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AMD

Tag: AMD

10月份大陸顯卡各品牌出貨量排行榜 七彩虹穩居第一

AMD圖形大神突然宣布離職:曾炮轟RTX 4090燒毀 重回英偉達還是去Intel?

9月26日消息,AMD圖形大神,也就是圖形業務部門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Scott Herkelman突然宣布離職。 至於為什麼離開AMD,Scott Herkelman並沒有提及,而接替者是Jack Huynh。 AMD對此消息進行了證實,並且表示,感謝Scott在過去七年中的領導和對AMD顯卡業務的重大貢獻。 在加盟AMD之前,Scott Herkelman還擔任了英偉達GeForce圖形業務總經理,其在AMD主導並推出了三代RDNA顯卡架構。 上次收到Herkelman的消息大約是在一個月前,當時他就GeForce RTX 40系列顯卡上備受詬病的16針電源連接器的早期問題向英偉達投擲炸彈。“具體來說,對於7900系列,甚至7600,我們沒有計劃使用新的電源線,但7800和7700確實有計劃,”赫克爾曼當時說道。 我們不知道Scott Herkelman接下來會去哪裡。英特爾、AMD和英偉達擁有頂尖人才的旋轉門,他們可以從一艘船跳到另一艘船。所以他完全有可能加入英特爾,英特爾正在努力開發下一代Battlemage Arc GPU。 然而,如果Scott Herkelman最終加入了主要競爭對手英偉達,那將是非常有趣的,因為他在過去七年裡一直在“戰壕”中戰鬥。 來源:快科技

Scott Herkelman宣布離開AMD:七年歷經三代RDNA圖形架構發布

AMD高級副總裁兼圖形業務部總經理Scott Herkelman宣布,將於今年年底離開AMD,並在社交媒體上簡短地與同事告別。 如果平常有留意AMD的新聞和活動,不時就會看到Scott Herkelman的身影。作為業內的資深人士,Scott Herkelman曾擔任英偉達GeForce業務的總經理,在短暫跳槽到一家初創公司後,於2016年加入AMD,在AMD的副總裁兼圖形業務部總經理位置上待了7年的時間,經歷了三代RDNA圖形架構的發布,並於2022年成為高級副總裁。不少玩家也很關心起Scott Herkelman的去向,因為Scott Herkelman是一個狂熱的PC和遊戲產業粉絲,在業內有著不錯的名聲。 據了解,Jack Huynh已經接替了Scott Herkelman的位置。大概在半年前,Jack Huynh接替了退休的Rick Bergman,擔任圖形業務部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直接向AMD主席兼執行長蘇姿豐博士匯報工作。看來隨著Scott Herkelman的離開,Jack Huynh將承擔更多的工作。 Jack Huynh在AMD工作已超過24年,擔任過各種領導職務,擁有伊利諾伊大學厄巴納-香檳分校的電氣工程理學學士學位。之前負責的是半定製業務,擔任半定製業務部門高級副總裁兼總經理,領導高性能定製解決方案的戰略、業務管理和工程執行。更早之前,Jack Huynh曾擔任公司副總裁兼總經理,領導AMD客戶端PC業務部門移動解決方案的端到端業務執行。 ...

迷你主機越來越卷 R7-7840HS版本不到2400元了

毫無疑問,如果預算充足的話,迷你主機選擇R7-7840HS或者R7-7840H處理器是比較不錯的。處理器性能強,集成的780M顯卡也有不錯的性能表現。 前段時間機械革命把R7-7840H迷你主機的價格壓到了2499元,結果今天就有一款價格更低的R7-7840HS迷你主機,它的價格只有2399元。 這款迷你主機來自FEVM,型號為FA780。2399元版本為准系統,需要用戶自行加裝內存和硬碟。這款迷你主機的最大優勢就在於價格了,畢竟2399元的價格,應該是現階段最劃算的R7-7840HS迷你主機了。 雖然便宜,但整機規格還是比較到位了,比如支持DDR5內存、PCIe4.0 SSD、雷電4等。當然,大家還是比較關心R7-7840HS的性能表現。 R7-7840HS的規格還是挺給力的,採用最新的Zen4架構,8個核心16個線程,而且全都是大核心,沒有小核心或者能效核心的說法。基頻3.8GHz,最大加速頻率5.1GHz。集成顯卡型號是780M,它的理論性能媲美GTX 1650 Max-Q。當然,實際遊戲表現肯定還是要弱一些。 在CPU-Z的測試中,其多核成績為7049.1,單核成績為657.4,性能表現還是比較不錯的,放在迷你主機中,基本也就比i7-13700H的版本弱一些。但大家想想i7-13700H迷你主機的價格。 在Cinebench R15的測試中,測試得到多核成績為2222,單核成績為278,表現還是挺不錯,屬於移動平台的中高端水平,性能釋放還是比較不錯的。 在Cinebench R20的測試中,測試得到多核成績為6431,單核成績為691,表現同樣非常不錯,屬於移動平台的中高端水平。相比R15,R20的測試壓力要更大一些。但從結果來看,即使壓力增大,整機性能表現還是屬於比較不錯的水平。 在Cinebench R23的測試中,測試得到多核成績為16315,單核成績為1766,表現同樣不錯。R23的壓力測試要比前兩個都要強,而且默認模式下最少要跑10分鍾,可以體現出處理器在長時間壓力測試下的性能表現。 另外還測試了處理器的解壓縮性能,使用的軟體是7-zip。實測10輪成績為61秒,屬於不錯的水平。壓縮速度為69848KB/,解壓速度為1294677KB/,評分為97.469GIPS。整體性能表現是非常不錯的,解壓縮性能很給力。 從以上三款軟體的測試來看,R7-7840HS的性能是毋庸置疑的,屬於目前移動平台的中高端水平,放在迷你主機中絕對綽綽有餘。應對日常使用是完全沒有問題的,而且還可以應對部分平面設計工作,甚至輕度遊戲也是可以的。 總結,如果你對於迷你主機的價格比較敏感,預算正好在2500元左右,同時對於品牌的要求不高,那麼這款迷你主機還是非常值得入手的。得益於R7-7840HS出色的性能表現,整機的素質還是有保障的。 來源:快科技

銳龍能效比到底好在哪?R7 7840H實測給你答案

都說AMD銳龍平台這一代的能效比好,但是到底好在哪呢?我們不妨通過一組對比數據來看看。 這次使用的測試平台配置如下: 處理器:AMD銳龍7-7840H/英特爾酷睿i7-13700H 顯卡:NVIDIA GeForce RTX 4060筆記本電腦GPU(140W) 內存:16GB雙通道DDR5 5600MHz 硬碟:512GB PCIe4.0 SSD 可以看到,測試平台除了處理器不同之外,內存、硬碟、顯卡配置都一樣,這樣就可以很好地展現出能效比給性能體驗所帶來的差異。 AMD銳龍7 7840H處理器擁有8核心16線程,最大加速頻率可達5.1GHz,三級緩存16MB,默認TDP為54W。 英特爾酷睿i7-13700H處理器採用14核20線程設計,三級緩存24MB,最大加速頻率5GHz,默認TDP為45W。 首先參考CINEBENCH R23跑分,AMD銳龍7 7840H單核得分1742pts,多核得分16709pts;而英特爾酷睿i7-13700H處理器跑分也差不多,單核略高一些1807pts,多核略低一些16662pts。兩顆處理器單核和多核跑分可以說是互有勝負。 不過如果查看跑分時的功耗表現的話,就能夠明顯看出二者的能效比差異。 銳龍7 7840H處理器是基於TSMC 4nm FinFET工藝打造的,而酷睿i7-13700H處理器是Intel 7工藝,也就是10nm製程,CINEBENCH R23單核和多核分數基本持平的情況下,銳龍7 7840H平均功耗在70-75W之間,而酷睿i7-13700H處理器基本在80W以上了,總體能效比自然是銳龍7 7840H要占一些優勢。 那麼高能效比有什麼好處呢?功耗釋放難道不是越高越好嗎? 首先,高能效比就相當於“少花錢多辦事”。 其次,功耗釋放越高越好的前提是要做到更好的能效比,比如看著功耗跑到了150W,但實際性能相當於70W處理器的性能水準,這顯然就是既浪費電,性能還沒達到高標准。 因此,在性能達到高水平的前提之下,能效比越高所帶來的實際體驗也越好。我們用《無畏契約》遊戲測試來看看能效比的好處。測試時解析度為1920 x 1080,最高畫質。 可以看到,在1080P最高畫質下 ,銳龍平台運行幀數是非常讓人滿意的,基本都能達到200fps以上。 通過測試可以看到,整個遊戲的平均幀數達到了231fps,CPU占用率30%,平均溫度71℃。顯存占用率也比較低,只有27%,平均溫度48℃。因此可以看到,得益於高能效比,銳龍平台在運行遊戲時核心占用率更低,溫度更低,但幀數一點都不差。 我們拉出遊戲時的能效曲線來看看,下圖中GPU(黃色)初期功耗在70W附近,但是進入遊戲穩定之後,只需要20-50W功耗就可以完美運行了。 再看CPU功耗(藍色),全程基本在30-45W之間,甚至還沒有達到銳龍7 7840H處理器的默認功耗。 這意味著銳龍平台只需要最高50-90W的功耗就能讓《無畏契約》的畫面流暢度達到平均231fps,這樣的能效比表現可以說是相當優異。 高能效比除了會起到“少花錢多辦事”的作用,更為重要的還是體現在溫度方面。從下圖溫度波動來看,CPU基本在60-80℃之間,GPU則基本在50℃上下。 所以,省電、高性能、低溫度,是高能效比帶來的最為直觀的體驗提升,這也是為什麼半導體廠商始終在致力於提升製程工藝,以讓晶片在更小體積、更低能耗的情況下達到更加強悍的性能。 總結 銳龍平台在解決積熱問題之後,這一代的表現可以說是相當不錯,尤其是能效比優勢更為凸顯。以較低功耗和溫度來運行遊戲,並確保足夠流暢的畫面幀數,可以說是充分體現出了硬體製程工藝發展的核心目標。 來源:快科技

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23.9.3驅動:為DLC《往日之影》做好准備

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23.9.3驅動程序發布,支持新遊戲《PAYDAY 3》和《賽博朋克2077:往日之影(Cyberpunk 2077: Phantom Liberty)》。 CD Projekt Red即將帶來《賽博朋克2077》的首部DLC「Phantom Liberty」,遊戲已正式在多個平台開放了預購,並更新了PC配置要求。官方表示,提出新的配置要求是為了能更好地滿足新技術的需要。新的配置要求里並沒有為2K解析度寫出一個推薦配置,只有1080P和4K兩檔解析度。無論哪個配置,硬碟都是SSD,且需要有70GB的可用空間,SSD可以提供更快的讀取速度、改善流式傳輸,有著更好的整體性能表現。 已知的問題,包括: 當使用帶有AV1編解碼器的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錄制時,音頻可能會間歇性地與視頻不同步。 使用AMD Link串流特定遊戲時,在更改編碼格式後,顯示屏可能會間歇性卡頓。建議遇到此問題的用戶在串流之前選擇所需的編碼格式,作為臨時解決方法。 性能指標疊加的報告可能不適用於FPS遊戲。 安裝包包含以下內容: AMD Software:適用於Windows 10和Windows 11的Adrenalin Edition 23.9.3驅動程序版本23.20.11.04(Windows驅動程序商店版本31.0.22011.4008)。 AMD Radeon Software Adrenalin...

三星 Galaxy A55最新配置曝光 : 或將使用Exynos 1480和AMD的GPU

根據GalaxyClub消息稱,三星Galaxy A55目前已進入研發階段,並且初步曝光了該機型部分基礎配置信息。曝料者提到三星目前正在忙於測試一款名為S5E8845的處理器,按照三星的SOC代號命名邏輯,Exynos 1280代號是S5E8825,而Exynos 1380的代號是S5E8835,我們基本可以確認這顆S5E8845處理器就是Exynos 1480。 在GPU方面目前有傳言猜測三星將使用AMD的GPU,畢竟日前就有推特博主Reveguns曝料過三星將擴大AMD RDNA GPU的應用范圍,並且計劃明年應用在中端的晶片上(Exynos 1480/1430)。但據說三星選擇AMD GPU的原因是看重其IPS的性能,因此三星的下一代影像技術可能會更強,而遊戲愛好者們則可能要稍稍降低對三星中端機的期待了。 曝料者還指出三星Galaxy A55在主攝上將繼續使用5000萬像素的傳感器,但目前尚不清楚是否為三星Galaxy A54同款的1/1.56英寸傳感器。不過在相機升級這一方面曝料者推測三星會更著重提升軟體層面的優化,因此三星Galaxy A55的影像技術進步可能會更依賴於相機軟體和拍照算法的升級。 另外各媒體猜測三星Galaxy A55在螢幕素質和大小尺寸方面不太可能會有重大升級或者改變,作為參考對比項的三星Galaxy A54採用的是一塊6.4英寸的AMOLED螢幕。 若三星保持以往發布Galaxy A系列機型的節奏不變,那麼Galaxy A55將發售於2024年第一季度。 ...

「飢渴」的AI時代:AMD Instinct加速器面前是一條「星光大道」

AI時代最根本的是什麼?是算力。 隨著AI模型、訓練數據規模的不斷膨脹,對於算力的渴求也是空前高漲,沒有盡頭。 強大的AI算力可以來自CPU,可以來自GPU,可以來自FPGA,可以來自ASIC,各有各的優勢,其中的王者毋庸置疑就是GPU加速器。 如今的AI GPU加速器市場,呈現著明顯的“一家獨大、兩家追趕”的態勢:NVIDIA有著無可比擬的市場地位,尤其是軟體生態遙遙領先;AMD、Intel都有各自的獨特方案,也都有了不俗的成果。 NVIDIA的大家都比較熟了,Intel的才剛剛起步,今天我們重點聊聊AMD Instinct系列加速器,看看它能不能真正挑戰NVIDIA。 畢竟,任何市場領域一家獨大,都不是什麼好事兒,都需要你來我往的競爭,才是對用戶利益、對行業發展最為有利的。 AMD Instinct很多人可能不太熟悉,但其實歷史也很優秀了,可以追溯到2017年。 不過那時候,它還叫Radeon Instinct,基礎架構也是和Radeon遊戲顯卡通用的,包括Polaris、GCN、Vega,一直到2020年的RDNA都用過。 這麼做的好處是開發成本低、推進速度快,但缺點也很明顯,就是在計算方面缺乏針對性和高效率。 2020年誕生的Instinct MI100,成為這條產品線的一個轉折點,因為它首次採用了專門設計的CNDA計算架構,和RDNA圖形架構徹底分道揚鑣,同時去掉了名字中的Radeon字樣,踏上了新的征程。 2021年的Instinct MI200系列又達到了全新的高度,這是AMD第一款ExaScale百億億次計算性能級別的加速器產品,號稱在同類產品中擁有世界上最快的HPC性能、AI性能。 它升級到了第二代CDNA 2架構,首創MCM多芯整合封裝,擁有Infinity Fabric高速互連通道、矩陣核心、128GB HBM2e高帶寬內存等等,性能異常強大,浮點性能約48萬億次每秒。 該系列包括MI250X、MI250、MI210三款型號,在諸多高性能計算、機器學習、人工智慧、超級計算機中都有普遍應用。 尤其是頂級滿血的MI250X戰績彪炳,目前公開性能世界第一、已經三連冠的超算“Frontier”,就是基於它打造的,最大性能高達119.4億億次浮點每秒,是第二名的多達2.7倍,峰值性能更是168億億次浮點每秒,是第二名的3倍還多! 第三名的“LUMI”同樣是採用了MI250X,最大性能30.9億億次浮點每秒,峰值性能42.9億億次浮點每秒,相當於第二名的七八成。 值得一提的是,韓國電信運營商Kt還使用AMD Instinct平台運行了該國第一個大語言模型,支持110億參數。 最新一代的Instinct MI300系列再次實現跨越,並開辟了全新的方向,有了兩款不同的產品。 其中,MI300A是全球首款面向HPC、AI的APU加速器,基於AMD的成熟經驗,開創了CPU、GPU合體加速的先河。 它採用了先進的Chiplet芯粒設計,一共有多達13顆小晶片,其中計算部分9顆,都是5nm工藝製造,基底和擴展部分4顆,都是6nm工藝製造,集成多達1460億個電晶體。 CPU部分為Zen 4架構,三組CCD共24個核心,GPU為最新的CDNA3架構,還有128GB大容量的HBM3高帶寬內存,可以為CPU、GPU所共享。 MI300A使用了標準的Socket獨立封裝,因此不再需要單獨的CPU處理器,自己就能組建一整套加速平台,大大簡化系統設計。 MI300X則是純GPU加速器,相當於把MI300A里的CPU模塊也替換成GPU,同時將HBM3內存容量增加到史無前例的192GB,帶寬達到驚人的5.2TB/。 整體集成的電晶體數量,也達到了同樣史無前例的1530億個。 作為對比,NVIDIA最新的H100加速器也只有800億個電晶體,只有MI300X的一半多點,不在一個層級上。 為方便客戶部署,AMD全新設計了Instinct平台,基於行業標準的OCP計算標准,單系統可集成最多八塊OAM形態的MI300X,HBM3內存總容量達1.5TB。 Instinct MI300系列也已經開始投入商用,比如美國勞倫斯利弗莫爾實驗室的新一代超級計算機EI Capitan,已開始安裝MI300A加速器,搭檔第四代AMD EPYC處理器。 它將在明年上線,預計性能超過200億億次浮點計算每秒,也就是可以超越當今第一的Frontier。 MI300X的強勁性能和超高能效,使之可以輕松應對當今AI對強算力的需求,搞定各種幾百上千億參數的大語言模型,Falcon、GPT-3、PaLM 2、PaLM等等都不在話下。 甚至,MI300X單卡就能運行800億參數的大語言模型,尤其是得益於超大容量的HBM3內存,大模型可以完全在HBM3內存中運行,無需動用系統內存,從而省去數據傳輸與拷貝,大大降低延遲、提升性能。 相比於 NVIDIA 80GB HBM內存加速器,運行同樣參數規模模型,MI300X所需要的GPU數量也更少,自然成本更低。 更關鍵的是,NVIDIA H100/A100加速器過於火爆,價格一路飆升,比如應用最多的H100目前已經要到4.5萬美元一塊,相當於30多萬人民幣,新一代的A100也需要十幾萬。 甚至,就算你捨得花錢,也不一定買到。負責代工的台積電也承認,H100/A100的緊缺狀況還要持續大約一年半之久。 相比之下,AMD的一貫優良傳統恰恰就是高性價比,正好可以給客戶提供更豐富的選擇空間,而不是吊在一棵樹上。 當然了,作為AI加速器,不但需要硬體設計強大,更需要足夠高效的開發平台、足夠優化的軟體和應用適配,才能徹底釋放潛力。 NVIDIA在這方面無疑做得相當透徹,這也是其贏得開發者和市場的一大關鍵。 AMD ROCm開發平台同樣歷史悠久,只是在技術特性、生態適配上一直有待進一步拓展,而今在AI的驅動下正在努力追趕。 比如新一代ROCm 5.x版本,針對HPC、AI做了全方位優化,支持各種流行的AI模型、框架和算法,諸如PyTorch、TensorFlow、ONNX、OpenXLA、Triton、DeepSpeed……方便開發者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選擇,靈活滿足不同場景。 值得一提的是,現在部署MI210,AMD還會提供軟體層面的搭建支持,讓客戶的安裝、使用更加簡單、省心。 說到這里順帶一提,除了高性能計算GPU方面,AMD還正在不斷釋放消費級遊戲GPU的AI潛力,比如大火的文生圖應用Stable Diffusion,已經可以在Windows系統下跑在AMD...

《音速小子超級巨星》需要什麼配置

《索尼克 超級巨星》是一款非常有趣的動作冒險休閒平台遊戲,而遊戲的畫面表現非常不錯,需要的配置要求也不算高,CPU最低只需要英特爾的酷睿i5-2400處理器或者AMD的FX-8350處理器,內存需要6GB。 索尼克超級巨星需要什麼配置 最低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 Windows 10 處理器: Intel Core i5-2400, 3.1 GHz or AMD FX-8350, 4.2 GHz 內存: 6 GB RAM 顯卡: NVIDIA GeForce GTX 750, 2...

《WRC》需要什麼配置

《WRC》是一款非常有趣的競速模擬體育汽車越野玩家對戰遊戲,而遊戲的畫面表現非常寫實,需要的配置要求也不算高,CPU最低只需要AMD的Ryzen 5 2600X處理器或者英特爾的酷睿i5 9600K處理器。 WRC需要什麼配置 最低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 Windows 10 處理器: AMD Ryzen 5 2600X Intel i5 9600K 記憶體: 8 GB RAM 顯卡: Nvidia GTX 1060 Radeon RX Vega...

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23.9.2驅動:支持《匹諾曹的謊言》等

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23.9.2驅動程序發布,支持新遊戲《匹諾曹的謊言(Lies of P)》、《猛獸派對(Party Animals)》和《飆酷車神:轟鳴盛典(The Crew Motorfest)》。此外,為《星空(Starfield)》、《巫師3:狂獵(Witcher 3)》、《艾爾登法環(ELDEN RING)》和《不朽者傳奇(Immortal of Aveum)》引入了Anti-Lag+支持。 在該版驅動程序中,還提供了額外的SDK支持,包括Microsoft Agility SDK 預覽版 v1.711.3,包含了針對GWG的著色器Model 6.8功能;Microsoft Agility SDK 零售版 1.610.5,包含了增強的屏障和Vulkan對DX12的兼容性功能。 已修復的問題,包括: 某些AMD圖形產品(Radeon RX...

《Jusant》需要什麼配置

《Jusant》是一款非常有趣的3D平台的動作冒險跑酷冒險探索遊戲,而遊戲的畫面表現非常不錯,需要的配置要求也不算高,CPU最低只需要英特爾的酷睿i5 7400處理器或者AMD的Ryzen 3 1300X處理器。 Jusant需要什麼配置 最低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 Windows 10 處理器: Core i5 7400 / 7300HQ , AMD Ryzen 3 1300X 內存: 8 GB RAM 顯卡: NVIDIA GTX 1060...
瑞士第一零售商 我們只能拿到35塊RX 6900 XT

二手卡漲價 顯卡市場割裂 大家換不起:英偉達高端熱賣、AMD就靠中低端

快科技9月20日消息,你多久沒有給自己換塊顯卡了,是不是也秉承著夠用就用的原則呢? 對於英偉達和AMD來說,高端顯卡市場的讓他們壓力山大,因為確實不好賣了,用戶越來越多轉投去向了二手卡。 瑞銀的最新報告顯示,盡管GPU交易量較低,但其二手市場出現了價格上漲。 AMD的顯卡在二手市場上的平均價格上漲了1%,而英偉達的平均價格上漲了3%。 AMD看到其最高端晶片面臨壓力,但中低端產品“相對穩定”,因此每家公司各自GPU產品組合的價格各不相同。 相反,英偉達的高端市場表現復雜,低端市場的價格普遍下跌。 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今年英偉達的RTX 40系列,賣的最好的居然是4090了,萬元價格但性價比綜合來說是最好的,而AMD則是中低端為主,這也凸顯了相對割裂的市場,但整體上也是顯卡價格越來越高,大家換不動了。 來源:快科技

AMD發布EPYC 8004系列處理器:96個Zen 4c核心、不可思議高能效

經過連續四代的演進疊代,AMD EPYC處理器越發強大,而且枝繁葉茂,Zen 4家族就分成了四個不同的子系列。 首發的是EPYC 9004系列標准版(代號Genoa),適合通用計算,Zen 4架構,最多96核心192線程。 然後是3D V-Cache堆疊緩存加持的EPYC 9004X系列(代號Genoa-X),針對超高性能計算,原生384MB加堆疊768MB,總緩存容量最多達1152MB。 還有繼續高能效Zen 4c核心的EPYC 9X74系列代號Bergamo ,特別為雲原生應用優化,最多128核心256線程。 現在,Zen 4 EPYC家族終於補齊最後一塊拼板:Siena EPYC 8004系列來了! EPYC 8004系列主要面向零售、製造、電信等智能邊緣應用,以及雲服務、存儲等數據中心應用,可以幫助客戶打造高能效的差異化平台。 EPYC 8004系列和EPYC 9X74系列一樣都採用了特別設計的高能效Zen 4c架構,性能與能效更加平衡,系統設計也有相當大的靈活性。 同樣是5nm工藝下,Zen 4核心加上二級緩存的面積為3.84平方毫米,Zen 4c核心經過精簡後加上二級緩存只有2.48平方毫米,縮小了足足35%。 但是,Zen 4c核心保留了完全相同的ISA指令集、IPC性能,技術特性完全相同,一二級緩存也絲毫沒有差異(每核心64KB/1MB),只是三級緩存縮小了而已(每組CCD 32MB),因此對於系統和軟體應用來說,Zen 4、Zen 4c是等價的,無需特別適配。 EPYC...

AMD完善第四代EPYC家族,推出專為雲服務、智能邊緣和電信打造的AMD EPYC 8004處理器

—全新處理器得到了Dell Technologies, Ericsson, Lenovo, Supermicro等廠商的支持,且經過Microsoft Azure Stack HCI的認證,採用經過優化的單插槽封裝,可提供卓越的能效和強大的性能— 2023年9月18日,加利福尼亞州聖克拉拉訊 – AMD(超威,納斯達克股票代碼:AMD)今日宣布推出全新AMD EPYC(霄龍) 8004系列處理器,進而完善了工作負載優化處理器的第四代AMD EPYC CPU家族。這些全新的處理器採用基於“Zen 4c”核心的專用CPU,可幫助硬體提供商打造高能效的差異化平台,為零售、製造和電信等智能邊緣應用和雲服務、存儲等數據中心應用提供動力。 AMD 高級副總裁,伺服器事業部總經理Dan McNamara表示:“全新EPYC 8004系列處理器憑借在單插槽平台上帶來的出色的CPU能效,能夠在空間和功耗有限的情況下滿足基礎設施需求,從而擴大AMD在該領域的領先地位。AMD已經推出了多代數據中心處理器,提供了卓越的能效、性能和創新功能。現在隨著第四代EPYC CPU系列全面完善,我們在企業和雲,到智能邊緣、技術計算等一系列工作負載中的領先地位將繼續保持。” 為傳統數據中心和智能邊緣提供效率和性能 AMD EPYC 8004系列處理器讓第四代EPYC家族在性能和效率上的領先進一步擴大,不僅能滿足那些渴望強大性能的市場,與此同時該系列也能滿足對高能效、平台密度和靜音操作有著超高需求的市場。有了AMD EPYC 8004系列處理器,現在客戶和合作夥伴可以期待以下優勢: - 為智能邊緣提供出色的能效:得益於高效的“Zen...

《暗使》需要什麼配置

《暗使(Dark Envoy)》是一款非常有趣的支持戰術即時戰鬥和在線合作的RPG冒險遊戲,而遊戲的畫面表現非常獨特,需要的配置要求也不算高,CPU最低只需要英特爾的酷睿i5 6500處理器或者AMD的Ryzen 5 1600處理器。 暗使需要什麼配置 最低配置: 作業系統: Windows 處理器: INTEL i5 6500 /AMD Ryzen 5 1600 內存: 8 GB RAM 顯卡: 960 4gb 存儲空間: 需要 18 GB 可用空間 附註事項: SSD Drive...

《第七位訪客》需要什麼配置

《第七位訪客(The 7th Guest VR)》是一款非常有趣的第一人稱虛擬現實懸疑哥特冒險解謎遊戲,而遊戲的畫面表現非常不錯,需要的配置要求也不算高,CPU最低只需要英特爾的酷睿i5-7500處理器或者AMD的Ryzen 5 1600處理器。 第七位訪客需要什麼配置 最低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 Windows 10 – 64 bit 處理器: Intel i5-7500 / Ryzen 5 1600 equivalent or greater 顯卡: NVIDIA GTX...

《帝王牌局古國紛爭》需要什麼配置

《帝王牌局:古國紛爭》是一款非常有趣的融合了套牌建設、4X策略和六邊形戰旗的最佳元素的策略遊戲,而遊戲的畫面表現非常獨特,需要的配置要求也不算高,CPU最低只需要英特爾的酷睿i5處理器。 帝王牌局古國紛爭需要什麼配置 最低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 Windows 10 (64 bit) 處理器: Intel Core i5 or AMD equivalent 內存: 8 GB RAM 顯卡: NVIDIA GTX 660 or AMD Radeon HD 7950 網絡:...

微軟下一代Xbox主機細節曝光:或基於AMD的Zen 6+RDNA 5架構打造

隨著美國聯邦貿易委員會(FTC)起訴微軟收購動視暴雪(Activision Blizzard)案件的推進,最新的法院文件意外地披露了微軟未來Xbox主機的計劃,以及遊戲的陣容。微軟計劃在2024年帶來新版Xbox Series X/S主機,2028年會發布下一代Xbox主機。 新版Xbox Series X的售價為499美元,發布時間為2024年10月,新版Xbox Series S的售價為299美元,發布時間為2024年8月。新版Xbox Series X的代號為「Brooklin」,有著全新的圓筒形外形設計,並且將不帶光碟機,搭載的定製SoC將改用6nm工藝製造,功耗降低15%,同時配備了Wi-Fi 6E和藍牙5.2,最高提供了2TB的存儲空間,帶有USB Type-C接口。新版Xbox Series S的代號為「Ellewood」,將保留現有的外觀設計,不過也會升級至Wi-Fi 6E和藍牙5.2。 微軟還會帶來還會有「更具沉浸感的新款遊戲手柄」,代號為「Sebile」,售價為69.99美元。新手柄會有更安靜的按鈕和搖杆、可充電可更換電池、模塊化搖杆、以及加入陀螺儀加速度計,另外還支持拿起喚醒,同時「精確觸覺反饋」和「VCA觸覺兼作揚聲器」也成為標准規格。 更為重要的是,下一代Xbox主機細節信息也被曝光了。新款主機的CPU可能基於Arm64或者x64,後者將是AMD的Zen 6架構,而GPU則可能基於AMD的圖形IP或者RDNA 5架構。這意味著微軟如果選擇Arm64,那麼就會利用AMD的圖形技術;如果選擇Zen 6架構,那麼很可能延續現有的策略,打造一款定製的APU,集成了RDNA 5架構的GPU,這種做法的可能性更高一些。無論微軟如何選擇,都會支持下一代DirectX光線追蹤技術。 在微軟新的主機計劃里,下一代Xbox還會整合NPU,提供可編程的機器學習處理單元,讓開發人員在應用程式設計上更為靈活。微軟正在積極地整合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遊戲的各個方面,以提供更多的功能及更好的效果。 ...

AI浪潮中 CPU能做些什麼?AMD EPYC全面開花給出完美答案

這是一個無AI不歡的時代,而日益高漲的算力需求,對各類硬體提出了越來越苛刻的要求,也使得天生具備超強並行計算能力的GPU加速器大放異彩,仿佛成為聖物一般的存在,人們甚至不惜花三十多萬元去搶一塊卡。 但是同時,CPU處理器的光芒卻被完全掩蓋,甚至出現了“GPU可以徹底取代CPU”這樣令人哭笑不得的言論。 事實上,在AI的硬體世界裡,CPU、GPU、FPGA、ASIC都是重要的成員,各有各的特點和優劣,無所謂誰比誰好,只能說需要在最合適的地方使用最合適的硬體,彼此之間也可以有機配合,達到效率的最優化。 其中,CPU的計算性能不是最強的,在處理特定負載時甚至可能是最弱的,但作為計算機行業一直以來的中樞,它有著不可替代的地位,不但扮演著核心指揮官的角色,還在不斷跟隨時代的變化而不斷演進,有著無可比擬的靈活性、適應性。 舉個例子,業內一度普遍認為,生成式AI和大語言模型(LLM)只適合在高性能GPU上運行,但事實上在CPU上同樣有著極高的效率,特別是配合特定加速器,效率與規模不受限制,從而提供極具競爭力的不同選擇。 近些年,在伺服器與數據中心領域,CPU持續快速疊代、升級,無論是AMD EPYC還是Intel至強,每一代都是舊貌換新顏,如今更成為AI浪潮的堅定基石。 尤其是AMD EPYC,2017年誕生重返高性能計算市場以來,憑借優秀的Zen系列架構,性能越來越強,能效越來越高,能力越來越豐富:高性能計算、邊緣計算、人工智慧、雲服務、5G與通信基礎設施、虛擬化……幾乎無所不能。 回想2017年之前,整個數據中心市場被Intel至強完全壟斷,客戶沒有任何選擇空間,Intel提供什麼就只能用什麼,Intel要多錢就只能給多少錢,也難怪AMD EPYC 2017年橫空出世的時候,整個行業的態度幾乎都是“歡迎歸來”。 AMD EPYC也確實沒有令大家失望,經過連續四代的進化,如今擁有業界最高的計算密度、最高的性能、最高的效率,或者直白地說有著最多的核心、最大的緩存、最高的頻率,以及極為豐富的技術特性,更關鍵的是不忘初心,一直堅持極高的性價比,可謂不二之選。 2022年11月11日,一個特殊的日子裡,Genoa EPYC 9004系列正式誕生,而對手規劃的Sapphire Rapids第四代可擴展至強反復跳票接近兩年,不但速度慢得多,性能表現也相去甚遠。 全新的5nm製造工藝、全新的Zen 4架構、Chiplet芯粒布局與最多96核心192線程、最多384MB海量三級緩存、最高4.4GHz加速頻率、12通道DDR5-4800內存(單路最大容量6TB)、128條PCIe 5.0總線、CXL 1.1+高速互連標准、全新升級的加密計算…… 這些亮點,每一個單獨拿出來都值得說道半天,EPYC 9004卻把它們一網打盡,而且還有著相當高的能效,即便是旗艦級的96核心型號EPYC 9654熱設計功耗也只有360W,標准風冷散熱即可輕松搞定。 作為對比,Intel Sapphire Rapids四代至強還是Intel 7製造工藝(原名10nm)、最多60核心120線程與112.5MB三級緩存、4.2GHz最高頻率、8通道DDR5內存(單路最大容量4TB)、80條PCIe 5.0……幾乎全面落於下風,只有各種加速器相當惹眼,但也側面反映了CPU本身能力的欠缺。 實際性能方面,按照AMD在今年6月份舉辦的“數據中心與AI技術首映”上給出的數據,EPYC 9654對比至強鉑金8490H,96核心旗艦對比60核心旗艦,雲服務性能領先1.8倍,企業計算性能領先1.7-1.9倍,能效領先1.8倍,AI性能領先1.9倍,性價比領先近乎2.6倍…… 四代對四代,AMD EPYC明顯碾壓了Intel至強。 如果到這里結束,AMD EPYC的表現已經近乎完美,但它還有著更高的追求,開始面向不同細分市場延伸、深入,通過不同的設計為不同的負載和場景提供最優化解決方案,第一次全面開花。 具體來說,EPYC 97X4系列(Bergamo)通過更高能效的Zen 4c架構,主打雲原生市場; EPYC 9084X系列(Genoa-X)通過集成大容量高速3D...

AMD發布EPYC「Siena」8004系列處理器:最高64個Zen 4c核心,採用SP6插座

AMD宣布,推出代號「Siena」的EPYC 8004系列伺服器處理器。其瞄準的是單路低端伺服器,專注於密度、性能/功率的優化,面向邊緣和電信領域,致力於實現更高的能效,適用於總擁有成本(TCO)較低的低功耗伺服器。 EPYC 8004系列伺服器處理器基於Zen 4c架構打造,採用了SP6插座。SP6插座與過去常見的SP3插座大致相同,擁有一樣的尺寸(58.5 x 75.4 mm),不過前者具有不同的LGA封裝,引腳數量為4844個,無論是尺寸(76.0 x 80.0 mm)還是引腳數量(6069個),都明顯小/少於SP5插座。 首批EPYC 8004系列伺服器處理器提供了8、16、24、32、48和64個核心,共有12個型號,包括了「P」和「PN」後綴的產品(P代表單路,N代表NEBS/網絡設備系統友好構建),L3緩存在16MB至128MB之間,基礎頻率在2.0 GHz至2.6 GHz之間,加速頻率在3.0 GHz至3.1 GHz之間,TDP則在80W至200W之間,部分型號可配置達到225W。這些處理器可支持6通道DDR5-4800內存,提供最高1.152TB的容量,另外擁有96條PCIe 5.0通道和48條CXL v1.1+通道。 AMD表示,Zen 4系列架構提供了代號Genoa、Genoa-X、Bergamo和Sienna的產品,可以滿足數據中心、雲計算和邊緣計算領域等細分市場對於高核心數量的處理器需求。AMD還與合作夥伴首批推出了三款基於EPYC 8004系列伺服器處理器的系統,包括Dell PowerEdge C6615、聯想ThinkEdge Se455、以及SuperMicro WIO系統。 ...

NVIDIA下一代GPU架構巨變 首次上馬多晶片 學習AMD/Intel

NVIDIA RTX 40系列、AMD RX 7000系列……這一代顯卡都已經布局完畢,而下一代還要等差不多兩年,至少NVIDIA Blackwell在路線圖上看要到2025年才會推出——明年來一波Super系列? 2021年就第一個曝出Blackwell這個代號的曝料高手kopite7kimi給出的最新說法稱,Blackwell不會明顯增加GPC、TPC等計算單元的數量,CUDA核心數自然也不會大幅提升,但是會在基礎架構上做出巨大的革新。 考慮到現在的Ada Lovelace架構已經有著極高的能效,Blackwell如果繼續大改,表現自然會更加出色,對手也更加追趕無望。 另一方面,Blackwell似乎和當年的Fermi架構在設計理念上有些類似,針對高性能計算、遊戲渲染進行統一設計,而不再兵分兩路。 從目前的跡象看,Blackwell的高性能計算分支有GB100、GB102兩種核心,遊戲部分則有GB202、GB203、GB205、GB206、GB207五種核心。 kopite7kimi透露,Blackwell的高性能計算版本GB100將首次引入MCM多晶片整合封裝,不像現在的GH100、GA100那樣是一個龐大的單晶片。 這倒是和AMD MI300系列、Intel Ponte Vecchio有著異曲同工之妙,通過多個模塊分立式架構設計再整合封裝的做法,提高性能、技術的靈活性,也有利於降低成本。 順帶一提,技嘉之前曾經提到過,GB100的功耗會再次飆升。 不過,GB20x系列遊戲卡核心,應該還是單晶片,這倒是和AMD Navi 31/32不一樣。 來源:快科技

RTX 5090頻率破3GHz、顯存上GDDR7?AMD表示有點絕望

Blackwell RTX 50系列還要兩年左右才會正式登場,但傳聞已經開始出現了,當然開發工作現在還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各種說法都會有甚至互相矛盾,大家看看就好了。 曝料高手kopite7kimi的說法指出,,但是核心數量不會增加太多,同時高性能計算版本GB100將會首次引入MCM多晶片整合封裝,GB20x系列遊戲卡核心則繼續單晶片。 還有說法稱,Blackwell架構的旗艦顯卡(按慣例叫做RTX 5090),將會實現50%的規模提升、52%的顯存帶寬提升、78%的緩存提升、15%的頻率提升,綜合性能可提升多達1.7倍! 所謂規模提升不清楚具體指的是什麼,按理說應該是CUDA核心數量,但是和之前的曝料矛盾。 顯存帶寬提升52%,那必然要上下一代GDDR7。 RTX 4090 GDDR6顯存位寬是384-bit,頻率是21GHz,對應帶寬約1TB/,提升一半就是1.5TB/,位寬不變就需要32GHz的超高頻率。 也有說法稱位寬會增加到512-bit,顯存頻率就只需要28GHz,但這種可能性比較小。 緩存增加72%,那就是從現在的72MB變成128MB,而大緩存對高顯存位寬的需求更低,512-bit更不可能了。 頻率提升15%,那就是2.9GHz左右,實際肯定能超過3GHz,但是頻率肯定是最後階段才確定的。 來源:快科技

《部落原始建設者》需要什麼配置

《部落:原始建設者(Tribe:Primitive Builder)》是一款非常有趣的休閒管理放鬆庫存管理闔家沙盒遊戲,而遊戲的畫面表現非常不錯,需要的配置要求也不算高,CPU最低只需要英特爾的酷睿i3 2100或者AMD的Phenom II X4 955 BE處理器。 部落原始建設者需要什麼配置 最低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 Windows 7 (64-bit) or newer 處理器: Intel Core i3 2100 / AMD Phenom II X4 955...

AMD發布適用於遊戲《Lies of P》的驅動程序:僅支持RDNA系列架構GPU

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23.20.11.01 for Lies of P驅動程序現已發布,這是一個針對2023年9月19日發售的新遊戲《匹諾曹的謊言(Lies of P)》。該款遊戲支持幾種AMD的圖形技術,包括FidelityFX Super Resolution 2(FSR 2)和組合自適應計算環境遮擋(CACAO)。 為了增強遊戲體驗,AMD推出了為《匹諾曹的謊言》量身定製的專用驅動程序,沒有為其他遊戲帶來額外的驅動程序錯誤修復或者優化,不過與平常的通用版驅動程序有所不同,這個版本僅支持RDNA系列架構GPU,並不支持Polaris和Vega架構的GPU。此外,雖然通過了WHQL測試,不過沒有得到WHQL認證。 盡管暫時還沒有收到使用AMD Software Adrenalin Edition 23.9.1 WHQL驅動程序玩《匹諾曹的謊言》遇到重大問題的反饋,不過遊戲的開發團隊還是建議AMD用戶下載這次專為《Lies of P》推出的驅動程序。 已知問題: 當使用帶有AV1編解碼器的AMD Software: Adrenalin...

AMD Ryzen Threadripper 7985WX實物曝光:採用SP6插座

AMD應該會在2023年第四季度推出代號「Storm Peak」的下一代Ryzen Threadripper 7000系列處理器,擁有基於Zen 4架構的內核,對應的TR5平台將引入PCIe 5.0和DDR5內存的支持。新一代產品將覆蓋16核心到96核心,不過其中部分型號可能是OEM廠商獨有的。 近日有網友透露,已經有Ryzen Threadripper 7985WX處理器的工程樣品出現在了二手交易平台上,採用的是SP6插座,基於Zen 4架構,擁有64核心128線程,默認TDP為350W,產品代碼(OPN)為100-00000454,這與過往泄露的信息一致。 如果要使用這款處理器,需要搭配新的TRX50主板,不過現在還沒有對應的產品上市,將提供4通道DDR5內存和64條PCIe 5.0通道。此前華擎已經向ECC(歐亞經濟委員會)提交了TRX50 WS主板的信息,專為工作站而設計,主打強勁性能、易管理性與高可靠性。 ...

ES/QS、散片CPU是什麼?一文讀懂

經常裝機的的用戶,肯定對CPU散片不會感到陌生。因為價格通常很低,散片CPU在裝機市場非常受歡迎。而除了散片外,有時候一些二手市場會流通QS版和ES版的CPU,那麼這些CPU是什麼意思呢?今天就來帶萌新用戶探討下。 散片CPU介紹: 首先介紹下散片CPU,傳統的盒裝CPU會被裝在盒子裡,低端一點的型號通常還會附帶一款Intel或AMD散熱器。相較之下,CPU散片就是未經標准包裝的裸CPU,而且也不會帶散熱器。它們通常比盒裝CPU價格更低,主要來自OEM廠商大量訂購後剩下的庫存。 這種散片在性能、使用壽命和超頻能力上與正式版CPU基本一致。考慮到大多數CPU的使用壽命遠超過十年,少量的保修差異其實並不重要。因此,從性價比的角度看,CPU散片是一個很好的選擇。但是散片處理器依舊不適合萌新買,因為售後會有一定的問題。 ES版CPU介紹 “ES”版CPU主要活躍於二手市場。這些CPU不會標注具體型號。那麼這種神秘的“ES”版CPU值不值得購買呢?ES實際上是Engineering Sample(工程樣品)的簡稱,主要是CPU正式發布前用來測試的產品。雖然這些工程樣品原本應當被報廢,作為其實仍然可用來裝機。 隨著不斷的修改和調整,ES版會逐漸趨近於正式版。當CPU-Z軟體能正確顯示其名稱時,這些CPU被稱為QS版或ES正顯版。需要注意的是,ES版在穩定性和功能上可能與正式版有所差距,因此也不建議新手玩家輕易嘗試。 QS版CPU介紹 QS版CPU與在ES類似,但各方面都更接近正式版,甚至有些高級的QS版在穩定性上超過正式版。然而,QS版的價格與散片相近,比ES要貴,不會更便宜。在我看來,QS版可被視為“穩定性稍遜,價格稍優”的散片,也具有一定的購買價值。 不過不管是散片還是QS版和ES版的CPU,都是建議對DIY有協些許了解後在考慮的的產品,不建議萌新直接上手購買。 來源:快科技

《超級冒險之手》需要什麼配置

《超級冒險之手(Super Adventure Hand)》是一款非常有趣的動作平台歡樂喜劇遊戲,而遊戲的畫面表現比較獨特,需要的配置要求也不算高,CPU最低只需要英特爾的酷睿I5處理器或者AMD的同級別處理器。 超級冒險之手需要什麼配置 最低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 Windows 10 64bit 處理器: i5 or similar 內存: 4 GB RAM 顯卡: Geforce 560 or similar 存儲空間: 需要 1 GB 可用空間 來源:3DMGAME

4K價位16GB大顯存誰是2K遊戲最佳搭檔?RX 6800大戰RTX 4060 Ti 16GB

一、前言:4K價位16GB大顯存 RX 6800和RTX 4060 Ti 16GB該選誰? RTX 40系列顯卡已經全部就位,超高的能效,還有DLSS 3這個“獨門絕技”,但玩家們翹首以盼了三年,性能提升的幅度卻並未達到預期,而且價格實在是太貴了。 好在,AMD顯卡一直走價格實惠、量大管飽的路子,RX7000系列已經全部推出,只是從上到下只有六款型號,中間依然還有很大的空檔。 這意味著上代RX 6000系列還會存在一段時間,性價比也會越來越突出。 那麼,AMD上代顯卡VS. NVIDIA這代顯卡,會擦出什麼樣的火花呢? 考慮到現在4K價位是讓主流玩家比較能接受的,最適合的遊戲解析度是2K,我們找來了訊景RX 6800海外版、銘瑄RTX 4060 Ti iCraft 16GB OC這兩款顯卡進行一番比較。 之所以選擇RTX 4060 Ti 16GB版本,是因為RX 6800的顯存也是16GB,而且AMD最近一直在宣傳大顯存的好處,2K解析度下只有8GB顯存的話確實容易被曝掉。 我們先看訊景RX 6800海外版顯卡,基於RDNA2架構,7nm製程工藝。 它配備了60CU單元(等於3840流處理器),每個CU單元還具備1個光追加速器,此外有240個紋理單元、96個光柵單元。 基礎頻率1980MHz,加速頻率高達2190MHz,256Bit的顯存位寬,512GB/的顯存帶寬,為了緩解帶寬不足的問題,配有128MB的AMD Infinity Cache,TGP功耗則為250W。 銘瑄的RTX 4060...

AMD 32核心Zen4撕裂者首次現身:一家人齊了

消息稱,AMD將在下個月推出基於Zen4架構的新一代銳龍線程撕裂者PRO系列處理器,升級到最高96核心192線程,繼續無敵。 現在,SiSoftware資料庫里出現了一台戴爾的Precision 7875工作站,處理器正是下一代撕裂者,並可選兩款型號,其一是旗艦級的撕裂者PRO 7995WX,96核心。 另一個是首次看到的撕裂者PRO 7975WX,確認為32核心,基準頻率4.0GHz,二級緩存32MB,三級緩存128MB。 除了它倆,新一代還有64核心的撕裂者PRO 7985WX,以及16核心的撕裂者PRO 7955WX,頻率4.5-5.1GHz。 熱設計功耗統一都是350W,內存全部支持8通道DDR5,擴展全部支持128條PCIe 5.0。 來源:快科技

誕生2.5年後 AMD Zen3 EPYC突然上新 56/48核心真便宜

AMD Zen4架構已經幾乎全面普及,但是Zen3依然有很高的價值,尤其是對於追求性價比的客戶來說,哪怕是在不差錢的企業和數據中心市場。 Zen3架構的第三代霄龍7003 Milan系列是2021年3月發布的,如今一年半過去了,AMD又為它增加了六款新品,主打就是一個高性價比。 首先是EPYC 7663P,它就是EPYC 7663的單路版本,規格參數幾乎完全一致,還是56核心112線程、2.0-3.5GHz頻率、256MB三級緩存、240W熱設計功耗,唯一區別就是可調范圍從225-240W擴大到225-280W。 最關鍵的是千顆批發價從6366美元降至3139美元(約合人民幣2.28萬元),便宜了整整一半。 其次是EPYC 7643P,也就是EPYC 7643的單路版本,同樣是48核心96線程、2.3-3.6GHz頻率、256MB三級緩存、225W TDP(范圍225-240W),價格從4995美元來到2722美元(約合人民幣1.98萬元),便宜了接近一半。 EPYC 7303/7303P和已有的EPYC 7313/7313P都是16核心32線程,但是頻率從3.0-3.7GHz降至2.4-3.4GHz,三級緩存減半至64MB,TDP 155W降至130W(可調范圍降至120-150W)。 價格從1083美元、913美元分別降到了604美元(約合人民幣7310元)、594美元(約合人民幣4325元)。 EPYC 7203/7203P則是最低端的8核心16線程,頻率2.8-3.4GHz,三級緩存僅為64MB,TDP也只有120W(可調范圍120-150W),價格只要348美元、338美元,約合人民幣2530元、2460元。 相比之下,同樣8核心,但頻率高達3.7-4.1GHz、三級緩存256MB的EPYC 72F3則需要多達2468美元。 六款新型號全部保留了8通道DDR4-3200內存、128條PCIe 4.0通道的規格,有著同樣優秀的擴展性。 來源:快科技

誕生2.5年後 AMD Zen3 EPYC突然上新 56/48核心真便宜

AMD Zen4架構已經幾乎全面普及,但是Zen3依然有很高的價值,尤其是對於追求性價比的客戶來說,哪怕是在不差錢的企業和數據中心市場。 Zen3架構的第三代霄龍7003 Milan系列是2021年3月發布的,如今一年半過去了,AMD又為它增加了六款新品,主打就是一個高性價比。 首先是EPYC 7663P,它就是EPYC 7663的單路版本,規格參數幾乎完全一致,還是56核心112線程、2.0-3.5GHz頻率、256MB三級緩存、240W熱設計功耗,唯一區別就是可調范圍從225-240W擴大到225-280W。 最關鍵的是千顆批發價從6366美元降至3139美元(約合人民幣2.28萬元),便宜了整整一半。 其次是EPYC 7643P,也就是EPYC 7643的單路版本,同樣是48核心96線程、2.3-3.6GHz頻率、256MB三級緩存、225W TDP(范圍225-240W),價格從4995美元來到2722美元(約合人民幣1.98萬元),便宜了接近一半。 EPYC 7303/7303P和已有的EPYC 7313/7313P都是16核心32線程,但是頻率從3.0-3.7GHz降至2.4-3.4GHz,三級緩存減半至64MB,TDP 155W降至130W(可調范圍降至120-150W)。 價格從1083美元、913美元分別降到了604美元(約合人民幣7310元)、594美元(約合人民幣4325元)。 EPYC 7203/7203P則是最低端的8核心16線程,頻率2.8-3.4GHz,三級緩存僅為64MB,TDP也只有120W(可調范圍120-150W),價格只要348美元、338美元,約合人民幣2530元、2460元。 相比之下,同樣8核心,但頻率高達3.7-4.1GHz、三級緩存256MB的EPYC 72F3則需要多達2468美元。 六款新型號全部保留了8通道DDR4-3200內存、128條PCIe 4.0通道的規格,有著同樣優秀的擴展性。 來源:快科技

AMD Ryzen Threadripper PRO 7975X現身:32核心64線程

AMD將在2023年下半年推出代號「Storm Peak」的下一代Ryzen Threadripper 7000系列處理器,擁有基於Zen 4架構的內核,對應的TR5平台將引入PCIe 5.0和DDR5內存的支持。根據之前發現的型號和產品代碼(OPN),顯示首批產品至少有三款,分別為Threadripper 7945/7985/7995WX,TDP均為350W。 此前Ryzen Threadripper PRO 7995WX就出現在了Geekbench 5的資料庫中,至少有兩款工作站會使用到這顆擁有96個核心的處理器,分別為惠普的Z6 G5和Dell的Precision 7875,而後者其實在SiSoftware還出現了另外一款處理器,型號為Threadripper PRO 7975WX。 根據系統的信息,Threadripper PRO 7975WX為32核心64線程,L2緩存為32MB,L3緩存為128MB,基礎頻率為4.0 GHz。不過軟體讀取的部分數值可能存在問題,比如TDP顯示為94W。 據了解,AMD新一代Ryzen Threadripper 7000系列處理器將覆蓋16核心到96核心,不過其中部分型號可能是OEM廠商獨有的。有消息稱,AMD計劃在2023年第四季度發布Ryzen Threadripper 7000系列處理器。 ...

AMD縮減RDNA 4陣容或與未來產能分配有關,以換取FPGA和GPGPU的產量提升

此前有報導稱,AMD基於RDNA 4架構打造的Navi 4x系列GPU不會有高端型號,也就是不會有類似搭載Navi 21/31這樣級別的Radeon RX 8000系列顯卡出現,更像是過去的RDNA或Polaris架構。隨後傳出RDNA 4架構在開發過程中遭遇大量「隨機問題」,促使AMD決定取消Navi 41及Navi 42,僅保留Navi 43和Navi 44兩款晶片,同時投入更多資源加快RDNA 5架構的開發速度。 據Bits & Chips報導,AMD在RDNA 4架構上的決定與其產能分配也有關系。AMD在未來台積電(TSMC)的產能安排上,犧牲了下一代Radeon RX 8000系列顯卡,以換取FPGA和GPGPU的產量提升。目前人工智慧(AI)市場正處於蓬勃發展的階段有,AMD希望能追趕上市場的節奏。 此前AMD執行長蘇姿豐博士就曾表示,人工智慧帶來了巨大的增長機遇,預計未來10年人工智慧將呈指數級增長。在上個月的財報電話會議上,蘇姿豐博士還強調了加速人工智慧工作負載的數據中心產品線的重要性。為了滿足中國地區客戶群體不斷增長的性能需求,爭奪更多市場份額,AMD接下來或許還會提供對應的定製人工智慧解決方案,以擴大Instinct系列產品銷售。 要知道競爭對手英偉達最近一段時間乘著人工智慧的熱潮大賺了一筆,同樣選擇將GeForce RTX 40系列顯卡的產能轉移到各種計算卡所使用的GPU上,比如H100,以賺取更高的利潤。英偉達也先後推出了A800系列和H800系列計算卡,率先帶來了中國市場特供產品,占據了先機。或許是英偉達的成功策略讓AMD心動,選擇轉移產品線重心。 ...

快3年了 《賽博朋克2077》終於不再負優化AMD銳龍

《賽博朋克2077》的“渣優化”人所共知,尤其是如果你使用AMD銳龍處理器,會被搞得非常沒脾氣,因為,利用率低下,玩家只能尋找。 很快,《賽博朋克2077》將發布全新的2.0版補丁,這次帶來的變化是空前的,尤其是在發布將近3年之後,終於要結束對AMD銳龍的負優化了。 CDR透露,《賽博朋克2077》更新2.0補丁後,將原生支持AMD銳龍多線程技術,8核心16線程型號的利用率可以高達90%,幾近完美。 如此一來,銳龍7 5800X3D、銳龍7 7800X3D這樣8核心16線程又帶有大容量3D緩存的型號,勢必會迎來一次飛躍。 CDR還表示,12/16核心處理器上最好關閉多線程,但如果願意打開,一般也不會有啥問題。 來源:快科技

《塗鴉宇宙之神》需要什麼配置

《塗鴉宇宙之神(Doodle God Universe)》是一款非常有趣的解謎風格的上帝模擬遊戲,而遊戲的畫面表現非常不錯,需要的配置要求也不算高,CPU最低只需要英特爾的酷睿雙核處理器,頻率需要2.0GHz。 塗鴉宇宙之神需要什麼配置 最低配置: 需要 64 位處理器和作業系統 作業系統: Windows 7 or higher 處理器: AMD Athlon 64 X2 Dual-Core 4000+ or better / Intel Core 2 Duo Processor 2.0GHz...

《鍊金術士藥神傳說》需要什麼配置

《鍊金術士:藥神傳說(Alchemist:The Potion Monger)》是一款非常有趣的獨特的解謎與RPG混合遊戲,而遊戲的畫面表現非常獨特,需要的配置要求也不算高,CPU最低只需要近幾代的英特爾的多核處理器就可以了。 鍊金術士藥神傳說需要什麼配置 最低配置: 作業系統: Windows 7/8/8.1/10 (x64 x86) 處理器: Quad Core Processor or equivalent 內存: 8 GB RAM 顯卡: GTX 760 2 GB or equivalent 存儲空間: 需要 3 GB...

《精靈余暉》需要什麼配置

《精靈余暉(Faerie Afterlight)》是一款非常有趣的以印度尼西亞豐富的民間傳說為藍本、美輪美奐的 2D 類銀河惡魔城類遊戲,而遊戲的畫面表現非常唯美,需要的配置要求也不算高,CPU最低只需要英特爾的酷睿i3-2100處理器。 精靈余暉需要什麼配置 最低配置: 作業系統: Windows 10 Version 18362.0 or higher 處理器: Intel Core i3-2100 or AMD Phenom II X4 965 內存: 4 GB RAM 顯卡: NVIDIA GeForce...

AMD顯卡贊助了寂寞 《星空》把太陽弄丟了

《星空》無疑是最近最為熱門的遊戲大作,有著典型的B社風格,有著宏大的世界和豐富的玩法,但同時Bug層出不窮,有些讓人哭笑不得。 AMD與這款遊戲有著深入的合作關系,但奇怪的是,有玩家發現,偏偏在AMD顯卡上,遊戲里有時候會把太陽給弄丟。 Tom's Hardware對此做了一番驗證,使用RX 7800 XT、RTX 4070、Arc A770三款顯卡,對比同一場景如下: RTX 4070 Arc A770 RX 7800 XT NVIDIA、Intel顯卡上,太陽在天上熠熠生輝,但是在AMD顯卡上,太陽居然不見了,只有深邃的星空——倒是非常契合遊戲主題。 但有趣的是,AMD顯卡在這款遊戲中的性能確實不錯。 1080p高畫質下,同一場景中,RX 7800 XT可以跑出高達107FPS,RTX 4070隻有90FPS,Arc A770就只有38FPS了。 另外,也不是所有星球上都會出現上述Bug,比如在新亞特蘭蒂斯,AMD、NVIDIA顯卡都能看到天空中閃亮的光球。 看起來,這需要B設給遊戲打補丁,或者AMD更新驅動修復了。 RTX 4090 RX 7800 XT 來源:快科技

跟AMD顯卡合作了個寂寞!《星空》把太陽弄丟了

Tom』s Hardware對此做了一番驗證,使用RX 7800 XT、RTX 4070、Arc A770三款顯卡,對比同一場景如下: 使用NVIDIA、Intel顯卡,太陽在天上熠熠生輝;但是在AMD顯卡上,太陽居然不見了,只有深邃的星空——倒是非常契合游戲主題。但有趣的是,AMD顯卡在這款游戲中的性能確實不錯。 1080p高畫質下,同一場景中,RX 7800 XT可以跑出高達107FPS,RTX 4070隻有90FPS,Arc A770就只有38FPS了。 另外,也不是所有星球上都會出現上述Bug,比如在新亞特蘭蒂斯,AMD、NVIDIA顯卡都能看到天空中閃亮的光球。 來源:遊民星空

AMD Zen4、Zen4c大小核性能對比:果然比Intel高明得多

Intel 12/13代酷睿引入了混合異構架構,也就是俗稱的大小核,但大核、小核無論架構還是技術特性都截然不同,後者雖然能效很高,但失去了超線程、AVX-512指令集等等。 ,分為Zen4、Zen4c,但基於完全相同的架構和技術,只是後者更加緊湊,精簡了緩存,頻率更低,能效更高,官方稱5nm工藝下面積小了35.4%。 具體來說,銳龍5 7540U包含2個Zen4、4個Zen4c核心,銳龍3 7440U則包含2個Zen4、2個Zen4c核心,同時都有4個GPU核心。 掌機上用的銳龍Z1系列,極大機率就是銳龍5 7540U的衍生版,二者規格極其相近。 那麼,Zen4、Zen4c的性能到底差多少呢?有玩家對比測試了銳龍Z1、銳龍7 7840U。 2個Zen4、4個Zen4c清晰可見 銳龍7 7840U配備8個Zen4核心,頻率最高5.1GHz,三級緩存16MB,12個GPU核心,頻率最高2.7GHz,熱設計功耗15-30W,來自惠普Elitebook 835 G10筆記本,默認功耗設定25W。 銳龍Z1 2個Zen4核心、4個Zen4c核心,頻率最高4.9/3.5GHz,三級緩存16MB,4個GPU核心,頻率最高2.8GHz,熱設計功耗9-30W。 根據實測,SPEC CPU 2017整數測試中,Zen4核心的成績領先Zen4c最多可達30%,但排除頻率差異,統一固定在3.2GHz,性能幾乎完全一致,符合理論。 CineBench R23多線程測試中,銳龍7 7840U領先於銳龍Z1 30W、15W模式分別18.2%、53.5%。 另外可以發現,Zen4c能效最高的頻率范圍是1.5-2.0GHz,往往需要更高的核心電壓才能達到同樣的頻率,比如2.3GHz達成Vmin(執行任務的最低電壓),Zen4隻需要1.5GHz。 但因為設計更加緊湊,Zen4c的實際功耗是更低的。 來源:快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