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海歸

Tag: 海歸

《崩壞星穹鐵道》2.0樹海歸於謐寧任務攻略

崩壞星穹鐵道2.0樹海歸於謐寧任務攻略 1、來到匹諾康尼築夢邊境右上角傳送到家族建設局,前往任務點與查德威克對話 2、對話完成後與鍾表小子進行對話,隨後與查德威克進行對話對查德威克使用鍾表把戲此時需要憤怒齒輪 3、來到匹諾康尼黃金的時刻左邊界域定錨「甜蜜一隅」走到偏左位置 4、來到當前位置點擊調查對話完成後獲得憤怒齒輪之後回到原來的位置與查德威克再次對話進行鍾表把戲 5、對話完成後,與黑塔聯系回到空間站尋找黑塔進行對話 6、完成對話跟隨指引來到「白日夢」酒店-現實與螺絲姑姆對話,隨後跟隨指引前往查德威克的客房,進入後便可獲得一個成就所有悲傷的年輕人 7、調查房間尋找查德威克入住過的痕跡,調查完成後與螺絲咕姆對話 8、對話完成後,跟隨指引前往匹諾康尼-築夢邊境找到查德威克進行對話,喚醒查德威克心緒空間,進入心緒空間跟隨指引進行對話。 9、對話完成後,根據指引清理攔路的真蜇蟲群,清理完成後,跟隨指引再次對話,對話完成後跟隨指引再次進行對話,之後繼續跟隨進行對話,進行完最後一次對話起爆「虛數脈沖」 10、完成起爆後,來到心緒空間第二層與查德威克對話,對話完成後,跟隨指引尋找拼圖碎片,碎片尋找並不困難需要重復回收「夢泡充能」 11、隨後完成拼圖進行對話,對話完成後跟隨指引繼續對話,隨後調查書房 12、調查完成後,與查德威克繼續進行對話,跟隨查德威克走完最後一程。 13、隨後前往黑塔空間站「封閉艙段」與黑塔對話,隨後跟隨指引關閉維生裝置 14聆聽查德威克最後的願望,隨後會獲得兩個成就。 來源:遊俠網

留學海歸找工作,想找的到底是什麼?

<p對於廣大歸國留學生來說,如何調整好就業心態以更好地面對職場,是擺在每個人面前的一道必答題。 一找: 認同企業價值觀 <p今年是畢業於美國西北大學的詹文回國工作的第三個年頭。回顧自己找工作的經歷,詹文告訴記者,企業的價值觀是她最為看重的因素。 <p「認同企業的價值觀是非常重要的,這與工資待遇是兩碼事。」詹文說。「對我們來說,當真正認可一家企業秉承的價值觀或者真正尊重它整套企業文化的時候,我們會更願意繼續做下去,哪怕別的公司可能待遇更好。 <p對價值觀的考察也是相互的。於企業挑員工而言,以前是著重看技能,後來是看重素質,現在更多的則是看動機,動機就是價值觀。企業與員工想要共同發展,共同的價值觀就是其中非常重要的基礎,有時這些價值觀甚至會落實到非常實在的層面上,比如能不能帶著寵物、周末要不要加班,等等。 二找:「麵包、牛奶」是基礎 <p大學生對於第一份工作的預期收入呈現逐年攀高趨勢,2019年大學生預期收入達到6884元,比2018年高出300餘元。 <p如今不少年輕人具有非常強烈的企圖心,也認為自己可以創造更大價值,因此追求高回報。不過,李強同時提醒,現實工作中,當自身實際工作技能與企業所具體要求的技能匹配出現問題時,很可能就會打擊其工作積極性。 <p對海歸畢業生來說,也應學會建立正確的擇業觀和職業價值觀,來預判自己可能對企業產生的價值。 三找:理想城市發展抱負 <p回國伊始,選擇在哪座城市開始就業或創業生涯,將直接影響自己今後幾年甚至十幾年的發展路徑。相較北上廣深,杭州、成都、南京、西安等「新一線」城市如今吸引了越來越多的關注目光,對於吸引人才來說,城市之間的競爭不只是GDP的競賽,一座城市全面的「品牌實力」更為重要。 <p有的城市歷史悠久、有的城市青春洋溢、有的城市高校林立……每座城市都有屬於自己的專屬氣質,也會吸引投緣的海歸慕名而來。在今年的「中國年度最佳僱主評選」中,首次從「僱主」的角度來觀察城市在人才吸引、保留和發展中的表現,從人才的流動和活力角度去衡量城市品牌的影響力。 <p不僅關注城市的引才政策,同時觀察一個城市的人才保留和發展情況,或許會為許多海歸求職者提供更多參考。 <p通過大數據分析非本地戶籍人才離開該城市的可能,即可統計出當年該城市非本地戶籍求職者投遞外地城市的人才比例。當這一比例較高時,表明該城市人才流失風險較高,人才保留較差,反之則表明該城市人才保留較好。數據分析來看,千萬以上人口城市的人才保留情況最好,流失率僅為 14%。對於人口數在500萬—1000萬級的城市來說,這一比例為18%;對於人口數在100萬—500萬級的城市來說,這一比例為15%。 <p以非本地戶籍人才流失率僅為7.04%的成都來說,在人才吸引和保留上建立了極具影響力的品牌「蓉漂」,並圍繞「蓉漂」人才工作品牌開展了一系列口碑和效果顯著的工作。憑藉引才留才實實在在的誠意,成都曾位列「海歸就業創業最愛城市」第三名,僅排在北京和上海之後。而在此次評選中,成都、寧波、青島、無錫、廣州市海珠區和蘇州高新區共同位列最佳引才城市榜單,或許,更多海歸人才正在前往這些城市的路上,懷揣夢想,期待大展才華。 歡迎評論區交流哦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來源:kknews留學海歸找工作,想找的到底是什麼?

「95後」海歸回國創業 粉麵包點「玩」出文藝范兒

紅網時刻2月2日訊(記者 鄧曉娟 視頻剪輯 劉瑋琦)在長沙熱鬧的米粉街隱匿了一家特別文藝的「逸家筱館」,白牆青瓦,簡潔大氣的外觀,乍一看以為是家小資情調的咖啡館。透過絡繹不絕的食客才發現,原來這是一家主營米粉和面點的品質餐廳。 「95後」的姚旺是逸家筱館的品牌創始人,2020年初從澳洲留學回來,6月便創辦了第一家「逸家筱館」。「我自己特別愛吃米粉,每次回國下飛機,我必定直奔楊裕興吃碗米粉。」在姚旺看來,一碗熱氣騰騰的長沙米粉才能緩解他的悠長鄉愁。由於自己愛吃,索性創辦自己的米粉店。「任性」的姚旺說開就開,米粉街的這家「逸家筱館」已是第三家。姚旺介紹說,原計畫是在澳洲創立湘菜館和米粉店,因為疫情原因擱淺。回國後一門心思撲在帶領團隊研發產品和出品標準化上。 不僅開店「任性」,對於產品的把控,姚旺也是十分「任性」的。門店售賣的米粉都是早稻米的米漿純手工製作,肉餡、醬料、調味品都是出自大品牌。「益海嘉里的油,新五豐的U鮮肉,白玉蘭的麵粉,我們為了確保食材的安全放心和產品的高品質,每個環節都力求標準化。」姚旺說,對品質和細節的苛求才能給食客提供更好的產品。為了讓門店面點的品質穩定,「逸家筱館」各門店均由中央廚房統一配送肉餡和發酵好的麵糰,每一個包子都是在門店的透明廚房現場完成包、蒸流程。 「別看我們店裝修和環境挺氣派,可我們的售價並不高。店里最貴的寒菌燒肉粉賣20元一碗,10元的肉絲粉跟市場價基本一致。」在姚旺的經營理念中,「逸家筱館」應該是一家接地氣的大眾消費場所,所以店內的產品定價都十分親民。「我的目標不是做單品的超級品牌,我想做的是超級規模,給普羅大眾提供更放心、更美味、更具性價比的米粉和面點。」姚旺告訴記者,2021年計畫還將開出六家門店。 來源:kknews「95後」海歸回國創業 粉麵包點「玩」出文藝范兒

《三國志戰略版》桃園結義英雄路 四海歸心成一統

「念劉備、關羽、張飛,雖然異姓,既結為兄弟,則同心協力,救困扶危;上報國家,下安黎庶。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願同年同月同日死。皇天後土,實鑒此心,背義忘恩,天人共戮!」 ——桃園結義誓詞(摘自《三國演義》) 【桃園英雄】簡介 【桃園英雄】,坐標1區,成立於S2賽季末、S3賽季初。當時的1區霸主狼盟盟主隱退,故狼騎團團長阿蹭率部重組同盟,名曰【桃園英雄】,寓意阿蹭盟主希望為一起遊戲的兄弟們提供一個桃園一般舒適、團結的大家庭,更好地享受遊戲的樂趣。 【桃園英雄】成立以後,盟主阿蹭利用自身威望和人脈,迅速的拉攏了大批高戰加盟,聯盟遂慢慢壯大,並且一度沖擊S3的霸業盟,迄今為止,聯盟在S4賽季占據巨大的的優勢,霸業已成。 【桃園英雄】史記 S2草創基業 與一般的同盟不同的是,【桃園英雄】並非於S1賽季始創並歷經數個賽季磨合、最終走向霸業的老牌同盟,而是一個在S2末期、S3初期才逐漸形成的「萌新同盟」。 其主要原因在於當時1區的霸業盟【狼盟】因意外解散,而作為【狼盟】的高層管理之一,眼看著自己棲身並且為之奮鬥的同盟逐漸由強大走向沒落,阿蹭的內心十分痛苦,他不希望聯盟就此分崩離析,他想和兄弟們一起再續輝煌。最終,阿蹭決定,主動站出來,承擔責任,重組聯盟。 「桃園成立的初衷永遠是一群兄弟在玩遊戲,為了玩遊戲的兄弟有一個家,一區有著所有區嘆為觀止的人數,我們不應該被遊戲里面某個人某些想法左右,我覺得作為管理,更多的初衷是為了讓大家更好的,更有樂趣的玩遊戲,而不是輕言放棄,這也是我一直以來的遊戲理念」 ——桃園盟主阿蹭 簡單而純粹的初衷,加上阿蹭本身在1區的人脈和聲望,使得他迅速的拉起了一支龐大的隊伍,組成了新的聯盟。聯盟雖然是新成立的,但是聯盟內的成員卻是臥虎藏龍,這里既有1區霸主【狼盟】的成員,又有S2賽季管理幾百人的大盟盟主,堪稱群英薈萃。 雖然聯盟的初衷是為了開心的玩遊戲,然而,所謂雲從龍、風從虎,英雄降世,必有亂世之兆,群英薈萃,則必有風雲攪弄。這樣的一大批精英高戰聚集在了一個新成立的聯盟,則必然為1區帶來全新的格局和巨大的沖擊。 S3稱霸天下 S3賽季,是【桃園英雄】的高光時刻,主盟名下擁有五個分盟並占領京城洛陽以及九州之四的州府,可以說天下在握。而在S4賽季,外區撞州同盟【赤血盟】,【桃園英雄】群情激奮,立誓要將外區打出資源州,高漲的士氣使得1區勢力值高居排行榜前列。期間聯盟也不斷地吸收1區的散人玩家,不斷的壯大自身,為了給聯盟內玩家更好地遊戲體驗,聯盟管理層內修政理、外聯諸侯,整合整個1區的力量一致抵禦外敵。 【桃園英雄】以內部團結為主要特徵,其主要表現就是成員之間互相控號。成員控號可以充分的發揮出高戰的戰力優勢以及肝帝的時間優勢,能夠聚集主要戰力,如臂指使,更好地實現戰略意圖。而成員控號的基礎就是信任,沒有信任,就不存在這種控號的戰術。 【桃園英雄】的管理方式比較的隨性,成員之間互相信任,內部氛圍極其良好。在沒有戰事的時候,成員們聚在一起閒聊,在戰事發生的時候,成員們群策群力、並力一心,在指揮官的統一調度下,一起打架、一起遷城、一起征戰。桃園的精髓在於團結,這也暗合了【桃園英雄】這個名字的本來寓意。 S4賽季,聯盟全員力戰,聚集了優秀指揮、控號高戰,多次使用卡免策略狙擊對手,經過了三個賽季洗禮的老成員們逐漸的穩定且強大,並最終在S4賽季取得了統治地位,霸業可期。 【桃園英雄】經典戰役 聯盟的主要對手是【瘋人院】,按照桃園盟主阿蹭的說法,雙方之間雖然敵對,但是並不存在私人仇恨,更多的是良性競爭與遊戲競技。 S4時期,聯盟進行了一場經典的平原戰鬥。當時,聯盟的盟友赤血盟被撞州,極度缺乏發育時間,而聯盟依靠卡免戰術,一邊與敵人不斷的牽扯,一邊節節退守,為的就是給盟友爭取到足夠的發育時間。 其中最為精彩的一次戰役,聯盟成員統一規劃時間,定好鬧鍾,於半夜時分上線突襲,成功地拖延了敵人的進攻,攻城翻地,20分鍾強攻丹水,穩定了司隸的局勢,為爭霸天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桃園英雄】成員列傳 聯盟指揮官【閩南鬼】 【閩南鬼】人稱外區鬼見愁,擅長借力打力、精細指揮,尤擅以檄文調動聯盟作戰積極性,並且通過私聊聯系成員,避免戰略意圖被外泄。 S3時期,土匪破潼關,聯盟在指揮官【閩南鬼】的指揮下,遷城三十餘座,死守弘農郡,在弘農平面上阻擊敵人,令敵人寸步難行,戰功赫赫。 聯盟副盟主【丸子】 滿紅高戰,曾經在S2賽季大殺四方,然而深感一人能力有限,於是瘋狂收集帳號,一人成一軍,堪稱單人軍團。 S3參與山東保衛戰,以一己之力抗衡數百土匪,擺下九宮八卦陣,令敵人聞風喪膽。S4參與荊楚戰役,同樣以一己之力封鎖荊楚資源州入口,阻敵之後功成身退。S4賽季參與風陵渡蒲坂津戰役,更是以一己之力抗衡對手,令其絕望,聯盟內對其的評價是:撼山易,憾丸子軍團難。 太尉【段書瀚】 曾帶領【結義】尖刀團遷城對峙,連續二周翻地不停,日夜不斷,著名戰役有s2長沙保衛戰遷城上百。然而當時俠客軍實在太多,幾乎全區的俠客軍都聚集長沙,最終因為對手人數太多而錯失州府,此非戰之罪也。 在S4賽季中利用江東調動加速的特性,立功無數,同時開辟三處戰場,荊楚、江漢、以及司隸,滿紅高戰雖然不多,但是讓所有人都看到了三國的魅力,讓所有人都看到,即使是平民盟,只要團結,也能人定勝天。 盟主寄語 盟主阿蹭曰: 一區經歷了兩個賽季內戰,因為都是熟悉的夥伴在打,管理和指揮,以及玩家熱情都在消磨。這樣的一區會慢慢失去大區競爭力,所以我和蹭蹭還有丸子一刀,就是一直在努力,希望一區可早日結束內戰,統一對外。回歸強大一區大家最終所追求的就是,在以區為匹配單位的戰鬥力,大家可以為一區而戰畢竟哪怕你轉區,或者以後真的有備戰區,新的朋友對你的評價也是,這人來自一區。 結語 桃園,是浪漫與溫馨的代表,然而,在桃園之中發生的故事,卻總是令人熱血沸騰。劉關張桃園結義,故征戰一生、至死不渝。桃園英雄結義,四海歸心,天下在握。三國的世界就是如此,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渺小的,只有團結在一起,才能夠迸發出更加強大的力量。期待【桃園英雄】在接下來的新賽季,依然能夠依靠團結,百戰不殆,依靠團結,取得更加精彩的表現。 來源:遊民星空

那些回國工作的留學生,混得「都挺好 」?

中國留學生,一群永遠也逃不出輿論場的尷尬者。 這種人設究竟能撐多久?我們在世俗的臆想中活得越來越魔幻。以下是我身邊5位留學男女回國工作後的真實生存故事。 留學生一定比非留學生混得好? 我不同意。 化名:路德維希·范·抱多芬 職業:音樂投資工作者 留學地:英國倫敦 月薪:稅前¥10K左右 我高中就來英國讀書了,一個私立女校,穿制服上學的那種,可惜那會兒還沒有抖音。 在外人眼里,我算個「無需努力拚搏就可繼承父業的白富美」。每次聽到這種話我就背脊發涼。繼承這件事像是終點,但我想無限豐富這條必經之路的體驗感。你不總說我是「出淤泥而不染」嗎?我不知道(笑)。 我好像不太習慣那種蹦迪喝酒的二代圈,除非不得不去應付。 在倫敦讀大學的強烈感受,便是從大一開學第一天,就要沉浸在找工作的焦慮情緒中。記得大一orientationweek,就被拉去參加careerfair,對CV和coverletter完全沒概念。那時每個人心里都有謎之執念: 誰能留在英國工作,誰牛逼。 受制於簽證的問題,英國的中小公司都不給簽證,因此四大、咨詢公司、投行的offer就成了很多中國學生想證明自己特別outstanding的唯一證據。現在感覺蠻好笑,那個時候根本沒有想過我到底要做什麼?我為什麼要做這件事啊? 結束三年的本科課程後,我順利留在了英國四大工作,當時覺得好像人生的後幾年都將非常安穩地度過。奇怪的是,自踏上社會的那天起,我才發現似乎每過一陣子都要面對一系列糾結的選擇。每次週末相聚,吃完烤魚玩完狼人殺以後,留英的同學們經常抱團在一起,討論的話題無非是: 什麼時候該回國工作? 現在國內的環境怎麼樣了? 是不是有適合自己的崗位? 當然,這種對話是沒有答案的。一般都是在死寂和迷茫的情緒里告終。 用一個經濟術語來表述,其實什麼決定都有trade-off吧。在國外工作的好處是:首先假期多,你可以有很多時間去做自己喜歡做的事。其次那畢竟是發達國家,人口基數不大,畢業之後如果在大公司待着,entrylevel的工資相對國內來說可觀很多。 但劣勢也顯而易見:無論在國外多少年,都很難融入那里的圈子,畢竟咱們從小是看西遊記長大的。 所謂的「國外沒有辦公室政治」,其實也是因為我們連主流社會都還沒融入進去,誰會真的帶你玩兒那些政治遊戲?另外,國外的社會階層較為固化,中國人也很難混上高層,薪資容易到達天花板,除非你完全放棄某些國人的文化特質。 單純從找工作角度來說,目前的留學生基本沒有太多優勢。學歷是敲門磚,門敲進去後,一切的工作都得靠個人能力說話。 至少我覺得自身的名校光環是漸漸褪去了,課本里所學的東西都太理想化,不接地氣。如果硬要說優勢,也許是英語能力,但這點也是針對那些在國外強迫自己去混外國人圈子的人。 客觀來說,出國留學的優勢是無法在短期內顯現的。在海外接觸到的一切,除了淪為令人羨慕的談資,更重要的是改變了我的認知,這些體悟在中國社會都無法經歷。人跟人之間拼的哪里是學校和工作啊,而是個人覺悟。長遠來說,認知奠定成功的基礎。 從來沒人說過,留學生回國就一定要具備某種優勢,就必須活得比沒出國留學過的人好。於此首先要認清一個事實,即留學只是人生中的選擇,與「創業」、「保研」這些是平等的。 我認為「留學生的優勢會隨着時間而遞減」的觀點很扯淡,這種短視會造成所謂的peerpressure和以及一系列所謂的浮躁。目前獲得成功的「野路子」太多啦,也許某個高中學歷的網紅直播一晚上就抵一個碩士留學生回國後一年的工資。放平心態吧精英們,你想怎麼走、走多遠,其實都取決於你自身的努力與堅持。時間會給出答案。 「不要把喜歡的事情當工作」,我愈發覺得這句話太對了! 我熱愛古典音樂,而當我從事音樂事業時,我必須接受着愛好被別人不斷壓榨的現實。用低廉的金錢交換年輕的勞動力,僱主們一般都希望從你身上得到高於薪水的價值,也讓越來越多抱有理想的人成為「社畜」。 除了這點,另一點讓我無法真正熱愛工作的,其實是因為自身經驗不夠。跟同齡人交流工作,會發現一個通病,大家都會抱怨自己公司的那些無腦和甩鍋俠。當然也不排除真的有能力不太行、眼界有限的領導。可大多時候,我認為這種工作方式和認知上的差距,只是社會和課本之間的差異。 如果這些讓你感到失落、無奈和不滿,我們還要選擇自己喜歡做的事作為工作嗎?我的答案是肯定的。如果你真正熱愛,即便你在工作中遇到令人爆炸的惱人事件,第二天你可能還是堅持六七點起來趕地鐵去公司打卡,這是所謂的「口嫌體直」和「對夢想的責任心」? 說到國內薪資……我再重申一下,留學已經不是一個很快獲得可見現金流的投資了。或許,我沒什麼資格談這個問題?你知道我再怎麼折騰,總有一天要淡定接管家里的產業(笑)。 回饋父母這點我說兩句,我認為他們必須理解這點: 如果將教育視作一種投資,留學這種理財產品的屬性已發生了改變。這種改變一方面是因為外環境(比如就業環境結構性失衡、人口基數、經濟週期等)導致、一方面是因為資產本身(也就是我們自己)。在眾多看起來同質化的資產中,我們能改變的是如何讓資產本身的差異化體現出來,而這點需要時間來證明。 未來我想開始發展一些副業。我對從0到1的改變抱有持續的好奇心。之前常聽學長學姐分享經驗之談,「進入社會,試錯成本是很大的,要揚長避短,做什麼事都要走捷徑」。現在看來這種「精英論」的思維太可怕了,這不僅讓我們變得自以為是,並且在陷入困境時充滿自我懷疑,製造自我焦慮感。 所以拋棄對「犯錯」的偏見吧!就像我一個本來學金融的人,現在走上了音樂投資的路,誰知道未來會發生什麼。 我只知道,積極的心態和處事態度從來就不是在捷徑中煉就的。 能幫我找個翻譯兼職不? 我不想讓法語廢掉。 化名:Oui 職業:媒體行業/電影記者 留學地:法國巴黎 月薪:¥7K-12K 學電影哪家強?所有的答案都指向一個地方:法國。 出國前以及剛出去那陣子,自己是一定要留下來的:外面的月亮好圓!空氣好香甜!自來水都能直接喝!可能是因為當時頭發尚且濃密,掉了也沒發現。 隨着時間推移,漸漸覺得有一點打臉。開始是因為想吃東西,只有kebab和披薩麥當勞(連肯德基都少)這件事讓我很不爽。接着就是小心敏感如貓頭鷹的我在地鐵站被偷這件事,給了我嚴重的傷害。幾乎所有法國留學生都聽過類似「在法留學至少都會被偷或被搶過一次」的說辭。 我聽到感覺很生氣,為什麼要說得這麼理所當然,我就一定要打破這種莫名其妙的定律。 然而某個陽光明媚的午後,我在地鐵站被偷了180歐——一大筆准備用來交租房押金,也是我第一次取TM這麼多現金帶身上。再後來,巴黎出了舉世聞名的槍擊事件,我突然發現自己真的是個很慫很惜命的人。 再然後就是時不時因各種行政手續跟警察局、房補中心、稅務局、郵局等機構打交道,碰到了一系列讓你胸悶氣短的事情。我真的不想再待在這個所謂浪漫的地方了。 我一直在想,有沒有類似「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的事發生,最後想想,沒有。巴黎之於我,就像是終於追到了「白月光」的我,在跟它的相處過程中,它所暴露的點滴缺點、日常的油鹽醬醋茶終於消磨掉了我對它最初的愛意。 當然,我從未想過回國就業是容易的。 像我這種只負責建設「上層建築」的電影藝術專業,「海歸」變「海待」的悲劇太多了。在學業即將結束時,因緣際會讓我遇上了現在的東家。我就這樣頭也不回地離開了法國,我對它的告別語是: 好聚好散。 我認為現在的留學生一點優勢都沒有,也許我說得有些絕對。但如今互聯網那麼發達,世界上任何一個角落發生了什麼,大家分分鍾都可以知道。現在也有很多長期生活在中國的外國朋友,還有國際學校什麼的,或者簡單一點,很多城市的普通學校也有外教,和外國人打交道、交朋友,再普遍不過了。 反而很多中國學生在國外一直在中國人的小圈子里打轉,說不定和外國朋友的交流、還比不上國內學生和學校外教的交流?至於國外的教育,現在很多國內學校有交流項目,或者有聘請客座教授,其實我覺得和在國外上課沒有很大區別(我的學校還請了國內的老師到法國來授課)。 即使上課內容有所區別,但就業最終看重的還是你的個人能力,而這個能力和你所上的課的具體內容,說實話——我覺得沒有很大關系。 「出國鍍鍍金,回國好找工作」這種停留在上世紀的想法,竟然還沒被淪為少數群體自欺欺人的藉口吼?如今的用人單位都不傻,你到底有幾斤幾兩,其實他們心里都有數。你的學校到底是個什麼水準,他們也會去調查,野雞學校被揭發的還少嗎? 跟國內的各位比起來,反而有時我覺得留學生還會有一丟丟吃虧。因為用人單位可能會覺得你出國太久,和國內脫軌太久,會不適應國內的環境,不瞭解國內的行業狀況等等。然後就,十動然拒。 我大概是個悲觀主義者吧,我認為留學生根本不存在「留學優勢」這個東西。時至今日,語言、視野、思維這些東西,已經不是需要通過「留學」這個行為來獲得了。 萬幸的是,目前的工作是我喜歡的、願意投入激情去做的(此處請截圖發給我的領導,蟹蟹)。不幸的是,到手的薪資稀少到讓我懷疑人生(這里就不要截圖了,感恩)。我懷唸法國的好,主要體現在如果不回國,每年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假日歡脫時光(法式微笑.jpg)。 回想父母的留學投資,我認為「回饋」是一個長期且緩慢的過程,但我從未忘記他們圓了我的電影夢。我在法國帶過孩子洗過碗,做過攝助,當過場務,采過政要,拍過劇照,五花八門的工資都掙了點。再加上我又摳門,又宅,不喝酒,不抽菸,不燙頭,花銷還是挺可控的。 這一年因為工作關系,又連着幾次踏上了歐洲大陸。每次看到街頭那些風格統一的建築,總有種恍如隔世的感覺,彷彿我還剛剛從那間我住了兩年的鐵塔腳下的小出租屋走出來。也許是知道自己不久就會離開,心態上更加的從容、淡定。也能夠忍受在那十幾個沒有外賣支付寶的日日夜夜里——只有麥當勞和沙拉與我相伴。 另外,我真心實意地想找一個翻譯類的兼職,你正好幫我做做廣告,高薪低薪都不介意。除了賺點奶茶錢,更重要的是,我不想讓法語荒廢掉。 當你擁有硬氣的經濟能力時, 你才足以應付無常的人生。 化名:C 職業:數據科學家 留學地:美國Fairfax 月薪:¥10K-20K 好久沒聊了,你怎麼樣?你問我的這些,似乎都有點遠了。 我想想,當時回國工作糾結啊,越臨近畢業越煩,但最終的選擇主要出於對期望中未來生活狀態的考量。如果將其用簡化後的模型來描述,可用以下內容進行闡述和評估: —生存。來自生存方面的經濟壓力不能太大。具體表現為每月固定還款,流動資金與月收入的占比,以及環境條件所帶來的健康狀況問題,預防出現疾病的成本和治療難度; —休息。工作與休息的平衡考慮,比如年假天數,工作日可自由支配時間; —社交。留學經歷讓留學生對社會地位有一定需求。我們是否被主流社會尊重和承認?是否長期生活在某個社會中占有一定比重?日常朋友圈的質量和社交頻率是怎樣的? —家庭。出門在外,在地理上會與親人分離,該問題所造成的麻煩程度應在考慮范圍之內。以及自身成家問題,伴侶是否需要生活在異地/異國?為期多久? —職業生涯。假設每個社會都存在階層,例如工薪、小老闆、財富自由、特權等等。人在每個社會都有初始階層,並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在自身階層的提升(如升職)。不同社會實現上述目標的條件是不同的。 —自由。這個話題看似宏大,但你用這個問題來評判:你生活在這個社會上害怕什麼?你該不該害怕這些事? 在該模型中,各方面對我的重要程度是遞增的。因為我學的計算機專業,當時我有去美國、加拿大、和回國三種選擇。經過嚴謹的模型考量,美國和加拿大在模型中呈「兩頭高中間低」狀而中國恰恰相反。換言之,國內的環境更能滿足我實現各種願望,所以我選擇回國。 除去那些渾噩度日的留學群體,我覺得留學生群體還是有優勢的。一是可能性,留學生的視野和思維是廣闊和豐富的。二是耐力和抗壓性,求學的經歷鍛鍊瞭解決問題的能力。三是同窗資源。 這麼說吧,我的第一份工作得益於這三點。那份工作給我帶來的收入遠高於同齡平均值,雖然我進的是一個十八線外企。其次我的思維方式、語言優勢、工作效率很快獲得了上司信任。 當時公司在成都office的CEO是畢業於MIT的美國人,工作上講究方法,所以他很快發現在眾多會議和工作總結中,對於我所遇到的困難,他最容易理解。我做出的相應的決策,他也幾乎是贊同的。 我在准備這些報告時意識到,每個人遇到的問題都是具體的,而CEO並沒有太多時間去嘗試理解業務中的來龍去脈,那麼量化問題並且呈現出趨勢最能幫助理解。大概他對這種方式比較欣賞,很快就將我從一個開發部項目經理提升為generalmanager,並讓我負責對一家印度創業公司的收購。 收購完成後我便成為了產品本地化的負責人,工作本質在很大程度上變成了專與印度團隊溝通的聯絡員。我感到我在這家公司的使命已經完成,最終選擇了離開。 當然,這些都不能用「出國鍍金」這樣陳舊的場面話來附和。還有此類「留學優勢」消退的觀點,我都不認同。所謂的優勢其實是留學生涯讓人擁有某些特質的能力,而不是隨時間逐漸暗淡的光環。這種優勢的留存最終取決於人是否想要保持。當你知道外面有一個廣闊的世界後,要不要去瞭解和跟上它,只是意願問題而不是渠道問題。 給你講講我近期的事吧。 在IT/互聯網界有一種活動叫做「黑客松(hackathon)」。簡單解釋,就是聚集眾多有創意的人、程序員、設計師,圍繞某個共同的主題,自由組隊進行為期一兩天的頭腦風暴並製作軟件產品的prototype,無需完美,初具雛形能表達創意就行。這樣的活動像是一次「以武會友」,找到你聊得來的人,跟隨你們的創意,是這個領域的一種社交狂歡。 我曾和團隊參與過以「成都」為題的設計。我們做了一個創意作品,讓肉眼看起來是黑白的成都老照片通過手機屏幕看到的是彩色照片。要知道,早些時候拍下來的照片是沒有彩色的,所以我們的作品其實是通過黑白照片進行了類似於藝術染色的創作過程,只不過這個「藝術家」是住在手機里的一段程序。那次我們拿了第一名。 參加這些活動一方面是提高自己的能力和「江湖名聲」,另一方面也是盡自己的努力改變社會對程序員呆板木訥的刻板印象。 目前的工作內容是我喜歡的,但現實不是我理想中的情況,比如高層決策的不透明,我猜國內外都這樣,天下烏鴉一般黑。比如我們做出的成果和產品,並不會有人去持續的運營、維護、迭代,這也造成了產品沒有用戶增長,員工的工作成績看不到反饋,會讓人垂頭喪氣。 這些產品最終都會用於裝點高層所推崇的、看似能真正賣錢的東西:某某被鼓吹過度的NB新概念。 我理想中的工作狀態很簡單,做喜歡的事,並且有一群願為之付出的人朝着同方向使勁。僅此而已,名和利是做好後順理成章的事。 我非常不滿意薪資,這與我的預期差別很大。倒不是覺得自己的薪資對不起工作的辛苦,而是回國面對社會,才能看清楚現實的殘酷。當你擁有硬氣的經濟能力時,你才足以應付無常的人生。當你只靠固定工資生存時,你永遠都應付不過來。我在國外讀書時,除了繁重的學業,只有無憂無慮的傻開心。 對比在國外做同樣工作的人,他們大多數人不需要考慮生存問題,專注於把工作做好,就能換回足以應付生活開銷的報酬。這也是有時會有一瞬間後悔回國的原因吧。而在國內很多城市,只需要對比一下收入和房價,不難得出「永遠不可能買房」的結論,哪怕你是在BAT這樣的巨頭。這也逼得年輕人除了要忙工作,還得花費相當比例的時間和精力去經營其他的收入途徑。 在此情境下,你還有心情談「詩和遠方」? 我目前最大的計畫就是准備重返校園,是時候再回去充實一波了。此外我要多用碎片時間參加社會活動、積累人脈,接下力所能及的項目。我渴望「江湖名聲」來得更快一些。 我每天都拷問靈魂無數次: 週末什麼時候能還給我…… 化名:V587 職業:互聯網從業者 留學地:美國芝加哥 月薪:¥10K+ 不管我當初多滿懷抱負地認為「只在乎工作是否有意義能帶來價值/苦一點累一點沒關系」,當真正過上了傳說中的互聯網10-10-6的生活,內心還是崩潰的。 聽說有個同學,耶魯畢業後來這家公司上班,入職不到一個月果斷辭,我也不禁會懷疑人生的拷問自己:讀書那麼多年都沒這麼拼過,如此透支人生中唯一青春光陰,到底值不值? 我不喜歡留學「鍍金」的說法,這樣就把留學這件事情所能帶來的結果想的太機械單一,也太簡單容易了。考進北大清華就一定意味着成功和優秀嗎? 對我來說,出國最大的益處還是面對多元文化下的差異,學會尊重與包容。大家都覺得「尊重和包容」是應該的,其實知行合一挺難的。在我看來,這可能正是國內教育最忽略的問題。單一的成長路徑容易使人麻木。 還有就是更快接受或者瞭解新鮮事物的能力。總體而言,留學完全不必給人帶來什麼優勢,但它確實提供了更寬闊的視野、和更多元思維的環境。所以,我更多可能是藉著出國留學的機會去感受不同的文化、打開視野,學習與工作則是次要目標。 不得不提的是,我的確認為自己在美國受到了更扎實的教育,最大的感受就是本科畢業時我對自己的skillset(職業技能)一無所知,我到底能做什麼,會做什麼?這完全是不清晰的。但碩士畢業後,我對自己的職業目標很清晰、也很自信。 我經常亂想: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會不會選擇本科就開始留學? 說到回國的決定,不談發展前景、身份受限那些堂而皇之的藉口,對我而言,最本質的阻礙可能還是——是否要踏出舒適圈,留自己一個人在美國打拚。而我最終還是選擇回到大北京的懷抱,選個舒服的地方,不舒服地待着。 互聯網是一個節奏很快的地方,經常聽其他同事說,在這里一個星期的工作量在別的地方可能會干倆月。所以在這種高速運轉的地方,我也被帶着一直往前跑。一開始,在一個完全新的領域快速學習積累快速成長、奔頭很足,覺得在工作上有學不完的新知識,渴望去打開更多未知的領域。 而逐漸地,也會開始對這種持續加速的節奏表現出身體和心理上的不適與疲憊,就像是那種你想停下來歇會兒、但一直被別人拽着往前跑的狀態。現在我所面臨的最大困惑是:如何持續獲得向前跑的動力? 也許我的心底早有答案,即「沒那麼熱愛」。這份工作在世俗的標準里是絕對優質的、令人神往的,但每當我感受不到持續的前進動力和拚勁時,我愈發感覺到自己迷失在人生志趣的苦海里。 有的時候,我已經感受到了自己在長期加班工作的生活下就快要喪失對世界保持興趣和新鮮感的能力了。因為回到家,我永遠只有一個想法,那就是——我要睡覺。 這種想法讓我感到極度恐慌。說到近期計畫,想來想去,應該就是重拾對生活的熱情吧。拒絕變成工作機器,就要適當培養一些工作以外的興趣,這樣才能更好的切換online/offline的模式。如果往更好的方向發展,沒准也能發展成為一個斜槓青年? 肯定有後悔回國的時候呀!比如朋友圈看到美國工作的朋友下午四點下班、每天workfromhome、以及假期多到每時每刻都能滿世界亂逛的時候,我都會懷着強烈的嫉妒心點下那個贊(笑)。好在這些外力都能忍受,當拋開手機的那一刻,我仍能說服自己回國是正確的決定。 2019年,我希望能對自己的職業目標有更清晰的想法。當我想清楚了下一步應該怎麼走,眼下步伐也會更有動力。 對於未來,我仍然是躍躍欲試的。雖然我的週末一時半會兒不會還給我。 我想象中滿街的精英投資人, 實際全是拿手機打王者榮耀的人。 化名:黃馬甲 職業:金融行業從業者,前創業者 留學地:美國紐約 月薪:¥0-200K 在我18歲決定出國的那一刻,我就下定決心會回國,我還當着父母的面印了手印,這你敢信? 5年的美國生活,我經歷了所有留學生都會經歷的——資本主義什麼都好、美國佬什麼都不好、外國有些好有些不好——的三大階段。但沒變的還是回國的決定,家庭和個人因素都有。 本科畢業後,我多次拒絕了父母希望立馬讀研究生這條看似更順的路。為減少他們的碎碎念,我在拿到美國研究生offer後向校方申請延期保留名額,當然現在也已經過期了。我學的是商科,我當時一門心思想通過在美國工作來證明我的學的東西是否真有用。 通常來說,學金融的在美國找的第一份工作,多是會計事務所、或是投行這類賣方公司。我花了極大心血,幸運地尋到了一份私募基金的金融分析師工作,地點在紐約華爾街。 日常基本是這樣的:跟室友(如今的合夥人)合租,一室一廳,一人睡房間一人睡客廳,攤下來房租也比北京四環的房租貴。紐約的上班氛圍和居住通勤條件比有天差地別,這一點相信在曼哈頓工作過的人都有切身體會。 每天七點多從公寓出來,擠上連結曼哈頓島和新澤西的PATH地鐵(擁擠程度參考北京早高峰西二旗),換乘兩次才到公司,西服正裝是常態,沒人覺得你整天裝逼。摩天大樓里的工作環境和國內券商扎堆的普通寫字樓比,還算洋氣吧。 午休時間通常只有一個小時,常被電話會議壓縮到半小時,我的午餐大多是坐在樓下草坪端一盒雞肉沙拉或一碗炒泰餐解決。為防止下午工作時犯困,我學着和美國同事一樣,午餐不吃或少吃碳水,再配上下午的例行意式濃縮,接着和工作對抗。 也許在外人看來,這算是混的差不多了。但工作一段時間後,我更明確地認識到美國金融業中亞裔不可攀登的天花板,上層基本被猶太人壟斷,好的項目對於亞裔來說很難全程介入,無論你的業務能力有多出色、多麼受到領導賞識。 你問我多年在外的最大收獲是什麼?非志同道合的狐朋狗友莫屬了。 2016年國內的創業熱潮掀起,國家層面扶植的「雙創概念」到達鼎盛期,我和朋友在當時沒有辭職的情況下,連續幾個月深夜回家就開始寫商業企劃書。這段你一定要寫進去,超勵志的。 海外工作不到兩年,我跟合夥人終於決定懷揣着空泛的激情(笑)一起回到大北京,這個承載我們太多回憶的地方。 留學生在國內創業沒有特殊優勢吧?創業者需要具備的素質和商業格局不是只有國外才能學到的。反之,國內投資人接洽的敘述方法和談判技巧,反而對常駐國內的創業者更有利。我們能做的,就是發現國外有、但國內還未興起的創業機會,看看是否可以因地制宜。 此外,我沒有在國內系統地、正式地找過工作。但常聽朋友說國內畢業生在面試中表現更佳。我分析,國外的面試追求個性,對方希望你能彰顯特質和潛能,而國內通常是「和稀泥」,中規中矩多了,企業方對「人才差異化」的容忍度低。 說回自己,現實和理想當然是有差距的呵。 作為一個純粹奔着精神追求而放棄國外優厚工作的人,剛回國時,整個團隊駐扎在中關村創業大街長達2個月。我想象中滿街的商業精英投資者,實際上全是端着手機打王者榮耀的人,完全沒有創業氛圍。 機會都得靠自己找,無論別人是真誠相待還是想好了放你鴿子,坐以待斃就完了。 你不該展現出青澀少年的面容,你至少得裝得像個「油膩青年」——習慣推杯換盞滿嘴跑火車的浮誇局面——不然根本沒人把你放在眼里。 我們經歷了國內所有創業者都經歷的資本寒冬,為了優化細節修改過無數遍的PPT和練習Presentation。在高級咖啡廳里穿得人模狗樣,面對着無數投資人連名字都沒說完就被打斷。 《寒門狀元之死》那篇被封殺的文章里,對投資圈的描寫雖誇張了,但也有不少真實的成分。那部分是可信的。 經過一段時間,盡管在融資上有一定進展,但一群沒有國內相關行業工作經驗的留學生還是把相關行業想簡單了。過於沉重的商業模式,不是年輕人能搞定的。因此,第一次創業以出讓股份給某企業而告終。 之後,抱着掙口飯吃的心態,和朋友干回了老本行——基金。投資了幾個地產項目,也算是小有回報。接觸了人脈的層次可能也是同齡人無法企及的。但心中的創業情結依然在,於是把自己賺的錢投資了一家科技公司,由於看不慣管理層的行事作風,將其踢掉、自己做老闆。 而第二次的誤判發生在自己終究無法用精力、能力同時做好這兩件事,導致創業公司起色不大。盡管找了幾個職業經理人來管理,到目前為止也算不上一筆成功的投資。 因此,現在的生活狀態變成通過做老本行即做生意賺來的錢,或多或少補貼到了所投的公司當中。外人看來靠做投資接觸的大佬賺來的錢,其實真正到自己口袋里的並沒有多少。 我過上了原本不屬於我年齡狀態的生活。有太多太多的應酬不得已參加,自己當數飯桌上晚晚輩,只要端起白酒杯就別想着放下了。 如果論薪資的絕對數值,我不滿意。 做生意這種事,有可能連續幾個月都沒有收入。但順的時候,能回很大一筆錢,月入數十萬也有。但我的健康和作息肯定沒在國外工作時好了,健身房好久沒去了。關於父母在自身留學上的花費,我覺得不應是回國後考慮的,而是決定出國前衡量的因素。我自己只能努力做到最好。 基於目前情況,站着把錢賺了基本實現不了了。我會爭取在膝蓋沒跪紫之前把錢賺夠了抓緊站起來,更早地組建自己的家庭吧。 客觀來說,我沒有資格抱怨什麼。創投圈里的水太深了。我在北京長大,父母在事業上能提供助力,我回國有車開,從不擔心住房問題,沒有生存壓力,這些都值得我感恩。年初還跟我爸說,如果兩年內折騰不出個什麼鬼,我就老老實實地回投行做金融,這份承諾依然有效。 此外,他們還在不停勸我再去讀書,美國中國都行。我有很認真地在考慮,因為我女朋友常拿這事來威脅我。我怕她嫌棄,所以還是早讀早好。 我本來也想匿名寫一段,但這幾位好友幾乎完全說出了我想表達的情緒——憤怒的無奈、灑脫的無解、以及悲觀的樂觀。 從各位毫不遮掩、絕對真實的傾訴中,我總結出了幾個高度相似的共性: 第一,雖然留學生回國後普遍哭窮,但都算不上拮據。換句話說,父母有錢供我們留學,就絕不會讓我們餓死,掙扎在溫飽線,再怎麼說也能在社會主義里活成小資水平,想買什麼不手軟。生存壓力基本忽略吧。 第二,正是因為無比實際的第一點,留學生認為自己有做夢的權力,且這個夢更虛更浮誇——夢的起點有一定的物質基礎,墜落無妨。這點不裝逼,也不怕被人詬病,事實本就如此。留學生芸芸,但放到大環境里,在人人接受高等教育面前,出國留學人群仍屬少數派。 第三,國外發展前景身份受限,留學值錢的地方在於自我提升而不是短淺的鍍金。就算你是一名海歸,也並不代表你有着充滿競爭力的個人優勢。 第四,嫌錢少。敢於為自己喜歡的事傾注全部心力,即便短期內沒什麼物質回報。 第五,回國的留學生,無時無刻都在跟中國的「傳統觀念」對抗。本以為內心足夠強大,但當意識到這是一場持久戰時,我們更會選擇妥協——我們既解決不了那麼厚重的歷史,也左右不了週遭的刻板印象。我們不怕陌生人的排擠非議,但受不了家人的軟磨硬泡。我們終將成為碌碌有為或者無為的人。苟且過活,也珍惜當下。 如果歸國留學生的好或壞在當下世道已不能立馬顯現,那如何證明自己是個合格的留學生?衡量的標竿又應是什麼?亦或者,我們根本不需要證明什麼。 我想,當你看過更大的世界,你就會明白,心里最初的那團火是為什麼而熄滅,又是為什麼而燃燒。 你為別人而活,你也為自己而活。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羊同學是好同學

2019年,逃離家鄉,追尋藍天的三亞之旅

人生,就是一場沒有預約的旅行,走過的路,其實是一條心路,一半繁華,一半寂寞。遇見一頁春,遇見一份驚喜,遇見一份恬淡喜悅的心情,遇見一個全新的自己。多少往事在光陰中塵香,讓那些綠意染就的年華,蔥蘢着歲月 …… 生命的路上 多麼希望有一人同行 不求一世相伴 只願漫步最美的黃昏時 能再許下一個願望 來世陪你走遍萬里山川 一個回眸 如一簇花絮,靜雅凝芳 真愛,是不能分享的 只纏繞於兩個人的眼神中間 一眼望穿,秋水纏綿 也許最美的東西,一定要隱於最深的內心 還有大海是一幅動態的畫,藏着很多名家對它的描繪。每個畫家,都想來添一筆,每一筆都是不同的效果。 這個畫家這一筆,用藍天一樣的顏色,給大海上色,還繪制浪花;那個畫家,想要給大海畫盡頭,可惜手不夠長,畫筆不夠多;這個畫家,又把大海繪製得很深邃,里面好多海洋生物。 總之,給讀者看上去就是覺得大海,一望無際,海洋世界充滿了很多意想不到的神秘的感覺。 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那一望無邊的大海,突然呈現一片片金黃色,那海面上摺射出一縷縷的陽光,金光閃閃,非常光彩奪目。 天空逐漸露出魚肚白的時候,嬌羞的太陽還躲在雲霞中時,家家戶戶的妻兒孩子已在沙灘上翹首仰望准備迎接歸家的丈夫、父親。 水天一線之間,驕陽躍出海面。在海面一席金燦燦的紅帶,伴隨着機船越來越近的聲音,小船在海面迎着海浪駛向幸福港口,那條金燦燦的紅帶恍若在跑道中沖刺奔向勝利,迎接出海歸家光榮的戰士。 小船緩緩駛來,男高音高亢雄渾的聲音及那爽朗的笑飄盪海面。而妻兒們總能在第一時間辨認出自己的親人,上前給予愛的關懷。 驕陽當空照時,海面上波濤洶涌,沙灘上熱鬧非凡,豐富的新鮮的海產品擺在市場里交易,還有漁夫們幸福的笑聲…… 整個第一市場,不僅僅是海鮮聚集地,也有各種鮮肉店和熱帶水果店,買完海鮮順手帶些新鮮水果搭配着享用一定是再好不過的了,等待海鮮大餐上桌前的片刻時間,就可以先幹掉它啦! 可以說圍繞着第一市場的大街小巷都是做海鮮加工生意的店,那麼眾多的加工店中想找到一家既靠譜加工、味道又贊的就真的是需要十足的經驗了,至於很多人都問為什麼要自己買海鮮拿去加工店加工呢,好處當然就是不怕店家偷樑換柱,便宜又能保證品質嘍,所以我也是做足了功課,找到了一家口碑各方面都非常受好評的加工店「小鬍子川味海鮮店」。 清補涼是在 三亞 旅遊的時候每天的標配飲品,炎熱的天氣里喝一口冰涼的椰汁,里面夾有西瓜塊、紫薯糯米、龜苓膏、椰肉條、豆類等,吃起來不要太爽啦,何況吃着爆辣口味的海鮮時,更是解辣最佳伴侶呢。 小鬍子店里這樣一大玻璃瓶的鮮榨芒果汁只需要35塊錢,口感濃稠,喝的時候還能感覺到芒果肉絲,換做是在一二線城市里的鮮榨果汁店里,一個塑料杯的果汁估計也的30以上了吧,所以非常劃算。 因為第一市場就在旁邊,所以加工的時候能保障海鮮更鮮活,以及烹製後口感的新鮮美味,小鬍子的加工費也都是明碼標價公佈的,口味可以根據客人的需求烹製,我們都是典型的 西北 重口味,喜辣,所以川味最適合我們,我們吃了滿滿一大桌,吃了好久直到扶牆出門, 三亞 的第一餐就是這樣過足了嘴癮,真想每天都能這樣吃。(邪惡的微笑~) 椒鹽皮皮蝦,表面看起來很酥脆,口感略帶孜然味,正好適合我們的口味。 剝皮皮蝦可真的是講究技巧的,我門並不擅長,店員向我們展示了他的絕活,皮皮蝦剝的那叫一個溜,看看這個圖的賣相,是不是還不錯呢,吃起來也是肉質鮮美呢。 生蚝是我的最愛,每次跟朋友說這句話的時候,朋友都會用邪惡的眼神看着我,你懂的哈哈。 波士頓 大龍蝦個頭不小,蒜蓉開背的做法恰到好處,吃起來鮮嫩又伴有蒜香氣,一隻被五馬分屍的大龍蝦躺在盤子里也是要優雅的,不僅美味,在擺盤上也是很用心思呢。 和樂蟹,膏滿肉肥,金黃油亮,算的上是 三亞 海鮮最典型的代表了,也是 海南 四 大名 菜之一哦,可以說精華全在蟹黃,小鬍子的辣炒口味更是一絕,連油滋滋的蟹殼都忍不住的用力吸一口,香氣撲鼻呀。是 三亞 最具特色的美食,所以不能錯過品嚐下。品嚐漁民的打撈成果後,漫步在三亞灣,看着蔚藍的大海,海的藍是一抹湛藍,湛藍色的浪花潮起潮落,在海面湛藍中帶着開着潔白的浪花變幻着縵妙的舞姿開出了一朵朵藍色妖姬,只是瞬時即逝又幻回一片藍回到湛藍中,等待下一次綻放。遙望遠處,無法近觀孩童般帶着靈動的多般姿態。 人們看到一抹深藍,藍得那麼深邃,在驕陽的照射下波光粼粼。此刻的海,浪潮湧動帶着璀璨銀白,帶着海雄渾深沉的男低音唱着海的嘯歌?浪濤涌動着的波紋讓我感覺到海的脈搏。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那一抹藍得少女般的靈動,而又藍得深邃深沉的如智者。 於是,一個來自大都市的女子,喜歡上了海,喜歡一個人在海邊漫步,或看日出,或看日落,或聽海漲潮退潮的聲音。海風伴着水汽掠過女子的臉龐,吹拂着女子潔白的紗裙,將白色寬大紗巾吹起。 一對奔跑在沙灘的情侶,微風吹起了姑娘烏黑的長發,長長的白色紗裙在風中起舞,他們牽着手迎着海風在沙灘上奔跑,將光腳踩上了沙灘上畫着心的圖案。 海邊的漁船旁,身穿紅色長裙的女子,宛如從水中到來的美人魚,她手捧着五彩斑斕的氣球,瞭望大海…… 一對手捧花束的情侶背靠着坐在岸邊的木船上,那美麗的長裙從船邊垂下被海水浸濕了,他們無語地瞭望大海,心潮卻似大海波濤,憧憬着美好的伊甸園…… 那棵伸向海水中椰樹,架起了相愛人的鵲橋,一對身穿白色禮服的情侶,站在樹橋上纏綿地呢喃…… 夕陽的余暉將七彩投入水中,成為對稱的倒影,逆光中的女子,將剪影似得黑色身影投影在向外擴散的漣漪般的同心圓中,一派靜謐中的靈動。 那是一位頭戴草帽的女子,她那長長的紗裙拖在沙灘上,緩緩走向海邊,那漂亮的紗裙與落日的余暉、金色的海水、白色的浪花勾勒成一幅純潔浪漫的畫面。 坐在船頭,看寬闊的水面帆影點點,思緒沒有隨着浪起浪落而起伏不定,心很靜,靜得似乎聽不見呼吸的聲音。思緒在空曠間漫遊,她的視線泡在一望無際的海中。 無緣由的,她就想這麼靜靜地坐着,無需陪伴,無需交流,任自己在海的世界里暢游。在這里,沒有溜走的光陰,沒有繁瑣的心事,有的只是一片無邊無際的海水。 可以肆意的慵懶,可以無顧忌地吶喊,海都會一一接納與包容。大海不會與她討價還價,不會因為她單薄的生命而對她嗤之以鼻。也許,這就是她喜歡海的緣故吧? 記憶里的四季總是在蕭瑟與燦爛間更迭,而海的記憶只有一片遼闊。在海的面前,她似乎還是一個懵懂的孩子,無法用准確的字眼去形容它。她只知道,坐在它的面前,心就寬了,人就靜了。 沒有什麼能抵得過大海給予她的這種心境,呆呆的,一個人,坐在海邊,吹着咸鹹的海風,看着翻滾的浪花,這畫面,清晰着她的思路。 看海,成了她每年必然成行的出遊,只是簡單的想去看看,收拾了行囊,打包了心情,一個人,一列車,一片海。在這里,海有時候和她一樣是緘默的,海又有時候和她一樣是喧譁的。 人生那麼長的歲月,人們無法抵達太多的目的地,那麼就讓她面朝大海,鎖一段屬於她的記憶吧。 當來年再去看海的時候,坐在海邊,用心的解鎖一段曾經的歲月。那時候,她會把此刻的心情放逐在大海里,等待明年再來拾撿…… 再見了,美麗的三亞,迷人的海灣!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林石金之旅

與同窗網聚唱和小集

與同窗網聚唱和小集 巴布羅《七絕--致青春》曾臨五嶽數風流,彈指風華笑白頭。滄海歸來人似月,春山盡處月如鈎。 東張西望客七絕--步韻和巴布羅《致青春》閩江碧水向東流,鼓嶺紅花滿上頭。腸斷關山雲夢遠,依依曉月掛簾鈎。 劍吼西風七絕--步韻和巴布羅、東張西望客兄《致青春》憶昔西湖湖上游,美詩美酒美人頭。日斜東海花依舊,月滿西樓劍似鈎。 東張西望客七絕--步韻和劍吼西風《致青春》年少身閒愛出遊,每逢佳麗自搔頭。原來多半單思苦,憶昔題詩詠玉鈎。 瑪拉七絕--步韻和《致青春》鷺江春水向東流,紅葉香山無盡頭。萬里同窗常望月,吟哦何用釣魚鈎。 東張西望客七絕--步韻和瑪拉《致青春》江河不斷向東流,莫笑人生有盡頭。海月堤風迷鷺島,華燈紅袖試吳鈎。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披着狼皮的羊

這歸途太遠,要迷人且倔強

春光爛漫的季節,又是一年花開日,元宵節剛剛結束,分別已漸行漸遠。 春節前夕,我們從五湖四海歸來再次相聚,一起唱歌,一起喝酒,一起享受着唯時不多的歡樂。一起述說着自己的種種際遇,卻把不甘以及淚水隱藏在心底。 一起探討自己的事業夢想,卻把迷惘和遺憾埋葬在深處。一起討論着自己的愛情經歷,卻把支離破碎的心悄然冰封。我們都像別人展現自己的美好,卻總是把負重放在肩膀。最後不知道開心的是自己,還是別人。現實嘛,總是如此。 我們時常一邊暢想未來的美好,一邊論述現實的無奈。一邊展示自己的報負,一邊隱藏自己的內在。好像這樣我們之間的距離才不會越來越遠。可是時間卻帶走了我們的年少輕狂,也帶來了人走茶涼。 我們之間的距離好像越來越遠了,你說你看不透我了,我說我也不瞭解你了。不知道什麼時候開始,我們從無話不說變成了無話可說,從無所不談,變成了相談甚少。是距離改變了我們、還是時間亦或者是經歷。我也不想考慮那麼多,本身也挺累的。不管如何,我們依然是最好的朋友,這就足夠了。 年關剛過,離別這個詞已經展現出它的魅力。剛相遇不久卻又不得不離開,有人因為事業,有人因為愛情,有人為了家庭,有人為了生存,太多太多的理由已經無法敘述了。總之好像每個人都很忙,卻不知道他們在忙什麼。再多的不捨也只能化作一句:「一路順風,明年再見」。雖然不知道下次相聚會是何時,但總有歸來的那天,估計又是循環往復了。 看着身邊的朋友一個個漸行漸遠,好像自己也該踏上歸途了。年輕永遠是我們最大的資本,我們可以奮鬥事業,可以追逐夢想,可以追尋愛情,好像我們擁有用不完的精力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一切。 可是年輕也是我們最大的無奈,我們想要的太多了,我們這麼年輕,卻想覬覦整個世界。最後都被世界狠狠地扇了一巴掌,清醒了是面對現實,不清楚的都想改變世界,卻又被世界狠狠的折磨了一番。我們都急於成功,然後忽略了一切,最後發現自己too young too naive。 元宵節熱熱鬧鬧的結束了,邁出家的步伐又近了一步,好像自己是出家門最晚的一個了,又好像自己是最孤獨的那一個,看着別人踏上歸途,自己卻無所適從。總想放下所有的一切,卻無法承受放下後的結局。 希望我們初心不變,夢想尚存。以後再次相聚,歸來仍是少年。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短文學

七絕–白天鵝

七絕--白天鵝 冬來南往逐群飛,春至攜雛東海歸。不懼天高雲路遠,棲遲漂泊總相依。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披着狼皮的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