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評測

Tag: 評測

《QQ飛車手遊》M2未來戰士評測

<p《QQ飛車手遊》未來戰士車身造型科技感十足,其各項屬性也非常均衡,沒有任何短板,是一輛綜合性能很強的M2摩托。那麼M2未來戰士怎麼樣?快不快?我們一起看看《QQ飛車手遊》M2未來戰士評測。 賽車簡介 <p白色的車身加之炫酷有力的車尾設計,每一次的超越都如閃電一樣迅捷,寒光一閃,引領騎行之巔。未來戰士各項屬性比較均衡,其中漂移和耐撞能力較為突出。 賽車外觀展示 <p未來戰士車身主體採用銀白色噴漆,搭配亮眼黃色線條以及潮流LOGO圖標,格外吸引人眼球。摩托前燈直射前方,有一種穿梭時空的未來科技即視感。 六維性能 <p從六維性能圖來看,未來戰士的各項屬性相對均衡,其中耐撞和漂移能力相對突出,這使得未來戰士受到撞擊時影響更小,同時過彎更加靈活。 特性分析 <p特性:使用氮氣或道具時,30%概率7秒內每秒獲得2%集氣且小噴動力提升14%。 <p未來戰士的特性非常實用,使用氮氣和道具時即有概率觸發,不但可以增加提速,更快地提升車速來超越對手,還可以獲得額外的集氣,更有利於集滿氮氣。同時30%的觸發概率也非常可觀。 賽車數據一覽 獲取方式 <p未來戰士可以通過「未來戰士鴻運寶箱」獲得,寶箱上架時間為3月1日-3月24日,消耗寶箱必得M2摩托未來戰士(永久),千萬不要錯過!注意寶箱的過期時間是5月31日,大家們記得及時使用! <p未來戰士各項屬性均非常優秀,耐撞和漂移能力尤為突出,加上出色的特性,使它在競速和道具賽中都擁有非常完美的發揮,是一輛非常值得入手的M2摩托。 來源:遊民星空

《NBA 2K19》粉鑽喬杜馬斯屬性評測

<p《NBA2K19》在2月1日凌晨更新了復古精英主題卡包,依然是超音速與活塞隊的球員,喬杜馬斯躋身其中,下面就為大家帶來「丨唐Sir丨」分享的《NBA2K19》粉鑽喬杜馬斯屬性評測,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榮譽介紹 <p喬·杜馬斯於1985年NBA選秀大會第1輪第18順位被活塞隊選中,職業生涯全都效力於活塞隊。 <p3次NBA總冠軍:球員2次(1989-90);總裁一次(2004)。 <p1次NBA總決賽MVP:1989。 <p6次NBA全明星之旅:1990-93、1995、1997。 <p1次NBA最佳陣容二陣:1993。 <p2次NBA最佳陣容三陣:1990-91。 <p他所穿的4號球衣在2004年被活塞隊退役。 <p2006年入選籃球名人堂。 投射能力 <p射程非常不錯:中投(空位95、受干擾95、運球後92),三分(空位95、受干擾94、運球後90)。 扣籃能力 <p幾乎不能背打,扣籃很弱(原地37、切入63、隔人36),扣籃傾向(原地40、切入51、花式51)。 傳控能力 <p出色的傳控球能力:控球90、傳球視野82、傳球智商95、傳球准確性89、持球速度84。 禁區威脅 <p殺入禁區的得分能力還算不錯:切入上籃95、近距離投籃95、原地上籃95,可惜造犯規能力83低了一點,罰球95,穩如狗。 運動能力 <p速度86、加速度86、彈跳82、力量76、體力93、爭搶能力95。 防守能力 <p橫移98、干擾投籃96、搶斷95;防守精神屬性均值90,就連低位防守智商也有77;防守傾向:干擾傳球45、持球搶斷34、強硬犯規55、製造進攻犯規55。 穩定性 <p進攻犯規95,優秀;防守穩定性98,准畢業;反應能力96,優秀。 熱區情況 徽章 <p這張粉鑽杜馬斯有五個紫色徽章、十三個金色徽章以及七個精神徽章。 紫色徽章 <p防守型:持球搶斷+持球防守+擋拆閃躲 <p投籃型:接球投籃 <p組織型:花傳 金色徽章 <p投籃型:堅韌得分手+高難度投籃+射程無限+遠距離+中距離+底線三分 <p內線型:特技+強力終結者 <p組織型:腳踝終結者+擋拆戰術 <p防守型:追帽 <p運動型:單人快攻+好鬥者 精神徽章 <p淡定+關鍵先生+硬漢+大當家+防守核心+微波+冠軍基因 徽章推薦 <p拋投+背籃轉身+快攻發起+空接發起+進攻犯規製造+十美分 球鞋推薦 <p三分:Kobe白、Kobe紅、氣象噴、PG1、歐文3、CP3.X、KD10白藍、AJ31紅、AJ12; <p非三分:AJ31白、AJ3、兩雙Superstar均可、Curry3。 綜合評價 <p限制這張卡的最大因素就是191cm的模型以及不能扣籃,和一些投籃包影響(雖然平滑,但偏慢)。運球包還不錯,空位三分還是挺准,拿來打PG也還行,在外線的防守表現也是非常不錯的。總的來說他是一個人氣低,實用性低的球員。拿來湊活塞all time吧。 <p推薦指數:★★☆ 來源:遊民星空

鐵工廠 IF EX-36 暴君

今天帶來的評測是鐵工廠的IF EX-36 暴君,http://acg.78dm.net/ct/131862.html,以下簡稱威震天,這款威震天可以通過替換件的形式還原出《暴政》、《隱蔽行動》、《威震天本紀》、《威震天萬歲》中的形象,而變形後的坦克也可以通過替換炮管的方式還原出不同的坦克形態。 高度對比,盒子是鐵工廠中號盒子的大小,但是厚實了不少。 正面為鐵工廠的一貫風格,實物圖+編號 後側則是介紹了四種形態及坦克形態 內容物包括吸塑包裝的及主體及配件,同時也附帶了此前紅蜘蛛的手型 開盒後為《威震天本紀》的造型,那就從它開始吧,可以替換的位置為肩甲、背包、側裙甲及腿部外甲。 整體完成度還是很高的,一些微小的細節及分色也都有還原。 面相方面就不多做評論了,總的來說比漫畫中老了不少...算是...中年期吧.... 胸部細節 背包細節,變形後則是前側履帶 手臂及肩甲細節,肩上側火炮可以轉動 小臂外側有通用插孔,可以加裝二連雷射炮 右肩和左肩使用了不對稱設計,老威標志性的手炮當然也有附帶 附帶了握持武器的手型,手腕位置獨立可動~ 腿部細節,側裙甲上的飛彈刻畫的不錯,另外小腿位置使用了獨立安裝的外甲。 腿側細節 小腿內側細節也有刻畫 《威震天萬歲》中的老威,這是唯一無法變形為坦克的形態 替換了頭部、手炮、側裙甲、肩甲、背包並卸除了小腿外甲 頭部細節 胸部細節 手臂細節 背部細節 手炮 腿部細節 《暴政》中的老威 細節基本與《威震天萬歲》的老威相似,替換了背包、同時左手使用了流星錘 流星錘使用了透明材質 《隱蔽行動》中的老威 基本與《本紀》中的造型相似,僅僅是替換了頭部、將肩甲下翻並替換了手炮 頭部細節 肩甲細節 肩甲細節 手炮 偽裝形態 偽裝形態的切換僅僅是通過替換肩甲及炮筒,沒什麼太多可說的~ 高度對比 頂底細節,變形過程比較流暢,唯一就是頭部位置,需要完成胸甲翻起變形這一步驟後才能收納頭部,這里的說明書有點迷,其他位置都沒什麼問題。 炮筒有一定的可動 《本紀》中的坦克形態 載具形態完成度還是挺高的,沒什麼槽點 炮筒基座 前履帶 坦克後側細節 《隱蔽行動》中的坦克造型 替換的位置就是炮筒了~ 《暴政》中的造型,替換了肩甲及炮筒 基座後側就是肩甲了~ POSE 本款四合一威震天依舊是鐵工廠小比例系列的變形金剛,作為一直研發小比例變形金剛的鐵工廠來說,工藝早已是駕輕就熟了,本款四合一威震天也是挑不出什麼大毛病。 人形形態完成度很高,四種形態的切換主要是通過加裝和替換零件沒有太明顯的違和感。造型優秀,造型比例優秀,漫畫路線的造型更加符合現代玩家的審美,配色方面也沒什麼明顯的槽點,唯獨面相有些顯老...變形比較簡單,除了文中提到的頭部收納問題,其他變形思路還是非常清晰的。 載具形態僅提供的三種,《威震天萬歲》中的坦克形態無法還原,有點可惜,而其他三種形態也就是通過替換炮筒的方式實現。最後說說可動,可動方面讓人比較滿意,基本可以滿足把玩需求。 來源:78動漫

末那末匠丨鐮田光司《Flying Boo》飛豬

《Flying Boo》 作品信息 製作:鎌田光司 創作說明 很多人小時候有過這樣的行為:將床單往肩膀上一披,想像自己是會飛的超人或是披上鬥篷的魔法師。 日本藝術家鐮田光司將這份大家共有童年回憶,以一隻只姿態各異的「小飛豬」形象呈現,防風眼鏡則令整體形象更為生動。 由末那末匠推出的高性價比衍生品,讓這幾只可愛的小飛豬,在豬年帶你一飛沖天。 隨著農歷豬年的到來末那十分應景的推出了兩款以「豬」為主題的小擺件,他們就是將要在本篇評測中介紹的《Flying Boo》飛豬。著實為豬年增添不少氣氛同時就像掛卡正面印著的一樣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喜氣洋洋,一飛沖天」。 包裝採用掛卡包裝,雖然包裝很簡單但產品本身卻被很好的保護了起來。透過透明外封可以清晰的觀察到產品的諸多細節。 這次的飛豬分為兩款進行發售分別是「飛行款」與「站立款」 兩款包裝相同在塑封最下面印有本款造型師「鐮田光司」的名字。 包裝大小對比 首先是「站立款」飛豬,頭戴蒸汽風格風鏡脖子上繫著一個看起來並不講究的紅色鬥篷,雙手抱胸高傲的抬著頭。 高度對比 細節展示 整體塗裝效果不錯,飛豬皮膚的光影效果十分自然。風鏡鏡片部分採用實色塗裝如果能夠替換成透明度較低的透明件個人覺得效果會好上很多。 膚色過渡自然看起來十分粉嫩。不過頭部與身體應該是通過快干膠粘合在一起,因此導致頸部有膠水的白霧出現只要用棉簽即可擦除。 披風輕微抖動 仿佛有微風吹過和身體一樣也進行了陰影塗裝。 底座為實心樹脂材質重量很大,不會因為重心過高而導致擺件易傾倒的問題出現。 接下來是第二款「飛行款」飛行款造型為經典的超人飛行姿勢。經歷了「站立款」的等待後終於一飛沖天。 本體與地台之間通過銅棒連結,安裝時不要用蠻力記得要慢慢旋轉插入。 高度對比 與「站立款」相比我更喜歡這款「飛行款」的造型設計。造型設計相同頭戴風鏡身披紅色紅色鬥篷。 腿部以及屁股的造型我個人很喜歡,有一種很下飯的感覺。 屁股後側一個小小的捲起的尾巴。 ...

鐵工廠 IF EX-31 DUBHE 天樞

今天帶來的評測是鐵工廠的IF EX-31 DUBHE天樞http://acg.78dm.net/ct/119890.html,璇璣湖又名塔恩(不是貪狼嗎233這兩個名已經完全不對了233),是霸天虎司法處(簡稱黑狗隊)的首領,黑狗隊主要負責清洗霸天虎內部的逃兵和叛徒,塔恩本人的手段更是極其殘忍,實力高強。另外,最新的IDW漫畫中,已經大致揭露了他的身份,不過這里就不劇透了 咱們先來看看這次鐵工廠的塔恩吧 包裝 高度對比如上 小櫥窗+黑色底色的外盒設計,很酷 內包為吸塑包裝,一把武器,兩對造型手,紙製品只有說明書一張 主體展示 高度對比 塔恩的身材還是不錯的,整體造型也是和IDW的形象別無二致 細節展示 非常有特色的霸天虎陣營式樣面具,因為這個面具,大家對他的真實身份眾說紛紜 面具可摘下,可以看到塔恩臉上的傷痕,然而這張臉實際上也很有迷惑性 塗裝豐富的胸甲 背包的炮塔造型 肩甲是履帶結構 力量感十足的手臂 配件一覽 武器同時也是載具形態的炮台 炮管可以轉動,握柄可以通過翻轉來完成載具形態連接樁與人形態連接樁的變換 炮管可以翻折 可動展示 頭部可動,因為肩部造型的關系,平轉角度幾乎沒有 肩部與主體連接為球形,有一定的前後擺角度 肘部正常彎曲幅度 使用變形關節可以實現逆彎曲,機器人無所不能! 腰部只能向前彎腰不能向後仰,不過幅度很大。當然,平轉的沒問題的 腿部可動 腳部的接地比較小,不如說沒有吧,雖然使用了球形關節連接,但是在側面,所以沒什麼幅度 使用變形用的關節就可以實現小腿骨折狀態(笑) POSE 你看到了嗎,我的臉? 那麼,我認定你是霸天虎的叛徒,現在開始清除你的存在—— 載具形態 高度對比 塔恩變形為一輛賽博坦戰車,雖然看起來很抽象,但漫畫里就是這樣的 因為手型可以替換,變形成載具時,可以選擇卸掉手來防止穿幫 (你看到我的臉了吧——笑) 細節部分 合體形態 這款塔恩還有一個方方正正的變形形態,是用來作合體時主軀乾的 (怎麼有種搞笑動畫里被壓成方塊的感覺233) 總結:這款鐵工廠的天樞造型還原優秀,可動很不錯,變形難度適中。人形看起來非常帥氣,合體形態也讓人很期待黑狗隊的其他成員。這款的售價大概一張半左右,性價比來說挺不錯,喜歡的朋友可以行動了。 來源:78動漫
遊民星空

最新公測版《螺旋英雄譚》英雄評測及搭配攻略

<p螺旋英雄譚全英雄評測,英雄印記搭配攻略。現在遊戲已經正式公測了,這麼多的英雄有點眼花繚亂,沒關系,下面這個文章幫你瞭解他們。   聽說公測了(。・ω・。)ノ那版本應該穩定了,新人肯定對培養什麼英雄有考慮,所以我來推薦下值得優先提升的Sr卡吧,以及值得搭配的印記   目前遊戲有6個英雄是抽不到的,應該有一張攻擊距離3格的槍手   首先說張Ur卡,因為上個版本改動 瑪菲麗婭   Ur瑪菲麗婭 3分直接上到8.5分   被動2個都強化了。現在可以說是T1的角色,1.4倍反擊,血量大於50%有23%額外攻擊,再配合以前的無法反擊,現在瑪菲麗婭是現在能靠反擊打的唯一一個弓手,沒有之前那麼弱勢了,這個可以直接給覺醒寶石培養,後期高輸出射手   (・ω 柴丸   Sr柴丸(8分)   作為主角,強化過2次,在全英雄里也屬於比較優秀的那類,高速度,普攻2段,普攻帶麻痹特效,柴丸現在是玩家初期能獲得卡中最值得優先升級的一張,而且還不用覺醒寶石,1級技能就可以用   攻擊段數多的好處有   1.每次攻擊都能觸發被動,中被動麻痹無法移動   2.可以快速打掉減傷護盾,配上鐵騎或者敵法,每回合就能有5次攻擊   3.可以配合曙光印記快速疊出減20%防禦   其實可以看出柴丸其實很特別全面,在各個地方都有不錯的發揮,特別活動強敵boss,幾乎無可替代   印記搭配:平時推薦:曙光4個   boss戰推薦:鐵騎4個   英雄組合:自身屬於控制騷擾型 阿蝶   Sr阿蝶(5分)   開始的女主角,同樣強化過兩次,紅卡劍,高速,但輸出和同樣定位的秀拉沒法比,有個控制稍微提高了這張卡的評分,但也僅僅限於前期,後期飛行比多一格移動重要,要眩暈也有更好的蜜雪莉雅,加攻擊限制太大而且不高,但畢竟是送的Sr,前期關卡足夠了   印記搭配:疾風4個   英雄組合:蜜雪莉雅雙奧義眩暈組合 和尚啟真   Sr和尚 啟真(6.5分)   送玩家的一張非常好的肉盾角色,技能組就是為了防禦為主,啟真屬於很扎實的物理防禦流,前期甚至到中後期都有不錯的發揮,後期這個角色要覺醒寶石到滿級才有較好的發揮,對玩家培養要求較高   印記搭配:保護型:4詠歎(保護周圍隊友)   防禦型:4秩序(60%物防加成)   英雄組合:龍膽花(減傷)席佳達(加魔防) 裘洛洛   Sr裘洛洛(4.5分)   綠卡斧,以前沒削弱還行,現在這個版本,裘洛洛就比較弱了,如果是前期的話,我覺得比和尚好用,前期治療少,自帶回血可以有效保護自己,高速度也不會被太多追擊,所以前期可以練練(30級之前),比和尚好用(✪▽✪),後期某張r卡綠斧都比她強   印記搭配:撕裂4個   英雄組合:前期卡 娜達斯   火角 娜達斯(5.5分)   紅色劍,雙抗比較低,所以要觸發50%幾率被動才厲害(ง •̀_•́)ง,歐洲特權英雄,如果你能經常觸發被動,這英雄還不錯,不能觸發被動的同學直接無視掉這個英雄吧,奧義帶中毒,不過這遊戲中毒跟沒中沒區別,可以用到中期   印記搭配:修羅4個(魔防加攻擊)   英雄組合:席佳達(加魔防) 阿倫   阿倫(7分)   上一代主角,紅色劍,物理防禦不錯,但其實特色是自帶一個10%最大生命回血,如果和祈願印記搭配,生存能力超強,還是被菲卡克(ಡωಡ)   防禦表現出色,自帶回血配合奶媽很難被擊殺,但是要達到高防高回血需要覺醒寶石培養,還是看玩家自己選擇,後期都可用   印記搭配:祈願4個(20%回血)   英雄組合:龍膽花(雙回血組合,兩個都能抗)   盧瓦爾(超高物理防禦組合) 秀拉   秀拉(7.5分)   目前版本百分比加成最高的紅卡劍,所以普通攻擊力削弱特別多,後期技能組,當玩家能達到400點攻擊力時,一個百分比技能是可以讓屬性D不下於S的,秀拉有4個加攻擊力的技能,奧義和技能全加,讓秀拉對特定單位表現出色,比如高層數 紅色螺旋迷宮,綠色boss,需要單體高傷害時,秀拉傷害非常出色,但在競技場這種復雜混合,秀拉表現比較差   印記推薦:咆哮4個(通用)   撕裂4個(極致輸出)   英雄搭配:曼狄(加攻擊力),流月(精靈公主) 菲卡   菲卡(8分)   被削弱過幾次,以前的菲卡是比很多Ur卡還要優秀的卡,但是幾次削弱之後,現在沒有那麼強了,當然那是對比Ur,自身藍色法師,技能組最高是30%雙抗,打紅卡特攻,以及被打加攻擊力,比秀拉評分高是因為自身法師,適應場景更多,很多情況下單論輸出不如秀拉,但是綜合表現更出色   印記推薦:咆哮4個(技能組是長期作戰)   英雄搭配:龍膽花(後期競技場強力組合) 伯爵薩坎   伯爵 薩坎(8分)   作為白星戀人,打死他,作為10層螺旋無色迷宮boss,好他喵強,之前的伯爵可謂是最強射手,打什麼Ur射手隨便打,現在只能感嘆時運不行,被削弱過攻擊,速度,技能加成,但是現在練依然不吃虧,技能可以補一次傷害,殘血都可以補掉,技能加攻擊補償,對空如果你比她攻擊高,那麼補償就是2個一起加40%攻擊加成   印記推薦:懲戒印記(因為懲戒加白板攻擊力)   英雄搭配:曼狄(加攻擊,回血) 雲母   雲母(4分)   改版過幾次,之前一直沒人用,後來加了一個最強打擊,一出場造成150%攻擊的隨機傷害,最強打擊,現在改成每回合造成一次18%傷害,沒有以前有特色,而且雲母只能回自己血量,不是奶媽,加上自身屬性偏弱,大多數場合不好用   印記搭配:敵法4個(2次額外低傷害)   英雄搭配:白星(破魔防) 老闆娘 山德魯拉   老闆娘 山德魯拉(6分)   沉默藍卡法師,技能有補償傷害不過,特別是追加傷害需要沉默,目前沉默除了奧義只有 月角莫娜被動技能帶,所以補償傷害其實一般,不過這張卡很有特色,降敵方攻擊力降的特別多,中期表現很出色,覺醒就不必要了,加成不高   印記推薦:修羅4個(白板攻擊加技能傷害)   英雄搭配:月角 莫娜(都帶沉默) 櫻花劍客 玖婭   櫻花劍客 玖婭(6分)   畫面給0.5分好吧ヽ(  ̄д ̄;)ノ玖婭雖然有技能可以彌補速度,但是技能彌補效果需要覺醒,而且不能追擊是對雙方,其實不算很優秀技能,Ur技能無懈可擊,反殺都是這個技能強化版,無法追擊只能保證不被額外追擊一次,其實玖婭綜合還是一般,沒速度想做輸出,技能組必須非常好   印記推薦:撕裂4個(自身攻擊很高)   英雄搭配:龍膽花(減傷回血) 阿佳妮   阿佳妮(7分)   技能涵蓋了加攻擊,減魔法防禦,范圍加物理防禦,圖片也很棒,阿佳妮更像一個輔助法師,有不錯的配合能力,不過因為加強了技能,所以阿佳妮屬性都偏低,需要搭配才能發揮她的價值   目前搭配白星,雙減防禦,再配合曙光印記,可以達到最高效果   印記推薦:曙光4個   英雄組合:白星(減魔法防禦最高55%) 塔米拉   塔米拉(5分)   一張送的Sr,而且商店可以兌換,應該是突破最輕松的卡之一,技能組中規中矩,目前最適合祈願搭配,可以用來減對面攻擊力,不過因為自身防禦低,而且沒有技能能加強防禦,所以後期還是比較脆,前中期很好用,有攻擊力也能抗住傷害   印記推薦:祈願4個   英雄組合:卡佳妮(加防禦帶回血) 獅心女爵 維爾羅斯   獅心女爵 維爾羅斯(5.5分)   同樣是藍色槍兵,但是屬於飛行單位,所以移動比較自由,在速度改版後,能減速度非常不錯,幅度比較低,綜合中期都不錯,回血,防禦,高機動,在中期屬性起來之後會有不錯的表現   印記推薦:修羅(帶魔法防禦技能可以額外加)   英雄搭配:自身飛行單位,可以突進敵後排   治安官 盧瓦爾(7.5分)   物理防禦流核心,1技能可以為隊友加44%物理防禦 盲泉   盲泉(3.5分)   盲泉稍微強化過一次,但是中毒免疫可以說浪費了一個技能位,中毒效果太差,而且持續時間也不長,所以想加攻擊補償先要打出奧義,而盲泉屬性並不高,目前來說中毒實用性較小,不如很多補償傷害,綜合屬性也比較低,在中毒沒加強之前可以不用先練   印記推薦:疾風4個   英雄搭配:中毒流 蕾貝卡 約爾齊   蕾貝卡 約爾齊(5.5分)   奧義是范圍攻擊,但是降了攻擊力,技能組其實還不錯,不過血量低於50%加攻擊力這個稍微有風險,目前沒有比較好的副本或者活動適合這個被動   印記搭配:修羅   英雄搭配:白星   奶媽放在一起說 席佳達   席佳達(8.5分)   奶媽目前回血沒辦法被針對,沒有減治療的手段,所以奶媽評價都很高,除了那個一開始送的醫生,席佳達具有范圍魔法防禦,開局可以帶一次減傷害的盾,戰略意義很高,甚至後期都可以使用,奧義治療同時帶加速,整體除了沒有淨化其他都很不錯(*๓´╰╯`๓)屬於非Ur卡最好的奶媽   印記搭配:敵法4個(能發揮最大優勢)   英雄搭配:任意 微笑聖女   微笑聖女(7分)   技能組偏保護自己,奶媽需要一定的輔助技能組,所以評分低一點,援助會浪費一回合,所以沒法攻擊,技能組偏保護自己,但是輔助偏弱   印記推薦:鐵騎4個 芙爾娜   芙爾娜(7.5分)   自帶攻擊加成的奶媽,這樣奶量就更加充足了,芙爾娜,奧義和死亡都能提升全部隊友血量,所以在某些情況下可以去攻擊自殺,然後補充全隊血量   印記搭配:敵法4個來源:taptap來源:遊民星空

鐵工廠 IF EX-29 爵士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 78官方評測 是鐵工廠出品的 IF EX-29 爵士 繼警車三兄弟和橫炮兩兄弟之後,小車部隊的大佬級人物——爵士終於登場了。 資料庫連結:http://acg.78dm.net/ct/119888.html 首先看封繪: 一如既往的鐵工廠櫥窗風格,而且還是那麼的省地方,感動~~ 內包是主體一個、小槍一把和說明書一張。話說鐵工廠的玩具本來變形就簡單,說明書卻是印的最好的,只能說是太認真了。 主體展示,很有G1范: 細節展示 頭雕無論正面還是側面,形象都十分清晰完整,G1黨又要淚奔了。 永遠4號 小比例且輪子可轉,這是鐵工廠的一大亮點 標志性的大手槍 腿腳部分,接地性不錯 pose時間 這張有沒有讓你想起G1封繪的感覺 本款特色爵士大喇叭,耳邊已經想起了爵士樂 人形高度展示 下面是車型展示: 正面嚴絲合縫,十分完整 側面手部反而有一塊迷之突起 輪胎細節 車頂部 底盤,其實頭部是可以轉過去的,但我就這麼倔強,呵呵~~~ 手槍可以插到車頂 高度展示 綜述:鐵工廠小比例系列至今已經出品到第29款了,鐵工廠對這一比例商品的設計堪稱爐火純青。人形態造型出色,著色部分細節很好。車形態外形稍遜人形,不過對於鐵工廠以往產品來講,這款車型亦是不錯。變形過程相當流暢,比例雖小,關節靈動,依照內心所想之車型就可以變出來,很神奇,基本上可以忽略說明書了,非常適合把玩。之前的戰戟就在我桌面上把玩了很久,看來這款爵士又可以讓我把玩一段時間了。十分推薦喜歡G1玩具和傾向把玩玩具的玩家入手! 來源:78動漫

分形工藝Define S2機箱評測:靜音和性能的平衡點

三年前,當時還叫着佛瑞克托設計的Fractal Design還沒有把正式中文名定下來,他們發佈了一款為水冷而生的、外觀很像當家旗艦Define R5的機箱——Define S;現在,被我們稱之為分形工藝的北歐品牌,推出了Define S2,同樣是一款兼顧靜音和散熱性能的機箱,Define R5跨越至R6的數項升級在S2上均有體現,同時Define S2提供4個顏色選項,我們拿到的是白色TG版。 分形工藝的Define系列主打高性能和靜音,Define S2的標簽不出意外就是高性能靜音機箱,箱體內具有多達9個的風扇安裝位和強大的水冷兼容能力,與前代Define S相比,S2的進風面積增加了15%(分形工藝標稱數據),頂蓋採用第三代ModuVent降噪技術,可供用戶自主選擇側重於靜音或散熱性能,第三代ModuVent技術可供用戶自主選擇頂板安裝隔音鋼蓋或防塵過濾裝置,巧妙地為用戶提供了散熱和靜音兩個選擇。 架構:比上代有所改進 Define S2無疑是考慮過分體水冷安裝的使用情景,其箱體內在架構也相對地針對分體水冷進行了優化,寬裕的主艙空間無論是通透的觀感還是對分體水冷設備的安裝都有着莫大的好處;受益於箱體內主艙的寬裕空間,相比起Define R6,S2在硬件兼容性方面也有着一定的進步。 顏值還是很重要的,S2的黑白配就比較好看 內里通透的機箱一眼就能望盡,中規中矩的ATX孔位、支持顯卡垂直安裝的PCI擋板(延長線和顯卡支架需額外購買)、獨立的電源隔絕倉共同組成了S2的內在,主艙靠近前面板部分帶有針對分體水冷設備安裝的開孔,獨立出來的隔絕倉前端亦可拆卸(需打開前面板)。 標配的GP-14風扇 前置帶2個 一覽無遺,注意底部前端的無孔部分,那里是可以拆下來以便前端裝更大的分體水箱的 雖然右側板附有隔音材料,但背艙還是留出了23mm的理線空間以供走線,裝機走線還是比較輕松的。 外觀:一貫的極簡 Define S2可以說是同系列Define R6的另一種演繹,相比起Define R6,這次我們評測的主角Define S2去掉了相當一部分的模組化硬盤支架、可開合式的前面板,換來的是更強大的水冷兼容性和更通透的視覺觀感;收到的這款Define S2 TG 極光白前面板配色為全黑,跟PCI擋板的配色一致,黑白配色視覺沖擊力強勁,有種熊貓的感覺,分形工藝一貫的極簡設計風格表露無遺。 Define S2標配有3把分形工藝自家的Dynamic  X2 GP-14風扇,2把在前、1把在後,這跟R6是一樣的;S2 TG 極光白版標配的GP-14自然也是白扇白框,符合機箱本身的配色,使用LLS軸承的GP-14使用3-Pin定速接頭,轉速固定在1000RPM,最大風量68.4CFM,最大風壓0.71mmH2O,可以看出是適合機箱風扇定位的氣流扇,因其低轉速的設計,風扇噪音標稱值為18.9dBA,在靜音方面的考慮也是比較周全的。 機箱的後置PCI擋板有7個黑色的橫向擋板,另外還有2個比較隱蔽的白色豎向擋板,可用於顯卡的垂直安裝,需要用戶額外購買支架和PCIe 16x延長線;左側面是全透式的鋼化玻璃面板設計,跟常見的淺灰色、深色鋼化玻璃不同,透明的鋼化玻璃帶來了較好的觀感和質感。 背部也是以白色為主,黑色的PCI擋板在背面看着反而不起眼,有種莫名的和諧感;兩邊的側板使用後置的2個手擰螺絲固定,同時還有着隱藏式的卡扣以便固定,合上時會有明顯的觸覺反饋。 機箱的右邊側板是帶有隔音棉材質的無側透面板,配色是純白色白色,這個視角可以看到前面板兩側的進風孔,兩條豎形的柵狀進風孔負責整個箱體的所有進風,同時內里還有着隔音防塵棉——前面板、頂板以及右側側板都是內里帶有標稱工業級隔音棉材料的。 機箱的頂部由前端的機箱I/O與後面的可拆卸頂板組成,這個角度可以比較清楚地看到面板拼接的痕跡,在頂板上,用戶可以自由頂板安裝隔音鋼板和灰塵過濾裝置。 S2的腳墊由4個圓形的小腳墊組成,提供的摩擦力足夠,很難推動放置在桌面上的S2;TG極光白版機箱的防塵網也是白色的——足夠好看,但是否耐髒則有待時間的考證,同時還會有獨屬每個S2機箱的銘牌。 上機:來次分體水冷 詳細配置可見圖表 分形工藝的Define系列定位一直頗為高端,從其旗下產品的定價也能看出這點,Define S2作為這代的高性能靜音機箱標竿,更多的面向於中高級玩家,特別是水冷散熱器用戶,無論是簡單方便的一體式水冷散熱器用戶還是繁瑣炫酷的分體式水冷發燒友,都能在Define S2上看到自己所鍾意的閃光點。 好馬配好鞍,我們這次就以英特爾酷睿i9-9900K和索泰GTX1080Ti 寒冰至尊為主要部件,配合曜越的分體式水冷部件,進行搭建一套分體式水冷散熱的平台,考慮到機箱以白色為主要配色,我們使用了藍色的水冷液和單一藍光的曜越冷排風扇,以求打造一套藍白主題配色的分體水冷平台。   藍色和白色是主要色調,記憶體和主板RGB燈就自由發揮吧 顯卡燈效也是RGB可調節的 點亮時開機鍵處會有藍光指示,恰好貼合我們這次的藍色LED燈效 這塊刀鋒主板背面還會有RGB燈珠 電源隔絕倉的前端已經拆了下來 排氣有點小瑕疵 為了散熱考慮,頂板已經拆卸了隔音鋼板 背面是這樣的 細節:追求靜音和散熱性能 Define S2的機箱I/O位於頂板的前端,中央是具有分形工藝標志性的圓形開機鍵,右邊是USB3.0*2、USB2.0*2,左邊是音頻麥克風3.5mm插孔*2、USB3.1 Type-C接口以及重啟鍵;I/O與按鍵的排列是分形工藝一貫的風格,位於頂部前端的I/O區域更適合用戶將Define S2放置於桌下使用,十分符合S2作為靜音機箱的定位。 熊貓色前板頂部中間的凹陷看着頗有感覺 S2總體給人一種方正的感覺,但實際上並非如此,在前面板的四周帶有輕微的傾斜,延伸至機箱主體回歸直線。 背板的左上角有個圓形的按壓式頂板開關,可拆卸頂板以此開啟後可取出,頂板默認由隔音鋼板+防塵層組成,最求散熱的玩家可選擇拆卸隔音鋼板以求獲得最大化的散熱性能,注重靜音的用戶就不用再動這塊頂板了。 底部白色的防塵網從前面板下方可向外抽出,安裝底部風扇的時候需要注意固定螺絲與防塵網是否會存在空間上的衝突,避免損壞防塵網或卡住無法完成底部防塵網的安裝。 厚實不透的右側板內里是黑色的工業級隔音材料,除了右側板,機箱的頂板和前面板內里同樣附着有這樣的隔音材料。 S2帶有3個3.5/2.5吋硬盤安裝位,豎直安裝的硬盤托架位於右側背艙,硬盤托架上刻着分形工藝/fractal design的LOGO,使用手擰螺絲和卡扣的固定方式。 背艙中間偏上的地方帶有一個Nexus+ 智能集線器,總計可以控制3個PWM風扇和6個3-Pin定速風扇——機箱自帶的3個GP-14風扇適用於3-Pin定速的風扇接口,集線器需要額外的1個SATA電源供電。 額外的SATA供電以及具有LOGO的捆線魔術貼 另外還有着2個2.5吋硬盤專用的硬盤安裝位,2個硬盤架使用1顆手擰螺絲固定。 總結:靜音和性能的平衡點 分形工藝的Define系列已經陪我們走過了數個年頭,我們在新近推出的S2上不難找到當年Define S的影子,在傳承着經典設計理念的同時S2也選擇性地接納融合了現今用戶喜聞樂見的元素——例如全透的左側玻璃側板、USB3.1 Type-C機箱I/O接口等,新舊交融的S2外觀上依然保持着分形工藝一貫的極簡設計,安靜地屹立在那里。 以機箱的實際性能,也就是兼容性而言,Define S2也可以說是無可挑剔的,相信大家可以看到我們在安裝完整套分體水冷平台後箱體內還有着較大的空間餘量,對於發燒友來說是個相當好的消息——寬裕的空間可供用戶更好地發揮自己的DIY能力,極簡的外觀下擁有着一顆不平凡的心。 √ 優點: · Define系列的極簡外觀設計· 機箱I/O帶有USB3.1 Type-C接口· 全透的透明鋼化玻璃左側板· 同時還是個靜音的機箱· 很適合用來裝分體式水冷 X 缺點: ·...

酷冷至尊COSMOS C700M機箱評測:傳承和突破

COSMOS系列一直位於酷冷至尊機箱產品線的金字塔頂端,自第一款COSMOS 1000機箱以來,該系列已然經歷11年風霜。將時間往前推一年,回歸初心的COSMOS C700P讓我們眼前一亮,對稱式鋁合金手把的重新設計讓其與前面板連成一體;在C700P的基礎上,酷冷至尊推出了COSMOS C700M,外觀大改的同時環繞燈帶也升級成ARGB燈效,不變的是COSMOS一貫的流線型箱體和對稱式鋁合金提手。 其實我們在今年年中的ComputeX 2018上就已經見過COSMOS C700M了,外觀上與C700P相似但不相同,前面板、機箱I/O和對稱式手把都經過重新設計、定位,環繞燈帶更是升級成ARGB燈效,前面板的RGB燈帶呈流線型往上下延伸,點亮後的ARGB燈效映射在對稱式鋁合金手把的內側以及底部的支撐面上,流光溢彩。 C700M的左側板是一塊曲面的全透玻璃,其彎曲幅度貼合箱體的流線型,右側板是一整塊黑色的金屬側板,並非側透稍顯可惜;內部架構跟C700P相比沒有太大變化,支持正向、垂直風道(90度轉向)和倒置三種結構安裝方式,箱體內部模組化程度很高。 上機:當顯卡可以傾斜 酷冷至尊的COSMOS系列定位非常高端,C700M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說是今年酷冷至尊的看家旗艦也不為過;那麼這次裝機我們使用的是正常位主板安裝——以便展示這個獨立的顯卡支架,配置上儘量摸到主流大眾中的天花板,簡單地說就是盡可能地堆高一點配置,酷睿i7-8086K處理器+華碩ROG STRIX RTX2080顯卡怎麼樣? 搭載酷睿i7-8086K的主板也要選好一點的,華碩ROG MAXIMUS X FORMULA,也就是日常簡稱M10F的Z370芯片組主板就挺不錯;記憶體是大家都熟悉的芝奇幻光戟,3200頻率的兩根8GB單條組雙通道;考慮到機箱的品牌,散熱器和電源都用酷冷至尊的比較好,湊成一套嘛,一體式水冷散熱器是酷冷至尊的冰神 G240S RGB,冷頭蓋換成了我們超能網LOGO的定製版,電源則是酷冷至尊TUF GAMING版的MasterWatt  750,額定750W的功率足夠撐起我們這套平台;固態硬盤則是英特爾的600P,這個屬於不要在意的小細節了。 如圖所見顯卡是直接裝在獨立的顯卡支架上的,可立可斜,使用機箱附帶的PCIe 16x延長線連接主板,獨特的設計讓人眼前一亮,這種設計起碼是別家機箱所沒有的。 跟一般的垂直安裝不同,顯卡離主板比較遠 顯卡傾斜中 這個角度可以看到PCIe 16x延長線 通過一塊額外的擋板固定 帶有酷冷至尊LOGO的PCIe 16x延長線 顯卡垂直狀態 顯卡傾斜狀態 值得一提的是,顯卡安裝在獨立的顯卡支架上時,視頻輸出接口的選擇會稍顯尷尬;圖中是把機箱的PCI擋板全部移除的狀態,當顯卡垂直擺放,從背部基本是看不到視頻輸出接口的,我們要將各類視頻線深入機箱扭轉90度才能插入顯卡上的視頻輸出接口;或者將顯卡傾斜擺放。 顯卡傾斜擺放後,最上方的DP口小荷初露尖尖角,較為方便的方法自然是直接使用DP線連接顯卡和顯示器,我們就是這麼做的。 點亮: 流虹般燈光傾泄在桌面上 未開啟燈效同步 相應的檔位會有淡白色燈光提示 RGB的燈效也會投射到前面板內側 有種氣氛燈效果的感覺 開啟Aura Sync燈效同步後: 燈效GIF演示,圖片較大加載會有點慢: 我個人認為是虹光流動的RGB燈效更好看寫,同步後的單色RGB就更偏向共鳴感。 外觀:更協調的流線型超跑 COSMOS系列機箱的外觀辨識度一向很高,對稱式鋁合金提手+流線型箱體讓人過目難忘,C700M也不例外。相比C700P,C700M在外觀的配色和過度上顯得更遊刃有餘,整體協調性很高,配合強調流線型的箱體設計,22.2kg重的機箱 還帶點超跑的飄逸感,重而不笨說的就是它了吧。 左側板的曲面玻璃很好看 C700M整個箱體造型的雛形都來自於COSMOS初代產品,不變的超跑元素是它們共同的特徵,流線型對稱式的鋁合金提手相比初代產品COSMOS 1000已經是大變樣了,但其作用和裝飾意義還是傳承了下來——話說回來,20kg以上的機箱,長寬都在600mm以上,不用提手的話搬運會有點麻煩,是屬於那種兩個人搬比較輕松、單人搬比較困難的類型。 C700M的尺寸為650mm*306mm*651mm,重23.8kg,比C700P更大、更重,屬於大型全塔機箱,流線型的箱體一定程度上減輕了「笨重」這一觀感印象,實際上對使用者桌子、地面的空間以及承重力要求都比較高;最多可裝E-ATX板型的主板(304.8mm*279.4mm內),CPU散熱器限高198mm,顯卡限長320mm(安裝3.5吋硬盤架)、最大限長490mm(移除3.5吋硬盤架),受益於機箱體積,其硬件兼容性非常出色。 在側板的材質上,C700M延續了C700P的選擇,使用了單面側透玻璃、單面金屬板材的設計;而非COSMOS Ⅱ25週年限量版的雙面側透玻璃。沒有雙面側透有點可惜,應該有着為背艙美觀的考量,不同材質的兩個側板都由轉軸在背部進行固定,開窗效果類似C700P,從內向外、從前到後打開,與箱體呈90度垂直角後會定住、以防開合角度過大而造成斷裂。 側板的前沿是延伸出來的 曲面的玻璃面板、流線型對稱式提手以及背部的銀白色外框架在外觀上比較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觀感良好;但其實為了重量的考慮,裝飾用的銀白色外框(背部可無工具拆卸、頂部使用螺絲固定)使用的是輕量化的塑殼,其表面有一定的金屬磨砂質感。 機箱背部有着8個PCI擋板,有2個獨立的水冷孔分別位於主板I/O擋板區域上方和電源位的右上方,這是為了分體式水冷的安裝所預留的空間;C700M當然支持豎立的顯卡安裝,至於為何沒有豎立的PCI擋板,是因為機箱內部有着獨立的顯卡安裝支架,配合附件中的PCIe x16延長線即可完成顯卡的展示式安裝。 散熱測試:輕松壓住高配平台 散熱測試配置我們在上機環節已經提到過了,這里不再重復,圖表中也有列出相應的硬件配置;在沒有改動前置進風扇、後置出風扇的情況下,單純加裝240mm一體式水冷作為CPU散熱器裝於頂部,一整套高配的硬件對C700M散熱系統來說是一個挑戰。測試方法:我們的機箱散熱測試主要分為三個部分,烤機壓力測試,遊戲壓力測試以及待機狀態測試。烤機壓力測試我們通過同時運行AIDA 64 FPU和3DMark Fire Strike項目,令CPU和顯卡達到滿載狀態,烤機時間持續1個小時;遊戲壓力測試則運行3DMark Fire Strike壓力測試,持續時間10分鍾左右;待機測試開機靜置30分鍾,記錄CPU平均溫度以及顯卡最高溫度。 <!--下載測試-->在靜置待機的模擬情景下,CPU和顯卡雙雙不超30度,待機狀態的頻率有點低也沒什麼好說的;在模擬遊戲負載的情景中,CPU溫度達42度,顯卡溫度升至66度,屬於正常范疇,依然相當清涼;重頭戲模擬滿載測試來了,雙烤的情況下,CPU溫度到達75度,顯卡溫度依然是66度,很優秀的散熱表現了。 C700M前置自帶3個120mm進風扇、後置1個140mm出風扇,不想折騰的用戶其實不用太多地注意風道的組建(三種主板安裝方式的風道組建考慮因素各不相同,這里以正常安裝為主)——機箱在出廠時已經幫你考慮好風道了,平台裝上直接用就是了。 細節:對稱、精緻和辨識度 C700M的機箱I/O坐落在前面板和頂板的過渡交匯處,斜面向外的設計也是酷冷至尊一貫的風格了,契合箱體的流線型設計風格,這方面C700M做的比C700P要好,整個I/O面板的過渡很自然;接口則是4個USB3.0、1個USB3.1 Type-C呈對稱分佈在上側,下側從左到右分別是硬盤指示燈、重啟鍵、開機鍵以及2個3.5mm音頻麥克風插孔,值得一提的是整個前面板和斜向上的I/O面板都沒有酷冷至尊的LOGO,只有開機鍵做成了熟悉的六邊形——是酷冷至尊LOGO的形狀,這未嘗不是一種對產品辨識度具有高度自信的表現。 提示字符顏色比較淡,在直接光照的環境下比較難看清楚 六邊形開機鍵的觸感反饋比較清脆,較小的正方形重啟鍵就要稍微用力一點才能按下去,在開關方面酷冷至尊的造詣還是很深的;前面板、頂板以及I/O所在的斜面面板表面都做了金屬拉絲處理,觸之冰涼順滑,視覺上的金屬質感很棒。 換個角度就清晰多了 機箱I/O上方的左右兩側分別還有風扇轉速控制鍵和機箱RGB燈效控制鍵,上下兩端可按,風扇轉速控制鍵有4個選項,分別為:(H)High檔風扇轉速為100%、(M)Medium檔風扇轉速為75%、(L)Low檔風扇轉速為50%、(↑↓)M/B Sync檔切換至主板控制風扇轉速(需接入PWM風扇接口);機箱RGB燈效控制鍵有3個選項,分別為:Static檔7種靜止燈光、Cycle檔4種動態燈光、M/B Sync檔切換至主板RGB燈效同步(需接入主板3-Pin 5V A-RGB接口,切勿接入12V 4-Pin RGB接口)。 左側的風扇轉速控制鍵 右側的機箱RGB燈效控制鍵 對稱式的鋁合金提手配色銀色偏深灰,比金屬拉絲表面處理的銀灰色前面板顏色更深,與銀白色的飾條形成一定的視覺反差,流線型的外觀中隱藏着視覺反差的沖擊;在燈光下偏藍的線條就是未點亮的RGB燈帶,嵌於面板的內側並往箱體背後延伸。 鋁合金提手和墊腳順着箱體設計的弧度彎折,帶有流線型的美感 C700M的頂板遍佈著不規則的菱形散熱孔,靠近前面板這一側稍顯凌亂,到了靠近背部的一側就規則了起來,可以說頂板就不再講究對稱了,但仍然顯得很精緻。 靠近前端、給人以凌亂感的菱形散熱孔 鋁合金提手是以螺絲固定、並與整個箱體框架相連的 底部防塵網由前面板下抽出 防塵網的表面帶有金屬網格冰涼的觸感 防塵網的前端翹起,酷似沖浪板 鋼化玻璃側板通過固定用的轉軸連接,現已是最大的開合角度 適應側板前沿的梯形開口,三明治的層次感 負責支撐的鋁合金提把以及橡膠墊腳 總結:傳承和突破 毫無疑問,作為COSMOS系列的後來者,C700M很好地繼承了C700P的各種優點,包括流線型的外觀設計語言、模組化的箱體內架構、對稱式鋁合金提手以及RGB環繞燈帶等,而在這些的基礎上,C700M再度做出的突破也不容小覷:外觀設計的改進、ARGB燈效的升級、增添多個硬盤支架、新增獨立顯卡支架和附帶贈送PCIe x16延長線等,COSMOS系列的產品特色在C700M上呈現着傳承和突破。 顯卡支架是一個可以讓人嘖嘖稱奇的創新突破點,原來顯卡除了正常安裝和垂直安裝,還能斜着裝,異於尋常的展示角度往往會引起好奇和關注,也許在實用性上還有着進步的空間,但能在固有的、劃分得很細致的COSMOS機箱設計體系上做出突破,本身就是一件很難的、值得稱贊的事情,C700M做到了這點。 曲面深色的全透側板真的很好看 總結時不得不談到價格,COSMOS系列機箱一貫不會便宜,C700P的售價達2999元,C700M更是後來者居上,售價高達3599元,匠心獨具的產品有着襯得上其身份的價格,面向高端玩家、用戶市場,適合對此感興趣、並對價格門檻望而不怯的用戶購買。 √ 優點:· 流線型全新外觀設計· 前置Type-C接口可戰未來· 曲面側透鋼化玻璃· ARGB環繞燈帶·...

《FGO》騎呆屬性評測

<pFGO騎呆屬性評測,騎階水呆毛怎麼樣?作為一個五星,騎呆是合格的,但是作為一個騎階五星就略顯遜色,在強者如雲的騎階五星中,騎階呆毛的硬實力並沒有那麼出眾。 來源:NGA來源:遊民星空

末那 瓜幾拉之《畫貓夢唐之紅線》

對 !我知道快到七夕了!!!! 今天給大家介紹一款應景的產品,來自末那與瓜幾拉的《畫貓夢唐之紅線》。嗯馬上就到七夕了買禮物了麼?沒買的話看看本篇介紹吧!! 包裝方便末那的一系列產品都非常的具有心意,從谷主的包裝可以變成一條龍,到伎樂天的聯動包裝每一次都沒有讓我們失望,這次的的紅線也同樣如此。 包裝整體格調很高暗紅色的底色上帶有蓮花的暗紋。其中值得說的是貫穿包裝的紅線是真的線縫紉到盒子上的不得不說這個設計就十分走心了。 包裝大小對比。 內包一覽 主體收納在吸塑包裝中 附有明信片與紅色手環以及一張地毯。這里說下這個地毯不少文案里面說是紙質的而實物則是使用了與滑鼠墊一樣壽命更長效果更好的紡織材質。 附屬的明信片 主體展示 就像主題名一樣 「夢唐」 ,整體的風格一唐風為作為主調 ,白貓身著儒裙狸貓韋固則穿著紅色的圓領袍。說道韋固這個名字大家應該猜得出這場景故事的出處了吧。正是出自唐朝文學家李復言所著的《續玄怪錄·定婚店》,也就是月下老人的故事。同時原型插畫也刊載在瓜幾拉的新作《畫貓·夢唐》唐朝的黑夜怪談篇之定婚店中。 身著儒裙白貓就是故事的女主角啦,查了一些資料好像並沒有提到其名字只知道原本是宋城縣的縣令的女兒,後身為刺史的叔叔收養並許配給韋固。 細節刻畫十分不錯 ,頭上的配花與額頭上的花鈿刻畫的十分精巧。尤其是這個讓我覺得略有幾分哀怨的表情不由得讓人心生憐憫。不過聯想到故事,我理解這里應該是韋固和其坦白在其年幼時行刺並在額頭留下疤痕的始作俑者是自己的情景,所以我的聯想卻又顯得有幾分不合時宜。 披帛採用了透明材質以體現紗的質感另外這里抹胸的塗裝相較於本體遜色不少手工塗裝的痕跡較為明顯。 背面俏皮的露出一段小尾巴~~ 另外一直狸貓韋固 相較於白貓的鬱郁寡歡韋固的樣子更加開朗單純許多,仿佛在向白貓述說這的奇聞趣事一般。也許正在和妻子講述那一夜與月下老人相遇的故事。 ...

鐵工廠 IF EX-29 天火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78官方評測是鐵工廠出品的 天火,資料庫傳送門:http://acg.78dm.net/ct/119889.html 本款又是鐵工廠小比例系列中的一款,鐵工廠向來以極小系列著稱,咱們論壇已經評測過基本上是每一款啦 。所以對鐵工廠的玩具比較算是了解了,下面直接進入評測環節! 由於本次側平件是廠家送來的先行樣品沒有外包~所以直接開始主體部分! 主題展示 配件部分 支架一個 手型一共7個~ 雖然有少量偷膠,但是細節滿滿,造型大張! 高度對比 人形高度高過一可樂,可以說是鐵工廠出品的大體型了 細節展示 頭部 面部很精緻了,銀色很亮眼,塗裝也很工整 胸部 透明零件的效果很棒,可惜不能打開 手臂 腿部 背包 背包可以展開,和鐵黑色搭配在一起的透明零件效果不俗,背包的整體大小也讓人滿意 另外附屬了G1玩具版的頭雕,可以替換使用 「來來來我自己拿著你看看」 人形可動展示 ...

鐵工廠 IF EX-20b 驚天雷

本期評測為大家帶來了由鐵工廠出品的暴君之翼-藍 驚天雷。 本文為78動漫網(www.78dm.net)原創內容,轉載時請勿更改原文內容並註明原文出處。 在苦苦的等待下幽靈版紅蜘蛛系列的第二款終於發售了,第二款為驚天雷,其中也是附帶了我們幽靈紅蜘蛛的一些配件~ 不過帶的是哪個配件在此我先賣個關子,相知到是哪個部位的話就繼續往下看。 按照慣例先來看一下本款驚天雷包裝尺寸。 包裝風格依舊是鐵工廠一直所使用的開窗設計。 封繪採用白色與深藍色為主基調,背面印有本款今後天雷的照片。 開包後內包分為兩層,第一層為驚天雷的主體及幽靈紅蜘蛛的組合鍵。 第二層為支架部分。 在介紹過包裝後再來看看主體部分。 主體為前款紅蜘蛛的重塗版,依舊是G1和漫畫版融合的風格~ 面相細節尚可,頭雕與紅蜘蛛相比略有區別,但也幾乎是相同的。 身體部分細節不少,銀色部分為珠光塗漆。 背後機翼細節。 手臂上的武器是可以取下來的。 腿部細節不少,腳腕處有可動關節,腳底板接地性還算不錯。 整體可動一般,可玩性還算不錯。 下面來看飛機形態。 ...

鐵工廠 IF EX-21 震盪波

本期評測要為大家帶來一款有鐵工廠發售的「太空橋守望者」震盪波。 本文為78動漫網(www.78dm.net)原創內容,轉載時請勿更改原文內容並註明原文出處。 資料庫在此~戳我進來! 小比例震盪波終於出現,那麼其質量如何呢?把玩過程中又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驚喜呢? 不要著急,在下面的評測中我們一同發掘。 首先來看包裝大小。 包裝風格為開窗設計。 封繪採用白、紫兩色為主基調,盒背面印有本款震盪波的一些照片。 開盒後有內包、說明書、手型板件三部分。 共有6隻手型。 吸塑包裝內裝有主體。 下面來看一下主體部分。 首先是人形。 主體部分還是十分還原原作的。 頭雕比較簡單,畢竟這貨沒有臉。 頭頂和腦後可以看得出本款震盪波應該設計為透光眼,不過透光性一般。 身體部分細節不少。 背後背包很炫,連接手臂的的黑色輸送管為軟膠材質。 自帶手型為槍,可以可以替換成所需的手型。 腿部的刻線和細節也是蠻多的,唯一不足就是腳底的接地性較差。 ...

K記夢幻模玩 Ditka 閃電

各位看官你們好~ 今天我為大家帶來了一款由K記夢幻模玩發售的一款三變閃電的玩具評測~ 資料庫連結請戳我~ 本次測評的閃點是一個未完全的樣板,實物的顏色,關節,部分設計會有改變,一切已大貨為准吧! 好啦!即便是樣板是不是也很期待?不要急~下面等我細細為各位介紹! 下面我來為大家正式介紹我們款閃電吧~ 由於是樣板,所以並沒有包裝封繪等展示。 首先給各位展示的板件是閃電身上裝配的各種飛彈。 完成後共有白色飛彈六枚,兩組小型追蹤彈。 板件看後下面就來介紹一下主體部分,首先是人型狀態! 首先是主體及配件展示。 配件除去之前拼裝的飛彈外還有一把可彈射的矛,一把機槍,一把能源劍,一個橄欖球以及一顆替換頭雕。 主體呈一個倒三角的體型,有一種看上去就很強壯的感覺,本款玩具在還原動畫外身體上還增加了不少的細節。 下面我就來為大家展示一下本款閃電的細節~ 頭雕還可以,相對還原,表情比較平和。 除了上面的頭雕還帶有一款替換頭雕,個人感覺這款替換頭雕要比上面那款做的會好一些。 胸甲部分相對動畫大部分還是很還原的,只有中下部分稍有改動。 肩膀的細節。 手臂部分在原作的基礎上添加了不少細節,增加了真實感。 手為可動手,每根手指都有相當高的可動性,不過手腕與手臂是靠一個拼插的關節,所以比較容易脫落,這點需要把玩時候多注意。 飛行背包有不少的細節紋路,背部有兩個插孔是用來卡主武器的~ 背包內有插孔是用來裝載飛彈這些配飾的! 背包底部噴氣孔的細節~ 腿部還是很還原原作的。 腳底板的接地性還算是不錯,腳底是一塊合金材質,垂手感很棒,也因此足以支撐住強壯的上半身。 本款閃電不得不提的就是其四肢的可動,超級猛~ 各位大家准備好看看閃電擺出造型的效果了嗎~ ...

安鈦克Mercury 240一體式散熱器評測:硬核守望者

玩水冷式許多DIY玩家的終極目標,不過由於各種原因,或是限於手殘,或是限於價格,又或是受限於機箱的空間,DIY水冷並不是每個人最終的選擇,而一體式水冷則成為了大多數用戶的妥協。 安鈦克Mercury 240一體式散熱器 縱觀目前的市場,240水冷一體式水冷產品是大家最受樂的類型,它們有著適中的價格,良好的散熱表現。而正准備上市的安鈦克Mercury 240一體式散熱器,不知道會否成為您的購買清單中的一員呢? 安鈦克Mercury 240一體式散熱器 安鈦克Mercury 240一體式散熱器有著符合大眾玩家的外觀,白色的圓柱形冷頭,帶有隨著溫度而變化的LED燈效,冷排風扇也是目前十分流行的光環式LED設計。 Mercury 240的水冷頭配置了Mini USB接口,通過附送的SATA線為水泵供電,線纜帶水泵轉速檢測線,可以通過第三方軟體檢測出來,而安鈦克Mercury 240產品本身並沒有配套相應於的軟體,顯得略簡朴了些。 安鈦克Mercury 240一體式散熱器配套兩個12cm風扇,帶「光環」LED藍色燈效,風扇轉速為900-1800rpm,工作噪音載20-30dBA,低速的時候挺安靜的,但高速的時候就不太好接受。 安鈦克Mercury 240一體式的產品外包裝 具體參數 開箱 配件全家福 一體式水冷頭採用純銅底座設計,並沒有預先覆蓋導熱矽脂 Mini USB接口 標配兩個待LED光環12cm風扇 ...

鐵工廠 IF-EX 16 阿爾西

~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78官方評測 是鐵工廠出品的 IF-EX 16 阿爾西 。之前鐵工廠曾經出過一款很好的風刃,想必大家都有印象,這次又推出了一位TF女神阿爾西,看看能給大家帶來怎樣的驚喜。 資料庫連結:http://acg.78dm.net/ct/94325.html 先看封繪 一如既往地鐵工廠風格 內包內容還挺多,給了一個好大的支架啊! 主體展示: 細節展示:面部很銀 腰身甲片有種骨骼的感覺 傲人的美腿得到了還原 以及那雙迷人的高跟鞋 POSE與配件展示 雙刀加小槍 pose展示方面支架出了很大力,但總覺得這個支架的體積稍微大了些 下面是車形態展示,變形真是簡單,一掰腿就完成了 光劍可以作為車的一部分鑲嵌 高度展示 綜述:又一款小而精的第三方作品,人形造型方面是亮點,雖然頭部有些太亮,不好拍照,整體與四肢的美感還是很好的。變形方面基本上算是這些年來變形最簡單的第三方了,翻腿落下車門就完成了。可動性不錯,搭配支架可以拍出很多精彩的姿勢。如果你喜歡小比例TF,這款鐵工廠的阿爾西值得入手。來源:78動漫

K記夢幻模玩 垃圾星人

~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78官方評測是第三方廠商 K記夢幻模玩出品的 垃圾星人 這批貌似是垃圾星人和營救車一起發售的,盡管都是摩托車,但人物和車型上都有些許不同,所以分成兩貼發布。 先看車型: 因為是先行評測樣品,所以有一側的刺板是沒有的,正式版兩邊都有這個板哦~~~ 細節展示: 這個輪子挺劃桌子,背景布已換555555 內飾細節 這些刺都是軟膠的 武器加載到摩托的樣式 下面請垃圾星人頭領營救車大哥騎一個 車腳可收納 另一種車型 前叉子改成尾氣管了 高度展示,挺大的一個 人形態展示: 腰部這里,記得框框的部分在左右,不在前面,這部位容易變錯 頗有暴走族風格的護臂 後背背鍋 這個配件,印象中可能是營救車的,但出現在垃圾星人的包裝袋里了,所以這里先展示一下吧 大錘的組合 pose與武器展示 高度展示 綜述:拿到手之後感覺沉甸甸的一款,整體人形態與動畫十分接近,車型細節也不錯。細節方面,小零件很多,車把觀後鏡容易掉落。變形的時候很多小零件建議拆下來再變。兩個軲轆組成的大錘,頭太沉,五指可動的手想把握起來不太容易。喜歡G1人物的網友,這款可以關注一下!來源:78動漫

鐵工廠 IF-EX16 黑影

~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78官方評測是 鐵工廠出品的 IF-EX16 黑影 資料庫連結:http://acg.78dm.net/ct/95777.html 首先要介紹一下黑影這個角色: 這哥們兒可能新玩家不是很熟悉了,其實老玩家也不一定能馬上想起來。這位是G1三部曲勝利之鬥爭中的主要角色,一位強大的壞銀~~~~~~ 外包展示: 鐵工廠風格外包,始終如一~~~ 盒子依舊是很小巧的 主體展示: 細節展示: 還原度不錯的頭雕,很有老G1玩具的稜角感覺 胸腰結構 胳膊側面的圓孔與以往的武器孔是兼容的,能衍生出不少玩法,比如類似紅蜘蛛的胳膊槍。 本品的一大亮點,印象中也是鐵工廠非常少見的大塊透明零件,這里運用的不錯。 雙腿展示 pose時間了 還是封底的這個天使造型最帥氣 不用支架,僅靠雙腳也能站立出一些比較穩的姿勢 變形過程並不是很難,最大難點在於膝蓋部分的關節拔出,和以往的思路不同,所以需要仔細觀察。 飛機形態展示: 駕艙透明蓋 透明翅膀在此收納 飛機底盤展示,可供變形參考! 綜述:鐵工廠出品的又一款小比例精品,造型塗裝均屬上乘,尤其是使用了大片的透明飛翼,讓整體顯得非常有層次感。武器配件盡管只有兩把小槍,但如果你入過鐵工廠以往的產品,武器其實是要多少有多少的。變形方面首先要注意膝蓋部分的拔出,這里建議參考評測中的底盤部分。其次是我接到的樣品,一側的翅膀與其對應接口的接合需要費些力氣,另一側卻沒問題。對於喜歡小比例的玩家,這款值得入手。來源:78動漫

Colorful iGame Z170烈焰戰神G 評測主板

序言         除了賴以成名的顯卡外,主板也是七彩虹的一大主力。多年來七彩虹也從未停止過主板產品的更新,其中也包括面向玩家的iGame系列。這次七彩虹隨着Intel Z170一共推出了三款以iGame為名的主板,分別為iGame Z170烈焰戰神U/G/X。這次我們收到的是後綴「G「的款式,在後綴「X」款上市前也是七彩虹目前配置最高的一款Z170主板。 產品規格         Z170烈焰戰神G的配置基本上和大多中上級Z170相當,雙BIOS,雙網卡等都裝備在上面。不過USB3的數量偏少,M.2和其中一個SATAe也未支持SATA模式。 產品解析 外包裝設計和七彩虹自家同名顯卡系列如出一轍。 頗為豐富的配件。包括說明書、光盤、線纜標簽貼紙、SATA線、雙顯卡SLI連接器、帶彩印和緩沖墊的擋板,還有如今不常見的D型供電口轉SATA供電口接線。附帶的集線接頭則是用於USB2.0,幾乎無用。另外I/O部分的護罩由於安裝需要用到主板在機箱上的固定螺絲孔,因此獨立提供。 主板採用標準的24.4cm寬的ATX板型。經典紅黑雙色搭配。並配有大面積的金屬製護罩。 背面。雖然PCIe x16插槽補滿了觸點但是限制於芯片組規格,「只是看起來很美「。 背部接口:一個PS/2、四個USB2.0(黑色和紅色)、四個USB3.0(藍色)、6個3.5mm音頻、1個S/PDIF光纖輸出、一個HDMI 1.4、一個DP1.2。兩個RJ-45 LAN,分別由Killer E2201(紅色)和Intel I211AT提供。另外還有一個Clear CMOS鍵和一個速率不詳的USB Type-C,由於我手頭沒有Type-C接口的設備沒辦法通過連接狀態來檢查。 CPU VRM部分的散熱片份量十足。不過黑色部分是額外附加上去的裝飾,算是主板正面護罩的一部分。 夾在CPU和PCIe插槽之間的這段還提供了燈光LOGO。 七彩虹經典的「玩家.定製」LOGO位於芯片組附近。 M.2位置與規格的提示。 音頻部分則有MSI的既視感。另外提供了紅、綠、藍三種單色LED。 CPU VRM散熱器特寫。 內部以熱管連接。 裝飾護罩和芯片組散熱片。 全卸下後的全貌。主板提供了5個風扇接口(兩個CPU、一個系統、兩個輔助),均為4-pin,但只有標注CPU和系統的風扇位可以調速。其他接口還包括COM、LPT、兩組(4個)USB2.0。功能性指示燈方麵包括CPU、記憶體、顯卡、硬盤自檢燈。無Thunderbolt口。 LGA1151 CPU插座,目前在Z170上僅支持Skylake-S桌面版CPU。 CPU供電為8+4+1+1(核心、核顯、SA、IO)。 主PWM控制芯片為Infineon Primarion PXC1410ADM。 4條DDR4 DIMM,支持non-ECC...

FT 機器昆蟲 彈片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78官方評測是FansToys出品的,機器昆蟲系列之第二彈: FT-13 機器昆蟲 彈片 資料庫連結請戳這里:http://acg.78dm.net/ct/97739.html FT作為G1造型的忠實護衛者,這款彈片依舊G1風格十足,首先看外包: 一如既往的頗有MP風格的外包,體積並不大,僅為FT恐龍系列的三分之一左右大小。 說明書十分詳細,是業界少數能看得懂的說明書。另附人物卡一張。 迫不及待要拆開 下面是人形展示。 細節展示 十分滿意的頭雕和色調,如果單拿出這張來,可能還以為是3D建模的電腦圖片呢 背包部分 機器昆蟲後背收納一直是個問題,六條不規則的腿想擺放整齊有點難。 pose展示 腳掌接地性很好,不用支架就可以擺出很多理想的造型 胸口部分可以打開 跪姿 給了兩種風格的槍,依舊是動畫風格與G1風格任選 貪婪地偷取能量塊 這款與上一款一樣,可以通過替換件來完成G1玩具形態的升級。 G1玩具形態模式 復古的透明胸口 變形展示。 蟲子形態還原的不錯。 肢體細節。 蟲子的肢體形態,通過替換件也可以還原出G1玩具風格來。 是不是更加復古的感覺。 高度展示,人形態雖然苗條,但蟲子形態個頭還挺大的。 綜述:本款機器昆蟲彈片,充分繼承了FT品牌風格,即十分照顧G1玩家群體。首先正常版配色和造型都十分出眾,對動畫的還原非常到位。可動性不錯,整體含有金屬部件,份量很沉。人形態正面形象尤其精彩,但背部蟲子肢體處理的有些凌亂,要是能想出更巧妙的收納方法就更好了。本款為了照顧G1玩具風格,還提供了很多替換件。所以無論你是G1動畫的支持者還是G1玩具的支持者,這款都不會讓你失望。 來源:78動漫

HOBBYBOSS 蘇聯T-35重型坦克

首先鳴謝HOBBYBOSS官方提供本次評測實物! HOBBYBOSS 蘇聯T-35重型坦克——1938年前生產型 T-35坦克介紹: T35是多炮塔家族中體現陸地巡洋艦的典型車輛,它是世界上唯一量產的5炮塔重型坦克。2個小炮塔最初各裝一門37毫米炮,1935年改為45MM長身管坦克炮和一挺7.62毫米機槍;2個機槍塔上各裝一挺7.62MM機槍.7.62毫米機槍彈藥基數為10800發.全車共有11人,即車長(兼機槍手),3名炮長,3名裝填手,2名機槍手,無線電員和駕駛員。 T-35坦克用軋制鋼板焊接而成,有些部位是鉚接的,裝甲厚度為11~35mm。車長9.72m,車寬3.20m,車高3.43m。駕駛室在前,戰鬥室在中。車上裝備有71-TK-1式電台,車內通話器,手持式滅火器和煙霧釋放裝置等。動力裝置為1台V型12缸水冷航空汽油機。傳動裝置為機械式,行動裝置採用平衡式懸掛裝置和小節距履帶,每側有8個小負重輪。 開盒照: 漂亮的封繪讓人產生購買的興趣。 說明書: 超大超清的說明書使製作更加方便。 塗裝說明書也方便了後繼上色的選擇。 版件: 一慣的好質量,沒有毛邊,表面光滑,以綠色為基調! 這次還送了透明件的一款選擇! PE件的數量也不少! 我們可以看到影響外觀的零件都做了內水口的處理,這樣更加方便了製作過程,十分的貼心! 來源:78動漫

FansToys FT06 嚎叫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78官方評測是FansToys 出品的——嚎叫 資料庫連結請戳:http://acg.78dm.net/ct/76875.html 封繪,超大一盒 ft有了專用的封條,來個特寫 來個可樂對比一下就知道多麼巨大了 內包,很仿g1的泡沫盒 里面的配件並不多,也跟G1數量差不多 還有一本說明書和一張人物卡 站姿 上武器來個正裝照 看這輕蔑的笑容~~~ 後面還能更換表情哦 腿部這個結構我很喜歡 pose擺一下 來個仿大片的感覺 頭部替換演示 換了表情之後戰鬥力爆表 這里說一下兩個武器。光劍與之前幾款的一樣,可以摁一下開燈。另一把槍燈光是閃爍的。 變形不難。龍形態展示 嘴巴可以張開,由齒輪控制,咔吧咔吧的 可以換成紅色的眼睛 這張可以看到塗裝和紋理細節十分贊 尾巴的搖擺角度很大 塊頭非常大,可以當小寵物了。 之前忘記描述可動性了,這里來一張圖,完全可以說明其超可動屬性 綜述:FT的恐龍進度還是蠻快的,只差淤泥就全了,在業界百龍大戰之中處於領先地位。本款恐龍秉承了FT的三大特點:塊頭大、材質好、G1形態升級。材質透明件、電鍍件穿插的很好,紋理塗裝上乘。關於這紋理細節我還特地回去翻了翻老G1的嚎叫,確實是一脈傳承,基本上是把老玩具用貼紙省略的細節,全都3D還原了,喜歡G1的網友肯定覺得蠻過癮的。相反造型上並沒有什麼創新,這個就看你是懷舊黨還是創新黨了。可動范圍不錯,胳膊腿、尾巴、嘴巴可動角度都大幅度增加。個頭很大,目測應該是當前各廠恐龍中最大的一款了。總之是一款特點很明顯的恐龍,推薦大家入手。 來源:78動漫

Noctua U9S & D9L 評測散熱器

序言         最近兩年里Noctua貓頭鷹推出了不少新品來取代之前的老型號,比如前年將自家的單塔旗艦由上市已久的NH-U12B升級到NH-U14S(14cm級單塔),去年年初又將雙塔旗艦由NH-D14升級到NH-D15,就在近期貓頭鷹繼續加速對老產品的更新換代,推出了三款用來接替老型號9cm小塔NH-U9B 位置的新品,它們分別是NH-U9S與NH-D9L,NH-D9DX (面向服務器與工作站的型號,與D9L的區別僅扣具不同)。 產品規格 ● 3U兼容性-適合於3U機箱(D9L) ● 100% 的記憶體兼容性 ● 百分百的兼容於Mini - ITX主板的PCIe ● NF-A9 優質風扇 ● PWM支持和低噪聲適配器 ● 可雙風扇裝置 ● SecuFirm2(tm)安裝系統 ● 完美兼容於過去及將來的插槽 ● 超強導熱的Noctua NT-H1散熱膏 ● 6年質量保證 產品解析-U9S 兩款散熱器我們先來看單塔結構的NH-U9S,貓頭鷹近年來的新品都是統一風格的包裝盒。 開箱,上層較扁的盒子放的是附件,下層是散熱器與風扇。 放附件的盒子一覽,不同平台的扣具與備用附件都是分開擺放,細節上很上心。 所有附件一覽:intel(LGA115X/2011)與AMD平台扣具各1副。風扇扣1對,螺絲刀1把,NT-H1硅脂1支,減速線1根,Noctua金屬貼1枚,安裝說明3份。  散熱器本體,NH-U9S(後文簡稱U9S)是一款配備9cm風扇的小塔散熱器,也是貓頭鷹老款散熱器NH-U9B的升級版,相較老型號U9B,U9S配備了轉速更高的新版風扇,熱管數量由之前的4根增加到了5根。  側面能看到底座位置並不對着下方鰭片的中心點,而是偏向了一邊,散熱器在側吹安裝時這樣的設計可以讓鰭片組與風扇遠離記憶體區域從而提高散熱器與記憶體的兼容性。 散熱器本體一覽,做工方面仍然延續了貓家一貫的高水準:散熱器整體鍍鎳,回流焊銲接鰭片與熱管,微凸結構的鏡面銅底。 散熱器頂部一覽,鰭片組中的5根U型熱管成扇形均勻分佈在風搧風量最大的區域,保證鰭片上的熱量能及時被風扇帶走。 頂部熱管細節,鰭片與熱管的結合工藝貓頭鷹一直都堅持使用高成本的回流焊銲接。 自從推出C14之後貓頭鷹旗下塔式散熱器鰭片的邊緣都是這種設計,在風搧風量最大的區域採用鋸齒狀結構來降低風噪與風阻。 側面採用了折邊工藝來保持鰭片間距的一致性。 散熱器底部一覽。 底座帶有鏡面效果,但也能看到細膩的圓弧形銑痕。 U9S採用了微凸設計的底座,不過微凸面只限垂直於熱管的方向。 平行於熱管的方向是平整的。 底座側面,熱管與底座之間仍然有較大的縫隙且看不到多餘的焊料(貓頭鷹散熱器的底座一向如此) 底座上方一覽,扣具橫梁已經裝好在散熱器上了。 鰭片組中靠內排列的幾根熱管由於彎折處弧度過大,導致最下層的部分鰭片並不能與所有熱管相結合。 恰巧U9B手中也有一顆,這里將兩顆散熱器放在一起外觀上對比下。 U9B只有4根熱管,而且這些熱管在鰭片組中排列較為集中,在傳遞熱量時鰭片受熱的區域自然也都堆積在熱管附近這一小片區域之內不能保證鰭片均勻受熱,U9S則明顯改善了這一點。 鰭片邊緣的對比,U9B採用的是內凹波浪狀的設計。 底部對比,U9B的底座是對着鰭片組中心點的位置。 U9S配備了一顆型號為NF-A9的新款9cm風扇,該風扇與此前NF-F12一樣採用了貓家大量的新技術,比如配備減震膠墊的風扇邊框,第二代自穩定的油壓力軸承(SSO2軸承)等等。 減震膠墊支持拆卸,不同於扇框的顏色還能起到裝飾的作用。 背面貼紙上能看到該風扇的額定功率為1.2W,個人實測最高轉速約1700RPM,支持PWM智能溫控。 產品解析-D9L 看完單塔結構的U9S我們再來看雙塔結構的D9L,下圖是散熱器外包裝。 散熱器本體有雙層內盒全方位保護。 與U9S相同的附件。 NH-D9L散熱器外觀一覽,在主流品牌的塔式散熱器中這種搭載9cm風扇的小尺寸雙塔還真不多見。 附件中配有第二顆風扇的卡扣,想進一步提升散熱器效能的用戶可以自行再添置一顆NF-A9組雙風扇。  尺寸方面D9L的高度略小於U9S僅為110mm(U9S為125mm),而寬度與深度兩款散熱器則完全一致。 來張直觀一點的,兩款散熱器與貓頭鷹自家的D14尺寸對比。 D9L與U9S兩款散熱器配備的都是NF-A9風扇。 散熱器本體,整體造型酷似自家的D15。 放在一起D9L很像D15的迷你版。 散熱器頂部一覽,除熱管數量外熱管排列方式及鰭片形狀與自家的新雙塔旗艦D15完全一致。 散熱器側面使用了扣FIN工藝保持鰭片間的等距。 散熱器底部一覽。 可能是為了控制散熱器高度,D9L的底座結構沿用了貓頭鷹老型號散熱器的設計,下圖是與D14的底座對比(因為底座上方沒有金屬橫梁就不會頂高風扇了) 產品安裝 兩款散熱器的扣具結構大同小異,其中intel平台只支持主流的LGA115X與2011處理器插座。  兩幅扣具只有金屬件支架的型號不同(上U9S下D9L),其中D9L由於是老版扣具+新背板,如果你可以弄到貓家老型號散熱器的十字形背板也可以讓它支持LGA775與1366平台 。 兩款散熱器都是9cm級小塔,而目前這種小體積散熱器多用於Mini-ITX平台,所以測試主板選用了ITX版型的ASUS Z87I-PRO...

《神偷4》玩家心得評測

<p首先在任何吐槽之前你要清楚PC版絕對是一個具有次世代畫面的遊戲,實際上只要不是太過在意全特效,稍微關低點景深和超級采樣絕對會非常流暢。 <p你可能會說光畫面好點有什麼用啊?其實它不光畫面好,神偷4的城市雖然並不龐大,但是卻很細致用心,並且具有一定的開放性,城市風格和氣氛的渲染想當的獨特,它跟恥辱有着明顯的不同,恥辱魔幻氣息環繞,如黑色童話版脫離實際,而神偷確有着跟前作相同的硬派和現實,盡管它也有魔幻成分,卻更加露骨。 <p除了城市的刻畫以為,它的潛入也算非常不錯,沒有五花八門的東西,而是採用一貫實際的風格,利用陰影、地勢、環境互動來達成目標, <p比較注重耐心,雖然略顯古板,卻不乏味,給人的成就感相當的大,而且除了後來的幾個關卡之外,其他的潛入都是非常棒的。相對來講恥辱因為其多樣性的手段,關卡的設計則更隨意一些。如果你比較喜歡硬派和規律一些的,那麼神偷4的總體遊戲體驗上要比幾年前的恥辱好不少。 <p劇情的確有些平淡,但還可以忍受,雖然剛開始為了讓女大家掉下去而安排的一系列情節實在雷人,而我們的主角從頭到尾就跟背課文一樣的話語讓人也恨不得給他嘴里塞個饅頭。 <p總的來說這是一款潛入比較硬派經典,畫面很好,並且具有很大開放性的一款作品,不要讓媒體影響了你,媒體分數是以次世代為標準的,對於這個准次世代的大作來講,這個分數並不是不可以接受,而相比一些以前遊戲,神偷4依然擁有不可超越的優勢和可玩性。 <p對於2014年的全平台上次世代的前排之作,當然值得下也值得玩,有些東西細細體會也是非常不錯的。 更多相關內容請訪問:神偷4專區 來源:遊民星空

多處細節改進,采融Basic 81 V2散熱器圖賞

<p采融(Prolimatech)在今年1月推出了主打性價比的Basic系列散熱器,其中的Basic 81是在雙子峰(Megahalems)的基礎上修改而來,熱管和散熱片之間採用穿Fin工藝取代此前的拼合焊接工藝,散熱片部分的連接使用折Fin工藝,散熱片間距保持得不錯,底座部分仍然保留焊接鏡面銅底。 <p這一次B81的升級版B81 V2也和B68散熱器一同到達我們編輯部。B81 V2和B81一樣,都使用簡朴的黑色紙盒包裝,都使用不銹鋼扣具,支持Intel LGA 115X/2011平台。 <p不同之處在於,B81 V2使用全新的雙滾珠版PT12025(PT12025A02B)風扇,搭配PK-2導熱矽脂,附帶背板為金屬材質,增加兩副14025風扇扣具,玩家可以選擇使用雙12CM風扇或者雙14CM風扇,另外還贈送了2條理線魔術扎帶。B81 V2在底座部分也作了細微的調整,大概肉眼是不能分辨出來。 <p采融B81 V2的官方報價是239元人民幣,比B81貴40元,升級了配件並且改進了細節,價格有所提高也是正常的,目前B81 V2已經上市,淘寶上已經有商家正在出售(傳送門:http://t.cn/zRxbqiA)。 ...

KFC 黑色鋼釺

鳴謝Keith's Fantasy Club Toys http://transbots.taobao.com 提供評測物(以下簡稱KFC) 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KFC黑色鋼鉗(話說普通版沒拿到,黑色的這款特別版倒是先到了,好意外……) 先看封繪 這里主要給大家看的是,KFC居然有專用膠帶啊! 內包:說明書一張 人物卡一個 磁帶盒一個 玩具主體一個 看磁帶形態:KFC的磁帶我已經有不少了,但這款黑色鋼釺的磁帶形態絕對是最出色的,厚重、結實! 放到磁帶盒里 咔吧合上了 跟前一款,他兄弟犀牛來個對比 磁帶形態比以前這款好很多的 下面來看獅子形態! 這個尾巴變形的時候差點給落下了 這個角度我喜歡,很霸氣! 繼續跟兄弟對比 犀牛你個渣渣,還是當地毯吧! 蹲下,乖~~~ 握爪! 總結:首先拿到手比較驚喜的就是磁帶形態了,確實有提高。變形過程中,第三步說明書上畫的箭頭是一個扭的指示,其實應該是拉才對。頭部、前肢、翅膀都很棒,後腿是直接變形的,沒有了厚度。這款較犀牛有獨立的武器了,但兩把小槍的槍頭很難翻,這個希望將來能有所改進或修正了。整體來講,因為增加了一些定位銷,變形更嚴謹,造型很不錯,看來KFC對磁帶的駕馭確實是很有經驗了。 來源:78動漫

Mini-ITX也能Fanless,路西法散熱器裝機體驗

當路西法碰上Mini-ITX平台 <p align="left"現在不少玩家很喜歡Mini-ITX平台,當然他們用的可不是低功耗低性能的硬體,而是當前主流級甚至是中高端的產品。最近九州風神旗下的高端散熱器品牌玩家風暴推出了以墮天使命名的CPU散熱器路西法,以其體積來說似乎與Mini-ITX平台無緣,不過我們發現,其實路西法還是蠻適合用來打造小鋼炮的。 <p align="left"我們這次選用了技嘉Z87N-WIFI主板、Core i7-4770K處理器、銀欣ST45SF-G電源、GSkill DDR3-1600 4GB*2記憶體、喬思伯U2機箱、MemoRight FTM PLUS SLIM 120GB固態硬碟以及映眾GTX 650 Ti遊戲至尊顯卡來打造一套Mini-ITX小鋼炮平台,這套平台的性能足以應對目前的主流應用,包括遊戲、高清轉碼或者是視頻編輯等等。 主板、CPU以及路西法散熱器合照 <p align="left"技嘉Z87N-WIFI主板採用4相供電設計,自帶802.11 b/g/n WIFI網卡,是一款整合度很高的主板,很適合用來打造小鋼炮平台。 <p align="left"Core i7-4770K是英特爾的第四代Core i7處理器,採用Haswell架構,剛剛鋪貨市場不久,目前很多超頻玩家都在嘗試刷新Core i7-4770K的世界紀錄,而對於一般消費者來說,Core i7-4770K的性能足夠包括遊戲、高清轉碼等日常應用使用了。 <p align="left"在安裝散熱器之前我們要先把扣具准備好,首先按照安裝手冊的指示把扣具底座裝好。 <p align="left"路西法散熱器的扣具底座採用了統一化設計,因此從占用的主板面積來說絕對不小,這在標準ATX主板上還不算明顯,不過在Mini-ITX主板上就占用了接近四分之一的面積,甚至蓋住了部分金屬觸點,幸好扣具上貼有絕緣膠,不會短路。 <p align="left"裝上底座之後就把扣具剩下的部分安裝妥當,這次路西法散熱器的扣具在安裝上相當方便,可以說是一次明顯的進步,看來九州風神確實在散熱器扣具的改進上花了心思。 <p align="left"剩下要做的就是用金屬壓條固定散熱器,再把兩端的固定螺絲擰緊,記得在安裝前給CPU塗上散熱矽脂哦!另外需要注意的是,雖然對於Fanless散熱器來說,安裝方向對散熱效能的影響並不大,不過考慮到安裝兼容性問題,玩家在安裝散熱器之前還是要確定一下安裝方向,以免散熱器妨礙到記憶體、顯卡用或者是其它硬體的安裝。 <p...

《熱血無賴》DLC「蛇年」評測及全成就指南

昨天晚上下的,540點,1.7G,本來沒有報多大的希望,只是對這遊戲有愛和想全成就,但是帶給我帶來的卻是豐厚的驚喜,這款DLC做的誠意十足,比上一個殭屍DLC做的還要有誠意,怪不得比殭屍DLC要貴一些呢,全流程玩的細致一些,主線和市民支線任全成就全部完成大概需要4個小時左右, 這次的DLC和正篇有承接,主要講的是偉哥洗白後正式加入了警隊,和一般的臥底洗白港片一樣,洗白後先從巡街穿制服做起,主線任務非常豐富,沒有任何偷工減料的情況出現,市民支線任務重復率高一些,不過也不影響整體水準,遊戲後期偉哥會穿上飛虎隊的着裝和恐怖分子戰鬥,很有型~~~比當黑社會來的帥氣啊,呵呵, DLC不光有豐富的新任務,系統上的一些變化也是非常厚道的,比如你在開警車的時候把警笛開開,你會發現所有的車輛都馬上停下來避讓你,而且這個還有相應的挑戰;其次,DLC中最給力的細節,以前你想要車 怎麼辦?馬路上搶唄,現在呢?還搶?不不不,你現在是CUP!不能犯罪,而且你想要車的時候同樣過去按Y,但是!你會發現很有趣的事情,偉哥帥氣的掏出警徽一舉「HONG KONG police"。。。車里的人馬上會乖乖的下來把車讓給你。。。任憑你撞的稀巴爛他們都不會有一句怨言,這點細節真是做的太好了,看過香港警匪片的兄弟們應該都懂~~~而且連一些市民的抱怨和對話都有了新的增加,非常有意思,最令我噴飯的一個場景是這樣的,我在做市民任務抓罪犯,旁邊一個市民就說「都是吃公家飯的,何必那麼拚命認真呢。。。」,當時我就噴了,話說這句對白是正篇里絕對沒有的~~~廣東話說出來太搞笑了,還有其他 的一些細節就靠大家自己去體會了~~~通關後車庫里只有三輛車,一輛摩托,一輛普通警車,還有一輛SUV,遊戲中還有一輛警用跑車,但是很可惜最後沒給我~~~下面欣賞下拍攝,IP雜畫質,請諒解~~~ 要說DLC唯一的遺憾就是結尾抓BOSS的地方,BOSS穿的十分「功夫」,看上去絕對不好惹,身懷絕技~~~我原本以為有一場惡戰,結果過去後我那麼一揮,直接把老頭按在地上,咔嚓一下帶上手銬就結束了。。。 總之,雖然近期大作不斷,但是還是希望有條件的兄弟把這款DLC拿下,很值~~~ 下面說說成就指南吧 這次的成就比我想想的容易很多,有忽悠成分,我首先打開HUB看了一下,有新的挑戰任務,時間難度不低,都完成需要花很久時間,尤其那個拷100個罪犯和用煙霧彈幹掉100個敵人,還有一個是收集任務,主線完成後我就一遍刷拷人,一邊收集,刷了一個小時的拷人後我覺得很無聊就 去先收集了,但是沒想到收集完成後直接跳成就了,當時我就又噴了,太 簡單了。。。又是意外收獲啊,我原來以為是和殭屍DLC一樣完成全挑戰才能全成就呢,太好了,又省了刷人數的兩個小時啊~~~所以大家玩的時候注意一下,別像我一樣,搞錯了~~~ 成就一共4個,非常簡單, 1.完成第一個任務; 2.抓到幕後BOSS; 3.完成所有市民任務; 4.找到全部收集品 收集品的話遊戲初期在地圖上是沒有標示的,只有在通關後才有標示,很厚道的是這些收集基本都是在任務區域的附近位置,當然 ,我沒享受到這個厚道,因為是完成遊戲後對比位置後才知道的,有些收集比較偏遠,所以我把全收集的位置貼出來,這樣大家在一邊任務的時候可以一邊完成收集,這樣又可以省很多時間~~~ 更多相關內容請關註:熱血無賴專區 來源:遊民星空

《仙劍奇俠傳5前傳》12小時文字評測

一、總體: 目前12個小時下來,感覺是比五代進步,當熱這是肯定,五代的硬傷太多,這次不可能不改。比較遺憾的是,沒有保留鎖視角的選擇,導致鍵盤黨比較悲劇,本人全鍵盤操作感覺非常坑爹!非常不適應,明天出去擼個鼠標和鼠標墊回來玩,哭哭。遊戲音樂感覺不如五代的討我喜歡,但不知道大家覺得如何,我喜歡五代音樂,很多人不喜歡,說不定你們和我相反呢?主題曲很不錯,但沒有讓我印象深刻的曲子,要說的話,只有中間出現過的前代丹楓谷的BGM,真心美爆了!然後是細節豐富到無以復加! 二、遊戲突出優缺點: 優點: 歷代經典系統大回歸,1代翻箱倒櫃,2代豐富的迷宮機關和音律遊戲,3代的討價還價、主角群會散落在城鎮的設計、隱藏技能,3外的稱號系統、4代的迷宮即時事件和地圖資源收集,還有從五代延續下來並作出改良的仙術修為、合擊、符咒、合成 迷宮和BOSS全部有各自獨特的設計,從遊戲開始第一個迷宮BOSS開始,就出現各種各樣的設計 劇情性質的支線專門從支線體系里獨立出來,以神秘來信形式提示,避免玩家錯過觸發時機,同時部分支線還通過強制禁止觸發其他劇情的方式,讓玩家可以保證順利完成任務。而支線超強的連續性也堪比軒轅劍,這一點上,又吸取雲之遙支線觸發過度復雜的教訓,比較人性化 城鎮互動要素非常豐富,互動方式豐富多彩超乎想象,光是第一個城市就有無限拿取道具(1代經典設計)、BGM鑒賞、卡牌遊戲、影響到未來發展的多項選擇肢NPC對話等豐富的互動方式,而迷宮里捉蝴蝶,經典的十里坡劍神也讓玩家樂此不疲 缺點: 優化不好,由於本作遊戲場景大幅度擴充,類似凝萃甸這樣的巨型場景,內部植被茂密,以前扒過五代動態陰影,指出陰影似乎都是用貼圖實現的,大量動態貼圖非常吃資源,但五代還好,到了本作,大量植被和陰影,大量建築和單位,讓整個場景在開陰影的狀態下有可能出現非常卡的現象. 和優化問題相應的,如果你無法流暢運行陰影效果的話,在玩小遊戲,尤其是戰鬥QTE之時,遊戲中的掉幀卡頓極度嚴重,會讓你欲哭無淚,尤其是翻牌遊戲困難模式下的挑戰任務,簡直讓人哭天喊地的受不了,至於連攜,別人都能最少3連,你呢,等着2連就算幸運嚕,中間血手的QTE給卡頓到我不得不開變速齒輪來玩。如果有人入手了,發現開陰影很卡,強烈建議去搜索變速齒輪 無廣告版 來解決問題(一般軟件站下的廣告彈死你,超惡心,我在新浪愛問下的) 對全盤操作的支持不重復,比如選擇肢不能通過鍵盤來切選,這一點讓人非常苦惱。 另外如果你喜歡挑刺的話,我覺得接下來這兩點對你來說影響很大:1、本論壇的半神巫妖發表的評測文,我感覺言過其實,優點沒說中沒說具體,不值得吹噓的地方大吹特吹,個人主觀色彩極度濃重,夸張到了連我這個仙劍粉都覺得會招黑的地步,請看看就是了 2、遊戲中沿用了不少前代的資源,但玩家所期望的更換仙劍OL的怪物模型這一點,並沒有實現(那些真心不是軒轅劍的,軒轅劍才是偷懶用仙劍的模組),雖然如此,我覺得童草和紙馬應該已經被算作是系列代表性怪物,列入仙劍客棧SNS里了。然後就是,遊戲里有出現前代的迷宮,當然信迷宮,第一個凝萃甸是全開放的迷宮,但是第二個迷宮千峰嶺就是一本道了,還有第三個迷宮雪石路同理,後面也有前作中備受抨擊的三段式的仙竹林,從WLK里穿越過來的幻木小徑等迷宮,以及超長超大的一本道城鎮——開封。討厭看到舊場景和仙劍OL模組的人,其反應可以參考版內某個送激活碼的炸毛反應,因為延續前作資源而一副如喪考妣的樣子,本人真心無法理解。但既然有人恨之入骨,那就把它列出來,免得有人買了又說上當。 最後一點,不能說是缺點的缺點,本作的戰鬥模式無任何根本性改變,只有改良,雖然改良的地方很多,但掩蓋不了回合制的基本特徵。 而對許多人來說,回合制的仙劍,就是原罪所在。如果介意這個,真心別玩了。 三、系統細節: 1、合計系統修改苛刻條件,改為2人觸發,不需要QTE,氣耗損大幅度下降,節奏凌厲,時間段,打擊感不錯,而且有眾多CP可供欣賞 2、連攜技非常復雜難以使用,但可以無限連招,連攜的元神一般通過在戰鬥中消滅作戰單位,以及BOSS戰的QTE小遊戲增加,但退出戰鬥後清零 3、仙術修為新增設計「擅長仙術」,每個角色都有各自偏重的仙術,修改仙術成長飛快,對前期的BOSS戰鬥,尤其是困難模式,有極大的助益 4、有Easy,Normal和Hard三檔難度,簡單太渣,困難很難,Normal推薦一周目使 5、符咒系統雖然沒有明顯改進,但對應的數值做出調整,比如中毒效果,雖然BOSS不吃中毒,但對付一些高難度的怪物非常有效,比如品鑒大會前挑戰NPC的時候,敵人血厚,使其中毒的話每回合扣掉的生命值比你兩回合的合計傷害還高 6、BOSS戰失敗後彈出選單詢問是否繼續挑戰,同時可以調整隊列、更換裝備、打開商店界面購買商品 7、裝備對比系統不大便利,軒轅劍系列的裝備對比比較簡明,而這里需要不斷切換選項卡來觀察每個角色適用的裝備 8、有利狀態提升,除去施展招式帶來的持續回合數演唱外,在原本的增益狀態基礎上增加更上層的有利狀態,譬如瑕在堅盾狀態下可以升級到庇佑狀態,死後立刻復活並恢復30%生命值 9、技能系統有一定改善,每個角色的技能都有所提升,除去喜聞樂見的行動條擊退外,還有角色的初始招式附帶系統中沒說明的隱藏效果,譬如謝滄行的第一個絕技附帶了強襲效果,而第二個絕技需要在強襲效果下執行,使得技能形成一條有機鏈條。男主角的技能可以恢復神,恢復的20點恰好可以用來施展氣療術,非常有用 10、賺錢非常困難,BOSS給經驗值吝嗇,前期買個裝備都顯拮據,經常一大堆人不能裝備道具 11、部分商品如合成配方的售價極貴,合成道具的材料入手困難,導致合成系統的樂趣難以實現。嚴重影響到合成系統的樂趣 12、迷宮寶箱數量極少,城鎮房屋內可探索資源數量稀少,但都以寶箱方式明確表現。 13、室外有部分道具可以偷,比如罐子可以砸掉,箱子可以砸掉(薩爾達嗎你= =) 14、經常出現隊友離隊的狀況,讓想要專心培養隊友的玩家非常拙計,尤其是男主角 15、全QTE戰鬥首次出現,需要眼疾手快才能順利通過,次戰鬥無法通過升級換裝備來通過 16、依然有一本道迷宮,尤其是從前代延續下來的迷宮,但迷宮本身在中途適度設計了支線劇情,以及一些互動事件,使得節奏得以調整 17、犄角旮旯里經常隱藏大量東西 18、劇情可跳過,快捷鍵是「~」,S/L大法必備 19、Enter居然不能用來確認操作= =只能用空格 20、全鍵盤操作支援較差,比如無法用鍵盤轉鏡頭方向,鍵盤黨的悲劇,千峰嶺這樣的石頭場景很難看,如果全視角鍵盤操作,不僅容易迷路,而且會有突然畫面逼近你眼前,導致貼圖翔你一臉的情形 更多相關內容請關註:仙劍奇俠傳5:前傳專區 四、個人評分: 以仙劍系列來看的話,個人認為本作可玩性僅次於仙劍,比仙劍1、2自然是要豐富,4就不用提了,4有的它有,4沒有的它也有。 從劇情角度來說的話,倒是不好說,沒玩通關不評價,比較讓我遺憾的是音樂,不是很喜歡,沒有預期的好聽,但我也只進行了12個小時,也許後期有佳作呢? 畫面自然不能和外國大作比拼,如果全效可以流暢運行的話,那麼以這個版本的R/W來說,自然其中的極品(但R/W有個更新版開發的賽車遊戲,畫面效果比5前好) 評價:(此處評分個人是按照個人主觀結合少量客觀情況的標準來評價,不參考時代問題等因素) 畫面:★★★☆ 劇情:未通關不做任何評價和劇透 系統:★★★☆ 音樂:未通關不評價 操作:★★★ 配音:★★★★☆ 附上:仙劍5個人評價(不考慮時代因素,劇情和音樂完全出自個人喜好) 畫面:★★★ 劇情:★★★ 系統:★★(我一直覺得從可玩性角度來說,算不算一款合格的作品) 音樂:★★★★ 操作:★★☆ 配音:★★★★ 五、簡單說說劇情 既然是仙劍,肯定有人關心劇情。目前為止遊戲劇情的特點是:台詞不再出現五代被詬病的網絡用語,但其實五代除去那些外,很多地方寫的很不錯,只是對話太短了導致很多人感覺不到好處在哪兒。本次對話適度延長,加強心理對白,對話風格偏古風白話,比較生活化,但不會有很現代的詞匯亂入。加上配音,劇情表現力大幅度增強。這一點算是延續五代對白的一個優點——人物特色也很鮮明。比如呆萌的男豬,經常回一聲「呃……」這幾乎成為他的口癖。所有角色對話個人風格都很強烈,具體不多說了。劇情請到遊戲里自己欣賞吧,我個人在評價也代替不了你的體驗,我說好你可能覺得無聊,我說不好你也可能覺得其實不錯。總之就這樣 六、購買建議: 去官方淘寶購買激活碼,會立刻發貨,並且附贈DLC1的激活碼(官網有個倒計時) 實體版別想了,價格飛漲中,到貨渠道緊張。尤其是豪華版的內附的MP3質量有問題 官方才出公告說這次豪華版的貨2G記憶體居然是擴容盤……雖然可以寄回去更換並且是到付,但還是……(無力啊 數字版是官方純拿50元營收,不會被渠道瓜分,玩家花的錢比普通版都要少29元(更別說還有至少十多塊的郵費= =) 總之我已經徹底放棄實體版了,等以後如果有有愛的周邊包或者設定集什麼的,還不如入哪個來收藏,比實體版收藏價值高多了- - 這種爛大街貨再過幾年也不會絕版的,想着當年仙劍1、2、3那樣C2C通路貨源緊缺而物價飛漲的,別做夢了- - 來源:遊民星空

《雨血前傳 蜃樓》蜃樓戰鬥系統評測

看了主頁動作苦手編輯寫的評測實在是感覺在誤人子弟,該編輯連基本遊戲系統都木有摸清楚就出來評測實在不負責任,所以在此補上一篇 DEMO 14小時評測 一直喜歡動作遊戲,所以只要有ACT本人基本必玩,目前3難度通關第一關BOSS最高難度無傷,現在在研究魂的各種連續技,標題已經寫明是戰鬥系統評測所以不對畫面音樂等做任何評價,廢話不多說下面開始說說14小時感覺。 首先說說兩個角色(因為後期技能不能用所以這里角色性能介紹基於DEMO版本) 魂:高傷害靈活技巧型角色,核心技能 鬼步(你愛叫瞬步也行)取消,蜃樓是一款強調連擊的遊戲,魂這個角色就基礎HIT數來說比不上左殤不是一擊傷害大於左殤不過由於鬼步的存在只要善於利用鬼步取消加上較高的操作可以打出任何你想要的連續技,這里提示一下鬼步可以再任何招式完成後硬直時間時候馬上使用而且是8個方向,善於使用斜上斜下鬼步取消是玩好魂的必須掌握的技巧,只要熟練你可以地上打到天上天上打到地上隨心所欲而且傷害不俗,但是魂最大的缺點是HIT數不高比起左殤來說要打出S連擊不要更高的技巧。 連續技推薦:為了方便普通攻擊用L表示 重擊用H表示 1:上天入地:LLL上L 空中L H H 斜下鬼步(看你面向哪邊就用哪邊的鬼步)LHHH 2:地上平推流:LLLL 前方鬼步LLLL 前方鬼步 然後自由發揮可以浮空也可以繼續推 3:超重7連:HH前方鬼步L上L 空中L H H 斜下鬼步LHHH 原則鬼步取消大家自己開發連續技去 左殤:純技巧角色,機動力不如魂但是擁有超高HIT數,要玩好難度很高。核心技能4劍氣,左殤屬於一個高級角色,一開始可能會感覺很難用最大原因是機動力太弱,但是一旦熟悉了以後你會發現你能輕松打出S級評價,首先了解角色特性由於機動力弱所以左殤靠防禦來免傷為了彌補這個不足左殤的防禦反擊判定比魂要輕松的多,其次就是傷害方面,剛剛已經說過左殤屬於超高連擊角色,最大特點在於4劍氣,首先玩家要熟悉並且熟練操作的技巧是隨身4劍氣,使用劍氣後戰鬥中隨時補充劍氣這兩個技巧是必須掌握的而且一定要熟練。然後就是4劍氣特性超高的硬直和浮空時間,在攜帶4劍氣的時候攻擊敵人會被4劍氣打的定在原地或者空中時間很長只要你不是手殘+腦殘你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來決定下一步連擊,只要中途操作不失誤可以無限連。打出S級連擊不是問題,估計正式版以後左殤會成為刷錢利器,不高操作難度比較高所以需要練習,不過這里要說一下左殤的最後一個重擊請慎重使用雖然帥氣不過出招時間太長硬直太高超出4劍氣定住敵人的時間所以實戰中請謹慎使用,希望正式版升級技能後能決絕這個問題。 連續技推薦:為了方便普通攻擊用L表示 重擊H表示 劍氣S表示 1:4劍氣狀態起手 LL 第3劍氣攻擊後 S+上L 空中S+LL L 落地...
遊民星空

《星際爭霸2》Beta測試系列文章之入門評測

我一直稱呼我的筆記本電腦為筆記本中的戰鬥機,T8100的CPU、8400GS的顯卡、2G的記憶體。但是,面對Starcraft II,我的戰鬥機也只能淪落為小霸王了,雖然有點卡,但還是能夠用「小霸王,其樂無窮」來涵蓋我三小時的Beta之旅。(後面一排人等着我Offline,然後他們去感受……) 在寫入門評測前,先說一點悲劇的吧,當做調劑吧。早上一大早出門前,我在網上找到了Starcraft II的US和台灣版本的下載地址,因為下午要去朋友那做客,所以就一直掛着下載。雖然我是離開了我心愛的戰鬥機到了別人家里,但是我還是搶了別人的電腦在那里看Starcraft II的對戰視頻,看得美滋滋,心里癢癢的。但是我也同樣沒Key,暴雪並沒有給fansite發放BetaKey,至少目前沒有。 但是在晚些的時候,我收到了Sodoes的留言,他說他有Key了。這我當時心跳加速……沒有造假的。可是無奈朋友家里人熱情好客,我一時脫不了身,那時我是多麼得糾結,用「身在曹營心在漢」來形容最恰當不過。 回到家中後,我發現台灣版的Starcraft II客戶端下載好了,安裝後卻發現Sodoes的Key對應的是US版本,悲劇的是我早上下的US版本沒源了。淚流滿面的我跑到官網下載了US版本的下載器,從頭開始下,經過漫長的兩小時的等待,1.64GB的客戶端下完了。 那悲劇的一幕…… 好的,我一肚子的怨念和牢騷釋放完了,接下來進入Starcraft II入門評測! 上面你看到的是星際爭霸2的Loading圖,很有用做當壁紙的潛質。 很簡單的登錄界面,很多沒有Key的同學也只能卡在了這個界面。 登錄自己受到邀請的Battle.Net賬號之後,會要求輸入用戶名及識別名,上圖中SGamer是用戶名,sodoes是識別名。 這就正式進入Starcraft II了。 主界面 錄像界面 個人頁面 單擊主界面最上方的Multi Player模式進入多人遊戲模式(旁邊的Single Player呈灰色說明Beta測試中不含單人戰役模式)。 下方的界面也隨之改變成Quick Match(快速匹配),和往常的Battle.Net功能一樣,你可以先選擇自己要進行的比賽模式(1v1或者是2v2)和自己的種族,然後單擊Find Match尋找對手,當然你也可以在Map Preferences中剔除自己不喜歡的地圖。 但是我比較慫,在沒有做好心理准備的情況下,我不敢冒然地去打pvp,我選擇了很保守的pve,我找了個very easy的AI電腦下手(只有very easy的選項)。 地圖是存在網上的,在用地圖的時候會自動下載,在Starcraft II Beta文件夾的Maps文件夾下會有Cache文件產生。 對於一款競技類遊戲,錄像系統一直備受關注,星際爭霸2在錄像系統中融入了很多功能,比如「始終顯血」、「快進慢放功能」,你甚至還能夠將錄像拖至任意時間點! 星際爭霸2錄像系統初評: 1. 星際爭霸2的錄像將自動保存在My Documents的Starcraft II Beta目錄下,文件後綴名為SC2Replay; 2. 觀看Replay需要先登錄到戰網,也就意味着只有客戶端沒有賬號的網友將沒有辦法觀看Replay; 3. 觀看視頻的操作欄在屏幕的左側,擁有「拖動」、「快進慢放」以及「自動顯血」功能; 4. Replay的「拖動功能」和視頻網站中的視頻拖動相似,要先准備好緩存,才能夠自由地拖動; 5. 在屏幕的右下角有一塊操作區域,在那里,你可以看到你所選擇單位或者建築的相關說明; 6....
遊民星空

《星際爭霸2》最高畫質多圖評測

測試平台: 處理器 Intel Core2 Duo E7200 主板 ASUS P5K SE 記憶體 Kingston DDR2 800 1G*2 硬盤 Sagate 320G SATA 顯卡 翔升權杖9600GSO終結版384MB 遊戲畫質:全部超高,1680X1050 本以為SC2硬件要求不高,全部調為最高,結果一般情況下還好,在30幀以上,但一旦戰鬥或爆炸,立馬跌至10幾幀,甚至有短暫的5幀。。。 所以,還是畫質建議用系統預設,遊戲會根據硬件自動設置。 進入選單(可以看到,單有人模式,但目前不可用) 人族 遠景 拉近 死神 掠奪者 蟲族 遠景 拉近 部隊 神族 遠景 部隊 戰鬥(戰鬥還是很血腥的,屍體爆炸效果很像暗黑3,不知國內正式版會不會和諧) 比賽結果(因為忙着截圖,輸得很慘) 剛剛發現可與電腦對戰,與人聯機總是被虐。。。 來源:遊民星空
遊民星空_

《刺客信條2》X360版簡單評測+系統說明

畫面我不評價了 免戰手感還可以  比一代那奇怪的手感有進步一開始是從一個建築里逃出來。。大嘴女主角把男豬塞進汽車後備箱跑出來的然後到了女主角的據點。。。坐在一台紅色的椅子上進入「真是幻境」(姑且這麼叫吧。。。。)多嘴一句 玩D的同學們 本作全區WAVE4  也就是說 請把你的光驅固件升級到IX1.6並且准備好你的引導盤。。。。(X固件同學請無視) 更多相關內容請訪問:刺客信條2專區 來源:遊民星空
遊民星空_

《生存之旅2》DEMO試玩版評測

這次放出的L4D2的DEMO版本和容量很不厚道。只有一個戰役而且只有兩關,不過從武器和輔助用具上可以看得出製造廠商的誠意。劇情從晚上換到了南部沙漠,總體畫面明亮了許多。不過畫質也就這樣了,效果全開也不見得有比上作有進步。不過殭屍表情的確豐富了= =||| 新武器和新輔助用具是很新鮮的,僅僅兩關,出現的近戰遠程武器還有輔助用具就夠玩家們「受」的了新的精英怪「騎士」是繼「smoker」之後更會破壞隊形的一個精英怪……經常會被騎進殭屍堆里……還有種噴射綠色毒液的精英怪,偶爾會阻擋下路線。對於困難模式里影響甚大……最後一個是巨型獨臂精英怪,暫時沒看出威脅所在……經常在遠處就殺掉。不過現在最麻煩的就是witch……竟然是走動的……好幾次被她擱到了。在困難模式里,簡直就是BUG啊…其他的地圖型精英怪沒遇到,就遇到了身穿防彈衣的小殭屍。有的打了好久還不死,有的一吉他就敲死了。 這次續作的音效做的還可以,符合當地南部風格的音樂。相比以前殭屍發動攻擊時的音樂也變了。 武器種類大幅度增加,不像以前是固定式的。現在幾種武器好差不會太明顯,所以可能一張地圖就拿着一種武器走下來都可以。近戰武器覺得攻擊力方面都差不多,普通模式鈍擊武器1-2下,砍傷武器1下困難模式就多幾下。丟擲武器出現新的BOOMER液體,可以讓丟中的殭屍與其他殭屍互毆,玩家在一旁可以取樂,可以喝茶看,可以趁機偷襲…… 新增的兩樣輔助工具是:腎上腺激素,讓玩家動作瞬間變快,個人不覺得好用,因為使用時不能攻擊,而注射時間在1-2秒,在逃跑進攻防守等時候都不是很好用,容易在打針的時候就被群毆……還有種電擊起搏器,因為我玩demo沒人死過,估計是玩家完全陣亡後可以對其使用。 評測結束……     ——————艦長殿 更多相關內容請訪問:生存之旅2專區 來源:遊民星空

PS3《神秘海域2》簡單評測

這兩天一直很忙,沒有整塊的時間玩,昨晚通宵沒睡,終於通關了,現在還在打呵欠,困啊。。。好了,說正題,遊戲一共26章,地域橫跨印度、尼泊爾、西 藏和傳說中的香巴拉,每一章連接緊密,基本上都是隨着故事的推進進行的,所以一氣呵成,很流暢。遊戲完全可以當做一次個人奇妙的旅行,代入感很強,通關後我坐在屏幕前久久不能平靜。。。下面個人做個簡單的評測,只有文字,以後有空再補充圖片吧,圖片實在無從挑起,每個畫面都可以用來做桌面。。。 1、     畫面:(10分)這個基本上說再多溢美之詞也無法形容神秘海域2的優秀,只有你親眼看到了才能體會製作公司的態度和用心。從尼泊爾的小鎮到西 藏的部落,再到鬱郁蔥蔥的香巴拉,沿途的風景美不勝收,站在小鎮的屋頂鳥瞰遠方的雪山和湖泊以及充滿民族特色的房屋,走在藏族村落中抬頭看着藍藍的天,穿着藏袍的小孩子跑來跑去,有的路人還會用藏語打招呼「扎西德勒」,深不可測的雪山,漫天飛舞的雪花,香巴拉的熱帶雨林,贊美的話太多了,此刻語言是蒼白的,一切都留給你自己去感受吧。 2、     音樂:(10分)神秘海域2的音樂充滿了濃厚的民族風,從最初的好萊塢式的大氣,到藏族部落和雪山傳來的高亢的女高音,再到遊戲中一直存在的二胡聲,一切都是那麼完美,作為中國人聽到這些音樂肯定會禁不住熱淚盈眶的。戰鬥中的緊張音樂的切換也是節奏感十足,總的來說這次的音樂是頂級的,如果家里有一套好的音響,你就有福了。 3、     戰鬥:(10分)戰鬥部分做了改良,加入了潛入,技術好的話完全可以避免槍戰,直升機戰、坦克戰以及汽車追逐戰,這幾個部分非常精彩,但都需要重型武器,例如榴彈和RPG才可以應對。另外,敵人增加了很多種類,有穿着厚厚防彈衣的士兵,頭部才是弱點,還有機槍男,這個跟生化5很像,當然男主角也可以端起機槍掃射,這個也是參照了生化5吧。神海2還是有超自然的敵人出現的,第一次是在西 藏的雪山遇到的,我還以為是雪怪,後來才知道是香巴拉的生命之樹培育出的變種人,他們也可能是為了守護香巴拉才存在的,有點類似生化5的土著人,彈跳能力和攻擊力很強,戰鬥很有壓迫感,這種被獵殺的感覺只有在當年玩生化3和鍾樓時才有過。 4、     解迷:(10分)正如之前頑皮狗說的,神海2加大了解密的分量,很多謎題比一代復雜了許多,需要好好動動腦子,手上那本小冊子這回起了很大作用,很多解密的場景太過龐大了,宏偉的建築很難想到這是地球人乾的,同類的解密遊戲,比如生化5,和神海2的謎題相比真是小打小鬧了,CAPCOM此刻淚流滿面。說這個無意貶低生化5,本人也是鐵杆生化飯。總之神秘海域2的解密可以笑傲天下。 5、     劇情:(10分)由於這次是有了中文版,所以在了解劇情方面不需要費太大週摺,標準的好萊塢式的冒險故事,遊戲的劇情是圍繞最初那把聖物也就是日版譯名黃金刀展開的,它是打開一連串謎題的鑰匙,也是引導正邪兩派人到達神秘香巴拉的線索。從最初內特被同伴利用一起去盜竊傳說中的摩羅石,同伴的背叛使得內特深處險境,後來拿到了關鍵的黃金杵,也就是解開一切謎題的鑰匙,一個線索連着一個線索的解開,最終到達傳說中神秘古老的香巴拉。看過國家寶藏和印第安納瓊斯以及木乃伊的人都知道。但凡尋寶,一定會有正邪兩幫人,正義的一方通常是靠智慧解開一個又一個謎題,而且一定要有美人相伴,邪惡的一方通常都是使用暴力,然後順着正義的一方的線索前進,當然雙方最後都會到達目的地,也就是發現寶藏,最後寶藏一定會永遠埋藏地底,邪惡的一方失敗,正義的一方雖然沒有得到寶藏,但都獲得愛情。這次也不例外,還是這個套路,但是沿途會有背叛、信任、友情、愛情等多次轉折,讓整個故事豐滿了許多,另外不得不贊一下配音的出色演出,人物都演活了,內特的幽默機智,艾琳娜的善良勇敢,克洛伊的火辣直率,這些活靈活現的人物讓遊戲已經達到甚至超越的電影的級別,玩家可以跟着他們的喜怒哀樂一起探索。 6、     隱藏要素:(10分)隱藏要素非常厚道,當然都需要購買,包括服裝、武器、影片、花絮、等樣樣俱全,一周目通關即可購買。推薦先購買無限彈藥,這樣在二周目會簡單許多,聽說2代可以繼承1代的進度,拿到額外的金錢,這個我還沒有試,如果是這樣太好了,10萬可以買很多東西了。 當然任何事物都不是十全十美的,如果非要雞蛋里挑骨頭,給神秘海域2挑毛病的話,那麼我想就是美式遊戲通常的詬病,就是操作感,不管是跳躍還是戰鬥,永遠也達不到日式遊戲的細膩和手感,視角上還是需要手動調節,有些地方還是有些別扭,但是除了以上,我真的實在是挑不出任何不足了,總之,這20多個小時的遊戲體驗是我在任何單機遊戲當中都無法感受的,通關之後我給自己定下了個目標,就是近期一定要去一次西 藏,穿上藏袍,買把藏刀,無限YY。。。 來源:遊民星空

PSP《合金裝備 和平行者》體驗版評測+坦克關高rank心得

這次體驗版要求: psp版本:官方系統5.55或以上版本,本人5.55genB正常運行破解版,不知會不會有後遺症。 記憶卡空間:200M以上 體驗版中收錄了以下三個任務 ·教學/序篇 難度C (基礎教學,應該是正式版的初章,下雨的場景雨滴在身上很有質感,看到如此高素質的畫面和big boss熱淚盈眶,劇情還是用美式粗獷漫畫,很有感覺。劇情貌似哥斯達黎加的家要求在野的snake恢復幫助恢復,其中說道了美國的霸權主義而且又牽涉到核武器,作為回報該人物給與snake一個基地outer haven。。。) :遊戲人數1人,內容為劇情的引導部分,在這個任務里玩家可以進行一些基礎的聯系。 ·據點壓制 難度B (可以選人物了,都是之前視頻里有的,還可以抓俘虜,暈後走到身邊蹲下直接放氣球,比較方便,但不能招募,可能要等到正式版了,期待。人物分光膀子重步兵型-火箭筒,重機槍,手雷典型的悍匪,怪不得衣服也不穿了,暈人只能靠電刀和cqc了,標準普通型-有狙擊槍,這是特點,潛入型-有攜帶雷達隨時顯示地圖和敵兵視野的道具很管用,戰鬥型-感覺和光膀子型沒差,多穿了而已。。地圖里只是一些CIA步兵,樣子很挫。。背個背包,時期的確是越戰里的美軍,但有蒙着臉所以樣子有些不太和諧,增援帶耳套的部隊樣子還行,很輕松的就能過,貌似第二張圖有密道鐵絲門那里可以通到第三張圖令一半地點,也有肯能本來就不能走,有個封閉的個標記。這張圖可以體驗下基地里重機槍) :遊戲人數1~2人,玩家需要潛入敵人勢力下的一個據點並進行壓制。 ·對戰車戰 難度A (坦克加裝甲兵。。。非暴力不能過,集中攻擊坦克吧,多跑動小心裝甲兵手雷就好,打掉坦克屁股後油箱可使坦克停下些時間,乘機攻擊吧,坦克可是超厚血的,原來以為3發RPG就可以搞定了,沒想到3發RPG只滅了一格血。。。應該跟攻擊其身上位置無關的。) :遊戲人數1~4人,與敵人的戰車記憶強化兵進行戰鬥的任務 這次的畫面真的是非常不錯,已經接近PS2了,但CQC操作不知是不是退化了,至少射擊變的簡單了,而且變成越肩視角,走路時畫面還會抖動,很具真實感,可惜CQC貌似動作少了,但摔人動作很帥,抓住敵人可以180度迴旋大背包,不知道正式版會不會加強和增加新CQC動作,很期待~ 終於全A了。。 坦克關高rank要點:首先不殺敵是所有關卡高rank的宗旨。 個人心得:敵人全抓包括boss,很累,3,4批敵人那,麻醉槍都打不過來,慢慢磨。躲避開坦克攻擊,其實有死角-大房子有柱子,而且柱子是不會被破壞的,也就是坦克,柱子,snake,一直線,它就基本打不到你,這時用麻醉槍清雑兵,如果坦克動,就逃遠拿彈藥(個人是冒被坦克壓成肉醬的危險,沖到開闊地去放氣球抓俘虜的,所以藥也用的多,雖然俘虜還不能用),最後磨到13個敵人倒下,該死的車長終於露頭了,不要客氣麻醉槍全招呼,一彈夾就搞定,最後結局鏡頭也不一樣,大家可以自己欣賞下。最後顯示14個敵人全抓。。個人的老P搖杆前進只會慢慢步行,所以很累跑步都是換鏡頭倒退的跑的。。。 只要拿個A就送張壁紙,但也目前3關全A也就一張。。。 更多相關內容請訪問:合金裝備4專區 來源:遊民星空

PSP《FIFA 10》玩家評測

EA的FIFA10居然不用5.55,這確實讓我們喜出望外,希望接下來的NBA LIVE 10都能保持吧。先說說本作的新增部分:BE A PRO模式更新為俱樂部國家隊模式,也就是說你的球員除了可以為俱樂部效力外,還可以為國家隊效力。賽季模式,相當於去掉經營部分的經理模式閹割版,可以增長球員能力。聯賽部分新增俄羅斯超級聯賽,愛爾蘭聯賽。增加練習模式。難度新增傳奇級。增加自定義球隊風格,對手偵查報告。本作的操作部分:操作基本上和09沒什麼區別,但本作的蓄力條的增長方式有很大的變化,蓄力會由慢變快,這使得在長傳或者是射門的時候也會有很大的改變,這一點還是需要大家慢慢去適應。另外本作的視角也有很大的變化,但並不影響比賽進行。另外由於本作新增了自定義球隊風格的設定,也就意味着本作取消了戰術十字鍵。本作的畫面:基本和09差不多,但遊戲中的陰影建模還是很真實的。總體試玩感覺:10這次的整體系統完全向家用機版靠攏,素質優秀。建議嘗試傳奇級難度,AI非常優秀! 更多相關資訊請關註:FIFA 10專區 來源:遊民星空

《NBA 2K10》評測翻譯(包括解說,一球成名模式,王朝模式等)

我們要從哪里開始討論今年的NBA 2K10?上千的新特性或者取代原來的不足之處,或者是新加入遊戲中,在「My Player」(類似一球成名)模式下把你在遊戲中的替身由默默無名成長為聯盟最紅的超級巨星?結合新選秀系統的王朝模式?你將會從哪里去細細品嘗這款被標上十周年紀念的NBA 2K系列最新作?讓我們先從一個或許球迷相對最不感興趣的地方開始:解說員 Commentary and Context解說員和環境 筆者認為體育遊戲的解釋員是最被玩家忽略的一部分。如果做的好(像索尼的MLB系列和EA的NCAA Football系列),會讓遊戲顯得更精緻。如果做的一般了(像這些年的Madden系列),就會使遊戲的代入感降低。在真實的比賽解說中,解說員不能太過於尖刻和浮誇(參照CCAV解說火箭的比賽——By Mcghost),不能太過於主觀。筆者覺得體育遊戲的解說系統應該有很大的進步空間:能讓2個解說員進行流暢的交流,闡述深刻的見解。在昨天於 2K Sports總部見到 NBA 2K10開始,筆者認為他已經很接近真實的比賽解說了 在NBA 2K0中,Kevin Harlan和Clark Kellogg重新回到了演播室,但是我還是看不到他們有什麼好的化學反應。但是今年一切都改變了。不僅僅是他們會不停的進行流暢的交流,更重要的是,他們解說的語境將會隨着比賽的氣氛而產生合適的變化。如果你在關鍵比賽中對手是你的宿敵(比如湖人和凱爾特人——By Mcghost),這是系列賽的第七場生死之戰,解說員會把玩家帶入緊張的氣氛中——至少在比賽開始的時候,解說員會着重的描述兩隊的交鋒史,季後賽各自的歷史戰績和各個位置球員的對位記錄。在比賽剛開始的幾分鍾,這對解說員會合理的解說比賽場上發生事件,而如果比賽開始顯得乏味的時候,這兩個傢伙甚至會互相調侃——我在一場湖人隊的比賽中聽到,Kevin Harlan和Clark Kellogg大量的討論了Pau Gasol在08年從Memphis 轉會到L.A.等有爭議的話題 Know Your Role了解你的職責 另一個NBA 2K10的巨大改變是關於你創造的球員。不管你是通過即將發布的DLC——NBA 2K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