,例如,當腸道中的蠕蟲幫助身體抵禦其他感染,或使自身免疫性疾病得到控制。 為了衡量如果靈長類動物滅絕可能造成的生物多樣性損失,Herrera和杜克大學教授Charlie Nunn和James Moody使用網絡分析技術來衡量在靈長類動物體內或身上安營紮寨的寄生蟲的潛在連鎖反應。他們的工作於9月20日發表在《Philosophical Transactions B》雜誌上。 在他們的模型中,物種在復雜的互動網絡中被連接起來,涉及213種靈長類動物--猴子、猿猴、狐猴和加拉戈斯--以及763種已知感染它們的蠕蟲、蟎蟲、原蟲和其他寄生蟲。當一個靈長類動物的宿主消失時,與之相關的寄生蟲就不能再依靠它來生存。切斷足夠多的這些聯系,它們的消失就會引發一個致命的連鎖反應,一個滅絕會帶來另一個滅絕。 目前,在他們的數據集中的213種靈長類動物中,有108種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認為是受威脅的。研究小組發現,如果所有這些物種都消失了,那麼另外250種寄生蟲也可能被毀滅,而且這些寄生蟲物種中有176種沒有其他合適的宿主。 研究顯示,在馬達加斯加島這樣的偏僻地方,滅絕的連鎖反應可能會更嚴重。在那里,不斷縮小的森林、非法狩獵和為寵物貿易而進行的採集正在將95%的狐猴物種不斷推向滅絕邊緣,超過60%的狐猴寄生蟲居住在單一宿主身上。例如,至少有兩種線蟲依賴指猴(Aye-aye),這是一種長指、長尾的狐猴,有著海狸一樣的牙齒。如果指猴滅絕,它攜帶的蠕蟲也會消失。 研究人員稱,根據他們的分析,他們無法預測在他們的數據集中有多少寄生蟲可以通過適應更豐富的新宿主來避免滅絕。但是人類中一些最臭名昭著的疾病,如瘧疾、由HIV引起的愛滋病和黃熱病,在蔓延到人類之前都是從其他靈長類動物開始的。 來源:cnBeta

下次大滅絕的徵兆在增加 本世紀末可能有災難性氣候

據媒體報導,來自《自然》雜誌上的一項新研究,揭示了地球史上幾乎所有滅絕事件的一個共同特徵,並指出由於氣候變化,下一次大滅絕的徵兆正在不斷增加。 科學家指出,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是地球史上最大的滅絕事件,大約發生2.5億年之前,造成當時地球上70%的陸生脊椎動物,以及高達96%的海中生物消失。 此次滅絕事件是由於火山活動的突然增加,導致二氧化碳水平和氣候溫度急劇增加有關。為了研究該事件如何影響淡水生態系統,研究人員分析了澳大利亞雪梨盆地周圍岩石中的化石、沉積物和化學記錄。 結果發現,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後,一些微小藻類和藍藻大量增加,反復爆發的水華現象持續了大約10萬年。此外,在大約300萬年的時間里,淡水水體轉化為有毒污泥阻止了生態系統的恢復。 在正常情況下,這些微生物通過給水充氧幫助水生生態系統茁壯成長。然而,當水華重復地失控時,則會產生相反的效果,耗盡氧氣並釋放毒素,使環境不適合其他所有的生命形式。 而造成水華的原因是由火山活動加速溫室氣體排放和氣溫升高,以及營養物質流入淡水水體(由於野火和乾旱導致大規模森林砍伐,導致土壤中的化合物滲入水中)引發的。 研究人員表示,除了白堊紀末期的恐龍滅絕事件,每一次大滅絕都會發生這種現象。而現代人為氣候變化也有可能為這種滅絕事件創造所需條件,從而發重大的生態災難。 通過計算,這些有害藻類生長的最佳水溫為20-32℃。令人擔憂的是,目前的氣候變化模型預測,到本世紀末,中緯度大陸夏季表面空氣溫度將達到這一范圍。 除此之外,近年來野火的顯著增加,使得土壤養分不斷滲入到河流和湖泊中,從而進一步助長水華的形成,甚至這些有害微生物的擴散現在就可以檢測到。 來源:遊民星空

研究:有毒水華或是生態災難的早期指標 與歷史上最嚴重的滅絕事件驚人地相似

據媒體報導,如果人們住在淡水河道或湖泊附近,很有可能看到在岸邊張貼的關於有害藻類和細菌繁殖的警告牌。令人震驚的是,一項新研究報告指出,這些有毒的水華現象可能是正在進行的生態災難的早期指標,這些災難是由人類造成的,與地球歷史上最嚴重的滅絕事件驚人地相似。 大約2.51億年前,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導致地球上近90%的物種消失,使其成為我們星球歷史上最嚴重的物種滅絕事件之一。 位於斯德哥爾摩的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的博士後研究員和古植物學家Chris Mays領導的一個小組表示,與那次滅絕事件的相似之處現在正在地球上出現。研究人員發現,大滅絕時期的有毒藻類和細菌繁殖與現代湖泊和河流中最近的微生物擴散相似--這一趨勢與人類活動有關,如溫室氣體排放(尤其是二氧化碳)、森林砍伐和土壤流失。 "我們還沒有到那一步,"Mays在一封電子郵件中說,指的是EPE的條件。"在二疊紀-三疊紀滅絕事件期間,二氧化碳可能增加了六倍,但是今天的二氧化碳水平還沒有達到前工業時代的兩倍。" "但是隨著目前二氧化碳的急劇增加,我們正在很好地追趕,"他告誡說。"而且有害的微生物繁殖事件的機會,以及許多其他有害的變化方面(如強烈的颶風、洪水、野火),也會上升......一直到這個陡峭的二氧化碳坡度。" 研究人員在周五發表在《自然通訊》雜誌上的一項研究中報告說,這些有害微生物繁殖事件與大規模滅絕事件的反復關聯是"未來環境變化的一個令人不安的信號"。事實上,有很多證據表明,我們目前正處於由人類造成的另一次大規模滅絕事件之中。 該團隊指出,微生物繁殖事件不僅將淡水棲息地轉化為"死區",可以扼殺其他物種,從而增加滅絕事件的嚴重性,它們還可以將生態系統的恢復推遲數百萬年。 Mays和他的同事通過分析澳大利亞雪梨附近的化石記錄得出了這個令人不安的結論,這些化石記錄是在二疊紀末大滅絕之前、期間和之後建立的。 盡管大滅絕背後的確切機制仍有爭議,但其部分原因是強烈的火山噴發,引發了全球氣溫和溫室氣體排放的急劇上升。野火、乾旱和其他干擾席捲了整個林地,造成了植物的崩潰和廣泛的森林砍伐。 作為碳匯的森林突然喪失,在二疊紀末期造成了一個明顯的"煤炭缺口",暴露了這種碳封存的長期中斷。曾經被這些植物生態系統代謝掉的營養物質和土壤轉而滲入附近的淡水棲息地,促進了已經因溫度升高和大氣中的碳而繁榮的微生物的繁殖。 這些微生物群落是全世界淡水生態系統的一個組成部分,但人類驅動的氣候變化的影響--包括野火、森林砍伐、土壤流失和乾旱--正在推動新的微生物繁殖。 Mays說:"這種『毒湯』的三個主要成分是加速的溫室氣體排放、高溫和豐富的營養物質。在EPE和其他極端變暖事件中,火山爆發提供了前兩者,而突然的森林砍伐造成了第三種情況。具體來說:當樹木被消滅時,土壤流入河流和湖泊,提供了微生物需要的所有養分。" "今天,人類正在大量提供所有這三種成分,"他指出。"二氧化碳和變暖是數百年來燃燒化石燃料不可避免的副產品,而我們向我們的水道提供了大量的營養物質,主要來自農業和伐木。這種組合導致了淡水毒物的急劇增加。" 這種模式有可能擴大有毒污泥的范圍,並創造出危險的死區,這些「死區」導致了巨大的生態動盪和緩慢的恢復。事實上, Mays的團隊將二疊紀末期的微生物繁殖與今天蓬勃發展的類似事件進行了比較,包括它們的質地、絲狀結構、強烈的螢光和濃度。 Mays說:"二疊紀末期事件,即地球歷史上最嚴重的大滅絕事件中的藻類濃度與我們今天看到的一樣高。但是EPE水華的發生沒有人類的幫助。" 研究小組指出,這些淡水微生物的"最佳生長溫度范圍"是20-32°C,這與三疊紀早期(緊接二疊紀的時期)的估計夏季氣溫相吻合,而且根據該研究,這也在2100年中緯度地區的預測溫度范圍之內。 Mays指出:"研究史前極端變暖事件(如二疊紀末期)的好處是,它們可以說是為氣候變化的後果提供了一個更干淨的信號。這是因為化石和岩石向我們展示了氣候變暖的結果,而沒有來自人類的額外混亂影響",例如"來自農業的營養物質流入,通過伐木砍伐森林,偷獵/過度捕撈造成的滅絕",以及其他。 他繼續說:"事實證明,僅僅通過在短時間內釋放大量的溫室氣體,你就可以造成大量的物種滅絕。不管這些氣體來自哪里--火山、飛機、燃煤電廠--結果都可能是一樣的。" 顯然,看到地球歷史上最嚴重的大規模滅絕事件的相同生態趨勢在我們周圍的淡水系統中突然出現,這並不令人鼓舞。追蹤這些水華現象的持續出現可以幫助科學家預測未來幾年和幾十年氣候危機的環境成本,這也可能包括因微生物死區的推進而損失的生態系統的極度延遲恢復。 Mays和他的同事還計劃研究野火在大規模滅絕中的作用,以及關鍵碳匯的燃燒,如南美的濕地或西伯利亞的泥炭地。 Mays說:「正如我們在化石記錄中所看到的那樣,如果沒有這些碳-二氧化物的縮減區域,世界可以在幾百個千年里保持難以忍受的溫暖。雖然野火在一些生態系統中發揮著重要作用,但我認為大多數科學家都會同意,如果我們想幫助盡量減少變暖的長期影響,防止碳匯的燃燒應該是一個全球優先事項。」 "與過去遭受大規模滅絕的物種不同,"他總結說,"我們有機會通過保持我們的水道清潔和遏制我們的溫室氣體排放來防止這些有毒的水華。" 來源:cnBeta

導致滅絕恐龍的小行星也改變了蛇類的命運

一項新的研究稱,蛇類在演化上的成功一定程度上要歸功於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小行星撞擊。這次撞擊給地球生物圈造成了毀滅性的破壞,大多數動植物都滅絕了。科學家表示,少數蛇類躲在地下,在這場劫難中倖存了下來;它們能夠在缺乏食物的條件下生存很長時間,並在災難之後的世界中變得更加繁盛。隨後,這類適應性極強的爬行動物逐漸遍布全球,進化成今天已知的3000多個物種。 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了地球,引發了地震、海嘯和野火,隨後是長達數十年年的黑暗期,火山灰遮住了陽光。據估計,當時地球上76%的動植物消失了,包括恐龍。然而,蛇類與一些哺乳動物、鳥類、青蛙和魚類一樣,都設法倖存了下來。 「在這種食物鏈崩潰的環境中,蛇類最終能生存並繁盛,開始占據新的大陸,並以新的方式與環境互動,」該研究的主要作者、英國巴斯大學的凱薩琳·克萊因博士說,「如果沒有這次小行星撞擊,它們很可能不會有今天的成就。」 當小行星撞擊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時候,地球上的蛇類與我們今天所熟悉的蛇類很相似:都沒有肢體,但有可伸縮的下顎,用來吞咽獵物。在食物短缺的情況下,它們能夠存活長達一年,並在災難後的黑暗環境中捕獵,這可能對它們的生存至關重要。 資料圖 倖存下來的幾類蛇主要是生活在地下、森林地面和淡水環境中。在幾乎沒有其他動物競爭的情況下,它們沿著不同的進化道路擴展到了世界各地,並第一次占據了亞洲。隨著時間的推移,蛇類的體型變得更大,分布更廣,逐漸開辟了新的棲息地和新的獵物。地球上開始出現新的蛇類物種,包括長達10米的巨型海蛇。 這項發表在《自然-通訊》(Nature Communications)雜誌上的研究指出,所有現存蛇類都可以追溯到在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中倖存下來的物種。現代蛇類的多樣性——包括樹棲蛇類、海蛇和眼鏡蛇等,以及像蟒蛇和森蚺這樣的巨型蛇類——都是在這次大滅絕之後才出現的。 至少一半物種在相對較短的時間內滅絕的災難事件在地球歷史上只發生過幾次。巴斯大學米爾納進化中心的尼克·隆里奇博士表示,在大滅絕之後不久的時期,進化「具有最瘋狂的實驗性和創新性」。 該研究還發現了蛇類進化史上第二次爆發的證據,時間大約是從溫暖的「溫室地球」向更冷的氣候轉變的期間,見證了極地冰蓋的形成和冰河時期的開始。 蛇類在地球上非常成功,我們在除南極洲以外的所有大陸上都能找到這類爬行動物。它們生活在大多數生態系統中,從海洋到乾旱的沙漠,還有生活在地下和樹頂上的蛇類。它們有的只有幾厘米大小,有的可長達6米以上。 蛇類對生態系統的健康至關重要,它們能控制獵物的數量,特別是一些對人類生活有害的動物的數量。然而,由於人類活動的影響,許多蛇類物種正面臨滅絕的威脅。 來源:cnBeta

現代蛇由少數幾個在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撞擊中倖存的物種進化而來

來自巴斯大學米爾納進化中心的一項研究表明,現代蛇是由少數幾個在導致恐龍消滅的小行星撞擊中倖存下來的物種進化而來的。那次撞擊在白堊紀末期導致了恐龍和大多數其他生物的滅絕。研究作者說,這一毀滅性的滅絕事件是一種「創造性的破壞」,使蛇能夠多樣化地進入以前由競爭對手填補的新生態位。 這項發表在《自然通訊》上的研究表明,今天包括近4000個活體物種的蛇類,在一次小行星撞擊事件消滅了恐龍和地球上大多數其他物種的時候開始了多樣化進化。 這項研究由巴斯大學的科學家領導,包括來自布里斯托、劍橋和德國的合作者。他們利用化石和分析現代蛇的遺傳差異來重建蛇的進化。這些分析幫助確定了現代蛇類進化的時間。 他們的結果顯示,所有活著的蛇都可以追溯到僅有的幾個物種,這些物種在6600萬年前的小行星撞擊中倖存下來,也就是導致恐龍滅絕的那次大滅絕。 作者認為,蛇在地下避難和長期沒有食物的情況下生存的能力幫助它們在撞擊的破壞性影響中倖存下來。在那之後,它們的競爭對手的滅絕使蛇能夠進入新的生態位、新的棲息地和新的大陸。隨後,蛇類開始多樣化,並開始利用新的棲息地和捕獲新的獵物。現代蛇類的多樣性--包括樹蛇、海蛇、毒蛇和眼鏡蛇,以及像蟒蛇這樣巨大的蛇類。 化石還顯示了此後蛇類脊椎骨形狀的變化,這是由於白堊紀品系的滅絕和新群體的出現,包括長達十米的巨型海蛇。 「這很了不起,因為它們不僅在消滅了這麼多其他動物的滅絕事件中倖存下來,而且在幾百萬年內,它們正在進行創新,以新的方式利用它們的棲息地,」研究主要作者Catherine Klein博士說。 這項研究還表明,蛇在這個時期開始在全球范圍內傳播。盡管現存蛇類的祖先可能生活在南半球的某個地方,但蛇類在滅絕後似乎首先傳播到了亞洲。 通訊作者、巴斯大學米爾納進化中心的Nick Longrich博士說:「我們的研究表明,滅絕作為一種'創造性破壞'的形式--通過消滅舊的物種,它允許倖存者利用生態系統中的空白,試驗新的生活方式和棲息地。」 「這似乎是進化的一個普遍特徵--正是在重大滅絕之後的時期,我們看到進化處於最瘋狂的實驗和創新階段。生物多樣性的破壞為新事物的出現和在新的陸地上定居提供了空間。最終,生命變得比以前更加多樣化。」 該研究還發現,在世界從溫暖的「溫室」氣候轉變為寒冷的「冰室」氣候的時候,有證據表明發生了第二次重大的多樣化事件,即極地冰蓋的形成和冰河時代的開始。在蛇身上看到的模式暗示了災難--嚴重的、快速的和全球性的環境破壞--在推動進化變化方面的關鍵作用。 來源:cnBeta

重建已滅絕犀牛的基因組:遺傳學家繪制犀牛進化「家族樹」

據媒體報導,關於世界上現存的五個犀牛物種之間的關系,一直是一個可以追溯到達爾文時代的古老問題。答案一直很難得到,原因之一是大多數犀牛在更新世之前就已經滅絕了。研究人員於8月24日在《細胞》雜誌上發表報告,通過分析所有五個活體物種的基因組以及三個古老和滅絕物種的基因組,幫助填補了犀牛進化「家族樹」中的空白。 研究結果顯示,最古老的分裂是在大約1600萬年前將非洲和歐亞的血統分開。他們還發現--雖然今天不斷減少的犀牛種群的遺傳多樣性比過去低,而且近親繁殖更多--但犀牛在歷史上的遺傳多樣性水平很低。 「我們現在可以表明,犀牛生命樹上的主要分支是在地理區域之間,即非洲與歐亞大陸之間,而不是在擁有一個角與兩個角的犀牛之間,」古遺傳學中心和瑞典自然歷史博物館的Love Dalén說。「第二個重要的發現是,所有的犀牛,甚至是已經滅絕的犀牛,其遺傳多樣性都相對較低。在某種程度上,這意味著我們在現今的犀牛中看到的低遺傳多樣性(這些犀牛都是瀕臨滅絕的),部分是它們的生物學特性造成的。」 丹麥哥本哈根大學的Mick Westbury 說:「在過去的200萬年里,所有八個物種普遍表現出種群數量持續但緩慢的減少,或者在較長的時間內持續的小種群規模。持續的低種群規模可能表明,犀牛總體上適應於低水平的多樣性。」 這一概念與近幾十年來犀牛中明顯缺乏累積的有害突變是一致的。 Westbury說,在過去的100年里,犀牛可能已經清除了有害的突變,使它們能夠保持相對健康,盡管遺傳多樣性低。 這項新研究是在一次科學會議上受到啟發的。Dalén和哥本哈根大學的 Tom Gilbert一直在分別研究不同的犀牛物種。他們意識到,如果他們聯合起來,並與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一起,他們可以對所有活著的犀牛和在上個冰河時期滅絕的三個物種進行比較研究。 但研究人員指出,有一些挑戰需要克服。研究人員解釋說:「當我們決定把所有犀牛的數據放在一起並進行比較基因組學研究時,我們也面臨著『大數據』問題。」 基因組數據代表了不同的數據類型,部分原因是同時包含了現代和古代DNA。該團隊不得不開發新的分析工具,以考慮到這些差異。他們開發的新方法和工具現在可以應用於其他分類群的研究。 Dalén說,這些發現「一部分是好消息,另一部分不是」。犀牛的低水平遺傳多樣性是其長期歷史的一部分,並沒有導致與近親繁殖和致病突變有關的健康問題的增加。 「然而,我們也發現,與我們歷史上和史前的犀牛基因組相比,現今的犀牛的遺傳多樣性較低,近親繁殖的水平較高,」他說。「這表明最近由狩獵和棲息地破壞造成的種群數量下降對基因組產生了影響。這不是好事,因為低遺傳多樣性和高近親繁殖可能會增加當今物種滅絕的風險。」 研究人員說,這些發現確實對犀牛保護有一些實際意義。「現在我們知道,我們在當代個體中看到的低多樣性可能並不表明無法恢復,而是犀牛的一種自然狀態,」Westbury說:「我們可以更好地指導恢復計劃,把重點放在增加種群規模而不是個體遺傳多樣性上。」 該團隊希望新的發現將有助於繼續研究犀牛和保護它們。Dalén報告說,他的團隊現在正致力於對已滅絕的毛犀牛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同時,Westbury正在參與比較非洲黑犀牛的基因組,這些基因組是在最近種群數量減少之前采樣的,與當代個體的基因組進行比較。 Westbury說:「我們希望這將提供一個框架,以更好地了解被轉移的種群可能來自哪里,遺傳多樣性的直接變化,以及是否有任何種群可能因為人類而永遠消失。」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與海洋氧氣含量劇增幾乎同時發生

據媒體報導,在發生在2.5億年前二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中,地球上96%以上的海洋物種和70%的陸地生物突然滅絕。這是地球歷史上最嚴重的一次滅絕事件。現在,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這次滅絕與海洋中氧氣含量的突然飆升和隨後的下降相吻合。他們的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地球科學》上。 首席作者和佛羅里達州立大學研究生研究助理Sean Newby說:「以前的工作表明,在大滅絕事件發生之前,環境的含氧量變得更低,但它被假設為一個逐漸的變化。我們驚訝地看到這種真正氧氣劇增事件與滅絕事件的開始相吻合,然後又恢復到還原條件。」 科學家們之前已經看到在這次大滅絕期間氧氣逐漸減少,但是在大滅絕開始時氧氣迅速增加是一個新發現。研究人員認為氧氣迅速增加發生在幾萬年內,在地球地質歷史的數百萬年的規模上是一個非常短暫的時期。 「對於地質記錄來說,這幾乎是瞬間的事情,」Newby說。「然後你當然可以將其與現代的、由人類引起的氣候變化相比較,在那里我們在幾分之一的時間內發生了巨大的、快速的變化,與這次大滅絕相比。」 這種海洋含氧量飆升的確切原因尚不清楚,但研究人員假設,一個巨大的火山區域至少幾十萬年的持續噴發導致了短暫的冷卻和突然的海洋含氧量飆升及隨後的崩潰。 盡管古代海洋含氧量在飆升之前就有下降的趨勢,之後也一直很低,但與逐漸下降相比,地質上的快速來回轉變和長期缺氧似乎對生命更有害。那次火山爆發期間釋放的二氧化碳導致地球大氣層變暖,從而降低了海洋中的氧氣,導致海洋在數百萬年里變得相對荒蕪。直接測量古代海洋或大氣中的氧氣水平是不可能的,因此研究小組轉而測量鉈同位素,這間接提供了了解過去海洋氧氣水平的信息。 研究人員計劃研究其他古老的滅絕事件,看看氧氣的類似劇烈波動是否與任何這些大規模滅絕事件相吻合,這可能具有現代意義,因為氣候變化和營養物排放的增加減少了我們今天海洋中的氧氣量。 佛羅里達州立大學地球、海洋和大氣科學系副教授、論文共同作者 Jeremy Owens,說:「這不僅僅是現代海洋中氧氣的損失。氧氣的損失很重要,因為現在生活的生物體適應於高濃度氧氣,但是如果你有低濃度氧氣,也有許多生物體可能能夠適應。任何一個方向的快速波動都會產生影響。」 來源:cnBeta

研究:當恐龍在全球大災難中滅絕時 鯊魚的多樣性保持相對穩定

據媒體報導,6600萬年前的一場全球災難導致了所有非鳥恐龍以及大型海洋爬行動物(如滄龍和蛇頸龍)的滅絕。但是鯊魚發生了什麼?根據烏普薩拉大學的Mohamad Bazzi及其同事8月10日發表在《PLOS生物學》雜誌上的一項關於鯊魚牙齒的研究,對鯊魚牙齒化石的分析顯示,該物種的多樣性在白堊紀末期的大滅絕事件中保持相對穩定。 ...

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的小型變色龍被發現 但該物種的未來充滿不確定性

據媒體CNET報導,世界上最稀有和最小的變色龍之一(一種一度被認為已經滅絕的生物),被發現在非洲的雨林中堅持生存。現在,科學家們呼籲進行緊急保護工作,在為時已晚之前拯救這一極度瀕危的物種。 查普曼侏儒變色龍體長只有2英寸(5.5厘米),1992年首次被描述,但多年來沒有再被發現。它的原生棲息地--馬拉威山區的森林--已被砍伐用於種植農作物,保護主義者擔心該物種可能無法從森林砍伐中倖存下來。 來自南非國家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和馬拉威博物館的一個小組調查了剩餘的森林區域,希望他們能找到一些仍然活著的物種。他們在夜間使用手電筒行走,在森林邊緣發現了他們的第一隻侏儒變色龍。 南非國家生物多樣性研究所和金山大學的Krystal Tolley教授在一份聲明中說:「當我們發現它時,我們起了一身雞皮疙瘩。我們不知道我們是否會得到更多,但一旦我們進入森林,就有很多,盡管我不知道這將持續多久。」 該團隊在2016年進行了實地考察,但上周在《Oryx - The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onservation》上發表了他們的發現。該研究詳細介紹了該團隊如何將馬拉威山區目前的衛星圖像與20世紀80年代拍攝的圖像進行比較,以評估棲息地喪失的廣泛程度,然後轉向眾籌平台RocketHub,為他們的調查工作籌集資金。他們籌集了5670美元,足以在兩片高海拔的森林中尋找這些生物,這些生物生活在森林的地面上,經常偽裝成樹葉。 變色龍是世界上最受威脅的爬行動物之一,至少有三分之一的物種面臨滅絕的威脅,南達科他大學生物學副教授、國際自然保護聯盟變色龍專家組主席 Christopher V. Anderson說,該專家組是一個支持保護野生變色龍及其棲息地的志願者網絡。根據這項研究,在非洲大陸的森林中,有五種極度瀕危的變色龍,而且都受到了森林損失的威脅。 Tolley說:「它們是小型而溫和的生物。其他變色龍物種可能會發出嘶嘶聲並咬人,但侏儒變色龍很溫和,而且很美麗。」 但這種被列入國際自然保護聯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的爬行動物的未來是不確定的。調查小組記錄了每隻變色龍的位置,從雄性變色龍的尾巴上取下微小的組織樣本進行基因分析,然後將這些爬行動物送回它們被發現的棲息地。DNA分析表明,它們被困在自己的森林區域中,彼此隔絕,無法在森林的各個部分之間移動繁殖。 Tolley表示:「在這個物種達到無法返回的地步之前,森林的損失需要立即關注。」他建議將剩餘的森林作為附近的馬坦德韋森林保護區的一部分,這樣它就可以被宣布為關鍵生物多樣性區,然後採取強有力的措施來確保其保護。 Tolley補充說:「需要採取緊急保護行動,包括停止對森林的破壞和恢復棲息地以促進連通性。」Anderson則指出,針對該物種的行動計劃草案正在制定中。研究人員也指出,一個物種的消失會影響整個生態系統。 「雖然我們失去一個蠑螈或老鼠物種似乎並不重要,但它很重要,因為所有物種都通過它們在生命之網中的相互作用聯系在一起,」哥倫比亞大學氣候學院解釋說。「一個平衡和具有生物多樣性的生態系統是一個每個物種都發揮著重要作用並依靠其他物種提供的服務而生存的系統。」 來源:cnBeta

美國首個由人類導致的昆蟲滅絕案例被93歲的蝴蝶的DNA所證實

人們最後一次看到Xerces藍蝴蝶在1940年代初在舊金山拍打其彩虹色的翅膀。人們普遍認為它已經滅絕,這是第一個被城市發展破壞的美國昆蟲物種,但是對於它是否真的是一個物種,或者只是另一種普通蝴蝶的一個亞種群,人們的疑問揮之不去。在《生物學通訊》上的一項新研究中,研究人員分析了博物館收藏的一個93歲的Xerces blue標本的DNA,他們發現其DNA足夠獨特,值得被視為一個物種。 這項研究證實,是的,Xerces藍真的滅絕了,這再次為我們敲響警鍾:昆蟲保護是我們必須認真對待的事情。 "再次確認人們近100年來的想法是真實的,這是一個被人類活動驅使滅絕的物種,"菲爾德的格蘭傑生物信息中心的聯合主任和該項目《生物學通訊》論文的主要作者Felix Grewe說。 康奈爾大學昆蟲館館長Corrie Moreau說:"有一個長期存在的問題,即Xerces藍蝶是否真的是一個獨特的物種,或者只是一個非常廣泛的物種的一個種群,該物種被稱為銀色藍蝶,在整個北美西海岸都有發現,"他作為芝加哥菲爾德博物館的研究員開始了這項研究。"廣泛存在的銀藍色物種有很多相同的特徵。但是我們在菲爾德博物館的藏品中有多個標本,而且我們有普利茲克DNA實驗室和格蘭傑生物信息學中心,有能力對大量的DNA進行測序和分析,所以我們決定看看我們是否能最終解決這個問題。" 存放已滅絕的Xerces藍蝴蝶的收藏抽屜 為了了解Xerces藍蝶是否真的是它自己的獨立物種,Moreau和她的同事們轉向了存放在菲爾德博物館昆蟲收藏室抽屜里的釘子蝴蝶標本。她用鑷子夾下了1928年收集的一隻蝴蝶腹部的一小塊。她回憶說:"這很傷腦筋,因為你想盡可能多地保護它,"她說。"邁出第一步並拉下部分腹部是非常有壓力的,但也有點令人振奮,因為我們知道我們可能能夠解決一個幾乎100年都沒有答案的問題,而這個問題是無法用其他方式回答的。" 取回了這塊蝴蝶的身體,樣本被送到了菲爾德博物館的普利茲克DNA實驗室,在那里,組織被用化學品處理,以分離出剩餘的DNA。"Grewe說:"DNA是非常穩定的分子,它可以在它所儲存的細胞死亡後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即使DNA是穩定的分子,它仍然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降解。然而,每個細胞中都有DNA,通過比較DNA代碼的多條線,科學家可以拼湊出原始版本的樣子。"這就像你用樂高積木做了一堆相同的結構,然後把它們摔碎。單個的結構會被打破,但是如果你把所有的結構放在一起看,你就可以弄清楚原始結構的形狀。" 研究作者費利克斯-格雷厄和科里-莫羅在菲爾德博物館的普里茨克DNA實驗室工作。 Grewe、Moreau和他們的同事將Xerces藍蝶的基因序列與更廣泛的銀色藍蝶的DNA進行了比較,他們發現Xerces藍蝶的DNA不同,這意味著它是一個獨立的物種。 該研究的發現具有廣泛的意義。"Xerces藍蝶是保護工作中最具代表性的昆蟲,因為它是我們所知道的北美洲第一種被人類逼到滅絕的昆蟲。有一個以它命名的昆蟲保護協會,"Moreau說,"我們把一些東西逼到了絕境,這真的很可怕,但同時我們也在說,好吧,我們所想的一切事實上都與DNA證據一致。如果我們發現Xerces藍並不是真正的滅絕物種,它有可能破壞保護工作。" 對已滅絕物種的DNA分析有時會招致讓該物種回歸的問題,就像《侏羅紀公園》那樣,但Grewe和Moreau在他們的論文中指出,這些努力可以更好地用於保護仍然存在的物種。"Grewe說:"在我們開始把大量的精力放在復活上之前,讓我們把這些精力放在保護現有的東西上,並從我們過去的錯誤中吸取教訓。 Moreau同意這個觀點,他同時指出保護昆蟲的迫切需要:"我們正處於被稱為昆蟲啟示錄的中間階段--全世界都在檢測到大規模的昆蟲減少。"雖然不是所有的昆蟲都像Xerces藍蝴蝶那樣有魅力,但它們對生態系統的運作有著巨大的影響。許多昆蟲實際上是保持許多生態系統健康的基礎。它們使土壤通氣,使植物生長,養活食草動物,再由食草動物養活食肉動物。每一隻昆蟲的損失都會對整個生態系統產生巨大的連鎖反應。 除了該研究對保護的影響外,Grewe說,該項目展示了博物館收藏的重要性。"當這只蝴蝶在93年前被收集時,沒有人考慮對其進行DNA測序。這就是為什麼我們必須繼續收集,為未來100年的研究人員收集。" 來源:cnBeta

導致恐龍滅絕的大型小行星碰撞頻率比預期高10倍

8月3日消息,目前,科學家稱,大約6600萬年前導致地球上恐龍等生物滅絕的天體碰撞事件的「罪魁禍首」,可能來自火星與木星之間小行星帶的外半部,然而此前人們認為該區域很少產生這樣的「黑暗原始小行星」。 美國西南研究院的科學家研究表明,源自該區域朝向地球運行的大型小行星碰撞地球的機率是此前預期的10倍,這些天體成分與我們所知導致恐龍滅絕的碰撞隕石成分相吻合。 該西南研究院研究小組成員包括:戴維·內斯沃爾尼、威廉·波特克、西蒙尼·馬爾基,他們將小行星演化的計算機模型與已知小行星的觀測結合在一起,來分析希克蘇魯伯碰撞事件的發生頻率,據悉,大約6600多萬年前,一顆直徑約10千米的天體撞擊現今墨西哥尤卡坦半島,形成了直徑超過150千米的希克蘇魯伯隕坑。此次小行星碰撞事件引發了大規模物種滅絕,終結了恐龍統治時代,在過去的幾十年里,人們對希克蘇魯伯碰撞事件了解很多,但每次進展都帶來了新的問題。 波特克說:「有兩個關鍵問題仍然沒有答案:撞擊物的來源?以及遠古時期地球上發生此類天體碰撞事件的頻率?」 為了探測碰撞事件對希克蘇魯伯隕坑形成的影響,此前地質學家已檢查了6600萬年前的陸地岩石樣本和鑽探岩芯樣本,結果表明,碰撞天體類似於碳質球粒狀隕石,這是太陽系最原始的物質。令人感到奇怪的是,雖然碳質球粒狀隕石在許多接近地球的天體中很常見,但迄今仍未發現大小接近希克蘇魯伯碰撞事件的隕石的合理可能性。 內斯沃爾尼說:「我們決定尋找希克蘇魯伯隕坑潛在碰撞天體的具體來源,為了解釋該證據缺失性,幾支研究小組先後模擬了太陽系內部的大型小行星和彗星分裂過程,觀察了它們對地球的碰撞沖擊,結果顯示其中最大的一次碰撞事件產生了希克蘇魯伯隕坑。」 波特克指出,雖然這些計算機模型產生非常吸引人的特性,但沒有一個能與我們所知的小行星和彗星相匹配,我們似乎還缺少一些重要的證據。 為了解決這些問題,研究小組使用計算機模型來追蹤宇宙物體是如何逃離小行星帶(位於火星和木星軌道之間),隨著時間的推移,熱力作用使這些宇宙物體漂移至動態「逃逸艙口」,在那里行星的引力作用將它們推入鄰近地球的軌道。利用美國宇航局「昴星團」(Pleaides)超級計算機,該研究小組研究分析了13萬顆小行星模型,這些小行星以緩慢而穩定的方式演化了數億年。他們開始關注小行星帶外半部的小行星,也就是距離太陽最遠的位置,令他們感到驚訝的是,該區域10千米直徑小行星碰撞地球的頻率至少是之前預期的10倍。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馬爾基說:「這項研究結果非常有趣,不僅因為小行星帶外半部分存在大量碳質球粒隕石,而且該研究團隊的模擬可以首次重現接近地球的大型小行星的軌道特徵,目前我們對希克蘇魯伯隕坑天體來源的解釋,與我們已知的小行星演化情況完美吻合。」 研究小組稱,總體而言,直徑達到10千米的小行星平均每2.5億年碰撞地球一次,在這個時間尺度上,希克蘇魯伯隕坑在6600萬年前形成是合理的。此外,近50%的天體碰撞是由碳質球粒隕石形成的,這與已知的希克蘇魯伯隕坑碰撞物非常接近。 內斯沃爾尼說:「這項工作將有助於我們更好地了解希克蘇魯伯隕坑是如何形成的,同時揭曉地球巨大隕坑的碰撞物的具體來源。」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獨特的大腦結構可能是現存鳥類祖先在大滅絕中倖存下來的原因

據媒體報導,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領導的對新發現的鳥類化石的研究發現,一種獨特的大腦結構可能是現存鳥類的祖先在大滅絕中倖存下來的原因,大滅絕奪走了所有其他已知的恐龍的生命。 首席調查員Christopher Torres說:"現存鳥類的大腦比除哺乳動物以外的任何已知動物都要復雜,"他在獲得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自然科學學院的博士學位時進行了這項研究,現在是俄亥俄大學國家科學基金會的博士後研究員和德克薩斯大學傑克遜地球科學學院的研究助理。「這塊新化石最終讓我們檢驗了這些大腦在他們的生存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的觀點。」 這塊化石大約有7000萬年的歷史,有一個幾乎完整的頭骨,這是化石記錄中罕見的情況,使科學家們能夠將這種古老的鳥類與現存的鳥類進行比較。 這些發現於2021年7月30日發表在《科學進展》雜誌上。 這塊化石是一種名為Ichthyornis的鳥類的新標本,它與其他非鳥恐龍同時滅絕,在白堊紀後期生活在現在的堪薩斯州。Ichthyornis融合了鳥類和非鳥恐龍的特徵--包括長滿牙齒的下顎,但頂端有喙。完整的頭骨讓Torres和他的合作者近距離觀察了大腦。 鳥類的頭骨緊緊包裹著它們的大腦。利用CT成像數據,研究人員像製作模具一樣將Ichthyornis 的頭骨用來製作其大腦的三維復製品,這被稱為顱腔模型。他們將該顱腔模型與為現存鳥類和更遙遠的恐龍近親製作的顱腔模型進行了比較。 研究人員發現,Ichthyornis的大腦與非鳥恐龍的共同點多於現存鳥類。特別是現存鳥類的大腦半球比Ichthyornis的大得多。這種模式表明,這些功能可能與在大規模滅絕中的生存有關。 Torres說:"如果大腦的一個特徵影響了生存能力,我們會期望它存在於倖存者中,但在傷亡者中卻不存在,比如Ichthyornis。這正是我們在這里看到的情況"。 幾個世紀以來,尋找早期鳥類和密切相關的恐龍的頭骨一直是古生物學家面臨的挑戰。鳥類的骨架是出了名的難以保存,很少能在化石記錄中完整地保存下來。保存完好的頭骨尤其罕見--但這正是科學家們所需要的,以便了解它們的大腦在生活中是什麼樣的。 「Ichthyornis是揭開這一謎團的關鍵,」該研究的共同作者Julia Clarke說。「這塊化石有助於使我們更接近於回答一些關於活鳥和它們在恐龍中的生存能力的頑固問題。」 來源:cnBeta

研究稱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或起源於太陽系

據媒體報導,美國西南研究院的研究人員本周發表了一篇論文,其中對從隕石坑中收獲的材料樣本的研究可以追溯到改變地球生命進程的事件。在研究人員分享的細節中,也許最令人驚訝的是與其他相對頻繁撞擊地球的小行星中發現的元素相似的高頻率,這意味著......這顆小行星並不像我們想像的那樣罕見。 6600萬年前一顆小行星撞擊地球被最終導致恐龍滅絕,在現在被稱為墨西哥尤卡坦半島的地方留下一個大型隕石坑。這塊直徑約有6英里的太空岩石撞上了地球,形成了直徑90英里的希克蘇魯伯隕石坑。 這項最新的研究是通過鑽芯的樣本以及在撞擊范圍內發現的岩石樣本完成的。研究人員發現,這些樣本都是來自碳質球粒隕石。碰巧的是,6600萬年前形成這個隕石坑的碳質球粒隕石比此後撞擊地球的任何其他隕石都大得多。 研究小組使用美國宇航局的Pleaides超級計算機跟蹤13萬個模型小行星及其演變,因為它們離開了我們太陽系的主小行星帶。樣本顯示,它們起源於我們太陽系的主小行星帶的外半部分。 根據研究人員對已確認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了解,用Pleaides超級計算機進行的計算,現在看來,像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這樣的大規模小行星平均每2.5億年撞擊一次我們的星球。 來源:cnBeta

保存93年蝴蝶成最後身影! 科學家確認:牠是首個因「人類活動」滅絕的昆蟲

世界上有一種蝴蝶,牠們擁有閃閃發亮的紫紅色翅膀,看起來非常美。這就是加利福尼亞甜灰蝶(Glaucopsyche xerces),不過人們最後一次看到牠們,還是在約80年前。從那之後,人們普遍認為這種蝴蝶已經滅絕,這是第一個被城市發展摧毀的昆蟲物種。 最近研究人員分析了博物館收藏的一隻保存了93年的加利福尼亞甜灰蝶標本的DNA,結果發現牠的DNA非常獨特,可以說是一個特別的物種。不過這一物種確實滅絕了。主導這項研究的Felix Grewe說:「有趣的是,人們思考了近100年的觀點是正確的,這是一個因人類活動而走向滅絕的物種。」 ▼為了弄清楚加利福尼亞甜灰蝶是否真的是一個獨立的物種,研究人員從一隻1928年收集的蝴蝶腹部取下一小片,並送到DNA實驗室。科學家將其中的基因序列與一種分布更加廣泛的蝴蝶進行比較,結果發現加利福尼亞甜灰蝶的DNA確實是不同的,這意味著牠的確是一個獨立的物種。 這項研究具有廣泛的意義。加利福尼亞甜灰蝶是我們所知的第一個因人類滅絕的北美昆蟲,這提醒我們保護昆蟲有多重要。雖然並不是所有的昆蟲都像加利福尼亞甜灰蝶一樣美麗,但牠們在生態系統中都有重要的作用,每一個物種的滅絕都是一個重大的損失! 來源:網路資料 來源:花生時報wwwallother

科學家追蹤導致恐龍滅絕的小行星的起源 確定其是「黑暗原始小行星」

據媒體New Atlas報導,大約6600萬年前,一顆巨大的小行星撞向地球,引發了大規模的滅絕,甚至使恐龍滅絕。現在,美國西南研究院(SwRI)的科學家們說,他們已經追溯到這個「罪魁禍首」的起源,確定它是一顆「黑暗原始小行星」。 當一顆直徑約10公里(6.2英里)的撞擊物撞向現在墨西哥的尤卡坦半島時,白堊紀末期突然結束。這將引發一連串全球性的災難,包括海嘯、地震、野火、海洋酸化,以及使地球陷入了長達18個月的黑暗。這最終導致地球上四分之三的生命滅絕。 但是,究竟是什麼撞擊了地球,它來自哪里?一些科學家認為這是一顆來自太陽系最邊緣的冰冷的奧爾特雲的彗星。其他人認為它更可能是一顆來自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 最近的研究支持後一種說法--從隕石坑現場採集的岩石樣本和鑽芯表明,撞擊物的成分是碳質球粒隕石。這些富含碳的岩石是由太陽系誕生時留下的原始材料製成的,並不反射很多光線。因此,它們通常被稱為「黑暗的原始 」小行星。 但是,雖然這些天體經常運行到地球附近,但它們通常太小了,不足以造成在希克蘇魯伯隕石坑看到的破壞程度。因此,在這項新的研究中,研究人員開始尋找這個撞擊天體更大的 "兄弟姐妹"。 該研究的共同作者Wiliam Bottke說:"為了解釋它們的缺失,過去有幾個小組模擬了內太陽系中的大型小行星和彗星破裂,研究了對地球的沖擊浪潮,其中最大的一次產生了希克蘇魯伯隕石坑。雖然這些模型中有許多具有有趣的特性,但沒有一個模型與我們對小行星和彗星的了解有令人滿意的匹配。看起來我們仍然缺少一些重要的東西。" 有一個地方潛伏著這些較大的岩石--外小行星帶。但是那里的天體處於相當穩定的軌道上,很少會移位並朝向地球。為了找出它們可能的頻率,研究小組模擬了一個由13萬顆虛擬太空岩石組成的主要小行星帶,並對它們進行跟蹤。令人驚訝的是,他們發現,與希克蘇魯伯隕石大小相當的小行星撞擊地球的頻率至少比以前認為的高10倍--平均每2.5億年左右一次。 根據該模型,數百萬年來作用於小行星的熱力可以慢慢地把它們推來推去,直到它們到達像引力 "逃生艙 "一樣的區域,在那里它們可以滑落。在那里,它們可能最終進入可能與地球相交的軌道。 在模擬中,幾乎有一半的岩石也是碳質球粒隕石。總的來說,這些模型顯示,很有可能希克蘇魯伯隕石坑是由這些黑暗的原始小行星之一造成的。 這項研究的合著者Simone Marchi說:"這個結果是耐人尋味的,不僅因為小行星帶的外半部是大量碳質球粒隕石撞擊體的所在地,而且還因為研究小組的模擬首次能夠再現即將接近地球的大型小行星的軌道。我們對希克蘇魯伯撞擊體來源的解釋與我們已經知道的小行星如何演變的情況非常吻合。" 這項研究將發表在《Icarus》雜誌上。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