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長江存儲
西數、鎧俠宣布218層快閃記憶體:技術很像中國長江存儲 但我們有232層
西部數據、鎧俠聯合宣布了下一代3D NAND快閃記憶體的一些技術細節,這次堆疊到了218層。
新快閃記憶體包含四個平面(plane),應用了先進的晶圓鍵合(wafer bonding)、橫向收縮(lateral shrink)技術,並在橫向收縮、縱向收縮方面取得平衡,存儲密度比上代提升超過50%,達到了1Tb(128GB)。
值得一提的是,西數、鎧俠開發了新的CBA技術,也就是將CMOS直接鍵合在陣列之上(CMOS directly Bonded to Array),每個CMOS晶圓、單元陣列晶圓都使用最適合的技術工藝獨立製造,再鍵合到一起,從而大大提升存儲密度、I/O速度。
是的沒錯,妥妥的長江存儲晶棧Xtacing 3.0技術的既視感。
根據官方數據,新快閃記憶體的NAND I/O接口傳輸速度達到3.2Gbps,比上代提升多達60%,同時在寫入性能、讀取延遲方面改善了20%,整體性能、可用性再上新台階。
再加上工藝、架構方面的革新,成本方面也進一步優化。
快閃記憶體類型方面,TLC、QLC都可以。
不過,西數、鎧俠並未透露218層新快閃記憶體何時商用,會首先用在哪些產品上。
事實上,長江存儲去年發布的晶棧3.0快閃記憶體就已經做到了232層,還有2400MT/ I/O速度,並應用於致態TiPlus7100 SSD系列,但因為你懂的原因沒有公開宣傳。
去年7月份,美光第一家公開了232層快閃記憶體,但受市場需求疲軟影響,官方稱暫時不會商用。
隨後,SK海力士宣布了238層堆疊,三星一般認為做到了236層。
現在看來,NAND快閃記憶體這一輪的競爭,西數、鎧俠不但速度最慢,反而還是最落後的了。
長江存儲232層快閃記憶體
美光232層快閃記憶體
來源:快科技
小米首款迷你主機揭秘:PCIe 4.0旗艦級性能 長江存儲SSD的功勞
一、最小的迷你主機 性能水桶無短板
在筆記本電腦大獲好評之後,小米又一款PC產品誕生,這次是迷你主機,巴掌大小,重量僅437g,是目前最小的主流性能桌面主機。
與傳統主機的傻大黑粗相比,小米迷你主機體積不到0.5L,僅為台式機的1/15,桌面占用空間極低,但是性能一點都不弱,不僅有著12核16線程的12代酷睿i5處理器、16GB內存,還有用上了PCIe 4.0 SSD硬碟。
玩家都知道,電腦的性能體驗就像一個水桶,只有每個環節都不存在短板,才能確保整體體驗不掉隊。
這一次,讓小米迷你主機擁有桌面級磁碟性能的關鍵,就是它用上了PCIe 4.0硬碟,來源於長江存儲的PC300系列。
二、小米迷你主機揭秘:長江存儲PCIe 4.0硬碟加持
PC300系列是長江存儲專為OEM打造的高性能SSD硬碟,有M.2 2280、M.2 2242等多種規格,容量256GB到2TB不等,可以滿足筆記本、IoT / 嵌入式設備以及伺服器的需求。
以小米迷你主機使用的512GB為例,其順序讀寫最高3.9GB/、2.7GB/,隨機讀寫最高320K IOPS、440K IOPS,空閒功耗只有50mW,平均無故障時間間隔200萬小時,而且512GB就有300TBW的數據壽命,這比很多廠商的1TB版壽命都要高。
PC300的快閃記憶體性能及可靠性都是同級別產品的頂流,這跟它的技術有關,其快閃記憶體來源於長江存儲自研的晶棧Xtacking 2.0技術,原理跟其他廠商的不同,在兩片獨立的晶圓上分別加工外圍電路和存儲單元,然後進行鍵合。
這種架構的好處是可以在邏輯工藝上有著更多的自主選擇性,從而讓快閃記憶體獲取更高的I/O接口速度及更多的操作功能,同時還提高了產品的生產速度,生產周期可以縮短20%。
具體到PC300上,這次使用的是Xtacking 2.0生產的第三代快閃記憶體,1顆快閃記憶體的容量就能達到512GB,1TB也只需要2顆快閃記憶體就行,大幅減少了空間占用。
來源:快科技
男子1199元買長江存儲2TB SSD吐槽是翻新 手指劃痕:網友看完笑死
本月初,長江存儲TiPlus7100 2TB SSD推出,售價1199元,這引起了不少網友的關注。
TiPlus7100升級晶棧Xtacking 3.0架構快閃記憶體,高達2400MT/的快閃記憶體接口帶寬,對比上一代速度提高了50%;在無緩設計,四通道方案下,給予硬碟最高7000MB/和6000MB/的連續讀寫速度,實現了近乎PCIe4.0的飽和性能。
其採用M.2 2280規格,單面PCB設計,有利於一體機、超薄本、遊戲本、PS5等小空間設備安裝擴容,靈活的兼容性全方位支持Gen4及大部分Gen3系統,滿足玩家用戶更多的使用環境需求。
據1818黃金眼報導稱,前段時間,小朱買了一張固態硬碟(長江存儲TiPlus7100 2TB),收到貨後,他發現導電觸片上有插拔的痕跡,懷疑硬碟不是新的。硬碟可以查詢使用時長、讀寫次數等,但小朱沒有查,他說自己對電子產品比較了解,覺得還是插拔痕跡更有參考意義。
對此,官方表示,這是正常的,因為出廠前要進行測試,不少網友看完之後也是吐槽,笑死,配件出廠後肯定要挨個測試,測試就要拆上電腦,難免就會有劃痕。
來源:快科技
SSD有多便宜:2TB不到790元 最新長江存儲232層顆粒加持
SSD真的是越來越便宜了,從之前一些機構的預測來看,可能未來SSD的下降空間至少還有20%。
現在有網友在社交平台分享,自己入手的新SSD,2TB版本不到790塊(有網友買到的更低758),關鍵還是長江存儲最新的232層單顆1T顆粒。
按照長江儲存公布細節看,已量產232層3D TLC顆粒,屬於第四代3D TLC顆粒,顆粒型號是X3-9070。
新顆粒採用新的Xtacking 3.0 晶棧架構打造,存儲單元晶圓的背面源連接(BSSC),與Xtacking 2.0(最多128層)相比,它帶來了更簡單的工藝和更低的成本,它引入了矽化鎳(NiSi),而不是矽化鎢(WSi),以提高CMOS晶圓的器件性能和I/O速度。
新顆粒屬於第四代產品,單芯密度更高,單顆晶片中實現1Tb(128GB)的存儲容量;而且性能更強,I/O傳輸速率達到了2400 MT/,符合ONFI 5.0規范,相比上一代產品提高了50%性能。另外,功耗更低,能效比更高。最終,新顆粒的單G成本更低。
來源:快科技
2400MT/s快閃記憶體的威力 長江存儲致態TiPlus7100 2TB SSD評測:PCIe3.0價格 PCIe 4.0頂級體驗
一、前言:快閃記憶體速度業界領先 無需高發熱的8通道
當固態硬碟從PCIe 3.0進化到PCIe 4.0的時候,除了讀寫速度得到大幅度提升之外,最大的變化應該就是主控的溫度暴增。
大部分PCIe 3.0 SSD不需要散熱片就能正常運行,但是大部分PCIe 4.0 SSD都離不開厚重的散熱片。
其實,溫度提升的主要原因是PCIe 3.0 SSD幾乎都是4通道,而PCIe 4.0 SSD
想要將讀寫速度翻倍,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直接使用8通道。
這種粗暴的方式同時也讓主控的功耗暴增,溫度自然也就高了。有些採用了16通道的企業級SSD,甚至需要用風扇來伺候散熱。
其實還有一種更簡單、更有效的方法可以提升SSD的讀寫速度,那就是提升快閃記憶體的I/O速度!
現在輪到長江存儲致態TiPlus7100 2TB出場了。
主流PCIe 4.0 SSD其快閃記憶體I/O接口速度大都為1200~1333MT/,高端產品則是1600MT/。
長江存儲最新一代NAND快閃記憶體顆粒,基於晶棧®Xtacking® 3.0架構,I/O速度高達2400MT/,相比市面上同類產品速度提升50%以上。這也是為什麼致態TiPlus7100採用四通道,讀寫速度就能夠達到7000MB/的原因。
可以想像,將來基於長江存儲NAND快閃記憶體的PCIe 5.0 SSD,只需要配合一款普通的八通道,就能跑滿14000MB/,可謂相當的超前。
致態TiPlus7100系列有512GB/1TB/2TB三個容量的型號,寫入壽命則分別是300TBW、600TBW、1200TBW。
我們快科技拿到的是2TB型號,此次除了常規測試之外,我們還加入了遊戲加載速度測試,來看看2400MT/的快閃記憶體能帶來怎樣的體驗。
來源:快科技
長江存儲全新3D TLC快閃記憶體亮相:密度史上最高、世界頂級
FMS 2022快閃記憶體峰會上,長江存儲公布了基於晶棧Xtacking 3.0架構的新一代3D TLC快閃記憶體,編號“X3-9070”。
事實上,長江存儲10月底發布的,就首發採用了這種快閃記憶體。
X3-9070快閃記憶體具備高性能、高品質、高密度的優點,單顆晶片接口速度2400MT/,符合ONFI 5.0標准,比上代提升50%,同時實現了512Gb(64GB)的單Die容量,存儲密度已經達成史上最高,達到世界頂級水平。
新快閃記憶體還採用了創新的6-plane設計,對比傳統的4-plane,系統性能最高可提升50%,功耗可降低25%。
長江存儲晶棧Xtacking架構的原理是在兩片獨立的晶圓上,分別加工外圍電路和存儲單元,然後在晶片封裝階段將兩者合二為一。
這種設計省時省力,可以實現更高的密度、更快的速度,而且讀寫單元、存儲單元可以採用不同的製程工藝,新一步提升性能、降低功耗。
按照長江存儲的說法,晶棧架構可將產品開發時間縮短至少3個月,並將生產周期縮短20%。
來源:快科技
速度快到翻倍 美光出貨232層NAND技術新一代SSD 中國存儲早已超越
美光方面已經表示,2550 SSD採用232層NAND技術,是全球首款使用超過200層NAND的消費級固態硬碟(client SSD)。
跟上一代SSD速度相比,美光官方給出的數據是,傳輸文件的速度提高了112%,加載主流遊戲的速度提高了57%、創建應用的速度提高78%。
此外,新的固態盤連續讀取性能每秒達5GB字節、連續寫入性能每秒達4GB字節,總體來說就是,比上代SSD快了1.3-1.4倍,同時新產品的主動空閒功耗低於150毫瓦,主動功耗低於5.5瓦。
其實在這之前,長江存儲也已經行動了,X3-9070量產,除了用於致態TiPlus7100系列SSD,還被用在海康威視的CC700 2TB SSD上,這是首個進入零售市場的200+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領先於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廠商。
此外,SK海力士也研發全球首款業界最高層數的238層NAND快閃記憶體,並已經向合作夥伴發送238層512Gb TLC 4D NAND快閃記憶體的樣品。
三星在上個月宣布,已開始批量生產採用第8代V-NAND技術的產品,為1Tb(128GB)TLC 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達到了236層。
來源:快科技
中國存儲站起來:三星等世界巨頭落後
長江存儲在2022年快閃記憶體峰會(FMS)上,正式發布了基於晶棧3.0(Xtacking 3.0)架構的第四代3D TLC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名為X3-9070。相比上一代產品,X3-9070擁有更高的存儲密度、更快的I/O速度。
據Tech Insights報導,長江存儲的X3-9070已經量產了,除了用於致態TiPlus7100系列SSD,還被用在海康威視的CC700 2TB SSD上,這是首個進入零售市場的200+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領先於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廠商。
據長江存儲介紹,X3-9070的I/O傳輸速率達到了2400 MT/,符合ONFI 5.0規范,相比上一代產品提高了50%的性能;得益於晶棧3.0架構,X3-9070成為了長江存儲有史以來存儲密度最高的快閃記憶體顆粒,能夠在更小的單顆晶片中實現1Tb(128GB)的存儲容量;採用6-plane設計,相比一般的4-plane性能提升50%以上,同時功耗降低25%,能效比提高了,成本也更低了。
作為存儲大廠,今年美光、SK海力士和三星先後推出了200+層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其中最早的是美光,在5月就宣布推出業界首款232層的3D TLC NAND快閃記憶體,稱准備在2022年末開始生產,其採用了CuA架構,使用NAND的字符串堆疊技術,初始容量為1Tb(128GB)。
到了8月,SK海力士宣布已成功研發全球首款業界最高層數的238層NAND快閃記憶體,並已經向合作夥伴發送238層512Gb TLC 4D NAND快閃記憶體的樣品。
三星在上個月宣布,已開始批量生產採用第8代V-NAND技術的產品,為1Tb(128GB)TLC 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達到了236層。
來源:快科技
長江存儲已量產232層3D TLC NAND快閃記憶體,領先於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廠商
長江存儲在2022年快閃記憶體峰會(FMS)上,正式發布了基於晶棧3.0(Xtacking 3.0)架構的第四代3D TLC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名為X3-9070。相比上一代產品,X3-9070擁有更高的存儲密度、更快的I/O速度。
據Tech Insights報導,長江存儲的X3-9070已經量產了,除了用於致態TiPlus7100系列SSD,還被用在海康威視的CC700 2TB SSD上,這是首個進入零售市場的200+層3D NAND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領先於三星、美光、SK海力士等廠商。
據長江存儲介紹,X3-9070的I/O傳輸速率達到了2400 MT/s,符合ONFI 5.0規范,相比上一代產品提高了50%的性能;得益於晶棧3.0架構,X3-9070成為了長江存儲有史以來存儲密度最高的快閃記憶體顆粒,能夠在更小的單顆晶片中實現1Tb(128GB)的存儲容量;採用6-plane設計,相比一般的4-plane性能提升50%以上,同時功耗降低25%,能效比提高了,成本也更低了。
作為存儲大廠,今年美光、SK海力士和三星先後推出了200+層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解決方案。其中最早的是美光,在5月就宣布推出業界首款232層的3D TLCNAND快閃記憶體,稱准備在2022年末開始生產,其採用了CuA架構,使用NAND的字符串堆疊技術,初始容量為1Tb(128GB)。到了8月,SK海力士宣布已成功研發全球首款業界最高層數的238層NAND快閃記憶體,並已經向合作夥伴發送238層512Gb TLC 4D NAND快閃記憶體的樣品。三星在上個月宣布,已開始批量生產採用第8代V-NAND技術的產品,為1Tb(128GB)TLC 3D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達到了236層。 ...
峰值7GB/s 長江存儲新致態TiPlus7100 SSD固件升級
11月29日,長江存儲新致態TiPlus7100 SSD固件升級:從ZTA22001更新到 ZTA22002。
新版本固件進行了兼容性優化,解決部分Gen4平台異常掉電導致的機率性不識別固態硬碟問題。
本次固件升級可直接在致態TiPlus7100 Smart Tool內完成,致態ZHITAI Smart Tool是一款顯示磁碟信息、升級固件(Update Firmware)程序的軟體。它可以讀取電腦中致態磁碟的磁碟信息、SMART信息、Device信息和系統信息。
登錄長江存儲官方網站,點擊頭部菜單欄「支持中心」選擇「技術支持」即可下載最新致態TiPlus7100 Smart Tool。
TiPlus7100是致態推出了旗下全新一代PCIe4.0固態硬碟,擁有512GB、1TB、2TB三種容量可選。
新品升級的晶棧Xtacking 3.0架構快閃記憶體,高達2400MT/的快閃記憶體接口帶寬,對比上一代速度提高了50%;在無緩設計,四通道方案下,給予硬碟最高7000MB/和6000MB/的連續讀寫速度,實現了近乎PCIe4.0的飽和性能。
TiPlus7100採用原廠TLC快閃記憶體顆粒擁有嚴苛的測試,專注的品質做工,為硬碟提供了持久壽命,2TB版本更是達到了1200TBW,同時150萬小時MTBF的可靠保障以及五年質保。
來源:快科技
性能與品質的保證 長江存儲PC300 1TB SSD評測:讀取逼近4GB/s
一、前言:面向OEM市場的長江存儲PCIe 4.0 SSD
我們經常會在一些筆記本中看到型號為YMTC PC210的SSD,其實它就是長江存儲為商用市場(OEM)開發的產品。
近日,長江存儲又推出了新一代商用固態硬碟—PC300系列,這是一款入門級的PCIe 4.0 SSD。
我們快科技在第一時間拿到了這款產品,來看看它的表現到底如何。
初次看到PC300,給人的感覺就是它可以做成M.2 2242甚至更短的形態,事實上,也的確如此。
除了常見的M.2 2280之外,PC 300還有M.2 2242的版本,可以滿足更多超便攜筆記本、IoT / 嵌入式設備以及伺服器的需求。
PC300系列有512GB/1TB/2TB三個容量的型號。
256GB型號順序讀寫最高3.7GB/、2.0GB/,隨機讀寫最高200K IOPS、400K IOPS;
512GB型號順序讀寫最高3.9GB/、2.7GB/,隨機讀寫最高320K IOPS、440K IOPS;
1TB型號順序讀寫最高為3.9GB/、2.8GB/,隨機讀寫最高380K IOPS、450K IOPS。
寫入壽命則分別是300TBW、600TBW、1200TBW。
快閃記憶體當然是用的自家基於晶棧®Xtacking®2.0技術打造的第三代NAND顆粒。因此,單個容量做到了512GB,1TB僅需2顆就行了。
主控用的是慧榮SM2267XT,採用DRAM-Less設計,通過HMB緩沖技術,直接將系統內存作為動態緩存使用,不再需要單獨的DRAM緩存。
省去了DRAM緩存之後,也有利於進一步降低 PC300的物料成本。
可能有同學會質疑,沒有外置DRAM緩存,在性能方面會不會造成一些瓶頸?對此我們會在後面最做高負載寫入測試進行驗證。
來源:快科技
1TB只要649元 長江存儲推新致態TiPlus7100 SSD:峰值7GB/s
2021年底,長江存儲原廠SSD品牌更名為致態,此後陸續發布了旗艦級的(以及)、,表現都可圈可點。
今天,長江存儲又帶來了全新的TiPlus7100系列,致力於PCIe 4.0 SSD的普及。
TiPlus7100系列依然採用長江存儲自研自產的Xtacking 3.0晶棧架構,TLC NAND晶片,具備高性能、高品質、高密度的優點,單顆晶片接口速度2400MT/,容量可選512GB、1TB、2TB。
標準的M.2 2280形態規格,支持PCIe 4.0 x4、NVMe 1.4,單面設計,沒有獨立緩存,但支持HMB(主機內存緩沖),通過配置SLC智能緩沖保證性能。
具體來說,最高持續讀寫速度可達7GB/、6GB/,4K隨機讀寫速度則有90萬IOPS、70萬IOPS。
512GB版本性能稍低一些,持續寫入3.6GB/,隨機讀寫80萬IOPS、60萬IOPS。
可靠性方面,平均故障間隔時間均為150萬小時,寫入壽命300TBW、600TBW、1200TBW,五年質保,相當於每天0.33次全盤寫入,也就是每天分別可以寫入大約170GB、340GB、670GB。
TiPlus7100系列搭載發熱閾值、電源管理兩大系統,可動態調整發熱溫度和功耗控制,有效降低發熱,日常使用無需散熱片,對筆記本更加友好,也兼容索尼PS5。
長江存儲TiPlus7100系列現已上架預售,512GB 369元、1TB 649元,2TB稍後跟進。
順帶一提,長江存儲致態系列是JDG電競戰隊的官方置頂SSD品牌。
來源:快科技
光威首發長江存儲128層快閃記憶體SSD:2TB要價1769元
10月17日,光威(Gloway)宣布推出新款PCIe 4.0 SSD Ultimate系列,首次採用長江存儲128層堆疊3D TLC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
新品是標準的M.2 2280形態,基於長江存儲第三代快閃記憶體X2-9060,Xtacking 2.0技術架構,性能強勁,品質可靠,素質過硬,具備更高的IO傳輸速度。更高的密度,在各項測試中表現卓越,大容量1TB、2TB。
主控是英韌IG5236,支持PCIe 4.0 x4通道、NVMe 1.4協議,順序讀寫速度分別高達7GB/、6.8GB/。
同時壽命達700TBW、1400TBW,質保五年,每天0.38次全盤寫入。
散熱馬甲採用獨特的階梯式通風管,與元器件緊密貼合,搭配39W/mK的高導熱係數矽脂,散熱面積8平方厘米,有效降低工作溫度30℃。
光威Ultimate SSD現已上架,1TB 869元,2TB 1769元。
來源:快科技
長江存儲推出基於晶棧3.0架構的第四代3D TLC快閃記憶體:I/O速度達2400MT/s
長江存儲在2022年快閃記憶體峰會(FMS)上,正式發布了基於晶棧3.0(Xtacking 3.0)架構的第四代3D TLC快閃記憶體晶片,名為X3-9070。相比上一代產品,X3-9070擁有更高的存儲密度、更快的I/O速度。據稱,其堆疊層數已突破200層。
據長江存儲介紹,X3-9070的I/O傳輸速率達到了2400 MT/s,符合ONFI 5.0規范,相比上一代產品提高了50%的性能;得益於晶棧3.0架構,X3-9070成為了長江存儲有史以來存儲密度最高的快閃記憶體顆粒,能夠在更小的單顆晶片中實現1Tb(128GB)的存儲容量;採用6-plane設計,相比一般的4-plane性能提升50%以上,同時功耗降低25%,能效比提高了,成本也更低了。
長江存儲執行副總裁陳軼表示:
「X3-9070快閃記憶體顆粒是長江存儲近年來在三維快閃記憶體領域的匠心之作,它擁有出色的性能表現和極高的存儲密度,能夠快速高效地應用於主流商用場景之中。面對蓬勃發展的5G、雲計算、物聯網、自動駕駛、人工智慧等新技術帶來的全新需求和挑戰,長江存儲將始終以晶棧®為基點,不斷開發更多高品質快閃記憶體產品,協同上下游存儲合作夥伴,用晶棧®為存儲產業賦能,踐行『成為存儲技術的領先者,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核心價值貢獻者』的使命和責任。」目前晶棧架構已經歷了1.0到3.0的疊代發展,並基於相關技術打造了多款產品,提供了SATA III、PCIe 3.0和PCIe 4.0 SSD,並帶來了用於移動通信和其他嵌入式應用的eMMC和UFS等存儲產品。同時長江存儲在三維異構集成領域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研發上逐漸趕上業界巨頭。 ...
長江存儲發布第四代3D TLC快閃記憶體顆粒:堆疊層數比肩一線巨頭
正舉行的2022快閃記憶體峰會(FMS)上,長江存儲正式發布了基於晶棧(Xtacking)3.0技術的第四代TLC三維快閃記憶體X3-9070。
長江存儲介紹,相比上一代產品,X3-9070可實現2400MT/的I/O傳輸速率,符合ONFI5.0規范,實現了50%的性能提升。
同時,X3-9070也是長江存儲歷史上密度最高的是快閃記憶體顆粒,能夠在更小的單晶片中實現1Tb容量(128GB)。
最後X3-9070採用創新6-plane設計,相比傳統4-plane,性能提升50%以上,同時功耗降低25%,能效比顯著提升,可降低用戶的總擁有成本。
外界認為,X3-9070晶片應該已經出樣,還需一段時間投入量產。
那麼它的堆疊層數是多少呢?
多方報導披露,長江存儲這次的第四代3D TLC突破了200+層數,達到232層。我們知道,堆疊層數已經成為存儲大廠比拼技術實力的核心指標,就在上月底,美光剛剛宣布全球首款232層3D快閃記憶體量產。
雖然在堆疊層數上長江存儲已經比肩一線巨頭,可我們也需要正視差距,以美光為例,其單晶片容量能做到2Tb(256GB),且製程工藝更先進還已經量產。SK海力士在本次峰會上,也拿出了堆疊度更高的238層“4D TLC”快閃記憶體。
來源:快科技
美國又要對中國下狠手:封殺128層以上快閃記憶體製造設備
繼日前傳出的消息之後,據路透社當地時間8月1日報導稱,四位知情人士透露,美國正考慮限制向中國存儲晶片製造商出口美國的晶片製造設備。
至於限制的對象,其中就包括長江存儲(YMTC),美國希望藉此來限制中國的半導體產業發展,並保護美國的相關企業。
報導引用不願透露姓名消息人士的說法指出,如果美國政府確定採取該項計劃,還可能損害韓國存儲大廠三星電子和SK 海力士兩家公司的利益。
因為三星在中國擁有兩家大型的NAND Flash工廠,而SK 海力士之前也完成收購英特爾旗下在中國的NAND Flash製造業務。
因此,一旦美國的限制計劃獲得批准,則限制范圍將擴大到包括禁止將美國晶片製造設備運往在中國大陸境內的NAND Flash工廠。
報導指出,出口管制相關專家表示,該項計劃將是美國首次通過出口管制來針對中國生產沒有專門軍事用途的存儲晶片。
另外,因為當前美國的存儲芯的企業僅剩下西部數據與美光科技(Micron) 兩家公司,雖然這兩家存儲晶片廠商合計約占全球NAND Flash市場的份額超過25%,但是西部數據在美國本土沒有NAND Flash產能,美光在美國本土也只有部分產能,所以限制計劃也代表了更廣泛的美國國家安全意義。
另外兩名消息人士則表示,根據正在研擬的計劃,美國將禁止向中國出口用於製造128 層堆疊以上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晶片設備,而目前生產該類晶片設備的美國大廠,就包括應用材料( Applied Materials)和泛林集團(LAM Research) 等廠商。
對此,消息來源指出,目前針對相關計劃正在討論階段,還沒有任何的法案起草程序。
美國商務部也不願評論相關新聞消息,僅指出美國政府的重點是削弱中國製造先進半導體的能力,以應對美國的重大國家安全風險。
至於,泛林集團、SK 海力士和美光也拒絕就美國政策發表評論。三星、應用材料、長存、以及西部數據則還沒有對相關消息做出回應。
報導強調,成立於2016 年的長存是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製造領域的後起之秀。資料也顯示,長存早已成功量產128層NAND Flash,並正在積極的研發232層NAND Flash,有傳聞稱最快可能今年年底量產。
美國政府在2021年6月的一份報告中所指出,包括美光和西部數據正面臨長存產品的低價競爭壓力,代表著長存的擴張和低價產品對美光和西部數據構成直接威脅。報告強調長存描述為中國NAND Flash快閃記憶體晶片製造龍頭,而且獲得了約240 億美元的政府補貼。
另外,美國商務部還指出,長存當前已經在接受美國商務部調查,原因是懷疑該公司向中國為出售記憶體產品是否違反了美國出口管制規定。
根據市場咨詢與調查機構Yole Intelligence 的資料顯示,長存約占全球NAND...
速度達7.4GB/s 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三體聯名版圖賞
7月27日,長江存儲宣布推出致態TiPro7000 SSD三體聯名版,這是“三體”IP在全球范圍內首次與存儲品牌合作。
長江存儲表示,“三體”所展現出的科技進步與文明永恆,與致態品牌的“科技新態度”不謀而合——用心做好產品,做有態度、有溫度的品牌。
容量提供1TB、2TB兩種,1TB 1069元、2TB 2269元,首發到手價999元、2199元,將於8月3日正式開售,並限時贈送致態三體聯名U盤。
現在1TB版已經來到我們評測室,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
作為聯名版,TiPro7000 SSD全面升級了周邊,包裝盒、散熱器都信仰滿滿,鐫刻著“給歲月以文明 給時光以生命”,同時還有一張身份卡,上書ETO組織的暗號——“現在,我們是同志了。”
規格上延續原有水平,第三代晶棧2.0 3D快閃記憶體,容量1TB、2TB,自帶緩存並支持SLC Cache智能緩沖,支持PCIe 4.0 x4、NVMe 1.4,順序讀寫最高7.4GB/、6.7GB/,4K隨機讀寫最高850K IOPS、1050K IOPS,平均故障間隔時間150萬小時,寫入壽命600TBW、1200TBW,質保5年,每天0.33次全盤寫入。
來源:快科技
長江存儲全球首發三體聯名版致態TiPro7000 SSD:1TB 999元
前進四!
《三體》,中國科幻史上的一座豐碑,終於有了聯名硬體產品。
長江存儲今天宣布,正式推出致態TiPro7000 SSD三體聯名版,以《三體》的經典科技文化元素為靈感,結合長江存儲的技術創新理念,於方寸之間篆刻臻品,將記憶與文明長存。
這是“三體”IP在全球范圍內首次與存儲品牌合作。長江存儲表示,“三體”所展現出的科技進步與文明永恆,與致態品牌的“科技新態度”不謀而合——用心做好產品,做有態度、有溫度的品牌。
作為聯名版,TiPro7000 SSD全面升級了周邊,包裝盒、散熱器都信仰滿滿,鐫刻著“給歲月以文明 給時光以生命”,同時還有一張身份卡,上書ETO組織的暗號——“現在,我們是同志了。”
規格上延續原有水平,第三代晶棧2.0 3D快閃記憶體,容量1TB、2TB,自帶緩存並支持SLC Cache智能緩沖,支持PCIe 4.0 x4、NVMe 1.4,順序讀寫最高7.4GB/、6.7GB/,4K隨機讀寫最高850K IOPS、1050K IOPS,平均故障間隔時間150萬小時,寫入壽命600TBW、1200TBW,質保5年,每天0.33次全盤寫入。
致態TiPro7000 SSD三體聯名版已經開啟預售,8月3日正式開售,並限時贈送致態三體聯名U盤。
定價1TB 1069元、2TB 2269元,定金30元,可抵扣100元,實際到手價999元、2199元,相比於常規版1TB完全相同,2TB只貴了100元。
來源:快科技
宛如一件藝術品 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三體聯名版首發評測:讀取近7.5GB/s
一、前言:致態與三體聯名設計高性能PCIe 4.0 SSD
給歲月以文明,給時光以生命!
讀完劉慈欣的《三體》,我感受到了十足的震驚!震驚於作者天馬行空的想像力、恢弘大氣的故事體系、嚴密的科學理論體系。
文明猶如在漫長的歲月里所磨礪出來的珍珠,記載著傷痛,而又彌足珍貴!
而今,長江存儲將《三體》中的這一金句賦予在了自己的產品上——致態TiPro7000三體聯名版。
2021年底,長江存儲推出了旗下旗艦級PCIe 4.0 SSD產品——致態TiPro7000,讀取速度達到7400MB/。以這款產品為基礎,長江存儲推出了致態TiPro7000三體聯名版。
致態TiPro7000三體聯名版只有1TB/2TB大容量的版本,分別搭載了1GB/2GB容量的DDR4緩存,最高讀取速度都是7400MB/,寫入壽命則分別是600TBW、1200TBW。
作為三體聯名款,這款產品在包裝盒物料上做了較大的升級,比如三體聯名版包裝盒、三體聯名版散熱器、三體聯名身份卡等等。
身份卡上的“現在我們是同志了”,同樣是《三體》中的名句。
你們都是蟲子!弱小和無知不是生存的障礙,傲慢才是。毀滅你,與你有何相干?失去人性,失去很多;失去獸性,失去一切……你還記得哪些經典金句?
此外,首批購買的用戶還能獲得限量版致態| 三體聯名U盤。
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三體聯名版詳細參數如下:
二、圖賞:滿滿的三體信仰
三體聯名版包裝盒。
拆開包裝,裡面有SSD本體和三體聯名版散熱片。
右邊是三體聯名身份卡。
“給歲月以文明,給時光以生命”燙金色文字雕刻在散熱片表面。
想想這樣一件宛如藝術品的SSD,放在自己的電腦中會是一種怎樣的體驗!
SSD正面有一張標貼,上面標注了SSD的各種信息。
三、性能測試:順序讀取7478MB/
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TiPro7000三體聯名版的順序讀取速度突破了7400MB/,達到了7478MB/,寫入速度也有3006MB/; 4K讀寫速度分別超過79MB/和253MB/。
右邊是64GB的測試,各項數據變化不大,順序寫入速度還略微提升到了5507MB/
這是在i9-12900K平台的測試結果,順序讀取速度低了不少。
2、AS SSD Benchmark
左邊是1GB容量的測試,AS SSD Benchmark總分為8347,最高順序讀取、寫入速度分別為6046MB/、5469MB/,4K隨機讀寫速度為72MB/、230MB/。
右邊是10GB容量的測試,總分為8109。最高順序讀取、寫入速度分別為6134MB/、5232MB/,4K隨機讀寫速度分別為72MB/、227MB/。
3、ATTO Disk Benchmark
從ATTO Disk Benchmarks結果來看,對於0.5KB的小文件讀寫,PC300 1TB SSD也能達到116MB/以上的速度。這個數字還算不錯,以往的SSD基本上都在20~30MB/之間。
32K的時候,寫入達到了4.35GB/,讀取速度為2.92GB/。從1MB開始,寫入速度穩定在5.1GB/左右,讀取速度則能達到6.6GB/。
4、HD Tune文件基準
測試的文件長度最大隻能到200GB,整個測試從頭到尾,TiPro7000三體聯名版都能保持6GB/左右的讀取速度和5GB/的寫入速度。
在200GB長度的讀寫上,沒有出現掉速的情況。
四、溫度與緩外速度測試:緩外寫速770MB/
1、溫度測試
散熱測試使用的是自帶的散熱片,測試時室溫為28度。
在待機狀態下,TiPro7000三體聯名版溫度在39度左右。在高負載讀寫狀態下,最高溫度也只有57度。
2、AIDA64 Disk Benchmark Linear Write
AIDA64 Disk Benchmark...
長江存儲首發企業頂級PCIe 4.0 SSD 7.68TB驚人容量
7月25日,長江存儲宣布旗下首款企業級PCIe 4.0 SSD——PE310系列。
消費級、嵌入式之後,長江存儲再次拓展產品布局,正式進入高端企業級固態存儲市場,具備高性能、高耐用等級、低功耗、多檔位功耗與性能管理等特點,適用於大數據、雲計算、流媒體等場景。
長江存儲PE310系列採用企業級主流的2.5英寸U.2接口(目前市場占比已超60%),支持PCIe 4.0、NVMe 1.4協議,快閃記憶體繼續採用自家的第三代3D架構晶棧2.0(Xtacking 2.0),支持7x24不間斷運行。
容量方面有兩種,一是讀取密集型,可選1.92TB、3.84TB、7.68TB,二是混合應用型,可選1.6TB、3.2TB、6.4TB。
性能方面,4K隨機讀寫穩態速度最高可達1000K IOPS、380K IOPS,並且支持智能化調度機制,能夠對不同I/O進行及時處理,有效解決I/O擁塞,保證I/O服務質量、性能一致性,但未披露順序讀寫速度。
功耗方面,工作時最高僅為14W,1.92TB版本更是只有12W,且內置8級性能-功耗管理機制,靈活彈性計算,可針對不同場景進行能耗管理。
技術方面,支持LDPC糾錯、全路徑數據保護、增強掉電保護(PLP)、AES自加密、增強安全擦除(Sanitize)等,還支持Telemetry標准接口,可通過標准nvmecli命令獲取設備日誌,降低運維成本,提高訪問效率。
長江存儲PE310系列現已上市。
來源:快科技
長江存儲旗艦SSD TiPro7000 2TB版殺到:2199元要不要?
去年底,長江存儲發布了旗下,不過首發容量只有512GB、1TB。
現在,2TB版本終於來了,首發價格2199元,不算便宜,但對得起自己的規格、性能。
同時,512GB、1TB版本目前售價分別為599元、999元。
長江致態TiPro7000搭載英韌科技Rainier IG5236主控,12nm製造工藝支持PCIe 4.0 x4、NVMe 1.4,八通道設計,搭配長江存儲自家Xtacking 2.0架構的第三代NAND快閃記憶體,自帶DDR4緩存,鋁材質可拆卸散熱片。
最新的2TB版本在性能上更進一步,順序讀取不變還是7.4GB/,順序寫入從5.4GB/大幅提高到6.7GB/,隨機讀取從830K IOPS提高到850K IOPS,隨機寫入則還是1050K IOPS。
平均故障間隔時間繼續150萬小時,寫入壽命自然翻番到1200TBW,5年質保,相當於每天0.33次全盤寫入(660GB)。
來源:快科技
長江存儲PC300 1TB版圖賞:飈出3.9GB/s
6月23日,長江存儲有發布了面向OEM市場的商用SSD PC300系列,可用於筆記本、一體機、台式機、物聯網、嵌入式、伺服器等各種場景。
長江存儲PC300系列採用了自家的Xtacking 2.0晶棧架構的第三代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容量256GB、512GB、1TB。
現在,長江存儲PC300 1TB版已經來到了我們評測室,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
長江存儲PC300提供M.2 2242、M.2 2280兩種形態規格,長度分別為42mm、80mm,重量分別為4g、8g,我們拿到的是後者。
因為其空閒功耗僅為50mW,工作功耗低於5W,所以無需任何散熱片。
該SSD支持PCIe 4.0 x4、NVMe 1.4等接口協議,1TB型號順序讀寫最高3.9GB/、2.8GB/,隨機讀寫最高380K IOPS、450K IOPS。
其平均故障間隔時間200萬小時,技術方面支持TCG-Pyrite、OPAL、LDPC糾錯、全路徑數據保護等等。寫入壽命達到600TBW,按照五年使用期限計算,相當於每天0.33次全盤寫入。
它還支持HMB(主機內存緩沖),配合SLC緩存機制,可有效保證性能,並降低成本。
來源:快科技
長江存儲SSD上新 42mm迷你身材飈出3.9GB/s
這兩年,長江存儲無論是NAND快閃記憶體還是SSD固態盤,都呈現火力全開的姿態,從技術到產品都不斷推陳出新。
6月23日,長江存儲有發布了面向OEM市場的商用SSD PC300系列,可用於筆記本、輕薄本、二合一本、一體機、台式機、物聯網、嵌入式、伺服器等各種場景,而且同時支持3.3V、1.8V SideBand電壓,可適配更多平台。
長江存儲PC300系列採用了自家的Xtacking 2.0晶棧架構的第三代3D 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容量256GB、512GB、1TB。
提供M.2 2242、M.2 2280兩種形態規格,長度分別為42mm、80mm,重量分別為4g、8g,前者尤其適合對體積、尺寸要求嚴格的設備。
二者規格一致,都支持PCIe 4.0 x4、NVMe 1.4等接口協議,平均故障間隔時間200萬小時,技術方面支持TCG-Pyrite、OPAL、LDPC糾錯、全路徑數據保護等等。
性能方面,雖然沒有自帶緩存,但是支持HMB(主機內存緩沖),配合SLC緩存機制,可有效保證性能,並降低成本。
具體指標上,256GB型號順序讀寫最高3.7GB/、2.0GB/,隨機讀寫最高200K IOPS、400K IOPS;512GB型號順序讀寫最高3.9GB/、2.7GB/,隨機讀寫最高320K IOPS、440K IOPS;1TB型號順序讀寫最高3.9GB/、2.8GB/,隨機讀寫最高380K IOPS、450K IOPS。
寫入壽命分別為200TBW、300TBW、600TBW,按照五年使用期限計算相當於每天0.44次、0.33次、0.33次全盤寫入。
空閒功耗僅為50mW,工作功耗低於5W,因此無需任何散熱片。
後續,快科技將為大家奉上這款SSD的評測,敬請期待。
來源:快科技
長江存儲在自研PCI-E 4.0 SSD主控,未來或被用於致態SSD上
長江存儲的發展速度之迅速是大家有目共睹的,先是推出了自家的NAND快閃記憶體,隨後又推出了自有SSD品牌致態,作為一家後發的快閃記憶體製造廠,長江存儲正在加快步伐追趕其他競爭對手,目前世界各NAND快閃記憶體大廠基本有自家的SSD主控方案,包括三星、海力士、西數還有原Intel快閃記憶體部門現Solidgm,鎧俠的主控基本都是群聯的,但鎧俠本身就是群聯的股東,現在長江存儲也在著手開發自家的SSD主控了。
致態TiPro7000
在PCI-SIG認證資料庫中出現了兩款長江存儲的SSD主控,其中PE310在去年12月就出現了,現在5月11日又多了一款名為PE320的主控,這兩款主控均支持PCI-E
4.0 x4,數據傳輸率16GT/s,從型號上來看,這兩款很可能是高低搭配,一個面向高端市場,一款明顯主流市場,兩者的NAND快閃記憶體通道可能不一樣。
長江存儲的Xtacking架構快閃記憶體的一大優勢就是快閃記憶體接口速度比其他競品要快,該技術允許在兩個不同的晶圓上製作3D
NAND存儲陣列和NAND邏輯電路,然後再把它們堆疊在一起,Xtacking架構快閃記憶體可以實現3GT/s的接口速度,而目前其他競爭對手的3D
NAND接口速度大概未1.6~2.0GT/s。
所以長江存儲打造自家的SSD主控估計是想讓自家的快閃記憶體能發揮出他們原本的實力,其他廠商製造自己的主控也多少有出於這方面的考慮,畢竟第三方的主控要考慮各家快閃記憶體的兼容性,並不一定能發揮出快閃記憶體的所有實力。 ...
長江存儲自研SSD主控來了 獨門絕技 不可限量
這幾年,長江存儲的NAND快閃記憶體大獲成功,產品越來越多,自有致態(致鈦)品牌的SSD也越發豐富,SATA/M.2、PCIe 3.0/4.0全覆蓋。
在此前的SSD產品中,長江存儲先後使用了慧榮、英韌、聯芸等廠商的主控方案,而三星、美光、SK海力士、鎧俠(原東芝存儲)、Solidgm(原Intel快閃記憶體)這些頭部快閃記憶體大廠都有自己的主控,長江存儲也要跟上了。
最新的TiPlus 5000搭載聯芸主控方案
PCI-SIG認證資料庫中,已經出現了長江存儲的兩款SSD主控,其中「PE310」早在去年12月底就通過了認證,「PE320」則是5月11日剛剛加入的。
二者都支持PCIe 4.0 x4,傳輸數據率16GT/,顯然都是面向高端市場。
雖然暫時不清楚二者的具體區別,但按照慣例,大機率會以快閃記憶體通道等作為區分。
有趣的是,長江存儲自研快閃記憶體基於先進的Xtacking架構,其最突出的地方就是接口傳輸率極高,可以達到3GT/,遠勝一般的1.6-2.0GT/。
如此以來,結合多通道主控,再加上自家方案可以更好地挖掘潛力,未來長江存儲SSD的性能不可限量!
來源:快科技
配得上頂級PCIe 3.0 SSD的稱號 長江存儲致態TiPlus5000 1TB評測
一、前言:定位主流的長江存儲SSD新品
2021年,曾有一段時間有大量用戶使用SSD挖一種名叫CHIA的虛擬貨幣,這種虛擬貨幣的挖礦行為能在40天內摧毀一個寫入壽命300TBW的SSD。
而長江存儲的SSD被礦工一致認為是主流價位上耐用性最強的TLC SSD,比如大量的致鈦PC005 Active 512GB SSD在寫入400TBW之後,依然能夠穩定運行,遠超其320TBW的既定寫入壽命。
長江存儲原廠YMTC Xtacking 3D NAND的品質可見一斑。
今天,面向主流用戶的致態TiPlus5000系列SSD也正式來到消費者面前。
致態TiPlus5000系列SSD的主控型號為聯芸MAP1202A,支持4CHx4CE
另外這款主控內置SRAM嵌入緩存,支持HMB緩沖技術,可以直接將系統內存作為動態緩存使用,不再需要單獨的DRAM緩存。
當然,省去了DRAM緩存之後,也有利於進一步降低 TiPlus5000的物料成本。
致態TiPlus5000系列有512GB/1TB/2TB三個容量的型號,寫入壽命則分別是300TBW、600TBW、1200TBW。
我們快科技拿到的是1TB型號,接下來一起體驗下。
二、圖賞:聯芸主控 + 4顆長江存儲第三代NAND快閃記憶體
SSD正面有一張標貼,上面標注了SSD的各種信息。
另外一面是空的。
接口特寫。
揭下正面的標貼,由左到右分別是聯芸MAP1202A主控、4顆長江存儲第三代NAND快閃記憶體,沒有DRAM緩存。
長江存儲第三代NAND快閃記憶體,致態TiPro7000用的也是它。
聯芸MAP1202A主控, PCIe 3.0 SSD主控。
配送了幾個M.2螺絲。
包裝盒。
三、性能測試:順序讀取超3500MB/ 寫入3178MB/
測試平台如下:
1、CrystalDiskMark
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致態TiPlus5000 1TB的順序讀取速度突破了3500MB/,達到了3575MB/,寫入速度也有3206MB/; 4K讀寫速度分別超過43MB/和233MB/。
右邊是64GB的測試,各項數據都有一定幅度的下滑,不過總體而言,變化不算太大。
2、AS SSD Benchmark
左邊是1GB容量的測試,AS SSD Benchmark總分為4851,頂級PCIe 3.0 SSD得分一般在5000分是上下,致態TiPlus5000的表現也到也達到了這個級別。最高順序讀取、寫入速度分別為3107MB/、2826MB/,4K隨機讀寫速度為45MB/、181MB/。
右邊是10GB容量的測試,總分為4160。最高順序讀取、寫入速度分別為3016MB/、2835MB/,4K隨機讀寫速度分別為46MB/、184MB/。
3、ATTO Disk...
長江存儲發布致態TiPlus5000 SSD,DRAMless設計也能到達PCI-E 3.0上限
長江存儲今天推出了新款消費級固態硬碟產品致態TiPlus5000,該產品採用基於晶棧 2.0(Xtacking
2.0)架構的長江存儲第三代三維快閃記憶體晶片,支持PCI-E 3.0 x4接口、NVMe 1.3協議,連續讀取速度高達3500
MB/s,最大容量能到2TB,大容量足容設計、持久的寫入壽命,給消費者帶來更多存儲選擇。
根據Forecast Group Inc的數據顯示,截止到2021年,94%以上用戶電腦仍然使用PCI-E
3.0接口的平台。這些成熟平台依然能夠滿足用戶對於計算性能的需求,也意味著PCI-E
3.0固態硬碟仍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內保持其主流的產品地位。但隨著數據越來越多、遊戲體積越來越大,用戶對以經濟有效的方式升級設備的需求也越來越高。為滿足這一需求,TiPlus5000應運而生。
致態TiPlus5000有512GB、1TB、2TB三個容量可選,採用DRAMless設計,支持HMB、SLC
Cache、智能溫控等技術,所有容量的連續讀取速度均可達到3500MB/s,寫入速度512GB是為2700MB/s,1TB的是3100MB/s,2TB的是3200MB/s,隨機性能方面,三個容量是4K隨機讀寫IOPS分別為235K/380K、465K/390K、550K/400K,耐久度則是每512GB
300TBW,質保期5年。
長江存儲產品管理部負責人范增緒表示:「TiPlus5000作為致態品牌的新成員,按照國際原廠通用的標准與方法進行了大量的嚴格測試,來確保產品的可靠性、兼容性,是我們為PCI-E
3.0這一成熟平台量身定做的高性能、原廠高品質的產品。而且,它採用長江存儲第三代三維快閃記憶體晶片,充分發揮了晶棧
2.0架構的優勢,以新顆粒、新技術、大容量、高性能、高性價比以及滿滿的誠意服務老平台用戶。TiPlus5000的發布意味著致態又誕生了一款深刻洞悉消費者需求的產品,也是致態致力於貫徹『用芯書寫記憶,讓世間美好長存』企業使命的證明。未來,我們將繼續傾聽和滿足用戶需求,推出更多創新產品。」
致態TiPlus5000目前已經在京東平台開啟預售,512GB的預售價是439元,1TB的是739元,兩者均是10元定金可抵50元,2TB的預售價是1489元,10元定金可抵100元。 ...
第三代NAND快閃記憶體加持 長江存儲致態TiPlus5000 1TB SSD圖賞
去年底,長江存儲將致鈦品牌改名為致態,並推出了新一代PCIe 4.0硬碟TiPro7000系列。
4月8日,長江存儲推出了面向主流用戶的SSD——致態TiPlus5000,現在已經來到我們評測室,下面為大家帶來圖賞。
致態TiPlus5000系列有512GB/1TB/2TB三個容量的型號,分別售價439元、739元、1489元。我們拿到的是1TB版本。因為定位主流,這款SSD並未配備散熱器。
致態TiPlus5000系列SSD的主控型號為聯芸MAP1202A,支持4CHx4CE,搭配4顆長江存儲第三代NAND快閃記憶體,五年質保。
另外這款主控內置SRAM嵌入緩存,支持HMB緩沖技術,可以直接將系統內存作為動態緩存使用,不再需要單獨的DRAM緩存。
致態TiPlus5000系列512GB/1TB/2TB的寫入壽命則分別是300TBW、600TBW、1200TBW。
購買地址:。
來源:快科技
從Xtacking 1.0到2.0 致態TiPro7000超過7400MB/s性能的秘密
近段時間以來,致態TiPro7000的問世,再次引發了全行業關注,作為一家2016年堪堪成立,不到6年,卻實現了從SATA到PCIe3.0,再到如今消費級固態硬碟巔峰PCIe4.0 SSD,全領域的產品布局,長江存儲·致態背後的Xtacking?為何如此神奇?Xtacking技術究竟又有多少魔力?
根據官方解釋,Xtacking?是長江存儲核心專利和技術品牌,代表著長江存儲在3D NAND存儲技術領域的創新進取和卓越貢獻,同時它也是長江存儲面向企業客戶、消費者推廣3D NAND產品的關鍵所在,也是體現長江存儲原創設計的代表品牌。
致態TiPro7000(1TB)
這個解釋實質上有兩重意思,一方面著重強調了Xtacking是一項核心的快閃記憶體製造技術,是長江存儲近年來發展壯大的關鍵專利,另一方面則是揭示了Xtacking已然成為長江存儲重要的品牌資產和代名詞,有著非同凡響的象徵意義。
今天,我們拋開品牌意義不聊,重點聊聊Xtacking?作為快閃記憶體製造技術,是如何推動致態TiPro7000的性能炸裂。
01 主流NAND快閃記憶體製造邏輯
在理解Xtacking?技術之前,我們需要先聊聊全球其他快閃記憶體廠是如何製造快閃記憶體的。
圖源於網際網路
我們都知道現階段全球NAND快閃記憶體玩家,主要有三星、鎧俠/西數、Intel/Micron以及SK海力士等幾家,其中鎧俠和西數,intel和Micron,基於資本和市場共享機制,在這里可視為一家。
通過上圖全球主流NAND快閃記憶體橫截面可以看到,製造技術上,三星和鎧俠/西數大體上保持一致,都是常規的並列式架構,這樣的好處在於加工難度較低,但對於晶圓蝕刻設備與技術要求太高,尤其是三星採用的一次性加工、內存孔(Memory Hole)的HARC蝕刻技術,更是對於設備和操作經驗要求極高;
鎧俠/西數採用的則是相對輕松的兩個48層堆疊而成,在技術難度上更具操作性,但也存在著內存孔的貼合匹配等問題。
Intel/Micron以及SK海力士,則採用了另一條製造路徑,即CUA,CMOS under Array,顧名思義就是將能夠控制數據讀取、寫入的CMOS線路放置在Array以下的一種加工方式,這樣的架構同樣存在製造工藝難度較高,優勢則在於能夠擴大單個晶片的存儲密度。
Xtacking架構下的長存顆粒
至於YMTC即長江存儲則是採用了Xtacking架構,該架構原理是將CMOS線路用一種不同於存儲單元(Memory Cell)的晶圓製造而成,分別通過Bonding工藝進行貼合,更加樸素的解釋便是等同於,在指甲蓋大小的面積上通過數十億根金屬通道,將CMOS和Array進行連接,合二為一。
02 Xtacking的先進性
看到這里,大家應該能夠腦補Xtacking?架構和傳統上下並列,CUA等快閃記憶體結構的不同之處,那麼耦合而成的Xtacking又有哪些特點呢?
從理論設計和實際經驗來看,主要有更快的傳輸速度、更高的存儲密度以及更靈活的開發周期。
Xtacking架構生產工藝
先說速度,Xtacking的製造原理是在兩片獨立的晶圓上,分別加工外圍電路和存儲單元,這樣的話,可以在邏輯工藝上有著更多的自主選擇性,從而讓NAND獲取更高的I/O接口速度及更多的操作功能,這也是致態TiPro7000能夠取得超過7400MB/的核心要義,從快閃記憶體製造的源頭上,進行了性能優化,更多更高的I/O接口通道,為後續主控的性能調配奠定基礎。
密度優化
再說密度,3D NAND顆粒最重要的發展方向便是密度的優化,在傳統3D NAND架構中,外圍電路約占晶片面積20~30%, Xtacking?技術創新的將外圍電路置於存儲單元之上,從而實現比傳統3D NAND更高的存儲密度,晶片面積可減少約25%,同等面積基礎上,Xtacking?架構能夠提供更多的存儲單元。
Xtacking工藝獨立加工
最後再來看靈活的生產周期,實際上NAND顆粒的良品率和出貨量,是目前市場競爭的重要一環,良品率方面,隨著Xtacking 2.0技術的誕生,長江存儲快閃記憶體顆粒的良品率已然實現大幅度躍升,能夠滿足現階段長江存儲客戶的良品需求;
而出貨量上,基於Xtacking工藝存儲單元和外圍電路的能夠獨立加工的特性,長江存儲可以實現並行、模組化的靈活生產製造,根據推算Xtacking?工藝相較於傳統結構,產品開發周期可縮短三個月,生產周期可縮短20%。
03 不止於Xtacking? 致態TiPro7000強悍性能的秘密
更快更高更靈活的Xtacking?架構,為致態TiPro7000奠定了旗艦級性能的基礎,可我們都知道一款旗艦級固態硬碟,除開快閃記憶體顆粒,在主控的選配和硬體優化方面同樣關鍵。
致態TiPro7000 SSD
致態TiPro7000內置了英韌科技IG5236主控,這是一款採用12nm FinFET CMOS製造工藝的PCIe4.0主控晶片,長江存儲在該主控基礎上,進行了固件的優化升級,歷經長久的端到端的產品匹配,在充分挖掘該主控在GEN4協議上的潛能,並和Xtacking?2.0架構的長江存儲高品質3D TLC顆粒進行校正和適配後,最終實現了性能的全部挖掘。
CrystalDiskMark測試
經過筆者實測,致態TiPro7000在最大順序性能方面達到了GEN4行業的巔峰水準,最大連續讀取7400MB/,而最大連續寫入也達到了5400MB/,這一性能無論是對於遊戲發燒友,還是存儲負載較重的專業內容創作者,都能完全滿足他們在硬碟帶寬方面的性能需求。
04 綜述
從Xtacking?技術的原理,我們可以發現,唯有打破常規,持續創新,才是推動產品革新,攀上巔峰的唯一要義。
作為一家年輕的存儲公司,長江存儲·致態是幸福,也是幸運的,不斷疊代的Xtacking?技術,層出不窮的諸如致態TiPro7000優秀產品,都一一昭示著它們正在一條正確的道路上,前行著。
雖然正確的道路,往往是曲折的,泥濘的,甚至是充滿危機的,但方向對了,其他不都是浮雲了嗎?來源:快科技
良率已達99.999% 長江存儲Xtacking快閃記憶體技術定名晶棧
昨晚的發布會上,,支持PCIe Gen4,最高讀取速度7400MB/,,基本貼著Gen4X4的帶寬上限了,性能非常強大。
長江致態TiPro7000是標準的M.2 2280形態,搭載英韌科技Rainier IG5236主控制器,支持PCIe 4.0 x4、NVMe 1.4,八通道設計,12nm製造工藝,這次還調整了封裝,增大散熱面積,可有效降低高負載下的溫度。
官方還提供了可拆卸式散熱片,鋁材質,厚度5毫米,覆蓋0.5毫米導熱膠,號稱可以降溫最多30℃,並且完美兼容PS5。
TiPro7000 SSD已經上架京東預售,512GB 819元,1TB 1269元,支付定金30元可分別抵扣150元、200元,
在這次發布會上,長江存儲還透露了不少消息,其中致鈦品牌改名為致態,其研發的Xtacking架構還增加中文名字「晶棧」。
據產品管理部負責人范增緒介紹,晶這個字的上下結構類似長江存儲Xtacking上下晶圓堆疊結構,另外晶棧諧音精湛,意味著長江存儲致力於為消費者帶來精湛的產品。
長江存儲的Xtacking晶棧架構快閃記憶體有一個重要工藝步驟就是晶圓鍵合,據范增緒所說,這一工藝的良率已經達到了99.999%,可以說成功率非常高了。
來源:快科技
頂級4K隨機讀寫 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 1TB首發評測:遠超預期的PCIe 4.0 SSD
一、前言:搭載第三代NAND顆粒的致態TiPro7000系列PCIe 4.0 SSD
相信很多同學對於2017年的SSD漲價事件至今都心有餘悸,最貴的時候,128GB SATA SSD都能賣到600元。當然,市場本就是如此,如果一個領域內形成寡頭壟斷的局面,價格就是不是由消費者說了算的。
長江存儲進入快閃記憶體存儲領域的時間不長,2019年9月量產基於 Xtacking 架構的第二代層3D TLC NAND 晶片(也就是長江第二代高品質顆粒),一年後的2020年9月,長江存儲推出了「致鈦」品牌的自主SSD產品。
又一年過去了,2021年12月29日,長江存儲正式推出了採用自家第三代NAND顆粒打造的PCIe 4.0 SSD產品——致態TiPro7000。
是的,品牌同步更名了!
致態TiPro7000系列有512GB/1TB/2TB三個容量的型號,分別搭載了1GB/1GB/2GB容量的DDR4緩存,寫入壽命則分別是300TBW、600TBW、1200TBW。
本次我們收到的是致態TiPro7000 1TB,標稱擁有7400MB/的順序讀取速度和5400MB/的寫入速度。
致態TiPro7000 1TB採用的英韌科技InnoGrit Rainier IG5236主控,這是一款業界領先的PCIe Gen4 x4、NVMe 1.4 消費級固態硬碟主控晶片,採用8通道設計,12nm製程工藝,最高支持8TB容量,理論最大4K讀取1000K IOPS,最大4K寫入800K IOPS。
致態TiPro7000系列SSD詳細參數如下:
二、圖賞:自帶散熱、InnoGrit Rainier IG5236主控...
狂飆7400MB/s 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圖賞
去年長江存儲公司推出了自有品牌致鈦,並發布了兩款新產品,包括SATA接口的SC001及M.2接口的PC005系列SSD硬碟。
12月29日,今天長江存儲召開新品發布會,致鈦品牌改名為致態,並推出了新一代PCIe 4.0硬碟TiPro 7000系列。
長江存儲致態TiPro7000有512GB、1TB、2TB三種容量可選,現在1TB版已經來到我們評測室,下面一起來看圖賞。
致態TiPro7000採用長江存儲第三代高品質顆粒,足容設計。支持PCIe Gen4,最高讀取速度7400MB/,,基本貼著Gen4X4的帶寬上限了。
它可拆卸式散熱器,貼合更緊密,不影響保修(實測可以降低最高溫度30度)。
它還支持最新的Xtacking 2.0技術,使得NAND獲取更高的I/O接口速度及更強的操作功能,並提供五年質保。
來源:快科技
長江存儲發布首款PCIe 4.0 SSD致態TiPro7000:讀取沖到7.4GB/s
這幾年,長江存儲的NAND快閃記憶體取得突飛猛進,已經進化到第三代,自己也打造了致鈦系列原廠SSD,先後發布了PC005 Active(M.2)、SC001 Active(SATA)、木星10(移動SSD),性能、性價比都屬於第一梯隊。
12月29日晚,長江存儲宣布原廠SSD品牌更名為「致態」,同時正式發布了旗下首款PCIe 4.0 SSD,型號為「致態TiPro7000」,性能、溫度表現都是頂級的存在。
根據官方解讀,全新「致態」致力於打造高性能、高品質消費級三維快閃記憶體系統產品。「態」是年輕的態度,是服務的溫度,也是對做好固態品牌初心的堅守。
長江致態TiPro7000是標準的M.2 2280形態,搭載英韌科技Rainier IG5236主控制器,支持PCIe 4.0 x4、NVMe 1.4,八通道設計,12nm製造工藝,這次還調整了封裝,增大散熱面積,可有效降低高負載下的溫度。
官方還提供了可拆卸式散熱片,鋁材質,厚度5毫米,覆蓋0.5毫米導熱膠,號稱可以降溫最多30℃,並且完美兼容PS5。
快閃記憶體當然是長江存儲自家Xtacking 2.0架構的第三代NAND,容量可選512GB、1TB、2TB,分別搭配1GB、1GB、2GB容量的三星DDR4緩存。
性能方面,順序讀寫最高可以跑到7.4GB/、6.7GB/,4K隨機讀寫最高則是85萬IOPS、105萬IOPS。即便是512GB容量版本,也可以分別做到6.9GB/、2.7GB/、55萬IOPS、70萬IOPS。
寫入壽命分別為300TBW、600TBW、1200TBW,平均故障間隔時間150萬小時,質保五年,平均每天0.33次全盤寫入。
TiPro7000 SSD將於12月30日開啟京東預售、12月31日正式發售。
來源:快科技
國外機構拆解長江存儲128層TLC快閃記憶體晶片,認為技術已趕上業內領跑者
長江存儲宣布128層堆疊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研發成功,有X2-6070這款擁有目前業界已知最大單位面積存儲密度、最高I/O傳輸速度以及最高單顆NAND存儲晶片容量的3D QLC,以及128層堆疊的3D TLC X2-9060。在2018年的快閃記憶體峰會上,長江存儲正式推出了Xtacking架構3D快閃記憶體,當時還是32層堆疊,僅用三年時間就變成了128層堆疊,效率相當高。
近日,Tech Insights對Asgard(阿斯加特)最新的AN4 1TB SSD(基於PCIe 4.0標准)進行了拆解和分析,這款產品是長江存儲128層堆疊3D NAND快閃記憶體的首次商業應用。
長江存儲的128層堆疊產品採用的Xtacking架構已經全面升級至2.0,可進一步釋放3D快閃記憶體的潛能,其基於電荷俘獲型(Charge-Trap)存儲技術,可在1.2V Vccq電壓下實現1.6Gbps的數據傳輸速率。目前長江存儲的Xtacking 2.0架構用於製造128層堆疊的512Gb TLC晶片,以及128層QLC 3D NAND晶片。
拆解的AN4 1TB SSD採用了長江存儲128層堆疊的512Gb TLC晶片,尺寸為60.42平方毫米,位密度增加到8.48 Gb/平方毫米,相比Xtacking 1.0架構的晶片(256Gb)提高了92%。長江存儲Xtacking混合鍵合技術使用了兩片晶圓來集成3D NAND器件,因此可以找到兩個die,一個用於NAND陣列晶片,另一個用於CMOS外圍晶片。其單元結構是由兩個層板組成,通過層板接口緩沖層連接,與鎧俠的112層堆疊的BiCS 3D NAND快閃記憶體在結構上的工藝相同。
與三星(V-NAND)、美光(CTF CuA)和SK海力士(4D...
長江存儲:64層快閃記憶體顆粒出貨超3億顆,128層QLC准備量產
微網消息 9月14日,長江存儲營運長程為華在2021中國快閃記憶體市場峰會上發表了主題為《創新協作共築存儲生態》的精彩演講。他在演講中提到,雖然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趨於穩定,但5G手機的市場滲透率卻快速提升,由此也帶動了嵌入式存儲市場規模快速增長。 從全球市場綜合發展來看,企業級SSD、電腦、智能手機將驅動SSD市場不斷增長,預計到2024年,SSD的需求會占據快閃記憶體總量的57.7%,智慧型手機對存儲器的需求占到27%。
為了把握市場機遇,長江存儲攜手生態夥伴共同打造更低成本、更高性能且多元化的存儲解決方案,目前,長江存儲64層快閃記憶體顆粒出貨超3億顆。
值得關注的是,長江存儲在去年4月宣布推出128層QLC 3D NAND 快閃記憶體,以及128層512Gb TLC(3 bit/cell)快閃記憶體。程為華在演講中透露,128層QLC已經准備量產,TLC良率做到相當高的水準,產品也已經進入高端智慧型手機和企業級的應用。
上述提到的兩款產品均採用長存自主研發的Xtacking® 2.0版本,其中,X2-6070是業內首款128層QLC規格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擁有業內已知型號產品中最高單位面積存儲密度,最高I/O傳輸速度和最高單顆NAND快閃記憶體晶片容量。
程為華介紹到,長江存儲的Xtacking技術架構進入3.0階段,產能到明年年中將滿載。目前,長江存儲的第三代產品X2-9060已經獲得20多種控制器型號的支持,60多種存儲產品選擇該產品開案設計。
據了解,Xtacking創新架構在兩片晶圓上完成獨立的製造工藝,通過金屬互聯通道VIAs進行兩片晶圓的鍵合。該架構具有高性能、高密度和高品質的特性,實現更高的I/O速度,更大的吞吐量,更低功耗,以及更小的晶片面積,以嚴苛的檢測標准和縝密的驗證體系獲得高可靠品質。
程為華最後表示,「長江存儲正通過與產業鏈緊密協作,以創新驅動業務發展,致力於打造一個開放公平、全球化、多元化的創新平台。在共同研究、構建基礎的同時,也保持開放、敢於分享,與產業鏈的夥伴共同培養和挖掘市場需求。長江存儲歡迎與全球合作夥伴攜手,共同為產業鏈創造價值。」(來源:cnBeta
MacBook Pro存儲空間不夠用?大容量高速移動SSD能幫你解決
最近一段時間蘋果有新學期優惠活動,買Mac或者iPad不僅有現金折扣,還再送副AirPods無線耳機,算下來可以省個千多元,這也是蘋果官方每年最給力的優惠了,剛好考上了大學的新生,或者想換新機的高校生,應該都會感到很心動,年輕人的第一台電腦就選它了!眾所周知MacBook Pro/Air在去年換用蘋果自研的M1晶片後,可以很好應付從文檔處理到視頻剪輯在內的中輕度工作,確實會是如今很多學生以及工作人士的主力電腦選擇。
MacBook Pro原配存儲不夠,升級價格不太劃算
不過現款13英寸MacBook Pro/Air最大的問題在於,它們的起步標配都只有256GB存儲空間,這個在很多同學四年大學的校園時期中,一般都是不夠用的,隨著個人文件的越積越多,可能還沒到畢業,筆記本的存儲空間就滿了,所以更大的容量存儲還是有必要的,但蘋果提供選配到512GB容量,卻要加多1350元,這個價格在SSD中算是非常昂貴的了,實在不劃算。
而且蘋果筆記本售價本來就不便宜,最基礎的MacBook Air也要7000元起步,要知道學生們買電腦的錢大多數都是來自父母,所以大家也不好直接買高容量版本的配置,畢竟爸爸媽媽的錢也不是大風刮來的,學生朋友們切勿過分要求,應該先感恩父母願意買這麼貴的筆記本給你。
那在MacBook本身已無法自行升級存儲,還有什麼辦法可以解決容量不夠用的問題呢?一個外置的大容量高速移動SSD,就是個非常好的解決方案了。
移動SSD是擴充MacBook Pro存儲的最好選擇
在現款的13英寸MacBook Pro/Air機身上,都配備了兩個USB-C接口,支持Thunderbolt以及USB 4技術,最大傳輸帶寬能達到40Gbps,用來外接存儲設備可以有非常快的傳輸速度,並不會比內置存儲慢多少,所以其實只要接一個USB-C的移動存儲盤,就可以為MacBook Pro/Air擴充大容量存儲了。
目前外置大容量存儲主要有移動硬碟和移動SSD,由於移動硬碟內部採用的HDD,雖然看著1TB容量的價格更便宜,但那個傳輸速度實在太慢了,普遍只有100MB/s的持續讀寫速度,在應付大文件讀寫時力不從心,特別是有很多同學想著之後在外接硬碟上剪輯視頻,那HDD的性能就更無法勝任了,所以移動SSD顯然是大家用在MacBook Pro/Air上,更適合的一種外接存儲。
就拿長江存儲的致鈦系列木星10移動SSD來作例子,它採用了江存儲自家的Xtacking架構3D NAND,支持USB 3.2 Gen 2接口,實測最高有550MB/s讀取和510MB/s寫入速度,這個性能用來剪輯4K解析度的RAW格式視頻,也是可以滿足的,可以直接把素材放到移動盤裡面進行剪輯,而無須再占用MacBook Pro寶貴的內置存儲,至於大家要用來放影音和遊戲文件,對於移動SSD更是最輕松的工作了。
致鈦木星10 512GB的CrystalDiskMark峰值性能
致鈦木星10 512GB的ASSSD測試性能
大容量高速移動SSD是MacBook Pro的最佳搭檔
可能有些同學會覺得MacBook Pro拖著個移動SSD,會不會對便攜性和耐用性造成麻煩呢,其實像是致鈦木星10這些產品都把體積做得很小巧,在內置1TB大容量SSD的情況下,也只是一個小盒子大小,可以輕松放進襯衫上衣袋,收納便攜性都很好,而且它採用鋅合金框架+鋁合金銘板的材料保護,並通過110厘米6向跌落測試、500G沖擊測試、彎曲測試等在內的嚴苛耐久性測試,所以能很好地保護大家的數據資料。
另外外接存儲其實也是有個很大好處的,那就是它可以讓你與其他同學更方便共享文件,只要把移動SSD的文件磁碟格式化為exFAT,這樣在Mac和Windows系統下都可以順利讀寫,另外移動SSD還可以作為MacBook Pro的備份盤,比如有iPhone的話,可以通過iTunes進行整機數據備份,把文件放在SSD上保存,還有就是做Time Machine了,可以定時備份整個macOS上的重要數據。
而且致鈦系列木星10移動SSD的外觀採用了銀灰配色,與MacBook Pro/Air的鋁制機身也是比較合拍,而最為重要的是,它目前的售價也不算貴,512GB版為519元,1TB版為799元,這可要比蘋果官方的選配存儲要劃算很多,所以大家想要為MacBook擴充存儲空間,那就很推薦考慮入手個像致鈦系列木星10這樣的大容量移動SSD了。 ...
紫光集團被申請破產重整 長江存儲:經營正常 不受直接影響
7月16日消息,今日,據媒體報導,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長江存儲」)就紫光集團被申請重組發布聲明稱,紫光集團是公司的投資股東之一,長江存儲有獨立的治理架構並始終保持獨立經營。聲明指出,目前,長江存儲的管理團隊穩定,運營正常,資金儲備充裕。 長江存儲的經營活動將不會受到紫光集團此次破產重整的司法程序的直接影響。
據了解,7月9日,紫光集團稱集團收到北京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送達的《通知書》,主要內容為,相關債權人以我集團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且明顯缺乏清償能力,具備重整價值和重整可行性為由,向法院申請對我集團進行破產重整。
紫光集團表示,將依法全面配合法院進行司法審查,積極推進債務風險化解工作,支持法院依法維護債權人合法權益。
另外,7月12日晚間,紫光展銳也發布了一份公告聲明。
紫光展銳表示,紫光集團是展銳的股東之一,持股占比35.23%,而展銳是依法獨立運營的企業法人,2019年初確立新管理團隊後,與紫光集團不存在管理團隊及業務的交叉重疊,紫光集團也不直接參與展銳的業務經營、決策。
目前,展銳尚未發現公告事宜會對展銳目前的生產經營活動產生直接影響。
同時,展銳強調,公司依然保持著2019年初以來開創的業務上升趨勢,產品競爭力和業務營收都在大幅提升,預計今年將迎來更大幅度的增長。
來源:cnBeta
奮戰考研需要一個好幫手,大容量移動SSD讓再多學習資料也輕松包容
得益於有高速的傳輸速度、相對龐大的容量,如今有很多工作都需要用到移動SSD,特別是像攝影師,做視頻的up主,他們有著大量的照片、視頻素材需要存儲,無論是出門攜帶,還是和朋友同事交換素材數據,速度快、容量大的移動SSD都更能滿足他們的使用環境,幾乎是個必備的生產力工具,而 除了工作,其實在學習方面,移動SSD也會是個對很多正准備考研的學生們起到幫助的學習工具。
可能一些沒有考研需要的同學,就會感到很奇怪了:你說這考研,不是讀書考試嗎,和移動SSD有半毛錢關系嗎?一開始像我們這些已經離開學校多年的人,確實比較難理解這兩者之間的聯系,但百度一搜索,發現還真有不少考研的同學,發帖求問「考研需要放資料,選什麼U盤」這樣的問題,主要的原因其實也很明了,那就是現在考研要用到書籍資料,都已經是電子版的了,所以很多學生需要有個存儲盤保存好,便於日常的學習和復習。
考研學習資料太多,手機容量告急
據了解,考研不易,從每年9月份報名後,到12月考試,這幾個月時間裡面,學生們都投入到緊張的學習當中,需要准備大量的學習資料,而那些翻印了整本書籍的DOC、PDF文件,動輒會有幾十上百MB,數量一多起來,加上學習筆記這些,存儲空間沒個幾GB還真應付不來,而且現在都流行音頻、視頻版的網課了,這些也都是占容量的大戶,每個專業少則都是7、8節,多則就十來節的網課,很多學生都想著下載到存儲盤上,平時在電腦或者手機上可以觀看學習。
為了應付這些考研資料帶來的存儲需求,很多學生會把他們放到手機上,但一般學生用的電腦、手機和iPad,大多數最高都只有128GB,滿足日常使用都岌岌可危了,還要用來保存海量的考研文件就實在不夠用了,由此便產生了不少學生們選購大容量U盤、移動SSD的需求在。
大容量、高性能的移動SSD才是好選擇
而在如今的移動存儲市場上,移動SSD顯然是我們更為推薦的選擇,雖然相比普通U盤,它在價格上要更貴,但也有一些網友倒也是說得很中肯,「考研是大事,不要吝嗇這點錢」,在考試工具上是值得多花些錢的,其實移動SSD在多方面的實際使用體驗上,都是可以值回票價的,所以選擇好用合適的產品,才是考研學生們要優先考慮,真沒必要因小失大。
其實上到大容量,U盤也不比移動SSD來得便宜了,比如長江存儲的致鈦系列木星10移動SSD,512GB版本只要519元,而同等容量的U盤,最少也到500元左右,但相比之下,移動SSD在穩定性和性能上要比U盤強太多了,最明顯就是讀寫速度了,USB 3.0的U盤一般只有100MB/s讀取速度,而寫入可能只有40-60MB/s,但移動SSD即使是SATA規格的,也有400-500MB/s讀寫,更不說NVMe規范的有高達1GB/s的速度,所以這是U盤完全無法相比的。
致鈦木星10 512GB的CrystalDiskMark峰值性能
致鈦木星10 512GB的ASSSD測試性能
移動SSD小巧堅固,穩定服務考生
至於很多學生可能對移動SSD的傳統印象,會覺得這類產品容量大、性能強,那體積也會很大,不方便攜帶,其實現在新款移動SSD,比如致鈦木星10,在內置1TB大容量下,也只是一個小盒子大小,可以輕松放進襯衫上衣袋,而且它採用鋅合金框架+鋁合金銘板的材料保護,並通過110厘米6向跌落測試、500G沖擊測試、彎曲測試等在內的嚴苛耐久性測試,保護大家的學習資料,不會因為摔壞而丟失。
另外一般U盤在長時間的讀寫訪問時,其實會出現過熱掉速的情況,在考研學生一天7、8小時的學習中,可能會出現U盤無故斷開或者讀寫變得很慢的情況,而移動SSD本就是為了當作一個硬碟來使用的,所以有更好的散熱,加上像是致鈦木星10這樣的移動SSD,採用了先進的Xtacking 3D NAND技術,長期連接到電腦和iPad來使用,也是能保持穩定的高速讀寫能力。
移動SSD是備戰考研的好幫手
這里可能還有同學會糾結移動SSD和普通移動硬碟的選擇,想到後者的容量都是TB級別,能裝更多東西啊,價格也相對實惠點的,但普通移動硬碟採用的是HDD,那個讀寫速度實在太慢了,比較好的才100MB/s,還不如一些高性能的U盤,在應付大體積的文件打開和瀏覽會力不從心,相信沒有哪個考研學生願意忍受看個電子文檔,都要等它loading半天吧,所以建議還是優先選擇移動SSD,要用起來更順暢舒心。
最後移動SSD作為一個耐用性很高的存儲工具,即使大家考完試,它也可以在日後的學習、生活,以及工作中派上用場,所以它不是個一次性投資,選擇一個質量好的移動SSD,可以陪伴你很長一段時間。如果你是個備戰於研究生考試的學生,有著大量的電子文檔、網課視頻在內的存儲需求,那就要值得好好考慮下入手一個大容量、性能夠好,小巧又堅固的移動SSD,助你成功上岸了。 ...
容量升級 長江存儲致鈦木星10 1TB移動SSD評測
一、前言:Xtacking技術加持 致鈦木星10移動SSD容量升級到1TB
固態硬碟速度提升的瓶頸之一就是I/O接口速度,早在3年前,長江存儲就發布了號稱能夠顛覆行業的Xtacking NAND快閃記憶體架構,可以給快閃記憶體帶來3Gbps的I/O接口速度。
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 NAND只能提供1.2Gbps的I/O接口速度,頂級型號可以達到1.4Gbps,因此採用長江存儲原廠Xtacking 3D NAND技術是SSD產品在性能方面自然更勝一籌,特別是在緩存耗盡的情況下也能保證穩定的寫入速度。
4個月前,我們曾收到致鈦木星10 512GB 移動SSD,它採用原廠64層3D TLC NAND,共4顆NAND達到了512GB的容量。
近日,該系列1TB容量版本也已面世,單顆NAND容量達到了256GB,1TB容量只用了4顆NAND。
致鈦木星10 1TB移動SSD體型非常小巧,三圍尺寸僅有76*46*10mm,淨重95g,比U盤大不了多少,外殼採用的是鋁合金材質。
這款產品採用了群聯CS3111-S11-13主控,緩存依舊是自家的原廠64層3D TLC NAND,在讀寫速度方面可以達到540MB/的持續讀取與500MB/的持續寫入性能。
另外,木星10 1TB移動SSD不僅支持連接電腦,用自帶的Type-C to Type-C數據線,它還可以接入手機作為外部存儲進行數據備份和讀取。
致鈦木星10系列移動SSD詳細參數如下:
二、圖賞:原廠64層TLC顆粒 + 群聯CS3111-S11-13主控
致鈦木星10移動SSD非常小巧,三圍尺寸是76*46*10mm,淨重95g。SSD外殼採用了全鋁合金材質。
SSD背面。
Type-C接口。
附贈2條數據線,Type-C接口與USB-A接口都有。
正面有2顆NAND、主控自己Type-C橋接晶片。
快閃記憶體採用了正宗的長江存儲64層3D TLC顆粒。單顆容量是256GB,總共用了4顆組成1TB。
CS3111-S11-13主控,集成SRAM緩存設計,無需外置DRAM緩存。
左下是祥碩ASM235CM橋接晶片,這是目前比較常見的Type-C主控。
三、性能測試:讀寫都能超過500MB/
CrystalDiskInfo讀取到的SSD信息,走的是SATA通道,支持S.M.A.R.T、TRIM、VolatileWriteCache等功能,待機溫度33度,目前的寫入量是0。
1、CrystalDiskMark
首先是1GB容量的測試。在CrystalDiskMark測試中,木星10 1TB移動SSD的順序讀取速度達到了556MB/,寫入速度也有511MB/;4K讀寫速度分別為20MB/和50MB/。
在進行64GB的測試時,讀寫速度沒有受到太大的影響。順序讀取速度為538MB/,已經達到了SATA 6Gbps接口的理論極限,同時順序寫入也能達到473MB/。4K讀取速度為21MB/,4K寫入速度48MB/。
2、AS SSD Benchmark
邊是1GB容量的測試,木星10 1TB移動SSD的順序讀寫速度分別為453MB/、407MB/,4K讀寫速度分別為26MB/、47MB/。
右邊是10GB容量的測試,總分從1GB的608提升到了626分,順序讀寫速度基本上沒什麼變化。
3、ATTO...
長江存儲致鈦木星10移動SSD拆解 原廠閃存、主控來自群聯
最近我們拿到了。產品機身小巧扁平,十分便攜,遊戲、重要文件等只要放在該硬盤,便可攜帶到任何地方。
硬盤容量512GB,接口USB-C,標稱傳輸速度可達530MB/,基本可以滿足使用需求。
下面就將這款硬盤打開看看,其設計用料如何。
一、致鈦移動固態硬盤木星10外觀
包裝盒正面印有ZHITAI致鈦品牌、硬盤名稱、外觀和電路圖和512GB容量,並印有Xtacking標簽。
背面印有硬盤相關信息。
包括產品基本信息、Xtacking三大核心優勢以及兼容性等。USB-C接口為USB3.2 Gen2,10G速度,硬盤內部為SATA接口,最大傳輸速度為6Gbps。
打開包裝,內部採用塑料托盤固定保護硬盤。
除硬盤外,還有A to C線、CC線和使用說明書。
致鈦這款移動固態硬盤機身小巧扁平,機身殼採用鋅合金材質,正背面貼有鋁板,並且拉絲處理。
頂面中心鐳雕致鈦ZHITAI品牌和Jupiter10名稱,下方是Powered by YMTC Xtacking Technology字樣,左側設有LED指示燈。
產品型號為ST210-512GB,並且通過了UL、KC、TUV、CE、VCI、FCC等認證。
側面配有一個USB-C接口,黑色膠芯不露銅。
使用游標卡尺實測硬盤機身長度為74.95mm。
寬度為47mm。
厚度為9.17mm。
和一元硬幣直觀對比,厚度比一元硬幣直徑一半還小。
拿在手上的直觀感受。
淨重約為93g。
像MacBook等輕薄本,硬盤可搭配附帶的CC短線進行使用,十分方便。
實測硬盤寫入速度為467.5MB/,讀取速度為429.9MB/。
像帶A口的遊戲本(這里拿MacBook搭配擴展塢充當),硬盤則可以搭配A to C線使用。
實測硬盤此時寫入速度為340.1MB/,讀取速度為377.5MB/。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