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電腦

Tag: 電腦

《迷瘴記事》電腦密碼是什麼?我的珍寶支線密碼分享

我的珍寶支線密碼分享 1.逍遙嶺時,在路上回遇到NPC迪肯·凱茜,和她交談後觸發任務,需要幫她取回警局內的資料,密碼為720。 2.警局區域守備比較森嚴,需要站在高點打敗敵人 3.然後找到電腦直接輸入密碼,獲取到資料。 4.最後返回肯迪那里就可以交付任務了。 來源:遊俠網

《死亡之島2》遊玩電腦重啟解決辦法

死亡之島2遊玩電腦重啟解決辦法 1、出現電腦重啟應該是大家們的CPU或者顯卡散熱出現了問題。 2、首先大家們可以先檢查一下自己電腦的散熱有沒有問題。 3、如果有,大家們可以嘗試為自己的電腦進行一次清灰。 4、同時對應的散熱區域的矽脂需要更換的也是得換。 5、全部更換清理完畢之後,大家們在次遊玩遊戲應該就不會重啟電腦了。 來源:遊俠網
被雙十一掏空了?來看看這些Steam精彩的免費游戲吧

《天命2》電腦推薦配置

天命2遊戲對電腦的要求不是很高,基本目前的電腦都能完美的運行這款遊戲。最低需要i3-3250性能的CPU以及GTX 1050性能的顯卡。 天命2配置要求 1、該作品遊戲對電腦的配置要求並不是太別高的,支持多個電腦作業系統。 2、使用i3-3250性能的cpu或者AMD FX-4350就能滿足最低CPU配置需求。 3、顯卡方面使用GTX 660或者GTX 1050的性能就可以滿足最低性能畫質。 最低要求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 Windows® 7 / Windows® 8.1 / Windows® 10 64-bit (latest Service Pack) 處理器: Intel® Core i3 3250 3.5...

《崩壞星穹鐵道》隱藏任務電腦密碼攻略

崩壞星穹鐵道隱藏任務電腦密碼攻略 1、首先在星軌航圖中找到支援航段,具體位置在圖中標記箭頭位置。 2、然後走到如圖位置,進行調查操作,提供線索尋找飛天紙鶴。 3、以下就是四個飛天紙鶴藏匿之處,按照順序來找到。 ·飛天紙鶴位置 (1) (2) (3) (4) 4、最終獲取的密碼是1233211234567。 來源:遊俠網

6800H迷你主機只要2099元 極摩客K1上架:體積僅台式機1/40

快科技4月24日消息,極摩客K1迷你主機新品現已上架,搭載AMD銳龍6800H處理器,售價2099元起。 極摩客K1迷你主機體積小巧,方便攜帶,體積僅為傳統台式機的1/40,重量僅為普通台式機的1/20。內置鋁合金防滾架,增強機身穩定性。 新品搭載AMD銳龍R7 6800H,來自”Zen3+ "構架,8核16線程,6nm工藝FP7封裝,3.2G主頻,睿頻4.7G; 4MB L2高速緩存/16 MB L3高速緩存:功耗TDP 45W,工作娛樂都能勝任。 它可支持至64GB DDR5超大記憶體,配備120W電源,超導銅雙渦輪散熱設計,全立體環繞式進風口,支持智能風扇控制/防塵設計,延長設備使用壽命。 該主機提供四種套餐可選: 套餐一:銳龍6800H、無記憶體無硬碟版,2099元 套餐二:銳龍6800H、16GB記憶體、512GB硬碟,2499元 套餐三:銳龍6800H、16GB記憶體、1TB硬碟,2699元 套餐四:銳龍6800H、32GB記憶體、1TB硬碟,2999元 來源:快科技

仁寶電腦帶來了一款遊戲本概念設計,據稱可擁有更好的散熱性能

我們前幾天介紹過仁寶電腦的獲得iF設計獎的一台掌托可折疊的筆記本,而從Liliputing的發掘和iF網站可見,仁寶電腦今年獲得iF設計獎的筆記本還不少,比如說我們接下來要說的這台VENENO遊戲本。 這台遊戲本的設計跟Surface Laptop Studio有一定相似之處,也就是螢幕並不和底座直接相連接,可以能夠懸浮在空中。但我們並不清楚它是否能像Surface Laptop Studio那樣擁有多種形態,畢竟概念圖里面沒有表現出相關的特性,描述里面也沒有提及鉸鏈等組件的信息。 不過VENENO最大的亮點並不是這個,而是它的主板位置。一般這種形態的筆記本,主板仍然是安放在底座,只是多了個支架用於調節螢幕的角度。但仁寶電腦這次卻直接把主板設計在了支架的位置。根據設計圖來看,底座可能只包含鍵盤、觸摸板、I/O接口板還有電池。 根據仁寶電腦的說法,這種設計能夠提升散熱性能,因為進風口將會從A面和B面的4個進風口吸入更多的冷風,並從側邊的4邊出風口排出熱風。這比絕大部分進風口在底部的筆記本要好得多。同時,這也避免了高負載時C面溫度太高的問題。 另外,仁寶電腦也強調了VENENO的可持續性和可維護性:該遊戲本的外殼等相關組件使用了再生鋁製造。它的後蓋也非常容易打開,用戶可自行升級SSD等組件。 最後,雖然VENENO這台遊戲本很有趣,但它始終是一個概念設計。不過倘若有品牌對該設計感興趣的話,也許我們未來會看見相關的產品。 ...

i7處理器32GB+1TB僅2999 這款性價比神機只有巴掌大小

對於不少辦公族和家庭用戶來說,迷你台式機實際上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它們往往體積小巧,占用面積極小,而且整體性能也不錯。擺放在工位、電腦桌上,會讓整個環境不顯得那麼亂。 比如今天評測的這台機械師創物者Mini ,它擁有不錯的顏值、小巧的身材以及出色的性能,而且在性價比方面也有著極其不錯的表現,可以說是商務辦公、普通家庭用戶不錯的選擇。 這款機器整體體積為131mm x 131mm×43mm,單手就可以抓起來,可以說是非常小巧。 機器整體設計簡約大方,頂部正中印有機械師logo,機身採用銀色配色,邊緣通過大弧度圓角設計,使得整個機身看起來圓潤協調。 這款產品的接口配置也很豐富,前端配有1個3.5mm耳麥插孔、1個Type-C,2個Type-A,後端配有2個Type-A,DP接口,HDMI接口以及2個RJ45網口,這意味著它可以做軟路由來使用。 機械師創物者Mini 整體性價比極高,2999元的價格配有英特爾12代酷睿i7-12650H處理器、32GB記憶體以及1TB固態硬碟,這套配置加上價格可以說是非常超值了。 下面我們不妨看看這款機器的性能表現。首先是i7-12650H處理器,通過GeekBench 5測試可以看到,其單核為1720分,多核為9556分,應對日常應用沒有任何問題。 機械師創物者Mini 配有1TB固態硬碟,實測讀取速度為6633.92MB/,寫入速度為5007.07MB/,4K隨機讀取速度為53.88MB/,寫入速度為113.36MB/。 通過PCMark 10測試來檢驗其綜合性能。 經過測試,這款產品在常用基本功能(包含Web瀏覽、視頻會議、應用程式啟動等)的得分為9563分,說明在完成這些基礎辦公任務方面,機械師創物者Mini沒有任何問題; 其在生產力項目測試中得分為8870分,表明機械師創物者Mini擁有高效的電子表格、文檔工作性能;在數位內容創作方面,其評分達到了8678分,這說明,機械師創物者Mini能夠非常高效地完成圖片、視頻、圖形渲染等工作; 除此之外,機械師創物者Mini在遊戲性能方面的評分更是高達10076分,說明在其桌面處理器和獨顯的加持下,它能夠勝任各種遊戲的需求。 最後,機械師創物者Mini的綜合得分為7238分,表明其綜合性能調校不錯。 來源:快科技

節省更多桌面空間,仁寶電腦設計了一台掌托可折疊的筆記本

筆記本的形態一向都比較固定,但是這並不妨礙廠商們在這種固定的形態之上做點小創新。根據Liliputing的報導,仁寶電腦就設計了一款名為「移動辦公室」的筆記本,並於最近獲得了iF設計獎,它的最大特色就是可折疊的掌托。 因為不少用戶在桌面使用筆記本時會外接鍵鼠,仁寶電腦希望這個設計能給桌面留下更多的空間擺放別的東西。這個設計也能讓筆記本能夠放在更多的地方,比如寬度比較窄的窗台上。而一些空間比較緊張的交通工具,比如說車內或飛機的經濟艙內,同樣也是這台筆記本使用場景之一。 另外,當掌托處於折疊狀態時,筆記本的尾部,也就是掌托的另一端會露出2個USB Type-A接口、SD讀卡器和3.5mm耳機插孔。根據仁寶電腦的說法,折疊設計還能提升整機的性能,折疊時,散熱性能可以提高25%。 雖然看上去相當不錯,但仁寶電腦的這台筆記本可能仍是一個概念設計。附帶一提,仁寶電腦是一家ODM廠商,就算我們日後確實能夠看到這台筆記本的話,那上面貼的也很可能是其他廠商的品牌。 總的來說這台掌托可折疊筆記本還是蠻創新且具有實用價值的。不過個人認為只有在折疊狀態下才露出大部分接口的這個設計似乎又有點受限了,為了確保最大范圍的可用性,還是把接口設計成兩種形態下都能夠使用才比較好。 ...

遊戲掉幀電腦卡頓?這鍋CPU不背

不少遊戲玩家在進行遊戲的時候會發現突然掉幀或是卡頓,而配置方面又沒問題,那可能就是CPU降頻導致的了,而CPU降頻多半是溫度過高引起的。 很多玩家覺得高溫沒什麼,溫度高一點,性能差一點也沒關系,但實際上CPU的溫度要求是還是很嚴格的。 CPU是由矽晶圓製作而成的,其特性決定了在高溫下的性能會降低甚至損壞,所以CPU廠商在產品內部安裝了溫度檢測模塊,並設定了保護,避免CPU被燒壞。 按照英特爾官方提供的T-JUNCTION的參數,也就是處理器晶片的最高允許溫度,這個溫度是100℃,也就是說,當CPU檢測到溫度超過100℃時,會自動啟動保護機制,執行藍屏報錯或關機。 那麼降頻在什麼時候出現呢?一般來說是CPU溫度達到90℃或者碰到功耗牆了,就會降頻,體現在使用上就是掉幀和卡頓,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處理了,首先藉助AIDA64監控CPU的溫度,如果CPU溫度達到90℃以上,就要優化散熱了。 筆記本電腦的散熱不能升級,可以藉助清灰和換矽脂來優化散熱效果,同時將筆記本墊高(用礦泉水瓶蓋也可以),就可以優化進風量,但是注意沒有過保的筆記本不要拆機。台式機可以更換性能更強的塔式散熱器甚至水冷散熱器,可以起到優化散熱的效果。 如果CPU的溫度沒有達到降頻的門檻,那可能是撞了功耗牆,可以使用XTU軟體進行調節,如果希望降低功耗,那就降低CPU的主頻,如果想要發揮出更強性能,則要調高功耗牆。 需要提醒大家的是,功耗(性能)和溫度是捆綁在一起的,想要獲得更高的性能,就要有更強的散熱支持,對於超頻玩家來說更是如此;而想要更長的筆記本續航,CPU的性能就要降下來,所以最後的參數調節還要玩家自己權衡。 來源:快科技

僅重126g 阿里雲推出無影雲電腦「魔方AS05」:7個全尺寸接口

快科技4月14日消息,阿里雲無影雲電腦“魔方AS05”今天正式上市,售價399元。 AS05最大的特點就是體積超小,僅7.8cm見方,不足巴掌大小,重量也只有126g,可以隨時裝進兜里帶走,是真正的隨身電腦。 別看它尺寸小,但卻標配了7個全尺寸接口和一個防盜鎖口,更充分地滿足連鎖機構IT運維、技術研發、數據處理、醫學圖像分析等多種專業場景,尤其是創新型企業對移動工作、彈性算力、數據安全和成本控制的需求。 大型零售連鎖商聯華超市已於3月正式啟用了該款新終端。作為老牌連鎖超市,聯華超市已在全國擁有門店超過3000家,在浙江擁有568個網點,每天涉及海量的零售數據處理和貨品清單、價格盤點工作。 在採用無影之前,門店內的電腦系統大多還是Windows XP。 聯華超市IT部門表示,由於線下傳統大多配備的是傳統PC,常常面對性能老舊卡頓、賣場分散運維效率低下等問題,作業系統的異常、軟體版本的升級更新一直是想要解決的痛點。 以前,PC故障響應時間基本要以天為單位,而門店賣場工作人員坐班時間並不固定,導致門店PC機使用率不足40%,因此亟需引入更加彈性的IT解決方案。 2022年年末,聯華超市開始試用無影盒式機搭配雲電腦軟終端的方案。 由於其辦公中需要連接鍵盤、滑鼠、列印機、電腦等多個設備,聯華超市在接口更豐富的AS05測試期即開始試用。 未來通過雲電腦,門店PC使用成本預估可下降30%,運維響應時間單位從天變為分鍾,大大提高了IT設備使用和管理效率。 而除了大型連鎖機構,創新生物醫藥科學研發企業赫貝科技也於3月上旬正式在全公司推廣無影雲電腦方案。 由於醫學研究場景下需要對核磁、CT圖片進行細致分析,研究人員對於GPU的需求較大,電腦設備不僅需要打開大量專業儀器生成的圖片,還需要每一張都達到超高清標準。 想要識別一個病例腫瘤切塊,一張圖大小在1.1G左右。在採用無影以前,赫貝科技使用的是移動硬碟搬運圖片的方式。為了提高效率,公司配置了少量高性能電腦,但仍無法完全解決業務新增的問題。 如今只需要每人配備一個顯示器和鍵盤、滑鼠,即使在家里也能登錄無影查看圖片,新終端的數據不落在本地,還有事前警告、事中阻斷、事後審計的防泄密功能,大大增加了創新型企業的辦公靈活度。 阿里雲無影自2020年發布以來,已經推出多款搭載了無影計算架構的終端產品,以推動服務在不同類型的客戶端實現開箱即用。 除面向辦公場景的卡片、盒式機、一體機外,阿里雲也正在加速將無影計算架構集成到各類合作夥伴的工業級、消費級終端中,如2022年雲棲大會上展出的谷東科技工業AR頭盔、Rokid AR眼鏡、聯通5G筆記本電腦、MAXHUB顯示屏等均內置了無影架構,目前無影已經進入到航空發動機組建、高精醫科手術教學、遊戲娛樂等多種細分行業之中。 來源:快科技

迷你電腦性能弱?實測之後刷新認知

迷你電腦體積小巧,因此不少人認為它的性能可能不會太好。但事實真是如此嗎?過去可能是,但現在可就不一定了。比如這款Elite Mini 800 G9,它的性能可比一般筆記本電腦強多了。 這款機器配置了英特爾12代酷睿i7-12700T桌面級處理器,32GB DDR5記憶體,1TB PCIe 4.0固態硬碟以及NVIDIA GeForceRTX3050Ti獨立顯卡。 這樣的配置方案使其不僅能夠輕松勝任各類商務辦公需求,還能夠滿足用戶的遊戲娛樂需求。而且通過實際測試來看,這些硬體在如此小巧的機身內,性能釋放是相當不錯的。 首先來看處理器。12代酷睿i7-12700T為桌面級處理器,採用了12核20線程設計,其中8個核心為性能核心,4個核心為能效核心,頻率最高為4.7GHz,三級緩存25MB。 CPU-Z測試標準下,處理器單核得分723.1,多核得分7237.7。可以說,Elite Mini 800 G9較為充分的釋放出了這顆處理器的性能,雖然設計小巧,但並未影響其性能釋放,說明這款機器的調校還是相當出色的。 在CINEBENCH渲染測試方面,Elite Mini 800 G9的R15單核得分253cb,多核得分1961cb;R20測試標準下,單核得分677cb,多核得分4104cb; R23測試標準下,單核得分1775pts,多核得分10935pts。這說明,Elite Mini 800 G9單核和多核性能在滿足辦公與遊戲娛樂應用方面沒有任何問題。 迷你台式機非常適合用來剪視頻,我們通過H.264和H.265測試看看它的視頻編碼能力。通過x.264Benchmark測試可見,Elite Mini 800 G9編碼2500 frames用時僅49秒,幀率為50.87fps,效率極佳。 在H.265測試中,Elite Mini 800 G9編碼1128...

影音神機 通殺8K、AV1視頻 零刻迷你電腦實測

大家好,我是波導終結者。 最近一段時間,小主機越來越火了,雖說大規模引起關注是因為某換殼產品的營銷,但其實在極客圈里已經流行了小有年頭。這其中,零刻完善的產品線和較強研發實力,還有對用戶體驗的較真,都使得其成為許多大佬的首選。 之前的EQ59、SER6 Pro都是超爆款明星產品,而這次升級版的EQ12系列也來了,看到其他大佬的曬單,我也入手了EQ12 Pro版本,與大家分享。 這次的EQ12系列,有使用英特爾12代最新Alder Lake-N100處理器的標準版,Pro型號更是上了i3-N305,也有準系統、8G+500G、16G+500G等不同版本可選。 另外,在外殼顏色上有珍珠白、千禧灰、高級灰、藏青藍四種顏色可選,也是回應了之前一部分用戶的呼聲。 帶視頻輸出的Type-C接口,支持雙HDMI+Type-C三屏4K60Hz異顯,雙2.5G有線網口等,這些也都是之前最多人想要的功能,這次都上了。 所以對於EQ12系列,有很多於玩法,已經有大佬改造成軟路由或者NAS,性能是非常的夠用,性價比極高。 而對我來說,我想把它作為升級版的家庭影音中心來用,最新一代的核顯支持高達8K60Hz的AV1視頻編碼硬解,我也會順便測試一下其他規格下的表現。 鑒於有不少太長不看黨,我就先把影音測試結果放出來,瞧你們猴急的。首先,AV1編碼最近很火,NVIDIA在40系加入了AV1硬編(注意不是硬解),而INTEL也在主打AV1硬解。 測試視頻為AV1編碼,SDR,BT709,8K60規格,硬解成功,完美解碼,60幀跑滿。4K的話自然更不用說了,作為影音播放機子的話已然非常夠用。 至於另一個視頻編碼規格,VP9,這里8K60,Bt709,HDR,硬解幀率在40幀出頭,扛不到8K60,但40幀看起來也挺流暢的。 我覺得VP9已經不用太關心,因為它已經逐漸要被淘汰,同為Google折騰出來的免費的編碼格式,AV1可以看作是VP9的升級版,壓縮比更強,支持更廣。 目前VP9也只有在油管使用,基本只有油管扒下來的東西才用它。 當然,短時間內,H265的市場地位仍然是比較穩固的,特別是需要後期剪輯的場合,兼容性還是更好一些。 這里我也是搞來了8K120Hz的源來試試,P010格式,Main10,L8.5,實測播放幀率在60左右,Potplayer顯示GPU占用率只有50%,不過任務管理器顯示占用已經接近90%,應該是除了解碼外還有其他開銷。 也即N305硬解8K60毫無壓力,後續通過驅動以及解碼器、軟體等的優化是否有可能沖上8K120,還是有期可圖。 這個源應該是有人拿1080P以4x4的方式拼成的8K,但對解碼播放來說並無區別。 然後我要聲明一下的是,源是網上找的,8K120實在難找,所以內容沒什麼可挑的,我平時是完全不看這種東西的。 我又找來了更高規格的視頻來試試,8K50,色域bt2020,HDR,Main10,L6.1,幀率大概在35左右,GPU占用率都顯示已經來到了95%。高色域的開銷還是要大些,30以上的幀率看起來也還算流暢。 最後來看看DXVA Checker識別的解碼能力。目前幾年,4K60才剛開始在普及,所以N305可以硬解主流格式8K規格已經是很超前了。 這也是我為什麼一直跟大家強調的:新架構帶來的優勢比想像中的大,新技術對用戶體驗的提升,很多時候光從什麼核心頻率電晶體個數之類的是看不出來的。 如果你需要一台影音播放神機,接接television,看看藍光原片什麼的,EQ12 Pro再自己弄塊2T固態都只要1000多,簡直是香爆了。 然後我們繼續來看零刻這台EQ12 Pro的其他細節吧。配件方面,仍然是常規的電源適配器,一長一短兩條HDMI線,一個壁掛擋板,一包螺絲。另外還有一個INTEL的貼標和一把螺絲刀。 關於這個螺絲刀,也是之前有用戶反饋過,螺絲不好拆,有的螺絲刀用的鋼水不好會滑,所以後續的機子中,零刻都配上了一把。別看這螺絲刀小小的,用料完全不含糊,磁性也有,很好用的,和那種湊數的完全不是一個檔次。 另外有一點要說明的是,這次的CPU功耗只有25W左右,所以電源適配器是12V3A的功率,不要和之前SER6 PRO系列的120W功率搞混了。 對於有遠程喚醒需求的用戶來說,U口或者網口喚醒也是經常問的。這里零刻也很貼心的給了一張小提示,後置的U口支持喚醒,前置的不支持。 值得一提的是,機子前面這兩個藍色的USB口是10Gbps版本的,也即USB3.2 Gen2,在如今移動固態逐漸普及的時候,轉移生產力數據還是很給力的。 後面的這個A口也是10Gbps版本的,只不過不知為什麼用的是黑色的標識,Type-C口還支持4K60的視頻輸出,可以一線直連便攜屏,或者用轉接線接HDMI、DP也可以,加上兩個HDMI口可以組異顯三屏。 而雙2.5G網口則被很多大佬拿來做軟路由或者NAS,有需求的大家也可以參考試試。頂部是散熱出風口,不過這種型號功率不大,基本可以忽略了。 由於功耗和發熱相對較低,EQ12系列的機身是塑膠的,感覺彈性會比金屬機身大點,拆卸底板會比較容易些。之前金屬機身的幾款底板比較緊,所以在用戶的建議下,零刻也是加了一個提手(左上那個黑塊)。 打開底蓋,首先映入眼簾的還是零刻研發的存儲獨立散熱風扇。有點不同的是,這次還加入了一排散熱鰭片,可以讓風道有效地把下面的M.2和上面加裝SATA固態的熱量一起帶走。 先拆下SATA延長接口之後,擰下三個螺絲就能見到主板,掀開的時候小心別把排線給扯了。 這次EQ12 Pro的M.2固態是NVMe接口的了,整機版出廠帶的也都是品牌的500G條子,用戶也可以自行更換,最大支持2T的容量。 在固態下面的是AX101的無線網卡,支持WiFi6,自帶藍牙5.2,作影音播放機的話足夠了。需要搞軟路由和NAS的自然會去接2.5G有線。 記憶體方面,因為i3-N305隻支持單通道記憶體,所以只有一個記憶體插槽。很多時候,一些配置都是需要CPU或者主板晶片組支持的,知道一下就好。 帶視頻輸出功能的Type-C口是真香,直接一線接便攜屏非常方便,我這里帶剛入手的4K60六維鯊S14U6最大亮度毫無壓力。 最近幾年,手機+小主機的工作流程效率頗高,越來越多作者採用以代替傳統的相機+台式機。 我也是入手了一加11拍東西用,它的影像組合採用IMX890的超級大底主攝,加上4800W像素的IMX581超廣角,還有3200萬像素索尼IMX709專業人像鏡頭以及哈蘇影像,拍視頻、拍人像也包辦了。 性能方面,一加11採用驍龍8 Gen2+滿血版LPDDR5X+滿血版UFS4.0也是頂配了,連續兩個月霸榜安兔兔旗艦手機性能排行榜排名第一,16GB大記憶體後台保活據說44個,2K解析度+120Hz刷新率的LTPO3.0三星螢幕在自適應高刷方面又比2.0會更上一層樓。 而且它還是我的手遊專用機。5000毫安電池配100W閃充,25分鍾充滿,夠我一天玩耍。 BIOS方面,給的選項還是不少的,不過我建議別折騰,就默認的用。這種U功率也就25W,再折騰能有什麼區別呢。當然想改的話,這里功耗牆、風扇等相關的參數都還是可以自定義的。 跑一下CPUZ,417.3的單核得分和2703.3的多核得分,分別比EQ59的N5105高出了56%和161.9%,提升還是相當明顯的。 記憶體由於是單通道,帶寬與雙通道DDR4差不多,不過延遲低至43.3還是挺出色的。 CINEBENCH R23當中,單核993,多核4741的得分也是相當可觀了。 那麼,從我個人需求的角度來看,零刻EQ12 Pro用作影音播放還是非常合適的,主流格式硬解8K都沒有問題。 而這種小主機本身體積小巧,隨便放角度或者掛在顯示器、television後面都很方便。 N305的功耗和發熱都比較低,而零刻在散熱和噪音方面一向都有非常好的調校,並且BIOS里可調選項也非常多。 而對於想把EQ12 Pro用作軟路由、NAS等用途的大佬來說,來電喚醒、雙網口等也都具有很高的可玩性。再加上最近M.2價格血崩,換條2T上去,整機下來也不到2000,性價比極高。 感謝大家觀看,喜歡的朋友幫忙點個贊和關注吧,我們下期再見。 來源:快科技

DIY萬能鑰匙 主板檢測燈你不得不懂

萌新最頭疼的事情莫過於電腦無法正常開機進系統,但硬體的燈都在亮,風扇也在轉,這時候就需要工具來檢查問題了。 目前主流的指示工具有蜂鳴器,數字指示燈和LED指示燈,前兩者可以提供較為具體的故障信息,但是種類繁多需要用戶自己查代碼,對萌新極度不友好,而LED指示燈則簡明地直接顯示故障所在,一目瞭然的優勢使其成了眾多玩家的主板首選,下面我們就來聊一聊主板上的LED指示燈。 大多數主流主板在右上角的位置會有4顆LED指示燈,按順序分別是CPU、DRAM、VGA以及BOOT,在正常進系統的情況下會逐個點亮,在出現故障時常亮的燈就指示了問題所在。 CPU指示燈:CPU及BIOS故障 CPU指示燈常亮一般是CPU這里出現問題,一般CPU很不容易壞,這里可能是CPU供電需要檢查是否正確連接,CPU裝錯這類的低級錯誤相信大家是不會犯的。 另外主板BIOS的超頻相關設置也可能導致CPU指示燈報錯,如果更換過CPU,需要確認主板BIOS已經重置,否則需要取下主板電池等一分鍾,待清空BIOS之後再做嘗試。 DRAM指示燈:記憶體及兼容性故障 DRAM指示燈常亮意味著記憶體自檢未通過,一般情況下是記憶體和主板的兼容性問題,或是記憶體之間的兼容性問題,只要拔下記憶體更換插槽再次嘗試即可,如果安裝的記憶體條數量多,可以減少幾條再開機試試。 如果使用的是老主板,可能會是記憶體插槽的故障,用干抹布擦拭記憶體的觸點,然後再更換記憶體插槽就能排查插槽的問題了。如果此前對記憶體超頻過,那麼同樣需要清空BIOS再開機。 VGA指示燈:顯卡及插槽問題 VGA指示燈常亮表示顯卡相關的問題,首先看一下顯卡是否插好,供電是否全部正確連接,如果已經正確安裝那就要排插顯卡和插槽的問題了。 對於有核顯的主機來說,直接拔下顯卡,連接核顯進系統,如果一切正常,就要看顯卡的問題,如果核顯都進不去,那就是主板的問題了。 如果主板有2條顯卡插槽,也可以更換插槽嘗試一下,用干抹布擦拭顯卡的觸點也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方法。 BOOT指示燈:系統及硬碟問題 BOOT指示燈常亮時,顯示器可能是有畫面的,藉助顯示的具體故障信息可以進一步幫我們排查問題,所以盡量讓顯示器可以顯示畫面,更換顯卡接口或顯示器線進行排查。 進入BIOS之後要查看一下硬碟,如果沒有檢測到系統盤就要更換接口,或是檢查供電線和SATA線,能檢測到硬碟則要將系統盤拖到最前面,仍然無法進系統那就是硬碟中的系統出現了問題,建議重裝系統了。 學會看主板檢測燈之後,我們就可以方便地發現問題排查故障了,而且主板檢測燈直觀易用,在選購主板的時候,我也建議大家首選自帶LED指示燈的產品,後續使用會更加方便。 來源:快科技

前五大廠全線暴跌 聯想依舊第一 最新西歐PC市場排名來了

或許有部分網友知道,2022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出貨量出現了不小幅度的下降,其中中國智慧型手機市場的出貨量甚至不到3億部,遠不及2021年及此前的幾個年份。 其實,和智慧型手機市場類似,如今的個人電腦市場也面臨著出貨量下降的壓力。近日,CNMO注意到,知名市場調研機構Canalys公布了最新的西歐個人電腦市場統計數據。 根據這家機構的統計數據,目前西歐的個人電腦市場上,排名前五的廠商分別為聯想、惠普、戴爾、蘋果和宏碁。其中,聯想不但是歐洲個人電腦市場的第一名,還是全球和中國個人電腦市場份額的第一名。但我們可以注意到,這市場份額排名前五的大廠出貨量近相比2021年出現了大幅度的倒退。 其中,倒退幅度最大的是排名第五的宏碁,達到了38%,幅度最小的為排名第四的蘋果,達到了5.3%。而整體來看,2022年的市場相比2021年縮小了20.5%,這對於各大廠商來說,可不是什麼好消息。 相關統計數據 不久之前,聯想官方在4月1日(愚人節)發布了一款YOGA Booook 18i電腦,這是全球首款四面屏翻轉本,其靈感來源於聯想此前發布的YOGA Book 9i雙屏筆記本。不過,作為一款愚人節的“官方整活”的產品,這款四面屏翻轉本大家關注一下就好,並不會量產上市。 來源:快科技

學生黨4000元裝機推薦:可隨時攜帶的遊戲主機

很多學生朋友都會遇到這種問題,傳統的筆記本電腦玩遊戲性能不夠強勁,CPU、顯卡等硬體無法升級,性能夠用的遊戲本價格又比較高。而想要組建台式機,傳統主機占地方不說,想要放假帶回家也很麻煩。 今天,小編就用4000元預算為大家組建一台小尺寸的ITX主機,保障性能的同時,還可以在放假的時候輕松帶回家。按照慣例,先看配置單。 既然組建的是一台遊戲主機,獨立顯卡必然不可或缺,因此在CPU方面選擇的是不帶核顯的Intel酷睿i5-12490F。它擁有6核心12線程,睿頻至高可達4.6GHz,無論是學習還是遊戲性能都有保障。 搭配的主板為銘瑄 MS-挑戰者 H610,ITX版本正好契合小型機箱的空間要求,同時這款主板滿減後價格只有629元,還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節省裝機成本。 考慮到主機的遊戲性能,以及整體裝機預算,顯卡選擇的是磐鐳RX 6500 XT 4G。它配備有4GB GDDR6顯存,以及2685MHz的核心頻率,可以滿足大多數3A遊戲在1080P畫質下的流暢運行。 同時201mm的顯卡長度,完全不用擔心ITX小型機箱放不下的問題。此外,這款顯卡優惠後的價格只要999元,性價比也非常高。 由於主板只支持DDR4記憶體,再結合目前主流的記憶體容量需求來看,選擇16GB的DDR4記憶體更為合適。 這里選擇的是金百達銀爵系列16GB(8GB x 2) DDR4 3200套裝,這款記憶體採用優質嚴選原廠顆粒,性能和穩定性方面都有保證。採用純白金屬散熱馬甲,不僅能提供高效的散熱性能,而且還能提升機箱內部顏值。 主板配備有一條PCIe 3.0的M.2插槽,因此只要選擇PCIe 3.0的固態硬碟就可以了。結合學生存儲學習資料和當前遊戲越來越大的需求來看,固態硬碟的容量起碼要1TB才夠用。 這里選擇的是雷克沙NM620系列的1TB版本,這款固態硬碟的最高讀寫速度達到了3500MB/和3000MB/,堪比入門級PCIe 4.0固態的性能。 此外,它還採用嚴選3D快閃記憶體顆粒並支持5年有限質保,品質和售後都有保障。 想要確保主機能夠穩定運行,電源功率一定要達到要求,好在CPU和顯卡的功耗並不高,一款450W的電源就能夠滿足要求。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由於本次組建的是ITX主機,傳統的ATX電源並不適用,需要配備體積更小的SFX電源。 比如,這里選擇的Tt(Thermaltake)TRM SFX 450電源,除了小巧的體積之外,它還擁有450W額定功率和85%的轉換效率,保障了充足穩定的電力供給。 對於ITX主機來說,CPU散熱器方面不僅要保證散熱能力,還需要考慮到高度問題。 這里選擇的是利民AXP90-X36下壓風冷散熱器,它採用4根6mm AGHP逆重力熱管,搭配大面積的散熱鰭片,實現了在更小的空間內提供更高效的散熱效率。 既然已經提到了能夠隨時攜帶的主機,機箱尺寸不僅要足夠小巧,而且自帶提手的話攜帶體驗也會更加舒適。相信很多關注過ITX機箱的朋友已經猜到了,機箱方面我們選擇的就是超頻三蜂鳥I100。 這款機箱雖然僅有7.5L的內部容量,但是通過合理的布局設計,能夠容納下最長300mm的顯卡和最高60mm的CPU散熱器,實現了實用性和顏值的完美兼顧。 來源:快科技

第一個愚人節彩蛋:聯想發布拯救者LEGTOP 2023:重新定義未來電腦

一年一度的愚人節打賞果然如期開始了,聯想一如既往的准時、專業,上午9點一過就發布了自家的愚人節年度期間——拯救者LEGTOP 2023。 官方稱其為將先進的人工智慧與仿生科學集於大成之作,重新定義屬於未來的穿戴式超智能個人電腦。 這個LEGTOP是真正的“膝上電腦”(貌似應該是膝下更貼切...),機器採用鈦顆粒鎂基復合材料打造,摒棄了僅由上半身操控設備的陳舊觀念,顛覆性地為用戶下半身設計了終端交互接口。 佩戴在膝蓋下方,通過用戶足脛豐富的血管與神經進行腦機連接,信息穿越整個軀干在設備與大腦之間傳輸讓設備受使用場景的限制大大降低,使用時仍可以空出雙手來進行其它事項。 下面請注意,重點來了: 拯救者LEGTOP 2023搭載“研發時長兩年半”的新一代LEG架構處理器三腿靜衡獸Gen2。 同時還自帶四維仿生雞腳穩定器,會根據用戶的姿態、視線方向、頭部與設備相對位置來校準投射畫面,“無論您在唱跳還是打籃球”,拯救者LEGTOP總能將畫面投射在最適合您觀看的位置。 官方稱“拯救者LEGTOP 2023將於4月1日24:00開啟預售”,每位預購用戶都將額外獲贈一枚搭載空間置換技術的噸噸膠囊。 噸噸膠囊僅重41g,但卻可裝入1噸飲用水隨身攜帶,一次灌裝即可滿足588天所需,無論是日常生活還是實在沒活,隨時隨地都能來一口。 官方還煞有介事的提醒:噸噸膠囊由萬能膠囊公司提供封裝工藝支持,不可盛放碳酸飲料。 來源:快科技

1000多裝吃機電腦 二手配件你要會淘

前不久有個朋友找到我,想花1000塊錢裝個能吃機的主機,於是在渠道和某魚就開始了各種淘件兒,就湊成了下面這台機器,我們一起來看看。 首先,CPU找的是i5 8500,搭配H310主板,這一套渠道遺留下來的,之前也是輕度使用,這一套不到500。而存儲方面,則是選擇的阿斯嘉特512G的M.2固態硬碟,目前只要100多塊錢了,隨後又淘了一條16G的科賦DDR 4記憶體,同樣是100多。 大家在選擇二手CPU的時候,盡量選擇不帶K版本,因為你不知道上一個使用者會把CPU超頻到什麼程度。 散熱器隨便找了個多熱管,賽普雷冷山mini,只要40多元。 而顯卡,在某魚找了一塊GTX 970,打吃雞等一些網游、電競遊戲基本也夠用,總之預算有限,最終200多元購入。 而機箱和電源還是用之前的,600W的電源將將夠用,應對GTX 970顯卡的雙8 Pin供電足矣,機箱就別講究了,能用就好。 就這樣,一千出頭的遊戲主機做成了,下一篇文章將會實際測試遊戲,敬請期待。 來源:快科技

不到4000元 還有高性能獨顯 滿足基礎家用PC如何配?

組裝家用電腦是一門學問,如果只是滿足日常娛樂和遊戲的話,三大件一定要好,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款配置單: 英特爾酷睿 i5-12490F是目前性價比超高的型號。採用的是6 核12線程設計,最高 4.6GHz。它還提供了20MB 三級緩存,三級緩存可以達到 i5K 級別,相比普通版頻率更高,三級緩存更大,配合H610mini主板使用能發揮不錯性能,目前您可選擇購買板U套裝。 記憶體可選金士頓駭客神條FURY 8GB DDR4 3200記憶體條,該產品採用了優質顆粒,默認頻率3200MHz,無需超頻即可滿足大多數玩家的高頻需求。此外,我們還可以可以通過內置的XMP設置,對記憶體條實現超頻而無需擔心顆粒的體質。對於普通辦公來說,16G套條記憶體夠用,目前售價279元。 硬碟可選西數SN350,它使用PCIe 3.0通道,擁有極快的讀取寫入速度,分別可達到最高連續讀取為2400MB/、最大連續寫入為1900MB/ 比普通固態硬碟速度快4倍,顆粒為單面TLC,均是採用自家產品,硬碟內沒有活動部件,防震防摔防跌落,目前1TB僅售369元,值得購買。 顯卡方面,可以選擇技嘉1660 super獨立顯卡。GeForce GTX1660 SUPER的性能相較初代GTX1660提升最高可達20%,採用NVIDIA Turing架構和更高速的GDDR6顯存,助力熱門遊戲。 同時它的散熱效果很不錯,支持雙風扇散熱,加上金屬背板,輔助散熱更有效。另外,這款顯卡擁有1408個流處理器,運算能力很強,不論吃雞還是LOL都沒什麼問題。 機箱方面,可以選擇體積小巧的喬思伯松果D31標準版機箱。 它的機身採用全金屬設計,在上一代的基礎上進行了全面優化,例如優化前板側進風散熱通道,細化各個硬體之間的匹配關系來細節控制尺寸。 全新的機箱設計讓它能夠支持360冷排,同時頂部具有92.5%散熱開孔面積與12mm空間冷排出風氣流緩沖區,能夠有效緩解風噪及風阻問題。不論是日用還是玩遊戲都夠了,滿足家用 來源:快科技

搭載全新12代Core N100處理器輕薄本僅2199元 攀升筆記本開學季促銷

近幾年網課已經逐漸趨於常態化。對於學生而言,上網課並不需要太強悍的配置,那麼如何花最少的錢,買最適合上網課的筆記本呢! 以下給大家推薦幾款輕薄本,其中標配16GB記憶體的價格是1899元,另外兩款搭配12GB +256GB,分別僅售1488元和1599元。 除此之外,還有一款剛上市不就的暴風龍P3商務筆記本,採用了Intel Core N100處理器,搭載16GB記憶體和512GB NVMe SSD,同時擁有極高的顏值,目前到手價僅為2599元。 1、攀升暴風龍P3商務筆記本 12代N200 +16GB + 512GB:2599元 2023年,Intel推出了12代N系列處理器,採用的是基於12代酷睿的E-Core核心,同時搭配Xe GPU核顯,不論是CPU性能還是GPU性能都遠遠強於此前的N5100處理器。 借著這個機會,攀升也推出了2023款風暴龍P3商務筆記本,搭載的就是12代N200處理器,另外還標配16GB DDR4記憶體和512GB NVMe SSD。 風暴龍P3筆記本擁有1.4kg的重量和16.9mm的輕薄機身,採用航空級鋁合金材質外殼,手感舒適絲滑。筆記本採用了14.1英寸的IPS硬屏,解析度1920*1080。 接口方面,左側USB3.0接口一個,Mini HDMI接口和全功能TYPC各一個,右側兩個USB2.0和一個耳機Mic二合一插孔,滿足多設備連接需求。 配置上,風暴龍P3筆記本搭載的是Intel Core N100處理器,內置4個Gracemont架構的CPU核心,最高加速頻率3.4GHz,擁有6MB三級緩存,同時TDP僅有6W,非常的省電。 而其內置Xe GPU核心顯卡,擁有24組EU單元,1.5倍於N5100處理器,可以流暢運行《英雄聯盟》、《絕對武力全球攻勢》這樣的遊戲。 這款筆記本標配一個65W的Type-C PD充電托,支持5V3A、9V3A、12V3A、15V3A、20V3.25A、不僅可以為筆記本充電,同時也能作為手機的快充頭使用。 風暴龍P3筆記本目前到手價2199元,在3000元以內都算是非常具有性價比。 2、攀升MaxBook P2 2022款 15.6英寸: 1599元 這款筆記本雙11和雙12都是賣1699元,而目前的到手價是1599元。 MaxBook P2...

海景房主機到底值不值得買 一文聊懂

本期是海景房主機長測的最後一期,這一期呢,我也簡單的跟大家聊一下,自己組裝一台海景房主機到底值不值。 為什麼要組裝一台海景房主機: 絕大部分人對電腦主機的印象還停留在傻大黑的階段,其實目前電腦主機的造型真的是無所不能,尺寸上可以小到巴掌大小,外形上更是五花八門。所以組裝海景房主機主要的目的還是滿足自己對桌面搭配顏值上的要求。 因為海景房主機的高透玻璃,配合燈效,可以營造出非常好看的效果,讓主機不再是單純的辦公遊戲用品,更像是一個不錯的裝飾品。 海景房主機值不值: 關於海景房主機值不值這里有2個點需要討論,第一個是顏值,第二個是預算。首先從顏值上來說,海景房主機沒得挑,肯定是超值的。 其次就是預算,從預算角度來看,單純的硬體價值就不太值,因為為了增加顏值的花費,起碼能讓你多買2根記憶體條,所以說到底值不值還得看自己的需求。 純性能黨不值,顏值黨值! 海景房主機自己組裝有哪些需要注意的點: 硬體選擇:硬體選擇大家根據自己的性能需求搭配就可以了,考慮到顏值需要注意的就是,白色系的就盡量買白色系的硬體,黑色系的就盡量買黑色系的硬體。 安裝主機:安裝其實並不難,最難的是理線,強迫症新手小白建議花錢找裝機老手給你裝機,要不然你會浪費很多時間成本,同時自己也比較難搞定理線,因為海景房需要6-9把風扇,理線會讓你發瘋。 後期維護:尤其是白色海景房,後期需要面臨最大的問題就是進灰後非常明顯,影響顏值。遇到這種問題,我的方案是,第一種免費的就是經常拆開清理,第二種收費的書房里裝個空氣淨化器。 但從實際情況來看,我書房加裝了空氣淨化器,可以有效降低灰塵進入機箱的量,但依然無法完全避免。 總結: 以上就是我自己體驗了接近1個月的海景房主機的一些看法,整體來說攢機的時候很心動,但時間久了,也會產生審美疲勞,目前這款主機我個人感覺顏值依舊很棒,但沒有了當初的驚喜,不過好的點是,由於風扇燈很亮,晚上開機後書房不用開燈了。 不過如果你是臥室使用,為避免影響他人休息,我個人不建議選擇類似的主機。 來源:快科技

蘑菇都被拿來做電腦了 就不怕電腦真的「死機」嗎?

在美劇《最後生還者》里面,有一個設定是,感染者可以通過真菌進行信息傳導和交流。 這就讓他們不再像無頭蒼蠅一樣各自為戰,而是可以組隊發動襲擊。 最近才知道,這個設定,還真不能說是編劇拍腦袋想出來的。 現實世界里,真的有科學家在琢磨,怎麼把肉眼可見的真菌——蘑菇,做成計算機的主板、晶片什麼的。 比如不久前,英國西英格蘭大學的科學家,就成功做出了一個蘑菇計算機原型。 你是不是覺得,蘑菇計算機會長成下面這個樣子: 不不不,其實它長的是這個樣子: 這,真的能行? 這麼說吧,早在 2001 年,西英格蘭大學就成立了一個“非常規計算機實驗室”,專門研究怎麼把生物和計算機結合起來,進而開發出下一代的計算機。 所以他們研究這方面的東西,已經二十多年了,有了不少積累。 並且,據該實驗室的首席研究員——安德魯·阿達馬茨基教授( Andrew Adamatzky )說,咱們人類吶,都太小瞧蘑菇了。 好多人都覺得,蘑菇這種生物,“無知無覺無智”,就是一種食材罷了。 其實呢,人家蘑菇的菌絲體厲害著呢,是能傳輸電信號的。 這種電信號,會隨著蘑菇外部的環境的變化而變化,有電位的高峰和低谷,很像人的神經活動。 這就是蘑菇用來相互交流的方式,也就是說蘑菇之間,會用“蘑菇語”來傳遞信息。 他專門研究了金針菇、牡蠣蘑菇等四種蘑菇的“語言”(也就是電信號規律),發現蘑菇語中的單詞總數約為 50個,核心詞匯在 15 到 20個之間。 雖然他並不知道蘑菇都說了些什麼,也不覺得人類能很快破譯“蘑菇語”,畢竟人類和貓啊狗啊,一起生活了幾千年了,也聽不懂它們在說什麼; 但他覺得,既然蘑菇的菌絲能用來傳輸電信號,就可以試試,看能不能把它們做成計算機的材料。 特別是,科學家們發現,當蘑菇把菌絲接入土壤,組成一個菌絲網絡後,可以進行長距離的交流,建立真正的“地下情報網”。 這個地下情報網里交換的信息還挺豐富的,以至於科學家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叫木聯網(WoodWideWeb )。 正是這些發現,讓科學家們相信,做出蘑菇計算機,不是一點可能性都沒有。 當然,目前的蘑菇計算機是個原型機,只能驗證一些諸如加減法這樣的簡單運算,別說用它玩 DOTA 了,就是 Word 文檔都打不開。 馬里奧表示:胡說!蘑菇有大用!↓ ↓ 此外,有人還擔心,要是蘑菇掛了怎麼辦,難道就這麼讓它“死機”? 這些問題,科學家們都想到了。 雖然現在的蘑菇計算機性能還不太行,但研究人員覺得,蘑菇計算機是有特別的強項的,有希望處理一些電子計算機幹不了的事。 例如,電子計算機是二進位的,像模擬大腦的神經網絡這樣的活,它做得不夠好。 要是用活細胞做晶片的計算機,就有可能做一些復雜的運算,從而讓這方面的研究取得新的進展。 更何況(注意,這里要劃重點了),目前的蘑菇計算機已經體現出一些優勢了,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它能耗低,很省電…… 至於蘑菇會掛掉這事,科學家們也早就考慮到了。 他們沒打算把蘑菇直接用在 PC 上,而是先用在那些使用壽命不長的設備,像傳感器、可穿戴設備什麼的。 真要是壽命到了,直接扔掉換一個就是了,反正這玩意在土壤里,通常半個月就能完全降解掉,不會帶來電子垃圾的問題。 要知道,電子垃圾也是個很讓人頭疼的環保難題,目前全球每年產生 5 千多萬噸的電子垃圾,比中國的長城還要重。 所以低碳環保,也是他們研究蘑菇計算機的一大動力。 更進一步講,如果蘑菇計算機能搞成,對腦機接口、智能假肢等前沿領域也有幫助。 目前在這些領域,怎麼讓活的生物組織和電子設備完美地連起來,還很棘手。 舉個例子,現在的假肢,就沒法讓人的神經很好地接入機械腿什麼的。 所以,它只能讓人恢復運動,但靈活性不夠,更沒有感知功能,人用起來,體驗挺糟的。 要是從蘑菇計算機這打開突破口,成功把生物和電子設備融合在一起,那麼人就可以更自如地用大腦控制電子設備。 這些要是實現了,多少人可以從中受益呀……不過,有些科學家覺得只做到這種程度,不夠過癮。 他們想,既然做的是下一代產品,那就得玩點大的。 現在大家都在講萬物互聯、智能家居是未來,這個未來也得有我們的份。 於是,丹麥皇家建築藝術學院、英國西英格蘭大學和荷蘭烏得勒支大學三家聯起手來,從歐盟那申請了 280萬歐元的經費,造出了一個名為“真菌建築”( FUNGAR )的智能房屋。 在這個房子里,建造方式是 3D...

新手裝機DIY 5000元預算硬體怎麼選?

對於裝機感興趣的朋友,通常在硬體知識方面都會有一定的了解。最常遇到的問題,就是不知道如何在預算內選擇到更合理的硬體搭配。 其實,在明確自身需求的前提下,裝機本身並不是什麼難事。下面,小編就以很多朋友關注的5000元預算為例,從不同硬體的角度來為大家分析一下。 1CPU、主板 CPU作為整台主機的“大腦”,自然是裝機的選擇重點,但是也要結合預算來看。畢竟,“大腦”再聰明,其它的部件跟不上也沒用。 以Intel酷睿系列處理器為例,預算5000元左右且偏重遊戲體驗的用戶,比較推薦12代酷睿i5-12400F和12490F。 這是因為遊戲玩家通常都會選擇獨立顯卡,所有就不用考慮內置核顯的CPU,這樣在滿足性能要求的前提下,還能將省下的裝機成本用於顯卡等其它硬體。 並且,i5處理器相較i3最大的優勢就是支持睿頻,可以提供更快的運行速度。 此外,在沒有圖形渲染等特殊使用場景的前提下,那就完全沒有必要選擇i7、i9這類更高級別的CPU。 主板作為所有硬體的載體,對電腦性能提升並不能起到決定性影響。但是在挑選主板時,一定要注意和CPU是否匹配。例如,我們選擇了Intel酷睿i5-12490F處理器,主板的型號則必須是H610、B660、H670、Z690這四種其一。 其中,H610作為入門款通常價格都比較低,同時在擴展性上也是最弱的。Z690則是最高端的型號,價格最高同時支持CPU超頻,比較適合搭配以“K”結尾的Intel處理器。 結合CPU來看,B660和H670都是更為合適的選擇。這里也告訴大家一個簡單的方法,就是在電商輸入CPU型號,然後選擇主板CPU套裝。 這樣不僅能避免板U不兼容的問題,而且相比單獨購買的價格也會更低一些。 2顯卡 顯卡是裝機硬體里除了CPU以外,決定電腦性能最重要的組成部分。這里也要結合使用場景來看,如果組裝電腦只是為了滿足日常辦公和輕娛樂的需求,選擇一款自帶核顯的CPU就可以了,完全沒必要購買獨立顯卡。 對於遊戲玩家和制圖等工作需求,搭配性能更強的獨立顯卡就很有必要了。 以5000元裝機為例,獨立顯卡的品牌主要是NVIDIA和AMD。對於想要兼顧遊戲和設計需求的朋友,建議選擇NVIDIA的RTX3060 12G顯卡,在具備不錯的遊戲性能同時,更大的顯存在渲染方面也有一定優勢。 以遊戲為主要訴求的玩家,更推薦選擇AMD的RX6650 XT顯卡,在價格相近的情況下,遊戲性能表現更為強勁。除此之外,喜歡嘗鮮的用戶也可以考慮Intel的A750顯卡,感興趣的朋友可以關注一下,在此就不做過多介紹了。 3記憶體、硬碟 記憶體條主要考慮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要能夠滿足主板、CPU的硬體要求,另一方面則是容量能否符合自身的使用需求。當前常見的主板插槽主要是DDR4和DDR5兩種,兩種記憶體類型並不兼容,因此在選擇的時候需要注意。 容量方面,16GB是一個比較合適的選擇,完全可以滿足大多數使用場景的要求。 硬碟分為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無論是從讀寫性能還是穩定性表現來看,固態硬碟都是更為合適的選擇。 那麼就要從容量方面來考慮,在沒有存儲大量數據需求的前提下,500GB基本就已經夠用了。不過,當前固態硬碟的價格都已經比較便宜了,在預算充足的情況下,也可以考慮1TB容量的固態硬碟。 4機電散 除了以上五種硬體之外,主機的組成部分還有電源、機箱和散熱器,它們的選擇就要相對簡單一些。電源方面需要考慮到硬體的整體功率,其中除了CPU和顯卡之外,其它硬體對於供電的要求並不高。 以Intel酷睿i5-12490F+RTX 3060為例,電源方面選擇550W就能滿足主機的平穩運行,如果考慮到硬體升級的話就建議選擇更高功率的電源。 機箱需要考慮的是對於硬體的兼容性(比如主板板型、顯卡長度等),以及整體的散熱設計,通風口的數量越多對於硬體散熱越有幫助。散熱器方面,主要指的是CPU散熱器。 由於CPU在進行多任務處理時,溫度也會逐漸升高,配備一款獨立散熱器就很有必要。 結合Intel酷睿i5-12490F來看,在沒有過分壓榨處理器性能的情況下,選擇一款百元級別的風冷散熱器就完全能夠壓得住。 下面,小編整理了一份5000元預算的裝機清單,具體配置表如下,有裝機需求的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根據大多數用戶的裝機需求來看,遊戲玩家還是占據了相當大的比重,因此整套配置會更加偏向於遊戲主機方向。對於玩家來說,除了主機性能以外,同樣需要搭配一款適合的電競顯示器,例如優派VX2758-2K-PRO。它採用27英寸2K解析度的Super Clear IPS硬屏,擁有170Hz高刷新率和1ms(OD)響應時間,遊戲畫面流暢無拖影。 優派VX2758-2K-PRO顯示器擁有100% sRGB、95% DCI-P3色域覆蓋,以及10.7億色數,畫面色彩細膩,過渡自然。此外,這款顯示器還配備有兩個HDMI 2.0和一個DP 1.4接口,支持2K 170Hz 10bit,同時開啟HDR的滿血畫質輸出,讓玩家能夠盡情發揮,盡情享受電競遊戲帶來的暢快體驗。 來源:快科技

全年出貨量僅2.6億 PC電腦透心涼:復蘇要等Win12

2020到2022年上半年里,全球PC市場因為遠程辦公、網課的需求來了一波爆發,出貨量重回3億台以上,一度達到3.5億,創下10年來最強增長,然而去年下半年開始就寒氣逼人,今年也不會好。 來自權威調研機構IDC的數據顯示,2023年全球PC電腦出貨量只有2.6億台左右,比去年的2.9億少了3000萬台,下滑10.7%。 平板電腦的出貨量也會下滑12%,預計今年只有1.42億,兩種設備加起來才勉強達到4億,比去年減少11.2%。 與2021年的巔峰3.5億台的出貨量相比,今年PC出貨量減少了將近1億,對PC廠商,包括AMD及Intel的業績影響之大可想而知。 好消息是PC市場未來還會恢復增長一些,2027年預計回到2.9億台的出貨量,也就是用5年時間回到2022年的水平。 其中一個關鍵節點就是2024年,PC廠商日子要想好過一些,需要2024年微軟一方面停止Win10支持,一方面發布全新的Win12系統來刺激市場,每次大版本升級都會被當作救星。 來源:快科技

無核顯、單通道……閒魚上這些CPU敢買麼?

都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這句話放在著名二手交易平台閒魚上是最合適不過的了。 例如我們想買個二手的CPU,同樣型號的產品不僅價格各不相同,甚至還有些奇奇怪怪的產品在等著你,當然這里面我們就不說什麼ES版、QS版了。 例如我們搜索10代酷睿i510500這款CPU,就會有很多種結果,根據賣價的不同,還會有單通道版、無核顯版、正顯版等,這都是什麼情況? 先說無核顯版,指的並不是帶有F後綴的產品,而是標準的10500,但是核顯無法輸出顯示信號。由於CPU是高度集成的,因此所謂無核顯版,當然就是核顯壞了呀。 其次是單通道版,就是只記憶體只能使用單通道。我們知道,現在的CPU都是內建了記憶體控制器,正常的CPU完全是支持雙通道的,如果只支持單通道就說明其內建的記憶體控制器壞了一個。 也就是說,這兩種CPU其實都是有故障的版本,但是閒魚的賣家卻不會告訴你這是故障。盡管某些層面來說這些CPU也是能用的,價格也要略低一些,但是這種“不定時炸彈”建議還是別碰為妙。 至於所謂的正顯,在CPU的金屬蓋上是沒有諸如i5 10600這樣的標識,只能是在系統中顯示為i5 10600,因此這類CPU其實就是ES、QS等測試版,當然部分有良心的賣家也會告訴你這是測試版的。 由此可見,閒魚購買二手CPU還是挺多坑的,雖然不否認運氣好有撿漏的可能,但是大部分時候還是一分錢一分貨。 至於受過傷的CPU,例如磕角、金屬蓋磨損等或倒無傷大雅,如果背面電容有缺失,或者觸點有掉落的情況,那還是遠離為妙。 來源:快科技

貴的電源性價比更高?我算了一下還真是

說到性價比,我們通常用一個大家都能看到的參數去除以售價,而體現到電源這,自然就是額定功率除以價格了。 我們經常可以在貼吧看到1元/W或者5毛/W這樣的描述,說的就是電源的功率價格比。 不過如果用功率價格比作為電源的性價比,那你可就錯了,因為奸商早就摸透了你的心理,通過偷工減料來騙你的錢,你還真不能粗心大意。 可能有的玩家對電源的認識只停留在金牌認證的層面上,覺得貴的電源效能更高,更省電,那是你不了解山寨電源。 便宜的山寨電源不僅能在用料上縮水,甚至可以連3C強制認證都沒有,理論上沒有3C強制認證的電源是不能在市面上銷售的。3C認證意味著產品對用戶和主機硬體都具有防護措施。如果連3C認證都沒有,那麼這顆電源可能真的有紅星的潛質。 另外,劣質電源還喜歡在文字上做手腳,經常採用標注“最大功率”的方法,對額定功率卻閉口不談,其實最大功率是電源可以瞬時提供的功率,和額定功率沒有關系,也不能換算,如果按照最大功率去配電源,那結果就是經常的關機或藍屏了。 考慮到整體的穩定性和易用性,山寨電源可以說完全沒有性價比,但是價格真的便宜,也導致不少萌新上當受騙。甚至有人信了越重的電源越好,導致內置水泥配重塊的電源現在仍然有不少銷量。 聰明的你就要問了:靠譜的電源大概是多少錢呢? 一般來說,電源的價格門檻應該在0.4元/W左右,也就是說500W的電源要在200元以上才比較穩妥。如果對效能有更高的要求,那麼金牌電源應該在0.6元/W的價格段,也就是300元以上買500W電源,如果想要全模組,RGB,那就得額外加錢了。 當然我們並不是說低於這個價格的電源就不能買,而是劃定一條大多數品牌產品都遵循的價格線,低於這個價格的就需要警惕了。另外,也不排除一些山寨電源會用高價騙消費者,產品本身缺質量不行,這也是我們一直建議大家購買大品牌電源的原因。 來源:快科技

程式設計師給自己攢了台電腦:這配置老鳥來點評下

今年給自己定下目標是整明白作業系統的底層運行機制,同時試著學習下系統修改與製作,之前一直用來兼職的J4125萬由NAS就不太夠看了,於是乎下血本單獨組裝一台X86架構設備。 這台設備後續用來遠程測試與編譯,所以這次裝機配置單都是圍繞這兩點設計,下面正式和大家分享下編譯環境的硬體搭建與環境部署實操流程,覺得有所幫助歡迎關注點贊收藏三連哈。 本次裝機展示開始正文前先曬一下作業,本人對這台設備顏值相當滿意。 雖然整機看起來粉嫩小巧,其實內心是一塊十四核二十線程的i5-13500T暴力CPU,同時背部還有著一張雙口萬兆電口,容顏和內在極具反差感,哈哈。 這台設備的核心件都在設備頂部,開顱照如下圖所示,內部機架上預留了大量的扎帶槽位方便理線(坨線),後期打理比較輕松,替換固態硬碟和PCI拓展設備也比較方便。 喬思伯N2機箱本身帶五個3.5寸硬碟位,比較有趣的是這張硬碟拓展卡接口兼容SAS硬碟,市面上有大量便宜的3-4T容量拆機SAS機械硬碟,後期維護成本會很低。 環境搭建思路還是那句話,自組電腦主機需要和實際工作需求匹配,這段分享下我的思路。 1、設備需求整理 原來兼職編譯工作的設備是一台使用J4125平台的萬由NAS,Debian核心的U-NAS OS其實不錯,不過現在從零開始學習製作系統就涉及到虛擬機,四核四線程確實有些不夠看。 新裝這台編譯機搭建前就已經規劃好了,明確硬體和系統需求如下: 首先是設備硬體,CPU核心數和記憶體容量足夠切出來一台4c4t+4G的虛擬機就可以,用於測試安裝包與系統穩定性,主要需求在存儲池與記憶體的IO,編譯和傳輸主要就是看這兩塊。 第二是系統環境,由於需要不斷測試新硬體、新驅動和新軟體,作業系統得緊跟上游,同時預裝工具越少越好,方便後期調試修改配置,最終選擇的是ArchOS。 2、作業系統選擇 關聯硬體:CPU 能用的宿主系統非常多,Ubuntu、Debian甚至CentOS8.2都不錯,但裝這台主機的目的是學習製作系統,再考慮到後期驅動維護和問題解決,還是決定使用ArchLinux作為最終環境,對比其他Linux,選擇ArchLinux的原因有以下三個。 ArchLinux最大的優勢還是更新相當快,系統、驅動、軟體版本都緊跟上游,這麼做的好處不只是對於新硬體的支持,後期為這台主機升級/更換硬體也會比較方便,在獨有的Pacman工具加持下,所有更新直接滾一下就可以完成升級,並且很少會出現兼容性問題。 其次是ArchWiKi百科,對我這個半路出家的自學玩家來說很重要,大部分的Linux問題都可以在這里找到解法,幾乎所有問題都可以比較方便的找到答案,並且不需要FQ且有中文支持。 需要提醒下新手朋友們,如果打算和我一樣選擇ArchLinux作為宿主系統,Linux基礎知識有多少其實無所謂,因為很多命令與常規系統不一樣,正好不用破後而立,但是需要准備很多時間用於學習,Archlinux系統部署比較麻煩,老手可能都會卡在安裝上。 3、文件系統選擇 關聯硬體:CPU、記憶體、主板、固態硬碟、機械硬碟 考慮到編譯效率和後期替換硬碟的靈活性,文件系統選擇的是ZFS,對比傳統XFS,ZFS在數據完整性驗證和修復上更勝一籌,這對小文件存儲居多的需求來說更適合一些。 但是ZFS需要有兩塊硬體支持: 第一是需要CPU支持比較新的AVX指令集,不同指令集會影響存儲池的最終性能。 第二是需要調用額外的記憶體輔助處理,所以記憶體容量得比常規文件系統要多4G左右。 除了在數據管理和修復上的優勢,ZFS還有現成的SSD加速緩存工具,可以輕松將固態硬碟為機械硬碟,這點相當重要,畢竟幾T的純SSD環境成本實在太高了,SSD Cache的效率不算差,足夠我使用了。 根據上面整理出來的需求; 記憶體確認需要16G及以上容量,手上有現成的8G*2,後期不夠再加。 固態硬碟單塊1T,重點是隨機讀寫能力,所以選擇使用IO能力更強的PCIe4.0型號。 機械硬碟沒那麼多講究,手里正好一堆之前淘汰下來的小容量硬碟,正好拿來組Zpool。 4、系統備份機制 關聯硬體:機械硬碟 雖然ZFS有著相當不錯的IO性能和彈性管理能力,但有優點就會有缺點,除了比較吃記憶體以外就是ZPool損壞會導致數據全丟,所以我選擇使用ZFS自帶的Snapshot功能,關於快照功能的好處蘋果(時光機)和NAS廠商(快照)已經科普很多年了,感興趣可以看看之前的文章。 另外這台設備最終也會加入我現有的備份鏈路,組網後用RSync直接打通同步到群暉上即可,操作上沒有任何難度。 用於備份的硬碟不需要多高的性能,快照生成的文件不算大,平時也是寫多讀少,所以找了個健康度看起來還行的舊500G硬碟單獨做了個Pool用於存放快照的備份,也就是大家經常說的冷存儲機制。 5、外網訪問方案 關聯硬體:主板、獨立網卡、路由器、交換機 作為NAS老玩家,外網訪問倒是簡單,分為三塊: 第一是遠程SSH控制,組SD-WAN,部署後加入現有的Zerotier和Tailscale網絡即可。 第二是程序的Web頁面,用域名解析,走DNSPOD綁定IPv6協議的公網IP。 第三是遠程桌面,部署向日葵,偶爾用用也不怎麼占用硬體資源。 第四是網絡喚醒(WOL),雖然不關機,但停電遠程開機還是挺重要的。 雖然外網訪問和路由器性能幾乎沒什麼關系,但考慮到現在新主板都是2.5G網口,個人建議還在千兆拓撲的用戶考慮下升級2.5G環境,現在價格都不算高,需要注意的是目前在售路由器單口/雙口2.5G居多,如果需要全2.5G得搭配交換機使用。 上面提到的WOL並不是什麼新技術,前幾代民用主板都有板載,只不過喚醒需要在網關設備(路由器)上操作,可以考慮下華碩、領勢這些手機App可以喚醒設備的路由器。 6、設備結構確認 根據上面的個人需求整理,可以得出本次裝機的硬體需求: 由於後期壓根不需要接顯示器7*24小時開機,另外還有熱拔插硬碟的需求,所以弄個類似NAS的ITX機箱合適點。 CPU需要線程多功耗低,主頻夠用就行,所以在線程數較多的十三代低功耗U中選擇,為了壓低點預算上ES版本。 主板需要多硬碟接口用於接入多塊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能接入SAS機械硬碟最好,因為便宜。 記憶體需要32G以上,由於高頻率對編譯加成不高,所以選擇量大管飽的DDR4記憶體。 硬碟分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兩種,用於編譯的固態硬碟需要隨機讀寫性能高一些,用於冷存儲的機械硬碟只要沒壞道就繼續用,S.M.A.R.T報警再說。 電源倒是壓力不大,畢竟選的是低功耗CPU也沒獨立顯卡這種耗電大戶,算上多塊機械硬碟滿載也就300W以內,任意型號都行。 其實寫配置單並不難,大家可以參考下我這次的思路自行整理需求並與之匹配。 硬體方案選擇下面分享一下我這次的具體型號選擇和理由,後期CPU和拓展設備可能會按需更換升級。 1、機箱丨喬思伯N2 簡介:喬思伯N2這台機箱是我下決心重新組裝編譯設備的最重要原因,純白ITX的高顏值真的是宅男殺手,剛出來就沖動下單了,到現在才有空裝好。 喬思伯N2背部預留了8cm擋板的PCI拓展槽,可以用於插半高顯卡(刀卡)、U.2固態或者和我一樣的萬兆顯卡,占地面積和原來的NAS差不多,適合組建核顯鋼炮或者NAS設備。 必須要吐槽喬思伯N2的硬碟固定方案,設計比較奇怪,沒有用常見的硬碟籠,而是減震螺絲固定+橡膠帶抽拉的組合,固定效果確實不錯但拔插有點困難。 另外特別提醒打算入手喬思伯N2的朋友,這台機箱的硬碟轉接卡需要接主板的SATA數據口,並且位置和背部出風風扇貼著,只能使用L型彎頭的SATA數據線,直頭線蓋不上蓋子,我單獨後買了四根綠聯彎頭線才能安裝回去,雖然價格不貴但是耽誤事情,切記切記。 2、CPU丨Intel i5-13500T(ES) 簡介:這是一款貓狗這些主流平台沒有在售的CPU,需要去某魚或者線下自己找一下,代號為Q0WK,十三代ES和十二代ES區別挺大,重點在於PCI-E插槽現在沒有Bug了,也就是M-ATX和ATX主板的第二槽也能用。 Q0WK是不顯版本,也就是系統抓不到CPU型號,其他與正式版幾乎無異,主參數為12核+20線程,基礎頻率為1.6GHz(大核)/1.2GHz(小核),最大加速頻率為4.6GHz(大核)/3.2GHz(小核),比上一代桌面級i5-12490F還要強。 選擇這塊低壓U的另外原因是發熱量,i5-13500T的基礎熱設計功耗(TDP)為35W,全核滿載也就92W的功耗,任意四熱管下壓散熱器都能壓得住,這次我直接用了個更小號的性能扇,平時非滿載狀態也就和開個燈差不多電費。 3、主板丨銘瑄終結者B760ITX(DDR4) 簡介:入手這塊主板的理由挺簡單,這次的需求環境對記憶體性能要求不高,B760主板中的ITX型號不算多,恰巧這塊銘瑄B760是DDR4記憶體的型號,同時還板載兩條滿速PCIe4.0協議的M.2接口和四個SATA接口,IO方面正好適配。 銘瑄這塊主板還有個比較能打動我的地方就是兼顧實用性的顏值了,三大塊銀色合金散熱裝甲覆蓋著MOS和電感,馬甲接觸面和IC之間有額外的導熱矽條輔助傳熱,並且位置和喬思伯N2的散熱柵位置正好匹配,對只有CPU、硬碟和電源三處有主動散熱的這台設備友好度較高。 對玩家比較友好的是CMOS按鍵外置在IO背板上,需要嘗試超頻這類需要恢復BIOS的操作不用拆機,直接按外置按鈕就行,需要吐槽的地方是故障顯示燈布局,對應CPU、記憶體和PCI槽的Debug燈分布在不同的角上,首次裝機時習慣最小開機測試的我看得是頭皮發麻。 4、記憶體丨台電極光DDR4記憶體 簡介:自從主力機換成了DDR5平台,好幾條DDR4記憶體就閒置,這次正好拿出來用,本次上的是兩條台電極光,當時圖個比其他家便宜,3200MHz頻率放在這台設備上也比較合適。 對比其他記憶體,台電極光性能上沒什麼優勢,比較強的地方在散熱,合金材質馬甲條和顆粒中間夾了2.4W/m.K散熱係數的3M導熱矽膠,比較適合這台內部結構極為緊湊的ITX主機。 5、系統硬碟丨七彩虹CN700(1T) 簡介:之前淘汰下來的中端PCIe4.0固態硬碟,給編譯機用正好,需要吐槽的是這款固態硬碟主控用的是聯芸MAP1602但顆粒有點差,所以只有5000MB/順序讀寫這樣的性能,七彩虹在存儲硬體調教這塊還是有很長的路要走。 雖然順序讀寫是有點拉,七彩虹CN700的隨機能力還是達到平均水平的,實測IOps能達到41.7萬+79.2萬,程式設計師朋友切記別買金士頓NV2這類入門級PCIe4.0型號,雖然看著是便宜一些,實際上對生產力環境來說60萬IOps是門檻,省那麼點錢沒必要。 存儲硬碟拿之前淘汰下來的一堆500G-1T機械硬碟用,壞了拉倒,正好換4T左右的SAS機械盤。 6、電源丨艾湃電競(Apexgaming)SFX-750M 簡介:同樣是之前淘汰下來的電源二次利用,當時買就圖個同額定便宜,i7-8700+GTX3060實測沒有任何壓力,畢竟是全日系電容外加80Plus金牌認證。 除了93%以上的實際轉化效率,這款SFX電源還帶風扇啟停功能,功耗在30%以下完全不會動彈,滿載轉速噪音也不到35db,喜歡安靜的玩家絕對舒適。 7、散熱器丨喬思伯HX4170D & 霍尼韋爾PTM7950 簡介:散熱器手上還真沒庫存可用,唯一下壓風扇還在i5-12490F那台設備上掛著,只能新買了個喬思伯HX4170D,雖然可能聽著像水軍硬吹,不過這玩意的散熱能力是真不錯。 9cm巴掌大小的下壓散熱器我還是頭一次用,高度只有45.3mm,完全不會擋到記憶體和主板馬甲,FDB高風壓風扇的噪音控制也不錯,最重要的是還送了暴力熊矽脂,雖然這次沒用上。 考慮到這台機器開機時間會非常久,所以並沒有選擇HX4170D原裝的暴力熊,實際上的是更持久的霍尼韋爾PTM7950相變導熱片,具體實際表現看下面的壓測吧。 霍尼韋爾PTM7950的導熱係數為8.5W/m.K和暴力熊Aeronaut一個性能,但是理論上2-3年換一次,上機也不需要塗抹直接貼上就好,比半年一換的常規矽脂更省事一些。 8、拓展卡丨浪潮YZCA-00311-103雙口萬兆電口網卡 簡介:雖然我自己上的是這張卡,但是不建議普通用戶上,原因在於大部分系統不能免驅使用,特別是群暉這類沒辦法簡單打修正檔的封閉系統,對於新手來說不太友好。 作為目前最便宜的拆機萬兆網卡之一,用肯定是能用,65塊錢包郵還要什麼自行車,密密麻麻的IC和散熱片確實不用擔心過熱導致的降頻問題,有動手能力的朋友真可以考慮入手。 整機性能測試趁著還沒裝Arch,拿Windows跑一下相關硬體測試軟體,大家可以參考一下。 1、溫度測試 由於這台設備需要7*24小時開機運行,所以先進行壓力測試,測試結果如下圖所示: 常態待機,CPU溫度在38°左右,核心溫度在40°以內。 烤機期間,CPU溫度在43°以內,核心溫度在80°左右。 從80°+的主板溫度可以看出,喬思伯N2的艙內溫度還是挺高的,但在喬思伯HX4170D和霍尼韋爾PTM7950的幫助下滿載溫度控制的還不錯。 2、辦公測試 由於這台編譯機到時候會徹底換系統並做專屬優化,就先選了學常見的Windows跑分工具測試,這塊ES可以理解為性能較低+基礎功耗更低+線程更多的i5-13400,價格還便宜一些。 考核CPU性能的CinebenchR23,跑分數據如下: 單核成績為1401分 多核成績為14012分 考核CPU性能的CPU-Z benchmark跑分測試結果: 單核成績為593 多核成績為6352.8 考核CPU性能的3DMark CPU Profile跑分測試結果: 最大線程分數為6716 16線程成績為6143 8線程成績為4660 4線程成績為2911 2線程成績為1546 1線程成績為808 考核CPU+記憶體能力的7Zip基準測試數據如下: CPU使用率分為1520% CPU使用率評分為5.649GIPS 綜合評分為70.458GIPS 最後是偏向綜合性能的PCMark10,最終分數為4925。 後續調整目前這台機器還沒重裝系統,後面調整優化好再和大家分享ArchLinux環境搭建與針對性優化方案,覺得有所幫助記得關注點贊收藏三聯哈。 來源:快科技

不會組雙通道記憶體 讓我的電腦吃了大虧 手把手教你

雙通道記憶體是一種計算機記憶體配置,它可以提高系統的性能和運行效率。相比於單通道記憶體,雙通道記憶體有兩條記憶體通道,可以同時處理更多數據。 在本文中,我們將探討為什麼要選擇雙通道記憶體以及它的優點和缺點。 首先,雙通道記憶體可以提高系統的性能。在單通道記憶體中,數據只能通過一條通道進入和離開記憶體。而在雙通道記憶體中,數據可以通過兩條通道同時進入和離開記憶體,從而加快數據傳輸速度,提高系統的運行效率。這對於需要處理大量數據的計算機任務來說尤為重要,例如視頻編輯、3D 渲染和遊戲等。 其次,雙通道記憶體可以提高系統的穩定性。在單通道記憶體中,如果一條記憶體通道出現故障,整個系統的性能將受到影響。而在雙通道記憶體中,即使一條記憶體通道出現故障,系統仍然可以繼續運行,盡管會稍微降低性能。這種冗餘設計可以提高系統的穩定性,降低系統崩潰的風險。 另外,雙通道記憶體還可以提高系統的擴展性。在單通道記憶體中,系統的記憶體容量受到單條記憶體通道的限制。而在雙通道記憶體中,系統可以通過增加記憶體條數來擴展記憶體容量,而不受單條記憶體通道的限制。這使得系統可以輕松地擴展記憶體容量,以滿足不斷增長的計算需求。 然而,雙通道記憶體也有其缺點。首先,雙通道記憶體比單通道記憶體更昂貴。由於需要兩條記憶體通道和更復雜的電路設計,雙通道記憶體的成本更高。因此,如果預算有限,選擇單通道記憶體可能更為實際。 其次,雙通道記憶體的功耗更高。由於需要同時處理更多數據,雙通道記憶體的功耗比單通道記憶體更高。這可能會導致系統發熱過多,需要更好的散熱解決方案。因此,在選擇雙通道記憶體時,需要考慮電源供應和散熱性能。 最後,雙通道記憶體的性能提升與處理器有關。如果處理器的性能受到限制,雙通道記憶體的性能提升可能會受到限制。因此,在選擇雙通道記憶體時,需要考慮處理器和記憶體之間的匹配問題。 雙通道如何組建: 要組建雙通道記憶體,需要確保計算機的主板支持雙通道記憶體,並且擁有足夠的記憶體插槽。一般來說,雙通道記憶體需要兩條相同容量、相同速度和相同類型的記憶體條,它們應該被插入到不同的記憶體插槽中。 以下是組建雙通道記憶體的步驟: 確認主板支持雙通道記憶體,並查看主板手冊以了解記憶體插槽的配置。 確定您需要的記憶體容量和速度,並購買兩條相同的記憶體條。 關閉計算機並斷開電源線。 打開計算機機箱並找到記憶體插槽。這些插槽通常位於主板上,並且通常有兩個或四個插槽。 插入第一條記憶體條到一個記憶體插槽。確保記憶體條插入插槽後,金手指端和插槽中的缺口對齊。然後,應用足夠的壓力,確保記憶體條插入到插槽中並鎖定。 插入第二條記憶體條到另一個記憶體插槽,同樣要注意金手指端和插槽中的缺口對齊,並確保記憶體條插入到插槽中並鎖定。 檢查記憶體條是否已正確安裝,並確保它們與插槽牢固連接。 關閉計算機機箱並重新連接電源線。 打開計算機並檢查系統是否可以識別所有已安裝的記憶體。在Windows作業系統下,可以在“系統屬性”中查看已安裝的記憶體量。同時,你可以使用一些記憶體測試軟體來檢查記憶體是否正常工作。 請注意,雙通道記憶體需要兩條相同容量、相同速度和相同類型的記憶體條。如果您的記憶體條不同,則可能會降低系統性能或甚至無法啟動計算機。 來源:快科技

CPU散熱不會選?只看熱管一分鍾搞定

很多玩家在為CPU搭配散熱器的時候,經常會陷入兩難境地:買高端的會花冤枉錢,低端的又怕壓不住,那你的CPU應該搭配什麼級別的散熱器才能讓預算更好地發揮出價值呢? 答案非常簡單,就是看熱管數。 目前英特爾和AMD的CPU都有一個定位的系列代號,比如酷睿i5,銳龍7等等,不管新老平台,這個數字都是通用的,而這個數字就是我們要關注的點。 選散熱器就很簡單,將代號中的數字減去1,就是要搭配的散熱器熱管數量。比如你的平台用的是銳龍5 7600,那麼選擇4熱管的塔式散熱器就壓得住,而酷睿i3用2熱管或者盒子里自帶的下壓式就足夠。 可能有玩家提出了疑問,難道水冷散熱器就沒有用武之地了嗎?其實不是。 水冷散熱器的優勢在於可以擴展更大的冷排以及更炫酷的光效,如果使用i7/R7以上的平台而且有超頻的需求,那麼用水冷散熱器是很有必要的。 但對於絕大多數玩家來說,風冷散熱器就完全夠用,不需要買更貴的水冷散熱器,而且水冷散熱器安裝更加繁瑣,需要用戶有一定的相關知識,避免後期維護出現故障。 另外,同價位的水冷散熱器散熱性能其實不如風冷,追求炫酷光效的玩家不如把省下的預算買3把ARGB風扇,一樣可以打造出個性的光效同步,同時還能優化機箱內的風道。 最後要提醒大家的是,散熱器的兼容性同樣重要,包括散熱器的高度會影響和機箱的兼容,寬度會影響和記憶體的兼容,所以下單前也要留意哦! 來源:快科技

攀升4款整機滿減促銷:12代i7+ RTX 3060獨顯主機到手價5899元

從2月14日開始,攀升在天貓平台正在舉行新一輪的促銷活動。攀升天貓官方旗艦店各款電競主機機型相比平時都有300~500元左右的優惠幅度,部分主流主機甚至最高優惠1000元。 1、攀升展翼ZERO電競主機i7-12700F + RTX 3060 :5899元 這款主機定價6899元,·目前可以領5000-1000滿減券,實際到手價為5899元。 在配置方面,採用了第12代酷睿i7-12700F處理器,其睿頻高達4.9GHz,全核頻率也能達到4.6GHz,擁有8個P核和4個E核,共計12核20線程,可算是最佳遊戲處理器之一。 至於獨顯,搭載的是RTX 3060 8GB顯卡,這塊顯卡3DMark Time SPY跑分可達7100分,同時還支持實時光線追蹤和DLSS技術,在絕大多數最新的3A大作中,1080P最高畫質下都能保持60FPS以上的流暢運行幀率。 此外還有英睿達16GB DDR4 3200MHz記憶體、英睿達500GB NVMe SSD,電源則也是鑫谷650W 80PLUS銅牌電源。 2、攀升戰境S6 電競主機 i5-12400F + GTX 1660 Super:3999元 最近攀升對自家爆款戰境系列主機進行了升級,推出全新攀升戰境S6主機,除了在配置上做了升級之外,還採用了更加時尚新穎的機箱。這款主機目前的價格是3999元。 這款主機有非常酷的定製機箱,讓人看一眼就會喜歡。在配置方面採用的是12代酷睿i5-12400F處理器、微星B660M主板、英睿達16GB DDR4 3200MHz雙通道記憶體以及金士頓500GB NVMe SSD,另外還有金河田400W電源。 顯卡是的GTX...

還花冤枉錢嗎?10歲男孩花100元買零件組裝電腦 用起來很流暢

10歲男孩花100元買零件組裝電腦,而且還很流暢,這你受得了嗎? 據@後浪視頻 報導:2月12日,重慶何女士10歲的弟弟花100元買零件,組裝出一台電腦。何女士稱,弟弟2年前開始在網上看視頻教程摸索學習,7歲時還做出一個音響,家人不贊同他搞這些。 隨後,弟弟靠周末撿紙箱和看小視頻攢積分提現買零件。電腦可以用於日常辦公,開機試用也很流暢,感覺弟弟很厲害。 從視頻內容看,系統是Windows 7,開始時間比較長,差不多要1分鍾,從這點看配置應該不會很高?畢竟就100元嘛。 類似的事情也有很多,比如之前有人在深圳華強北用幾百元購買了iPhone零部件,組裝了1台iPhone出來,也是引來網友的圍觀。 來源:快科技

2899元價格屠夫 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評測:辦公追劇不在話下

一、前言:同樣配置僅1/3售價的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平板電腦 曾經的Wintel聯盟看似堅不可摧,不過隨著智慧型手機的興起,ARM處理器的銷量已經遠遠超過X86幾個數量級。為了順應時代的發展,微軟一直在嘗試將ARM與Windows生態完美融合在一起。 十年前,第一款搭載Arm處理器的Surface RT甚至不能運行任何X86應用,而今最新一代的Surface Pro X已經能運行一些64位的X86程序了。 但是Surface Pro X SQ2單機售價竟然高達8999元,令很多用戶望而卻步。現在小米剛剛推出的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平板電腦搭載了同樣的驍龍8cx Gen 2處理器,而售價卻是2899元! 下面我們來對XiaoMI Book 12.4 二合一平板電腦的配置做一些解讀! 1、驍龍8cx Gen 2處理器 驍龍8cx Gen 2採用的是7nm製程工藝,ARM架構,CPU由4個Cortex-A76大核心和4個cortex-A76能效核心組成,GPU部分則是Adreno 690。處理器性能比移動版的10代i5高出了18%,但是最高功耗僅僅只有7W,不到後者1/3。 驍龍8cx Gen...

天貓今晚20:00搶購 攀升電腦12代i5遊戲主機3799元到手

1月28號20:00開始,到當天晚上23:59分,攀升電腦天貓旗艦店將有數款整機參與天貓年限時搶購優活動,折扣力度近期少有,算下來購買整機的價格比自己裝機要便宜2000多元。 1、攀升戰境S6 2023款 i5-12400F + GTX 1660S :3799元 攀升在2022年對自家爆款戰境S6主機進行了升級,全線升級到了12代酷睿處理器,除了在配置上做了升級之外,還採用了更加時尚新穎的機箱。這款主機目前的價格是4399元,1月28日20:00~24:00開始限時搶購活動,除了能享受500元的購機優惠之外,還能再搶100元紅包,實際到手價3799元。 這款主機有非常酷的定製機箱,讓人看一眼就會喜歡。在配置方面採用的是12代酷睿i5-12400F處理器、微星B660M主板、英睿達16GB DDR4 3200MHz雙通道記憶體以及金士頓500GB NVMe PCIe 4.0 SSD,另外還有金河田核定400W電源。 顯卡是的GTX 1660s獨顯,玩《絕地求生》、《艾爾登法環》這樣的遊戲最高畫質下都可以達到60FPS,當然如果有更高需求,可以加錢更換為RTX 3060 Ti,2K解析度下暢玩主流3A大作。 2、攀升戰境S6銳龍版 銳龍5 5600 + GTX 1650 :2899元 對於預算有限的同學,不妨考慮下戰境S6銳龍版,搭載銳龍5 5600處理器、16GB記憶體。主機原價3299元,目前限時滿2000減500元,實際到手價2899元。 戰境S6銳龍版的外觀與酷睿版幾乎一樣,只是處理器變為了銳龍5 5600。這款處理器雖然性能上看似不如i5-12400F,但能支持超頻,超頻到全核4.7GHz之後性能可以提升10%。在加上台積電7nm製程工藝加持下,處理器功耗極低,所以不必擔心出現溫度過高的問題。 其他配置方面是,有威剛16GB...

《揀愛》手機版和PC版一樣嗎 手機版和電腦版區別

基本上是一樣的 唯一的區別就是揀愛手機版是用手機版,直接進行登陸操作,pc版需要用手機版進行掃碼登陸才可以正常運行。而且揀愛手機版需要聯網操作,pc版中該應用有著離線操作模式,不用聯網也可使用。 來源:遊俠網

27年前 中國自研第一台64位超級小型計算機 當時世界最先進

1996年1月25日,由中科院沈陽計算機所主持的,中國自行研製開發的第一台64位超級小型計算機通過技術鑒定。 據了解,這一超級小型計算機系統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計算機系統。 超級小型計算機一般是指字長不小於32位的一類高性能小型計算機,與16位的傳統小型計算機相比,記憶體空間更大,運算速度更快,具有更靈活的兼容方式。 簡單來說,無論是在處理能力方面,還是在作業系統功能等方面,超級小型計算機都遠超一般小型計算機。 除此之外,具有多處理器結構的超級小型計算機應用領域也更加的廣泛,可作為集中式的部門級管理計算機,也可在大型應用系統中作為前端處理機,還可在客戶—伺服器結構中作為伺服器。 來源:快科技

最長已經12年了 聊聊那些龜速進步的筆記本電腦部件

筆記本電腦性能每年都在提升,尤其是CPU與GPU,可以說是卯足了力氣往上干。 但偏偏是在別人努力往上游的時候,有些卻不自覺,不僅不想著力爭上游,而且還能給你動不動來個10多年都不變。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龜速進步的筆記本電腦部件,看看它們到底有多麼令人發指。 16GB記憶體標配已超5年之久 首先就是記憶體容量。2018年左右8GB記憶體逐步退出筆記本標準配置,16GB記憶體登上標配席位,至今已經五年多時間。 即便記憶體價格已經腰斬再腰斬,標配32GB甚至64GB的機器要麼不多,要麼賣的死貴。咋了?OEM出產品不受記憶體降價影響是吧? 再者,從DDR3到DDR4再到DDR5,從Windows 8到Windows 10再到Windows 11,記憶體規格和系統對記憶體容量的需求一直在變,但偏偏就是記憶體容量不給你升級,都2023年了,16GB依然是筆記本的標準起步配置。 對於這一點我想問問各位產品經理,Windows 11系統里用16GB記憶體您覺得流暢嗎? 你還別跟我爭,爭就甩你一張圖自己品: 在打開WPS、Photoshop、Chrome瀏覽器之後,記憶體占用已經達到47%。Windows 11系統進入之後隨便開啟一些軟體,記憶體占用率就接近甚至超過50%。 注意,這還是沒有使用軟體的情況,但凡用PS加載幾張圖片,PR加載上視頻工程文件,WPS多開幾個文檔表格PPT,Chrome多開幾個網頁,記憶體占用輕松過80%好吧。 1080P螢幕普及超過10年。 別看這幾年什麼刷新率144、240、300、360Hz的,又是OLED,又是萊茵低藍光,又是潘通認證的一大堆,可螢幕解析度依舊是1080P起步啊。 雖然現在筆記本螢幕已經是2K、4K比較普及的年代,但是很多主流機型依然在1080P上晃盪,咱就說統一2K起步很難嗎? 其實從2013年開始,1080P螢幕就已經逐漸取代1366 x 768而開始普及,至今已經超過了10年。說實話對於目前的筆記本電腦而言,1080P真的可以從主流產品里消失了,2K起步對於現在的筆記本電腦來說更加合適。 256GB固態硬碟超過12年 最後要說說固態硬碟。2011年推出的AlienwareM18x搭載256GB固態硬碟開始,這一標準容量持續到今天已經長達12年之久。 雖然從SATA到PCIe 4.0,固態硬碟性能提升巨大,但容量不升級的操作可是太騷氣了呀。 再者就是跟記憶體一樣的問題,固態硬碟價格不斷下降也跟各位OEM沒關系是吧?1TB PCIe 4.0固態硬碟價格單買都干到700左右了,OEM出個1TB固態硬碟的機器價格動輒就上萬?不至於吧。 此外,256GB固態硬碟空間在今天確實已經是捉襟見肘了。像《極限競速:地平線5》、《全面戰爭:戰鎚3》之類的遊戲一個已經100多個GB了,還256GB標配起步呢? 其實倒不如不配硬碟降點價,大家自己買固態加上去還好一些,否則256GB拆下來賣二手都不被人待見好吧。 結語 不得不說,16GB記憶體、1080P顯示屏、256GB SSD、這樣的配置確實是目前筆記本市場里銷量最高的那部分產品的標準配置,是各家廠商走銷量、獲利潤的主力機型。 但是細算下來,這些配置已經跟不上現在系統和軟體的要求了,尤其是相比處理器和顯卡的升級速度來說,這些完全可以用“停滯不前”來形容。 來源:快科技

3nm工藝 新款MacBook Air最快年底前發布:搭載自研M3晶片

據MacRumors的最新消息,蘋果內部正在研發將於2023年下半年發布新款MacBook Air,具備13英寸與15英寸兩種版本,將搭載蘋果自主研發的M3晶片。 消息稱,蘋果M3晶片最早與2022年6月被提及,將採用更高規格的3nm製程工藝,與5nm相比速度提升多達 15%,功耗降低 30%。 此外,台積電官方曾表示,將於今年四季度末開始生產3nm晶片,而3nm製程工藝(基於台積電N3P或N3S)也是今年下半年最值得期待的晶片工藝。 據半導體領域的專業人士分析,台積電3nm工藝目前的良品率已達到近70~80%,已接近與期初的5nm水平。 蘋果M2晶片與M1的整體性能提升幅度並不算大,主要是由於採用的都是相同的5nm製程工藝,僅憑借架構與核心頻率的差異也拉不開太大的性能。 而3nm製程作為工藝的節點,將為蘋果MacBook(M3)在性能和能耗比等方面做出更大的提升。 來源:快科技

令人發指 有些電腦硬體 12年了還在原地踏步

筆記本電腦性能每年都在提升,尤其是CPU與GPU,可以說是卯足了力氣往上干。 但偏偏是在別人努力往上游的時候,有些卻不自覺,不僅不想著力爭上游,而且還能給你動不動來個10多年都不變。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那些龜速進步的筆記本電腦部件,看看它們到底有多麼令人發指! ·16GB記憶體標配已超5年之久 首先就是記憶體容量。 2018年左右8GB記憶體逐步退出筆記本標準配置,16GB記憶體登上標配席位,至今已經五年多時間。即便記憶體價格已經腰斬再腰斬,標配32GB甚至64GB的機器要麼不多,要麼賣的死貴。咋了?OEM出產品不受記憶體降價影響是吧? 再者,從DDR3到DDR4再到DDR5,從Windows 8到Windows 10再到Windows 11,記憶體規格和系統對記憶體容量的需求一直在變,但偏偏就是記憶體容量不給你升級,都2023年了,16GB依然是筆記本的標準起步配置。 對於這一點我想問問各位產品經理,Windows 11系統里用16GB記憶體您覺得流暢嗎? 你還別跟我爭,爭就甩你一張圖自己品: 在打開WPS、Photoshop、Chrome瀏覽器之後,記憶體占用已經達到47% Windows 11系統進入之後隨便開啟一些軟體,記憶體占用率就接近甚至超過50%。注意,這還是沒有使用軟體的情況,但凡用PS加載幾張圖片,PR加載上視頻工程文件,WPS多開幾個文檔表格PPT,Chrome多開幾個網頁,記憶體占用輕松過80%好吧。 ·1080P螢幕普及超過10年 其次升級緩慢的就是螢幕。 別看這幾年什麼刷新率144、240、300、360Hz的,又是OLED,又是萊茵低藍光,又是潘通認證的一大堆,可螢幕解析度依舊是1080P起步啊。 雖然現在筆記本螢幕已經是2K、4K比較普及的年代,但是很多主流機型依然在1080P上晃盪,咱就說統一2K起步很難嗎? 其實從2013年開始,1080P螢幕就已經逐漸取代1366 x 768而開始普及,至今已經超過了10年。說實話對於目前的筆記本電腦而言,1080P真的可以從主流產品里消失了,2K起步對於現在的筆記本電腦來說更加合適。 ·256GB固態硬碟超過12年 最後要說說固態硬碟。 2011年推出的AlienwareM18x搭載256GB固態硬碟開始,這一標準容量持續到今天已經長達12年之久。雖然從SATA到PCIe 4.0,固態硬碟性能提升巨大,但容量不升級的操作可是太騷氣了呀。 再者就是跟記憶體一樣的問題,固態硬碟價格不斷下降也跟各位OEM沒關系是吧?1TB PCIe 4.0固態硬碟價格單買都干到700左右了,OEM出個1TB固態硬碟的機器價格動輒就上萬?不至於吧。 此外,256GB固態硬碟空間在今天確實已經是捉襟見肘了。像《極限競速:地平線5》、《全面戰爭:戰鎚3》之類的遊戲一個已經100多個GB了,還256GB標配起步呢?其實倒不如不配硬碟降點價,大家自己買固態加上去還好一些,否則256GB拆下來賣二手都不被人待見好吧。 ·結語 不得不說,16GB記憶體、1080P顯示屏、256GB SSD、這樣的配置確實是目前筆記本市場里銷量最高的那部分產品的標準配置,是各家廠商走銷量、獲利潤的主力機型。 但是細算下來,這些配置已經跟不上現在系統和軟體的要求了,尤其是相比處理器和顯卡的升級速度來說,這些完全可以用“停滯不前”來形容。 來源:快科技

全世界通用的3DMARK如何使用 細分功能詳解

作為顯卡測試的標杆工具,3DMARK自1998年來一直“筆耕不輟”,截止目前已經非常完善,而且在2022年又新增了非常多的功能,今天就位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如何用這款軟體來測試顯卡。 3DMARK測試軟體在steam有賣,目前降價85%售價13元,還是非常實惠的,有想測試一下顯卡的玩家可以抓緊購買。 打開3DMARK首頁會有一些基本信息,還有運行測試,不過我們一般不在此頁面測試,只是查看一下基本的系統信息。(目前家中自用的筆記本沒有顯卡,大部分測試都無法進行,所以就不安裝了) 點擊右上角的基本測試會出現更多測試內容,我們通常的顯卡測試這些項目都會涉及到,最下面Fire Strike、Fire Strike Extreme和Fire Strike Ultra是我們通常說的DX11套裝,這三個測試項是基於DX11環境下三個不同解析度的測試。 而Time Spy、Time Spy Extreme則是基於DX12環境下的不同解析度測試。這幾個項目在顯卡測試成績中都非常重要,所以全部需要測試。 而PortRoyal則是光追測試項,對於NVIDIA以RTX前綴開頭,AMD RX 6000系以上,也就是支持光線追蹤的顯卡則需要測試該項目。 SpeedWay測試也是在2022年新增的,基於DX12的測試,但不同於TS套裝,它的測試更嚴格。 DirectX12 Ultimate 性能的顯卡基準測試。要運行此測試,顯卡必須支持DirectX12 Ultimate 並包含 6GB 及以上顯存。 這項測試結合了實時光線追蹤和傳統渲染技術來測量顯卡性能。場景含有光線追蹤反射、實時全局光照、網格著色器、體積照明、粒子和後處理效果。 並且有意思的是,Speed Way測試支持自由探索場景,可查看光照及攝像機設置的改變如何影響視覺效果。 在其他功能測試中,主要測試的則是DLSS、XeSS這些功能,並且預計在2023年AMD的FSR測試也會登錄3DMARK。 這些測試用戶可根據自己選擇安裝,另外所有的測試項目全是免費的,買了3DMARK之後不需要額外的費用。 Fire Strike測試信息 回到顯卡測試,我們以Fire Strike來舉例,在首欄的詳細信息中可以看到測試的具體項目,每個項目的測試目的也都寫的很清楚,這里就不做贅述了。另外在右邊會有高分的名人堂展示。 在詳細信息中其實沒有什麼值得特別關注的,我們主要看自定義一欄,在這里會有很多設置選項。 首先如果我們只想測試顯卡成績,可以把左邊欄的物理測試和綜合測試關掉,除此之外其他的選項均不動。 對於常年測顯卡的編輯來說右上角的“包括演示”選項都是關掉的,這個選項打開後,無論顯卡成績測完與否,都會跑完全部動畫,而關閉後,測試成績出來後就會停止測試。 測試完成後會出現整體的結果,由於我們只選擇了顯卡測試,所以只有顯卡分數,如果物理測試和綜合測試都勾選這里會有完整分數。 除此之外,在下方還會有詳細的不同時間段的硬體工作情況,如幀率、CPU溫度、GPU溫度、GPU負載以及時鍾頻率等。如果覺得自己測的顯卡分數過低,也可以從這里查看究竟是哪部分導致的。 比如此前我們使用最新的13900K測試,發現分數還不如12900K,其實是因為3DMARK的測試對於CPU性能占用不高,所以13900K默認使用小核心運行。而從上圖中的反應就是GPU無法滿載,幀數相比第二部分測試低很多。 除了常規的基準測試外,在上邊欄還有壓力測試,壓力測試是檢查系統穩定性的,作用就是拷機測試。3DMARK的壓力測試比較嚴格,我們一般使用Furmark的甜甜圈拷機,如果能夠穩定不掉頻也是可以的。 壓力測試的選項不用調整,直接點擊運行壓力測試,開始後會經過漫長的運行測試,時間大約20分鍾,在此過程中顯卡會一直滿負載運轉,軟體會測試在該程序運行過程中顯卡工作是否穩定。 好了以上就是顯卡測試軟體3DMARK的簡單介紹以及用法,當然3DMARK只是測試顯卡的一款軟體,還有更多輔助軟體來進行顯卡測試,如GPUZ和Furmark等等。 來源:快科技

2023年電腦城奸商依然猖狂:3千元筆記本賣5千 出庫不能退

提到電腦城,很多人的第一想法就是“奸商”,各種以次充好、強買強賣、系統加價……被騙的人數不勝數。 隨著電商的崛起,電腦城的規模已經壓縮到史低,部分電腦城甚至可以用“苟延殘喘”來形容,不過就在這種環境下,依然有奸商不斷坑害消費者。 近日,B站精通電腦的UP主“阿狸才不是受”就發視頻實錄自己去電腦城買筆記本的遭遇。 視頻中,該UP主去電腦城買一台神舟Z7遊戲本,這款筆記本在京東售價4799元(i5-12450H 16G 512G RTX3050)。 聽聞需求,電腦城一商家報價4800元,不過接下來一幕讓UP主大跌眼鏡。 商家稱神舟是3、4線品牌,有點Low,CPU是12450,別人家都是12500,性能沒人家強,3050顯卡只有4GB顯存,屬於閹割版,並推薦3060版的,說6GB顯存就是滿血版的。 其實,顯卡的滿血、殘血,指代同一張顯卡的不同功耗(TGP)版本,同樣是標準版顯卡的情況下,“殘血”和“滿血”只有功耗區別。比如RTX3070 Laptop,125W~140W被稱為“滿血版”,80W~95W被稱為“殘血版”。 商家還稱,3050顯卡玩不了吃雞,玩《英雄聯盟》只有80幀。看意思還是推薦購買更貴的筆記本。其實,就算是Intel的核顯都能達到150幀,更別說3050這種獨顯了。 而當UP主付款後,更狗血的來了。商家居然問:“主板要什麼牌子的,現在給你組裝。” 商家稱,神舟都是組裝的,可以自己DIY,外殼要個粉色的都可以。並揚言“京東也是組裝的”。 UP主提出質疑後,商家稱出庫就不能退了。“你又不是買好多值錢的東西,本來小東西出了庫是退不了的。幾千塊值什麼錢?” 最後,UP主表示自己不要了,商家這才妥協,給UP主換了一台全新正品。 視頻地址:。 網友也紛紛表示電腦城坑人不淺: -這些實體店的,只要你戳破他們,就會急眼甚至罵人別問我怎麼知道 -我同學最慘的經歷就是他在網上已經看好了各種配件 找父母要錢。他父母堅持要帶他去電腦城被坑, 同樣的8000塊 整了套i3 12+ 1650 16+512 他已經足足被我們笑了兩年了。 -我之前南京同事來北京出差,自己跑去逛電腦城,花9500買了個5000的配置,還挺高興。後來我帶著他找上門去了,對面還要動手,看我是本地人也沒敢太放肆。最後也退不了,換了個8000多配置的電腦了事了 -別說是小白,就算是我這樣自己裝機25年的老傢伙,也不敢去實體店,就算你懂cpu主板記憶體三大件,他們還能給你折騰顯卡電源硬碟,再不行還有顯示器機箱鍵盤滑鼠音箱,總之,只有你想不到的,沒有他們做不到的 來源:快科技

為什麼手機的記憶體都到了16GB 電腦才普及8GB呢?

大家有沒有發現,現如今手機的運存的容量突飛猛進,從最初2G、4G、8G再到16G。而PC這邊卻一直不溫不火的8G、16G、32G、64G,基本現如今8G和16G算是在售PC的主流配置。 那麼,為什麼手機的記憶體提升會這麼快,幾乎一年一提升,而電腦這邊卻幾年也不會大幅提升呢?今 天咱們就來一起看看到底是什麼因素導致這一切發生。 為什麼手機的記憶體都已經來到了16GB電腦才普及8GB呢 1 使用需求不同 首先,所有產品的配置都是基於用戶使用需求來配置的。手機也好PC也罷,如果用戶不需要那有何必去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時間去推出呢。 所以手機和電腦記憶體為什麼升級的速度不同截然不同主要源於使用需求不同。手機已經成為人們的日常用品,使用頻率極高,對於記憶體要求也更高,無論是容量還是響應速度都要更大更快。 而PC這塊除非工作、遊戲和特殊工作,大部分情況很少有人下班之後到家再開電腦了,使用頻率相對較低。 手機和PC的使用需求各不相同 ,所以最終導致手機運存提升更快。 2 運行的系統機制不一樣 除了上面說的原因,另一個原因就是手機系統和PC的系統運行機制不同,手機系統不管是安卓還是iOS系統只要你不完全退出App,App會掛在後台,你可以在幾個App之間進行切換,甚至手機發展到現在還有些手機支持多App同屏運行,這些功能對於手機的記憶體要求就非常高,不管是容量還是響應速度都有很高的要求,但凡差一點用起來要麼卡頓、要麼卡頓。 而電腦這邊雖然系統後台也會掛著許多軟體,但真正運行的軟體一般都是2-5個之間,比如你掛著微信/QQ,再開個網頁,最後你可能會打開個遊戲玩玩,雖然也是多應用掛起,但你基本不會頻繁在這些應用軟體之間切換,所以PC系統對記憶體的要求並不是特別高,除了遊戲、視頻剪輯等特殊使用需求,日常瀏覽個網頁,聽聽歌,追追劇都不需要占用那麼多的記憶體。 3 廠家要賺錢 最後,其實最大的原因就是手機廠家要考不同的運存和存儲規格來賺錢,由於手機不想電腦可以自行升級更換記憶體條,所以用戶買到手里的手機出廠運存是多大就是多大,也就意味著你選擇什麼檔位的手機就會帶來什麼樣的使用體驗,後續你覺得用起來不爽或想升級只能重新購買手機,自己是無法升級運存的。 而電腦則不同,除了一體機和個別品牌電腦的筆記本,記憶體完全可以自行升級。 所以導致手機廠家通過瘋狂“堆料”拔高配置來提升單機的利潤,這其中記憶體就是關鍵參數指標之一。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