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QLC快閃記憶體

Tag: QLC快閃記憶體

西數對PLC快閃記憶體SSD硬碟悲觀:再等4年才有可能問世

NAND快閃記憶體已經從SLC、MLC發展到現在的TLC、QLC快閃記憶體為主的局面,由於技術原理不同,TLC、QLC的性能、壽命及可靠性都是在下滑的,未來還會有PLC快閃記憶體,不過它可能是最不受歡迎的快閃記憶體了。 由於PLC快閃記憶體能夠存儲5個電位,容量比QLC快閃記憶體還要再高出25%,所以幾大快閃記憶體廠商都在積極研發PLC快閃記憶體,但是P/E壽命估計會下降到百位數水平,比如500次以內。 從消費者角度來看,大家並不喜歡PLC快閃記憶體,好消息是業界對PLC快閃記憶體的問世時間也變得保守了,西數預計從QLC到PLC快閃記憶體的過程會變慢,至少2025年之前沒戲,也就是說還要再等4年。 西數認為,PLC快閃記憶體硬碟上市很重要一點還得依賴下一代的SSD主控晶片,由於PLC需要更強的糾錯能力,那主控晶片性能也要更強大,現在使用的ARM Cortex-R8內核跟不上了。 ,支持了64位指令集,最多支持8核心,還支持完整的Linux運行,DRAM緩存容量提升到1TB。 然而R82內核的新一代SSD主控要到2023年到2024年才能問世,而且首發主要用於高性能伺服器、數據中心市場,不會很快就搭配PLC快閃記憶體,所以PLC硬碟還得等。 對玩家來說,PLC玩幾年上市倒不是壞事了,一方面廠商可以繼續優化PLC快閃記憶體及主控的能力,另一方面大家也不用這麼急著就為PLC快閃記憶體糾結了。 來源:快科技

三星全球首發ZNS SSD硬碟:TLC/QLC快閃記憶體4倍延壽

三星公司日前宣布,全球首發ZNS技術的企業級硬碟PM731a系列,容量2TB、4TB,數據壽命號稱延長4倍,但具體的TBW數據沒公布。 PM731a系列硬碟主要特色就是ZNS分區技術,全稱是Zoned Namespace(分區命名空間),它提升SSD硬碟壽命的方式跟以往的技術不同,ZNS可以將SSD的寫入過程進行分組,儲存在SSD內部獨立的空間,這樣很多隨機操作也可以當做順序寫入,減少了SSD的WAF放大係數。 WAF是影響SSD壽命的關鍵指標之一,這是NAND快閃記憶體獨特的寫入原理決定的,WAF越接近1越好(有數據壓縮的時候還可以小於1),但普通SSD使用的時候是大大超過1的,有的能達到3-4甚至更多,意味著你打算在SSD中寫入1GB數據,實際上寫入的數據量是3-4GB,會加速SSD死亡。 三星ZNS硬碟提升使用壽命就是靠ZNS技術接近1的WAF實現的,官方表示壽命能延長4倍,但三星沒有公布具體的TBW數據,畢竟具體延壽要看用戶的使用情況,順序寫入量越多,ZNS的效果就越不明顯。 三星也沒有公布PM731a硬碟的詳細規格,除了2TB、4TB容量之外,其他還有就是雙接口,基於三星128層堆棧的6代V-NAND快閃記憶體,支持NVMe。 至於快閃記憶體類型,三星沒確認是TLC快閃記憶體,但官方稱下一代ZNS硬碟會使用QLC快閃記憶體,那麼PM731a系列應該是TLC沒跑了。 三星ZNS SSD硬碟預計下半年量產,具體時間和價格就沒消息了,等到上市時再來看吧。 來源:快科技

QLC大勢所趨、PLC呼之欲出:英特爾NAND快閃記憶體為何這麼優秀?

2020年10月,英特爾宣布以90億美元的價格,將旗下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出售給SK海力士,震驚業界。 但事實上,與其說是出售,不如說換個方式獨立運營,英特爾並未放棄對於NAND快閃記憶體的投入,仍然持續推進相關產品和技術,去年12月就全球首發了144層堆疊的QLC,以及多款相關產品,涉及消費級、數據中心。 根據規劃,英特爾將在未來幾年內,逐步將NAND快閃記憶體、SSD固態盤的設計、製造、運營轉移到SK海力士旗下,其推動NAND技術創新和對全球客戶的承諾不會改變。 當然,英特爾NAND快閃記憶體不會面面俱到,主要還是關注數據中心領域,兼顧消費級客戶端。 為了讓大家更深入地了解英特爾NAND快閃記憶體技術優勢,堅定對其前景的信心,英特爾近日也特別分享了一些深度資料。 這張「金字塔」結構圖大家應該都很熟悉了,代表著英特爾對於存儲體系的理解,從塔尖到塔底,容量越來越大,延遲越來越高,相鄰級別的容量、性能差都在10倍左右,適合不同冷熱等級的存儲需求。 其中,NAND SSD固態存儲,位於傳統機械硬碟、磁帶冷存儲之上,傲騰SSD之下,是一種高效率的存儲方式。 順帶一提,英特爾傲騰業務並沒有出售。 作為快閃記憶體技術的領導者,英特爾在快閃記憶體技術研發上已有30多年的歷史,尤其是近幾年在QLC上持續發力,是全球第一家出貨數據中心、消費級QLC PCIe SSD的企業。 20世紀80年代中期,英特爾就開始進軍NOR快閃記憶體,最初的製造工藝還是1.5微米,2005年開始轉入應用更廣泛的NAND快閃記憶體,製造工藝起步於65nm,2D時代如今已達1xnm級別,SLC、MLC、TLC、QLC一路走下來,堆疊層數也從32層一直到了144層。 QLC之後就是PLC,每個單元可以保存5個比特的數據,共有多達32種狀態,如何保持數據穩定性、持久性面臨更大的挑戰。在這方面英特爾一直是非常積極的,極為看好其前景,但何時量產應用還沒有明確的時間表。 英特爾3D NAND技術與產品是為高密度、高可靠性而設計的,其中高密度來自不斷增加的3D堆疊層數和陣列下CMOS(CuA)結構設計,高可靠性來自於浮柵單元設計。 先說高密度。英特爾快閃記憶體一直走浮動柵極+陣列下CMOS結構的路線,相比於友商的替換柵極結構,或者說電荷擷取快閃記憶體結構(CTF),擁有更緊密、對稱的堆棧層,沒有額外單元開銷。 從對比結構圖可以看到,英特爾浮動柵極的Cell單元是均衡的,基本保持一致,更加緊湊,同時單元尺寸也更小,可以堆疊更多層數,而替換柵極會浪費一些空間,影響Cell單元的堆疊效率、密度。 陣列下CMOS,顧名思義就是將CMOS和周邊控制電路放在Cell單元陣列的下方,同樣有利於提高空間利用效率,當然堆疊層數增多之後,CMOS、Cell之間的聯系控制難度也會有所提高。 兩項設計結合,英特爾3D NAND的面存儲密度可以高出最多10%,繼而提高製造效率,每塊晶圓可以切割出更多容量,成本也能得到更好控制。 再說高可靠性。英特爾3D NAND快閃記憶體採用了成熟的垂直浮動柵極單元技術。不同的Cell單元之間是分離的,通過浮動柵極技術存儲電子路徑,好處就是單元與單元的干擾很小,對於漏電、數據保持也更有優勢。 每個單元的電子數量,相比2015年的2D MLC NAND增加了6倍左右,從而大大提高控制力,而龐大的電子數量可以更好地防禦漏電,減輕長時間後的數據丟失問題。 同時,英特爾利用離散電荷存儲節點,具備良好的編程/擦除閾值電壓窗口,可以有效保障存儲單元之間穩定的電荷隔離,以及完整的數據保留。 另外,英特爾幾十年來對於電子物理學有著深厚的研究和積累,已經非常熟練地掌握隧道氧化層工藝。 英特爾強調,半導體工藝中,最復雜的一環其實是刻蝕,因為對著快閃記憶體單元堆疊層數的增加、電子數量的增加,多層刻蝕就像挖一口深井,必須確保垂直下去,所有單元的一致性相當高,否則會造成不同單元性能差別明顯,整體快閃記憶體的密度、可靠性也就不復存在。 打個比方,這種操作就像是在艾菲爾鐵塔上扔下一顆實心球,落地後的偏差程度必須保持在厘米級,目前只有極少幾家可以做到。 SLC、MLC、TLC、QLC等快閃記憶體類型大家都很熟悉了,分別對應一個單元1個、2個、3個、4個比特,會分別形成2種、4種、8種、16種狀態,呈指數級增長。 這種變化會影響一個非常關鍵的指標,那就是讀取窗口,而隨著快閃記憶體單元比特、狀態的增加,讀取窗口越來越小,導致讀取准確性難度加大,一不小心就會分不清到底是1還是0,結果就反應在可靠性上。 看右側,在數據保留性能方面,對比FG浮動柵極、CTF電荷捕獲兩種結構,前者優勢更加明顯,從開始狀態到使用5年之後,電荷損失程度都更小,甚至是5年之後的電荷保留程度,都堪比CTF的最初狀態。 接下來的PLC快閃記憶體,每個單元要存儲5個比特,對應多達32狀態,讀取窗口進一步收窄,因此電荷損失的控制力度就更加至關重要,這也是英特爾快閃記憶體架構的優勢所在。 當然,時至今日很多人依然對QLC有很大的偏見,認為其壽命、可靠性過差,根本不堪大用。這個問題需要理性看待,就像當年大家都瞧不起TLC,現在則成了絕對主流。 由於天然屬性的緣故,QLC的壽命、可靠性指標確實是不如TLC,但這並不意味著它一無是處。 事實上,QLC並非要徹底取代TLC,至少短期內不是,它更適合讀取密集型應用,適合大區塊數據、順序數據操作,比如AI人工智慧、HPC高性能計算、雲存儲、大數據等等。 而在寫入密集型、讀寫混合型工作負載中,TLC自然是更佳選擇,二者是一種相輔相成的關系。 另一方面,QLC快閃記憶體的存儲密度、容量更大,可以大大節省存儲空間,比如使用英特爾QLC快閃記憶體、30.72TB最大容量的D5-P5316 SSD,在1U伺服器內就可以輕松做到1PB的總容量,而如果使用傳統16TB硬碟,則需要三個2U機架空間。 在全力推進QLC的同時,英特爾也會持續堅持TLC,第三季度就會發布新的144層堆疊TLC SSD,企業級的D3-S4520、D3-S4620。 總的來說,英特爾雖然將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賣給了SK海力士,但這只是交易層面的,不會影響技術、產品層面。 未來,新公司承諾將持續在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上大力投入,保持領先地位,其快閃記憶體產品的用戶、客戶也不必有任何憂慮。這一點,從近半年來不斷分享快閃記憶體技術、持續發布快閃記憶體產品,也可見一斑。 基於英特爾30多年來在快閃記憶體上的投入和積累,同時聯合SK海力士高超的快閃記憶體技術實力,強強聯合的前景也更值得期待。 至於快閃記憶體類型之爭,其實也可以更淡然一些。SLC早已成為江湖傳說,MLC只偏安在工業等特殊領域存在,TLC是當下絕對的主流,QLC的地位會越來越高,PLC也是呼之欲出。 結構屬性決定了快閃記憶體類型演化的同時,可靠性、壽命會有相對削弱,但一方面容量越來越大、單位成本越來越低,這是必然的方向,另一方面輔以各種架構、技術優化,別說滿足日常消費級需求,用在數據中心里也不是什麼事(當然也要看具體的工作負載,非要讓QLC大規模隨機寫入自然是強人所難)。 來源:快科技

SLC不死 旺宏19nm SLC快閃記憶體良率極佳:已開始驗證

做為最早問世的快閃記憶體類型,SLC快閃記憶體在性能、可靠性上是最佳的,P/E擦寫次數在1萬到10萬次之間,遠超MLC、TLC、QLC快閃記憶體。 不過SLC快閃記憶體成本也是最高的,而且容量也不如其他的快閃記憶體類型,所以近年來應用市場越來越狹窄,主流市場已經銷聲匿跡,生產廠商也越來越少。 旺宏電子日前透露,該公司研發的19nm SLC快閃記憶體進展順利,良率極佳,新產品新應用已經進入驗證階段。 旺宏表示,他們的SLC快閃記憶體率先實現了在主晶片處理ECC的創新主張,已成為最佳品質及成本效率典範;19nm SLC NAND也取得 NAND 重要成本優勢,全面進入業界領先製程。 不過旺宏電子並沒有透露SLC快閃記憶體的具體規格及產品信息。 除了SLC快閃記憶體,旺宏也在研發3D快閃記憶體,48層堆棧的3D快閃記憶體已經完成研發,很快會量產,後續則會沖刺192層3D快閃記憶體。 來源:快科技

東芝、西數最先進的快閃記憶體工廠Fab 6啟用,96層堆棧/QLC快閃記憶體提速

在全球NAND快閃記憶體市場上,三星份額第一,第二、第三則是東芝及西數,這兩家還是合作研發、生產NAND快閃記憶體的,盡管去年東芝出售快閃記憶體業務期間雙方一度劍拔弩張,還打起了官司,不過兩家公司並沒有分手。今天東芝、西數一起宣布他們位於日本四日市三重縣的Fab 6工廠正式啟用,配套的快閃記憶體研發中心今年3月份已經運轉了,新的研發及生產中心重點就是96層堆棧3D NAND快閃記憶體,QLC快閃記憶體也將是重點,該工廠投產意味著東芝/西數的3D快閃記憶體產能進一步提速。 東芝西數在全球NAND市場上的份額合計超過40%,而主要生產基地就在日本,東芝2017年2月份宣布在日本四日市建設新的快閃記憶體晶圓廠Fab 6,總投資5000億日元,折合約45億美元。在這起投資中,收購了閃迪公司的西數公司盡管與東芝公司因為NAND業務出售一事鬧的不開心,但雙方在晶圓廠投資上並沒有撕破臉,而這次新工廠落成也意味著兩家公司早就相逢一笑泯恩仇了。 除了Fab 6晶圓廠之外,東芝、西數還在工廠附近建設了新的NAND快閃記憶體研發中心,今年3月份已經投入運營了。 東芝、西數的Fab 6工廠本月初就已經開始生產3D NAND快閃記憶體了,重點就是新一代的BiCS 4技術96層堆棧3D快閃記憶體,其中有TLC類型的快閃記憶體,但新一代的QLC快閃記憶體無疑也是Fab 6工廠的重點,在這方面,東芝/西數選擇的BiCS技術路線跟其他家的NAND快閃記憶體都不同,一直以來容量密度都是業界最好水平之一,這次的QLC快閃記憶體核心容量是1.33Tb,比之前美光、英特爾公布的1Tb核心大了33%。 基於1.33Tb核心的QLC快閃記憶體,東芝已經開發出了16核心的單晶片快閃記憶體,一顆快閃記憶體的容量就有2.66TB,大家還記得東芝之前發布的RC100系列硬碟嗎,它使用的就是單晶片封裝,一顆快閃記憶體最大容量才480GB,現在QLC快閃記憶體的幫助下單晶片封裝實現了2.66TB的容量,是之前的5倍多。 東芝、西數的QLC快閃記憶體今年下半年已經陸續出樣,年底可能會有QLC硬碟商業化,不過大規模量產及上市還要等到2019年。 ...

三星量產第五代V-NAND快閃記憶體:90層堆棧,QLC快閃記憶體在路上

2018年各大NAND廠商都已經大規模量產了64層堆棧的3D NAND快閃記憶體,以TLC快閃記憶體為主,下一代快閃記憶體的堆棧層數要繼續提升50%達到96層級別。三星今天宣布量產第五代V-NAND快閃記憶體,業界首發Toggle DDR 4.0接口,速率達到了1.4Gbps,堆棧層數超過90層。此外,三星還准備推出1Tb核心容量以及QLC結構的V-NAND快閃記憶體。 三星的V-NAND是3D NAND快閃記憶體中的一種,目前主力生產的是第四代V-NAND,堆棧層數64層,現在量產的是第五代V-NAND快閃記憶體,核心容量256Gb並不算高,但是各項指標很強大,它首發支持Toggle DDR 4.0接口,傳輸速度達到了1.4Gbps,相比64層堆棧的V-NAND快閃記憶體提升了40%。 第五代V-NAND快閃記憶體的性能、功耗也進一步優化,工作電壓從1.8V降至1.2V,同時寫入速度也是目前最快的,只有500us,比上一代快閃記憶體提升了30%,讀取信號的響應時間也縮短到了50us。 三星的第五代V-NAND快閃記憶體內部堆棧了超過90層CTF Cell單元,是目前堆棧層數最高的,這些存儲單元通過微通道孔洞連接,每個孔洞只有幾百納米寬,總計包含超過850億個CTF單元,每個單元可以存儲三位數據(這是TLC快閃記憶體)。 此外,第五代V-NAND快閃記憶體在製造工藝上也做了優化,製造生產效率提升了30%,先進的工藝使得每個快閃記憶體單元的高度降低了20%,減少了單位之間的竄擾,提高了數據處理的效率。 除了第五代V-NAND快閃記憶體之外,三星還在擴展V-NAND快閃記憶體,准備推出核心容量高達1Tb的NAND快閃記憶體及QLC類型的快閃記憶體,繼續推動下一代快閃記憶體發展。 三星目前正在加大第五代V-NAND快閃記憶體的量產,以便滿足高密度存儲領域——超算、企業伺服器及移動市場的需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