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NAS

Tag: NAS

首批來自火星的聲音:NASA公布「毅力號」錄制音頻

首批來自火星的聲音:NASA公布「毅力號」錄制音頻

據外媒報道,雖然大家已經看過了不少關於火星的照片和視頻,但現在NASA發布了首批在火星上錄制的音頻剪輯。據悉,「毅力號」的播放列表包括火星風、激光撞擊岩石以及探測器金屬車輪在碎石上滾動發出的聲音。 當「毅力號」於2月18日成功着陸火星時,它的傳感器套件中有兩個麥克風。在着陸18個小時後,它利用超級攝像機中的麥克風在火星上錄制了歷史上首個音頻--風聲。 來自火星的第一個聲音錄音 3月2日,當探測器向3.1米外的一塊岩石發射激光時,這個超級攝像機麥克風捕捉到了約30個點擊聲。它們發出的不同聲音可以讓科學家深入了解這些岩石的結構和組成。 來自火星的第一個激光發射聲學記錄 「毅力號」還攜帶了第二個麥克風,被叫做進入、下降和着陸(EDL)麥克風。雖然按照原計劃,該儀器只打算在漫遊者進入、下降和着陸期間記錄,但由於它還在運轉所以科學家們測試了它可能捕捉到的其他東西。 3月7日,火星車在行駛27.3米時,科學家們就用EDL麥克風記錄下了16分鍾的聲音。錄音中的聲音包括各種劃痕、吱吱聲、沉重的撞擊聲等,這是火星車行駛在松動的泥土和較大的岩石上產生的「交響樂」,還有機器人的懸掛以及一些來自其他樂器的電磁干擾。 「毅力號」在火星上駕駛過程的音頻記錄 「如果我在開車時聽到這些聲音,我就會靠邊停車,叫拖車,」EDL攝像頭和麥克風子系統的首席工程師Dave Gruel說道,「但如果你花一分鍾考慮一下你聽到的是什麼,它是在哪里錄制的,那就完全有意義了。」 這可能有點令人驚訝,因為這是火星最早的音頻記錄。然而「毅力號」實際上是第三個攜帶有麥克風的探測器,此前,Mars Polar Lander和Phoenix Lander也都有裝配有麥克風,但前一個任務失敗,後一個則從未打開過麥克風。 而在進入火星上的一個月時間里,「毅力號」已經有了一些有趣的發現。相信大家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看看它接下來會做些什麼。 來源:cnBeta
NASA分享「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上記錄的第一個音頻片段

NASA分享「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上記錄的第一個音頻片段

美國宇航局(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於2月登陸火星,它配備了麥克風。該航天局曾表示,這將使它能夠捕捉到在火星上航行時的噪音。在登陸後僅數周,NASA又提供了有史以來第一次機器在另一個星球上運行的音頻片段,給公眾提供了整整16分鍾未經過濾的原始音頻。 NASA早已提供了火星的圖像,但音頻是另一回事。「毅力號」攜帶了許多新儀器,這些儀器將使探索的新方面成為可能,其中一個特別靈敏的麥克風在7分鍾的下降過程中倖存下來。利用這個麥克風,「毅力號」能夠記錄下它在傑澤羅隕石坑移動時的聲音。 「毅力號」是一台大而重的機器,它有六個輪子,而且,正如新分享的音頻片段所顯示的那樣,當它在火星的岩石、荒蕪的土地上滾動時,會發出相當大的噪音。這段16分鍾的音頻記錄涵蓋了「毅力號」在3月7日穿越隕石坑的90英尺車程。 盡管聲音相當嘈雜,但NASA指出,這些噪音是意料之中的,並不是漫遊車有什麼問題的跡象。不過,在原始音頻中,有一種刮擦聲,NASA表示其團隊正在調查。加入原始音頻的是一個較短的處理版本,有助於削減一些噪音。 在這個較短的版本中,我們可以聽到「毅力號」在岩石表面發出的聲音,這些聲音與你在地球上行駛類似地形的越野車發出的聲音並無二致。你可以前往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網站收聽這兩段上傳到Soundcloud的音頻片段。 來源:cnBeta
NASA「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上捕捉到旋轉「塵魔」

NASA「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上捕捉到旋轉「塵魔」

據外媒CNET報道,在着陸後不久,美國宇航局(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就用一個麥克風來聆聽火星上的風聲。現在,它也看到了風的作用。周二,NASA分享了漫遊車捕捉的畫面,顯示一個旋轉的「塵魔」正在穿越火星地貌。 「毅力號」團隊在社交媒體上發布了兩張GIF,一張顯示了更廣泛的外觀,一張顯示了放大的視圖。 「在這個增強/處理後的視圖中,你可以看到它在我的機械臂後面的遠處,」NASA寫道。「塵魔正在從右向左移動,並在其路徑上製造塵埃旋風。」 火星是一個塵土飛揚的地方,使其成為產生「塵魔」的完美環境。漫遊車的視角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地面上的視角,偶爾也可以從軌道上看到這種現象。本月早些時候,NASA分享了其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拍攝的一張「塵魔」照片。 來源:cnBeta

NASA「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准備釋放直升機 或將回傳珍貴視頻

3月18日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的「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將要從其腹部釋放一架重4磅的直升機,然後記錄下它在火星平原上飛行的視頻。這個造價8500萬美元的旋翼飛機名為「機智號」(Ingenuity),將開創探索其他星球的新方法。盡管它現在只是被用於技術演示,但是今年春天它最多將實施5次試飛。飛機下方的兩個相機將能夠在飛行時拍攝火星表面視頻。 機智號」直升機渲染圖 NASA周三宣布,其直升機團隊已經為試飛選擇了一處地點,首次飛行最快在4月第一周進行。如果成功,「機智號」將能夠向地球回傳一些珍貴視頻。「毅力號」也將利用其自帶相機拍攝「機智號」的飛行。(作者/簫雨) 來源:cnBeta
NASA麥克風可利用次聲探測數百英里外的湍流

NASA麥克風可利用次聲探測數百英里外的湍流

據外媒報道,無論是在飛機起飛的尾流中,還是在看似平靜的空氣中,沒有什麼問題比湍流對飛行更容易造成干擾。這些「水平龍卷風」不僅會讓空中旅行變得不舒服,還可能帶來危險,而且試圖避開它們也會消耗大量的燃料。美國宇航局(NASA)的研究人員已經開發出了尋找這些區域的技術,通過一些工程上的獨創性,他們可以徹底改變飛行計劃和航空研究。 非典型的麥克風 大氣中的一切都能發出聲音。但就像紅外線由肉眼看不見的頻率組成一樣,有一種音頻類似於次聲(Infrasound)。次聲是頻率低於20Hz的聲音,人耳無法聽到,在0.001到20Hz之間。 飛行時有時會遇到的突發湍流被稱為晴空湍流,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為沒有可見的雲層或大氣特徵來警告這種干擾。看不見的湍流空氣似乎會突然出現,對飛機造成嚴重破壞。雖然視覺上不易察覺,但晴空湍流具有明確的次聲特徵。NASA蘭利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Qamar Shams和Allan Zuckerwar意識到,如果空中交通管制員或飛行員能在飛機遇到這些湍流之前就能監聽到它們,就能規劃出一條備用路線。 他們的實驗從2007年開始,但不出所料,最初的測試表明,他們不能隨便抓一個現成的麥克風,就指望它能對次聲起作用。長波頻率往往會被更高頻率的聲音所覆蓋,從而導致干擾。 「我們發現,傳感器會飽和,它們的表現並不好,」Shams說。「我們想,『我們結合了儀器方面的專業知識,為什麼不自己設計一個麥克風呢?』」 Shams和Zuckerwar開始開發能夠高保真地聆聽這些低頻的東西。麥克風使用一個移動的振膜來獲取音頻,聲波引起表面振動。研究人員使用了一個半徑很寬的低張力振膜,並在其後面配上一個大的密封氣室,使麥克風能夠聽到這些傳播距離很遠的超低聲波。次聲麥克風由紐約Depew的PCB Piezotronics公司根據與蘭利的合同製造。傳感器完成後,開始進行測試。當麥克風被放置在蘭利跑道周圍等距離的三角形圖案時,它們能夠接收並定位300多英里外賓夕法尼亞州上空的大氣湍流。 進入藍天 到2017年,Shams和Zuckerwar的技術已經獲得了NASA年度商業發明獎,為國防部進行了地面測試,並在Sandia國家實驗室進行了研究,以驗證其性能,但它還沒有在任何飛機上飛行。特拉華州路易斯的Stratodynamics公司對湍流探測的興趣將很快改變這種狀況。 公司創始人是2016年太空競賽挑戰賽的參與者,該挑戰賽由推進創新中心與美國宇航局合作領導。Space Race是一項全球競賽,向能夠展示各種技術的應用和商業案例的團體提供許可證。Stratodynamics公司參加了多個類別的比賽,包括無人駕駛飛行器(UAV)控制系統。在該公司在無人飛行器競賽中獲得一等獎後,該團隊應邀訪問蘭利,並會見了專利背後的研究人員。 「當我們在那里的時候,Shams正在倡導次聲技術,」Stratodynamics的業務開發負責人Nick Craine說。 Stratodynamics公司認識到,麥克風系統作為飛行中湍流探測傳感器具有很大的潛力,並尋找機會測試該技術。在從NASA獲得專利授權後,在Shams的協助下,該公司開始在加拿大子公司Stratodynamics Aviation Inc.設計的名為HiDRON的無人平流層滑翔機上實施該傳感器。 Stratodynamics公司已經將他們的氣球發射的HiDRON滑翔機升到了超過10萬英尺的高度,從這里慢慢地回到地球。在次聲麥克風和風探頭的協助下,無人機在遠處測量其路徑上的湍流強度,並可能檢測到熱柱,以使飛機航行更長時間。更多的工作正在進行中,以設計了解湍流特徵的強度和范圍所需的算法。 最近,初步測試中,該麥克風表現良好。即使有狂風從無人機旁呼嘯而過,該團隊也能將低頻與環境條件隔離開來。Stratodynamics公司將進行更多的飛行測試,以進一步推動該技術的發展。該公司不僅將評估NASA開發的麥克風,還將作為肯塔基大學的一項補充湍流檢測技術的飛行供應商,該技術得到了NASA飛行機會計劃的支持。在這些測試結果出來之前,次聲麥克風將成為Stratodynamics客戶的標準技術選項。 Stratodynamics航空公司目前正與加拿大航天局和安大略省滑鐵盧大學合作開發新版滑翔機。HiDRON亞軌道空間飛機將擁有更大的有效載荷能力,並將專門為在平流層的最佳性能而設計。 該團隊希望次聲麥克風提供的數據能夠在探測和預測湍流、空中交通管制決策和航空路線規劃中變得無處不在。通過使飛行的各個環節更容易避開湍流,在湍流空氣周圍航行時浪費的燃料就會減少,釋放到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也會減少。 「隨着次聲探測不斷證明其作為一種湍流減緩技術的價值,其永遠改變航空業格局的潛力隨着每一次飛行而變得越來越強。」Craine說。 NASA向私營部門轉讓技術的歷史由來已久。該機構的Spinoff出版物介紹了NASA的技術,這些技術已經轉化為商業產品和服務,展示了美國對其太空計劃的投資所帶來的更廣泛的利益。Spinoff是美國航天局空間技術任務局技術轉讓方案的一份出版物。 來源:cnBeta
NASA「毅力號」火星車故意將其「腹板」留在火星地面

NASA「毅力號」火星車故意將其「腹板」留在火星地面

據外媒報道,登陸火星的任務會留下痕跡,而不僅僅是着陸設備的殘骸被留在了地面上。美國宇航局(NASA)的 「毅力號」火星車周六在火星地面上留下了一大塊裝備,但這一切都是計劃好的。 漫遊車抵達火星時,配備了一塊「腹板」,這是它的采樣系統的保護板。漫遊車的部分工作將包括把火星岩石和土壤的樣本打包到小管子里,以便日後的任務取回。 NASA周六在推特上發布了一張GIF,顯示在漫遊車下的「腹板」到位,然後是將其留在火星地表的畫面。「接下來是檢查我的采樣系統,現在它的蓋板已經關閉,」NASA說。 漫遊車使用它的機械臂來獲得下面的圖像。為了讓我們更好地了解可彈射的「腹板」是如何工作的,NASA還展示了當漫遊車還在地球上時,在練習下降過程中的樣子。 采樣系統是NASA漫遊車的一項新功能。這台機器會收集樣本,將它們密封在管子里,然後留在表面。這些設備--包括鑽具和43個樣本容器--位於該月球車的「腹部」下方。 「毅力號」於2月抵達火星。「腹板」下降是着陸後計劃的一部分。「這將工作空間暴露在火星大氣中,並為該工作空間內的樣品處理操作提供更多空間,」NASA說。 來源:cnBeta
NASA將3月18日定為SLS火箭熱火試驗日

NASA將3月18日定為SLS火箭熱火試驗日

美國宇航局本周宣布,將太空發射系統(SLS)火箭的第二次熱火試驗定在3月18日星期四。該試驗將在密西西比州的斯坦尼斯航天中心進行。美國宇航局在進行測試後確定了新的日期,證明最近修復的液氧閥門工作已經正常。在對故障閥門進行維修的同時,SLS團隊繼續為核心級及其4台RS-25發動機和B-2試驗台進行第二次熱火試驗的准備工作。 NASA表示,其團隊將在本周再次啟動核心級的電源,並對所有系統進行最後檢查。3月16日,核心級將接通電源,開始第二次熱火試驗的計時。這次測試是阿特米斯一號核心級運往肯尼迪航天中心與火箭和獵戶座飛船的其他主要部件進行組裝和集成之前的最後一次測試。勘探地面系統團隊( Exploration Ground Systems )和航天中心已經在飛行器組裝大樓中堆放好了固體火箭助推器的部件,並准備進行安裝。 目前,他們正在完成助推器的裝配,當核心級到達後,將把它吊起並放在兩個助推器之間,並在核心級發動機和艙間部分進行連接。各團隊正在對火箭和航天器的其他部分進行研究,為最後的組裝和集成做准備。 SLS是目前世界上最強大的火箭,其設計目的是將宇航員搭乘獵戶座飛船和補給品送上月球並最終送上火星。它有一個巨大的推進劑罐,可容納超過70萬加侖的超低溫推進劑,在火箭8分鍾的飛行中推動火箭進入軌道。 來源:cnBeta
NASA宇航員走出國際空間站 進行第237次太空行走

NASA宇航員走出國際空間站 進行第237次太空行走

美國宇航局的兩名宇航員今天在國際空間站外部進行了237次太空行走,他們分別是維克多·格洛弗和邁克·霍普金斯,他們在2021年的第五次太空行走中去到外部繼續對空間站進行系統升級。兩名宇航員進行了6.5小時的太空行走,以處理軌道實驗室的通信和冷卻系統。 宇航員原本預計在美國東部時間上午7點30分左右離開Quest氣閘,執行此次任務,預計將持續約6個半小時。然而,他們的進度略微落後於計劃。格洛弗和霍普金斯在國際空間站的骨幹 - 空間站的端口桁架上工作。他們將對早期的氨系統跳線進行排氣,並將Quest氣閘附近的一條線路進行重新定位,將跳線重新連接到空間站的冷卻系統,從而提高其效率。 這次任務的日程表上還有連接科學實驗室停泊位置接口處的巴托洛米奧平台的電纜,這是一個外部有效載荷平台。這項工作是1月27日進行的更換業余無線電系統電纜工作的延續。 計劃表上還有更換 "團結"號連接模塊上的一個無線天線組件。該艙連接空間站的俄羅斯和美國段。宇航員還將在氣閘隔熱罩上安裝一個"加固器",並為端口托架上的兩台高清攝像機鋪設電纜,以提供以太網功能。 此次太空行走是在國際空間站上進行的第237次,是格洛弗的第四次,也是霍普金斯的第五次太空行走。在國際空間站外,霍普金斯佩戴着一台高清攝像機,以提供哥倫布艙連接器的清晰視野。 來源:cnBeta

外太空的震撼!NASA太空人回憶「911可怕瞬間」 空中出現「黑色斑點」永生難忘

2001年911事件發生當天,美國太空人Frank Culbertson正在太空站工作,他透過太空攝影機目睹了紐約世貿大廈冒出的驚人濃煙。當時他與2名俄羅斯籍太空人一起在太空站里,得知這一消息後,他立刻開啟太空攝影機,對準紐約方向,結果看到滾滾濃煙飄向曼哈頓南方。 ▼Frank說:「那一天天氣非常晴朗,我能清楚看到一股黑煙從紐約冒出來,我放大倍率,看到曼哈頓南部的天空中籠罩著一個巨大的黑色斑點。我認為那是飛機撞上第二棟大廈後,大廈倒塌的瞬間。」 ▼Frank是第三次到國際太空站的遠征隊的指令長,NASA太空任務中心跟他聯絡,進行常規檢查時他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他跟任務中心說:「我可以看到紐約,可以看到大火產生的濃煙。我會為那里和其他地方的人祈禱。我正在東海岸努力尋找,想看看能否看到其他東西。」 ▼Frank在紀錄片中講述了當時的情形: https://www.tiktok.com/@footage_of_the_wtc/video/6922567741022981381 當天晚上NASA安排Frank跟妻子通電話,讓他了解家人的情況。幸好他的妻子、孩子都沒事,他這才鬆了一口氣。他後來補充說:「我只想讓紐約民眾知道,從太空看去,他們所在的城市依舊很美!」眼睜睜看著恐怖襲擊發生卻無能為力,Frank的感受可想而知,911事件是對所有人精神和心靈的一次重擊! 來源:tiktok 來源:花生時報wwwallother

NASA發布「毅力號」在火星發射激光的錄音

據外媒報道,NASA發布了一段「毅力號」漫遊者在火星表面發射激光的錄音。這些撞擊聽起來像是一系列的小滴答聲,旨在幫助科學家分析探測器周圍的岩石。據BBC News報道,這次的目標是一塊名為「Máaz」的岩石,科學家發現它是一塊玄武岩,這意味着它含有大量的鎂和鐵。 據NASA網站介紹,該激光由「毅力號」的SuperCam發射。當激光發射到岩石上它就會使用相機和光譜儀來分析岩石蒸發成的熱氣體。激光產生的聲音則為研究中的岩石提供了額外的數據。 「毅力號」激光錄音傳送門 自上個月成功着陸以來,「毅力號」已經從火星表面發回了各種圖像和音頻記錄。雖然從火星上拍攝的照片並不新鮮,但這是第一次火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使用麥克風。NASA網站指出,在之前的兩艘攜帶麥克風到火星的飛船中,一個失敗了,另一個則沒有成功打開。 所有這些數據點對於幫助這輛SUV大小的火星車執行尋找生命跡象和分析紅色星球地質的任務至關重要。 來源:cnBeta
NASA毅力號探測器着陸點有了正式名稱:奧克塔維亞·E·巴特勒着陸點

NASA毅力號探測器着陸點有了正式名稱:奧克塔維亞·E·巴特勒着陸點

美國宇航局宣布,已經給 "毅力號 "探測器在火星上的着陸點正式命名。該着陸點被正式命名為 "奧克塔維亞·E·巴特勒着陸點"(Octavia E. Butler Landing)。奧克塔維亞·E·巴特勒是美國已故科幻小說作家。為了慶祝登陸點的正式命名,美國宇航局分享了一張來自在軌火星偵察軌道器上的高分辨率成像相機HiRISE的圖像。 拍下這張圖片的HiRISE相機由位於圖森的亞利桑那大學管理。火星偵察軌道器由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管理,該實驗室是加州理工學院在加州帕薩迪納的一個部門。巴特勒出生於加州帕薩迪納,2006年2月24日去世。巴特勒是美國科幻小說作家,曾多次獲得雨果獎和星雲獎。 截至2021年,她是唯一一位獲得麥克阿瑟獎學金的科幻作家。毅力號在紅色星球表面的任務剛剛開始,主要任務是天體生物學。該航天器的目標之一是尋找古代微生物生命的跡象,還將致力於描述地球的地質學和過去的氣候。 毅力號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為未來人類探索火星鋪平道路,並將成為第一個收集和儲存火星岩石和雷公石的任務,以便未來檢索。美國宇航局未來的任務將與歐空局合作取回這些標本。太空船將被派往火星,從火星表面收集密封的樣本,並將其送回地球進行分析。 美國宇航局希望將火星上的實際樣本送到全世界科學家手中,利用無法送到火星表面的儀器進行深入研究。美國宇航局還將儲存部分樣品,供未來的科學家使用現在沒有的工具和方法進行研究。 來源:cnBeta

探索火星拍照片,NASA毅力號邁出第一步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公佈了火星探測車「毅力號」首次試行駛經過,大約33分鐘的車程,總共「行走」了6.5米,並在耶澤羅撞擊坑向左旋轉了150度,留下了專屬的淺淺車轍印跡。「毅力號」的移動測試平台工程師阿奈斯.扎里菲安稱,「毅力號第一次持續33分鐘的試駕完成地非常好。」他說,在火星表面可以見到「毅力號」留下的輪胎痕跡,感到高興,形容是里程碑。 「毅力號」首次行駛在火星行駛,移動6.5米,並留下印跡 「毅力號」的所有六個輪子都有動力支持,從技術上講,這使它成為首輛六輪驅動的車輛,其最高時速為0.01英里(0.016公里或16米),成為所有火星車中的「飛毛腿」。阿奈斯.扎里菲安介紹:「毅力號的行駛速度比好奇號快五倍,即每個火星日可行駛656英呎(約200米)。」 與此同時,毅力號上的導航系統處理攝像頭所拍攝圖像的速度更快,基本上「可以邊行駛邊思考。」 「毅力號」5日傳回的其它圖片揭示了有關著陸點的更多信息。一張由Mastcam-Z高清鏡頭拍攝的圖片顯示,從「Octavia E. Butler」著陸點可以看到三角洲的殘餘物。在這個地區,「毅力號」將探測36億年前的岩石,並在火星沉積物中尋找生物特徵或有機物的痕跡。 「毅力號」任務副主管霍格說,工程師正為探測車上搭載的無人直升機準備首度飛行,團隊正制定飛行區域,希望在暮春或初夏執行。他還提到,這趟任務目前都未遇到重大挑戰,「都是小問題」,「我們嘗試的每件事都漂亮地運作著」。 「毅力號」任務控制團隊已經開始為這輛火星車探索古老的河流三角洲制定可能的路線,據信這條河流曾經流入過耶澤羅隕石坑。 「毅力號」2月18日成功登陸火星,據悉自著陸以來總計傳回了約7000張圖像。在火星上,它還通過了其它一些里程碑式的時刻,包括首次成功操縱其機械臂,並在一系列圖像中捕捉到了其動作。 來源:kknews探索火星拍照片,NASA毅力號邁出第一步

NASA一周新聞(2021.3.5)

美國總統為毅力號(Perseverance)火星車團隊送去祝賀;毅力號邁出了它在火星表面的第一步;空間站外的兩次太空行走……最近新聞速遞,盡在「本週NASA」! 3月4日,拜登總統致電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et Propulsion Laboratory)的中心主任邁克·沃特金斯(Mike Watkins)和整個火星2020年火星團隊,祝賀毅力號火星車於2月18日成功著陸紅色星球。拜登表示:「你們做到了,你們讓我們覺得『美國又回來了』!你們的成就令人震驚,你們相信科學,相信努力,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Credits: NASA/JPL-Caltech 3月4日,毅力號完成了它在火星上的首次行駛:穿越火星地形行進了長達21.3英呎(6.49米)的距離,這同時也是一次移動性能測試。在朝著它的科學目標前進時,毅力號將計畫行駛665英呎(202.7米)或更遠的距離。 另外,任務團隊的科學家暫將毅力號的著陸點命名為「奧克塔維婭.E.巴特勒著陸點」(Octavia E. Butler Landing),以紀念一位取得突破性榮譽的作家、加利福尼亞州帕薩迪納土著,她是第一位同時獲得雨果獎(Hugo Award)和星雲獎(Nebula Award)的非裔美籍女性,也是第一位以科幻小說獲頒麥克阿瑟獎(MacArthur Fellowship,俗稱「天才獎」,被視為美國跨領域最高獎項之一)的小說家。 左下角是凱特·魯賓斯 Credit:NASA 過去一週里,國際空間站(International Space Station)外進行了兩次太空行走。2月28日,凱特·魯賓斯(Kate Rubins)和維克多·格洛弗(Victor Glover)完成了7小時4分鐘的太空行走,開始安裝今年晚些時候太陽能電池板升級所需的改裝套件。升級完成後,新的太陽能電池板將增加空間站的總可用功率。5天後,魯賓斯和日本的野口聰一再次前往空間站之外,完成了改裝套件的安裝並處理了其他工作,包括從空間站的熱控制系統中排出氨氣。 Credits: NASA NASA的SpaceX第二次載人飛行(Crew-2)任務計畫於4月中旬或之後發射,這將是美國商業載人飛船的第二次空間站人員輪換飛行。第二次載人飛行任務的太空人包括NASA的沙恩·金布羅(Shane Kimbrough)和梅甘·麥克阿瑟(Megan McArthur)、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JAXA)的星出彰彥,以及歐洲空間局(European Space Agency)的太空人托馬·佩斯凱(Thomas Pesquet),他們在3月1日的線上新聞發佈會上談到了此次任務。「我很期待與您在螢幕上看到的這群偉大的機組人員一起飛行。這是20年來的第一次,來自NASA、ESA和JAXA的機組人員齊聚一堂,這太酷了。我們期待著在國際空間站度過幾個月的時光。」 Credits: NASA/Chris Gunn 詹姆斯·韋伯空間望遠鏡(James Webb...
NASA稱小行星2001 FO32將在3月21日以安全距離飛掠地球

NASA稱小行星2001 FO32將在3月21日以安全距離飛掠地球

據外媒CNET報道,各種大小的小行星一直飛掠地球,當與太空岩石相關的頭條新聞失去控制時,美國宇航局(NASA)偶爾會發表公開聲明,以平息民眾的恐慌。小行星2001 FO32將在本月與地球擦肩而過。然而NASA表示,這顆小行星將在3月21日以安全距離飛掠地球。 美國宇航局小行星觀察推特賬戶周一發布了一條令人欣慰的消息,稱小行星2001 FO32將 「以130萬英里的距離--比月球還遠5倍--安全地從地球上掠過,不會有撞擊地球的風險」。 根據JPL的數據,這顆太空岩石是在2001年首次被發現的,所以科學家們已經知道它的存在有一段時間了。這顆小行星引起額外關注的原因之一是它的大小,研究人員估計其直徑約為1英里(1.7公里)。但他們對這顆小行星的直徑仍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認為其也可能約為2500英尺(770米),盡管這仍然是一個很大的數字。 來源:cnBeta

NASA部署16項未來太空技術:月球懸浮鐵道和火星洞穴機器人

目前,美國宇航局選擇了16項未來太空技術概念,准備進行深入研究,其中4個技術概念來自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例如:在月球上建造一個運輸貨物的鐵道系統。現今地球軌道太空一片繁忙景象,近幾十年來,人類在太陽系發射了大量探測器,用於探索行星、小行星、彗星和太陽,伴隨着航天技術不斷進步,所有太空任務都令人激動不已,並有可能成為現實,但是未來會怎樣呢?未來還會有哪些技術奇跡? 目前,美國宇航局已批准了「NASA創新先進概念(NIAC)」項目的資金申請,該資金將獎勵12名以上的研究人員,鼓勵他們研究創新概念的可行性,這些研究人員包括:美國宇航局研究員、工業界和學術界的科學家。以下是美國宇航局選擇的16項未來太空技術概念: 1、月球柔性膜懸浮鐵道(FLOAT) 設計者:伊桑·沙勒,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我們希望建造月球第一個鐵道系統,它將提供安全可靠、自動高效的運輸方式,可實現有效載荷在月球表面上運輸,建立一個持久、壽命較長的機械裝置運輸系統,對於2030年可持續性月球基地的正常運行至關重要,正如美國宇航局的「機器人月球表面操作2號任務(RLSO2)」的設計概念,以下兩種作用:一是運輸開采的風化表層作為資源利用消耗品(水、液態氧、液態氫)或者建築材料;二是運輸月球基地周圍的有效載荷,往返登陸區域或者其他前哨站。 為了實現以上運輸需求,我們建議在月球表面建造柔性膜懸浮鐵道(FLOAT),FLOAT系統使用無動力磁性機械裝置懸浮在3層柔性薄膜軌道之上:石墨層薄膜能使機械裝置基於反磁性懸浮力被動地漂浮在軌道上方,柔性電路層產生電磁推力控制機械裝置沿着鐵軌運行;位於底部的太陽能薄膜,在太陽光線照射下可產生電能。FLOAT懸浮系統沒有運動部件,一直懸浮在軌道之上,從而減少月球灰塵的磨損,該系統不像是月球登陸車有輪子或者支架。 FLOAT系統能在塵土飛揚、不適宜居住的月球環境中自動運行,並且保持最小場地准備,其軌道網絡可以隨時間推移捲起或者重新部署,以適應不斷變化的月球基地任務要求。 2、傳感功能獨立微型游泳機器人(SWIM) 設計者:伊桑·沙勒,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未來幾十年的太空探索將聚焦於地外海洋星球,尤其是土衛二、木衛二和土衛六,這些星球的液態海洋位於數千米厚的冰殼之下,是地球之外最有可能孕育生命的地方。為了抵達這些地外海洋世界,美國宇航局正在開發和完善許多進入海洋的任務概念,其中包括:「探索木衛二地下海洋(SESAME)」等級的熱機械鑽探機器人,我們建議研發「傳感功能獨立微型游泳機器人(SWIM)」,這將極大擴展微型體積海洋探測機器人的任務能力,並極大地增強探測可居住性、生物標志物及生命證據的可能性。 SWIM系統包括厘米等級、3D打印可游泳的微型機器人,其裝配着微電子系統(MEMS)傳感器,由微型致動器驅動,採用超聲波無線遙控。微型游泳機器人可以獨立部署,也可以從單個SESAME機器人載體上部署,一旦它到達或者錨定海洋-冰層交界區,其靈活性將受到限制。SWIM機器人能擴大海洋採集范圍,能力遠超出SESAME機器人,從而增大了探測到地外海洋生命跡象的可能性。同時,該機器人還能獲得科研工作所需的海洋屬性、宜居性指標和潛在生物標記的時間和空間分布測量(單個機器人不可能實現)。這些能力將使科學家在美國宇航局首次地外海洋勘測中更好地描述和理解海洋成分及生命宜居性。 3、被動擴展偶極子陣列月球探測儀(PEDALS) 帕特里克·麥克高瑞,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理解類地行星地下組成和結構是揭曉其地質歷史演變的關鍵,其中包括:地殼分化、火山作用、沉積作用、盆地形成和揮發性運輸和聚集。通常採用的地下探測設備是雷達,它可以通過基於地球的雙基站、軌道或者表面結構來實現,在每種情況下,合並雷達儀器的任務操作天線都具有固定共振頻率,通常限制在一個或者兩個工作頻帶。目前,火星軌道設備MARSIS在迄今所有軌道探測雷達中具有最大天線(40米),它可提供千米等級的穿透勘測和全球覆蓋范圍,但由於信噪比較低、分辨率較低、表面反射模糊等原因,導致勘測數據失真度較高。考慮到使用單一、固定長度偶極天線產生的頻帶有限性,我們建議採用被動擴展偶極子陣列月球探測儀(PEDALS),它包含一系列離散偶極天線,通過特殊組成和短偶極耦合擴展到更大的區域,通過頻率和深度變換能有效提高分辨率。PEDALS的關鍵創新之處在於其獨特能力,可以從不同的空間位置測量廣泛而連續的深度范圍,這是之前探地雷達裝置無法實現的。PEDALS利用形狀記憶材料被動展開4個系繩,並計劃在未來各種月球勘測任務中使用。驅動PEDALS任務的關鍵科學目標包括對比地殼厚度從而理解地殼結構的深度,以及測量表面風化層揮發物分布,探測地下空洞等。 4、太陽系驛馬快信系統 約書亞·范德·霍克,美國宇航局噴氣推進實驗室 太陽系驛馬快信系統是一個全球性、多光譜、高分辨率的行星探測系統,通過周期衛星網絡的定期訪問來獲取千萬億位字節數據,然後傳輸到地球。這些「信使」衛星使用光學通信每年至少接收一次該測量系統1-3千萬億字節的數據,之後衛星將朝向地球方向運行,近距離快速傳輸數據。通過利用周期軌道,該系統僅需要最小的機載推進力,並可以作為深空網絡的擴展和人類探索後勤網絡的先驅運行幾十年時間。 5、支持早期地外行星着陸及操作的風化層自適應修正系統 薩巴吉特·班納吉,美國德克薩斯州農工工程實驗站5 「風化層自適應修正系統(RAMs)」是為選擇性加固和融合月球表面天然材料而設計的,目前這一概念是從美國宇航局創新先進概念(NIAC)提案中衍生而來,該提案專注於柔性輕型着陸平台設計。目前的月球風化層改造研究主要集中在使用基於大量現有成功技術,例如:燒結和地質聚合技術。相比之下,風化層自適應修正系統特別適合在早期着陸時支持部署工作,但也可以用於月球和火星定居點建成後進行更成熟的建設活動。而不是將所有材料、設備和電源用於固定月球表面風化層,進行灰塵控制、折疊着陸墊、固定登陸墊或者鋪設通道等功能性維持工作。RAMs使用奇特的微膠囊運載系統,能夠送遞納米鋁熱劑混合物和有機硅烷使點焊錨點與表面底部風化層固定在一起,同時採用先進的高強度鋼釘進行加固。 該系統還提供額外的地下風化層穩定劑,這些物質植入土壤深處,並被初始放熱反應激活,從而形成一層連續的鋁熱劑熔合和地質聚合風化層,構建了一道屏障,提供了額外的承載能力。因此,除塵和承載是通過反應/凝固化學和物理網格屏障來實現的。 6、通過SCATTER探索天王星 西格西德·克洛塞,美國斯坦福大學 「發射電磁輻射持續立方體衛星勘測活動(SCATTER)」研究飛船通過研究激光器發射器釋放能量和遠程操控小型探測航天器的能力,可使飛船在前往天王星的長時間深空任務中間歇性部署探測器,在那里僅使用光伏和電池電源是不可行的,基於立方體衛星的勘測活動,可使科學家通過單個探索任務來增強科學測量,例如:磁場梯度,從而更好地了解天王星這顆冰巨星,該行星是太陽系內很少被勘測的行星之一。 7、電弧燒蝕開采的就地資源利用 艾米莉亞·格雷格,美國德克薩斯大學 伴隨着近年來太空探索不斷擴展,例如:人類對太陽系其他天體表面的探索,非常有必要進行就地資源利用(ISRU)從當地資源中獲取水、建築材料和推進劑,如何製造水是執行太空任務短期內最關鍵的成分,因此是許多研究的重點方向。然而,能夠採用相同的系統開采其他資源在未來將變得至關重要。因此,一個運行良好的采礦系統應當包括水資源開采和收集,同時也應該盡可能多地採集其他當地材料。使用電弧燒蝕表面材料會產生自由電離粒子,這些粒子可以按質量分類成物質群,並通過電磁場輸送到相關的收集器,每種材料類型的收集器可以並行使用,以實現最大收集效率和貯藏條件。 電離燒蝕弧、電磁傳輸、分類篩選以及收集模塊都集中放置在一個可移動表面履帶牽引裝置中,能為人類太空探索活動提供多樣化、高效率和廣泛覆蓋的原位資源利用。通過使用電弧燒蝕和電離風化岩顆粒,運輸和採集這些揮發物比依賴熱采礦技術採集隨機樣本更易於操控。這將大幅增加顆粒採集的速度,並減少了非預期表面的冷凝損失,使用磁場來分離揮發物將很容易地分類篩選任何風化層成分,例如:水和金屬離子。 8、部署千米等級的太空結構 扎克利·曼徹斯特,卡內基梅隆大學 長期太空飛行將給人體帶來嚴重的挑戰,其中包括:肌肉萎縮、骨質疏鬆、視力下降、抑制免疫力等,這些影響都與缺乏重力有關,自人類最初實現太空探索以來,就一直期望着能在太空棲息地形成重力環境,科幻小說中曾提出旋轉太空基地能產生人造重力作用。然而,旋轉太空基地產生的人造重力會對人體造成諸多不良反應,當人體長期暴露在每分鍾幾次旋轉的轉速下,人體會感到不適和眩暈,為了在1-2RPM(每分鍾轉數)的轉速下產生接近1g的人造重力環境,需要一種千米等級的太空結構。為了解決該問題,我們將利用機械超材料取得的最新進展,設計一種輕質量部署結構,膨脹率達到150倍以上。像這樣的結構可部署在獵鷹重型火箭整流罩中,在太空軌道上進行伸展,達到長度1千米以上的最終尺寸,而不需要復雜的在軌組裝或者製造,我們的研究將適用於類似「月球軌道空間站」的概念設計,1千米以上等級的可擴展結構將成為大型旋轉太空站主幹部分。 9、自主深井鑽孔機器人 奎因·莫理,行星企業公司 現在人們相信火星存在地下液態水,位於南極層狀沉積物(SPLD)下方1.5千米深處,美國宇航局艾姆斯研究中心資深科學家克里斯·麥凱稱,如果我們要研究天體生物學,不僅需要看到它,我們還需要獲得一部分樣本,因為我們有必要對火星等地外星球進行深度鑽探。此外,2019年一份後續報告指出,如果地殼之下火山活動產生熱量使液態水成為可能,那麼該地層和冰下湖泊很可能孕育地外生命。此前南極層狀沉積物是火星最具科學探索意義的區域之一,它見證了40億年前大氣和氣候變化,目前科學家還沒有做好充分准備,利用深層鑽探系統完成此項任務。 我們提出的是一種自動鑽井系統,該系統將利用一個類似「毅力號」火星車類型的探測器作為鑽機,該探測器將配備最少且適當的科學儀器,以及採用冗餘度很高的鑽井策略,該鑽井策略不依賴電纜,相反,自給自足的機器人可以自動在鑽井上下移動,這些機器人被稱為「鑽井機器人(borebots)」,長度大約1米。 鑽井機器人由探測器面板上簡單線性致動器移動到指定位置的管子中進行部署,它們在鑽入井眼時能不斷鑽孔,鑽井機器人移動是通過橡膠罐軌道系統實現的,該系統壓在鑽孔兩側,鑽孔機器人在每次勘測中會鑽探150毫米深,然後將冰芯分離出來,通過鑽孔向上移動將其帶到表面。當冰核由鑽孔機器人提取出來時,探測器將對冰核進行原位分析,並使用內部處理設備進行存放處理,這意味着冰核樣本要麼被用於原地分析,要麼被存放供以後檢索。 10、適用太陽系目標攔截及樣本採集的航天推進器(採用緊密、超功率高密度放射性電池) 克里斯托弗·莫里森,超安全核技術公司 超安全核技術公司(USNC-Tech)提議製造一種20 kWe (千韋,磁通量單位)等級、500公斤的干質量放射性同位素電子推進器,它由新型可充電原子電池(CAB)提供動力,採用該推進器的航天器飛行速度很快,能夠勘測太陽系外天體,並收集樣本,並在10年之內返回地球。樣本採集數據和星際天體數據可能從根本上改變我們對宇宙以及地球所在位置的認知觀點,在過去3年里,有兩顆太陽系外天體(Oumuamua和C/2019 Q4)已經穿越太陽系,我們必須做好准備勘測下一個進入太陽系的系外天體。 11、輕量級太陽帆(APPLE) 約瑟夫·內馬尼克,航空航天公司 輕量級太陽帆是一種能在低質量、快速運行的太空平台上執行深太陽系任務的架構,我們研製了一種可替代的運載工具架構,它整合了壽命長、峰值功率、可充電、模塊化的電力系統和太陽帆推進系統,該裝置能適用完成最新太空探索任務。新太陽帆飛行速度快,並能抵達太陽系遠端,例如:用6個月時間抵達木星附近,1年時間抵達土星附近,4年時間抵達冥王星。雖然推進系統是該太陽帆的設計關鍵環節,但該飛行任務必須具備動力系統,APPLE包括一個耐用的抗輻射電池。 12、使用原位推進劑返回土衛六樣本 史蒂文·奧爾森,美國宇航局格林研究中心 使用原位推進劑返回土衛六樣本的方案獲得美國宇航局的關注,該方案「就地取材」,利用土衛六表面物質製成揮發性推進劑,該方案與其他所有傳統原地資源利用概念相差很大,它將實現對行星科學、天體生物學和理解生命起源的巨大科學價值的回歸,同時,這比其他樣本返回任務(距離大小和能量等級)的難度大一個數量等級。 13、洞穴機器人:在火星洞穴中執行移動操作任務的小型機器人 馬可·帕沃內,美國斯坦福大學 該任務的目標是開發一種任務架構,其中包括一個遠程爬行機器人、錨定位置的機器人,它可以使用延伸吊杆進行移動操作,在行星洞穴復雜地形中探索采樣,尤其適用於執行火星探索任務,這款機器人被命名為「洞穴機器人」,使用可伸縮吊杆作為操作臂,是一種高度可重構機械裝置。據悉,該機器人設計匯集了美國斯坦福大學自主機器人、機器人操作、機械設計、仿生抓取和地質行星科學領域的跨學科專家團隊。 14、「遠視天文台」:原地製造月球遠端射電天文台 羅納德·波利丹,月球資源有限公司 我們提議進行遠端對接的系統級研究,研究如何在月球遠端利用風化層材料建立一個龐大的低頻(5-40兆赫茲)射電天文台,它被稱為「遠視天文台」,它將是一個分布在20×20千米區域內大型偶極天線陣列,它將開啟一扇觀測窗口(低頻射電),能夠洞悉早期宇宙狀況,其作用類似於激光干涉引力波天文台(LIGO)和普朗克天文台探測宇宙微波背景輻射。由於地球會製造無線電噪音和電離層干擾,因此在地球表面建造一個低頻射電天文台不太現實,「遠視天文台」概念將利用原地製造技術,並有時採用地球上進行的系統升級,通常情況下該天文台會長期使用,它與地球發射的完整天線陣任務相比,其成本更低、使用壽命更長。 開發月球表面基礎設施(電力系統、能量存儲系統、空間製造資產、空間采礦資產),從而實現未來月球表面科學和商業任務,從風化層加工活動中提取和提煉氧氣和金屬,用於未來月球前哨基地和其他空間製造,以及人類在月球表面和航天活動。 15、通過小行星播種真菌來為太空棲息地創造土壤 簡·謝維特索夫,跨越宇航公司 任何大型、長期的太空棲息地都需要自己種植大部分食物和回收營養物,對於簡單的補給任務而言,用水培方式種植農作物很有意義,但基於土壤的種植系統對無法實現地球物資補給的大型太空基地具有重要優勢。 其中科學家擬議的一個太空棲息地設計是旋轉的圓柱體,從而創造出人造重力,最多可容納8000人,用於小行星采礦、空間製造和研究等目的,該棲息地是為了實現食物充足,同時具備綠色空間,既支持宇航員的心理健康,又能作為生命支持系統的一部分。在該情形下,農作物水培法將遇到困境,因為基地需要大量機械,同時也會出現故障點,例如:泵和油管,此外,水培系統還需要營養液,很難循環利用農業和人類的排泄物,然而這卻很容易在土壤為基礎的種植系統中完成,方法是通過堆肥化處理人類排泄物,並將它們放入土壤之中。 目前,我們建議使用富含碳的小行星物質製造土壤,利用真菌物理分解這些物質,在化學角度上有效降解有毒物質,我們將利用真菌將小行星物質轉化為土壤,基本的想法是在富含碳的小行星上植入真菌,以促進土壤的形成,真菌擅長分解復雜的有機分子,包括那些對其他生命形式有毒的分子。例如:平菇已被證明可以通過消化石油中的碳氫化合物,成功地清理被石油污染的土壤,菌絲可以穿透很遠的距離進入裂縫中,並施加大量的壓力,從物理上破壞岩石,有些甚至生長在岩石內部,事實上,有證據表明真菌在地球早期土壤形成過程中發揮着關鍵作用。 16、光線反射鏡 查爾斯·泰勒,美國宇航局蘭利研究中心 光線反射鏡是一個在月球表面發電和分配能量的新概念,它是在「阿爾忒彌斯號」任務以及隨後「人類長期在月球表面生存」的未來背景下實現的,該創新概念基於一個定日鏡,它利用卡塞格倫光學望遠鏡作為主要手段來捕捉、集中和聚焦太陽光線,第二個關鍵環節是使用菲涅爾透鏡校準光線,並在1公里或者更遠的距離向多個終端用戶分布。重新定向和集中太陽能,然後向終端用戶分布,使用小型光伏陣列(2-4米直徑)轉換成電能,該裝置可以安裝在太空棲息地,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葉傾城) 來源:cnBeta

NASA「毅力號」首次啟動並在火星表面留下足跡

據外媒報道,NASA迄今最大、最先進的漫遊者首次踏上這顆紅色星球,這標志着科學行動開始前的一個重要里程碑。NASA的Mars 2020「毅力號」漫遊者於3月4日在火星上進行了首次駕駛,覆蓋長度21.3英尺(6.5米)。 驅動為一個移動測試,標志着許多里程碑之一的團隊成員檢查和校準每個系統、子系統和儀器的毅力。一旦火星車開始追求它的科學目標,預計會有656英尺(200米)或更長時間的定期往返。 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Mars 2020「毅力號」測試台工程師Anais Zarifian表示:「這是我們第一次有機會『踢輪胎』,帶着『毅力號』出去兜風。火星車的六輪驅動反應良好。我們現在相信,我們的驅動系統很好,它有能力在未來兩年把我們帶到科學引領我們的任何地方。」 這次行駛持續了約33分鍾,在這個過程中,探測器向前推進了13英尺(4米),然後在原地向左轉彎150度又後退了8英尺(2.5米)進入新的臨時停車位。為了幫助更好地理解逆行火箭在火星着陸的動力學,工程師們使用了「毅力號」的導航和危險規避攝像機對「毅力號」着陸的地點進行了成像並將火星上的灰塵和引擎噴出的羽流驅散。 據悉,漫遊者的移動系統不僅僅是在這一階段的初步檢查中進行測試。2月26日是「毅力號」火星登陸後的第八天,任務控制人員完成了軟件更新並將幫助「毅力號」登陸的計算機程序替換為他們將依賴的調查行星的程序。 最近,控制人員檢查了「毅力號」的火星地下實驗(RIMFAX)雷達成像儀和火星氧氣原位資源利用實驗(MOXIE)儀器並部署了火星環境動力學分析儀(MEDA)儀器的兩個風傳感器。另一個重要的里程碑發生在3月2日,也就是Sol 12,工程師們第一次卸下火星車7英尺長(2米長)的機械臂,在兩個小時的時間里它彎曲了自己的五個關節。 即將到來的活動和評估工作將包括更詳細的科學儀器的測試和校準,這些都將能讓漫遊者進行更長的駕駛以及在着陸時屏蔽自適應緩存組件和Ingenuity火星直升機。火星直升機的實驗飛行測試項目也將在漫遊者的調試期間內進行。 在整個過程中,漫遊者將通過飛往火星的最先進的一套攝像機傳送圖像。目前,該任務的攝像機已經發送了約7000張圖像。 「軌道飛行器對下行數據的支持是一個真正的遊戲改變者,」JPL Mars2020「毅力號」任務的成像首席工程師和成像科學家Justin Maki說道,「當你看到來自Jezero隕石坑的美麗照片時,想想看,這是一整支火星人團隊的心血。來自『毅力號』的每一張照片都是由歐航局的氣體跟蹤器、NASA的MAVEN、火星Odyssey或火星勘測軌道器轉發的。它們是我們勘探和發現的重要合作夥伴。」 對於Matt Wallace來說,這次任務已經帶來了大量的圖像和數據,這是一個值得歡迎的收獲。他回憶稱,在NASA於1997年探測火星的第一個火星漫遊者任務「旅居者號(Sojourner)」期間,他焦急地等待着第一批圖像的出現。3月3日,Wallace成為該任務的新項目經理。他接替了John McNamee,後者在執掌該項目近十年後將按照自己的意願辭職。 Wallace說道:「十多年來,John為我和這個項目的每一位成員提供了堅定的支持。他在這個使命和團隊中留下了自己的印記,我很榮幸不僅能稱他為老闆並以此同時還成為了我的朋友。」 來源:cnBeta
[圖]NASA毅力號傳回首張在火星上的足跡照

[圖]NASA毅力號傳回首張在火星上的足跡照

美國宇航局的「毅力號」探測車已經在火星上踏出第一步,已經從着陸點向前滾動了 13 英尺(4米),然後原地向左轉了 150 度,向後退了 8 英尺(2.5米),並拍下了它在火星表面上留下的足跡。 毅力號上的 6 個輪子採用獨立電力驅動,從技術上講,它是一輛 6 輪驅動車。它的最高時速為每小時百分之一英里(每小時0.016公里)。毅力號移動性測試床工程師 Anais Zarifian 本周五表示:「我們的速度比好奇號快 5 倍,每天(火星日)可以開 200 米(656 英尺)」。而漫遊車的導航系統能更快地處理來自其攝像頭的圖像。 來源:cnBeta

諾斯羅普·格魯曼將為NASA火星上升飛行器打造推進系統

據外媒報道,NASA授予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一份價值8450萬美元的合同以幫助開發火星上升推進系統(MAPS),該系統將用於為火星上升飛行器(MAV)提供動力。據悉,MAV為NASA/ESA火星樣本返回(MSR)任務的一部分。 雖然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還沒有在火星表面滾過輪子,但NASA和ESA已經開始着手下一階段的多航天器MSR任務,這將首次將火星的樣本帶回地球。 當「毅力號」完成其漫長的系統檢查並開始其科學任務時,它將成為自1976年「維京號(Viking)」登陸火星以來首次直接尋找火星上現在或過去生命跡象的嘗試。 該科學任務不僅需要收集土壤和岩石樣本還要將它們封存在火星表面的保護管中。在接下來的幾年里,樣品回收着陸器將着陸並部署樣品獲取探測車以回收樣管,然後返回着陸器並將它們裝入到微型飛行器。MAV將把樣品艙發射到軌道上,另一艘航天器將在那里會合收集樣品艙並最終將其帶回地球。 MAV的推進系統則成為了未來這項工作的關鍵部分。盡管火星上三分之一的重力和稀薄的大氣層將使兩級的微型飛行器比地球上的同類飛行器小得多,但在地球升空、前往火星長達數月的航行和艱難的着陸後,火箭發動機必須能自動運轉。 為了實現這一目標,諾斯羅普·格魯曼公司獲得了一份成本加成、固定費用的任務服務合同,合同金額在6020萬美元到8450萬美元之間。MAPS項目將立即開始,最初的計劃是14個月,有兩個可選的延長時間將由NASA決定。在此期間,該公司將提供推進系統、後勤支持和必要的設備。 來源:cnBeta
NASA證實「毅力號」漫遊車的機械臂可完全正常工作

NASA證實「毅力號」漫遊車的機械臂可完全正常工作

美國宇航局(NASA)的新 「毅力號」火星車已經在火星表面停留了大約兩個星期。漫遊車看起來狀態很好,但通過所有的檢查並給漫遊車提供一個「健康賬單」需要一些時間。現在,NASA發布了一段視頻,顯示最大的障礙之一最終已清除--該機構已證實漫遊車的機械臂可完全正常工作。 在「毅力號」漫遊車官方賬號推送的視頻中,我們可以看到漫遊車在着陸後的幾天里所做的一些重要動作。這些動作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實是第一步,希望這台車在研究火星、尋找過去生命跡象的過程中,會有一段漫長的冒險。 NASA之前的漫遊車任務有跡象表明,「毅力號」的壽命可能還很長。NASA之前的漫遊車已經超過了設計壽命和原定任務時間表很多倍,「機遇號」漫遊車就是最驚人的例子。 「機遇號」探測器登陸火星時,任務時限為90天。只要NASA能在探索火星地貌的同時,讓火星車保持3個月的運轉,就可以認為這次任務是成功的。那是在2004年1月下旬,而漫遊車的表現遠遠超出了預期。當漫遊車最終停止運作時,它已經在火星地表進行了14年多的科學工作--它是火星沙塵暴的受害者,沙塵暴使漫遊車無法收集太陽能,最終導致其無法運作。 因此,有了這樣的記錄,「毅力號」在開始它的旅程時處於最佳狀態是非常重要的。正如我們在NASA火星上的其他硬件上所看到的那樣,擁有一個實用的機械臂可以派上用場。InSight着陸器在火星上這麼短的時間里,可能比火星上的任何機器人都更多地使用它的機械臂,在它明顯不能按預期功能運作後,依靠它將其 "鼴鼠 "探測器塞入地面。這一努力被證明是沒有結果的,但這肯定不是着陸器的錯,這只機械臂在預定用途之外表現良好。 就「毅力號」而言,其機械臂的能力驚人。它可以伸展7英尺的非凡長度,並配備了各種儀器,將幫助漫遊車獲取行星表面的樣本,以便進一步研究。機械臂將容納鑽頭和其他工具,用於導航以及分析。 NASA將於當地時間周五召開新聞發布會,提供有關「毅力號」漫遊車和任務的最新情況。 來源:cnBeta
NASA發現蜿蜒的「塵魔」在火星沙丘上「跳舞」

NASA發現蜿蜒的「塵魔」在火星沙丘上「跳舞」

據外媒CNET報道,在風與塵埃交織的時候,火星是一個相當忙碌的星球。美國宇航局(NASA)的火星勘測軌道飛行器(MRO)幸運地拍到了一個壯觀的「塵魔」在一片沙丘上「纏繞」的畫面。 亞利桑那大學的MRO HiRise相機團隊在周四分享了這一旋轉的美景,作為當日最佳圖片。 這張圖片是一個偶然的拍攝。「雖然這次對Antoniadi Crater以北的一個撞擊坑內的沙丘進行觀測的主要目的是跟蹤隨着時間的推移而發生的變化,但HiRise經常會捕捉到大自然的行動,」HiRise團隊說。「在這種情況下,這是一個輪廓分明的塵埃魔鬼在沙丘上穿行,在它的身後留下了暴露的、更深的地下物質。」 HiRise專家還分享了一個更廣泛的觀點,即「塵魔」在哪里製造足跡。這表明,從火星軌道上看,它們會顯得多麼微妙。 MRO發回了大量的圖片,因此HiRise團隊推出了一個每日圖片專題,分享其中的一些亮點。「塵魔」是在2020年1月的一張更寬廣的景觀圖中被發現的。 NASA可能希望其中一個「塵魔」出現在火星InSight着陸器的附近,這是航天局在火星上的固定探索器。InSight最近因為太陽能電池板被灰塵覆蓋而進入了有限運行模式。一陣好的旋風或許能幫助清理掉陣列上的一些灰塵。 火星上最新的「居民」-NASA「毅力號」火星車,可能有機會捕捉到一些自己的「塵魔」。已停用的 "機遇號 "火星車和仍在運行的 "好奇號 "火星車都拍攝了自己的劇烈旋風快照。 來源:cnBeta
NASA將召開虛擬電話會議分享「毅力號」在火星着陸後取得的成果

NASA將召開虛擬電話會議分享「毅力號」在火星着陸後取得的成果

據外媒報道,「毅力號」任務小組成員正在參加一個虛擬電話會議,討論自2月18日登陸以來所取得的里程碑和即將到來的里程碑。自NASA的Mars 2020「毅力號」漫遊者於2月18日在Jezero隕石坑着陸以來,任務控制人員已經取得了實質性進展,他們正在為漫遊者未來的道路做准備。 美國東部時間3月5日星期五下午3點30分,NASA位於南加州的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任務小組成員將在一個電視電話會議上討論截止到目前已經完成的「首創」任務和那些將要完成的任務。 會議的音頻和附帶的圖像將在NASAJPL的YouTube頻道上直播。 參加討論活動的主要人員包括: JPL「毅力號」項目副經理Robert Hogg JPL「毅力號」移動測試台工程師Anais Zarifian JPL「毅力號」項目副科學家Katie Stack Morgan 在電話會議期間,媒體和公眾可以使用#CountdownToMars在社交媒體上提問。 自着陸以來,NASA最大、最復雜的火星漫遊者已經檢查了每個系統和子系統並從Jezero隕石坑發回了數千張圖像。這些檢查將在未來幾天繼續進行,之後,漫遊者將進行第一次驅動。每一次的系統檢查和里程碑完成都標志着「毅力號」在朝着准備地面操作時向前邁出了重要的一步。 來源:cnBeta

SpaceX火箭發動機上月回收失敗 NASA將對故障展開審查

3月2日早間消息,美國宇航局(NASA)將對上月導致SpaceX「獵鷹9號」一級火箭回收失敗的發動機故障展開審查。眼下,NASA正准備在4月份為國際空間站執行下一次載人飛行任務。 ...
Astra獲NASA風暴觀測衛星發射合同

Astra獲NASA風暴觀測衛星發射合同

據外媒報道,總部位於阿拉米達的太空發射初創公司Astra最近宣布,其有意通過跟SPAC的合並上市。該公司已獲得一份合同,它將代表NASA向太空運送六顆立方體衛星。Astra將從該機構獲得795萬美元作為履行合同的報酬。這將是Astra響應火箭能力的關鍵測試,其計劃進行三次發射任務,這一過程將歷時四個月,目前它的目標是2022年1月8日至7月31日之間的某個時間。 ...

NASA公布「毅力號」新史詩般火星全景圖:由142張照片組成

據外媒報道,NASA的「毅力號」探測車已經抵達火星有一周的時間。相信大家都已經看到了壯麗的着陸畫面,初步看到了探測車降落地的周圍環境,現在則是巨大的360度、高清全景圖,其展示了Jzero隕石坑。NASA於當地時間周三公布了這幅全景圖,並稱這幅圖像「揭示了遠處一個古老河流三角洲的火山口邊緣和懸崖表面。」 ...
NASA火星視頻之旅利用「毅力號」最靈活的攝像頭系統

NASA火星視頻之旅利用「毅力號」最靈活的攝像頭系統

據外媒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周四准備了一個必看的火星視頻之旅,利用「毅力號」的高科技Mastcam-Z機器人「眼睛」,讓人們對這顆紅色星球有了新的認識。這提供了一個360度全視角觀看火星的機會,讓人們了解剛着陸的火星車能看到什麼,以及為什麼科學家們渴望探索火星。 ...

再次受挫 NASA推遲SLS火箭第二次熱試車

2月25日,由於一個閥門工作不正常,NASA推遲了新型火箭太空發射系統(SLS)核心級的第二次熱試車。幾個月來,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工作人員一直在對SLS核心級開展試運轉。測試在位於密西西比州的NASA斯坦尼斯航天中心進行,全部完成後將送往佛羅里達州,在奧蘭多附近的NASA肯尼迪航天中心將阿爾特彌斯1號送入太空。 ...

NASA發布「毅力號」火星探測區域高清照

據外媒報道,現在,NASA的火星探測器已經安全抵達火星表面,真正的火星探索任務即將開始。最新的「毅力號」跟之前的探測器一樣應該期待在這顆紅色星球上擁有一段漫長且令人興奮的存在,但如果NASA想讓它實現探測火星上過去生命微弱跡象--如果它存在的話--的崇高目標的話那麼就必須保證自己在探索正確的區域。 ...
NASA分享「毅力號」拍攝的首張高清火星全景圖

NASA分享「毅力號」拍攝的首張高清火星全景圖

據外媒報道,周三,美國宇航局(NASA)公布了「毅力號」漫遊車在火星着陸地點拍攝的首張高清全景圖,讓公眾第一次正確地看到了新漫遊車將探索的火星表面。全景圖顯示了「毅力號」的Mastcam-Z儀器所感知的火星傑澤羅隕石坑,該儀器可以旋轉拍攝360度的全貌。 ...
NASA火星直升機達成重大里程碑:或很快就能起飛

NASA火星直升機達成重大里程碑:或很快就能起飛

據外媒報道,NASA的Mars 2020任務終於真正開始了,上周,「毅力號」在火星的Jezero隕石坑成功着陸。這對所有參與的人來說都是一項不朽的成就,對全世界的科學愛好者來說也是偉大的一天。這輛探測車自己本身就是這場表演中的明星,每個人都很興奮地看到它可以做什麼,但它並非是該任務中唯一的火星探索工具。 ...
NASA宣布將推遲SLS阿爾忒彌斯月球火箭的第二次熱火試驗

NASA宣布將推遲SLS阿爾忒彌斯月球火箭的第二次熱火試驗

據外媒CNET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希望盡快將美國宇航員重新送上月球。該機構的目標是在2021年晚些時候進行一次「阿爾忒彌斯一號」(Artemis I)無人繞月飛行任務,但首先它需要一枚能正常工作的月球火箭。該機構正在准備第二次嘗試其空間發射系統的關鍵熱火試驗。 ...

NASA發布「毅力號」拍攝的首張火星全景圖

據外媒報道,繼上周成功抵達火星後,NASA的「毅力號」探測車終於有機會喘口氣並好好欣賞一番這顆紅色星球了。當地時間周一,NASA公布了來自火星的新圖像和視頻,其中包括一幅壯觀的全景圖,其展示了探測器的新家Jezero隕石坑。 ...
火星上的聲音是怎樣的?NASA分享毅力號捕捉的音頻和360度全景圖

火星上的聲音是怎樣的?NASA分享毅力號捕捉的音頻和360度全景圖

美國宇航局(NASA)分享了從「毅力號」在火星上的最早時刻捕捉到的聲音,這是周末從紅色星球上下載的大量照片和音頻的一部分。這是剛登陸的火星車開始小心翼翼地展開其科學儀器和相機,並開始工作時的第一批信息數據。 ...
NASA公布記錄「毅力號」火星着陸過程的視頻

NASA公布記錄「毅力號」火星着陸過程的視頻

據外媒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披露了 「毅力號」探測器在火星表面成功着陸的視頻,「如何登陸火星 」(How to Land on Mars)包括上周晚些時候戲劇性的觸地畫面,這是前所未見的。這是多年計劃和從地球到紅色星球7個月旅程的結束,很多事情都可能出錯。 ...
NASA將發布「毅力號」探測器着陸的「首個」視頻片段

NASA將發布「毅力號」探測器着陸的「首個」視頻片段

據外媒CNET報道,美國宇航局(NASA)的「毅力號」探測器已在火星表面安全着陸,准備勘察它的新家園,尋找過去生命的跡象。我們已經從它的下降和着陸的驚人圖像中看到了它早期勞動的成果。現在,NASA正在預告發布「毅力號」探測器着陸的視頻片段,並打出了 「前所未有的火星之旅!」的標語,這引起了廣泛的討論。 ...

網傳「26秒珍貴火星視頻」系合成 NASA還未公布毅力號傳輸視頻

2月21日消息,美國NASA「毅力號」火星探測器已成功降落在火星表面,成為NASA第5個成功登陸的火星車。美國航天局表示,「毅力」號成功完成火星着陸,但其探索火星的任務才剛剛開始。未來數周「毅力」號將進行一系列測試,隨後開始對耶澤羅隕石坑長達兩年的探測任務。 ...
NASA JPL公布「毅力號」直升機最新狀態報告

NASA JPL公布「毅力號」直升機最新狀態報告

據外媒報道,位於南加州的NASA噴氣推進實驗室(JPL)的任務控制人員已經收到了來自「毅力號」上Ingenuity Mars Helicopter的第一份狀態報告。據悉,這架直升機於2021年2月18日隨「毅力號」降落在Jezero火山口。 ...
NASA代理局長:2024年月球着陸計劃不再是一個「現實的」目標

NASA代理局長:2024年月球着陸計劃不再是一個「現實的」目標

據外媒Arstechnica報道,NASA代理局長Steve Jurczyk於當地時間周三晚上表示,2024年之前人類登月的目標似乎不再可行。「由於過去兩年的撥款並沒有提供足夠的資金以實現2024年的登月目標,2024年的登月目標可能不再是一個現實的目標,」Jurczyk告訴Ars,「有鑒於此,我們正在審查該計劃以尋找最有效的前進路徑。」 ...
NASA毅力號成功着陸火星 它會在哪里尋找火星生命?

NASA毅力號成功着陸火星 它會在哪里尋找火星生命?

2021年2月19日凌晨, 本屆火星賽季第三位出發的選手,NASA毅力號探測器(也叫Mars 2020)順利踏上火星這顆紅色星球。八年前將好奇號送上火星的空中吊車黑科技,再次在火星上空上演。作為好奇號火星車的進階版,毅力號延續了好奇號的使命,繼續尋找火星上可能的水和生命痕跡。 ...
NASA分享新圖像  展現「毅力號」經歷的「恐怖七分鍾」

NASA分享新圖像 展現「毅力號」經歷的「恐怖七分鍾」

據外媒報道,「毅力號」火星車昨天安全着陸,但只是在穿越大氣層高速下降時進行了一系列復雜的操作,這被團隊稱為「恐怖七分鍾」。美國宇航局(NASA)剛剛分享了一張圖片,展現當火星車從「噴氣背包」上吊在火星地貌之上時,這種恐怖就容易理解多了。 ...
隨着「毅力號」的成功着陸  NASA現已將一架直升機帶上火星

隨着「毅力號」的成功着陸 NASA現已將一架直升機帶上火星

據外媒報道,經過短暫而戲劇性的下降後,NASA的「毅力號」火星車已成功登陸火星,使該航天局又多了一套探索紅色星球的儀器。正如NASA此前透露的那樣,「毅力號」攜帶的是一台實驗性的首創機器。而Ingenuity是人類在另一個星球上的唯一一架直升飛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