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澳大利亞

Tag: 澳大利亞

為了生物多樣性的未來 – 探訪南半球最大「種子銀行」

在澳大利亞雪梨市遠郊的安南山地區,有一家特殊的「銀行」,其巨大的「金庫」中儲存著綠色「財富」——種子。這是南半球最大的「種子銀行」,在國際生物多樣性日到來之際,記者走進這家「種子銀行」一探究竟。 5月12日,工作人員在位於澳大利亞雪梨郊區的「種子銀行」的實驗室工作。 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這是5月12日在位於澳大利亞雪梨郊區的「種子銀行」拍攝的培育中的植物。 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這家機構隸屬於雪梨皇家植物園,自2013年建成以來累計儲存超過11000個「種子包」,儲存的種子總數超過1億粒,涉及超過5300個植物種類。「種子銀行」經理彼得·庫尼奧告訴記者,設立這家機構的目的是保護生物多樣性,特別是保護那些瀕危植物。 「它就像保險一樣,讓我們在遭遇林火等自然災害後,還有機會恢復那些受到影響的植物。」庫尼奧說。 這里的種子採集自全澳各地。科研人員不僅採集種子,還要記錄採集地點的氣候、土壤、被採集植物的花朵顏色等信息,並將其一並存入「種子銀行」資料庫。 5月12日,位於澳大利亞雪梨郊區的「種子銀行」的經理彼得·庫尼奧在給記者做介紹。 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種子進入「金庫」前,還需經過分揀並在15攝氏度、相對濕度15%的環境中乾燥至少4周,再經過一些處理才能放入密封的錫箔包,長期保存在零下20攝氏度的種子庫里。存放前,研究人員還會取出一些種子用於萌芽實驗。 在冷藏庫里,科研人員賈斯廷·科利特博士告訴記者,研究者會在實驗室模擬自然界中影響種子發芽的各種條件,比如不同溫度、濕度、光線、煙塵甚至動物啃食等因素。 這是5月12日在位於澳大利亞雪梨郊區的「種子銀行」拍攝的培育中的植物種子。 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隨著氣候變化,影響種子萌芽的條件也在改變,因此我們必須知道哪些條件最有利於種子發芽,這樣才能讓我們保存的種子發揮更大作用,確保有一天需要這些種子時,知道怎樣讓它們萌芽生長。」科利特說。 除了種子,該「銀行」還存有不少植物的組織,因為有的植物沒有種子,有的植物種子不適合乾燥保存,比如一些雨林植物,研究人員在不斷探索更好保存這類物種的方法。 在研究人員看來,全球范圍內的生物多樣性受到破壞已是事實,這也凸顯保護生物多樣性的重要性。庫尼奧說,「種子銀行」存有400多種瀕危植物的種子,其中10種已開始在野外恢復種植。該「銀行」還與位於英國的「千年種子銀行」等機構結為合作夥伴,為各地客戶提供種子。 5月12日,工作人員在位於澳大利亞雪梨郊區的「種子銀行」手工處理植物種子。 新華社記者 白雪飛 攝 此外,澳大利亞的這家「種子銀行」開展許多教育活動,為學生開設科普課,為植物保護人士提供專業培訓,並舉辦關於種子保存和植物移栽的經驗交流會,民眾也可參觀該「種子銀行」。 「我經常對人說,保護(生物多樣性)可以從你自己生活的區域做起。你可以參加當地的森林保護組織,幫助當地政府維護野外林地。如果你能更好地保護你生活區域的植物棲息地,那對於保護生物多樣性而言也會起到非常積極的作用。」庫尼奧說。 來源:cnBeta

研究稱澳大利亞原住民的記憶工具優於「記憶宮殿」學習技術

澳大利亞科學家利用一所農村醫學院的學生,將古希臘的一種記憶數據的技術與原住民文化中一種更古老的技術進行了比較。該研究發現,使用一種名為「記憶宮殿」的技術的學生通過將事實放入童年家園的記憶藍圖中來記憶,允許他們重訪某些房間來獲取這些數據。另一組學生學習了澳大利亞原住民所開發的一種技術。與對照組和「記憶宮殿」組相比,使用原住民記憶方法的學生對事實的保留有明顯改善。 由蒙納士大學農村衛生學院的David Reser博士和迪肯大學NIKERI研究所的Tyson Yunkaporta博士領導的這項研究於周二發表在《PLOS One》雜誌上。 醫學生和醫生需要保留從解剖學到疾病和藥物的大量信息。「因為醫學生的主要壓力之一是他們必須死記硬背的大量信息,所以我們決定看看我們是否能教他們用另一種更好的方法來記憶數據,」Reser博士說。 「記憶宮殿」技術可以追溯到早期希臘人,並被耶穌會的牧師進一步利用。手寫的書很稀少,也很珍貴,所以人們開發了記憶內容的方法。在依賴口述歷史的原住民文化中,像導航、食物來源、工具使用以及部落間和部落內的政治關系等重要事實對生存非常重要。原住民的記憶方法也使用了將事實附在景觀上的想法,但加入了描述事實和位置的故事,以方便記憶。 研究小組與原蒙納士大學農村衛生學院的Yunkaporta博士合作,將在維多利亞州農村的蒙納士邱吉爾校區上學的76名醫學生隨機分為三組。這些學生接受了30分鍾的記憶宮殿、土著技術培訓,或者是在對照組中觀看視頻而不是接受培訓。然後,學生們被要求記住20個常見的蝴蝶名稱(與醫學課程無關)。然後,他們在使用指定的技術記憶清單後,在10分鍾和30分鍾內對他們的回憶進行測試。 研究人員發現,使用原住民技術記憶即敘述加校園周圍地點的學生正確記住整個列表的可能性幾乎是培訓前的三倍(幾率比:2.8)。使用記憶宮殿技術的學生在培訓後獲得滿分的可能性是原來的兩倍(2.1),而對照組比培訓前的成績提高了約50%(1.5)。 重要的是,一項定性調查發現,使用原住民技術的學生認為它更令人愉快,「既是一種記憶事實的方式,也是一種了解原住民文化的方式,」Reser博士說。 Reser博士說,蒙納士大學農村衛生學院正在考慮,一旦教學恢復到COVID-19前的正常狀態,就將這些記憶工具納入醫學課程。他說:「今年我們希望向學生提供這種方法,不僅促進他們的學習,而且減少與需要大量死記硬背的課程有關的壓力。」 來源:cnBeta

古代岩畫最近數十年侵蝕加速

根據本周自然科研旗下《科學報告》雜誌發表的一項考古學研究,氣候變化可能加劇了印度尼西亞古代岩畫的分解,其中包括已知最古老的約成於39900年前的手印畫。氣候變化是一種長期現象。科學家已知氣候變化帶來的天氣事件會對人類產生嚴重影響,但並未得知這種事件會對考古事件造成的影響。 印度尼西亞一處名為「馬洛斯-龐格普」遺址的岩畫使用紅色和深紫色顏料,繪制在石灰岩洞穴和岩棚中,約有20000至45000年的歷史。現有證據稱這些岩畫在最近數十年中正在加速侵蝕,但原因不明。 澳大利亞格里菲斯大學吉立安·胡安特里及其同事在「馬洛斯-龐格普」遺址的11處洞穴遺跡中,通過分析洞穴表面開始剝落的岩片,調查了加劇岩畫退化的可能原因。 研究團隊在三處遺址的石片中發現了鹽類,包括硫酸鈣和氯化鈉。這些鹽類已知會在岩石表面形成晶體,導致岩石開裂。團隊還在所有11處遺跡發現硫含量很高,而硫是數種鹽的組成成分。這些發現表明「馬洛斯-龐格普」各處遺跡鹽相關的分解相當普遍。 研究團隊指出,季節性降雨和乾旱交替出現帶來的氣溫和濕度反復變化創造了條件,促進無機鹽晶體形成和對岩石藝術的侵蝕。 他們認為,全球升溫以及氣候變化、厄爾尼諾事件導致的極端天氣事件頻率和嚴重程度增加,或許加劇了這一現象。作者總結說,需要進行長期監管和保護工作,以保護熱帶地區的岩石藝術。 來源:cnBeta

預計到2050年全世界的外來物種數量將再增加36%

由UCL參與的一個國際團隊的新研究發現,與2005年相比,外來(非本地)物種的數量,特別是昆蟲、節肢動物和鳥類,預計到本世紀中期將在全球范圍內增加36%。該研究發表在《全球變化生物學》上,它還預測了大約2500個新的外來物種到達歐洲,這意味著在45年的時間里,僅歐洲大陸就將增加64%。 埃及鵝(Alopochen aegyptiaca)最初來自非洲,現在在中歐和西歐定居 由德國森肯貝格生物多樣性和氣候研究中心領導的研究小組希望通過更嚴格的生物安全法規來減少這個數字。 外來物種是指那些人類在世界范圍內遷移到它們並不自然出現的地方的物種。到2005年(最新的全球綜合目錄的日期),已經記錄了超過35000個這樣的物種。其中一些外來物種可能會成為入侵者,對生態系統和經濟產生破壞性影響。外來物種是導致動物和植物滅絕的主要原因之一。 共同作者蒂姆·布萊克本教授(UCL生物多樣性與環境研究中心和ZSL動物學研究所)說:"我們的研究預測,在未來的幾十年里,外來物種將繼續以高速度加入生態系統,這令人擔憂,因為這可能會促成有害的生物多樣性變化和滅絕。但我們不是無助的旁觀者:通過全球一致的努力來應對,應該可以減緩或扭轉這一趨勢。" 圖為箱形樹蛾,原產於東亞,現在在歐洲各地發現 在這項研究中,研究小組開發了一個數學模型,根據源池(最終可能成為入侵者的物種)的估計規模和歷史入侵的動態,首次計算出在假設繼續保持當前趨勢的 "一切照舊"的情況下,預計到2050年將會有多少外來物種。 該模型預測,與2005年的水平相比,到2050年全世界的外來植物和動物物種數量將增加36%。該研究確定了各地區之間的高度差異。預計歐洲的增幅最大,到本世紀中葉,歐洲的外來物種數量將增加64%。預測其他外來熱點包括亞洲、北美和南美的溫帶地區。預計澳大利亞的外來物種的相對增幅最低。 歐洲也將看到外來物種絕對數量的最大增長,預計將有大約2500個新的外來物種。 主要作者Hanno Seebens博士(德國森肯伯格生物多樣性和氣候研究中心)說。"這些主要包括相當不明顯的新來者,如昆蟲、軟體動物和甲殼類動物。相比之下,外來哺乳動物物種非常少,如著名的浣熊"。 共同作者Franz Essl博士(維也納大學)補充說:"預計昆蟲和其他節肢動物,如蛛形綱和甲殼綱的增加量特別大。我們預測,到本世紀中葉,這些生物界的群體外來居民的數量將在世界每個地區增加,特別是在亞洲的溫帶緯度地區幾乎增加120%。" 該研究還預測,外來物種的到達率將繼續增加,至少在一些動物群體中是這樣。在全球范圍內,到2050年,與1960-2005年期間相比,外來節肢動物和鳥類物種的到達速度將特別快。在歐洲,除哺乳動物外,所有植物和動物類別的新到物種的速度預計都會增加。由於全球貿易和運輸預計將在未來幾十年內增加,使許多物種作為偷渡者滲入新的棲息地,因此外來物種的傳播不會逆轉,甚至也不會放緩。 Seebens博士說。"我們將無法完全阻止外來物種的引入,因為這將意味著對國際貿易的嚴格限制。然而,更嚴格的法規和嚴格的執行可以大大減緩新物種的流動。這種措施的好處已經在世界的一些地方顯示出來。歐洲的法規仍然相對寬松,因此這里有很大的潛力,可以採取新的措施來遏制新的外來物種的到來。" 來源:cnBeta

深空「聆聽」:科學家進行的長時間研究可「聽到」連續的引力波

據媒體報導,當尋找丟失的鑰匙時,有許多可能的策略。您可以嘗試從一個房間移到另一個房間,將視線投向每個平坦的表面,以期發現丟失的鑰匙。當然,這是假定它們在明顯的地方;如果它們被藏在報紙下或掉在沙發後面,您將永遠不會發現它們。那麼哪個是最佳策略?科學家們在尋找來自快速旋轉的中子星的引力波時面臨著類似的難題。 科學家們正在追求一種全新的策略,以對從快速旋轉的「變形」中子星中連續引力波進行首次檢測。中子星是除黑洞外密度最大的星體,只要它們不是完美的球形,就會發出非常微弱的連續引力波的「嗡嗡聲」。聽到這種 「嗡嗡聲」將使科學家能夠深入中子星內部,發現它的秘密,對物質的最極端狀態產生新的認識。然而,我們非常敏感的「耳朵」(使用強大雷射的4公里大小的探測器)還沒有「聽到」任何聲音。 挑戰的一部分是,科學家們並不確定最佳的搜索策略。以前的大多數研究都採取了 「逐個房間 」的方法,試圖在盡可能多的不同地方找到連續的引力波。但這意味著科學家只能在任何一個地方花有限的時間來聽那明顯的 「嗡嗡聲」。而且由於 "嗡嗡聲 "非常安靜,很有可能根本聽不到它。 在最近發表在《物理評論D》上的一項研究中,由澳大利亞國立大學ARC卓越引力波發現中心(OzGrav)的博士後研究員Karl Wette領導的一個科學家小組,嘗試了 "除了廚房,它們還能在哪里?"的方法。 Wette解釋:「我們對連續引力波可能出現的具體位置進行了有根據的猜測,部分是基於我們對脈沖星的了解--它們就像中子星,但發出的是無線電波而不是連續引力波。我們假設在脈沖星無線電波附近會探測到連續引力波。」就像猜測你丟失的鑰匙可能會在你的手提包或錢包附近。 利用現有的觀測數據,研究小組花了大量的時間在這個位置進行搜索(將近6000天的計算機時間!),仔細聆聽那微弱的「嗡嗡聲」。他們還使用了圖形處理單元--通常用於計算機遊戲的專業電子設備--使他們的算法運行速度超快。 「我們的搜索比以前對這個位置的任何搜索都要敏感得多,」Wette說。「不幸的是,我們沒有聽到任何聲音,所以我們這次的猜測是錯誤的。現在又回到了繪圖板上,但我們會繼續聆聽。」 來源:cnBeta

准備好觀賞了嗎?本月月底將迎來超級血月

據媒體報導,准備好迎接一個罕見而可愛的宇宙現象吧。5月26日,世界上的部分地區將會出現月全食,不過因為有了直播,所以無論身在何處都能觀看到這場盛大的天文慶典。當月球進入地球的陰影時,地球的陰影擋住了太陽光,這時候月食就發生了。 跟日食不同,大家可以用肉眼直接觀察月亮。這個月的月全食有著各種各樣的名稱,但這里可以把它概括為「超級花血月」。 給它取這個名字是有原因的。月全食會使月亮呈現出淡紅色--這是「血」的部分。農民年鑒則會給每個月的滿月起各種各樣的昵稱,五月的月亮通常被稱為「花月」。這顆衛星也將是其橢圓軌道上離地球最近的衛星之一,這使它看起來比平常更亮更大。這就是「超級月亮」的部分。 NASA表示,在美洲、澳大利亞、紐西蘭和東亞的部分地區都可以看到這次日食。夏威夷和阿拉斯加的居民應該也會有一個很好的觀看機會。 Timeanddate.com網站的觀看指南可以讓大家找到自己所在位置的觀賞時間以及能看到的日食部分。 大家不需要在一個最佳區域來捕捉這場盛事。Virtual Telescope項目將在5月26日凌晨3點開始提供實時反饋。 傳送門 Timeanddate.com正在跟澳大利亞、夏威夷、加州和亞利桑那州的天文學家合作舉辦自己的全球流媒體活動,其將在太平洋時間凌晨2:30左右開始播放。 Timeanddate.com月全食傳送門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阻斷神經肽Y的一特定受體可增加脂肪代謝並防止體重增加

據媒體報導,澳大利亞加文醫學研究所領導的一項研究顯示,一種在食物匱乏時幫助保存能量的受體可能是治療飲食引起的肥胖症的更安全方法的關鍵。在一項使用實驗模型和肥胖者脂肪組織活檢的研究中,該團隊發現,阻斷分子神經肽Y(NPY)的一個特定受體(它幫助我們的身體調節其產熱)可以增加脂肪代謝並防止體重增加。 「Y1受體充當了身體發熱的『制動器』。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發現阻斷脂肪組織中的這一受體可將『儲存能量』的脂肪轉化為『燃燒能量』的脂肪,從而開啟產熱並減少體重增加,」加文醫學研究所神經內分泌學組組長、《自然通訊》上發表的論文的共同第一作者史彥川(音譯)博士說。 「目前用於治療肥胖症的大多數藥物都是針對大腦來抑制食慾的,而且可能有嚴重的副作用,限制了它們的使用。我們的研究揭示了一種直接針對脂肪組織的替代方法,這可能是一種更安全的預防和治療肥胖症的方法。」 肥胖和超重是主要的公共健康問題,在澳大利亞,估計有三分之二的成年人受到影響。這種情況可能導致嚴重的並發症,包括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一些癌症,雖然改變生活方式對減肥至關重要,但對一些人來說,藥物治療是至關重要的輔助治療選擇。 該研究的作者調查了由分子NPY控制的Y1受體,NPY在飢餓的條件下在體內釋放,幫助減少能量消耗,增加脂肪儲存。令人驚訝的是,研究小組發現,Y1受體在肥胖者的脂肪組織中產生的水平更高。然後,該團隊在一個肥胖症的小鼠模型中使用實驗性治療方法BIBO3304阻斷了Y1受體。 「在我們的研究中,我們發現服用BIBO3304並餵食高脂肪飲食的小鼠在七周內的體重增加比單獨服用高脂肪飲食的小鼠少約40%。史彥川博士說:「這種體重增加的明顯減少是由身體發熱的增加和脂肪量的減少引起的。」 「此外,當我們將BIBO3304應用於從肥胖者體內分離出來的人類脂肪細胞時,我們發現這些細胞開始開啟與小鼠體內參與產熱的相同基因,這表明針對Y1受體途徑可能同樣會增加脂肪代謝並減少人類的體重增加,」史彥川博士補充說。 「NPY是一種代謝調節器,在能量供應不足的狀態下起著關鍵作用,它幫助儲存脂肪作為一種生存機制。然而,今天,這些有利的影響會加劇現有的飲食引起的體重增加,導致肥胖和代謝疾病,」共同第一作者、加文大學飲食障礙實驗室主任 Herbert Herzog教授說。 研究人員表示,該研究的一個關鍵部分是證明實驗性治療方法BIBO3304沒有穿過血腦屏障,而且阻斷Y1受體途徑的抗肥胖效果不是通過大腦發生的,而是具體地只發生在周邊組織。 「目前大多數處方治療的目的是通過針對中樞神經系統來減少食物攝入。然而,這些藥物可能有明顯的精神或心血管方面的副作用,這導致80%以上的這些藥物被撤出市場,」史彥川博士說。 「我們的研究是至關重要的證據,即在不影響中樞神經系統的情況下阻斷外周組織的Y1受體,通過增加能量消耗來有效預防肥胖。它揭示了一種新的治療方法,可能比目前針對食慾的藥物更安全,」 Herzog教授說。 她補充說:「我們的團隊和其他小組已經揭示了針對NPY-Y1受體系統的進一步潛在好處,包括刺激骨細胞生長,以及改善心血管功能和胰島素抵抗。我們希望我們的研究結果的發表將導致人們對探索BIBO3304和相關制劑作為肥胖症和其他健康狀況的潛在治療方法的興趣增加。」 來源:cnBeta

澳大利亞海底發現神秘蠕蟲:竟然長著100多個屁股

5月11日消息,在希臘神話中,九頭蛇是一種長著許多頭的生物;在挪威神話中,也存在類似的神秘生物,據傳主神奧丁騎著一頭叫做「斯雷普涅」的馬,它長著多條腿。然而,在現實生活中,科學家發現一種奇特的蠕蟲,它竟然長著100多個肛門,這是生活在澳大利亞溫暖沿海水域的蠕蟲,它被命名為Ramisyllis multicaudata。 「屁股蟲」的形狀有點像樹,只有一個頭和不斷分支的身體,每個分支都有獨自的肛門系統,現在科學家對這種多肛門生物內部結構深入分析發現,其身體結構更加奇特。 在立體顯微鏡下,在宿主海綿中單個屁股蟲活體標本的解剖部分,還能看到一些海綿組織的脫落碎片 據悉,屁股蟲和近親物種裂蟲僅生活在海洋海綿的孔隙和管道中,它將自己的頭靠近海綿底部,然後將身體分支穿過海綿管道,一直延伸至海綿外部。德國哥廷根大學進化生物學家特里薩·阿瓜多和她的同事認為,屁股蟲的分支特徵完美適應了海綿類似瑞士奶酪迷宮的結構,它的身體分支不適合在海水中游動。 相比之下,生活在海綿中的生物是受到保護的,它們可以在海綿的管道中探索尋找食物,並且很容易就鑽進去。 自2006年首次發現屁股蟲以來,科學家已對它的獨特外部結構產生了深入了解,但關於該蠕蟲內部結構是如何構成的,卻知之甚少。因此,阿瓜多和一支跨國研究團隊展開深入分析,發現屁股蟲纏結在野生海綿中,並將它們帶到了實驗室。 圖中是屁股蟲的分支結構,左下角是它唯一的頭部結構 研究人員使用不同成像策略檢查了屁股蟲及其海綿多孔棲息地,他們使用三維X射線方法觀察屁股蟲在海綿宿主體內的排列方式,還將蠕蟲從海綿中解剖出來,使用不同放大倍數的顯微鏡觀察屁股蟲內部結構。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出版的《形態學雜誌》上,揭示了屁股蟲的神秘面紗,它竟然長著100多個肛門系統。 阿瓜多說:「我們能夠在一個標本中數出500多個分支,但我們認為它們很容易就能達到1000個分支。」 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屁股蟲每次產生分叉的時候,所有內部器官也會分裂增生,其中包括:腸道、神經等,所有身體結構都在分叉長度范圍內進行分裂,這也形成一個獨特的肌肉帶,或者「肌肉橋」,每次生物分裂的時候,這些肌肉帶與屁股蟲主體結構不同,將產生許多分叉,向外不斷延伸。 圖中是宿主海綿,在海綿表面可以看到許多條屁股蟲 當阿瓜多仔細檢查分支頂部時,發現離屁股蟲頭部越遠,其身體結構就變得更加奇怪,他們認為分叉頂部對於屁股蟲的繁殖至關重要。 當屁股蟲決定進入繁殖期,其分支末端基本上轉化為生殖器,充滿了卵子和精子,這些生殖單位(或者「生殖根」)能長出眼睛和大腦。當它們成熟時,生殖根就會脫落並游離,剛形成的頭部和眼睛將引導它們與異性生殖根發生交配,一開始它們像一群蠕動的「屁眼」,後期就變成了一群自動追求交配的「魚雷」。 與屁股蟲屬於相同種屬的無分支蠕蟲也以類似的生殖根方式進行繁殖,但屁股蟲擁有數百個分支。俄羅斯莫斯科國立大學無脊椎動物學家亞歷山大·策特林稱,這項最新研究具有重要意義,突破了傳統海洋生物研究屏障,在多數情況下,海洋環節生物(海洋蠕蟲)是一種很難研究和觀察的對象,它們過著神秘的生活,主要生活在海底管道和洞穴中,或者隱藏在海底沉積物中,幾乎從不現身。 策特林還指出屁股蟲的另一大謎團——它的飲食,在蠕蟲的腸道中未發現任何食物,只有空的內髒,對於一種擁有如此多肛門的生物而言,這是非常令人困惑不解的,它為什麼需要大量的消化系統呢? 阿瓜多說:「我們不理解一種長著一個嘴部的生物如何維持如此龐大的身體系統,由於海綿會產生水流,很可能屁股蟲是以進入海綿通道的海水有機物質為食。」 之前研究表明,屁股蟲擁有許多微型、細長分支,它們可以直接從水中吸收營養物質。目前,阿瓜多和她的同事正在設計一項實驗,用於揭曉屁股蟲是如何進食的,同時,他們還在研究該蠕蟲身體分支的不同部位以及近親物種的基因表達,從而深入了解它們如何生長成數百個屁股。 來源:cnBeta

研究稱澳大利亞政府擁有的機場產生的太陽能足以為一個城市供電

一項新研究發現,澳大利亞政府擁有的機場如果安裝了大規模的屋頂太陽能系統,其生產的電力足以為13.6萬個家庭供電。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研究人員將一個地區城市的住宅太陽能電池板產生的電力與21個租賃的聯邦機場的潛在綠色能源生產進行了比較。 他們發現,如果在機場安裝大規模的太陽能電池板,它們的發電量將是該市17000塊住宅電池板的10倍,同時每年可抵消151.6 kt溫室氣體排放量。 研究人員Chayn Sun博士說,該分析顯示了將可再生能源工作集中於大型集中式屋頂太陽能系統的價值。她說:"我們不能依靠小型住宅太陽能電池板來使我們實現零排放經濟,但在機場等地點安裝大型電池板將使我們更接近零排放。" "我們希望我們的結果將有助於指導能源政策,同時為大型建築的太陽能部署的未來研究提供信息。在促進國家經濟發展的同時,對溫室氣體減排目標做出貢獻,有很大的潛力。" 作為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科學學院的地理空間科學家的Chayn Sun說,機場是太陽能電池板的理想場所,但目前沒有充分發揮其潛力--許多澳大利亞機場沒有足夠的太陽能系統。"她說:"機場有良好的陽光照射,因為它們沒有被高大的建築物或樹木遮擋,使它們成為利用太陽能量的完美地點。 「澳大利亞正面臨著能源危機,然而我們的太陽能資源--如機場屋頂--卻被浪費了。利用這一電源將避免澳大利亞每年燃燒63千噸的煤炭,這是實現零碳未來的重要一步。」 對於發表在《建築工程雜誌》上的這項研究,地理空間研究人員估計了維多利亞州本迪戈市17000塊住宅太陽能電池板一年來所產生的太陽能電力。 首席作者、地理空間科學碩士生Athenee Teofilo隨後繪制了每個租賃的聯邦機場的建築圖--不包括圓頂和水泡型機庫等不適合的結構--並確定了2.61平方公里的可用屋頂空間。研究人員確定了每個機場的太陽能電池陣列的最佳傾斜角度,以實現效率最大化。 珀斯機場具有最大的發電潛力;在那里放置太陽能電池板可以產生幾乎兩倍於本迪戈的太陽能產量,相當於阿德萊德、雪梨、莫拉賓和湯斯維爾機場的總產量。即使是墨爾本機場,每年的太陽能發電量也會超過本迪戈的近12千兆瓦時。 研究發現,不太適合使用太陽能電池板的機場建築,如愛麗斯泉和坦南特溪的機場建築,仍可用於地面太陽能系統。Sun說,這項研究強調了能源政策包括在機場安裝太陽能電池板計劃的必要性。 她表示:「根據我們的太陽輻射分析,我們知道擁有合適的太陽能系統的機場不僅可以自給自足,而且可以產生足夠的電力,將多餘的電力送回電網。我們繪制了聯邦政府擁有的機場,但澳大利亞有150多個私人擁有的機場,這些機場也可以安裝電池板。澳大利亞接受了如此多的太陽輻射,該國的每一個機場都將從安裝正確類型的太陽能電池板中受益。」 她認為,該電池板的反射不會是一個問題,因為現代太陽能電池陣列吸收而不是反射太陽光。 以前的研究認為機場是偉大的太陽能發電機,但皇家墨爾本理工大學的研究更進一步,對大規模系統的使用進行了精確建模。 這些發現也可以擴展到評估其他場所的太陽能潛力,如大型商業建築、倉庫或配送中心。 來源:cnBeta

從黑洞的陰影和碰撞中檢驗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

廣義相對論,即愛因斯坦的引力理論,在其最極端的情況下得到了最好的檢驗,那就是接近黑洞的事件視界,通過觀察超大質量黑洞的陰影和引力波,探測來自恆星質量黑洞碰撞的宇宙結構中的漣漪。來自ARC引力波發現卓越中心(OzGrav)、事件地平線望遠鏡(EHT)和LIGO科學合作組織的科學家們首次概述了一種一致的方法來探索這兩種不同觀測結果與愛因斯坦廣義相對論的偏差。 這項研究發表在《物理評論D》上,證實了愛因斯坦的理論准確地描述了目前對黑洞的觀測,無論是從最小還是到最大的。 廣義相對論的標志性預測之一是黑洞的存在。該理論提供了關於黑洞對時空結構影響的具體描述:一個四維網,它編碼了物體如何在空間和時間中移動。這一預測被稱為克爾公制,它與光在黑洞周圍的彎曲或二元黑洞的軌道運動有關。在這項研究中,克爾公制的偏離與這些黑洞觀測中的特徵有關。 2019年,Event Horizon望遠鏡產生了星系M87中心的黑洞的剪影圖像,其質量是我們太陽的幾十億倍。陰影的角度大小與黑洞的質量、它與地球的距離以及與廣義相對論預測的可能偏差有關。這些偏差可以從科學數據中計算出來,包括以前對黑洞的質量和距離的測量。 同時,自2015年以來,LIGO和Virgo引力波觀測站一直在探測來自合並的恆星質量黑洞的引力波。通過測量來自碰撞黑洞的引力波,科學家可以探索黑洞的神秘性質和度量。這項研究的重點是廣義相對論的偏差,這些偏差在兩個黑洞碰撞和合並之前,以引力波的間距和強度的輕微變化出現。 結合對M87中超大質量黑洞陰影的測量和來自幾個雙胞胎黑洞探測的引力波(稱為GW170608和GW190924),研究人員沒有發現偏離廣義相對論的證據。該研究的共同作者和OzGrav研究助理Ethan Payne(澳大利亞國立大學)解釋說,這兩項測量提供了類似的、一致的約束。"不同大小的黑洞可能有助於打破所看到的EHT和LIGO/Virgo觀測之間的互補行為,"Payne說。"這項研究為未來測量克爾公制的偏差奠定了基礎。" 來源:cnBeta

研究發現一種海藻補充劑可以讓養殖魚類的免疫反應增強三倍

據媒體報導,跟其他類型的畜牧業一樣,抗生素被廣泛用於水產養殖以預防疾病。也許很快就會有一種更健康、更環保的替代品出現,即把海藻添加到現有的魚食中。來自澳大利亞陽光海岸大學的科學家們根據以往的研究在最近試驗中在圈養的褐籃子魚(Siganus fuscescens)的顆粒化商業飼料中添加了11種不同類型的海藻粉。 雖然有三種海藻似乎能有效地促進動物的免疫反應,但有一種被稱為紫杉狀海門冬(Asparagopsis taxiformis)的紅色海藻被證明表現得特別好。據報導,即使它只占了魚類飼料重量的3%,褐籃子魚的免疫反應也提高了四倍--這意味著它們對病原體感染的抵抗力提高了三倍。 事實上,這種海藻被證明比目前水產養殖業中使用的四種傳統免疫系統增強產品表現得更好。 有趣的是,攝入海門冬也被發現可以減少奶牛打嗝時釋放的甲烷。更進一步的研究讓研究人員們相信,由海藻製成的飼料補充劑同樣可以提高牛和其他農場動物的免疫系統。 這項研究的首席科學家、博士生Valentin Thépot說道:「沒有理由認為這種免疫刺激效應僅限於魚類。它可能也適用於其他農業行業,不同種類的海藻可能提供其他免疫或生產效益。這肯定有進一步研究的空間。」 目前,該大學已經為這種補充劑申請了專利並希望其可以作為一種經濟刺激用來海門冬的商業種植和收獲。相關研究報告已發表在《Fish and Shellfish Immunology》上。 來源:cnBeta

脈沖星風狀星雲證據可能解開34年以來的天文學之謎

來自錢德拉和NuSTAR的數據為在超新星1987A(SN 1987A)的中心存在一種被稱為 "脈沖星風星雲 "的結構提供了證據。脈沖星風星雲是由快速旋轉的中子星產生的帶電粒子和磁場組成的雲。如果得到證實,數十年來對尋找大質量恆星坍塌後爆炸後留下緻密核心的研究達到了高潮。 自從天文學家在1987年2月24日捕捉到一顆恆星的明亮爆炸後,研究人員一直在尋找本應被留下的被壓扁的恆星核心。一組天文學家利用來自美國宇航局太空任務和地面望遠鏡的數據可能最終找到了它。作為大約400年來第一顆肉眼可見的超新星,超新星1987A(簡稱SN 1987A)引發了科學家們的極大興奮,並很快成為天空中研究最多的物體之一。這顆超新星位於大麥哲倫星系,這是我們銀河系的一個小型伴星系,距離地球只有大約17萬光年。 當天文學家看著碎片從引爆點向外爆炸時,他們也在尋找這顆恆星的核心應該留下的東西:一顆中子星。來自美國宇航局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的數據和美國宇航局核子光譜望遠鏡陣列(NuSTAR)以前未發表的數據,結合去年報告的地面阿塔卡馬大型毫米陣列(ALMA)望遠鏡的數據,現在提出了一系列耐人尋味的證據,證明SN 1987A中心的中子星存在。 當一顆恆星爆炸時,它在外層被炸入太空之前就會塌陷到自身。核心的壓縮將它變成一個密度極大的物體,太陽的質量被擠壓到一個只有大約10英里寬的物體中。這些物體被稱為中子星,因為它們幾乎完全由密集的中子組成。它們是極端物理學的實驗室,在地球上是無法復制的。超新星1987A在30多年前爆炸,現在仍然被碎片包圍。美國宇航局的核光譜望遠鏡陣列,或稱NuSTAR(顯示為藍色)和錢德拉X射線天文台(顯示為紅色)對高能環境進行了成像,後者具有更精細的解析度。快速旋轉和高度磁化的中子星,稱為脈沖星,會產生一束類似燈塔的輻射,當它的旋轉將光束掃過天空時,天文學家會檢測到脈沖。有一個脈沖星的子集,從其表面產生風,有時幾乎是以光速--形成復雜的帶電粒子和磁場結構,被稱為 "脈沖星風星雲"。 通過錢德拉和NuSTAR,研究小組發現SN 1987A的碎片撞向周圍物質時產生了相對低能量的X射線。研究小組還利用NuSTAR探測更高能量X射線的能力發現了高能量粒子的證據。對這種高能X射線發射有兩種可能的解釋:要麼是脈沖星風星雲,要麼是粒子被爆炸的沖擊波加速到高能。後一種效應不需要脈沖星的存在,而且發生在離爆炸中心更遠的地方。 最新的X射線研究支持脈沖星風星雲的情況,意味著中子星一定在那里。研究人員認為在2012年和2014年之間,較高能量的X射線的亮度基本保持不變,而用澳大利亞望遠鏡緊湊型陣列探測到的無線電發射則有所增加。這與爆炸波方案的預期相悖。接下來,作者估計需要近400年的時間才能將電子加速到NuSTAR數據中看到的最高能量,這比殘余物的年齡大10倍以上。 錢德拉和NuSTAR的數據也支持來自ALMA的一個2020年的結果,該結果為毫米波段的脈沖星風星雲結構提供了可能的證據。雖然這個 "圓球 "還有其他潛在的解釋,但是它被認定為脈沖星風星雲可以通過新的X射線數據得到證實。這是支持有一顆中子星留下的更多證據。如果這確實是位於SN 1987A中心的一顆脈沖星,它將是迄今為止發現的最年輕的一顆。 來源:cnBeta
看電視能治療痴呆症?閃爍燈光與聲音節奏讓大腦活躍

新研究稱與糖尿病相關的心臟代謝因素可能有助於痴呆症的發生

據媒體New Atlas報導,研究人員很早就發現2型糖尿病患者的痴呆症發病率較高。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的新發現為這種情況的發生提供了線索,表明與糖尿病相關的心臟代謝因素,如血壓升高,可能有助於痴呆症的發生。 一些估計顯示,與那些在其他方面健康的人相比,糖尿病患者在晚年患痴呆症的可能性是他們的兩倍。這兩種情況到底是如何聯系在一起的,目前還不清楚。 最近在2021年英國糖尿病專業會議上提出的新研究提供了一些線索,幫助解釋可能支撐這種經常觀察到的關聯的因果機制。這項研究尚未經過同行評審和發表,它調查了20多萬名2型糖尿病患者的長期病史。 這些患者中約有10%的人患上了痴呆症,因此研究人員追蹤了每個受試者被診斷為痴呆症之前的20年數據。研究的重點是心臟代謝因素,包括血壓和膽固醇的變化。 研究結果顯示,與那些沒有患上痴呆症的糖尿病患者相比,那些後來患上痴呆症的糖尿病患者在診斷前19年內顯示出較高的血壓。與那些沒有顯示出認知能力下降的糖尿病患者相比,患痴呆症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和膽固醇水平也都較高。 領導倫敦帝國理工學院新研究的Eszter Vamos指出,這些發現不能確認糖尿病和痴呆症之間的因果機制。然而,她說這項研究強調了糖尿病患者密切監測和管理心臟代謝症狀的重要性。 「我們的結果強調了對2型糖尿病患者盡早謹慎管理心血管代謝因素(如血壓,膽固醇和葡萄糖水平)的重要性,」Vamos說。"雖然這項研究不能確認因果關系,但這些結果表明,血壓和其他心臟代謝因素可能在診斷前20年就已經促成了痴呆症的發展。" 去年年底發表的一項澳大利亞研究發現,與未服用二甲雙胍的糖尿病患者相比,服用該藥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認知能力下降速度較慢。科學家目前正在研究二甲雙胍潛在的延長壽命的作用,因此澳大利亞的研究表明,該人群中痴呆症發生率較低可能歸因於二甲雙胍的新作用。 然而,這項新研究表明,任何有效的糖尿病治療都可能有助於緩解與該疾病相關的認知能力下降。英國糖尿病協會的Elizabeth Robertson說,這些新發現指出了2型糖尿病可能導致痴呆症的發生。 Robertson表示:「導致痴呆症的身體變化發生在症狀出現之前的幾年,研究人員首次在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發現了一種與痴呆症有關的變化模式。了解哪些因素有助於痴呆症的發展,以及它們何時產生最大的影響,對於給2型糖尿病患者提供盡可能好的護理以防止或推遲痴呆症的發生至關重要。」 來源:cnBeta

大陸地殼出現比此前認為的早5億年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26日報導,科學家在2021年歐洲地球科學聯盟(EGU)大會上提出最新結論稱,大陸地殼出現的時間比此前認為的早約5億年。大陸地殼對板塊構造、海洋化學和生物演化具有重要意義,這項研究有助進一步揭示地球生命誕生的環境。 據英國《新科學家》雜誌報導,地球在45億年前形成時是一個熔岩地獄,最終地球外層開始冷卻,形成一個被全球海洋覆蓋的固體地殼。一旦陸地地殼形成,它就開始風化,並向海洋輸送重要的礦物質和營養物質,這一過程對於原初生命的誕生至關重要,而且,這些營養物質的痕跡保存在古代岩石記錄中。 以前,科學家在推斷地球大陸形成時使用的是海洋碳酸鹽中的鍶同位素,但有30億年以上歷史的岩石很罕見,也容易發生蝕變。 鑒於此,研究人員另闢蹊徑,使用重晶石來推斷地球大陸何時形成。 重晶石由海水中的硫酸鹽與熱液噴口噴出的鋇混合而成,其中保存著豐富的海洋化學記錄,有助於重建古代環境。本研究負責人、挪威卑爾根大學地球化學家德西里·羅爾丁克解釋說:「重晶石不會真正改變,它們的化學成分包含有它們形成環境的『指紋』。」 羅爾丁克團隊對來自澳大利亞、南非和印度6個地點的30塊古老的岩石樣本進行了分析,這些樣本中都包含有重晶石。他們計算出了重晶石中鍶同位素所占的比例,並據此推斷出風化的大陸岩石進入海洋並進入重晶石的時間,結果發現風化始於約37億年前,比之前認為的早約5億年。 羅爾丁克說:「這是一段很長的時期,對我們思考生命是如何進化的具有重要意義。科學家通常認為,生命始於深海,但生物圈很復雜,我們不知道生命是否有可能在陸地上同時進化。」 美國德克薩斯大學奧斯汀分校的亞倫·薩特科斯基則表示,新研究結果表明,生命最早可能始於陸地上而非海洋內。 來源:cnBeta

巨型物種滅絕之謎:體形大小不代表一切,會挖洞很關鍵

新浪科技訊 4月17日消息,據媒體報導,地球遠古時期的物種體形龐大,而現今的物種體形相對較小,這些遠古物種的神秘滅絕消失與它們的體形有關嗎? <p袋貘,是一種類似牛大小的遠古滅絕動物,體重可能達到500公斤,它是更新世時期滅絕的大型有袋動物之一,很可能是冰河時代末期滅絕消失的。 目前,考古學家依據澳大利亞各地大小不一的遠古物種化石證據,構成了這些遠古巨型動物滅絕消失的重要線索,形成了關於巨型動物命運發展的幾種假設,據悉,考古學家研究分析的巨型物種化石源自4.2萬年前的遠古薩胡爾大陸,它包括: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紐幾內亞島和周邊鄰近的島嶼。 越來越多的專家一致認為,多種因素導致遠古巨型動物滅絕,包括:氣候變化、早期人類對環境的影響,以及淡水資源的獲取等。 更新世末期澳洲特有動物 這項最新研究是澳大利亞佛林德斯大學科里·布拉德肖教授領導的,他和同事使用復雜的數學模型評估不同物種滅絕的可能性,以及這對現今物種生存的深遠意義。 利用各種特徵,例如:體形、體重、壽命、存活率和繁殖力,他們創建了種群模擬模型來預測這些物種在不同類型環境干擾下生存的可能性。模擬包括了從日益嚴重的乾旱到不斷增加的狩獵壓力的各種情況,同時觀察13種滅絕巨型動物以及現今存活的8種比較物種中,哪一種有最大的生存機會。 布拉德肖和同事將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近期發表的《e生命》雜誌上,並將該研究結果與我們從遠古化石記錄中了解到的不同巨型物種滅絕時間進行了比較分析,他們希望證實最容易滅絕的物種是最先滅絕的,但結果並非如此。 盡管他們確實發現生長緩慢、繁殖能力較低的物種,例如:犀牛體形大小的袋熊近親物種雙門齒獸,通常比繁殖能力更強的物種,例如袋狼,更容易滅絕,物種間的相對易感性等級與化石記錄中的滅絕時間不符。 布拉德肖教授解釋稱,我們在化石記錄中發現,物種天生的滅絕脆弱性(例如:生長變得緩慢、體重增加、繁殖能力變低)與物種滅絕時間之間沒有明確的關系。 事實上,我們發現大多數用於比較的現存物種,例如:短喙針鼴、鴯鶓、叢冢雉和普通袋熊,平均而言,比現已滅絕的同類更容易受到感染。研究人員得出的結論是,真正的物種滅絕梯級很可能是復雜、具有局部區域特徵,其中包括區域氣候變化的影響,以及來自不同地區的人為活動壓力。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佛林德斯大學副教授維拉·威斯貝克稱,不同物種躲避獵人的相對速度,以及某物種是否會挖掘保護性的洞穴,也可能導致物種滅絕易感性和滅絕時間的不匹配。 例如:現今仍然存活、快速跳躍的紅袋鼠可能比一些已滅絕的步伐較慢的短面袋鼠更有逃跑優勢,挖洞的小袋熊可能比不會挖洞、體形更大的巨型動物更難被早期人類捕獵。 <p牛頓巨鳥是澳洲一種大型不會飛的鳥,於5萬年前滅絕。它們有巨型的喙,相信是肉食性的,但程度不明,可能是掠食者及食腐動物的混合,其身高可達2米。 研究報告合著作者、弗林德斯大學弗雷德里克·薩爾特雷博士稱,我們依據它們的生物學特徵確定了袋鼠是最不容易滅絕的物種,其次是單孔目動物(例如針鼴)和體形較大的袋熊物種。有趣的是,大型不會飛行的鳥,像鴯鶓和牛頓巨鳥,具有較高的物種滅絕敏感性,據悉,牛頓巨鳥高度超過2.5米,體重超過200公斤,是一種不會飛行的鳥類,該物種早已滅絕,其滅絕原因頗有爭議,美國科學家認為,牛頓巨鳥滅絕與原始人類活動有關,曾發現牛頓巨鳥蛋殼碎片有燃燒痕跡,推測大約5萬年前原始人類收集、烹煮牛頓巨鳥的蛋,嚴重影響該物種繁殖成功率。 布拉德肖教授總結稱,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依據某物種的特定生態環境,所有體形大小的物種滅絕風險都很高,這意味著依據生物學的第一法則,預測氣候變化和人類影響導致的物種未來滅絕並不總是簡單的。 來源:cnBeta

澳大利亞的電動車市場為什麼低迷?

甚至特斯拉都無法克服澳大利亞對電動汽車的敵意 特斯拉和電動汽車行業通常在世界上最富有的國家蓬勃發展。在澳大利亞,情況並非如此,即使是拖拉機銷量也比電動汽車銷量比例也達到了2:1。 在梅爾·吉勃遜(Mel Gibson)的超級老手福特獵鷹(Ford Falcon)在瘋狂的麥克斯(Mad Max)轟鳴全國各地的四十年後,這個熱愛汽車的國家無視全球向電氣化的轉變。2020年,電池驅動汽車僅占澳大利亞新車銷量的0.7%,而在英國和歐盟,這一數字猛增至10%以上。 這種抵制正在引起全球汽車製造商的憤怒,它們正在推遲或跳過在澳大利亞發布的汽車,以向提供電動汽車補貼並具有更積極的排放目標的市場供貨。歐洲最大的汽車製造商大眾汽車(Volkswagen AG)將澳大利亞的電動汽車政策比作「第三世界國家」的政策。 據BloombergNEF報導,在特斯拉董事長羅賓·丹霍爾姆(Robyn Denholm)所在的澳大利亞,道路交通脫碳的努力在20國集團中是最糟糕的。 澳大利亞在印度尼西亞和土耳其等發展中國家之後的排名反映了在思想上的鬥爭,這是保守的政府扼殺電動汽車的增長與致力於技術變革的全球汽車工業之間的鬥爭。 總部位於雪梨的電動汽車委員會執行長Behyad Jafari表示,對於電動汽車製造商來說,澳大利亞是一個「唯一敵對市場」。賈法里說,國家政策使它的公民看起來像「一群精疲力盡的人」,賈法里希望為英國和歐洲的電動汽車購買者提供補貼。 澳大利亞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均污染源之一,交通運輸量占其排放量的18%。去年澳大利亞發生的野火席捲了整個英國大小的地區,並摧毀了至少3000所房屋,這突顯出該國對氣候變化的敏感性。 然而,總理斯科特·莫里森政府(Scott Morrison)制定的2020年技術投資路線圖對電池,混合動力和插電式混合動力汽車分配了冷淡的「觀察簡報」。最近,政府在2月份的「未來燃料戰略」討論文件中說,新技術是減少排放的機會,但由於物有所值而取消了補貼。 這有可能使澳大利亞陷入全球電動汽車生產的殘酷局面,以及充斥著投資資金的充電網絡。 大眾汽車在一份聲明中說:「政府似乎對零排放汽車無動於衷,最不利的是反對。」 澳大利亞的法規「在某些方面可與第三世界國家相提並論」。 儘管在澳大利亞,與傳統汽車價格相同的電動汽車銷量可能會回升,但預計需求仍會很低。 據該公司稱,大眾的電動ID.3掀背車於去年在歐洲發布,其ID.4跨界車最早可能要到2023年才能在澳大利亞上市。該公司的目標是到2025年成為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領導者。 一些日產電動汽車也正在跳過澳大利亞。這家日本公司在一份聲明中將其歸咎於「缺乏一致和一致的國家目標和支持政策。」 沒有補貼,價格已成為無法接受的主要障礙。雪梨行銷公司Blue Hat Green負責人格雷格·卡雷奧(Greg Caleo)說,他很喜歡電動汽車-部分地是為了給女兒樹立榜樣-但他無法花近80,000美元購買一輛電動汽車。所以他堅持開著八年車齡的梅賽德斯。卡雷奧說:「I』ll drive it into the ground(我會一直開著它直到報廢)」 政府數據顯示,到去年年底,澳大利亞市場上約有50款EV車型,儘管僅比同等的燃料動力車型少了幾筆。特斯拉的Model 3起始價為66,900美元,高端Model S的起始價為189,990美元。在美國,Model 3的售價為38,490美元(50,320美元),而在中國的售價為249,900元(49,930美元)。 甚至連日產的小Leaf掀背車在澳大利亞也要花費5萬澳元。這比澳大利亞最暢銷車型的基礎車型堅固的豐田HiLux和福特Ranger高出了1.6萬澳元。 儘管在澳大利亞,與傳統汽車價格相同的電動汽車銷量可能會回升,但預計需求仍會很低。BloombergNEF去年表示,到2030年,電動汽車將僅占澳大利亞新車的18%,儘管到2040年,這一數字將達到64%。 化石燃料和電動汽車已成為莫里森先生的政治工具,莫里森因拒絕承諾實現零凈排放目標而在國際上越來越孤立。2017年,他在議會揮舞了拳頭大小的煤塊。他對工黨反對派說:「不要害怕,它不會傷害你。」 「是煤。」 兩年後,在競選活動中,莫里森先生警告電動汽車不能拖掛拖車和小船。莫里森說,電動汽車將「結束周末」。 由於缺乏政策確定性,而且道路上的電動汽車也很少,因此,澳大利亞車主在人口稠密的東部沿海地區以外的地方就沒有多少動力。電動汽車理事會去年在其年度報告中說,塔斯馬尼亞州和廣闊的北領地(達爾文和愛麗斯泉市所在地)總共只有幾十個充電站。 該委員會執行長賈法里(Jafari)說:「缺乏政策是導致所有其他問題的催化劑。」 ---報導來自BloombergNEF 來源:kknews澳大利亞的電動車市場為什麼低迷?

合作的雄性海豚能分辨出誰是它們的團隊成員

當涉及到友誼和競爭時,雄性海豚知道誰是好的團隊成員。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人員在《自然通訊》上發表的新發現顯示,雄性海豚根據對團隊合作,形成了一種團隊成員的社會概念。 布里斯托大學的研究人員與來自蘇黎世大學和麻薩諸塞大學的同事一起,利用來自西澳大利亞鯊魚灣的海豚種群的30年觀察數據和聲音重放實驗,評估雄性海豚如何對其聯盟網絡中其他雄性海豚的呼叫做出反應。 領導這項研究的布里斯托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高級講師Stephanie King博士說。"社會動物可以擁有復雜的方式來劃分與同種動物成員的關系。在我們自己的社會中,我們使用社會知識將個人劃分為有意義的群體,如運動隊和政治盟友。寬吻海豚形成了人類以外最復雜的聯盟,我們想知道它們如何對這些關系進行分類。" 三隻雄性海豚和一隻雌性海豚。資料來源:西蒙-艾倫博士 西蒙-艾倫博士是布里斯托大學生物科學學院的研究員,他為這項研究做出了貢獻,他補充說:"我們在海豚群上方駕駛無人機,在聲音回放期間記錄它們的行為,跟蹤它們在水下的運動,並揭示了關於海豚如何對其盟友網絡中其他雄性海豚的呼叫做出反應的新見解。" 雄性對所有過去一直幫助它們的盟友做出了強烈的反應,即使它們目前不是親密的朋友。另一方面,它們對那些過去沒有持續幫助過它們的雄性沒有強烈的反應,即使它們是朋友。這表明,這些海豚形成了 "團隊成員 "的社會概念,根據共同的合作歷史對盟友進行分類。 金博士說。"這種概念是通過經驗發展起來的,很可能在早期人類的合作行為中發揮了作用。我們的結果表明,基於合作的概念並不是人類所獨有的,它也發生在其他非親屬間廣泛合作的動物社會中"。 來源:cnBeta

澳媒:澳大利亞政府正討論介入「台海衝突」

【文/觀察者網 王愷雯】「隨著緊張局勢升級,坎培拉為台灣衝突做準備」,《澳大利亞金融評論》4月16以此為題刊文,稱澳政府內部已經「急劇升級(sharply escalated)」其準備工作,以應對可能在台海地區出現的軍事行動。 報導援引消息人士的話說,針對美國和中國可能在台灣問題上爆發衝突的最壞情況,澳政府可能會出動軍事力量配合美國行動,他們正在討論要在多大範圍和程度上投入協助。 報導截圖 一名澳國防官員向《澳大利亞金融評論》透露,潛在的「台海衝突」對澳政府而言非常棘手,澳大利亞投入的軍事力量取決於政府想要做出的軍事影響,「(澳方)已經對此這一問題和其他突發事件做出大量考慮。」 另一名前國防部官員則提到,澳政府對《太平洋安全條約》(ANZUS,又稱《澳新美安全條約》)是否適用於針對台灣的軍事攻擊還有疑問。 這名前官員還稱,一旦衝突發生,澳軍方的選項包括調派防空驅逐艦,與美國航空母艦打擊群一起行動,並出動柯林斯級潛艇牽制中國海軍。但由於中國海軍對澳軍艦構成威脅,此舉可能性較低。相較之下,澳大利亞更有可能為美軍提供「空中掩護」,例如出動海上偵查機、空中加油機、「楔尾」預警機和「超級大黃蜂」戰鬥機等,配合美軍在關島、菲律賓甚至日本基地的行動。 儘管「腦補」了一番澳大利亞如何參與「台海衝突」,不過《澳大利亞金融評論》又稱,消息人士和學者都表示,發生軍事衝突可能性不大,澳大利亞是希望向北京「發出信號」,即不會容忍中國「入侵台灣」。 報導援引坎培拉一名外交消息人士的話說,目前澳大利亞方面正進行大量的「情景規劃」,其目的是為了表明澳方不會對此視而不見。 這並非澳大利亞輿論近期首次炒作所謂「台海衝突」,而早在半個月前,美國方面就開始渲染澳大利亞將介入其中。 澳大利亞國立大學4月1日發布的一場播客節目中,美國駐澳大利亞使館臨時代辦麥可·戈德曼(Michael Goldman)透露,美國正與澳大利亞進行所謂的「戰略規劃」,考慮對可能發生的「台海衝突」採取聯合應對措施。 戈德曼當時並未表明,拜登政府是否希望澳大利亞在台海發生衝突時部署人員。彭博社則指出,儘管澳大利亞經常為自己在過去一個世紀中參與美國主導的每一場重大衝突而歡呼,但它從未承諾自己會參加可能發生的「台海衝突」,而美國自己也沒有在「保衛台灣不受中國侵略」的問題上給出斬釘截鐵的保證。 4月12日,澳大利亞前國防部長派恩(Christopher Pyne)在一場演講上鼓吹「印太地區10年內或開戰」,澳大利亞會被捲入,並宣稱「台灣可能就是下一個引爆點」。 此番言論被澳媒、台媒廣泛報導後,澳國防軍總司令安格斯·坎貝爾(Angus Campbell)15日在出席印度瑞辛納對話會時試圖為此「降溫」,聲稱因台灣問題爆發戰爭將產生「災難性影響」,澳大利亞堅持認為要繼續推動和平對話。 在被問及有關「美澳正計劃應對台灣等一系列軍事突發事件」時,坎貝爾回應說,所有的軍隊都進行了「各式各樣的計劃」,與志同道合的國家建立防務關係,理解其他國家的利益和世界觀,「既能減少衝突的可能性,必要時也能提高應對衝突的效率」。 澳國防軍總司令安格斯·坎貝爾 《澳大利亞金融評論》提到,在當天同一論壇上,印度和日本軍方負責人被問及,作為「四方安全對話(Quad)」機制的成員,他們是否正在集體計劃在台灣問題上對抗中國。沒有人回答這個問題。 上月底,國防部新聞局副局長、國防部新聞發言人任國強大校,在被問及「美軍官員稱『印太地區』最擔憂的事是中國武力接管台灣」一事時曾表示,中華民族必然實現偉大復興,海峽兩岸必然實現完全統一。外部勢力「以台制華」,「台獨」勢力「以武謀獨」,都是走不通的死路。中方堅決反對美方渲染所謂「中國軍事威脅」。美方應摒棄零和思維,客觀、理性看待中國發展和國防建設,多做有利於中美互信和地區和平穩定的事情。 本文系觀察者網獨家稿件,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來源:kknews澳媒:澳大利亞政府正討論介入「台海衝突」
《超級猴子球:香蕉閃電戰 HD》Steam開預購 12月10日正式發售超級猴子球:香蕉閃電戰 HD

新作《超級猴子球:香蕉狂歡》已通過澳大利亞評級

看起來SEGA並沒有忘記超級猴子球系列,而且系列配音演員也並沒有食言。根據澳大利亞遊戲分級機構公布的信息顯示,SEGA即將發布一款名為《超級猴子球:香蕉狂歡(Super Monkey Ball: Banana Mania)》的新作。 根據澳大利亞遊戲分級機構公布消息顯示,這款名為《超級猴子球:香蕉狂歡》已經於當地時間4月15日通過了內容審核,面向多平台。如果一切順利,相信我們將很快看到來自SEGA的官方正式公告。 超級猴子球系列已經經過了相當長一段時間的沉寂,2019年將NGC平台的《超級猴子球:香蕉閃電戰》高清化後重新引起了玩家的關注,這次應當會是一款全新作品。 來源:3DMGAME

《茶杯頭》入駐澳大利亞活動影像中心 展期長達十年

StudioMDHR工作室今天宣布,其開發的人氣獨立遊戲《茶杯頭》將以立體動畫裝置的形式入駐澳大利亞活動影像中心 (Australian Centre for the Moving Image),展覽長達十年。 該立體動畫裝置包含了超過100個獨立的3D列印模型,在閃光燈的幫助下完成「動畫」。 《茶杯頭》是一款以BOSS對戰為主的經典橫版卷軸類射擊遊戲。受上世紀30年代動畫片的啟發,遊戲無論是畫面還是音效都努力再現了當時的技術,如傳統的賽璐璐手繪動畫、水彩背景還有原聲爵士樂錄音等。 視頻畫面: 來源:遊民星空
《茶杯頭》立體動畫裝置入駐澳大利亞博物館 神還原

《茶杯頭》立體動畫裝置入駐澳大利亞博物館 神還原

<p今日(2021年4月13日),由Studio MDHR Entertainment Inc.開發的高難度經典橫版卷軸類遊戲《茶杯頭(Cuphead)》宣布本作將以全新立體動畫裝置的形式入駐澳大利亞博物館ACMI(Australian Centre for the Moving Image),將展示10年之久。 ​ 【游俠網】《茶杯頭》立體動畫裝置演示 <p《茶杯頭》是一款上世界30年代卡通風格的復古的橫版過關遊戲,玩家可以選擇扮演茶杯頭Cuphead或者Mugman,可以選擇單人模式或者合作完成,在這款遊戲中玩家將往返於奇異的世界,獲得新的武器,習得強力的超級移動能力,同時也將在任務中發現隱藏的秘密。  來源:遊俠網
強熱帶風暴Seroja襲擊澳大利亞,對沿海城鎮造成嚴重破壞

強熱帶風暴Seroja襲擊澳大利亞,對沿海城鎮造成嚴重破壞

據外媒報導,當地時間2021年4月11日,一場三級風暴罕見地在澳大利亞西部登陸,給沿海城鎮造成了嚴重破壞,而這些城鎮大多沒有應對颶風的設備。據悉,熱帶氣旋Seroja席捲了1000公里的土地,其沿著向南行進的路徑撞倒了樹木、破壞了建築物,至少1.5萬戶家庭斷電。 後來,Seroja風力減弱並轉移到海面,不過當地政府機構則正在處理損失。 4月11日,在風暴登陸前幾個小時,Suomi NPP衛星上的可見紅外成像輻射計套件(VIIRS)捕捉到了這張照片。 擁有約1500人的度假小鎮Kalbarri在這場風暴中受到了巨大的沖擊。據悉,Seroja於11日晚在Kalbarri以南位置登陸,摧毀了該市約70%的建築。風速達到了170km/h,這可能是該地區50多年來遭遇過的最強的大風。一夜之間,Kalbarri降雨量達到了近167毫米。 Seroja繼續向東南方向發展,對Geraldton也造成了破壞。當時,該風暴已降為二級,這是Geraldton50多年來第一次遭到這樣的風暴。4月12日,當風暴穿過澳大利亞西南角的小麥帶時,強度進一步降低。 Seroja向南的軌跡非常不尋常,科學家估計,在過去的5000年里,這種強度的颶風只向如此遙遠的南方移動過26次。然而在本周早些時候,Seroja跟另一個熱帶系統相互作用時向南彎曲。這種衝突--一種被稱為藤原效應的罕見現象--導致兩個系統相互旋轉並將Seroja拋向西方。由於受反厄爾尼諾條件的影響,高於正常的海洋表面溫度使Seroja加劇。風使Seroja遠離海岸並削弱了陸地影響從而使旋風保持相對較高的強度。 在進入澳大利亞水域之前,Seroja已經對印度尼西亞造成了重大損害。4月5日在該地登陸的Seroja引起了山洪暴發和山體滑坡,超過160人死亡,2.2萬人流離失所。這場風暴是自2008年以來襲擊印尼的最強熱帶氣旋。 來源:cnBeta
澳大利亞已知最古老的岩畫:一隻2米長的袋鼠 距今已有17000多年的歷史

澳大利亞已知最古老的岩畫:一隻2米長的袋鼠 距今已有17000多年的歷史

西澳大利亞金伯利地區一幅兩米長的袋鼠畫被鑒定為澳大利亞最古老的完整岩畫。新測年技術揭示袋鼠畫距今約1.73萬年。墨爾本大學的一項合作研究利用從16幅類似畫作附近收集的27個泥蜂巢的放射性碳測年,將這幅畫作的繪制時間定為17500年和17100年前。 "這使得這幅畫成為澳大利亞已知最古老的原生畫,"博士後研究員Damien Finch博士說,他開創了令人興奮的新放射性碳技術。"這是一個重要的發現,因為通過這些初步的估計,我們可以了解這些古代藝術家所生活的世界的一些情況。我們永遠無法知道600多代以前的藝術家在畫這幅作品時心里想的是什麼,但我們知道自然主義時期可以追溯到最後冰河時代,所以當時的環境比今天更涼爽乾燥。" 這項來自西澳洲金伯利地區的研究是澳大利亞最大的岩石藝術測年項目的一部分,由墨爾本大學的Andy Gleadow教授領導。合作夥伴包括Balanggarra土著公司,西澳大學,臥龍崗大學和曼徹斯特大學,澳大利亞國家科技組織,以及合作夥伴澳大利亞岩石藝術和Dunkeld Pastoral。 今天發表在《自然·人類行為》(Nature Human Behaviour)雜誌上的文章中,芬奇博士和他的同事們詳細介紹了岩石掩體是如何將金伯利岩畫長廊保存下來的,當時其中許多岩畫是由年輕的藝術家們在上面繪制,同時還介紹了他們是如何將袋鼠岩畫的年代確定為澳大利亞已知最古老的原地繪畫的。 這幅袋鼠岩畫畫在西澳大利亞金伯利地區東北部干斯代爾河(Drysdale River)上方的巴蘭加拉(Balanggarra)村的翁漢戈(Unghango)氏族莊園的岩石掩體的傾斜天花板上。 早前研究人員觀察了這些畫作的風格特徵,以及它們重疊時的繪畫順序,能從中找出最古老的繪畫風格是被稱為不規則填充動物或自然主義時期的畫作,這些畫作中往往有真人大小的動物。這只袋鼠就是這種風格的繪畫的典型例子。 芬奇博士說,在一幅畫作上下都發現了泥蜂巢的情況非常罕見。這樣一來他們能夠對這兩種類型進行采樣,以確定藝術品的最小和最大年齡。 "我們對畫作下方的三個蜂巢和畫作上方的三個蜂巢進行了放射性碳測定,有把握地確定這幅畫作的年齡在17500年至17100年之間;最有可能的是17300年。" 來自西澳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的Sven Ouzman博士是該項目的首席調查員之一,他表示,這幅岩畫將解開對土著文化歷史的進一步了解。 "這幅標志性的袋鼠形象與東南亞島嶼的岩畫在視覺上相似,後者繪制的年代為4萬多年前,這表明兩者之間存在文化聯系--並暗示澳大利亞還有更古老的岩畫,"Ouzman博士說。 Balanggarra土著公司主席Cissy Gore-Birch表示,考古研究合作夥伴們將傳統知識與西方科學相結合,保護澳大利亞的歷史和文化特性非常重要。"重要的是,土著知識和故事不會丟失,並繼續為後代分享,澳大利亞岩石掩體中這幅已知最古老的畫作的年代對原住民和澳大利亞人來說具有重大意義,是澳大利亞歷史的重要組成部分。" 研究人員的下一步目標是為金伯利的原住民岩石藝術制定一個時間尺度,他們將進一步對與這幅畫和其他風格的金伯利岩石藝術接觸的蜂巢進行測年,以便更准確地確定每個藝術時期開始和結束的時間。 來源:cnBeta

太空地圖詳細呈現澳大利亞創紀錄洪水情況

據外媒報道,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的大片土地遭受了暴雨襲擊並引發了破紀錄的洪水。暴雨導致大壩溢出、河流決堤、數千人被迫撤離家園。為了協助救援工作,工作人員利用了來自哥白尼哨兵1號任務的數據繪制洪水地區地圖。 上面這張雷達圖像使用了哨兵1號任務於2021年3月7日和19日分別捕捉到的兩張圖像的信息,其中,深藍色用來突出洪水泛濫地區,淺灰色用來突出城市地區。許多受創紀錄洪水影響的地區都曾遭遇過2019年野火的破壞。大片的叢林和牧場被大火燒焦,在圖片中可以看到一片片淺棕色的燒焦土地。 在洪水前後獲得的圖像可以提供有關洪水嚴重程度的即時信息並為對財產和環境的損害評估提供支持。哥白尼哨兵1號的雷達能在黑暗中「看到」雲層和雨水,這使得它在監測洪水時特別有用。 來自哥白尼哨兵1號任務的數據已被哥白尼緊急地圖服務使用,該服務於3月20日啟動,用於繪制洪水地區的地圖。該服務為應對不同類型的災害提供信息--包括氣象災害、地球物理災害、蓄意和意外人為災害及其他人道主義災害和預防、准備、應對和恢復活動。 來源:cnBeta

研究人員用傳說級寶可夢為澳大利亞新發現的三種稀有甲蟲命名

媒體報導稱,在本週發表的一篇介紹三種新發現的昆蟲的論文中,研究人員根據它們的稀有性,而套用了三隻寶可夢的命名。據悉,三隻澳大利亞甲蟲均為 Binburrum Pollock 屬,且每隻都有獨特的外觀,於是科學家們分別將它們與傳說級寶可夢相匹配,並命名為 Articuno(急凍鳥)、Moltres(火焰鳥)和 Zapdos(閃電鳥)。 美國東新墨西哥大學(ENMU)昆蟲學教授 Darren Pollock 博士,在上週接受采訪時談到了他與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博士生 Yung Hsiao 的最新合作。 Yung Hsiao 年輕時是一位有抱負的寶可夢訓練師,因而決定根據三種甲蟲的稀缺性,參考三隻傳說級的神鳥來為它們命名。 自本文完成以來,我們還有計畫描述該屬的更多新物種,未來或許還會有更多寶可夢的名字被採用。 Kotaku 指出,本次在澳大利亞新發現的三種甲蟲,分別是來自南澳大利亞東南部的 B. articuno,以及北昆士蘭州的 B. moltres 和 B. zapdos 。 更早的...

鳳梨換紅酒行不通了,澳大利亞果農質問:我們自己有,為什麼要進口台灣的

目前台灣的鳳梨擠壓超過了五萬噸 自從因為被發現病蟲害之後,台灣鳳梨便失去了最大的出口對象,迫使其不得不尋找其他途徑以儘可能地減少損失,於是台灣瞄上了之前進口過200瓶紅酒的澳大利亞。據《台北時報》的報導稱,台灣預計在今年五月份向澳大利亞海運出口第一批鳳梨,數量約為6噸,此外還將通過空運的方式出口少量鳳梨。在今年早些時候,台灣在澳大利亞被中國施加貿易制裁後進口了200瓶紅酒,因此台灣不少媒體將此次出口鳳梨的行為稱為「鳳梨換紅酒」。 為了消耗擠壓的鳳梨,台灣名嘴甚至祭出了「連續兩週每天吃18公斤」的陰招,儘管台灣媒體將這一行為大肆渲染以表現出不懼「制裁」的自信,然而6噸的數量相對於台灣果農們擠壓的上萬噸鳳梨只是杯水車薪,更何況考慮到中途運輸的費用和損耗,這一筆交易很顯然是虧本的,至少賺不到錢,更談何幫助果農。與其這麼折騰,還真不如像台灣名嘴所說的那樣,每人每天連續兩週吃18公斤鳳梨。 台灣媒體吹噓的「鳳梨換紅酒」本質上也只是一場政治作秀罷了 然而即使是數量如此之小的鳳梨也在澳大利亞水果行業內引發了不小的擔憂和恐慌。據澳大利亞廣播公司(ABC)於本月10日的報導,稱在台灣鳳梨存在病蟲害的隱患下進口,存在生物安全隱患,將會對澳大利亞的鳳梨種植者們產生極大的風險,更何況澳大利亞也是傳統鳳梨種植大國,出產的鳳梨品質並不比台灣的差。 澳大利亞作為傳統的農業大國,在低端農產品方面能保證自給自足 澳大利亞最大的鳳梨種植商「皮納塔農場」常務董事斯科爾就告訴澳大利亞廣播公司的記者,稱多年來許多亞洲國家都曾打算向澳大利亞出口新鮮鳳梨,但是一直沒有付諸實踐,畢竟澳大利亞對於新鮮鳳梨的需求極為有限,更何況澳大利亞也是傳統的農業國家,完全能滿足低端農產品的自給自足。目前澳大利亞市場上流通的鳳梨絕大多數都是自產的,只有一小部分罐裝鳳梨來自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等鳳梨出口大國。 自從被中國施加貿易制裁後,澳大利亞的經濟受到了較大的負面影響 面對澳大利亞水果種植行業人士的質疑,再結合台灣賠本賺吆喝的反常貿易行為,不難看出這又是一出演技拙劣的政治鬧劇。台灣通過大肆的宣傳,將出口量只有六噸的鳳梨渲染出了六萬噸的氣勢,以此來矇蔽島內民眾的視野,企圖穩定果農們焦灼的內心。而澳大利亞也需要以此來遞交「投名狀」,對外向美國這一幕後推手搖尾乞憐表示衷心,對內則安撫本國民眾,畢竟自中澳關係緊張以來,澳大利亞失去了中國這一重要的貿易夥伴,對本國的經濟產生了一定的負面影響。 貿易對於任何一個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占著極為重要的地位 然而無論澳大利亞和台灣如何互相配合,互相吹捧,其本質依然是一場拙劣的政治作秀。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多邊貿易交流,而貿易交流的基礎則是穩定的地區局勢和友善的雙邊乃至多邊關係。雙方政客枉顧基層民眾的意願,不惜以地區穩定為代價,執意挑動雙邊關係緊張,最終的惡果不是200瓶紅酒和6噸鳳梨能抵消的。 來源:kknews鳳梨換紅酒行不通了,澳大利亞果農質問:我們自己有,為什麼要進口台灣的

Epic Games將戰火蔓延至Google澳大利亞應用商店

繼去年 11 月在澳大利亞向蘋果應用商店發起反壟斷訴訟之後,《堡壘之夜》開發商 Epic Games 現又向Google澳大利亞應用商店提起了同樣的訴訟。ZDNet 報道稱,Epic 通過澳大利亞聯邦法院發起了訴訟,指控這家搜索巨頭的反競爭行為,違反了澳大利亞制定的消費者法案和反壟斷條款。 據悉,這起訴訟是針對 Google LLC、Google Asia Pacific、以及 Google Australia 提出的。Epic Games 在一份聲明中稱: Google Play 商店限制了第三方支付處理和應用分發渠道,這種反競爭行為妨礙或阻止了包括 Epic 在內的諸多應用開發者向 Android OS...

《Robotech:Macross Saga HD Edition》現已登錄澳大利亞eShop

近日, TDK Interactive 在澳大利亞 eshop 發售了《Robotech:Macross Saga HD Edition》,其售價為12.99美元(約合84人民幣)。作為2002年經典 Game Boy Advance 遊戲的優化版本,其視覺效果得到了大幅增強,背景解析度也得到了提升。 開發者表示,《Robotech:Macross Saga HD Edition》相較原作還增加了動態照明、全新效果以及全新音軌。此外,玩家還可以在 Nintendo Switch 上進行本地雙人合作,體驗具備二種截然不同的遊戲風格的十個任務。 劇情方面,麥克羅斯傳奇講述了「第一次宇宙大戰」(The First Robotech...
澳大利亞發現1.73萬年前的古老岩畫 主角是一隻袋鼠

澳大利亞發現1.73萬年前的古老岩畫 主角是一隻袋鼠

墨爾本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在西澳大利亞州發現了一幅古老且完整的動物岩畫。通對古代黃蜂巢的分析,並藉助放射性碳同位素來鑒定,研究人員最終將岩畫年份縮小到了距今大約 1.71 ~ 1.75 萬年前。據悉,放射性碳測年技術被廣泛用於有機材料的年份估測,而岩畫則反映了土著祖先們在「自然主義時期」的藝術造詣。 ...
研究人員在澳大利亞35億年前岩石中發現有生命存在過的證據

研究人員在澳大利亞35億年前岩石中發現有生命存在過的證據

據外媒報道,地球是我們所知的唯一一顆有生命存在的行星,也是唯一一顆我們曾發現有生命存在證據的行星。對於科學家來說,了解我們星球上的生命是如何起源非常重要,因為這也將為研究其他星球上的生命起源提供基礎。 ...
澳大利亞有人聲稱發現了已滅絕的塔斯馬尼亞虎

澳大利亞有人聲稱發現了已滅絕的塔斯馬尼亞虎

據外媒CNET報道,塔斯馬尼亞虎(也稱袋狼)是澳大利亞民間傳說中的一種神話動物。最後一隻有記載的動物Benjamin於1936年死於人工飼養,但在此後的85年里,澳大利亞南海岸外的塔斯馬尼亞島不斷有老虎目擊事件的報道。在周一上傳到YouTube上的一段視頻中,澳大利亞的Thylacine Awareness Group of Australia組織主席尼爾-沃特斯聲稱,他在塔斯馬尼亞東北部設置的攝像頭陷阱上重新發現了塔斯馬尼亞虎。 ...
不滿澳大利亞新規 谷歌威脅澳政府將退出澳大利亞

不滿澳大利亞新規 Google威脅澳政府將退出澳大利亞

Google全球最知名的技術公司之一,旗下搜索引擎也在諸多地區占據主要地位,在澳大利亞也是如此。不過,隨着澳大利亞的一項新規發布,Google與Facebook等公司或將撤出澳大利亞以表抗議。 據悉,在澳大利亞,每天都有1900萬人是有Google的搜索引擎來檢索遊戲、天氣以及新聞等消息。同時還有1700萬人使用Facebook進行社交。但澳大利亞的新規或將打破這一局面。 該新規要求Google和Facebook等公司向新聞媒體公司付費,因為它們在Google及Facebook等網站上提供了鏈接。這項法律旨在補償新聞公司因Google和Facebook鏈接這些網站而損失的收入。 據估計,大約53%的鏈接收入流向Google,28%流向Facebook。這使得媒體公司沒有多少資金來資助記者和新聞編輯室進行調查與文章編寫。 這項法律的觀點是,如果這些網站的鏈接不被Google和Facebook搜索到,那麼Google和Facebook的收入將大大減少。用戶通過Google和Facebook搜索到這些媒體網站的連接,換句話說,Google和Facebook是通過這些媒體網站來獲取用戶的,所以需要向這些媒體網站付費。 2020年,Google從搜索和點擊收入中獲利大約43億美元,而Facebook則略低於10億美元。與此同時,記者們正成群結隊的離職,媒體機構正在破產和關閉。該新規旨在確保新聞媒體企業產生的內容與獲得的報酬相平衡,幫助維持澳大利亞的新聞業。 但是周五,Google向澳大利亞政府表示,它將取消整個國家訪問Google搜索的能力,隨後Facebook也緊跟Google表示澳大利亞作為一個整體,將不再能夠通過Facebook獲取新聞源。 Google澳大利亞董事總經理Mel Silva表示:「網站之間鏈接不受限制的原則是搜索的基礎,再加上難以管理的財務和作業風險,如果這個新規成為法律,我們將別無選擇,只能停止在澳大利亞的搜索服務。從澳大利亞撤出我們的服務是Google最不希望發生的事情,尤其是在還有其他出路的情況下。」 澳大利亞總理莫里森對此不甘示弱,表示政府不會向威脅屈服:「讓我把話說清楚。澳大利亞制定了您在澳大利亞行動的規矩。這是我們政府做的。在澳大利亞,事情就是這麼發展的,在澳大利亞,希望合作的人我們非常歡迎,但我們不會威脅做出回應。」 Reset澳洲執行總裁Chris Cooper談論此事表示:「今天的惡劣威脅表明,Google擁有巨大的體量,卻只有頑童般的頭腦。」 這項新規在澳大利亞引起爭議已經有一段時間了。這項立法對澳大利亞來說是獨一無二。目前,Google尚未對澳大利亞人的不滿發表明確聲明。 來源:3DMGAME

《暗黑破壞神:不朽》現已在澳大利亞開啟A測

據 IGN 報導,《暗黑破壞神:不朽》現已在澳大利亞開啟技術A測。具體而言,此次技術測試期間玩家可遊玩野蠻人、武僧、法師以及死靈法師這四大職業,等級上限為45級,共有七個開放世界區域和六個地牢可供探索。暴雪表示,本次測試的主要目標是測試伺服器的穩定性,以及在多種設備上的客戶端性能。 據悉,開發者還將藉此機會獲取關於核心玩法、初始升級體驗,以及其他早期玩法系統的玩家反饋,這能幫助確保遊戲公測時玩家能獲得出眾的遊戲體驗。 與此同時,這次技術測試只是一個開端,開發者期待著有朝一日能邀請更多玩家踏入庇護之地。 《暗黑破壞神:不朽》暴雪團隊首席設計師 Wyatt Cheng 確認,遊戲中的所有故事以及內容均將是免費的,同時遊戲內的所有裝備均需玩家自行獲取,無法購買。目前,他們計畫中的內購方式為戰爭通行證,同時將確保不購買通行證的玩家也能獲得和使用遊戲中的所有裝備。 暴雪還表示,這次海外技術測試將包含《暗黑破壞神:不朽》的早期設計內容(不代表最終上線版本及品質)。這個動作角色扮演遊戲系列中令人激動的新篇章,講述了在《暗黑破壞神II:毀滅之王》和《暗黑破壞神III》之間發生的原創故事。 來源:機核
11月歐洲和澳大利亞主機銷售報告 switch繼續領跑

11月歐洲和澳大利亞主機銷售報告 switch繼續領跑

最新的GSD市場數據顯示,2020年11月,歐洲和澳大利亞共售出235萬台遊戲主機。 這比2019年11月增長了32%。在收入方面,遊戲主機——包括新發布的PlayStation5和Xbox Series X/S——創造了8.3億歐元,比去年增長了83.5%。 當然,新的PlayStation和Xbox主機推動了這一增長,但任天堂Switch在所有市場的總和中保住了其第一遊戲機的地位。上個月switch主機的銷售額實際上比去年同期略有下降(下降了2.2%)。去年11月,《寶可夢:劍/盾》在Switch上發布,而今年11月缺少這樣一款同等規模的遊戲發布。 必須指出的是,PS5和xbox series在市場上都已售罄,如果有更多的庫存,它們銷量會更好。 上月遊戲機銷量最大的市場是英國,其次是法國。 在配件方面,共售出323萬個控制器、耳機、玩具和生活用品等,同比下降1.6%。PS4手把DualShock 4,再次成為最暢銷的配件,擊敗了PS5的DualSense手把。 數字充值卡(遊戲卡、PlayStation錢包、eshop卡等)的銷量比去年下降了5.5%。 在軟件市場方面,數字和實體共售出2520萬份遊戲,比去年11月增長14.7%。數字市場是推動增長的主要動力,下載量相比去年11月增長了近41%,實體版則略降2.9%。 11月遊戲整體銷售的最大市場是英國,比去年同期增長31.9%,其次是德國(增長23.5%)和法國(下降0.5%)。就數字版而言,意大利比去年同期下載量增長了近90%,法國增長了85%以上,英國則增長了78%。數字版下載量的巨幅提升要歸因於新冠肺炎對實體版銷售產生了限制。 11月最大的發行商是育碧,受《看門狗:軍團》和《刺客信條:英靈殿》的推動,育碧成為11月最大的數字出版商,而任天堂則摘得11月最大的實體出版商。 主機方面,PS4遊戲擁有最大的市場份額(數字+實體)。PS4數字遊戲銷量同比增長40.8%,但實體遊戲銷量下降了13.3%。switch實體遊戲銷售額則下降了7.4%。此外,值得注意的是,報告中缺失了任天堂數字遊戲銷售的數據。 以下是11月EMEAA GSD的統計: GSD十一月前20名遊戲(數字+實體) 1.《決勝時刻17:黑色行動冷戰》 2.《刺客信條:英靈殿》 3.《FIFA 21》 4.《蜘蛛俠:邁爾斯·莫拉萊斯》 5.《集合啦!動物森友會》 6.《俠盜獵車手5》 7.《馬里奧賽車8豪華版》 8.《薩爾達無雙:災厄啟示錄》 9.《看門狗:軍團》 10.《超級馬里奧3D全明星》 11.《舞力全開2021》 12.《健身環大冒險》 13.《足球經理2021》 14.《碧血狂殺:救贖2》 15.《我的世界(switch版)》 16.《最後生還者2》 17.《刺客信條:奧德賽》 18.《NBA 2K21》 19.《虹彩六號:圍攻》 20.《戰神》 來源:3DMGAME
Epic在澳大利亞對蘋果發起訴訟 動機與在美相同

Epic在澳大利亞對蘋果發起訴訟 動機與在美相同

在2021年5月美國的訴訟開始之前,Epic Games在澳大利亞對蘋果業務發起了法律起訴,與Epic在美國的動機相同:反對蘋果iOS系統App Store的壟斷。 具體來說,蘋果強制APP開發者使用蘋果的支付系統,同時蘋果會對每筆用戶支出抽取30%。當Epic Games試圖在《堡壘之夜》中使用自己的支付系統繞開蘋果抽成後,蘋果將《堡壘之夜》下架。 Epic在澳大利亞聯邦法院的備案文件稱,蘋果違反了《澳大利亞消費者法》以及《 競爭與消費者法2010》。在接受《悉尼先驅晨報》的采訪時,Epic Games首席執行官Tim Sweeney解釋了為何該公司選擇澳大利亞作為與蘋果法律戰爭的新戰場。 「這是蘋果明顯違反了的另一套法律。這是另一個真正徹底審查此問題的機會。」 他說:「在澳大利亞,移動軟件行業確實非常龐大而且正在發展,有很多偉大的遊戲開發商,他們全都受到蘋果和Google30%抽成的沉重打擊。」 澳大利亞競爭與消費者委員會於9月份對iOS App Store和Google Play進行了自己的審查。該審查范圍廣泛,包括「Google與蘋果應用商店之間的競爭程度,以及澳大利亞的移動應用市場是否需要提高定價透明度」等問題。 來源:3DMGAME
《渡神紀:芬尼斯崛起》澳大利亞分級網站評級為M 游戲含微交易

《渡神紀:芬尼斯崛起》澳大利亞分級網站評級為M 遊戲含微交易

根據澳大利亞分級網站公開的新消息,《渡神紀:芬尼斯崛起》澳大利亞分級網站評級為M ,遊戲似乎包含微交易內容,以下為具體細節。 從此次公開的評級細節來看,《渡神紀:芬尼斯崛起》包含幻想主題、一定的暴力內容、一定的線上交互要素和遊戲微交易內容。 《渡神紀:芬尼斯崛起》是一款充滿積極向上、詼諧幽默的開放世界動作冒險遊戲,由《刺客信條:奧德賽》原班人馬打造。玩家將扮演一位擁有翅膀的半神芬尼斯,去完成從黑暗詛咒中拯救希臘眾神和家園的艱巨任務。掌握傳說中眾神的力量,克服英雄的挑戰並與強大的神話生物對抗,諸如獨眼巨人、彌諾陶洛斯以及美杜莎等巨型生物。 在阿喀琉斯之劍、奧德修斯之弓以及代達羅斯之翼的幫助下,玩家將騰空而起去對付這些龐大生物。除了戰鬥,從小型的個人解謎到史詩級別的塔爾塔羅斯的秘境,玩家的邏輯和策略也將在充滿挑戰的世界謎題中面臨考驗。 《渡神紀:芬尼斯崛起》將於12月3日發售,登陸PC(Epic/Uplay)、PS5、Xbox Series,PS4,Xbox One,Switch和Stadia。 來源:3DMGAME

澳大利亞累計確診新冠肺炎26564例 西澳無症狀人員將檢測

(資料圖) 【澳洲網元純靈9月11日編譯報導】截至11日,澳洲累計確診新冠肺炎病例26564例,死亡病例797例。維州新增43例,新州10例。 《雪梨晨鋒報》報導,維州新增新冠肺炎病例43例,死亡病例9例。 據瞭解,與去年同期相比,維州急診科就診次數至少減少25%,醫生們敦促人們不要逃避醫療護理。 針對宵禁問題,維州警察局助理專員科尼利厄斯(Luke Cornelius)11日表示,對警方來說,宵禁減少犯罪「大有好處」,但他強調,不應延長宵禁時間。「我們發現宵禁對我們能夠保持社區安全有重大好處。」 據悉,自從宵禁以來,在CBD舉行的不受控制的派對數量有所減少,而且像劫車和入室搶劫這樣的高危害犯罪也有所減少。 新州新增新冠肺炎病例10例,其中4例與已知聚集病例群有關。據悉,2例新病例與東部郊區的Eastern Suburbs Legion俱樂部有關,使該地聚集病例增加到5例。 據悉,西澳邊境和隔離酒店的無症狀工作人員將接受檢測,以降低未被發現的新冠病毒傳播風險。 對此,衛生廳長庫克(Roger Cook)表示,珀斯機場、隔離酒店、港口以及Eucla和Kununurra邊境通道的工作人員感染的風險高於一般人群。 雖然西澳已有約5個月沒有出現社區傳播,但政府擔心會出現類似於紐西蘭的疫情暴發。 對此,西澳州長麥高恩(Mark McGowan)表示,「正如在紐西蘭所看到的那樣,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有出現社區傳播,然而病毒還是會捲土重來,因此所有西澳人都需要保持警惕,更好地保護自己和他人。」 來源:kknews澳大利亞累計確診新冠肺炎26564例 西澳無症狀人員將檢測

澳大利亞開始在遊戲盒子上標注「有內購」了

最近,有澳大利亞玩家發現漫威授權SE做的新遊戲《復仇者聯盟》實體版的盒子上,多出了一些東西。 左下角的標志 實體遊戲的左下角會有一個分級標志,提示購買者這遊戲適合多少歲以上的人玩,大寫M表示「Mature」,說明《復仇者聯盟》含有暴力元素,不建議15歲以下兒童進行遊玩。但是一般來說,這個標志只會有一個大寫字母和一個單詞,不會有上圖中那麼多的解釋。 去年12月時還在用的分級標志 具體來說,這個解釋寫道:「科幻暴力,在線互動和遊戲內購」。前面兩項沒什麼好說的,但是最後一項「遊戲含有內購」,還是第一次出現在分級標準中——此前,分級機構只管暴力色情這種敏感因素,並不管遊戲開發商怎麼收錢。 新版分級標志 這不是針對《復仇者聯盟》一款遊戲,仔細翻翻澳大利亞最新分完級的遊戲,會發現,《FIFA 21》、《高爾夫俱樂部2K21》等遊戲都被貼上了「這遊戲有內購」的標簽,共同點是,它們都將在9月後發行。 看來這是澳大利亞分級機構的體制性改變了,他們現在覺得,遊戲內購也是一項和暴力、色情一樣,需要提醒給購買者注意的因素。實際上這已經是海外給遊戲分級的大勢所趨了,歐美的分級機構都已經行動起來了。 去年,歐洲最大的分級機構PEGI就宣布他們要推出一個內購標簽。所有玩家可以用現金購買遊戲內貨幣、VIP等級、皮膚乃至音樂的遊戲,都被打上了這個標簽。 PEGI的「內購」標志 北美分級機構ESRB更是在2018年就加入了內購描述。今年4月,他們還對內購這一標簽進行了擴展,加入了一個「內購,包含隨機物品」(也就是開箱)的描述。官方特意出來澄清說,加入這個描述不是因為未成年玩家的父母,而是很多玩家自己就找上ESRB,要求他們寫清楚遊戲到底有沒有開箱機制。 這些改變源於過去2年來歐美對於遊戲內購以及遊戲內開箱越發警惕的態度,對此我們已經有了很多報導。最開始很多政客希望直接移除內購和開箱機制,引起了遊戲企業的強烈不滿,還出現了不少奇談怪論,什麼「開箱不是賭博,是驚喜機制」。 在一場聽證會上,EA的一位副總裁稱開箱機制「非常道德」 後來可能是發現直接一刀切掉內購和開箱,阻力確實太大。政府機構開始採取柔和一點的措施,比如調高有內購遊戲的年齡評級,再比如要求開發商公布開箱機率(這點國內玩家都很熟了),還有就是從分級機構入手,直接在遊戲封面上標注「有內購」和「有開箱」。 總體來說,這種做法還是比一刀切好得多。而分級機構認為在盒子上標注內購可以警示玩家,也說明,不僅是政府方面,玩家群體也對內購越來越敏感了。 來源:遊研社
澳大利亞主播在直播時遭到野生喜鵲攻擊

澳大利亞主播在直播時遭到野生喜鵲攻擊

澳大利亞是野生動物十分自由的國家,鱷魚、蟒蛇、蜘蛛會經常造訪人類居民的後院,然而即使是在室內,也經常難以躲避野生動物的襲擊。 澳大利亞主播Lynchy在直播打《特戰英豪》排位賽時,一隻野生喜鵲從側門飛了進來對他進行了騎臉爆頭攻擊,全程被完整地直播出來。 喜鵲的爆頭攻擊不僅打掉了主播的耳麥,而且還撞歪了攝像頭,節目效果十足。 後來他向網友們解釋了這次襲擊事故的前提背景,主要是因為他的室友愛鳥餵鳥,同時他又正在訓練新來的小狗出門撒尿,於是就導致了房門大敞四開,喜鵲長驅直入的效果。 「我新弄了條小狗,兩個月大,3天前接歸來。所以我打遊戲的時候必須開着門,讓他能出去上廁所。同時我的室友最近幾天一直在給野生喜鵲餵食,所以它們就一直在我家柵欄附近飛來飛去。所以它們就飛進來了。完全沒想到。」 肯定有善良的網友祈禱「希望鳥沒事」。的確,後來這只喜鵲自己飛了出去,鳥沒事。 來源:3DMGAME
《貨車世界:澳大利亞》上架Steam 支持簡體中文貨車世界:澳大利亞

《貨車世界:澳大利亞》上架Steam 支持中文貨車世界:澳大利亞

駕駛模擬遊戲《貨車世界:澳大利亞(Truck World: Australia)》最近上架了Steam平台,支持中文和繁體中文。在這款遊戲中,玩家將駕駛重卡拖着巨量貨物穿越澳大利亞,在地球上最極端的一些條件下探索內陸荒野。 遊戲特色: 拖着貨物穿越澳大利亞 探索一個宏大的開放世界 運輸超大的貨物,高風險的貨物,以及更多 體驗一個動態天氣系統,擁有晝夜循環 在發展自己事業的基礎上,成為不斷變化的經濟的一部分 解鎖,升級和自定義大量獨特的載具 支持MOD 系統需求 最低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 Windows 7/8/10 (64-bit) 處理器: Intel i3-4130 3.4 GHz / AMD Ryzen 3 2200U 3.4 GHz 記憶體: 8 GB RAM 顯卡: 2 GB, GeFo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