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人臉識別

Tag: 人臉識別

《特戰英豪》人臉識別介紹

無畏契約人臉識別 1、本次人臉識別系統只是小范圍測試,目前只針對高危或者異常帳號玩家。 2、這類玩家在登陸遊戲時,會提示需要驗證身份,啟動器和WEgame都會提示。 3、這時需要到微信搜索騰訊安全中心公眾號,在公眾號里綁定QQ號。 4、然後在限制查詢中找到無畏契約,選擇解除限制,會提示要人臉認證。 來源:遊俠網

全國政協委員於欣偉建議 強制人臉識別登錄網游

全國政協委員於欣偉持續關注青少年沉迷網游問題,今年全國兩會期間,她預備提交預防未成年人沉迷網游的提案,建議強制採用人臉識別登錄網路遊戲。此外,於欣偉建議壓實企業、學校與家長的責任,加強對家長技術手段的輔導。 ...

機器人公司想用 20 萬美元「買斷」你的臉,如果它足夠友好

倒賣人臉信息的黑色產業鏈,我們或已見怪不怪,對於個人來說獨一無二的人臉,在別人手里可能就是流動的數據和牟利的手段。但有人光明正大地找上了你,花錢買你這張臉的永久使用權,你願意嗎? ▲ 圖片來自:Gizmodo 近日,機器人公司 Promobot 向全世界發出一項徵集,目標是一張「kind and friendly」的臉以及這張臉的永久使用權,報酬 20 萬美元,申請方式就是發送臉部照片。它考慮所有 25 歲以上的人,不限種族不限性別,只要看起來「和藹可親」。 Promobot 是一家機器人初創公司,2015 年在俄羅斯彼爾姆成立,自稱是北歐和東歐最大的「服務機器人」製造商,為 40 個國家和地區的客戶研製各種場所的服務機器人,包括但不限於日托中心、警察局、機場、超市、醫院。 ▲ 圖片來自:Promobot 他們主要提供三種機器人——最主流的服務機器人 V.4、仿人機器人 Robo-C 以及測體溫的溫控機器人 Thermocontrol。Promobot 在官網介紹道: 我們在機電一體化、電子、人工智慧和神經網絡、自主導航、語音識別、人造皮膚和肌肉以及人機互動等領域進行開發。 這項看起來非常像噱頭的徵集,就是 Promobot 服務於某匿名客戶的「Humanoid」項目,為此他們要創建一個新的、超現實的機器人系列。 公司將為成功申請者製作面部和身體的 3D 模型,該模型有望最早從...

遊戲防沉迷效果如何?有報告稱近五成家長認為需強化人臉識別

最嚴「限游令」出台2個多月後,有數據顯示,未成年人的遊戲時長得到一定管控。11月5日,伽馬數據發布《中國遊戲產業未成年人保護進展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顯示,政策落地後,有四成家長顯著感知孩子遊戲時間減短,85.8%的未成年人在玩遊戲過程中曾被防沉迷限制,說明相關措施對於防範未成年人沉迷遊戲產生一定的推動作用。 ...

騰訊回應 「60 歲老太凌晨用趙雲拿五殺 」:17 次人臉識別均通過驗證

近日,網上流傳著一張 「60 歲花甲老太太,凌晨三點排位用趙雲拿五殺,讓騰訊陷入沉思」的圖片,引發了網友熱議。對此,@騰訊成長守護平台 今日在社交平台發布公告稱,關於網傳圖片 「60 歲老人凌晨三點排位」一事,官方高度關注,並迅速開展了核實工作,經過近 3 天的篩查比對,最後成功鎖定到 1 個遊戲帳號。 騰訊表示,從今年 3 月到現在,該帳號因屢被判定疑似未成年人操作,前後共計 17 次觸發並全數通過了騰訊健康系統的人臉識別驗證,系統認為確系「本人」在進行遊戲。 騰訊表示,無法判斷現實中該帳號是否屬於「他人代過人臉」,也沒有相關權限在企業後台數據之外做進一步確認。 此前,國家新聞出版署下發《關於進一步嚴格管理 切實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網路遊戲的通知》,進一步嚴格管理措施,提出了嚴格限制向未成年人提供網路遊戲服務的時間、嚴格落實網路遊戲用戶帳號實名注冊和登錄等要求。 來源:cnBeta

一個人打 1000 份工,「不要臉」居然成了一種新的賺錢方式

先來玩個小遊戲。 猜猜這 4 個人,哪個是真,哪個是假? 答案是:左邊兩個是 AI 生成的假人,右邊兩個是真人。 再猜猜,下面這一批人,哪些是真,哪些是假? 好吧,其實他們都是假的。但他們的臉,全都來自真實的人。 初創企業 Hour One 讓他們憑借著自己的臉,就能在全球不同國家、不同領域、不同企業做著不同的工作,用用任何一種語言說任何的話。 一個人,甚至能在 1000 個視頻中,做 1000 份工作。 而人們要做的,只是「出租」自己的臉。 如何「賣臉」? 關於「換臉」技術,其實我們已經並不陌生。 比如讓自己的臉在 app 里變老變小變性別;比如明星不用去到現場拍戲,臉就能在視頻里無縫合成。 前陣子,英偉達發布會曝光的黃仁勛「數字替身」,更是讓人見到了 AI 以假亂真的技術…… Hour One 的技術和 Deepfake(深度偽造)類似,但又有點不一樣。 Deepfakes 是將拍攝的人臉疊加在現有鏡頭上,而 Hour One 是讓人們拍攝臉部視頻後,再由 AI...

探訪居民樓人臉識別系統:多淪為擺設 居民直言「怕泄露,不安全」

近兩年,大多數居民社區「趕時髦」裝上的人臉識別門禁系統,如今這些設備正面臨著淪為擺設或被拋棄的命運。幾天前,最高法明確規定:物業不得強制將人臉識別作為出入小區的唯一驗證方式。針對此前居民反饋「因未錄入人臉信息而不得進入小區單元門」等問題,此次立法為居民社區場景的人臉識別信息保護提供了法律依據。 文 | 新浪科技 周文猛 編輯 | 韓大鵬 近日,新浪科技走訪了朝陽、海淀等多個已安裝人臉識別系統的社區發現,事實上早在立法出來之前,絕大多數社區的人臉識別系統,便已接近閒置或者候補使用的狀態,真實推廣落地的速度,遠沒有想像中迅速。 對於閒置和候補的原因,小區物業人員普遍認為,在社區引入人臉識別設備,能夠更精準的識別出入小區人員,讓小區管理變便捷高效,設備閒置有些可惜。但居民們則普遍認為,社區安裝人臉識別設備固然帶來了便利,但如果發生信息泄露可能造成嚴重損害,因此配合使用並不積極。 多地走訪:系統看似普及,但使用率低 2017年,伴隨著昌平區頂秀青溪家園、朝陽區康宏瑞普小區和順義區石園北區小區成為北京市首批3個智慧社區建設試點工程,北京市智慧社區的建設開始起步,隨後幾年間,智慧平安社區建設及老舊小區改造等紛紛上演,各類型機構紛紛在這個領域挖掘商機。 不過,對於這些已經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的社區而言,目前其擺設的價值,似乎遠高於實用。 在北京南湖中園社區,從去年5月開始引入人臉識別門禁設備。不過,曾有業主爆料因錄入失敗而被拒之門外。 新浪科技走訪發現,目前該社區僅有部分社區單元樓安裝了人臉識別門禁設備,但更多用戶選擇用其他開門方式,例如密碼、二維碼等。 該社區居民直言道,「剛開始安裝的時候,有人反映刷臉進出可能存在安全隱患,於是不願意配合,後來社區也做了調整,大家也可以通過其他方式驗證開門」。 南湖中園社區居委會告訴新浪科技,「單元樓刷臉已不是唯一進入方式,刷卡也可以進入,而且已經幫大多數居民辦了門禁卡了」。 不過,小區大門的人臉識別系統則幾乎處於閒置狀態,該系統界面一直處於黑屏閒置狀態。 但在新浪科技同樣走訪的西北旺鎮青棠灣、海淀西六里屯以及頤和山莊亮甲店等小區內,目前這些區域單元樓安裝的門禁設備也都幾乎處於閒置狀態。「白天所有社區單元門均不上鎖,晚上被用到的機率也極低。」 (亮甲店社區) (西六里屯社區) 百姓心聲:認可便利性、但不放心安全 「目前,我們公司的寫字樓進出口已經安裝了人臉識別系統了,現在我上下班都是刷臉打卡,但是社區的人臉信息我一直沒錄入,覺得不太放心。」亮甲店社區居民周昊對新浪科技表示。 在他看來,在寫字樓、商超等場景接觸了大量攝像頭後,自己的人臉信息可能早已成為了其他人臉識別技術平台中的大數據信息,但在涉及更多個人隱私的社區及家庭住址場景,他非常不願意在這一個環節失去自主權。「畢竟,房子是我花錢買的,攝像頭裝到家門口合不合理我說了算。」 當然,一部分業主反對在社區使用人臉識別技術的同時,他們對於人臉識別技術的運用所帶來的便利性,也表示認可。 據2020年人臉識別應用公眾調研報告,在參與調研的2萬名調研對象中,有六成受訪者認為人臉識別技術存在濫用趨勢,三成受訪者表示已因人臉信息泄露、濫用而遭受隱私或財產損失。但即便如此,在便捷性感受方面,報告顯示仍有9類場景平均分超過80分。 顯然,受訪者對人臉識別的便捷性,普遍持認可態度,只不過在接受度層面,依然需要時間的沉澱。 專家解讀:人臉信息被泄露風險極高 此前,清華大學法學院教授勞東燕在看到一些小區改裝門禁系統、要求業主掃碼上傳人臉等信息時,曾與相關街道、居委會及物業人員等人員交流「人臉信息保存在哪兒」,但得到的答復卻是,「可能放在物業的區域網,又或者和有關部門的系統聯網。」 這種模稜兩可的回復,讓勞東燕社區人臉識別技術的引入可能存在安全隱患。「人臉識別技術本身存在不穩定性,數據保護也需要不斷地升級,這可能會導致小區物業會缺乏動力和成本去進行專門的數據維護和管理。」勞東燕表示。 同樣,某社區居委會在被問及「人臉信息存在哪兒」時,對方的答案同樣缺乏指向性,對於數據安全保障的策略給不出太多確切說法。 「事實上,現在人臉識別已經是平民化技術了,算法都是公開的,各個公司調一些細節的參數,便可得出自己的模型。」在人工智慧行業解決方案專家何靜看來,如今人臉識別技術已經成為了基礎層技術,越來越多強IT能力的企業均可以開發出自己的人臉識別系統,但由於這些企業信息安全保護的能力與意識均參差不齊,人臉信息被泄露或非法交易的風險極高。 「人臉信息屬於高度敏感的個人信息,唯一辨識度極高,安全風險高、隱患大,一旦泄露很難補救。人們需要加強對自我人臉信息的保護」,何靜對新浪科技表示。 7月28日,最高法明確規定物業不得強制將人臉識別作為出入小區的唯一驗證方式之後,瞬間引發外界討論。在小部分討論者認為將人臉識別引入社區有助於提高社區管理效率的對立面,大多數人員則提及了個人隱私保護的問題。顯然,在社區人臉識別技術的使用層面,人們讓渡安全進而獲取便利性的意願度並不那麼高。 或許對於越來越多的小區而言,在引入人臉識別系統之後,用「刷臉」代替「刷卡」究竟是一件好事還是壞事?依然需要時間的驗證。畢竟,人工智慧技術的發展及其產品落地運用,從一開始便飽受外界爭議。 來源:cnBeta

《英雄聯盟》發布新聲明:注冊審查新增人臉識別驗證

《英雄聯盟》發布「峽谷之巔新賽季遊戲環境聲明」,峽谷之巔2021年下半賽季即將到來,由於消極遊戲、演員、帳號共享和帳號買賣等破壞遊戲環境的現象依然時有發生,為了有效控制違規遊戲行為,改善峽谷之巔遊戲環境,此次新賽季峽谷之巔的資格注冊審查將更為嚴格。 在現有的段位、遊戲信用分、手機驗證等信息審核的基礎上,升級實名制校驗為人臉識別驗證。在玩家的身份信息與帳號的實名認證信息一致的情況下,方可獲得峽谷之巔資格。同一身份信息和手機號僅可用於一個QQ帳號的申請。由於違規行為被取消資格的玩家將無法通過小號、買號等方式回到峽谷之巔。 關於本次峽谷之巔賽季切換的其他問題,請點擊前往FAQ>>> 來源:遊俠網

人臉識別攝像頭為什麼安不得?臉被偷了怎麼辦?

去年曾有新聞爆出,有人為了保護個人信息,戴着頭盔去看房。 因為一旦被拍到,可能要多花幾十萬。 如果當時人們的反應更多的是調侃,那在今年3.15晚會之後,更多人可能感到的是恐懼。 據3.15晚會爆料,在科勒衛浴、寶馬、MaxMara等門店,都安裝了大量人臉識別攝像頭,客人一進店,性別、年齡、第幾次到店,甚至當時的心情狀態等信息都被打上標簽,上傳至後台,成為了營銷依據。科勒衛浴的人也在采訪中承認,「一個人過來了,B店就會提示這個人也逛過A店,那麼在B店這邊,如何去接待這個人、如何報價,就有一個心理准備了」。 除了為科勒提供攝像頭設備的蘇州萬店掌,被曝光的還有廣州雅量科技、上海悠絡客、蘇州萬店掌、深圳瑞為等三家。 報道中,僅其中一家就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安裝了上百萬個終端設備,收集上億條個人數據。一旦發生泄露,後果不堪設想。 原來在消費者不知情的情況下,一張收集面部信息的天羅地網已經織就,我們的臉成為無數商家的「盤中餐」。 人臉識別攝像頭為什麼安不得? 「此次曝光的范圍之廣、涉及人次之多、所收集的個人數據體量之大,引發了社會大眾的強烈討論,涉嫌違反多部關於個人信息隱私安全的法律法規。」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顧問、歐盟注冊信息隱私專家白一方律師明確表示。 商家在店里安裝電子監控攝像頭,是生活里隨處可見的做法。但白一方說,這和人臉識別攝像頭不能相提並論。 她表示,電子監控攝像頭一般收集圖像或聲音信息,不會具體到可識別的個人細節,更不會對生物識別信息進行獲取分析,收集到的個人數據一般也不會直接聯繫到特定個人。這類攝像頭監控的目的通常是防止盜竊等犯罪,保障公共安全、營業場所安全秩序等。 但帶人臉識別功能的攝像頭不一樣,這種具體到性別、年齡、面貌等詳細生物信息的收集行為顯然超出了必要性和最小化的范疇。 白一方強調,商家要進行人臉識別,收集個人生物標識信息,必須依法在收集前就明確告知消費者,讓消費者在完全知情的情況下,給出自主、具體、清晰明確的同意授權。 而目前這些商家的人臉識別行為都是自動進行的,消費者毫不知情,更遑論給出自主明確的同意授權。這樣的個人數據收集是違法的。 「人臉識別的公共討論非常多,從目前來看焦點集中在技術使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數據的流轉使用、公民的權益保護等多個方面。」北京師范大學網絡法治國際中心執行主任、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沈括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 他坦言,在人臉識別技術的使用中,目前面臨着法律規范明文直接規定稀少、邊界界定社會共識不足、和其他權益例如隱私保護權益的銜接不清晰等很多問題。 侵犯個人信息後果嚴重 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民法典人格權編當中,強調了個人信息屬於隱私權的一部分,並明文規定了保護個人信息、個人信息的基本范疇、處理個人信息的基本要求及原則、例外情況等。 同時,去年相繼公布的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徵求意見草案,通過政策方向和具體落實細節兩個方面,對個人數據的保護進行全面規范。 其中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還明確了違反法律的責任及後果,可能導致責令整改、對違法機構的罰款可高達五千萬元或者上年度營業額百分之五、對主要負責人的罰款可高達一百萬元。 白一方表示,將以此為基礎,建立起針對個人數據保護的全面性、專門性法律保護制度。 今年1月,民法典實施後全國首例個人信息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進行了宣判,杭州互聯網法院作出賠償公益損失、媒體公開賠禮道歉的判決。 但這筆賠償款項並非面向受影響的個人,而是用於個人信息保護等公益事項。 白一方說,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告知是否進行了人臉識別或其他個人數據的收集處理,遇到相關違法情況,可以向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費者保護協會等相關機構進行投訴;如果因信息安全影響,受到人身、財產上實際可量化的損害,可以通過訴訟方式,要求侵害人停止數據侵權行為,並根據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要求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 「人臉等敏感數據的保護需要明確、權威、高效公共監管機關,保持全流程的外部監管,平衡具體場景當中的利益衝突,及時糾正處置各類主體的侵害行為。」吳沈括說,消費者保護組織、新聞媒體等在內的各類社會主體也應持續強化社會監督,培育用戶的維權意識,促進各類數據業務主體的合規意識,為社會打造保護個人信息的良性氛圍。 來源:科技日報 文中圖片來自央視財經 來源:cnBeta

多商家被曝「偷臉」 人臉識別監控錯在哪?

「為保護個人信息,戴着頭盔去看房」,去年這則新聞曾引發一陣熱議。在今年3·15晚會上,人臉識別技術的濫用成為曝光重點。據報道,在科勒衛浴、寶馬、MaxMara等門店,都安裝了人臉識別攝像頭,一進店,顧客性別、年齡、第幾次到店,甚至心情狀態等信息都被打上標簽,上傳至後台,成為營銷依據。 本報記者 崔 爽 科勒衛浴也在采訪中承認,「一個人過來了,B店就會提示這個人也逛過A店,那麼在B店這邊,如何去接待這個人、如何報價,就有一個心理准備了。」 除了為科勒衛浴提供攝像頭設備的蘇州萬店掌,被曝光的還有廣州雅量科技、上海悠絡客、蘇州萬店掌、深圳瑞為等3家。報道中,僅其中一家就已經在全國范圍內安裝了上百萬個終端設備,收集上億條個人數據。一旦泄露,後果不堪設想。 很多消費者第一次知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一張收集面部信息的天羅地網已經織就,我們的臉成為無數商家的「盤中餐」。 商家進行人臉識別 需要消費者的同意授權 「人臉識別的公共討論非常多,從目前來看焦點集中在技術使用的必要性和合理性、數據的流轉使用、公民的權益保護等多個方面。」北京師范大學網絡法治國際中心執行主任、中國互聯網協會研究中心副主任吳沈括對科技日報記者表示,在人臉識別技術的使用中,目前面臨着法律規范明文直接規定稀少、邊界界定社會共識不足、和其他權益例如隱私保護權益的銜接不清晰等很多問題。 「此次曝光的范圍之廣、涉及人次之多、所收集的個人數據體量之大,引發了社會大眾的強烈討論,涉嫌違反多部關於個人信息隱私安全的法律法規。」北京清律律師事務所顧問、歐盟注冊信息隱私專家白一方律師明確表示。 白一方說,商家在店里安裝電子監控攝像頭,是生活里隨處可見的做法。但這和人臉識別攝像頭不能相提並論。 「電子監控攝像頭一般收集圖像或聲音信息,不會具體到可識別的個人細節,更不會對生物識別信息進行獲取分析,收集到的個人數據一般也不會直接聯繫到特定個人。」白一方說,這類攝像頭監控的目的通常是防止盜竊等犯罪,保障公共安全、營業場所安全秩序等。 白一方強調,帶人臉識別功能的攝像頭不一樣,這種具體到性別、年齡、面貌等詳細生物信息的收集行為顯然超出了必要性和最小化的范疇。 「商家要進行人臉識別,收集個人生物標識信息,必須依法在收集前就明確告知消費者,讓消費者在完全知情的情況下,給出自主、具體、清晰明確的同意授權。」白一方說,而目前這些商家的人臉識別行為都是自動進行,消費者毫不知情,更遑論給出自主明確的同意授權,這樣的個人數據收集是違法的。 法律不斷完善 侵犯個人信息後果嚴重 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民法典人格權編當中,強調了個人信息屬於隱私權的一部分,並明文規定了保護個人信息、個人信息的基本范疇、處理個人信息的基本要求及原則、例外情況等。 同時,去年相繼公布的數據安全法、個人信息保護法徵求意見草案,通過政策方向和具體落實細節兩個方面,對個人數據的保護進行全面規范。其中個人信息保護法草案還明確了違反法律的責任及後果,可能導致責令整改、對違法機構的罰款可高達五千萬元或者上年度營業額百分之五、對主要負責人的罰款可高達一百萬元。 白一方表示,將以此為基礎,建立起針對個人數據保護的全面性、專門性法律保護制度。 今年1月,民法典實施後全國首例個人信息保護民事公益訴訟案進行了宣判,杭州互聯網法院作出賠償公益損失、媒體公開賠禮道歉的判決。但這筆賠償款項並非面向受影響的個人,而是用於個人信息保護等公益事項。 白一方說,消費者有權要求商家告知是否進行了人臉識別或其他個人數據的收集處理,遇到相關違法情況,可以向互聯網管理部門、工商部門、消費者保護協會等相關機構進行投訴;如果因信息安全影響,受到人身、財產上實際可量化的損害,可以通過訴訟方式,要求侵害人停止數據侵權行為,並根據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要求消除影響、賠禮道歉、賠償損失等。 「人臉等敏感數據的保護需要明確、權威、高效公共監管機關,保持全流程的外部監管,平衡具體場景當中的利益衝突,及時糾正處置各類主體的侵害行為。」吳沈括表示,消費者保護組織、新聞媒體等在內的各類社會主體也應持續強化社會監督,培育用戶的維權意識,促進各類數據業務主體的合規意識,為社會打造保護個人信息的良性氛圍。 來源:cnBeta

被錯用的「人臉識別」,四家企業被爆出,涉及完成產業鏈

你的「臉」可能已被非法採集和盜用!在今年的315晚會上,第一個被點名的是科勒衛浴,其背後是近年來特別火的人臉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技術,用的合法合規,可以用於安保、安防、人臉支付等場景;而用的不好,必然會成為盜取用戶隱私的隱患。 科勒衛浴成為央視315晚會的曝光非法採集並使用人臉信息的切入口,作為商家,對於用戶人臉信息的採集與使用可以用於精準營銷,包括潛在用戶信息分析,用戶購買喜好、商品報價等。 使用場景背後,是一整條完成的產業鏈,從人臉識別技術、攝像頭、系統到提供專業的人臉互動營銷解決方案。目前,在315中已經被爆出的使用商家有科勒衛浴、蘇州大劇院、深圳市某寶馬汽車4S店、無錫寶馬汽車4S店、港匯恆隆MaxMara專賣店等;而被爆出的出售人臉識別攝像頭以及人臉識別系統的是蘇州萬店掌」、「 悠絡客電子」、「 雅量智能」、「瑞為」四家企業。 在法律層面上,在採集或使用人臉識別信息上,早已有相關明文規定。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布的《個人信息安全規范》明確規定,人臉信息屬於生物識別信息,也屬於個人敏感信息,收集個人信息時應獲得個人信息主體的授權同意。2021年1月1日正式實施的《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五條明確規定,處理個人信息,應徵得該自然人或者其監護人同意。 但是在無感攝像頭(即不需要用戶主動同意便可採集人臉信息)的使用下,在我們周圍,偷偷獲取涉及我們隱私、財產安全的人臉識別攝像頭數量驚人,甚至這些最核心的生物識別信息,已經被和我們毫無關系的第三方公司所掌握。 被曝光的企業背景:騰訊投資、金沙江創投等均有參與融資 在315晚會上,涉及人臉識別系統的企業分別是蘇州萬店掌、 悠絡客電子、雅量智能、瑞為。獵雲網根據天眼查信息整理出這四家的基本信息。 來源:獵雲網 通過整理這四家企業信息不難看出,這四家企業分別在近10年內成立,其企業標簽上都打上了「人工智能」、「計算機視覺」等。在這四家中,以悠絡客電子和瑞為融資輪次最多,規模較大。此外,在具體的法律訴訟一欄中,這四家企業並沒有與人臉識別或隱私信息相關的訴訟公告。 從目前的合作夥伴來看,這四家企業有一個共同點,在零售領域有相對深度的合作夥伴和場景解決方案。 萬店掌就是其中一個典型的代表。據悉,2020年3月,官宣與海信智能商用達成戰略合作,據悉,雙方在軟硬件上的優勢互補將成為未來零售連鎖行業智能解決方案的一大亮點,同時,聯合開發定製智能設備,也在雙方的計劃之中。 此外,塗鴉智能也是其合作夥伴之一,官方表示,萬店掌與塗鴉智能將發揮各自領域的優勢,致力新零售數字化布局,深入零售與AIoT的跨界合作,涵蓋硬件接入、雲服務以及App軟件開發三方面,形成人工智能+製造業服務閉環的AI+IoT模式,給零售連鎖企業帶去更多智能化個性化的產品服務。 目前,萬店掌已陸續為近700家知名品牌,180000家門店持續提供服務。如波司登、老百姓大藥房、MaxMara、名創優品等知名品牌用戶,在國內百強藥店連鎖企業市場占有率高達60%。此外,萬店掌還與購物中心如SKP,廈門SM,長沙海信廣場等建立合作關系。在與SPK的合作中,就包含了人臉識別管理系統,對商場客流進行精準統計的同時,生成強大的顧客人臉畫像。 除了萬店掌外,瑞為的客戶群體也可見一斑,獵雲網從瑞為官方獲悉,目前,瑞為的落地場景有智慧機場,智慧園區,智慧車聯,智慧零售四類,合作客戶包括大興機場,首都機場,寶安機場,京東方,阿里巴巴,華為,中航信,安踏,七匹狼,萬科等。 目前,在四家的官網上,只有萬店掌掛出了一條顯目的聲明稱,公司已連夜成立專項組,緊急開展自查。同時,萬店掌還提到,對數據安全高度重視,並持續為此而投入。 來源:官網截圖 截止發稿前,其餘三家並未有所回應。此外,在悠絡客的官網上,仍舊標注有顯目的有165.6萬+品牌門店的行業經驗、200萬+雲平台攝像機接入量等數據標簽。 「人臉識別」信息非法採用背後有完整產業鏈條 在人工智能領域,計算機視覺是一個發展相對較為成熟的技術之一,且在計算機視覺上落地應用場景最為成熟和廣泛。目前,除了曠視、商談、依圖等頭部的人工智能企業外,計算機視覺技術已經逐漸在創業公司中作為核心技術出現。 從天眼查專業版數據來看,以「生物識別」和「計算機視覺」為搜索條件,共出現13900家企業(不包括港澳台地區),集中成立年份在近5年內,融資輪次多停留在天使輪和B輪融資上。 就央視315此次提及的四家企業中,都分別自研且涵蓋使用有計算機視覺技術,而這四家除了計算機視覺作為共同點而出現之外,通過人臉識別獲取信息並應用到不同場景的商家之上也是其業務共有特點之一。 通過人臉識別攝像頭採集人臉信息後,通過服務器上的總賬號進入後台隨時查詢各個企業的數據,甚至可以調用。完整來看主要形成一條完成的產業鏈,即人臉識別技術——人臉識別攝像頭——人臉識別系統——提供專業的人臉互動營銷解決方案——場景/商家。 在攝像頭上,央視采訪中,瑞為內部人員也多次提及關於無感攝像頭在客戶中的使用。而這些攝像頭在捕捉顧客人臉信息時,無需告知顧客,更無需經過顧客同意。攝像頭不僅記錄到訪人人臉信息外,還可以通過人臉識別系統,不帶口罩識別率95%戴口罩的情況下識別率能達到80-85%,能識別顧客的性別、年齡、甚至心情。 來源:央視3.15晚會 此外,在攝像頭背後的人臉識別系統上手動為被抓拍的顧客添加各種信息,商家還可以把某些特殊人員加入黑名單,包括手動標注,對像同行、職業打假人,記者之類的群體進行分類。 蘇州萬店掌薛經理透露,目前裝有人臉識別功能、客流管理這種攝像頭的門店就已經上萬,還不包括小客戶。悠絡客電子何經理也談到,有幾十上百萬個人臉識別攝像頭已經投入使用。 在商家層面,目前,除科勒衛浴外,央視還爆出蘇州大劇院、深圳市某寶馬汽車4S店、無錫寶馬汽車4S店、港匯恆隆MaxMara專賣店等都被爆出有使用具有人臉識別技術的攝像頭。 在這一樣一個鏈條完整的背景之下,最大的不確定性因素出現在第三方採集平台。此前後媒體報道,第三方平台採集到數據有兩種泄漏的可能:一種是黑客技術入侵數據庫,把庫里的信息拷貝盜走,很多公司都不知道自己的數據庫泄露了;另一種是公司內部有人拿數據出去倒賣交易。 值得注意的是,只有人臉識別的信息,用處並不大,但是一旦人臉信息和身份證信息相結合,就存在很大的信息安全隱患。目前來看,「照片活化」技術的使用,可以通過照片作出搖頭、點頭、眨眼、吐舌頭等動作,一旦加上手機號驗證碼,不法分子就可以冒用別人的身份去辦理網貸、注冊軟件或者網站、解鎖支付軟件、進准詐騙等。 此前,深圳龍崗警方就發現有轄區居民身份信息被人冒用,其駕駛證被不法分子通過網絡服務平台冒用扣分。 在非法人臉信息採集鏈條上,人的信息逐漸被「透明化」。 人臉識別在一定程度上給生產生活帶來便利,從刷臉支付,小區刷臉門禁、手機刷臉解鎖等日常生活場景到建立信息系統加速警方破案 人臉識別案件層出不窮,兩會相關提案超5次 人臉識別並不一定全部都是負面的。在人臉識別技術日益發展的今天,從刷臉支付,小區刷臉門禁、手機刷臉解鎖等日常生活場景到建立信息系統加速警方破案,科技向善帶來的利好也隨處可見。 但像非法採集人臉信息,侵犯隱私、數據泄漏等問題層出不窮,前不久樓盤人臉識別採集熱度還未退去,而這一次又曝光在其他生活場景下的未經用戶同意便非法採集並使用人臉信息的事件。 曾有報道稱,在杭州灣某地上班的李小姐在春節前輾轉幾個樓盤看房。當她打算享受購房優惠,通過中介機構分銷購房時,卻被無情地勸退。而中介給出的理由為「對不起,你已經被售樓處的人臉識別記錄了,沒法給你優惠。」此事發生後,有相關媒體記者對樓盤進行暗訪發現,在走訪的10個樓盤中,大部分都在售樓處的角落,安裝有人臉識別系統。 除了樓盤等銷售地點外,商超、品牌專賣店、4S店等成了人臉識別攝像頭的集中安裝地,通過人臉識別系統採集用戶信息,並針對不同用戶進行進准營銷已經成為行業中的常態。 人臉識別案件不斷發酵之下,315晚會曝光了此次事件,而在前不久的全國「兩會」上,據不完全統計,圍繞規范人臉識別應用的提出相關建議、提案的超過5次。 全國人大代表、暨南大學教授盧馨建議,立即清理整頓非必要的人臉識別,明確規定人臉識別使用范圍,她認為「人臉識別生物信息具有唯一性、永久性與不可替換性,一旦泄露即終身泄露」,並建議由公安部門統一承擔人臉識別應用的審批與監管職能,設立相應審批標準及程序,加強資源統籌、部門協作、信息共享。 慈谿市檢察院黨組成員、副檢察長朱紅暉指出,「從現有情況看,一些企業或單位運用人臉識別技術時,漠視公眾知情權隱私權。因此,希望各當事主體在經營過程中,自覺遵守消費者信息保護義務。」 此外,民革中央提交的相關提案中也談到了類似事件,提案顯示,推進人臉識別生物信息專項立法工作,為人臉識別技術在社會生活場景應用層面設立行政管理職責,集中整治不規范和非法安裝人臉識別攝錄採集,清理電子政務平台過度依賴人臉識別數據的安全漏洞等具體建議已被提出。 315過後,以「多家知名商店安裝人臉識別攝像頭」為主的話題沖上微博熱搜,在人臉識別技術帶來利好的背景之下,還有太多未知的隱私漏洞仍待解決。 「目前擁有的人臉數據量大概能有多少呢?」「肯定上億了,累計到現在肯定上億了。」 來源:cnBeta

蘋果發布iOS 13.5新測試版:改善戴口罩人臉識別體驗

蘋果在今天凌晨推送了iOS/iPadOS 13.5 beta 3測試版系統更新,上一個測試版本是iOS 13.4.5 beta 2。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蘋果推送系統更新的時間相比以往的慣例時間都往後推遲了一天,而新版本系統直接從iOS 13.4.5變成iOS 13.5也是和新冠肺炎疫情有關,圍繞大家使用iPhone的功能更新更是和新冠肺炎有關。 先說跳過iOS 13.4.5測試版的事情吧。為了實現之前公布的新冠肺炎疫情追蹤功能,蘋果在新版本系統當中引入了一個新的API,這個API可以使得設備之間通過低功耗藍牙構建追蹤系統,方便用戶了解周圍的疫情,從而規避接觸患者之類。正是因為引入了這個API,導致了新版本系統和iOS 13.4大版本不一致,所以蘋果就直接推出iOS 13.5 beta 3。 更新iOS 13.5版本系統之後,可以在設置、隱私、健康中看到新冠肺炎通知選項,用戶可以自主選擇開啟或者關閉。因為API的更改,蘋果還發布了Xcode 11.5的第一個beta版本,增加對新API的支持。 第二個是直接跟全面屏iPhone使用相關的優化。因為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大家在許多場景下都戴著口罩,因此就造成了Face ID直接「失明」的情況。針對這個情況,蘋果在iOS 13.5測試版系統當中修改了密碼彈出的邏輯,當設備檢測到用戶戴著口罩的時候,就會快速彈出密碼輸入界面,方便快速進入到iPhone。 其他方面,iOS 13.5 beta 3和之前的iOS 13.4.5測試版更新內容差不多,比如新的Apple Music分享功能等。 ...

時隔約半年,Google終於為Pixel 4系列人臉識別增加睜眼檢測

Google去年推出的Pixel 4系列的一大改動就是沒有使用指紋識別,而是把人臉識別作為設備的唯一生物認證功能,可用於解鎖手機、登錄App以及金融支付等等。不過,Google的新系列機型的人臉識別被發現用戶無需睜眼就可以順利通過人臉識別進入到手機。對此,媒體以及部分用戶紛紛表示對於手機信息的安全疑慮,而Google方面也在去年10月份的時候承諾推出系統更新增加睜眼檢測的支持。 在經過了大概半年的時間之後,Google推出了安卓系統的2020年4月安全修正檔,順便兌現了自己此前的承諾,為Pixel 4系列手機的人臉識別認證增加了睜眼檢測。更新系統之後,用戶就可以在人臉識別選項中看到一個「需要睜大眼睛」的可選項,開啟這個選項即可在人臉識別中啟用睜眼檢測。對於擔憂Pixel 4系列手機的人臉識別不夠安全的用戶,現在可以放心地設置人臉識別而不用擔心睡著之後媳婦兒偷偷解鎖你的手機了。 另一個值得注意的方面是,Google為了保證人臉識別過程的高效性,在Pixel 4系列機型上還使用了一顆Soli雷達來檢測用戶的行為,配合人臉識別傳感器等進行工作,帶來更加順滑的人臉識別體驗。而開啟睜眼檢測之後,人臉識別過程的要求可能相對就會變得嚴苛,比如說眼睛需要正視手機,解鎖速度可能會相對變慢。 除了增加人臉識別的睜眼檢測之外,新的安全修正檔更新還修復了兩個問題,一個是藍牙音頻丟失的問題,一個是記憶體泄露的問題,手持相關設備的用戶現在就可以檢查更新來升級到最新版本的安全修正檔。 ...
蘋果新動作 MacBooK將迎來Face ID 還能防止別人窺探屏幕

蘋果新動作 MacBooK將迎來Face ID 還能防止別人窺探屏幕

對於蘋果來說,或許是當時屏下指紋技術還不夠成熟,他們從iPhone X開始推行了人臉識別生物技術,不過從實際體驗來看,這個技術放在手機上局限性還是挺多的,而放到MacBook系列上就要好很多。PS:這次疫情iPhone的人臉解鎖確實備受吐槽.... 一直以來,蘋果對新技術的利用都很徹底,iPhone試探幾代後,Face ID開始運用到MacBook上就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據外媒報道稱,蘋果的一項新專利顯示,他們已經開始開始將Face ID部署到iPad平板和MacBook筆記本電腦上,以啟用防止未經授權的人窺探私密內容的屏幕加密功能,是不是很到位? 蘋果在專利上描述,這項專利可用於膝上型計算機、蜂窩電話、平板計算機之類的配有顯示屏的便攜式電子設備,同時設備還可留意是否有他人在凝視屏幕,從而將特定區域的顯示「加花」,但又不會影響用戶的正常工作(用戶需要先注冊特定的3D面部數據,以驗證允許瀏覽屏幕的一個或多個用戶)。 目前還不清楚蘋果的進度,但從一些新消息來看,蘋果會在今年發布全新的MacBook機型,不過它們使用Face ID的可能性並不大,而明年開始則希望比較大,畢竟那時候ARM版的MacBook也會同步推出。 作者:雪花來源:快科技

疑似華為P40 Pro手機真機亮屏照曝光:螢幕挖孔面積較大,因為3D人臉識別?

在接下來將發布的智慧型手機產品中,華為P40系列應該是受關注比較高的一款了,一方面,大家關注新款機型的拍照水平能夠去到一個什麼程度;另一方面,它是近期內發布的旗艦機型中不採用驍龍865處理器的……還是關注下拍照吧。目前,關於華為這一系列機型的最新爆料消息是一張關於P40 Pro的真機亮屏照片。 圖片來自slashleaks 爆料網站slashleaks曝光了一張疑似是華為P40 Pro的真機亮屏照片,整體上和目前的挖孔螢幕手機差不多,採用了曲面屏,亮屏的應用場景應該是正在進行信號強度測試之類的。和目前市面上銷售的挖孔螢幕不太一樣的是,曝光的照片中的這款機型的挖孔面積可以說相當大了,感覺差不多快趕上「劉海」的面積了。如此大的挖孔在手機螢幕上對於觀感的影響,我個人認為比「劉海」大得多,你們覺得呢? 對於這個大面積的挖孔,有消息稱是上了三顆前置攝像頭。在華為已經發布的Mate20 Pro以及Mate30 Pro手機上,都是支持3D人臉識別的,雖然原理上不一樣,但是帶來的效果卻是一樣的,那就是相較於目前市面上絕大部分手機(基本都是2D人臉識別),帶來更加安全的生物認證功能。而從Mate20 Pro到Mate30 Pro,華為的3D人臉識別方案就從結構光轉到了ToF方案。因此,華為P40 Pro為了上3D人臉識別增加一個ToF鏡頭,也是可以理解的。 如果爆料消息屬實的話,你願意為了3D人臉識別功能接受這個大面積挖孔螢幕嗎?還是你更願意為了觀感放棄3D人臉識別? ...

GooglePixel 4手機被曝無法進行人臉識別,這是一個無法通過重啟解決的問題

Pixel 4系列是Google最新一代親兒子手機,除了擁有拍照更好的相機、刷新率更高的螢幕、全新的Google助手之外,新系列產品還擁有隔空手勢操作、人臉識別等特性。需要指出的是,這個人臉識別是取代指紋識別的,是新系列機型上唯一的生物認證方式,支持金融級支付。當然,親兒子新系列也是繼承了Google的「基因」,發布之後就爆出各種各樣的使用問題。 圖片來自Droidlife 據Droidlife報導,自去年11月開始,就有用戶在Google論壇上反映新手機無法使用人臉解鎖。而人臉識別解鎖是Pixel 4系列機型上唯一的生物識別驗證方式,所以,遇到這個問題的用戶只能通過PIN或者密碼對手機進行解鎖。對於已經習慣使用生物識別解鎖的用戶來說,這樣的問題無疑是災難性的。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用戶開始在網上透露說遇到這樣的問題。 有遇到這個問題的用戶表示,手機會出現「無法驗證人臉,請再試一次」、「無法驗證人臉,硬體不可用」等提示。還有用戶表示,他們被要求刪除已經錄入的人臉信息然後重新錄入,來解決無法工作的問題。但是,進行上述操作之後,相同的問題還是發生了。報導指出,目前行之有效的一個方法就是重置手機,重新錄入人臉信息或者重啟等都無法解決這個問題。解決99%問題的重啟都束手無策了。 在此之前,Pixel 4系列就因為進行人臉識別的時候不需要睜眼而引起大家的爭議。 ...

台式機也想用上人臉識別登陸?小編又有新活整了

之前我有一篇文章寫到升級Wi-Fi 6需要多少錢,雖然是個小小的玩笑但是相信隨著時間一定會有人人都能買得起的Wi-Fi6路由。但今天的主角不是Wi-Fi 6而是Windows Hello。隨著生物識別模塊越來越便宜,在筆記本上指紋識別已經基本成了標配,但是配備IR攝像頭解鎖的機子還是寥寥無幾,除了聯想小新Pro 13外其餘的基本都是要大幾千元才能買到。而台式機用戶想要體驗到Windows Hello的人臉識別也只能夠買單獨的認證攝像頭,價格至少也要500元以上。 那麼問題來了,有沒有便宜實惠的Windows Hello人臉識別解決方案呢。答案就是它:Intel® RealSense Camera F200。 這款RealSense攝像頭發布於14年第四季度,已經相當久遠,當時主要是面向開發者,卻沒想到如今成了拿來登陸的玩具。名稱中的F指的是Front也就是前置攝像頭,所以聰明的你一定知道也有後置的Rear攝像頭,R200的存在。兩者雖然都是IR紅外攝像頭,但是功能上卻有區別。前置的F200主要用於人臉識別所以支持Windows Hello,而R200主要用於空間3D掃描,增強現實之類的用途,所以R200是不支持Windows Hello的,要注意別買錯了型號。 在淘寶上下單後第二天就到了,不得不感嘆離深圳近就是好。 外觀非常寒酸,沒有外殼只有一個裸PCB,不過性價比至上當然是功能第一。 當然還要注意F200僅支持在USB3.0下運行,所以別插錯了插槽。 最後用雙面膠把它黏在顯示器上,安裝就算完成了(微微露出顯示器後摞得老高的好幾盒2070uper)。 當然只有Win8.1以上才支持Windows Hello,所以在Win10下安裝完成後只需要聯網等它自己裝驅動即可,可能需要重啟一次。 之後進入設置頁面就可以看到Windows Hello人臉識別可用了。錄入完成,我趕緊重啟了兩次試試速度,感覺有內味了。 所以又到了價格環節,成功用上這樣一個支持Windows Hello的Intel原廠IR攝像頭需要多少錢呢。答案是95塊錢,加上買USB排線的100塊錢就OK了! 感興趣的同學們TB搜索Intel F200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