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奇怪的她

Tag: 奇怪的她

從《我的父親》到《魷魚遊戲》,黃東赫鏡頭下的老年形象與代際關系

文章包含劇透內容,請謹慎閱讀 前言 熟悉黃東赫作品的觀眾不難發現,他似乎對於老年人抱有著深入的興趣和關注,基本上每部作品中都有著一個或多個重要的老年人形象,而以老年人為主角的《奇怪的她》更是獲得了不俗的商業成績並被多國改編。即便是在《熔爐》這樣主要角色不涉及老年人的作品里,也有著主角母親這樣令人印象深刻的老年角色。 更重要的是,黃東赫對於老年群體的關注並僅僅不是單純的個人興趣,而是有自己的獨特思考和觀點 —— 接下來,我將以黃東赫的三部作品《我的父親》、《奇怪的她》以及《魷魚遊戲》為例來分析和討論其中的老年人形象。 • 《我的父親/마이파더/My Father》(2007) 《我的父親》是黃東赫的長片處女作,而他後來的許多標志性特徵也出現在了這部片子里,譬如基於自身生長年代的創作偏好、對於社會問題的關注、國際化的視野與思考方式,以及壓抑但又不失希望的故事結尾。 在這部片子中,由金英哲所扮演的父親在年齡上雖然算不上老年人(目測50多歲),但片中圍繞這名角色所展開的許多討論,譬如「親子關系」、「養老」、「家庭」,往往是黃東赫後來作品中老年人角色所緊密關聯的標簽。 《我的父親》的時代背景是上個世紀韓國的「孤兒出口熱潮」—— 由於韓戰的影響,50年代的韓國社會極其動盪且脆弱,因而不得不選擇將因為戰爭或者無力撫養而產生孤兒送往海外,並在七八十年代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嬰兒輸出國」。而當時美國已經從二戰的創傷中迅速恢復並迎來了經濟繁榮,因而有大量美國家庭收養韓國棄嬰 。黃東赫出生於上個世紀70年代,正是在這樣的時代中成長起來的,而與他同齡的許多韓裔美國人在成年之後開始嘗試尋找自己的親生父母,甚至最終選擇回歸韓國 ,想必黃從生活中大概也見證了不少實例,因而給了他挑戰這個題材的充分理由。 同時,除了宏觀的時代背景,論及「孤兒浪潮」的原因,也離不開當時的社會環境 —— 作為深受儒家文化影響的地區之一,韓國的社會環境即使在當今也是非常典型的父權社會,因而在婚姻和家庭的觀念上趨於保守,在上個世紀尤甚。這樣的背景下,韓國社會普遍存在著對於單親母親和非婚生兒童的偏見,因而使得本篇中的父親形象顯得尤為可貴 —— 本篇中的死刑犯父親並非主人公James Parker的生身之父,但出於對James生母的一番心意而對他抱有一份關懷,甚至在自己生命中最後的時刻努力為這個虛假的兒子編制一份溫馨的謊言,尤為令人感動;片中James的美國人養父雖然戲份不多,但也一直對養子投注著愛意和支持,可見本片非常致力於構建起一種理想的、泛人類主義的父性,而結合黃東赫的生長經歷與游學背景,這種訴求並不難理解。 從這一點推論,也許黃東赫對於老年人的關注,也許是始於一種對於理想的「父母形象」的尋找和探索。黃東赫片子的老年人多是以父母親的姿態出現的,而這對比起他們同樣已經為人父母的子女而言,這些已經老去的父母雖然算不上十全十美,卻總能表現出一種最純粹朴實的愛意。 《熔爐》中,主角的母親雖然世故又聒噪,卻始終支持兒子所選擇的道路,在他雲游四海修習繪畫之時幫他照顧家庭,在見證了兒子為殘障兒童奔走的身影後也默默地當起了他的後盾;《魷魚遊戲》里,成奇勛和曹尚佑的母親們也自始至終地關照和愛護著早已可以自立的兒子們,在得知了兒子們的失敗和錯誤後也不離不棄,這樣平凡卻又偉大的老年父母形象幾乎存在於黃東赫的每一部作品里,而這也許也是最能激發他的創作熱情的藝術形象。 • 《奇怪的她/수상한 그녀/Miss Granny》(2014) 《奇怪的她》是黃東赫的第一部喜劇長片,也是第一部以老人為主角的作品,而這樣一部生活氣息濃厚、節奏歡脫明快的影片也很難想像是出自於以嚴肅題材而聞名的黃之手。不過,在黃近乎所有的作品里,總有關於現代韓國人的日常生活的一兩筆出彩的描寫,所以會創作出這樣一部大放異彩的另類之作也不算意外。 《奇怪的她》在劇情上本身是比較中規中矩的商業喜劇片,而返老還童的題材也並不算新穎,內容相似的影片非常之多,其中不乏《班傑明巴頓奇事》這樣構思獨特的傑作,但《奇怪的她》在市場和國際聲譽上都獲得了不錯的成績,可見其本身也有著極具競爭力的特性,而這在我看來莫過於關於主角吳末順/吳鬥麗的塑造。 本片在人物塑造的出色之處首先在於,盡管本片節奏偏快,但仍舊在開頭花了不小的篇幅去講清主角末順作為老年人的生活狀態以及其所面臨的困境 —— 在劇作中,有一個概念叫作「page 10 moment」,即是在電影開始十分鍾左右的部分(好萊塢格式下的劇本中,一頁約等於片中一分鍾)揭露本片的主題,讓觀眾明白本片大致的內容走向,而本片則用了將近30分鍾左右的篇幅才講到了末順變年輕這個最為關鍵的轉折點,可見是在前期刻意放緩了節奏。至於末順本人,則是一個非常立體而鮮明的形象 —— 故事開頭的末順雖然已經年逾七十,且仍舊潑辣強勢,這樣的性格也給她帶來不少麻煩,其中最為棘手的是婆媳關系 —— 末順在兒子賢哲的家庭中仍舊占據著掌控者的位置,因而讓兒媳愛子承受了不小的壓力和苦惱,並因此病倒,因而在家庭中引發了關於是否要送末順進老人院的爭議。 故事開篇的這一系列情節讓末順並不那麼討人喜歡,但又很能反映出現實中的老人所會遭遇的各種難題與困境,為影片打下了極為良好的鋪墊。 此外,如果說母親的形象在《我的父親》中是缺失的,那麼在《奇怪的她》中,則極為具有存在感,並針對前者中那種囿於時代限制而無力抗爭的弱勢女性形象進行了顛覆:末順出生於上世紀四十年代,在二戰的炮火中降世,又在韓戰的風波里渡過了青春時代。她的丈夫死於戰場,而她為了獨自養大孩子而做了不少艱難且不體面的工作,甚至為此與很多人結怨。這樣的母親形象有悖於東亞文化傳統中的「慈母」,表現出的更多是一種勞動婦女式的「野蠻卻具有生命力」的女性形象,因而不但沒有讓末順被之前所展露出的缺點損壞形象,反而使之變成了對於她頑強人格的一種輔證和演繹。 同時,盡管本片中出現在觀眾面前的更多是由沈恩敬所飾演的少女末順,關於老年人的探討並沒有因為返老還童而終止,反而藉此得以強調。重活青春的末順意識到了衰老讓她在不知不覺中所放棄的、身為女人本該擁有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