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紀錄片

Tag: 紀錄片

聽王晉康&《地平線》紀錄片製作人講:科幻讓我強大 | APSFcon預告

2021 APSFcon 另一顆星球科幻大會(線上)將於12月3日19點在B站(房間號122291)獨家播出! APSFcon首次線上嘉年華! 戳標題了解詳情 亮點劇透【第二彈】 今天介紹的兩位,既是各自領域的頂尖人士,也是最厲害的科幻迷—— 史蒂夫·克拉布特里 Steve Crabtree BBC最長壽科學紀錄片《地平線》 監制、製片人、編劇 和12任神秘博士是好友 王晉康 科幻作家 代表作《水星播種》《生命之歌》 最喜歡《海底兩萬里》 「科幻讓我們早一點看到未來」 看點預告 「美妙人生的關鍵在於迷上什麼東西。」 fandom是科幻的養料,強大的熱愛會讓一個人特殊起來。今年APSFcon,他們分享自己「因為科幻而變強大」的故事—— 王晉康,中國科幻四大天王之一,行走的科幻圈故事機+金句王。 王老師將對道德與科學的拷問,對科幻哲學與美學的自省,對全球化至人類命運的憂思,一起融為沉鬱有力、影響了一代科幻讀者的經典故事。日本學者大塚英志說:「我從王晉康作品中找到了看《阿童木》的感動。」 他曾在石油系統擔任工程師,而且是主力。 「科幻確實改變了我的一生。否則我的人生軌跡,可能是另一條路了。」 Steve Crabtree,BBC最長壽科學紀錄片、60年悠久歷史的《地平線》系列製片人、剪輯、編劇。 這部紀錄片在很多人沒出生的時候就在播出,為一代又一代觀眾講述最偉大的科學、哲學命題,拿下眾多世界大獎。世界最老牌、最好的科學紀錄片,《地平線》是其中之一。 這樣一個人,被問起「喜歡什麼科幻」,會給你展示初代漫威雜誌,家里有一牆漫畫,一牆桌遊,一牆絕版海報。 「這只是一個小房間。」 by 一位平平無奇的科幻迷Steve Steve真正做到了把熱愛變成事業。 作為漫威粉,跟斯坦·李合作拍「蜘蛛俠里的科學」紀錄片。他說:「我就是認為超級英雄是科幻的那類人!」 他還跟12任神秘博士是好友,在《地平線》系列的代表作是《如何製造時間機器》(這很DW) 在APSFcon,Steve會向你講述,對科幻和科學的愛,如何變成人生和事業的啟示。 APSFcon場限周邊,即將售罄 戳這里入手 來源:機核

Netflix推出新犯罪紀錄片《追捕連環殺手》

今年,Netflix推出了不少真實犯罪內容,《追捕連環殺手(Catching Killers)》就是最新加入的例子之一。Netflix官方介紹稱:「這部真實罪案影集請到調查人員現身說法,講述他們戮力偵辦惡名昭彰的連環殺人案時碰上過哪些駭人遭遇。」 ...

紀錄片《福奇》本周登陸Disney +

據媒體BGR報導,安東尼·福奇博士是美國人在新冠大流行期間最熟悉和最有辨識度的健康專家之一,其正在向流媒體世界進發。在允許《國家地理》攝制組對他進行跟蹤拍攝後,所拍攝的《福奇》紀錄片將於周三在Disney+上播出。該流媒體剛剛發布了與該項目有關的預告片和主要藝術作品,該項目承諾"為美國最重要的公務員之一提供前所未有的描述"。 毫無疑問,這將是目前Disney+節目中最具爭議性的內容。可能在可預見的未來,也是如此。「不敢相信迪士尼真的做了這個。我的意思是,看看那些不喜歡的人吧,」截至本文撰寫之時,YouTube上預告片評論區的第一條評論是這樣寫的。另一條評論說:"關於好醫生的原始電影《攔截人魔島》要好得多"。從那里開始,評論就變得更糟糕了。 這部紀錄片由艾美獎得主 John Hoffman和 Janet Tobias 執導,由Alexandra Moss和 Jon Bardin製作。執行製片人包括奧斯卡獎得主 Dan Cogan 和兩屆奧斯卡獎提名人Liz Garbus。來自迪士尼對該項目的官方描述稱:「《福奇》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機會,讓人們了解這位公務員長期以來的職業生涯和個人生活,他在一生的服務之後面臨著最大的考驗。一場大流行病,其嚴重程度在現代歷史上是無與倫比的。」 「安東尼·福奇博士憑借其標志性的科學敏銳性、坦率和正直,在COVID-19大流行期間成為了一個文化偶像。但是,這也是有代價的,因為他也面臨著來自對手的攻擊,在一個因政黨路線而日益分裂的國家里--科學越來越多地被夾在中間。」 其他細節 紀錄片《福奇》介紹了與福奇互動過的高知名度人物的貢獻和見解,包括美國前總統喬治·W·布希,以及比爾·蓋茨、歌手Bono、前美國國家安全顧問蘇珊·賴斯和主要的愛滋病活動家。 此外,福奇博士的家人、朋友和以前的病人也提供了更多的個人評論。福奇博士本人也是如此。「當我想起我的父親時,我當然會想到在成長過程中他的那種嚴肅態度,」他的一個女兒在紀錄片預告片的開頭幾秒鍾對鏡頭說。「但很少有人能看到他的幽默。很奇怪。而且真的很好玩。」在其他時候,福奇博士努力忍住淚水。例如,在回顧他在愛滋病危機期間的工作時,一位采訪者一度問他是否還好。他回答說:"創傷後壓力綜合症"。 總而言之,"只有一個安東尼·福奇博士,能夠成為第一個講述他的生活和事業的人,包括他對治癒疾病和防止疾病爆發的永無止境的追求,是一種令人難以置信的特權,"Hoffman和Tobias 在一份關於他們的紀錄片的聯合聲明中說。 來源:cnBeta

法國導演製作《超時空要塞》紀錄片開啟眾籌

Jonathan Cordier de Mello是一位法國的導演藝名PINK PLATYPUS,正在製作一部超時空要塞Macross紀錄片,為了完成該片他正在Kisskissbankbank做眾籌。眾籌的目標是15000歐元。 這部紀錄片回到上世紀70年代的成立的Studio Nue,來到製作第一部Macross系列和劇場版《可曾記得愛》、以及後來被金和聲改編的《Robotech/太空堡壘》。這部紀錄片製作完成後將在Vimeo播出,有法語和可能會有英文的字幕。此前這個導演還製作過一部高達系列的紀錄片。 來源:和邪社

珍妮·傑克遜紀錄片《珍妮》發布先導預告

傳奇女歌手珍妮·傑克遜的紀錄片《珍妮》於近日發布先導預告,該片將於明年1月推出。 《珍妮》歷時5年打造,紀錄了這位天後台前幕後的生活經歷,收錄了珍妮童年時期、以及與哥哥麥可·傑克遜同框的珍貴畫面,更有瑪麗亞·凱莉等著名人士出鏡。 珍妮·傑克遜出身於音樂世家傑克遜家族,是家族里年齡最小的成員。少女時期珍妮對發展自己的音樂事業並不是特別的熱衷,但她還是同意和家庭成員一起錄制唱片。1982年,珍妮·傑克遜發行了個人首張專輯《Janet Jackson》,該專輯在公告牌 R&B 專輯榜上最高排名第六位。 進入90年代,珍妮·傑克遜已經成為了被各大唱片公司追逐的炙手可熱的巨星。作為世界上獲獎次數最多的音樂人之一,她長青的表演狀態、先鋒的音樂理念、傑出的銷量成績和巨大的社會影響力,重新塑造和定義了20世紀80年代至今的流行音樂,也成為了許多音樂家的創作靈感來源。 據悉,紀錄片《珍妮》將於明年1月、珍妮·傑克遜首張專輯發行40周年之際推出,敬請期待。 來源:機核

Apple TV+將在9月11日免費播放紀錄片《9/11:總統作戰室》

據媒體AppleInsider報導,蘋果公司周五發布了Apple TV+原創紀錄片《9/11:總統作戰室》(9/11: Inside the President's War Room)的最新預告。該紀錄片還原了2001年9月11日恐怖襲擊事件發生後的即時情況。 ...

Apple TV+發布《地下絲絨樂隊》紀錄片預告:10月15日首映

據媒體報導,當地時間周一,蘋果發布了《The Velvet Underground(地下絲絨樂隊)》的預告片,這是一部即將上映的Apple TV+紀錄片,由導演Todd Haynes執導,其講述了樂隊的起源並探索了它在音樂領域留下的不可磨滅的印記。 預告片中有出現這部紀錄片的片段,它探討了在20世紀60年代盛行的文化風向轉變期間,身處在實驗藝術、音樂和電影交匯處的地下絲絨樂隊的起源。 Haynes的紀錄片通過對現在還活著的樂隊成員John Cale和Moe Tucker的獨家采訪以及音樂家Jonathan Richman和舞蹈演員Mary Woronov等人的評論講述了這個故事。其間還穿插著從表演和Andy Warhol的電影中罕有的未發布的鏡頭。 Lou Reed似乎在紀錄片中占據了重要位置。 「地下絲絨樂隊創造了一種新的聲音,它改變了音樂界、鞏固了其作為最受尊敬的搖滾樂隊之一的地位。這部電影由Todd Haynes執導,體現了那個時代的先鋒精神,千變萬化的口述歷史則結合了獨家采訪和令人眼花繚亂的檔案鏡頭,」蘋果介紹道。 Haynes和音樂總監Randall Poster共同策劃了這部影片的配樂,他們將流行歌曲跟深度剪輯混合在一起從而呈現出樂隊不拘一格的觀點。 蘋果去年贏得了《地下絲絨樂隊》的版權。這部紀錄片是Apple TV+為數不多的R級影片之一,它將於10月15日在影院和Apple TV+上首映。 來源:cnBeta

車王麥可·舒馬赫同名網飛紀錄片發布預告 9月15日上線

據新浪電影報導,聚焦傳奇F1車手麥可·舒馬赫的Netflix紀錄片《舒馬赫》發布預告,影片將於9月15日上線。該片據稱是唯一一部獲舒馬赫的家庭支持的關於他的電影,其妻子等家人也罕見地發聲。 原標題:車王麥可·舒馬赫同名網飛紀錄片《舒馬赫》發布預告 9月15日回顧傳奇F1車手背後故事 預告視頻: 影片包括此前從未曝光的視頻和資料,和與舒馬赫家人、賽車夥伴和對手等人的采訪。 如今距舒馬赫進入F1已30年,距他拿到第一個世界冠軍已26年。他被認為是F1成就最卓著的車手之一,首個拿到7次F1世界冠軍的人,跟紅色的法拉利合作讓許多人印象深刻。2012年退役後,舒馬赫在2013年滑雪受傷,腦部受到損害,一度昏迷不醒,他的健康狀況至今牽動很多車迷的心。 視頻畫面: 來源:cnBeta

Netflix與Apple TV+正在籌備9/11紀錄片項目

BGR 報導稱:在 9 / 11 恐怖主義襲擊事件發生 20 周年之際,包括 Netflix 和 Apple TV+ 在內的流媒體視頻平台,都在積極籌備相關專題紀錄片。首先,Netflix 於本周三宣布了《轉折點:9/11 與反恐戰爭》。可知該紀錄片將於 9 月 1 日上線,其中涵蓋了對多位美國總統和政府官員的采訪。 該系列紀錄片還采訪了前美國中央情報局成員、退伍軍人,阿富汗政府軍和軍閥、塔利班指揮官、以及阿富汗平民。他們中的許多人和話題觀點,此前從未在鏡頭前被外界所知曉。 Turning Point 911 and the...

重溫港片搏命式特技 紀錄片《龍虎武師》8月28日上映

由香港電影研究者、資深電影製作人魏君子導演,洪金寶、袁和平、程小東、元華、甄子丹、錢嘉樂、熊欣欣等出鏡的電影紀錄片《龍虎武師》發布定檔預告,宣布定檔8月28日公映。 視頻中出現了許多對動作演員的的采訪片段,還有經典香港動作片的搏命式動作戲閃回鏡頭,包括成龍扒巴士等令人印象深刻的場景。 《龍虎武師》預告: 電影訪問及拍攝了近百位武行前輩與入行新人,旨在向大家介紹什麼是龍虎武師,以及向香港為動作片奉獻的龍虎武師們致敬。「疼嗎?疼?怕嗎?怕!那還做嗎?做!沒錯,這就是龍虎武師,為了讓世界看到最精彩的動作片,他們一輩子都在搏命,他們以血肉之軀拼出了香港動作電影的輝煌年代,他們Never Say No的精神,亦是每個中國人骨子里的精神。」 高清視頻畫面: 來源:cnBeta

再見了所有的福音戰士:B站庵野秀明紀錄片正式上線

今日(8月13日),NHK的庵野秀明紀錄片《再見了所有的福音戰士!庵野秀明的1214日》在B站正式上線,感興趣的朋友們可以前往觀看。 ...

丁真要拍電影了 紀錄片《丁真的世界》正式立項

因為一雙清澈的眼睛和陽光的笑容,20歲的藏族小伙丁真走紅網絡,成為「新晉頂流」。走紅後的丁真已成為理塘縣的旅遊大使,為當地旅遊貢獻力量。據國家電影局最新備案公示,紀錄片《丁真的世界》已經正式立項。備案信息顯示,備案單位為四川熱窩影業有限公司,編劇為王康。 ...

Netflix宣布9月同步播出SpaceX靈感4號載人發射任務五集紀錄片

SpaceX 即將於今年 9 月開展首次首次「純民用向」的太空任務,而參與該項目的太空人們的相關訓練、以及後續順利進入太空軌道的過程,都將被 Netflix 的系列紀錄片給收錄其中。本周二,Netflix 官方推特預告了名為《倒數計時:靈感 4 號太空任務》的系列紀錄片,可知其將分為五個段落而向觀眾們呈現。 與其它紀錄片不大一樣的是,《Countdown:Inspiration 4 Mission To Space》將以「近乎實時」的方式來報導相關事件。 按照 Netflix 的計劃,前兩集將於 9 月 6 日播出,接著是 9 月 13 日的後續兩集。 若 SpaceX...

講述體育背後的故事,紀錄片《UNTOLD》第一輯放出正式預告

導語:近日,Netflix 放出了全新體育紀錄片《UNTOLD》第一輯的首支正式預告。本片將聚焦著名體育事件和人物背後的故事。 近日,由紀錄片《異狂國度》(Wild Wild Country)導演 Chapman Way 和 Maclein Way 兄弟參與執導的全新體育紀錄片《UNTOLD》第一輯放出首支正式預告。本片將講述在體育史上著名/臭名昭著的五個時刻背後的人物和故事。官方放出的預告如下: 《UNTOLD》第一輯將包含以下五個故事: 《Malice at the Palace》(8月10日上線):NBA 歷史上最臭名昭著的鬥毆「奧本山宮殿」事件,參與雙方是當時東部兩大勁旅底特律活塞和印第安納步行者,底特律活塞的主場球迷亦有參與。最終這一事件導致兩隊九名球員總共被禁賽140場,並直接斷送了雷吉·米勒最後一次沖擊總冠軍的機會。 《Deal with the Devil》(8月17日上線):女拳擊手克里斯蒂·馬丁在拳擊台上所向披靡,但在生活中,她需要面對來自自己的丈夫,以及經紀人、公關經理和教練吉姆·馬丁愈演愈烈、甚至威脅到她生命的家庭暴力。 《Caitlyn Jenner》(8月24日上線):Caitlyn Jenner,或者她曾經的名字 William Bruce Jenner,曾是代表美國國家隊出戰奧運會的男子十項全能金牌獲得者。在聚光燈之外,他對於自己的性別,卻有著曾難以在常人面前啟齒的另一面。 《Crime & Penalties》(8月31日上線):美國冰球聯盟...

Netflix新紀錄片深入解讀墨西哥知名記者被殺背後故事

據媒體報導,如果你必須找出世界上對自由媒體最不友好的地方之一,在那里,從事新聞活動可能意味著你的生命就是一篇好報導的代價,那麼墨西哥肯定會在名單上名列前茅。事實上,Committee to Project Journalists(以下簡稱CPJ)的數據顯示,墨西哥是去年世界上記者死亡人數最多的國家,占2020年記者死亡人數的30%左右。 去年有9名記者在那里被殺。這一數字包括在該年最後幾個月的10天內被槍殺的三名記者。為了避免你認為這是一個新現象,Netflix的新紀錄片《Private Network: Who Killed Manuel Buendia? 》會讓你重新考慮這個想法。 根據CPJ的數據,自2000年以來,至少有120名記者在墨西哥被殺害。再往前追溯,你會發現Buendia。據稱,他是一位不屈不撓、無畏的腐敗記錄者,他生前為墨西哥城最受歡迎的日報之一《Excélsior》工作。Netflix於本月早些時候發布的紀錄片記錄了1984年他在辦公室外被槍殺的情況以及這場悲劇在近40年後仍然重要的原因。 《Private Network: Who Killed Manuel Buendia? 》由Manuel Alcalá執導、Gerardo Gatica、Inna Payán和Luis Salinas製作、Daniel Giménez Cacho解說。根據Netflix的官方簡介,它提供的是一個深度潛入以「試圖解開謀殺以及政治和毒品走私之間的聯系。」 在預告片中,旁白說道:「當一個記者結束了他的職業活動,他會忍不住回頭看看問自己:我發布的最重要的信息是什麼?」 這部新紀錄片不僅要解答這個問題還要解決它的後果。在這個國家,毒品販子已經開始滲透到權力網絡之中。對Buendia來說,這個代價是在交通高峰期在繁忙的街道上被槍殺。 據Newsweek報導,調查報導是Buendia成名的原因。此外,他還曾報導過CIA在墨西哥的秘密行動、右翼團體的崛起及國有石油公司Pemax的腐敗問題。1977年,他獲得了國家新聞獎。 Buendia的影響在墨西哥這個國家是如此普遍,新紀錄片一度指出,公眾相互詢問關於有關他的問題是一件相當普遍的事情。「你讀過Buendia的書嗎?」他們經常會詢問對方有關他寫的一些作品的問題。 來源:cnBeta

媒體:安東尼·波登紀錄片中有使用AI重建這位已故名廚的聲音

據媒體報導,《紐約客(New Yorker)》上一篇關於已故大廚、旅遊紀錄片製作人安東尼·波登(Anthony Bourdain)的評論文章由於其最後提到的一件軼事而獲得了大量關注。在周四發表的這篇文章中,記者Helen Rosner描述了電影中的一個場景:波登的朋友、藝術家David Choe閱讀了來自這位已於2018年自殺身亡的大廚的電子郵件。 這一幕從Choe的聲音開始,然後過渡到波登的聲音,「我現在的生活就是一坨屎。你很成功,我也很成功,但我想知道:你快樂嗎?」Rosner稱,她有去咨詢過紀錄片製作人Morgan Neville是如何找到波登閱讀郵件的錄音的。之後,Neville告訴她,這些聲音是通過AI技術完成的。 然而這一發現讓一些人對這一決定背後的倫理道德感到不安。《華盛頓郵報》記者Dave Weigel在Twitter上發文表達了對這一行為的厭惡。 「我覺得這太荒唐了,」另一個人發推文寫道。 該片的製作方Focus Features沒有立即回復置評請求。 新興技術讓我們能更容易地通過深度偽造等合成媒體扭曲現實。深度偽造是指視頻會展示人們做過的事情或說過的話。這種技術的應用范圍很廣,從在TikTok上創建無害的類似名人的視頻到可能破壞選舉或侵犯人們的隱私。一些人對這種快速發展的技術的影響表示擔憂,而波登的發現也讓一些人懷疑這位已故廚師是否會接受這種AI的使用。 對此,Neville在《紐約客》的文章中告訴Rosner:「如果你看了這部影片,除了你提到的那句台詞,你可能不知道其他台詞也是AI說的,你是不會知道的。」另外他還補充道:「我們可以稍後舉辦一場紀錄片倫理小組討論會。」 作家Issac Butler在Twitter發文稱:「這對我來說可能是不道德的。」 紀錄片製片人Lindsay Beyerstein沒有加入Roadrunner,他寫道:「他們有沒有向觀眾透露,雖然波登的聲音大部分來自真實鏡頭,但也有一些是AI從他寫的文本中模擬出來的。在一部非虛構電影中使用AI代替聲音相似的演員並沒有什麼問題,只要創造者能明確自己在做什麼。」 在《GQ》雜誌周二發表的一篇文章中,Neville告訴該雜誌:「我和他的遺孀及他的文學執行人核實了一下,只是為了確保人們能接受這一點。他們說,托尼肯定會同意的。」 據悉,《Roadrunner: A Film About Anthony Bourdain》將於當地時間周五上映。 來源:cnBeta

紀錄片《世界上最美麗的男孩》確定將於9月24日在北美上映

導語:講述《魂斷威尼斯》中美少年塔奇奧飾演者伯恩·安德森經歷的紀錄片《世界上最美麗的男孩》正式確定將於9月24日登陸北美院線。 15歲被大導演維斯康蒂選中、出演《魂斷威尼斯》,並在聚光燈下被稱為「世界上最美麗的男孩」,這是常人難以想像的事情,卻是瑞典演員伯恩·安德森未能正視的過去。而講述這位演員過去經歷的紀錄片《世界上最美麗的男孩》在近日正式確定,將於9月24日在北美上映。官方此前放出的預告如下: 本片講述了伯恩·安德森在15歲時被大導演盧基諾·維斯康蒂選中,在《魂斷威尼斯》中出演令作曲家阿森巴赫神迷的美少年塔奇奧。伴隨著電影的上映,伯恩·安德森在懵懂的年紀被過早地呈現在了聚光燈之下,被打上了「全世界最美麗的男孩」的標簽,更是在日本成為了「偶像風潮」最早的詮釋者。然而過早成名,帶給伯恩·安德森更多的則是這個年齡無法承受的壓力。加上不幸的家庭出身、對於他性向的種種猜疑,作為「世界上最美麗的男孩」成名之後,伯恩·安德森開始抑鬱、酗酒。如今,伯恩·安德森已經66歲,然而他還在尋找著自己。 根據 Variety 的報導,《世界上最美麗的男孩》已經確定將於9月24日在北美上映,而本片在全球多個國家地區的發行權均已找到了賣家,國內發行權則由北京傳影科技有限公司(現在電影 App、《看電影》雜誌)取得。 來源:機核

知名動畫監督金敏紀錄片《Satoshi Kon, l’illusionniste》坎城電影節首映

Carlotta Films周一開始為一部法國製作的紀錄片《Satoshi Kon, l’illusionniste》直譯就是《金敏 魔術師》,導演Pascal-Alex Vincent,這部紀錄片在法國坎城電影節上的「Cannes Classics 2021: the documentaries」舉辦首映。 為了紀念這位日本鬼才動畫導演,這部紀錄片采訪了押井守、細田守、真木太郎、安藤雅司、鈴木雅矢等業界大佬。 金敏是日本知名的動畫監督,執導過的電影包括《未麻的部屋》、《千年女優》、《東京教父》、《紅辣椒》和電視動畫《妄想代理人》。2010年8月24日,金敏因胰腺癌逝世享年只有47歲。 雖然對金敏的作品還挺熟悉的,但對導演本人其實我還是比較空白的,希望之後也能看到這部紀錄片。 來源:和邪社

Netflix推出令人震驚的新真實罪案紀錄片 而被指控的兇手仍然逍遙法外

據媒體BGR報導,「一位女性的屍體在County Cork的一個偏遠地區被發現。」新發布的Netflix真實罪案紀錄片《蘇菲之死:愛爾蘭離奇血案》( Sophie: A Murder in West Cork)的預告片是這樣開始的,該紀錄片講述了一個「震驚公眾的殘酷犯罪」事件。 它發生在20世紀90年代,是愛爾蘭這個特定地區有生以來的第一起謀殺案--事實上,根據該劇預告片中一位女士的說法,那里的人們對嚴重犯罪沒有任何經驗。所有這些都是說,如果你喜歡真實犯罪的紀錄片,這絕對是Netflix上值得關注的新節目之一。 這部三集的限定紀錄片由John Dower執導。它加入了Netflix上越來越多的值得討論的真實犯罪節目,包括從《製造殺人犯》(Making A Murder)到本月晚些時候的紀實系列《Heist》。 到目前為止,對《蘇菲之死:愛爾蘭離奇血案》的批評反應相當少。而Twitter上的用戶也同樣對該紀錄片贊不絕口,其中一位用戶稱贊道:「偉大的故事,對一個地方的精彩描繪和奇妙的故事講述」。一位《衛報》評論員給出了三星評分(最高五星)。 以下媒體獲得的關於該紀錄片的信息:法國製片人Sophie Toscan du Plantier的謀殺案1996年發生在West Cork的Schull鎮。根據Netflix的說法:「這起殘忍的謀殺案震驚了整個國家,引發了愛爾蘭有史以來最大的謀殺案調查。的確,它成為了一個全國性的難題。這部紀錄片記錄了『她死亡的情況,揭開了這個非同尋常的故事,從它的開始......到現在』。」 該系列片獨家接觸了蘇菲的家人。它首次將 "她的家人和(記者) Ian Bailey的觀點 "結合起來。他是調查的中心人物,很快被指為嫌疑人。 最好的真實犯罪Netflix節目和紀錄片系列的標志之一是關於嫌疑人的新啟示,或者可能新發現的事實使長期以來被懷疑的人免於犯罪。《蘇菲之死:愛爾蘭離奇血案》這部紀錄片極力想達到這個目的。在這部Netflix紀錄片中,Bailey被呈現為嫌疑人--觀眾可能對這個人物產生懷疑。據《新聞周刊》報導,在蘇菲被謀殺後,一名女性向警方打了一個匿名電話。她描述了一個與Bailey外貌征相符的人。幾年後,她收回了她的陳述。 Bailey避免了審判,因為缺乏足夠的證據。他仍然堅持自己的清白,至今仍然自由。他還威脅稱因他在新劇中的形象要起訴Netflix。 來源:cnBeta

帥到印象深刻!世界最有名獅子「疤面獅王」殞落 結束14年傳奇

一代獅王隕落。肯亞馬賽馬拉國家保護區有一隻叫Scarface的雄獅,牠以右眼上的猙獰疤痕而聞名。作為保護區最年長的獅子,Scarface在全世界都很有名。牠擁有自己的社群網站帳號,還出演過很多部紀錄片,可以說是全世界最有名的獅子之一。6月11日下午,這隻14歲的獅子永遠地離開了世界。 來源:網路資料 來源:花生時報wwwallother

彼得·傑克遜執導紀錄片《披頭士樂隊:回歸》將於今年11月登錄Disney+

由彼得·傑克遜打造的披頭士樂隊全新紀錄片《披頭士樂隊:回歸》(The Beatles: Get Back)終於定檔,將於今年11月上線 Disney+ 流媒體平台。 該紀錄片由60多小時未公布的視頻素材、150多小時未公開的音頻素材彙編而成,記錄了披頭士如何錄制出經典專輯《Let It Be》(原名為《Get Back》)的全過程。 1970年5月8日,《Let It Be》專輯發行,而當時樂隊剛分崩離析。而此次紀錄片還將收錄披頭士那場著名的演出——在倫敦薩維爾街蘋果唱片公司總部舊址屋頂上的表演。 在此次的披頭士紀錄片中,傑克遜將延用紀錄片《他們已不再變老》中的影像復原技術來處理這些視頻。樂隊成員保羅·麥卡特尼、林戈·斯塔爾以及小野洋子、奧利維亞·哈里森兩位樂隊成員遺孀也參與了這次合作。麥卡特尼說:「我真的很高興彼得深入我們的檔案,製作了一部展示披頭士樂隊錄制專輯真實歷史的電影。」 《披頭士樂隊:回歸》將分為三部分,每部長約兩小時,分別將於今年11月25日、26日和27日上線流媒體 Disney+ 流媒體平台,敬請期待。 來源:機核

油炸視頻多來點,紀錄片《鮮炸香酥脆》上線Netflix

當代人們喜歡追求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在此過程中我們卻很難抵擋垃圾食品的誘惑。誰都知道油炸食品不健康,但它就是可以勾引你的味蕾,讓你咬下一口。Netflix之前投拍了一部美食紀錄片《鮮炸香酥脆》,由Daym Drops帶你走遍美國多個地區,體驗特色油炸美食,同時體驗當地文化。《鮮炸香酥脆》現已登陸Netflix。 本片的主要參演者Daym Drops算是網際網路時代最知名的美食評論家。2010年,Daym Drops成立了自己的頻道並開始製作食品點評視頻。2012年8月因一則在車上吃漢堡的視頻爆紅,這件事也改變了他的人生,之後他便決定以此為職業,吃遍世間美食。 來源:機核

披頭士樂隊紀錄片《The Beatles:Get Back》將在Disney+獨家播放

據媒體BGR報導,今年晚些時候,導演彼得·傑克遜(Peter Jackson)將重寫音樂史上最偉大的解散故事之一的結局,描繪有史以來最大的搖滾樂隊之一——披頭士樂隊的結局。披頭士樂隊的粉絲們已經等了很多年,他們想知道醞釀已久的最終為樂隊的《The Beatles:Get Back》紀錄片提供商業發行的努力是否能夠實現。 在樂隊實時解散時拍攝的版本,在1970年被製作出來並在影院短暫上映,似乎是四位明星最終解散並走自己的路的產物。影片中的某些時刻,如貝斯手保羅·麥卡特尼對吉他手喬治·哈里森吹毛求疵,專橫地告訴他如何演奏某些東西,最終給整件事蒙上了一層陰影--以至於樂隊一直無法忍受重新觀看那個版本,更不用說把它包裝成適合家庭錄像帶發行的東西。 直到傑克遜的出現,也就是說,他翻閱了56個小時未發布的、從未見過的披頭士樂隊的錄像,這些錄像來自於樂隊為其《Let It Be》專輯拍攝的排練。其結果是--回歸,由傑克遜領導的披頭士紀錄片的重新調整,該片原定於今年晚些時候在影院上映,但現在作為獨家流媒體版本在Disney+上映。 傑克遜與披頭士樂隊的兩位倖存成員(保羅·麥卡特尼和林戈·斯塔爾)以及約翰·列儂和 喬治·哈里森的遺孀(分別是小野洋子和奧利維亞·哈里森)合作開展了這個項目。實際上,今年早些時候一群記者進行了一次Zoom會議,斯塔爾也加入了進來。這位披頭士樂隊的鼓手承諾,傑克遜的紀錄片將是偉大的,是披頭士樂隊粉絲喜歡的東西。的確,它恢復了樂隊的樂趣和良好的精神,即使在最後,仍然彌漫著這種精神。 來源:cnBeta

「史努比之父」紀錄片《查理·布朗,你是誰?》發布預告

「史努比之父」查爾斯·舒爾茨的特別紀錄片《查理·布朗,你是誰?》發布預告,將於6月25日在 Apple TV+ 播出。 查爾斯·舒爾茨生於美國明尼蘇達州明尼阿波利斯,1950年開始創作《花生漫畫》系列作品,建構出以小狗史努比和小男孩查理·布朗為主要角色的世界。他曾兩度獲得漫畫藝術最高殊榮「魯本獎」,1978年被選為「年度國際漫畫家」,1990年得到法國文藝勛章,並多次登上《福布斯》雜誌年收入最高藝人排行榜,成為歷史上最富有的漫畫家。 《查理·布朗,你是誰?》將聚焦《花生漫畫》以及舒爾茨創作查理·布朗、史努比等角色的故事。該片由露皮塔·尼永奧擔任旁白,德魯·巴里摩爾、凱文·史密斯、保羅·費格等人將出鏡受訪,分享《花生漫畫》對他們的影響。 《查理·布朗,你是誰?》將於今年6月25日在 Apple TV+ 上播出,敬請期待。 來源:機核

Netflix紀錄片《監視資本主義》引發的思考:What』s the problem?

*本文對技術的批判沒有任何道德層面的意圖。 《監視資本主義/The Social Dilemma》是2020年網飛推出的一部紀錄片,彼時曾引發不小的網絡討論,有興趣的可自行尋找資源。本文並非對該紀錄片的評價,而是將其作為幾本書籍的研究對象,《單向度的人》(馬爾庫塞)、《理解媒介》(麥克盧漢)、《消費社會》(鮑德里亞)、《技術壟斷》(尼爾·波斯曼),《監視資本主義》試圖尋找問題的根源,問題在哪?紀錄片自己的問題又在哪? 本文沒有答案,只是希望你在這些雜七雜八的論述里有所啟發、批判。 按紀錄片中的觀點,「監視資本主義」指的是利用技術對每個人的行為進行無限追蹤從而獲利。在《監視資本主義》之前,筆者還看到另外一部類似的紀錄片,《智慧型手機:黑暗的一面》,兩部紀錄片的主旨都是一樣的——Facebook、Google等技術公司利用技術來「控制」用戶行為,從中攫取大量的商業利益,同時將用戶「困」在他們精心構建的生態之中。 核心點是技術,根本推動力是商業利潤。 以下為四塊內容來談一談這兩部紀錄片。此外,應該說的是,將這些方法運用得最為嫻熟的不是技術公司,而是遊戲公司。 王德峰教授在講《資本論》時提到,金融投資最終必須落到實體經濟才能產生真正的增殖,否則不過是財富的轉移,網際網路流量同樣如此,它必須促成用戶消費才有「價值」,這種消費要麼導向實物商品,要麼導向虛擬商品,尤其是以免費下載為主的商業遊戲。 買熱搜、買頭條的粉絲經濟是否脫離了這兩種「消費品」呢?微博這種平台直接向粉絲販賣自己的流量而無需經過廣告商的轉化。應該不是,他們通過這種形式來製造一個最終可帶來收益的明星。 技術公司怎麼操控用戶行為? 點贊按鈕 這種人畜無害的小標志能顯示他人是否喜歡你發布的內容,點贊功能的發明者之一萊亞·皮爾曼稱是為了交流上的方便。但該功能的風靡卻讓她感到吃驚,它成為諸多社交平台的標配。此外,她發現自己發表一些常規性內容獲得的點贊量卻比以前少時會讓她感到焦慮,這意味著她對Facebook上癮了。 它與斯金納箱一樣,真正構成上癮要素的,是它的不可預知性。它與意識不相關,而是與大腦中與動機行為相關的更加原始、潛意識的部分。設計師將其稱作多巴胺驅動。這種化學物質對於獎賞、動機和成癮的循環至關重要,它會促使你不斷地去做這個行為。 紅色或紅點 紅色是廣為認知、被整個技術行業使用的顏色,吸引用戶的方式,在Facebook和推特上用來提醒用戶得到多少關注的標志就是紅色標志。它也用來提示重要事件的觸發顏色,它能觸發大腦的某個部分,這是其他顏色做不到的。 待辦事項 僅是如此就能讓用戶使用時間增加30%。 無限滾屏 一個關於湯的實驗,如果能夠在人未察覺的情況下自動加湯,人是否會喝下更多?答案是肯定的,因為你得不到提示你喝完的線索。 藉此,矽谷頂級設計師阿薩·拉斯金在手機應用上模擬了一個類似該實驗的功能,那就是無限滾屏,永不結束的頁面促使用戶長久停留在應用中——如果你的大腦得不到抑制沖動的時間,得不到停止的線索,就會讓螢幕不停地滾動下去。 大數據、人工智慧 與無限滾屏相聯結的是大數據。 它們告訴你,手機螢幕背後是矽谷成千上萬的工程師,是難以估量的伺服器數據中心。 它們告訴你,你在網上所做的一切都被追蹤著、監視著、評估著,它具體到你看一張停留了多長時間。它藉由數據來描摹用戶畫像,並判斷用戶會做什麼、喜歡什麼。 它涉及三個模塊: 數據收集,數據分析,以及AI技術加成的智能推薦。 一、智能推薦 先說智能推薦。 今日頭條,抖音快手,微博B站,知乎網易雲,大多數主流平台都有一套自己的算法,採集用戶行為數據,通過機器學習來為用戶提供他可能感興趣的內容。 這里面又涉及到幾個主要因素,搜集哪些數據?算法如何設計?平台內容池是否足夠龐大? 亞馬遜產品經理對TikTok的算法以及產品設計有一番自己的見解(亞馬遜產品經理:TikTok 的真正優勢,從來都不是算法,譯文點擊此處,原文點擊此處),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到網際網路產品設計的進化(從點贊按鈕到停留時間)、消費意識形態的變更(從確定受眾到為用戶服務)、算法的更新。 它最終成就了字節跳動的龐大帝國,它可以用精準的推薦來提高用戶的使用時長,用上億用戶的流量池來做廣告買賣。 而關於智能推薦、算法驅動的常見批判是:「信息繭房」。 「信息繭房」理論認為用戶長期被自己所關心、所感興趣的信息的包圍下,會逐漸喪失全面看待事物的能力。而在大數據之前,「信息繭房」理論業已存在,它不過使其變得更為普遍而已, 「信息繭房」對於智能推薦的批判,只會讓我們忽視其潛藏的問題。 1.智能推薦之所以能流行恰恰意味著:我們依舊沒有一個能有效處理冗餘信息的機制。 智能推薦事實上是一種信息篩選機制,用戶希望有更精準的推薦來抗拒信息的冗餘,追求一種「個性化」服務,用戶甚至心甘情願販賣自己的數據來獲取更精準的服務。 當用戶習慣了智能推薦產品的時候,大機率會產生兩種看法: 系統的推薦越來越不符合自己的口味——產品的算法有待提高;系統的推薦越來越同質化——主動跳出「信息繭房」。 用戶並非抱怨智能的存在,而是抱怨它不夠「智能」。 到了這里,可以看到了紀錄片的一個問題,紀錄片中的智能比現實中的算法更為強大,紀錄片似乎有意塑造一種「技術恐怖」。 《監視資本主義》做了一個更為極端的演繹:在智能推薦信息的包圍下,用戶不僅難以理解他人的觀點,甚至會像紀錄片中所說那樣,成為難以揭開「世界」真相的楚門。 基於此,我們看到了—— 2. 智能推薦的最終目標是,讓用戶按照它所設想的道路前進,它無關乎圈子是否封閉的問題,當你接觸的任何信息都是它所推送的一部分的時候,你的世界就是一個圈子。 紀錄片中給出的幾個例子是: 地球是平的,這一言論被推薦了幾億次;政治兩極分化,民主黨、共和黨的刻板印象;虛假新聞造成切實的政治動亂;…… 鮑德里亞在《消費社會》里曾有過類似的描述: 鮑德里亞試圖說明,用戶所接觸的信息是精心安排的信息,而穿插在這些信息中的廣告擁有了與這些信息相等同的效力,它構成了消費主義的一環。 在智能推薦興起之前,我們已在「魏則西事件」中領略到信息剪輯、廣告並列的危害,今天,我們依舊活在這個世界中,有時它隱藏地很好,有時它露出了吃相。 微博熱搜、各大網站的熱點排列順序、搜索框自動填充的新聞信息……我們以為可以通過辨別能力的提升去繞開這些陷阱,但當網際網路搜索反而加劇了信息搜索的困難度的時候,搜索這件事就變得可笑起來。 紀錄片說「真實是什麼」成了當下的主題,鮑德里亞卻說我們不需要真實,消費社會下的消費者追求的只是「自我滿足」與「真相的否定」,哪一個才是當下社會的真命題? 回到智能推薦這件事,在技術與信息的裹挾下,它的最終方向是把假想的用戶變成確定的用戶(不是判斷你會喜歡什麼、做什麼,而是讓你去做什麼),它們的最終目的是獲取回報。 二、數據分析 數據分析的目的,是販賣確定性,是對症下藥。 媒體運營、遊戲運營、網站運營都有數據分析,分析用戶行為從而優化產品設計,針對這些分析,有三個主要目標,同時也是技術公司設計產品的三個主要目標: 參與度目標,增加用戶使用時間;增長目標,增加用戶,拉新;廣告目標,保證按預期發展,從而實現盈利。 諸如郵箱應該是什麼顏色、圖標長什麼樣子,它是暗一點好還是亮一點,它應該配備什麼樣的音效,一篇文章應該起什麼樣的標題、配什麼圖片……直到用戶停留在應用程式中的時間得到有效提升,這些設計才會被確定下來。 商業遊戲的數據分析運用最為廣泛,他們有各種指標來劃定用戶行為,計算盈利,建構模型,與廣告聯系最緊密的超休閒遊戲或者IAA遊戲(應用內廣告變現遊戲)尤其典型,它完美對應以上所提出的三個目標,其內在邏輯就是數據分析,在盈利側,它觀察分析廣告點擊率,在用戶體驗側,它研究怎樣的產品設計才能實現留存與社交分裂,它堪稱數值產品的代言人。 但有時你也會犯嘀咕,任天堂在製作《曠野之息》的時候也廣泛應用了數據分析,《隻狼》里面也有嚴格的數值體系,對用戶行為進行採集並分析,目的是為了創造更好的遊戲體驗,它何過之有? 絕大多數數字產品的設計都是為了給用戶提供一個更好的服務——網站模塊的編排,內容的檢索,色調的搭配,工具的使用,我們甚至會批判那些不符合人類直覺、不「人性化」的遊戲設計或鏡頭語言或故事編排,它似乎意味著,技術的使用取決於使用目的。 確實,在《曠野之息》這種買斷制遊戲中,直接抹消了第三個目標——引導用戶消費或點擊廣告,或者說,它把這個目標前置了。 但麥克盧漢跳出來反對說,只關注技術/媒介的使用方式是一種技術白痴的態度,看門狗只看到了肉,而忽略了拿它做誘餌的盜賊。何意?當數據分析被廣泛使用的時候,它所造成的影響早已超出了使用者的估計,它是否在改變人對於人、人對於這個世界的感知方式呢? 比如,把人視為一串數據。 除了紀錄片所講到的,這些商業手遊、免費應用還有很多誘導、控制用戶的設計,你玩個大廠的手遊或者參與個拼多多的遊戲活動就知道了。 或者,直接看看一些業內的文章,比如遊戲用戶價值榨取、遊戲變現方法、玩家付費引導、遊戲付費設計邏輯、數據驅動遊戲、如何建立上癮模型、電商運營、電商遊戲設計……是的,不少運營、數據分析、產品設計思考的就是如何讓你掏錢,它不是問什麼吸引了你,而是問用什麼技術、方法吸引你。 技術公司為什麼能操控用戶行為?設計師拉姆齊有神經科學背景,他知道我們的大腦如何運作。斯坦福有個勸服技術實驗室,許多科技公司的業績增長人才都上過這門課程。任何先進的技術,都像是魔術。魔術師是最早知道人們思想工作原理的人。他們知道你的意識中沒有意識到的事情,這就是幻覺起作用的地方。 神經科學,行為科學,心理學……在紀錄片里可以統稱為增長量黑客學,這些矽谷精英的工作就是黑入人們的心理,得到更多的用戶注冊、更高的參與度。 「科學家用蜘蛛模擬神經細胞,觀察什麼引起它的腿的反應。這種監獄實驗與技術公司類似。他們在這個矩陣中觀察人的行為,用他們的行為牟利。」 其中最廣為人知的就是多巴胺,新的獎勵、新的內容、新的刺激……它利用未知性來使人上癮,而這種未知性又有一個確定性的參照,你認為下一個視頻同樣精彩,你認為下一個遊戲場景同樣有趣,你認為下一發抽卡就是目標物。 在心理學上,它稱之為「正積極強化」。 既然如此,用自己的理性來壓制這種沖動,壓制繼續刷視頻、刷信息、抽卡的沖動不就行了嗎?矽谷精英們說不行: 當你想要獲取某樣信息的時候,你會打開……當你試圖排遣無聊的時候,你會打開……當你開始不再一一點擊穿插廣告關閉按鈕的時候,你會接受了…… 你的行為是否被這些技術公司「計算」在內呢? Google和Facebook這些公司通過大大小小的A/B測試,逐漸發展出讓用戶做某些行為的最佳方式,紀錄片中最典型的例子是Facebook的海量規模蔓延實驗,他們利用Facebook上的潛意識信號讓更多人在選舉中投票,從中發現他們能夠影響現實世界中的行為和情感,而無需觸發用戶的意識。 巧合的是,Google也曾這麼說過,而且不止一次,但它有時也會說「我沒做過」、「沒有證據」、「不是事實」…… 這項研究是否具備可行度、技術公司的行為是否確有其能力暫且不論,在這里面出現的一個有趣的表述是:它作用於潛意識。 這讓我想到了麥克盧漢說的另外一句話: 當廣告宣傳的量夠大、頻率夠高、覆蓋面夠廣,即便你有意識地抗拒,也會受其影響,當人們提起過節送禮,想到了「腦白金」,提起某香港明星,想到了「傳奇」。 它篤定用戶逃不出它的魔掌,是因為它認定自己洞悉人類的心理,理解人性弱點,明白人這種生物的運作規律。(這是其一) 扭蛋卡池,你管不住自己的手,即便你在頭腦里無數次告訴自己下一抽就收手;PVP遊戲,你咽不下這口氣,哪怕你知道對面是托,是誘使你充錢的托;除此之外,它還准確把握住了人是一種社交生物這一事實。(這是其二) 網際網路技術最顯著的特徵就是加速、強化了人的社交行為。 你渴望著自己的聲音被聽到,會因為自己的網上發表(微博、圖片、文章、視頻等)被點贊而喜不自禁,你的情緒會因此而受影響,無論是愉悅還是失落都會增加你在這些網際網路產品中的時間。 這些產品、這些消費,在社交上的最高形態是把它從需要上升到必須。 「她才11歲,為什麼給她用手機?」 「我有什麼辦法,她班上其他孩子都有。」 在現實生活中,還可以看到更多類似的案例。 每個人都用微信,你怎麼能脫得開呢?微信沒有壟斷,卻也通過社交形成了最大的壟斷。「我家孩子報了XX班,你家孩子學什麼?」「贏在起跑線上」已經不再是兒童教育的最佳宣傳口號了。…… 但紀錄片里也說了,這些技術的運用影響了人與這個世界互動的方式。 瀏覽照片牆,發現別人聚餐、活動,心里想著「為什麼不邀請我」?看見濾鏡中的自己,試圖通過整容、化妝變得更像自拍中的樣子。看見他人分享的生活,不自覺地作比較,產生想要成為XX的沖動。 這些內容,依舊可以在《理解媒介》、《消費社會》里找到對應的論斷。 麥克盧漢旨在說明媒介(即技術)對人的感知方式的影響,鮑德里亞旨在說明人通過消費同一物品的行為來獲取社會符號、融入同一社會群體,消費者沉迷於消費行為中,忽略了自身與他人的現實差異。 人與人工智慧之間的對抗,也是人類無法逃脫技術公司掌控的理由之一。(這是其三) 「20世紀60年代發展至今,計算機處理能力增加了萬億倍……而人的大腦基本上不會改變了。」 紀錄片為人類設想了一個假想敵,把人與這些應用程式的對抗看成是與人工智慧的對抗,並以算力為評判標準。這是該紀錄片的另一個漏洞,它再一次渲染了技術恐怖。 人在算力上當然打不過計算機,圍棋、電子遊戲,在一個擁有龐大訓練庫的AI、一個一秒鍾能夠想出成百上千種方案的AI面前,人類只能丟盔棄甲。 遺憾的是,這一點麥克盧漢也想到了,不過,他思考的不是技術的速度,而是技術對人類影響的廣度跟深度。 在《理解媒介》的末尾,麥克盧漢寫道:「人類突然變成游徙不定的知識採集者,人的博學多識亘古未有,從割裂的專門化程序中解放出來的自由前所未有。另一方面,人們捲入整個社會過程的深度也是前所未有。」 技術席捲了人類生活的方方面面,席捲了這塊土地上所有網際網路能夠到達的地方,以至於我們越來越難以對它做一個清晰的判斷,我們無法掌控它。 繼承了麥克盧漢「媒介即訊息」觀點並創建了環境媒介學的尼爾·波斯曼在《技術壟斷》中如此寫道。 在某種程度上,你完全可以把《監視資本主義》、《智慧型手機:黑暗的一面》這兩部紀錄片看成是《技術壟斷》的現代版本,絕大多數觀點都有重合之處。 這段話完全就是《技術壟斷》觀點的翻版。 從《技術壟斷》出發,我們也能找到技術公司為什麼相信他們可以操控人類行為的最後一個理由,同時也是背叛它自身的一個理由。(這是其四) 這些理論並不是什麼新鮮物,馬爾庫塞也有類似的看法: 再往前,海德格爾曾說過, 接著往前,是馬克思,經濟學家、社會學家認為自己的學科是實證的科學,他們從事實出發,認定事實在本質上是合乎理性的(與抑制沖動的「理性」意思不一樣,它是一種邏輯推演能力,是人類建立知識的能力),由此構建了一個縝密的范疇邏輯網絡,但馬克思卻認為人類活動是非理性的,由此寫下了《資本論》。(王德峰教授.視頻《重讀資本論》) 開創了德國古典哲學的康德也可視為同類,盡管他為科學知識的普遍性提供了一套理論保障,但他為理性劃定了界限,人的理性能夠想像卻不能認識物自體。 盡管這些表述背後的理論體系並不相同,但都表現出對理性王國的批判,接受了馬克思理論的法蘭克福學派最為典型,它的主張就是「拒絕邏輯實證主義在人文科學中尋求普遍規律的嘗試」,馬爾庫塞甚至批判科學思維才是真正的唯心主義。 然而,在科學、技術的高歌猛進面前,這些批判如此之乏力。 它為人類帶來了物質的極大豐盛,它擴寬、拓深了觀察自然的視野,它促進了現代醫療事業的跨越式發展,它打通了區域與區域之間的物理間隔,打破了人與人溝通交流的限制。 當它把目光轉到人文社會,它相信所謂的藝術也藏著某種密碼,它認為所謂的數據調查、民意測驗反映了社會的真實情況,它揭示了人的心理與行為,它將自己標榜為科學,用數學化的思維來解釋現實。 而針對科學思維的批判,除了批判以外一無是處,它並不引導人們去組織社會,也不引導人們去改造自然,在後現代語境下,它甚至不能提供一個統一的價值標準、審美標準。 他們堅信這樣一條事實,對於自然世界、人類、人類社會的理解會隨著科學研究的發展不斷被闡明,現階段的計算錯誤,只是因為它還處在螺旋上升的階段,只是因為這一套邏輯網絡還不夠完善,隨著每一次糾正,它對於人乃至社會活動的判斷就會越精準。 於是,我們看到了AI生成的繪畫作品、遊戲關卡,在充足的數據訓練下它將誕生媲美一流人為作品的作品。在《卡羅爾與星期二》,我們聽到了AI生成的音樂,它建立在對樂理、人的生理構造的充分研究上——這是個虛構的故事,卻不是無稽之談。 《監視資本主義》用人道主義的提醒這些技術公司,「提取人物模型,不是我們關注人的方式。」 波斯曼告誡說,統計學中看到的只是片面的人,唯科學主義壓制了人的復雜性。 然而它太有效了,信奉這套方法論的人在股市混的風生水起,打造出了一個又一個爆款產品,實現了增量,拉高了收入,它太合理了,合理到讓我們認同這一點:它不合理只是你還沒有窮盡「真理」。又或者,他們不得不將其奉為真理,哪怕這種方式真的有問題。 技術公司為什麼要操控用戶行為? What『s the problem? 兩部紀錄片都提出了相同的問題,為什麼這些技術會背離開發者的初衷,釀成難以估計的後果?它加劇了社會分化、違背道德倫理,加劇自殺現象、抑鬱現象(姑且認為與這些技術有關,因為這些結論來自不可靠的研究報告)…… 沒有人能夠解答這個問題。 可答案不就藏在它的標題里面嗎? 資本主義。 賺錢跟操控用戶行為有什麼必然關系呢? 但奇怪的是,在矽谷建立的頭50年,它的商業模式是製造最好的產品賣給顧客,而不是研究用戶數據。 這種商業模式的變更,是從賣產品到賣服務,在這個商業模式中,使服務商盈利的,不是使用者而是廣告商—— 既對,也不對。 其一,在大多數情況下,即便你花了錢,你還是被賣的產品,是更具研究價值的數據(因為你的LTV-用戶生命周期總價值更高)。 其二,如前文所言,網際網路流量必須讓用戶消費才有「價值」,廣告商投放的錢是需要得到回報的,上面圖表提到的CRI、CPL等數據指標就是廣告投放商用於衡量廣告投放價值的指標,因此,即便是被賣的產品,如果他/她帶不來收益,這筆交易就是不成立的。當廣告商發現你這個流量平台獲取用戶效率低下的時候,自然會選擇其他平台,它迫使流量平台—— A.能為廣告商提供精準的用戶數據,將廣告精準地推送給可能消費的用戶 它需要數據分析,智能推薦。 在此,我們又看到了免費遊戲的一個特殊之處,它本身是賣產品到賣服務的典型代表,但其盈利不需要經過廣告商的轉換(除了IAA遊戲),它研究用戶數據的最終目的是:誘使用戶持續消費。 B.持續吸引用戶注意力,提高留存與使用時間 它需要數據分析,智能推薦,還有龐大的內容池。 C.流量,以及更多的流量 擴張市場是資本主義的本質要求,資本並不把人視為具體的、復雜的人來看待,而是將其視為市場,就像它把人抽象成可被計算、以純粹效率來衡量的勞動力/工具一樣。 與其說是一個新的市場,倒不如說是資本市場的新形式。 資本的另一個特性是與技術的聯結。 資本追求的是剩餘價值,在市場競爭之中,它有兩個主要方式來榨取剩餘價值,一個勞動時間的提高,另一個是勞動效率的提高。 無論是以機器為代表的勞動工具(數字工具也是工具)的發展還是以管理學為代表的企業員工規章制度的發展,其目標都是為了提高勞動效率,從而在市場競爭中獲得超額利潤。 在這些要素中,技術對效率的提升是最為明顯的。 資本增殖→剩餘價值→效率→技術,數據分析、人工智慧這些技術在商業上的使用也是為了通過「確定性」來提高效率。數據分析有誤?那隻是模型不夠完善、運用方法錯誤。技術使用抹消了藝術的創制?它會告訴你,所謂的創制也可視為技術可以復制的東西。 針對技術在人類生活中的無序擴張,及其造成的社會問題,我摸索出了幾種觀點,它並不完全關乎技術中立與否的問題,我也難以理清其中的關系,只能拋出來提供思考: (想看技術中立與否,可試著閱讀這篇文章:利維坦.《技術真的是中立的嗎?》) 1. 技術不是問題,技術是把人性中惡的部分激發出來的東西,社會中惡的東西,才是人類存亡的威脅。 人有社交上需求,技術加速了這一需求,同時也將人類在社交中的黑暗面擴散、暴露在公眾視野中。人對負面(以及虛假)新聞更感興趣(無法確認其因果關系,但在社交平台上它表現為如此,麻省理工大學研究稱虛假新聞的傳播速度比真實新聞快6倍),這點無需多說什麼,網際網路的擴散速度使其變得更為典型,它為技術公司提供了龐大的流量以及利益,進一步導致整個體系偏向於負面/虛假新聞。 2.環境媒介學,確實,技術/媒介的發展改變了人們的感知速率,但是,它是不是也改變了人們的觀念? 有誰會去關心抖音、拼多多幫助企業主銷售了多少商品?我們關心的是,短視頻是否改變我們對現實的看法、對待知識的方式,是否改變富人和窮人的關系,是否使幸福觀念本身發生變化! 在環境媒介學的視野下,科學、技術終將窮盡「真理」的觀點遇到了困難,當他們依賴於用技術解決問題的時候,忽略了技術對人的感知影響,這種影響是伴生性的。 波斯曼舉了個醫療技術的例子,粗心的處方、不問病史、不必要的手術這些醫療事故是隨著現代醫療將醫療器械奉為絕對權威造成的,它並不把人視為整體的、靈肉統一的人,而是可切割、可替代的生物體。 這些爭論其實也是18世紀工具理性與價值理性爭論的延伸。 3.環境媒介學認為技術有其自身的意識形態,有自己的目標,但如果這種價值觀是被賦予的呢? 馬爾庫塞在《單向度的人》中提到,「手推磨產生的是封建主為首的社會,蒸汽磨產生的是工業資本家為首的社會。」馬克思的這一論述在馬克思主義理論中得到了修正——「基本歷史動因是社會生產方式而不是技術」。人們沒有想到「鍾」這一宗教要求人們守時侍奉上帝的工具會變成工業生產的重要道具,人們也沒有想到馬鐙催生了新的社會階級,但這些都不是技術自身的發展目標(這是環境媒介學派的觀點),而是技術迎合了社會意識產生的目標。 而資本主義要求技術為其服務,它的規則是:「效率」。 然而最譏諷的是,「效率」原則在資本主義對剩餘價值的追求中扭曲了它的「便利」目標,所有因為技術發展、效率提升所省下來的時間都會被再次投入生產,甚者,它讓人找不到推脫的理由,它模糊了私人生活與工作的界限。 確實,當問題的根源發生在社會結構層面上,又怎麼能奢望個體、組織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正如馬克思在資本論第一版序言中所寫的,「我決不用玫瑰色描繪資本家和地主的面貌。……不管個人在主觀上怎樣超脫各種關系,他在社會意義上總是這些關系的產物……不能要個人對這些關系負責的。」 每個人都認為這里面出了問題,或至少懷疑過有問題,但日子還是照樣過。 每個人都不想躺平、內卷,但他/她對抗不了這股阻礙他們尋求另一種生活方式的洪流。 我們能不賺錢嗎? 當資本主義把社會生產的目標從使用價值改變為貨幣增殖的時候,我們便時刻憂慮著自己是否能夠維持生活的保障。 當人的勞動脫離了自己的勞動對象的時候,怎能恥笑那些無根的浮萍呢? 當人脫離這塊大地生活的時候,他/她是否還能想起這塊大地養育出來的生物的溫度? 技術公司真的能操控用戶行為嗎? 《監視資本主義》是否在渲染一種技術恐怖?過分誇大了技術的危害? 在前面已說過,《監視資本主義》不過是在重復上個世紀的觀點,它只是套上了網際網路、手機這些新科技產品的外衣。《單向度的人》、《消費社會》、《技術壟斷》這些書籍所描繪的現象、所提取出來的理論遠比《監視資本主義》來得「瘋狂」、來得「極端」。 他們又是否給出什麼解決方案? 《單向度的人》,那些還未被這種單向度的生活與思想所改變的群體,如底層局外人、不同種族的被剝削者、失業者等等,他們將成為從外部改革社會的反對性力量。 《消費社會》,「我們期待著劇烈的突發事件和意外的分化瓦解會用和1968年的五月事件一樣無法預料但卻可以肯定的方式來打碎著白色的彌撒。」 《技術壟斷》,波斯曼的解決方法最具可操作性又最為理想主義,從教育著手: 所有課程都作為人類發展的一個歷史階段來傳授,科學、歷史、語義學、技術、宗教的理論都要將重點放在藝術表現的古典形式上。(其中一條) 這種課程設置需要耗費大量的教學資源,只能通過層層篩選後由少數人攫取,而且不利於社會穩定,還不適應社會的經濟原則、效率原則。 正如馬爾庫塞所批判的那樣,哲學沒有任何的改造自然、組織社會的效益,一個無法提供解決方案的批判沒有價值,它在最現實的生存原則面前過於無力。 到頭來,這些批判理論反而被資本主義所吸收,成為了它自身的一部分: 《監視資本主義》是不是也是網飛用於吸引用戶的一種手段呢?觀看這一紀錄片的人是否已經陷入了一個封閉的資訊圈呢? 就連這些書籍所寄予厚望的底層民眾、第三世界的人民竟也成了一種可被利用的對象(雖然利用的目的是造成革命): 在這些批判中,資本也開始美化「自身」。 1.「Facebook的目標是讓世界更美好,優先考慮用戶的福利:關注人與人的交流帶來的益處。」(《智慧型手機,黑暗的一面》)——商業公司在為用戶考慮 一種消費主義。《消費社會》有數個精髓的觀點,其中之一就是「關切」,這種來自服務、產品提供者的關切,是一種流水線型的關切,是一種脫離使用價值的關切,它試圖彰顯被關切者的價值,最終形成一種「自戀式的投入」,即現在網際網路討論中經常會被使用的詞語「XX衛兵」。 這一矛盾,在虛擬商品、數字經濟中被無限擴大。 2.「今天的資本主義是要解決人類不平等的問題。」(比爾·蓋茨,2008年哈佛大學演講,非針對個人,只針對觀點,資本家只是資本的人格化)——商業公司想解決一些社會問題 幫助偏遠山區的農民把農產品賣出去,淘寶沒做成,京東沒做成,拼多多做到了。 3.傳統文化與商業的結合——傳承傳統文化,表達社會擔當(不展開) 當越來越多的社會現象表現出這些理論所預示的樣子的時候,它不是加深我對其的認可,然而是質疑: 它是否是一種不可證偽的知識?一種既非錯誤但必不為真的知識。 它把我籠罩在一個理論的視野中,看到了那些商業行為、宣傳口號背後的意圖。如果資本主義把人看成市場,那這些理論又把人看成什麼?我又把人看成什麼?技術的傀儡嗎?然後把自己標榜為獨醒的智者?那不過是從一個極端落入另一個極端。 在這些批判理論中,能否復述人這一復雜的動物? 唯有批判才是閱讀這些書籍的價值,解開困惑需要去找出這些理論推演邏輯上的漏洞,而非只專注其結論。 不妨從一個點出發,技術公司最終真的能操控用戶行為嗎? 能,科學主義宣布了它的全部勝利,這些批判理論也宣布了它的預言正確性。不能,技術公司終將栽跟頭,批判理論並不完全正確,人的調整能力超出了技術的預設。 拿神經科學來說,即便它能夠揭曉人的意識活動是怎樣的一種生理過程,這一生理過程的再現能呈現出同樣的情感乃至意識嗎? 對這些現象的討論還遠未結束,文中的觀點更非學術前沿的觀點,這些書籍都出版於上個世紀,現在這些學者在研究什麼?是否有了更為合理的答案? 活在這些批評理論與技術社會夾縫中的人,又應該往哪走? 在文章的最後,貼個「廣告」,對這則「廣告」的思考結果,或將決定你在這場技術反思中的立場。 參考資料: 馬爾庫塞.《單向度的人》,劉繼譯麥克盧漢.《理解媒介》,何道寬譯鮑德里亞.《消費社會》,劉成富、全志鋼譯尼爾·波斯曼.《技術壟斷》,何道寬譯視頻《監視資本主義》視頻《智慧型手機:黑暗的一面》視頻《王德峰:重讀資本論》視頻.學院派Academia《 馬克思為什麼是對的 》、《消費資本主義》 來源:機核

細心推特網友發現奧林匹克官方紀錄片片頭使用EVA主題曲

近日一位細心的Twitter網友發現,奧林匹克一部講述捷克曲棍球歷史的官方紀錄片《The Nagano Tapes》片頭,竟使用了著名日本動畫《新世紀福音戰士(EVA)》的經典主題曲 ——《殘酷天使的行動綱領綱領》。該紀錄片主要講述的是捷克在1948年動盪時期,曲棍球成為了國家的代表運動,並最終在1998年第一屆有著NHL專業球員參賽的冬季奧運會上拿下金牌的激動人心的故事。 紀錄片片頭(未剪輯): 由官方信息可知,該影片早在 2018 年就已發布,時至今日又因片頭曲而被動漫粉絲網友給挖了出來。 該Twitter下有網友評論說:「那幫原本製作中二動畫 MV 的年輕人,現在逐漸擔負起了真正的電影編輯工作,而且做得確實很棒」。 另一位網友也很合時宜地評論了一句:「去冰球場吧,真嗣!」 據悉,該片由演員詹卡洛·愛斯波西托負責旁白,他曾參演過《絕命毒師》以及最近熱門的《曼達洛人》,同時也是《孤島驚魂6》預告中大反派的扮演者。 來源:cnBeta

《惡靈古堡8》開發紀錄片介紹疫情對開發過程的影響

《惡靈古堡8》現已正式發售,本作贏得了玩家的廣泛歡迎,在Steam平台上也打破了一些紀錄。最近,《惡靈古堡》官方油管帳號上傳了一段名為「《惡靈古堡8》開發幕後——內部掙扎」的影片,其中介紹稱這款遊戲的開發過程受到了很多內部衝突的影響,特別是與新冠疫情有很大關聯。 在視頻的開始,開發者介紹稱他們本來想讓《惡靈古堡8》成為一款掙扎求生的遊戲,而很快他們的項目也要掙扎求生了,因為新冠疫情的到來迫使開發中止。這次意外暫停持續了一個月的時間。雖然《惡靈古堡8》的開發在《惡靈古堡7》完工之前就已經開始了,但開發團隊很快便意識到,他們要對很多已經做好的東西進行全面改動。 本作監督佐藤盛正在家里隔離了一個月的時間,對本作的狀況非常擔憂。在他回歸工作之後,團隊所有人員都認同他的看法:《惡靈古堡8》必須大改,不然會做出沒人愛玩的垃圾。他們花了一個月的時間進行頭腦風暴,研究如何修改遊戲,特別是戰鬥方面,最終偏轉了航向。如果佐藤盛正和開發團隊沒有因為這次自省而逐漸提升遊戲張力的話,《惡靈古堡8》的這些嚇人場景效果也就沒有現在這麼好。 這樣一款在傳染病和寄生蟲的恐懼中前進的遊戲,正是在面對現實疾病的恐懼中開發出來的。視頻中很多畫面顯示開發者工作時也要佩戴口罩,在互相指出對方電腦上的問題時也要盡可能保持一定的距離。在疫情最嚴重的時候也正是CAPCOM團隊開發過程中最重要的時刻,特別是在焦點測試和QA都對試玩版有了很多負面反饋之後。伊森在遊戲里死不了,這讓玩家缺少了一種挫敗感,戰鬥也變得無聊了起來。 就算是平時,在開發的最終階段改變核心玩法平衡是很困難也是很危險的,但《惡靈古堡8》的團隊決定進行改變。QA與開發團隊開了一次會,意見一致之後開始用最高效的方式修改遊戲。在發售日期臨近的時候,開發團隊專注於讓玩家在猜測他們的決定上花費足夠的精力。最終的效果非常成功。要說疫情拯救了《惡靈古堡8》可能有些不確切,因為工作環境受影響還是很嚴重的。希望《惡靈古堡9》的開發能夠更流暢一些吧。 《惡靈古堡8》現已登陸PC、PS4、PS5、Stadia、Xbox One和Xbox Series X平台。 來源:3DMGAME

Respawn「榮譽勛章」紀錄片《科萊特》成首個獲奧斯卡遊戲類作品

昨日,第93屆奧斯卡揭曉,而EA與Respawn打造的VR遊戲《榮譽勛章:超越巔峰》的短紀錄片《科萊特》獲得了最佳短紀錄片獎,成為了首個獲得奧斯卡獎的遊戲類作品,Respawn在推特發文進行了慶祝。 Respawn在推特中表示:我們獲得了第93屆奧斯卡最佳短紀錄片獎,對於Vince、Peter以及Respawn的所有成員來說,我們非常榮幸,謝謝大家的支持。 英國《衛報》也報導了這一消息,《榮譽勛章:超越巔峰》是2020年12月在PC上發布的VR第一人稱射擊遊戲。有趣的是,盡管其紀錄片獲得了奧斯卡獎,但遊戲本身的評價卻很一般。 《科萊特》這部短片講述了2020年90歲的科萊特·馬林·凱薩琳前法國女抵抗軍的故事,在時隔74年之後她又回到了德國集中營,那也是她哥哥被殺的地方。小時候的科萊特曾作為法國抵抗軍的一員與希特勒的納粹部隊作戰。74年來,她一直拒絕踏足德國,但是當一個年輕的歷史學生Lucie進入她的生活之後,這種情況發生了改變。科萊特准備重新打開舊傷口,重新審視當時的恐怖戰爭氛圍,為所有人提供了重要的歷史教訓。 來源:3DMGAME

美國檢驗員的好心之舉,卻讓客機空中解體,14人遇難的真實紀錄片

1991年9月11日,大陸快運航空公司2574號班機載著11名乘客從德克薩斯州拉雷多出發,一個小時後將抵達休斯頓。 這是機組人員當天的第二次飛行,他們先從休斯頓飛到拉雷多,現在他們正在返航途中,機長布萊德年僅29歲,很是年輕,43歲的副機長克林羅多也即將晉升機長。 臨近機場110公里時,機長準備讓這架EMB-120飛機進行例行降落,但是本來平穩的飛機突然機頭向下,快速墜向地面,幾秒之內就下降了610米。 此時正在農場工作的德州兄弟,突然聽到爆炸聲,抬頭往天上看去時,發現飛機宛如隕石划過天際。 2574號班機以時速500公里的速度,旋轉著墜到了地面上,機上14人包括機組人員全部遇難。 在休斯頓以西大約110公里處,消防員在德州伊戈爾湖附近的農田里,發現了仍在慢慢燃燒的飛機殘骸。 這種小型飛機是巴西生產的雙引擎螺旋槳飛機,它的速度和尺寸使它倍受美國區域性航空公司的青睞,大陸快運航空公司有34架這種飛機,找出事故原因刻不容緩。 調查員首先詢問了那兩名農場兄弟,他們說飛機似乎正在一邊旋轉一邊爆炸,機身有一個大洞,場面十分駭人,目擊者證詞言之鑿鑿,炸彈引起的機身爆炸似乎很有可能。 美國聯邦調查局得知後,立即趕往事故現場準備一探究竟,查看是否有炸彈或犯罪行動的證據,但他們很快就通過實驗排除了這種可能。 隨後調查員發現飛機的水平穩定翼,掉落在距離主機身殘骸200米的地方,這種飛機採用的是所謂的梯形尾翼。水平穩定翼架在垂直的穩定翼上方。 掉落距離表明,這部分是首先從飛機上脫落的部件之一,調查員通過勘察斷裂面,排除了金屬疲勞和腐蝕等原因,確定了是直接被撕裂的方式掉落的。 同時調查員還發現機尾並非完整脫落,右邊的前緣片仍固定在水平穩定翼上,但左側的卻整片消失了。 與此同時,調查員收到了解析後的駕駛艙通話錄音,但遺憾的是,大部分都是空管和飛行員之間的例行指示對話,直到最後墜落的噪音,除此以外,並沒有任何異常。 而飛行記錄儀記錄下來的飛行數據,也確定了這架飛機高速下墜並解體的事實,現在調查員的當務之急是找到失蹤的水平穩定翼左前緣片。 穩定翼的前緣長3米,前緣片是他上面的一塊蒙皮由塑膜合成材料構成,其圓弧設計能讓空氣順利通過穩定翼。 丟失的部件在尾翼西南方1000米外被發現,毫無疑問它是從飛機上脫落的第一個部件,前緣上負責固定的螺絲孔並沒有損壞,證明飛機在墜落前,左前緣片並沒有任何螺絲釘固定。 水平穩定翼就像是倒裝的機翼,當機翼抬起時 它將尾翼下壓增加升力,如果失去水平穩定翼的一塊前緣片,會導致穩定翼的壓力減小,尾翼上翹,飛機會進入俯衝狀態。 而事實也確實如此,在穩定翼前緣脫落後,飛機承受的壓力瞬間變成了5個負G力,與此同時飛機開始急速下落,一旦迎角超過負極線,機翼就會折斷。 調查員終於找到了事故的起因,水平穩定翼左前緣脫落,但他們仍不知道的是,這一部件為什麼沒有被牢牢鎖住? 通過檢查飛機的維修記錄,調查員發現為了迎接冬季來臨,大陸快運航空公司一直忙著對EMB- 120機群進行防冰罩的檢查和維修工作。 防冰罩平時緊貼機翼,結冰後,飛行員可以給橡膠囊充氣放壓,產生周期性的膨脹收縮,表面的冰層會破碎,並被氣流吹走,以此來清除機翼和尾翼上的冰 。 飛機前一天剛進行過維修,正是更換新的防冰罩,更換防冰罩需要卸下前緣,拆去舊的防冰罩並裝上新的,然後將前緣部件重新固定到水平穩定翼上,會不會是維修人員忘記鎖蒙皮上部的螺絲呢? 調查員找來夜班負責維修的主管了解情況,夜班主管表示,由於更換除冰罩的工作比預期的要複雜,飛機第二天還要飛行,他們無法完成兩邊的更換工作。 所以夜班維修人員就只更換了右邊的防冰罩,沒有動左邊的,那到底是誰拆除了左邊的螺絲呢? 調查員最後從白班的維修檢驗員那里得到了答案,維修檢驗員的職責是監督檢查飛機的維修工作,由於工作進度緊,維修人力不足,維修檢驗員自告奮勇地提出協助維修。 因為本來的計劃是,兩側的除冰裝置都要更換,所以他把兩邊前緣蒙皮上部的螺絲,全都拆除了,他沒有想到的是,夜班並沒有對左邊的除冰裝置進行更換。 關鍵是口頭交接時,白班也沒有說自己已經將左側螺絲拆除這件事,就這樣 ,這架飛機在缺少左側水平穩定翼前緣蒙皮上部螺絲的情況下,投入了第二天的飛行。 例行維修工作的失誤導致了此次空難,但是還有一個疑惑尚未解決,為什麼飛機飛了八百多公里,穩定翼前緣才脫落呢? 調查員將目光集中到了飛機下降的空速,在致命墜毀前 ,2574號班機的速度達到了260節,當速度在216節的時候,穩定翼前緣仍保持穩定,這是飛機第一次飛行時的最大速度。 但是速度增加44節後,對穩定翼前緣的拉力有了大幅提升,機尾左邊前緣片終於承受不住 掉了出去,導致飛機俯衝近3658米,最後墜毀在地面。 美國國家運輸安全委員會把這起空難歸咎於,沒有將尾翼左側前緣的所有螺絲固定就位,前所未有地譴責了大陸快運航空:未能要求工人切實遵守作業流程,尤其是未能要求技師和檢驗員完成該填寫的文件。 本次事故是空難的重大分水嶺,尤其是空難調查,因為這是頭一次機構文化在空難調查中被提及。 航空公司決定整改,高級管理階層不再允許員工忽視規定,同時更加重視簡化交接流程,並嚴格遵守作業流程,他們還改進了管理系統,採用電腦化系統來精確追蹤維修師的工作進度。 但精良的科技只是解決之道的一部分,第一線的工作人員如果遇到問題,都應該大聲說出來,沒有問題是笨問題,每個問題都很重要。 此次事故是很多人的變通累積而成的,每個人以為只是小小的方便,但卻可以累積造成可怕的災難,可怕但可以預防的意外。 來源:kknews美國檢驗員的好心之舉,卻讓客機空中解體,14人遇難的真實紀錄片

紀錄片《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今日開機,導演劇透拍攝亮點

大象新聞記者 吳紫翼 「優雅」「黃河」「文化」4月20日,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開機儀式在鄭州舉行,現場嘉賓各自用一個詞語表達出了自己對這部紀錄片內容的期待。 大象新聞記者從《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紀錄片創作團隊獲悉,這部紀錄片將通過6集,每集50分鐘的時長來表現出鄭汴洛三座城市的文化傳承及城市發展。本片將採用情景再現,文物實拍,包括古建築實拍,3D模擬等形式,為孩子們拍出一部關於文化科普的紀錄片,為年輕人拍出一部關於城市名片的紀錄片,為老人們拍出一部關於歷史記憶的紀錄片。 「鄭汴洛一路走來得到了什麼、丟失了什麼,城市的氣質與個性是什麼,這是我對紀錄片思考最多的問題,而這些問題的答案也將通過紀錄片呈現給大家。」中國首部全景聲自然電影《鷺世界》的導演孫寧再次受邀擔任《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的總導演,他在現場暢談了自己的拍攝思路和想法,表示這部紀錄片將會以獨特的角度和誠懇的態度向世界展示黃河文化、城市文明。 孫寧作為鄭州本地人,他認為鄭州是一座具有包容性的城市,而這也正是中原最具代表性的一個特徵。因此,孫寧將通過人物與故事相對應,古代與現代相結合的方式,來呈現整部片子。與此同時,此部紀錄片將邀請國外知名導演加入創作團隊,引入國外的視角,從不同的角度將鄭汴洛三座城的朝代更迭展現出來,傳達一個優秀的價值觀,從而來喚醒年輕人自身的歸屬感以及對這座城市的自信心。 此次開機儀式以「講好黃河故事,展示鄭汴洛城市風采」為主題,希望通過這部紀錄片來大力宣揚黃河精神以及展示三座城市的文化和經濟社會發展成就。鄭州市委宣傳部常務副部長王麗艷對該片所傳達的意義表示充分的肯定和認可,她認為一部講述黃河藝術、黃河文化以及城市文明的高站位紀錄片,必將使大眾增強對黃河文化的認同感和自豪感,增強對城市的歸屬感和自信心。 目前,大型歷史人文紀錄片《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正在前期策劃與籌備階段,該片預計於2022年9月與觀眾見面。 來源:kknews紀錄片《三座城·三百里·三千年》今日開機,導演劇透拍攝亮點

鐵達尼號被遺忘的6名中國倖存者,卡梅隆在這部紀錄片里揭出真相

這六名中國倖存者遭遇了美加排華法案、美國囚禁華人移民的天使島、英國秘密遣返中國船工等種種慘烈的歷史事件。 |作者:馮璐 |編輯:楊雨 |編審:勞靈格 方榮山掉進冰海里,冷到發抖,四周漆黑一片,哭喊呼救的聲音不絕於耳。他抓住一塊漂浮的門板,奮力爬了上去。他從不認命,也不認慫,就是憑著這股求生的蠻勁,命懸一線的他硬撐到救生艇的到來,成為「鐵達尼號」上最後一個獲救的人。而救起他的,是英國指揮官哈羅德·羅威。 這是20世紀最嚴重的一次船難,1517人為它陪葬。1997年,英國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以此為藍本,拍出著名影片《鐵達尼號》。所有人都羨慕影片中Rose和Jack的世紀愛情。但幾乎無人知道,導演卡梅隆的靈感其實來自於船上這名倖存的中國人方榮山。 · 《鐵達尼號》劇照。 和方榮山一起倖存下來的中國同伴還有5人。他們是鐵達尼號上所有乘客中最為特殊的——最不受歡迎,並且被美國驅逐出境。即便遭遇如此重大的災難,死亡近在咫尺,但他們還被當時的西方媒體污衊為:因貪生怕死擠上婦女兒童的救生艇的中國人。而英美男子讓婦孺優先入艇,盡顯高貴剛毅之氣。 對此,這六名倖存下來的中國人一直未有機會辯駁——一百多年前的中國積貧積弱、缺乏自信,處於某種「種族主義自虐」的狀態,海外移民總被排斥和污名化,卻無法為自己爭取話語權。 ·《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倖存者》海報。 多年以後,方榮山和羅威都已不在人世,彼此的後代卻因為一部紀錄片的拍攝見了面,如同一場海上的世紀重逢:「我們很榮幸找到了彼此。」 4月16日,這部由卡梅隆監製的紀錄片《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倖存者》在中國上映。電影揭示了100多年前鐵達尼號上六名中國倖存者的真實遭遇,以及此後他們在歷史洪流中如同雲朵般變換的命運。 紀錄片的調查和拍攝人員發現了方榮山寫的詩歌:「天高海闊浪波波,一根棍子救生我。兄弟一起有幾個,抹乾眼淚笑呵呵。」 Rose 的自救方式來自一個中國人 1912年4月10日上午,英國南安普頓港人群攢動。方榮山手握編號1601、價值56英鎊9先令11便士的三等艙船票,與另外7名同伴一起走上舷梯。他穿黑色中式長衫,戴一頂圓帽,還蓄著長辮,行李箱里卻裝著正式的西裝和領帶,因為他下一步的人生計劃,是去美國俄亥俄州做生意,以便儘快擺脫自己的勞工身份——當時的美國排華法案,只針對勞工,不包含學者和商人。 十幾歲時,方榮山就逃離當時「土客械鬥」泛濫的故鄉——廣東台山,遠渡重洋去了海外。方榮山只是一名水手,在沒有身份的地方輾轉、拼搏,遭遇冷眼、嘲笑與誤解,連登上鐵達尼號也得使用化名「Fang Lang」並擠在下層甲板三等艙里。但那種闖蕩新世界的激情和光環,還是吸引著南中國一名妙齡女子漂洋過海嫁給他。 鐵達尼號向北大西洋駛去。在1997年經典電影《鐵達尼號》的虛構情節中,晚風吹拂下,窮小子Jack擁著展開雙臂的富家女Rose,眺望大海盡頭,還帶Rose去三等艙跳舞,一切都太過美好。而對於這8名中國人來說,他們並未見過來自頭等艙的美麗少女,只是兢兢業業承擔著最苦最累的燒鍋爐工作。或許在某個完工的時刻,他們也曾和Jack一樣意氣風發,在甲板上幻想自己有朝一日會成為「King of the world」。 · 電影《鐵達尼號》中的三等艙舞會。 到了第四天深夜,方榮山和同伴們突然感到船的顫動——巨輪撞上冰川。就在這個深夜,北大西洋冰冷的海水埋葬了Jack和Rose的愛情,連同整個「鐵達尼號」一起。 不過,包括方榮山在內的6名中國人都活了下來。其中,方榮山沒能登上救生艇,而是在大船沉沒過程中掉進海里。他用一具浮屍的皮帶,將自己綁在一塊門板上,就這樣憑著頑強意志力,挺到折返的救生艇趕到,成為最後一個被救起的人。而這個情節,正是《鐵達尼號》劇本創作中,Jack把Rose托上門板使其獲救的重要靈感。 當時救援方榮山的指揮官哈羅德·羅威回憶,當方榮山發現身邊一位船員因勞累過度快要暈倒時,仍舊堅持著接過船槳用力划起船來,「像英雄一般」。 另兩名和方榮山一起掉進大海的中國人不幸遇難,其他5人則憑藉自己的航海經驗,「反其道而行」,在震耳欲聾的哭喊呼救聲中,沿船右弦往船頭方向跑。中國乘客Choong Foo率先逃離到13號救生艇。其他4名中國人趕到右舷,在婦女兒童未坐滿的情況下,搭上倡導「婦女兒童優先」的頭等艙專屬救生艇。 值得一提的是,鐵達尼號一共準備了20艘救生艇,可以容納1000多人,但最後活下來的只有700多人。幾乎所有倖存者被送至紐約港口,接受醫院治療。唯獨六名中國倖存者被視為不受歡迎的人,只能滯留港口,如同被世界遺棄的孤兒。他們連岸都沒上,就被驅逐到另一艘駛往古巴的船上接著從事苦力。 儘管大難不死,他們的逃生經歷卻被《紐約時報》等西方媒體刻意污名化:這幾名中國人裝扮成女人偷摸混進救生艇,竊取婦女兒童的生還機會。這些詆毀甚至延伸到「中國人有貪生怕死、不守秩序的種族劣根性」的層面。一時間,這幾個忍受一切的「沉默的黃面孔」被口水淹沒。不懂英文的他們根本不知道這些謠言,更無從辯解,只是像往常一樣繼續在異國揮汗如雨。 · 當時西方媒體的污名化報導。 拍片如同偵探破案 這部紀錄片最初始於美國海事歷史學家史蒂文·施萬克的研究。施萬克召集來自中、美、英等國的十幾人組成調查小組,花費1000多天進行考查取證,努力還原與當年船難現場中國乘客相關的點滴往事。 2015年調查剛啟動時,施萬克和英國紀錄片導演羅飛閒聊,將自己手頭的課題告知了多年的老朋友。當時,倖存者名單上用英文字母拼寫的漢語名字(Ah Lam,Lee Bing,Fang Lang,Ling Hee,Chang Chip,Cheong Foo),就是施萬克最初掌握的全部信息。 · 鐵達尼號上的6位中國倖存者。 「拍『鐵達尼號』中國倖存者的故事如何?」 「船上有中國人?」羅飛很驚訝。後來羅飛和中國朋友聊天時發現,他們也都不知道這事。這反而增加了他拍攝的興趣,最終決定啟動這個項目。 「這是一個巨大的機會,在如此有名的沉船故事里發現了一段未明的歷史,有責任把它拍攝出來。」羅飛說。 就這樣,羅飛跟隨施萬克的調查視角進行跟拍。他們輾轉多國,閱讀歷史文獻、求助相關專家,甚至通過模擬實驗來還原六人的求生方式,力求整個調查客觀克制。 其間,羅飛輾轉聯繫上《鐵達尼號》的導演卡梅隆,希望他能給到一些建議。在卡梅隆的電影中,其實有拍攝方榮山獲救時的畫面。可惜的是,這段畫面最終並沒有剪輯到電影里。 卡梅隆很快回覆:「我知道你們這個項目已經好久了,希望能碰個頭,我也有一些問題想要問你們。」他對泰坦尼克上中國倖存者的故事非常感興趣,不斷問調查團隊「你們挖出來什麼新東西」。在片中出鏡接受採訪的同時,卡梅隆還主動提出要給影片做監製。 就這樣,從最開始的六個英文名,到了解他們的漢字名、出身以及去向,調查和拍攝團隊克服重重困難,一點點揭開這場20世紀最嚴重海難里中國人的人生際遇。 來路和前路更加崎嶇 船難發生時,這些中國倖存者最小的24歲,最大的37歲。他們在劫後餘生的退讓和謙恭中無聲息地流落到世界各地。 這六名中國倖存者遭遇了美加排華法案、美國囚禁華人移民的天使島、英國秘密遣返中國船工等種種慘烈的歷史事件。一戰後,很多英國商船上缺水手,很多中國水手便應徵上船,每天工作十四五個小時,付出青春和汗水,拿的薪水卻只有白人船員的五分之一。一戰結束後,英國把他們視為不安定因素,拒絕這些人入境。 和當年為美國修建大鐵路的遭遇一樣,被長期利用的中國廉價勞動力在失去利用價值後被迅速抹去,再次被秘密強行遣返,與留在英國的家人天各一方。闊別家庭已久的他們,顯然已無法再安然歸鄉,只能繼續在異國隱姓漂泊。 施萬克站在清冷的墓場里、看著眼前的倫敦華工紀念碑。在華人的持續抗爭下,英國直到2017年才逐漸開始承認華工的事跡,並公開紀念在英勞工。 然而,他們依然在歷史洪流中勤勞、隱忍、頑強地過完了自己一生,如同夾縫中奮力生長的種子。方榮山在1912年4月被迫成為船員後,隱姓漂泊了8年,直到1920年終於進入美國。但他直到1955年才拿到美國公民的身份。整整35年間,他一直以非法移民的身份在芝加哥艱難生存,嘗試過經營一些生意,比如開洗衣店、餐廳,但都失敗了。每一次生意失敗後,他就回去繼續做餐廳服務員。 晚年的方榮山是一個笑容可掬的矍鑠老人,經常從美國給遠在大洋彼岸的親朋家人寄錢接濟。即使是在餐館做服務生,也每天都穿筆挺的西裝。70歲那年,他去租房,被對方羞辱:「我怎麼可能租房給你們『黃種狗』?」方榮山一拳把這名白人揍趴跪倒在地。可以想像,這一拳背後是多少傷痛與委屈。 和一代華人移民一樣,鐵達尼號上的倖存華人度過了顛沛流離的一生,有的在印度失聯,有的死於肺炎,有的被遣返回香港後消失,有的去加拿大開咖啡館,沉默寡言,但經常免費送牛奶給路過的孩子喝,有的則因重名太多查無此人。而他們所有人都像有一種共同的默契:對至親絕口不提「鐵達尼號」。 100多年後,因參與拍攝《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倖存者》的緣故,這些倖存者的親人聚在一起,在台山的港口點起6盞在海浪間漂浮起伏的燈——在長輩當年出發的地方,紀念他們漂泊而又堅韌的一生。 而在這六個人的生活中,鐵達尼號其實就是一件小事,因為來路和前路更加崎嶇。人類史上最大的海難,也不過是他們生命里無需贅述的一道坎。 來源:kknews鐵達尼號被遺忘的6名中國倖存者,卡梅隆在這部紀錄片里揭出真相

紀錄片《行家本色 庵野秀明特輯》將播出100分鍾加長版

4月16日,NHK宣布,將於4月29日播出紀錄片《行家本色 庵野秀明特輯》100分鍾加長版。加長版定名為「再見了所有的EVA~庵野秀明的1214天」(さようなら全てのエヴァンゲリオン~庵野秀明の1214日~)。 3月22日,紀錄片《行家本色 庵野秀明特輯》播出,觀眾反響強烈。受到反饋的NHK決定加入原來因時長未能加入特輯的映像和采訪,做成時長為100分鍾的加長版播出。 另外,紀錄片《行家本色 庵野秀明特輯》將於5月1日進行重播。 來源:機核

揭秘泰坦尼克遲到百年的真相,這部寶藏紀錄片是如何誕生的?

昨天,是鐵達尼號沉沒109周年的日子。 一部關於泰坦尼克的紀錄片《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倖存者》也在今天正式上映了。 我們昨天也剛剛給大家安利過這部電影,感興趣的戳↓↓↓ 泰坦尼克背後的謊言,終於有人敢戳穿了 一百多年來,關於這起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海難事故,歷史學家、媒體和愛好者提供了不同方向與深度的調查、報導與討論。 即便如此,仍然有許多不為人知的秘密,隨這艘傳奇巨輪一同沉入了3700米深處的大西洋。 一百多年後,紀錄片《六人》將視角聚焦到鮮少有人關注的歷史角落——泰坦尼克上六名倖存的中國人。 經歷了近五年時間,跨越了中、美、英、加四國二十多個城市的調查,這些中國倖存者在沉船之夜的遭遇,以及災難之後跌宕起伏的人生軌跡,才最終浮出了歷史的水面。 有人可能會問:經過了這麼多年,花那麼大精力找這些人真的有意義嗎? 這個問題,或許可以從我們與影片導演羅飛和首席調查員施萬克的對談中,尋找到答案。 羅飛和施萬克這對搭檔,一個來自英國,一位來自美國,但都在中國工作生活超過20年,講著一口流利的中文。 談到終於問世的新作,兩位主創和我們分享了影片艱難的創作歷程,以及許多精彩的幕後故事。 比如,他們最初僅僅憑藉著8個由拼音構成的中文名,一步步梳理出了倖存者的人生經歷。 這個過程中,他們遇到了無數阻力。 因為缺乏人手和資源,研究前期推進的節奏異常緩慢。其他專家和愛好者也投以否定與懷疑,認為整個調查有著「美化、洗白中國倖存者」的不純目的。 甚至在一開始,羅飛和施萬克根本無法確定,這部紀錄片能被拍出來。 他們面前,是一大片未知的世界。 只能一邊探索,一邊前行,摸索著進入黑暗的深處。 那麼,他們是如何跨越障礙、化解困境的呢? 以下,讓我們正式進入採訪部分,一起看看《六人》是如何誕生的吧。 桃桃:對於大部分中國人來說,提到鐵達尼號,首先想到的就是卡梅隆的同名電影,很多人都是通過那部影片才知道泰坦尼克沉船事件的。對西方世界來說,鐵達尼號意味著什麼?你們對它有著怎樣的情結嗎? 施萬克:我在美國新澤西長大,那里離海比較近,所以很小就對海洋和比較有名的沉船感興趣。 我小時候就已經知道鐵達尼號的存在,我覺得大部分美國人、英國人對鐵達尼號有基本的了解,可能不是從頭到尾那麼詳細的了解,但應該聽說過這起事故。特別是在紐約周圍,因為紐約是泰坦尼克的目的地,紐約、新澤西州都有人在船難中去世。 羅飛:泰坦尼克的代表性很大,它不僅僅是一個悲劇事件,而且已經融入到文化,成為語言了。 如果你要形容一個很宏大的事物,很誇張的情況,或非常慘烈的悲劇,就會用到「titanic」這個單詞。我們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使用這個單詞了。 而在文化里,它也有另一重寓意,代表了人類的傲慢。人類自認為很了不起,卻無法控制大自然。 桃桃:你們最開始怎麼了解到鐵達尼號上有中國人的? 施萬克:2013年我和羅飛剛拍完《海神號事件》(同樣是一部關於歷史上著名海難事故的紀錄片),我們覺得合作很成功,所以想考慮下一個項目拍什麼。 我從小一直對海洋歷史很感興趣,當然還繼續想拍海洋歷史的故事,特別是和中國有關的海洋歷史故事。 於是我在網上不斷搜索,看到了鐵達尼號上中國人的信息。8個人中有6個人倖存,這個倖存率很高。 羅飛:特別高,比所有其他國家都高。 施萬克:對,那怎麼可能?所以我繼續搜索,當時信息特別少,我了解到他們獲救後在紐約港又上了另一艘船,然後就消失了,線索就這麼斷了。 怎麼可能呢?鐵達尼號已經過去100多年了,從來沒有人在媒體或者網絡上提到過,我的爺爺或親人是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倖存者。他們六個人中就沒有人結婚生子,沒有親戚、後代和朋友出來提及這個故事? 我當時覺得不可能,我們應該去繼續尋找和挖掘。 桃桃:當時羅飛導演就決定就這個題材拍一部新的紀錄片了嗎? 羅飛:沒有,施萬克是海洋歷史學家,他感興趣的是泰坦尼克,這是他非常擅長的部分。我是拍紀錄片的,我感興趣的是人物。 歷史紀錄片對我來說有個大問題,它的敘事要如何表現?都是過去的老東西,倖存者已經去世了,常規的歷史紀錄片要麼是靠採訪,要麼是傳統的旁白,這些形式我都不太喜歡。 我更喜歡像破案一樣,去深入挖掘事件的真相,通過現代人來講述過去的故事。無論是歷史的,還是當代的,我對故事的兩端都感興趣。 桃桃:介入拍攝的時候,已經找到了倖存者的後代? 羅飛:完全沒有。施萬克跟我說這個項目時,我糾結了一段時間。我知道這個項目很大,如果真的要做的話,需要很多的時間。而且已經過去了一百多年,我很害怕沒有新鮮的信息和素材。如果沒有新東西,就真的不拍了。 也是那段時間,我開始和一些中國朋友聊到這件事,談到我的糾結,不知道要不要拍,不知道拍出來會是什麼樣。但我身邊所有的朋友,包括我行業里我非常尊重的人,都非常好奇,鐵達尼號上有中國人嗎?不可能吧! 因為我也知道泰坦尼克有700多名倖存者,他們的信息基本都很清晰了:哪里出生、去世的,工作是什麼——大家都知道了。幾乎每隔周年,都有媒體採訪他們的後代。但唯獨這6個中國人,消失了。 所以慢慢地我自己也開始感興趣了,然後也嘗試拍了一些素材,看看能不讓他們的故事由模糊變清晰。 桃桃:整個調查大概用了多久的時間? 施萬克:應該是三年左右。 羅飛:三年四年的時間。 施萬克:一開始是我們兩個人自己研究,最初我覺得感興趣,認為這個題材可以考慮。導演又花了一段時間詳細了解,看看有沒有可以發現新故事的空間。我們也會問周圍的朋友,他們認為這個題材是不是有意義,然後這個項目才正式開始。 羅飛:因為這樣的項目,也不是商業片,我們也算是自由創作者,去做這個事情,拍攝這些素材。所以我們一邊各自忙自己手里的項目,一邊抽空研究這個。 一開始我們是這樣做的,後來也有一些志願者加入了我們團隊。過了一段時間,一些製作成本都來了,我們就開始認真去做這件事。最開始差不多過了兩年,最後三年我們幾乎都在專心做這個。 桃桃:17年的時候,你們已經在微博上發布了相關的研究視頻,當時獲得了很高的點擊量和關注度。從那時到上映的這段時間里又發生了什麼? 施萬克:最早期的研究,應該都是在網上查資料,都是在上海展開的。我偶爾回美國,會在檔案館查些資料。 羅飛:我回英國的時候也會去國家檔案館,施萬克在美國研究當地的資料。但問題是,總是靠我們兩個人,或者加上我們助理的力量,調查的節奏會非常慢。 如果從頭到尾只有我們兩個人的話,做到現在這個程度可能需要20年的時間。 施萬克:研究範圍太大了,如果我們只選一個人,研究他的一段人生,比方說方榮山的故事是最完整的,那麼我就只拍方榮山的故事,那應該會簡單一點。但如果真的要講述六個人的故事就很難。 一般來說,我們拍紀錄片的都比較幸運,但如果我們更幸運,這六個人一輩子都生活在一起,是兄弟、鄰居或朋友,那當然簡單得多。但他們散開了,沒過幾年就分散到各個國家了。 桃桃:調查過程中,有遇到讓你們非常絕望的時刻嗎? 羅飛:我們一開始只有最初寫有8名中國乘客的名單。那個名單是最困難的。 施萬克:我們只有這份名單,沒有別的資料。還是用英文寫的名字,我們不知道這些名字從哪里來的。是他們自己寫的,還是航線公司提供給白星公司的,還是他們去前台登記,英國水手幫他們寫下的。不知道這是他們的本名,還是小名,也不知道是哪里的方言。 但我們不會放下任何一條線索,看到一條小絲就拉一拉。如果拉斷了,就斷了,但如果還能繼續拉長,那就繼續追查,看它能引向哪里。 比如說,我們還找到了倖存者名單,上面有六位中國倖存者的名字。我們知道他們從鐵達尼號上又登上了安妮塔貨輪,那艘船的船員名單我們也找來看了看,那個名單上他們簽了自己的中文名字。 羅飛:發現安妮塔號的名單的時候真的非常興奮,因為好幾十年都沒有人發現過這個名單。之前也有中國記者去尋找,看看能不能找到這幾個人的名字。 實際上不是沒人知道中國倖存者的事,乘客名單里已經有他們的名字了,但包括一些業餘的愛好者,專業的歷史學家,很早以前就放棄繼續追查了。他們認為找不到了,也勸我們說,不要繼續做了,他們已經嘗試過了,我們是在浪費時間。 我們最初也跟他們聯繫,想了解他們知道的信息,也告訴他們想要做這樣一個紀錄片項目,很多人聽到之後都表示反對。 一方面,他們認為我們沒有資格去做,因我們是新手,他們一輩子都在研究泰坦尼克,非常熟悉了。 另一方面,是因為之前西方報導也提到,鐵達尼號中國倖存者的行為不太好。他們懷疑我們一直住在中國,想要美化、洗白那些中國倖存者。 桃桃:你們怎樣看待這些報導呢? 羅飛:我們知道會有一些偏見,但沒想到鐵達尼號上會有這麼明顯的偏見。我們研究越深入,發現的問題也越來越多。在那個時候,人們並不覺得這是偏見,而是事實。當然,不是所有人都抱有偏見,也有很多白人不認同這種觀點。但是偏見的聲音要更大一些。 桃桃:過去了一百多年,對中國倖存者的偏見仍然存在。 施萬克:對於歷史學家來說,有一個正確的故事是最重要的:我們的傳統是這樣一種觀點,所以我們也就保持這樣的觀點,如果沒有很好的改變,那我們就繼續這麼做、這麼說。 但這是100年前的事情,人們沒有必要用1912年的眼界去看待這個故事,我們可以用現代的視野去重新看待它。 我們並不想美化這個故事,只想用客觀的視角,比如物理學的方式,試驗這些事情能否發生,或者有沒有什麼證據來否認這些報導。 倖存不是錯誤。如果鐵達尼號上某一個男性乘客送他妻子孩子上救生船,他認為自己不應該上,那這是他的選擇,我們也可以為他鼓掌。 但如果還有其他男性,不管他來自哪國,沒有搶奪其他人座位的情況下也有機會上救生船,那他也有倖存的權利。 羅飛:所有的救生船走的時候都有空位。有一艘差不多滿員了,還有一些一半人都沒有坐滿。 桃桃:卡梅隆擔任了影片的監製,他是怎麼參與到這個項目的? 施萬克:其實我們早期研究的時候,就發現了《鐵達尼號》里被刪掉的中國乘客獲救的鏡頭,那時候我們意識到卡梅隆在20年前拍電影的時候,就知道這個故事了,那他還有沒有其他發現? 而這個鏡頭和結尾Rose獲救的場景很像,所以這段戲是不是取材自中國乘客的真實經歷?我們覺得他能夠對紀錄片很大的幫助,所以找到他幫忙,並不是因為他是詹姆斯·卡梅隆,因為他的名氣和地位。 後來我和羅飛通過不同的朋友接觸到他,我們發現他早已經知道了這個項目。他回覆說,如果想採訪的話,可以飛到紐西蘭嗎? 羅飛:真的沒想到,我們前一晚給他發了E-mail,第二天早上他已經回復了。最後他真的給我們做了監製,不只是單純掛了名字,他是一個非常專業的電影人。我們向他請教了內容上一定要解決的疑惑,另外他也幫我們做了發行和版權方面的工作。 桃桃:從影片最終的呈現來看,有什麼比較驚喜或遺憾的地方嗎? 施萬克:我們一直相信會找到後代,找到他們至少一部分的故事。遺憾的是,有兩三名倖存者我們沒有發現他們的故事。 研究過程中,也有人和我們聯絡過,他們說家里的某位親人,可能是鐵達尼號上的倖存者。但他們不太願意接受採訪,我們也尊重他們的選擇。 桃桃:所以這部影片也可以看作是一個開放式的結局,未來可能還會有更多人會續寫這些倖存者的故事。 施萬克:紀錄片只是這個故事的第一步。如果過一段時間還有人願意去研究,或者有了新的發現,我們當然會非常高興。 讓我們回到最初那個問題,探尋這些人的經歷,真的有意義嗎? 《六人》的一切努力,只為提供一個讓人們知曉、了解那段歷史、那群人的切口。 而知曉,是正視與尊重的開始。 羅飛在導演手記里,用中文寫下了這樣一句話: 「多一個人見證,真相就多一份意義!」 影片會落幕,但《六人》的故事遠沒有結束。 歷史的殘骸還有更多的真相等待打撈,但願故事完整的那一天,終會到來。 來源:kknews揭秘泰坦尼克遲到百年的真相,這部寶藏紀錄片是如何誕生的?

抗疫紀錄片《一級響應》數據、熱度一級,溫度、深度兼備

2021年的四月,江漢大地上春風和煦。一部以武漢——一座千萬人口千年歷史的英雄城市為主角的紀錄片《一級響應》,在東方衛視、湖北衛視、紀實人文頻道、新聞綜合頻道、百視TV、騰訊視頻等多個平台播出。 由上海廣播電視台和湖北廣播電視台聯合製作的抗疫紀錄片《一級響應》,在400多個日日夜夜的沉澱、思考和反思後,用多角度、全方位、深層次、滿含人間煙火溫度的鏡頭語言,給我們講述了武漢的抗疫過程,以及武漢人乃至於全體中國人的善良、責任和愛,譜寫出「生命至上、舉國同心、捨生忘死、尊重科學、命運與共」的偉大抗疫精神。 數據、熱度、口碑全線「一級響應」 2020年4月8日零時,經過了76個日夜的「封城」後,武漢重啟,這座位於中國地圖上心臟位置的城市,終於有了進出血液的流動。 2021年4月8日,由國家廣播電視總局重點指導、上海廣播電視台和湖北廣播電視台聯合製作的抗疫紀錄片《一級響應》在東方衛視與湖北衛視同時播出。 《一級響應》播出後連續三集收視火爆,最高獲同時段收視第1,CSM全國網累計覆蓋人群近3500萬,新媒體平台上,#宣布人傳人那天鍾南山累到忘詞#、#烏合麒麟 披甲#、#紀錄片一級響應#等節目相關話題詞紛紛登上微博熱搜。除此之外,節目口碑更是一級,參考消息、光明日報、半月談、頭條新聞、南方都市報等等主流媒體紛紛發文熱評。 觀眾們跟隨著鏡頭,回到那座曾經吸引著全中國、全世界目光,讓每個中國人都為之牽掛的城市。片中每一個人物的命運和悲喜,都能讓人收穫感動和思考,同時也在提醒每一個觀者,重新審視那一段歷史,重建我們的心靈和生活。 有一家網絡自媒體發表觀後感時說:「這是一部每個中國人都應該看看的紀錄片」,也有人說:「幾乎每一集看完開頭五分鐘,一定會被感動到哭。」 攝製組逆行拍攝,蹲守真實故事素材,溫度、深度兼備 從2019年12月開始,《一級響應》的拍攝者們,和疫情期間的眾多逆行者一樣,在武漢「封城」、風險最大的時候,啟動武漢的拍攝,為那段艱難時期留下了大量的珍貴鏡頭。他們用深度蹲守、追蹤拍攝的鏡頭,跟隨記錄了數十位講述者,述說著在他們身上發生的事。以現場的紀實性、調查的多樣性和案例的極致性,為觀眾充分展現在黨和國家的高效領導下,武漢和武漢人、中國和中國人是如何打贏「抗疫」這場沒有消炎的戰爭的。 在這里我們可以看到疫情期間感動過無數網友的醫護人員、很多天都不回家的醫院清潔工、社區工作者、志願者……疫情之下的眾生群像和很多個體人物的「抗疫」故事在《一級響應》中被完整呈現。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抗疫奇蹟的全紀錄 《一級響應》將鏡頭對準了疫情中的普通人,他們在困難降臨的時刻,善良隱忍、自我約束、自我犧牲,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堅守著自己的責任與擔當。 他們中,有始終堅守在一線的病房里的醫護,有每天巡視為居家隔離的人們排憂解難的社區工作人員,有義務服務醫護人員的快遞小哥,有一個月接送醫護人員開了3萬公里的志願者司機,有夫妻2人一起加入援鄂醫療隊的年輕夫婦…… 他們中,還有在疫情期間拉小提琴給城市打氣的普通市民,有為了照顧外婆義無反顧搬去火神山醫院的90後女孩阿念,有大聲喊出「不要哭,要堅強,要衝」的患者,有說「不知道怎麼過來的,只知道往前沖」的社區書記金義蘭…… 《一級響應》匠心獨運的採集了網友和市民們手機中的視聽素材,尤其很多是源自在漢醫護人員手機中的視頻、照片和錄音,一下就把觀者帶回到現場。一個生日蛋糕、看個太陽、回酒店的路、天上的月亮,這些曾經最平常普通的日常,都成了特殊時期人們的心理慰藉。更不要說,那些鏡頭記錄下失去的痛、陪伴的暖、一句問候鼓勵點燃的生命之火…… 奇蹟是怎麼發生的?《一級響應》告訴我們,奇蹟來自「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施政理念,來自家人之間、鄰里之間、醫患之間、軍民之間無數陌生人與陌生人之間動人的守望相助,來自萬眾一心、同甘共苦,來自全社會的遵守防疫科學規律、迅速達成社會共識、有力調動社會資源合力,來自一呼百應、眾志成城、命運與共。 來源:kknews抗疫紀錄片《一級響應》數據、熱度一級,溫度、深度兼備

「鐵達尼號」上竟有中國倖存者?他們的血淚史,被拍成了紀錄片

一部由詹姆斯·卡梅隆擔任監製,名為《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國倖存者》(下簡稱《六人》)的紀錄片4月16日登陸中國內地。 在看過這部紀錄片後,認為值得推薦給大家一看。 最早聽說這部紀錄片的時候,沒有特別在意。電影《鐵達尼號》已經足夠驚心動魄,而關於中國倖存者的故事又少有聽聞,準確地說,一開始並沒有什麼概念和期待。 《六人》的主創們,當他們在一張泰坦尼克救援名單上發現六個中國人名字的時候,想法其實很簡單:既然所有倖存者都有詳細的記載和故事,那麼這六個人也應該有。 也正是從這張名單出發,六個扣人心弦同時又令人唏噓慨嘆的故事就此開始了。 看到最後你可能會明白,這部紀錄片,不僅與我們的歷史息息相關,也與我們的當下相互映照。 雖然是一部紀錄片,但《六人》和《尋找小糖人》一樣,有著一股濃濃的「推理」味兒。 首先,名字就是個謎。 如何通過英文名字一一確定準確的中文名字,如何糾正因為發音或書寫誤差產生的錯誤,就耗費了主創和調查組不少心力。 其次,中國倖存者的去向更是謎。 六人都是什麼身份?如何登船?如何從所住的船艙逃生?獲救後又各自去往了何處?此後生活怎麼樣? 缺乏檔案,缺乏資料,缺乏後代提供信息。一一查清六人的生平去向與生老病死,其實無異於大海撈針一般。 好在以施萬克為首的調查組鍥而不捨,不放過任何一個可能獲得線索的機會,他們來往穿梭於中國與海外之間,與各國的各個相關組織進行密切聯繫,在網絡尋求幫助,終於不負初衷。 而通過影片對整個調查過程抽絲剝繭般的展現,一幅百年中國移民血淚圖徐徐展開—— 雖然六個人從那場大海難中活了下來,但就登上救生船的那一刻起,歧視、誤解和不公就一直伴隨著他們。 先是中國倖存者「男扮女裝」和「偷偷登船」的不實傳聞,再是數位倖存者流落後,又遭遇了排華法案,在被遣返回國的途中不知所蹤。所剩的倖存者,有的病亡有的斷了音訊,從此湮沒在歷史的海浪之中。 其中最為詳細也最令人動容的故事,來自一位在美國落地生根的倖存者。 此人名叫方榮山,但在最初的名單上,他又叫另一個名字,僅是查清方榮山到底叫什麼名字,就可謂複雜而曲折,而名字的故事,又引出了「紙生仔」這一以假身份移民的特殊歷史現象,也解釋了方榮山改名的原因。 方榮山中晚年生活都十分艱辛,但也給後代創造了在異國安居的條件,而正因為其子曾在網絡上透露過父親的身份,這才引起了調查組的注意。 值得一提的是,詹姆斯·卡梅隆非常關注這部紀錄片的進展,也擔任了監製。 究其原因之一,是卡梅隆在拍攝《鐵達尼號》之前,就已經知道了關於中國倖存者的故事,特別是《鐵達尼號》中傑克和羅絲用門板逃生的情節,其實是取材於方榮山的真實經歷,而《六人》中也首次曝光了《鐵達尼號》中國倖存者的刪減鏡頭,這一歷史性的場面終見天日。 《六人》的感人場面,來自方榮山後代與鐵達尼號救生船員後代的相見,來自方榮山對國內親友的挂念照顧,來自他送給晚輩的一首詩「天高海闊浪波波,一條棍子救生我。兄弟一起有幾個,抹乾眼淚笑呵呵。」 而這首詩,與當年因美國排華法案而被扣押在舊金山天使島的中國移民寫在牆上的詩一樣,成了那個時代辛酸而屈辱的註腳。 今日中國的強盛,已經讓那個時代一去不復返了。 來源:kknews「鐵達尼號」上竟有中國倖存者?他們的血淚史,被拍成了紀錄片
蘋果為「美爵士樂之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紀錄片開綠燈

蘋果為「美爵士樂之父」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紀錄片開綠燈

據外媒報導,Apple TV+為路易斯·阿姆斯特朗的紀錄片《Black & Blues: The Colorful Ballad of Louis Armstrong》開了綠燈。這部紀錄片是根據蘋果跟Imagine紀錄片公司的 first look deal 製作的。根據該協議條款,蘋果對這家娛樂公司開發的新項目享有優先拒絕權。 該片將是對路易斯·阿姆斯特朗作為「美爵士樂之父、第一個流行歌手和文化大使」的一生和遺產的權威審視。 蘋果介紹道:「阿姆斯特朗受到來自全世界數百萬人的愛戴,但他經常被誤解為在支持民權運動方面做得不夠。事實上,他為社會正義而戰的動力來自於他的名氣,他願意打破自己在種族隔離和愛國主義問題上的沉默。」 紀錄片是在路易斯阿姆斯特朗教育基金會的全力支持下製作的,這使得製作人員可以使用檔案材料、音頻記錄、照片、個人日記和其他資源。 《Black & Blues: The Colorful Ballad of Louis Armstrong》將由曾執導《武當派:人與音樂的結合(Wu-Tang Clan: of...
為紀念太空梭項目40周年:NASA製作並發布簡短紀錄片

為紀念太空梭項目40周年:NASA製作並發布簡短紀錄片

據外媒報導,為了慶祝NASA航空飛船(Space Shuttle)項目40周年紀念日,NASA用一段新視頻來慶祝了1981年4月12日的關鍵發射時刻。在那個時候,「哥倫比亞號」首次起飛,太空人約翰·揚和鮑勃·克里平坐進這艘太空梭並由此開啟了美國探索地球之外的黃金時代。 40年前的4月12日早上7點,Space Transportation System-1即STS-1從NASA甘迺迪航天中心的39A發射台發射升空。它依靠兩個固體火箭助推器和兩個燃料箱將可重復使用的軌道飛行器送入高空。在哥倫比亞號於4月14日降落在愛德華茲空軍基地之前,楊和克瑞平一共在飛機上呆了54個小時。 第一次飛行的目標並不是要到達月球或任何雄心勃勃的目標。相反這是為了從根本上證明太空梭可以進入軌道然後安全返回地球。NASA介紹稱:「這次任務還驗證了整個太空梭、軌道飛行器、固體火箭助推器和外部燃料箱的綜合性能。有效載荷包括發展飛行儀表(DFI)和空氣動力係數識別包(ACIP)托盤,其中包含用於記錄太空飛行器上不同點的溫度、壓力和加速度水平的設備。」 雖然哥倫比亞號可能是第一艘,但卻不是艦隊中唯一的一艘。挑戰者號、發現號、亞特蘭蒂斯號和奮進號都加入了NASA的行列,在1981年至2011年間總共執行了135次飛行任務。2011年7月21日,太空梭最後一次著陸,這標志著美國太空飛行時代的結束。而為了紀念這一周年,NASA製作了一部關於太空梭的簡短紀錄片,如下: 雖然有人猜測NASA可能會開發一個太空梭項目的後續產品,但該機構採取了不同的方法。商業載人計劃向私人航天公司尋求幫助以解決將人、實驗、設備和更多的人送上地球之外的軌道和更遠的地方的需求。像SpaceX的龍飛船和載人龍飛船就是該項目戰略的縮影。 在這一過程中,它將有助於開創太空旅遊的新時代。SpaceX和維珍銀河(Virgin Galactic)都打算為想要進入零重力或接近零重力的太空遊客提供一種體驗,他們的門票將有助於資助未來太空飛行器的研發。跟STS發射中使用的昂貴的一次性助推器不同,私人航天公司專注於可重復使用的組件。 與此同時,太空梭項目最大、最持久的成功成果--國際空間站(ISS)--的一些成果也將在這個現代時代獲得新生。根據跟維珍銀河達成的協議,ISS將接待數量非常有限的遊客進而為非太空人提供迄今無法獲得的地球外生活體驗。 來源:cnBeta

想看不敢看,看這部紀錄片至少廢兩包紙

在如今影視劇層出不窮的時代,很少能看到有一部紀錄片能帶動大部分人的情感,而紀錄片《一級響應》就是這樣一部作品,它記錄了2019年底武漢暴發疫情初期到2020年5月重回正常生活的過程,憑藉真實的影像和全景式的記錄,給觀眾帶來沉浸式體會。 紀錄片《一級響應》帶我們回顧了全國人民眾志成城抗疫的動人時刻,醫護人員馳援前線,志願者們身體力行支援抗疫,螢幕上一張張陌生的臉和名字彙聚成溫暖的力量,驅散疫情的陰霾,照亮所有人。紀錄片里展現的憂慮、離別、悲慟,好像近在咫尺,從來就沒有在我們心中忘記過。正是因為人與人之間情感的聯結是共通的,我們看紀錄片時才能切身感受到這些暖流與力量直達心底,讓我們銘記一個個不可忘卻的瞬間,相隔螢幕仍牽動心緒,為之落淚。 紀錄片《一級響應》敘述了疫情期間太多不為人知的故事,沒什麼大英雄,而是一個個小我,小賣鋪店主、民營診所的醫生、賣消毒水的小老闆、開計程車的志願者等等……他們因為愛迸發出責任和良善,凝聚微薄的力量產生愛的共振,化小愛為大愛,直擊人們心中最柔軟的深處。 疫情期間有無數的中國人和王琳一樣堅忍,約束自我甚至犧牲自我;有無數的中國人和王兵一樣負責,在自己的崗位上盡職盡責,有無數的中國人和成冬、陶永新一樣善良,幫助受苦受難的陌生人。紀錄片《一級響應》平靜又深沉的訴說著他們的故事,無數的中國人在一起,造就了英雄的城市、英雄的國家。這使我們相信,再難的日子也會熬過去。 這段過往歷歷在目,我們將化悲痛為向前走的勇氣和動力,帶著這份勇氣面對今後的生活;將愛和希望牢記於心,不遺忘是對每個親歷者的尊重。 來源:kknews想看不敢看,看這部紀錄片至少廢兩包紙

你吃的不只是魚!Netflix超夯紀錄片《海洋陰謀》 全球網友驚嚇:看完決定吃素

你愛吃魚嗎?如果答案是肯定的,Netflix的這部紀錄片 《海洋陰謀(Seaspiracy)》可能會對你造成一定的衝擊。導演Ali Tabrizi透過引人入勝的故事,揭開了商業捕漁業最深層的秘密,探討商業捕魚是如何破壞海洋、導致氣候變遷的。很多人看過後表示:「我決定從此之後成為素食主義者!」 ▼Tabrizi熱愛海洋,但他發現,海洋環境被破壞的源頭不是塑膠垃圾,也不是氣候變遷,而是商業捕魚。導致海洋生物死亡的塑膠垃圾中,46%來自於漁網和其他漁業相關污染。他表示:「當我們踏上征程,準備揭開海洋威脅的時候,我們不知道將要揭露的真相有多驚人!」 ▼Tabrizi還表示:「隨著調查的深入,我們發現那些打著環保旗號的組織,竟然跟官方同謀,從正在被破壞的海洋環境中獲利。海洋被破壞的速度已經超過了科學預測的結果,我們必須找出深層的原因,才能保護地球上最珍貴的棲息地,否則損失的一切都將無法挽回。」 ▼平時我們很少關心商業捕魚對海洋的影響,但海洋環境的好壞與每一個人息息相關。根據2019年的一項研究,自1930年以來,世界上魚類的數量減少了4.1%,這一數字還在持續增長。每年被誤捕的海洋物種約有630億鎊,約佔世界海洋年捕獲量的40%。 ▼《海洋陰謀》預告片: https://youtu.be/1Q5CXN7soQg 網友們看過《海洋陰謀》後,紛紛表示這部紀錄片改變了自己對海洋保護的思考和行動方式,還有人決定吃素,不再吃魚。雖然這麼說有點可怕,但事實就是如此:你吃的不僅是魚,還可能是地球的滅絕! 來源:YouTube 來源:花生時報wwwallother

《浪客劍心》電影花絮紀錄片第三章 展示劍心和外印決戰拍攝場景

目前,《浪客劍心》電影花絮紀錄片「Road to Kenshin」 第三章已經公布,此次影像主要展示了劍心和外印決戰場景的拍攝過程細節。玩家們可以通過此次影像了解到一系列打鬥動作的設計細節。 《浪客劍心》電影花絮第三章: 《浪客劍心最終章The Final》將以原作最後的分段故事《人誅篇》為主題,《浪客劍心最終章The Beginning》則以原作的《追憶篇》為主題,講述幕府末年「殺人不眨眼」的主人公緋村劍心(佐藤健 飾),在明治維新以後發誓「不再殺人」,下定決心開始流浪生活,通過與薰的相遇,以及與宿敵的戰爭,逐漸開創和探索屬於他獨有的生活方式。 由佐藤健主演的真人版電影《浪客劍心最終章The Final/The Beginning》將於4月23日上映《浪客劍心 最終章The Final》,6月4日上映《浪客劍心 最終章The Beginning》。 來源:cnBe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