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銀河系漫遊指南

Tag: 銀河系漫遊指南

第二屆 BOOOM 開發主題來啦~

Hello大家好,我是二七 ಠ_ಠ 前不久第二屆 BOOOM 已經正式發布(詳細完整規則戳這里),本次遊戲創作挑戰活動不限制開發平台,採用線上開發(8月6日~8月23日 24:00)的形式,今天我們將正式公布本次創作挑戰的主題,需要你根據主題自行解讀並創作遊戲作品。 未來在此次 BOOOM 遊戲創作挑戰上誕生的遊戲,我們將舉辦「線上遊戲試玩會及評選」,另外也依然會在「GameRally 獨立遊戲市集」上進行展示試玩,詳細時間安排後續會陸續更新~ 第二屆 BOOOM 開發主題 請自由地翻譯下面這句短語,並從中收獲你的靈感。 似乎愛因斯坦說過這樣的話,而《銀河系漫遊指南》還會在後面再補一句。但這都不重要。 時間是什麼?幻覺又是什麼呢? 不假思索地做出回答吧。 關於開發平台 本次遊戲創作活動不限制任何開發平台和引擎,但在提交作品時需要你提交能夠在 Windows 上運行的版本,也歡迎額外提供多餘版本,比如MAC、移動端等;但是你不能提交遊戲中的遊戲,比如在馬里奧製造、Dreams、Roblox等中開發的遊戲。(詳細完整規則戳這里) 活動流程7月22日~8月5日 24:00|線上組隊及報名時間8月6日 8:00|公布開發主題8月6日 8:00~8月23日 24:00|各組創作並開發8月23日 24:00|作品提交(按照下方要求發送至[email protected])9月8日~9月29日(共3周)|遊戲線上體驗試玩GameRally 獨立遊戲市集 現場展示並試玩|由於疫情延期舉辦時間另行通知關於如何提交作品、提交要求、活動是否有評選 詳細完整規則戳這里 感謝「丁卯點陣體」對本次活動提供字體支持 「丁卯點陣體」是一套像素風格的中文字庫,由字體設計師 @劉育黎 設計開發,其初衷是探索小尺寸像素漢字的可能性。經過實驗,確認漢字在最低 7×7 的像素網格中仍然可讀——這一尺寸,是最常見的國標點陣字(16×16)的四分之一。 之後,經過長達三年的設計開發,為之匹配了外文字母和標點符號,又全新匹配了一套 9×9...

分享一些最近搗鼓的尼龍小物件

在我的簡歷上,我是一名網絡安全研發工程師;在機核,我是一名電子遊戲玩家;而在內心深處,我是一個尼龍佬。 就像遊戲玩多了會想自己做遊戲、玩膠玩久了會想自己做膠一樣,尼龍玩久了也會有自己做點兒尼龍想法。目前雖然只有一款背包產品「叢林勇士」投產並正式發售,但其實自己業余時間已經摸了不少尼龍小玩意,其中加工和原材料獲取比較簡單的東西我還自己動手製作了原型實物(或少量用於售賣的產品)。 藉此機會和大家分享一些最近搗鼓的小玩意吧。 依託MOLLE系統的附包/防水盒快拆帶 原文連結: 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大概半個月之前, 群聊里一張圖片引起了我的注意: 照片上這位陸戰隊員(或者海軍醫護兵)用一條插扣織帶將醫療包捆綁在背心上。這麼做的意圖很明顯:不用MOLLE而用扣帶固定,為的是遇到緊急情況可以把醫療包直接拆卸下來使用。 雖然市面上已經有很多可快拆的醫療包產品,但我覺得依託MOLLE系統,應該存在更簡單的通用解決方案,使任何附包或者尺寸相近的物品都具備快拆功能。一番思索之後,想到打包時常用的十字捆綁方式,可以在十字交叉點設置扣具實現快拆功能。 詳細的探索過程和具體物料詳見原文,這里展示一下實物: 不過這個結構存在一個小問題,由於滑扣的開縫比較小,無法讓日扣穿過,因此它只有有限的可調范圍,如果要固定的東西很小,就得用短一號的帶子。 附包低位/下沉掛載掛帶 原文連結: 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進入夏季,褲子口袋里裝入任何東西都會讓人感到不舒服,如果不想額外背挎包或者背包,就只能把原本裝在褲子口袋里的東西裝到腰包來解決這個問題。但由此又導致了另一個問題,如果腰包在身體前側,彎腰的時候會硌到腹部,這個問題對於發福人士而言尤為嚴重;而掛在後腰不僅坐帶靠背的椅子時會硌腰,還會在穿外套上產生尷尬的隆起。 如何才能化解這個矛盾呢?我想到低位掛載(Low Ride,或者叫下沉掛載)的思路。低位掛載指的是掛載在腰帶上的裝備的上緣低於腰帶的下緣或與之平齊,但比腿掛(Thigh Rig)位置高。 低位掛載的好處在於附包不會妨礙包括彎腰在內的各種動作,低位掛載的附包可以順應使用者的姿勢外翻而非卡在原位。 對於不同掛載結構的附包,我找到了不同的解決方案。 首先是常見的穿腰帶結構的腰包。 其次是傳統的MOLLE附包。只要找一對合適的掛環就行了。 而對於MALICE結構,由於其模組條是可拆卸的,而且附包背面有密集的橫向織帶,因此我選擇使用25mm-20mm橫轉豎(胸帶)扣具。 後來發現Duraflex的20mm-20mm方形十字扣的尺寸剛好和常規的MOLLE織帶寬度一致,大約25mm。於是嘗試了使用這種扣具的方案,發現非常合適,而且看上去更牢固可靠一些。 過後發現,用快拆胸帶扣的結構還有進一步挖掘的空間,可以給小型附包增加掛鉤。 進一步想到,這種結構不僅可以用在附包背面,還可以用在MOLLE掛載面上,變成一個織帶掛環。解決了掛扣用在橫向的MOLLE織帶上不夠穩定的問題。 具體物料和設計過程詳見原文。 無需縫紉或切斷背帶即可加掛附件的辦法 原文連結: 中文版English Version 嚴格來說這個並不是製作,而是一個創新用法。 不知道各位是否碰到過這種情況,在使用斜挎包的時候,很想在斜跨帶胸前的部分掛一些附包用來裝手機等隨身小件,但背帶兩端是縫死的,或者縫了扣具,不方便打開再穿入其他扣具,也不想用縫紉的方式在背帶上加東西。 經過認真思考,我找到了一個非常簡單的辦法,無需縫紉或者切開背帶,僅需市面可采購的標準扣具,即可在斜挎帶上穩固無滑動地加掛附件。廢話不多說,一起來看步驟。 對於MALICE或者ALICE結構的附包,由於背面本身就具備了封閉的織帶環結構,因此只需將扣環鎖在織帶環上,即可將附包牢固固定在背帶上。 為了更常見的情況,我還是製作了可用這種方式在斜跨帶上掛載的MOLLE承載面板,正反面分別是橫向和縱向。 趣味刺繡章3.5英寸軟盤主題系列 相信大部分90年代以及之前出生的朋友們都曾經用過3.5英寸軟盤,1.44MB有限容量承載了太多的東西,我上初中的時候,電腦課交作業用的還是3.5英寸軟盤。 目前軟盤刺繡章總共製作了六個款式。 原文連結: 2020年款2021年款 紅藍雙煞——核彈危機 這兩枚章的點子來自於2019年的一則新聞:美國核武器庫不再使用軟盤(紐約時報)。國內一些網媒也轉載了這則新聞。新聞提到美國戰略空軍完成硬體更新,徹底將八英寸軟盤從系統中淘汰。 而說來也巧,2019年發售的遊戲《Control》里也有這麼一張八英寸軟盤,設定上是蘇聯戰略核力量的飛彈發射密碼盤。 我們常見的大號黑色軟盤其實是五英寸的——5.25英寸,八英寸盤幾乎沒有機會能見到。紅藍兩枚刺繡章是軟盤系列首發,考慮到圖案美觀和認知度,選擇了3.5英寸軟盤。 綠色:保存按鈕 我相信所有人都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或斷電、或藍屏死機,導致自己的遊戲、文檔或者代碼未能存檔吧!人生苦短,立刻存檔!希望這枚大大的「保存」按鈕能時刻提醒您,勤按CTRL+S! 黑色:絕密文件 在老家的倉庫和抽屜里總能找到一些標簽什麼都沒寫或者標注為「請勿打開」字樣軟盤。雖然現在不好找能用的軟碟機來看看那些迷之軟盤里的內容到底是什麼了,但還可以用這枚「絕密文件」士氣章為你的戰術包具增添一分神秘色彩。 橙色:賽博情書 這款貼章的創意來自上世紀90年代,網際網路還不發達時候的一則關於「電子郵件」的笑話。大意是這樣的:「問:如何發送一封『電子郵件』?答:只需要將郵件內容保存在磁碟里,然後把磁碟郵寄給對方就行啦!」 現在我們進入了網際網路時代,已經很難想像二十多年前的人們如何理解計算機網絡這樣的新事物,甚至就連「電子郵件」本身也早已讓位於各種即時通信軟體,不再是和朋友們保持聯絡的主要方式了。但對於重度計算機用戶來說,實體磁介質的浪漫仍然是光碟以及網絡傳輸所無法比擬的,通過它來向心愛的人表達愛意再合適不過了。 前提是對方還有至少一個能用的軟碟機。 銀色:備份方案 在「老網蟲」們的抽屜深處,肯定都珍藏著一張壓箱底的恢復用引導盤,在1.44MB的容量里集成了精簡的MS-DOS系統、加載擴展記憶體和光碟機驅動的config.sys配置文件、硬碟引導區修復工具以及磁碟分區工具,甚至可能還包括了精簡的殺毒工具。每當有電腦中毒無法啟動的時候,就是這張救命軟盤的Show Time了。而一些老資格的運維可能還留著Windows NT 4.0系統安裝時製作的一套三張的NT恢復磁碟。 現在我們重裝系統已經不用那麼費勁了,一般情況下只需插入光碟或者U盤啟動電腦,安裝程序就能替你解決一切問題,不必再操心這些技術瑣事,但這枚「備份方案」刺繡貼章仍然還是戰術裝備上很棒的點綴,可以代替你醫療包上原本貼著的了無創意的紅十字標識。 說來也有趣,這套軟盤主題刺繡章最初的靈感來自2019年底吉考斯工業發布的「零號機組」新品中的神秘的軟盤——「蒼穹支點」信標的緊急啟動盤。 雖然吉考斯工業的產品只是一張普通的軟盤,但讓我想到,軟盤這個東西已經淡出我們的生活十幾年了。在3.5英寸軟盤之後其實誕生過多種容量更大的移動磁性存儲介質,例如可能還有人記得的ZIP盤。但這些最後統統都沒能打敗USB快閃記憶體檔,徹底從日常生活中消失了。 回憶起小時候用過的3.5英寸軟盤,對我來說第一個印象就是非常有設計感。近似正方形的外殼帶有一個金屬的可活動的讀寫口保護片,而且顏色鮮亮,可以買到各種顏色外殼的磁碟。我當年最喜歡的就是上面這張天藍色的索尼產的軟盤。 90年代末,從光碟普及到USB快閃記憶體檔普及之間這段時間,軟盤作為可讀寫的移動存儲介質主要功能就是存儲最關鍵的數據或程序,比如密碼、殺毒軟體以及重裝修復系統必須的引導程序等。因為這段時間軟碟機基本上仍然裝機標配,但USB 1.1接口只在新機器上有。 我一直珍藏著一張幾乎塞滿最後一個字節的自製的DOS 7.0啟動盤,包含引導文件、光碟機驅動、硬碟扇區修復、引導區修復以及擴展記憶體配置等工具。每次自己或者別人的電腦出了問題,只要這張盤在手,一切問題都會迎刃而解。這張盤最後一次發揮功能是2007年,我把它帶到大學了,同學的一台還留著軟碟機的舊電腦出了故障需要重裝,而這台電腦還沒有USB口,光碟機不知道因為什麼原因無法作為啟動盤,大家都沒轍的時候我從抽屜里翻到了這張盤…… 「9000」 原文連結 圖案取材自著名科幻電影《2001:太空漫遊》中的人工智慧HAL9000。在電影中它拒絕執行太空人Dave的指令,殺害了太空人Frank,也讓這一幕也成為科幻電影史上的名場面。 結語 實際上最近不僅做了一些手工活兒,還寫了不少Blog網誌文章,但大多都是學習筆記或者專項資料挖掘性質,不太適合轉載到這里,有興趣的朋友可以移步武具視覺Blog網誌。感謝閱讀。 來源:機核

Metaverse 漫遊指南:尋找 Metaverse 的意義和方向

在《銀河系漫遊指南》當中,一個具有高級文明的超維度物種為了尋找關於終極問題的簡單答案,構造了一台超級計算機深思(Deep Thought)。這台超級計算機不斷地運行、模擬與計算,只為了求解出一個問題的答案:生命、宇宙以及任何事情的終極答案是什麼。 經過 750 萬年的計算,深思最終計算出了一個結果:數字42。但是對於這個結果,沒有任何文明能夠理解,即便是超級電腦也只能夠得到數學含義上的答案,並沒有辦法給出進一步的解釋。所以,對於這個答案的解釋又必須由另一台更高智能的電腦進行運算,而這台更高智能的電腦就是地球。 然而荒誕的是,地球不斷地計算著,就在答案即將被計算出來的前五分鍾,地球因為阻擋外星工程被瞬間清除了,所有關於這個終極問題的答案也就消失了。 這是一個諷刺卻嚴肅的科幻故事,我們可以看到,智慧文明總是在尋找意義的過程當中,不知不覺又毀滅了意義。事實上,有關意義本身終極問題的答案就藏在生活當中,任何脫離這條路徑的尋找方式都是荒誕的。 自 Metaverse 這一術語誕生起,圍繞這一主題的討論就從未停止,無論是有關其概念的討論還是路徑的實現,每個時代的先驅者都在按照自己所理解的方式努力探索著。 從 MUD,到 Habitat,到《Active Worlds》,到Second Life、Roblox、Blue Mars,到 Solipsis,再到如今的《Minecraft》、《Oasis》和《CryptoVoxels》等等,大家都在從不同的維度去理解、認知和感受這個概念,並不斷地在過程中去尋找其中的意義。無論對最終結果的態度是肯定還是否定,探尋本身的過程就是有意義的。 正如在銀河系漫遊尋找宇宙和生命的意義一樣,我們整理了這部 Metaverse 漫遊指南,從我們的視角,立足於歷史的演變以及發展的角度,去尋找 Metaverse 的意義和方向。 啟程:虛擬世界的發展 發展的實質就是新事物的產生與舊事物的滅亡,但舊事物本身的存在是不能夠被忽略的。在 1992 年科幻小說《雪崩》中出現 Metaverse 一詞之前,相似概念的願景以及為該願景提供養分的時代產物就出現了,只不過關於這個願景的描述,在歷史的發展中以不同的技術形態或未被抽象化的概念所記載下來了。 在描述中,大的發展方向以及被階段性提到最高頻率的詞就是 Virtual World,虛擬世界。這是一個好像人人都了解的概念,但其本身的發展卻充滿著許多令人忽略的細節。在 2013 年,JD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