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Tags Watership Down

Tag: Watership Down

《Advance of Z》:折翼的毀滅天使

UC 0088年5月,格里普斯戰爭剛剛結束不久,針對泰坦斯的勢力的清算正在地球聯邦軍中全面展開。一系列前泰坦斯成員因為各種戰爭罪行和違反軍紀行為而被送上了軍事法庭。其中,前T3部隊MS測試駕駛員Eliard Hunter作為泰坦斯成員也在被清算的行列之中。 聯邦軍法務局為其羅列的主要罪名一共有四條: 參與30號殖民地事件;MS測試飛行中的危險行為;在格里普斯衛星炮爭奪戰中臨陣脫逃;在上述臨陣脫逃之際擅自破壞了新型兵器。 其中第四條罪狀中涉及的新型兵器就是TR計劃的最終成果,在格里普斯戰爭末期倉促被交到T3部隊的TR-6原型機。 最初的目標機型 以RGM-79Q GM Quel為起點,經歷忒修斯之船式的不斷進化疊代後,作為最終版本TR-1的Hazel Owsla成為了一架能與各種強化裝備對接,具備強大擴展性的MS。在該機上獲得的數據除了直接促成次世代量產機的誕生,也成為TR計劃開發最終目標機型的基礎。 搭載了完成形態的萬能換裝系統並導入全新可動框架技術後,便是TR計劃最初的目標MS:RX-123 Gundam TR-S 。 Hazel這一名稱暗示了該機是Gundam TR-1的再設計產物。而Hrair在小說《Watership Down》的兔子語言中則有「很多,無法計量的數字」這樣的含義。而這一命名也足以體現設計人員對該機的期待。 而正如TR項目的目標一樣,Hazel Hrair除了是預定的決戰兵器Inle核心,同時也能連接各種強化部件應對各種作戰場景。 最先完成的兩架TR-S及其強化裝備便是以相互配合作戰為目標進行設計。TR-S 以其火力負責主攻,而TR-S 以搭載的裝備擊落各種來襲彈藥,並對進入近身距離的敵方MS進行攔截。 不過相當成功的萬能換裝系統研發為整個TR計劃帶來了新的變數。 正如一年戰爭末期吉翁軍面臨的情況一樣,地球聯邦軍各個MS研發設施在數年各自為政的開發管理模式下,誕生了各種部件無法互換且生產性堪憂的試驗型MS。而在格里普斯戰爭規模越發失控的現實下,這些試驗機幾乎悉數被泰坦斯收入麾下並投入實戰,造成了泰坦斯MS機隊越發嚴重的型號混亂問題。 正如一年戰爭時期吉翁軍的「統合整備計劃」一樣,為了解決這只會越來越嚴重的問題,泰坦斯高層開始了「機種統合計劃」。通過萬能化換裝系統更換強化零件的形式,一種新型MS能夠替換現存的所有機型,將現存MS機隊統一為一種MS型號與各種強化部件的組合。 對於本就大量應用萬能化換裝系統的TR計劃而言,無疑是最適合研發符合要求MS的項目。不過原定的目標機TR-S顯然沒有考慮過「機種統合計劃」能夠替代各種機型的要求,因此TR計劃的發展重心轉向了考慮「統合整備計劃」要求的TR-6項目。而TR-S項目除了生產了少量原型機外,便只有TR-S設計簡化後的量產機RMS-154投入量產。 兔族的暴君——TR-6 作為TR計劃的最終成果,TR-6可以說是個相當特別的項目。不同於傳統的MS研發項目,TR-6項目的最終成果「Gundam TR-6」並非單指某型MS,而是一套完整的作戰系統。而是以核心MS以及緊急逃生艙Primrose II為核心的一系列武器裝備系統。 通過萬能化換裝系統連接,理論上能衍生出無數種換裝樣式,進而滿足該機無論在各種戰場都能發揮出最高性能的目標要求。 在這樣的運用原理下,「Gundam TR-6」並不存在固定的形態,即使安裝某種強化裝備出擊後依舊能通過萬能化換裝系統隨時更換其他強化部件改變樣式。當然,實際配備到部隊還是需要相對固定的附加裝備規格作為標準。而所有的換裝形態視技術狀態分為了7大類: 基礎核心;即存機型的替代機型;使用特殊裝備的後繼機型;支援戰機系統;超重裝備形態;巨神化換裝;最終形態。 而作為TR-6一切形態核心的的便是安裝了標準部件狀態的RX-124 Gundam TR-6 。這是一架壓縮尺寸並最輕量化裝甲設計的15米級MS。作為核心MS的TR-6 為換裝設計了完善的連接結構,不但擁有核心的鼓形框架結構,還能通過折疊四肢來連接各種部件。 正如TR計劃的傳統,這架核心MS的代號「Wondwart(治傷草)」也來自小說《Watership Down》。小說中,Wondwart是另一個兔群Efrafa的首領,也是本書最大反派,擁有著強大戰鬥力且極其狡猾。在最後,Wondwart獨自與農場來的獵犬戰鬥後不知所蹤。 TR-6 的上半身軀干主要由一架折疊後的Primrose...

《高達Z》外傳《Advance of Z》:通向銀雷之路

TR項目的目標是研發一台高度泛用的核心MS,並通過萬能化換裝系統來對接各種強化部件,以實現能在各種作戰場景發揮最大作戰能力的萬能機型這一最終目標。 而對於整TR計劃而言,TR-1 Hazel完成了對核心MS概念本身的研發測試工作。為整個TR計劃確立了一個堅實的基礎。而面向其他任務的各種強化機型、強化裝備開發也在TR計劃的統一規劃下展開。 閃耀天際的重炮——TR-2 即使有E-Cap技術加持,MEGA粒子炮系統的實際威力依舊受到MEGA粒子炮本身體積相當程度的限制。雖然初代投入實戰使用的光束步槍被稱為擁有「艦炮級的威力」,不過就實際情況而言,MS用光束步槍在射程與威力方面都難以超越體積更大的艦炮。這一略顯夸張的評價出現,主要原因相當程度是因為一線作戰人員首次遭遇光束步槍後的震撼。 不過隨著光束武器技術不斷發展,MS上搭載艦炮級火力的光束武器的嘗試也越來越多。一年戰爭的雙方除了研發各種以MS用炮台形式出現的大型MEGA粒子炮系統,還在RX-78-4上搭載了大型MEGA粒子炮系統。 作為緊接TR-1後開始的第一個TR計劃子項目,TR-2項目的主要目標是開發可由MS使用的長距離大威力光束武器。在追求極限化的火力這一動力驅使下,最終進入測試的TR-2某種意義上也是一年戰爭時期機動炮台設計的延續與發展。 TR-2原型機的編號為YRMS-106+BL-85X,表明該機是由兩個部分組合成的武器系統。登陸的命名則為BI-ZACK TR-2 。 和其他TR項目命名一樣,「Bigwig」這一名稱也是出自小說《Watership Down》,是和主角Hazel一起出逃的原兔群精英,以頭上的一撮長毛與驍勇善戰聞名。這一名稱用來命名一門幾乎無堅不摧的重炮可以說相當巧妙。 TR-2項目選擇已經在T3部隊進行過其他測試項目的YRMS-106作為核心機體。選擇該機的理由一方面是因為該機搭載的主核融爐是全新的大功率型號,能滿足該項目的輸出功率要求。另一方面,該機上下各種掛載點與外露的動力管線結構設計對於改裝而言更為有利,便於連接各種外部設備。 作為母體的YRMS-106本體改造有限,主要修改集中在上半身結構。其中左肩護甲的撞釘卸除後用於提供額外連接點,而右側除了卸除肩部護盾結構外,胸部也進行了大幅修改以安裝與BL-85X連接的動力管線。 光束炮以框架形式固定在YRMS-106右肩,並通過動力管線與機體連接。同時左肩的掛載點則會與固定臂連接和右側的固定框架一起將該火炮固定在機體上。 這門光束炮以遠距離炮擊為目的進行開發,因此安裝了遠距離的高精度雷射測距系統與光學鏡頭。同時採用長形炮管的雙重收束環來獲得更佳的射程與威力。 這種巨炮由MS大小的機體使用時,除了需要冷卻結構,MS本身的核融爐功率也不足以完全滿足該武器的使用。因此TR-2 背部安裝了額外的核融合爐,通過數條動力管連接炮身提供額外供能。而這台核融合爐的控制與散熱結構其實就是另一架YRMS-106的上半身軀干,這也是該機Bi-Zack名稱的由來。 安裝全套裝備後,全機重量會相當可觀。因此TR-2在腳部安裝了內置發電機與燃料槽的推進器組件來為全機提供推力。 除了推進器外,TR-2 的腿部組件還搭載了起落架與爪狀結構用於機體的著艦與起降。雖然體積不小的爪狀結構理論上能夠進行一定的格鬥戰動作,不過指望該機以超長的體型進行近戰格鬥顯然是做夢。因此在遭遇近身戰鬥的緊急情況下,分離MS部分進行應對幾乎是唯一選擇。 對於靈活性欠佳的該機而言,護盾的防護至關重要。作為主要防禦手段,TR-2 會安裝兩面專用的大型十字形護盾。一面護盾會安裝在右肩,另一面護盾則會安裝在炮身前方。這樣的護盾設計使得TR-2 在折疊炮身的攜行狀態下,兩側都能得到有效防護。而進入射擊姿勢時,炮身上的護盾也能對正面的來襲火力進行有效防護。 對於泰坦斯的部隊成員而言,駕駛吉翁系技術為基礎的YRMS-106改裝機有著理性之外的抵觸情緒。而駕駛這台擁有超長炮身的試驗機也並非輕松差事,長炮身與長機體帶來的重量分布很明顯影響了機體的動作性,使得駕駛員需要時刻注意機體的姿態控制。 不過該機在實戰測試中確實展現了超乎尋常的長距離射擊能力,證明了這一設計的價值。除了反饋在了TR計劃的後續開發外,也衍生出了諸如超級MEGA粒子炮這樣的裝備。 UC 0085年7月,TR-2 替代之前作戰中受損的RGM-79SR位置,參與了T3部隊對巴斯克·歐姆所屬部隊的後方支援任務。實戰中,TR-2 以搭載的超長距離加農炮對出現的吉翁軍殘黨進行了威懾射擊,有效牽制了對方行動。 作戰後,T3部隊收到了巴克斯·歐姆的口頭感謝,這次作戰顯然獲得了成功。然而T3部隊成員所不知道的是,他們支援的作戰行動正是之後臭名昭著的「30號殖民衛星事件」。在泰坦斯的信息封鎖下,T3部隊成員直到格里普斯戰爭結束後才明白自己成了屠殺事件的幫凶。 盤旋戰場的巡邏者——TR-3 UC 0085年8月,恰逢Gundam TR-1一號機遭吉翁軍殘黨伏擊後,作為TR-3計劃基礎的NRX-044項目原型機送達T3部隊,隨後T3部隊對該機進行了全面的測試工作。根據TR計劃的命名規則,該機命名為NRX-044 Prototype Asshimar TR-3 。 「Kehaar」這一名稱在原著小說《Watership Down》中是一隻海鷗的名字。翅膀受傷的Kehaar被Hazel一行兔子救起,因此與兔子們結下了深厚友誼。之後Kehaar為兔子們提供了各種重要情報,並多次與兔子進行共同戰鬥。 NRX-044原型機最初的飛行和變形測試出於降低技術風險的考慮,放在了無重力且真空的宇宙環境進行,因此腿部和背包推進結構都是簡單的助推器。在無重力環境完成基本測試後,NRX-44原型機就會更換能在大氣層環境內使用的腿部與背包結構,以繼續作為大氣內環境下的空中截擊機進行發展。 不過即使是簡單的推進器結構也足以滿足該機無重力環境下的性能要求。因此TR項目接收NRX-044原型機後,該機無重力環境下的測試樣式作為TR-3項目的宇宙戰樣式原型進行了進一步測試與發展。還以該機的宇宙戰樣式為基礎,設計了各種強化改進型。 而T3部隊配備的TR-3 在完成宇宙環境的測試後就改裝成大氣圈內作戰樣式,並送往地面的地球聯邦軍基地進行測試。 大氣圈內作戰樣式下的該機登陸名稱雖然依舊是Prototype Asshimar TR-3...

《Advance of Z》:沃特希普荒原的領導者

隨著UC 0083年11月23日,地球聯邦軍軍事法庭相關責任審判完畢。對一年戰爭後整個地球聯邦局勢產生深遠影響的迪拉茲之亂事件基本畫上了句號。 以這一事件為契機,由賈米托夫·海曼提案的特殊部隊泰坦斯在UC 0084年12月4日正式成立。掌握了諸多特權的泰坦斯隨後也開始了一系列新型裝備的研發。 從GM到Gundam 泰坦斯測試部隊(Titans Test Team)簡稱T3部隊。其駐扎地位於金平島,是泰坦斯為了進行新型裝備開發與測試而組建的部隊。 作為泰坦斯的測試部隊,T3部隊負責對泰坦斯裝備的各種實驗型裝備進行測試工作。如有必要,還會將測試中的機型直接投入實戰,以在實戰中收集數據。 考慮到泰坦斯擁有的諸多特權,T3部隊進行測試的裝備幾乎涵蓋了同期地球聯邦軍MS方面所有相關的新型裝備。而T3部隊的母艦也是一艘同期最為新銳的亞歷山大級巡洋艦Aswan號。 而除了通用的測試項目,T3部隊最重要的項目便是神秘的「TR項目」研發測試工作。 考慮是由測試部隊負責的項目,「TR」這一縮寫最容易聯想到的便是「Trial(試驗)」。然而該項目的真正身份卻是泰坦斯的次世代主力MS開發計劃。顯然TR這一編號體系的真正含義並不會止步於僅僅給試驗裝備進行編號的程度。 對於奉行精英主義的泰坦斯而言,其真正直屬的精銳部隊總數有限但也有一定規模。因此其最需要的MS並非數量龐大但性能平平的量產機型。而性能突出,但無法進行小批量生產的超高成本旗艦級機型也並非最優解。而且考慮到泰坦斯還需要同時應對多種環境下的多種類型任務,能夠在各種作戰任務與作戰環境中都能發揮最大戰鬥力的萬能機型才是理想裝備。 過去的各種MS中,只有傳奇的RX-78-2/3在某種程度上達成過萬能機這一目標。但是在MS技術飛速發展的UC 0080年代中期,以單一MS達成萬能機目標的難度反而明顯提升——顯然,即使是UC 0080年代最新銳的旗艦機,其性能和同期量產機型間也難以再重現如RX-78-2對MS-06的優勢。如何保證一種機型在多種環境下的戰鬥力就成為一個需要更多努力的問題。 而TR計劃則嘗試通過換裝設計來真正達成萬能機型這一目標,即通過在一台高度泛用的核心MS基礎上通過換裝各種強化部件來獲得一種能夠在各種作戰場景發揮最大作戰能力的萬能機種。「TR」除了「Trial」的含義外,更重要含義是「TranceR(萬能換裝)」。 除了這些明面上的目的外,TR計劃還存在一個更神秘的名為「Tri-Stella」的真正目的。考慮TR計劃開發中甚至提出了能夠進行行星際級航行的裝備方案。顯然這一計劃的真正目標並不只是開發作戰兵器。 由於創作者藤岡老師那糟糕的身體狀況,以及《AOZ3》半死不活的連載狀態,這一謎團得到完全解開只怕又是個有生之年了。 對於地球聯邦軍而言,其自從一年戰爭以來就形成了對「Gundam」近似精神圖騰般的依賴。而對於泰坦斯而言,除了高層考量的政治要素,一線部隊人員對於Gundam的依賴也同樣沒能免俗。因此各個泰坦斯所屬的MS研發機構都在進行各種Gundam系機體的開發計劃,而目標直指泰坦斯主力MS的TR計劃也選擇以一型Gundam系機體為目標展開。 由於GP(Gundam Projecet)計劃涉及了搭載核武器的丑聞,UC 0084年3月10日,整個計劃從官方記錄中抹除。新銳Gundam系MS的官方記錄被抹除,使得整個地球聯邦軍明面上的最為新銳的MS成了RGM-79N以及由該機衍生而來的RGM-79Q。而在整個TR項目正式開始前,就有在RGM-79Q基礎上換裝Gundam系頭部的改造案例,而TR計劃最初的原型機也以RGM-79Q為基礎進行改裝。 基於RGM-79Q大幅改裝後,TR計劃第一架登錄名為Gundam的原型機Gundam TR-1 根據地球聯邦軍戰後的編號規范,以金平島基地第一架試驗型MS的排序,確定編號為RX-121。 雖然是武器開發計劃,TR計劃的機體命名卻頗為浪漫。計劃所有相關機體命名都來自理察·亞當斯所著的奇幻小說《沃特希普荒原》(Watership Down)。作為整個計劃起點的RX-121,其命名HAZEL就是該小說主角:一隻名為Hazel(榛子)的兔子。 因為這一緣故,負責TR原型機測試的T3部隊黑瀨小隊的隊徽也是一隻和泰坦斯整體嚴肅軍事精英風格頗為不同的白色兔子,冰冷的MS因此帶上了一層浪漫氣息。 以RGM-79Q為基礎,RX-121針對換裝裝備試驗這一主要目標進行了大幅修改。其中外觀變化最為明顯的部分包括頭部、背包與膝蓋三個部分。同時後裙甲等部位也進行了一定修改,安裝了額外的推進器。 在之前RGM-79Q試驗性裝備的Gundam式頭部基礎上,RX-121裝備的Gundam式頭部進行了進一步改進。除了V字形天線與雙眼式傳感器這樣典型的Gundam式設計外,RX-121位於頭頂冠狀部分的主傳感器換裝為了頗為不同尋常的樣式:主傳感器的鏡頭視野從前方一直通過頂部並延伸到後方。 由於頭部設備空間問題,頭部沒有安裝聯邦系MS常見的60mm火神炮。不過必要情況下,RX-121頭部可以安裝外掛式的火神炮莢艙。相同的火神炮莢艙也配備在RX-178上。 而背包部分除了除了外觀結構大幅放大外,還在背包上方設計了大型的可動推進莢艙結構。莢艙部分設計了用於掛載盾牌推進器的結構。而且整個可動推進莢艙可以根據機體安裝附加裝備需要,大幅改變角度與位置。根據運作環境不同,莢艙部分的推進器還可以選擇工作在熱核噴氣模式與熱核火箭模式。 同時莢艙內部搭載了全新的先進發電機即TR型發電機為全機提供額外供能。這種分布式的動力裝置設計為TR計劃安裝對接各種附加裝備帶來了更多便利。該機雖然主核融合爐功率依舊維持在1420kw水平,但是能毫無障礙的使用多種測試裝備。 為了適應追加附加裝備後的重量,RX-121對原本RGM-79Q的膝蓋部分結構進行了大幅修改。新增的腿部強化組件除了對小腿關節結構進行強化並對外部裝甲結構進行大型化設計外,還同時在膝蓋前後方都設計了大型的推進器。而為了進一步增強推力,後裙甲也設計了強化的推進器組。 雖然MS本體的性能相比RGM-79Q有較大幅度提升,不過RX-121的主要設計是圍繞著運用各種附加裝備展開的。單就RX-121本體而言,實際戰鬥能力提升有限,只有追加附加裝備後才是RX-121完整的作戰樣式。 其中最為傳統的是為該機追加全套附加裝甲並裝備一具盾牌推進器與XBR-M84a光束步槍的全裝甲形態。這一形態本質上就是一年戰爭時期的強化裝甲概念的繼承發展。 和一年戰爭時期那些通過外裝式強化裝甲模塊強化機體防護的MS一樣,外裝的附加裝甲雖然大幅強化了機體的防護能力,卻也因為增加的重量導致該機機動性能明顯下降。因此除了部分任務需求外,這種純粹的重裝甲化裝備並非最優解。 而除了附加裝甲外,RX-121最重要的附加裝備便是集推進器、燃料槽與護盾功能為一體的盾牌推進器(Shield Booster)。 盾牌推進器內部安裝了小型的核融合爐裝置,因此使用這一裝備並不會加重機體本身的動力源載荷。而且盾牌推進器設計了多種連接方式,除了以連接栓直接連接在MS結構上外,盾牌推進器上還設計了如普通盾牌一般的握持結構。MS可以如裝備普通盾牌一樣在手臂上攜帶這一裝備。而且需要時,MS可以隨時拋棄這一裝置,以最輕量化的形態進行作戰。 圍繞盾牌推進器這一強化裝備,設計人員為RX-121設計了另外兩種裝備樣式。其中在實戰中最常見的強襲形態雙臂各攜帶一具盾牌推進器,並且同時攜帶兩把XBR-M84a。 除了能為機體提供雙倍的護盾防護面積外,雙臂的盾牌推進器在MS機動時也能提供對稱的強化推力,且直接連接於手臂外側的盾牌推進器擁有相當出色的推力靈活性。而且RX-121在這一形態下會攜帶兩把光束步槍,擁有相當不錯的火力,可以說是攻防兼備的裝備系統。 而根據盾牌推進器的性能特點,繼續增加盾牌推進器搭載數量顯然是個非常自然的思路。綜合考慮機體上能夠搭載盾牌推進器的連接點,以及機體進行推力強化後對駕駛員的過載負荷上限。最終RX-121的高機動形態選擇以雙臂同時攜帶兩具盾牌推進器,並在背包的可動式推進莢艙上連接第三具盾牌推進器。 除了三具盾牌推進器外,該樣式還會安裝全裝甲形態相同的附加裝甲模塊。在高速移動時,三具盾牌推進器的推力方向會全部轉向背包推進器的相同方向,為機體提供強大的推力。而且在高速移動的同時,機體會處於三面盾牌結構與附加裝甲的包裹之下,擁有相當優秀的防護性能。雖然RX-121並非TMA/TMS,不過該機在高機動模式集中推進器推力方向的設計思路無疑反應在了之後相當多TMA/TMS的開發。 重生的HAZEL 作為測試部隊,T3部隊的主要任務是對測試裝備進行全面的性能測試,並將數據反饋回MS設計部門以進一步改進設計。不過以此時的整體局勢而言,遭遇吉翁軍殘黨襲擊並非罕見情況,更是不乏吉翁軍殘黨對地球聯邦軍基地周邊的攻擊行動。需要承擔基礎巡邏任務的測試部隊遭遇實戰就成為了不可避免的情況。 UC 0085年8月,T3部隊在金平島附近的暗礁宇域巡邏任務中遭遇了吉翁軍殘黨Stutzer隊伏擊。有心算無心的情況下,T3部隊遭遇嚴重損失。RX-121 Gundam TR-1在交戰中被打得面目全非。 被重創的RX-121隨後被回收並後送至金平島基地的MS工廠進行修復。而在大修中,該機順勢進行了全面的升級強化。最終,該機幾乎所有內部部件都根據反饋的測試資料進行了徹底的重新調整,機體輕量化的同時,推進系統的推力提升了10%左右。因此機動性獲得了相當程度提升。同時,該機還投入了同期各種最新銳技術,駕駛艙系統從傳統樣式修改為了全新的全周天顯示與線性座椅式駕駛艙。 除了MS本體的性能強化外,修復改進後的該機根據TR計劃的要求,在駕駛艙前緣和襠部都追加安裝了全新的多功能連接栓結構。由於整機設計已經有了較大變化,因此該機編號從RX-121改為RX-121-1,名稱也修改為Gundam TR-1 。完成大規模修改後的該機重新配備到Aswan號上進行實戰應用測試。 相比以附加裝備形式進行改裝的RX-121,Hazel Custom的改進部件與機體的融合程度更高。尤其腳部的強化部件更是大幅提升了小腿部分的推力。就機體本體而言,腿部結構提供的推力幾乎占了全機不含附加裝備情況下總推力的一半。 經過大改的Hazel Custom以最為輕裝的無附加裝備樣式進行基礎試飛測試,而實戰中相當常用的輕裝樣式則是只在背部裝備一具盾牌推進器。不過該機能夠毫無障礙的重現當初測試過的所有裝備樣式,如裝備三具盾牌推進器成為高機動形態。 從外觀而言,Hazel Custom相比修改前最明顯的變化便是胸口與胯部追加的連接栓結構。也正是因為全機上下追加的更多連接栓,Hazel Custom除了能以盾牌推進器裝置進行強化外,還能夠測試安裝方式更為復雜的試驗裝備。 其中胯部追加的多用途武器連接槽(Multipurpose Weapon Latch),外部由滑動式收納艙門保護。內部的連接栓結構除了能夠用於連接強化裝備,大部分情況下主要用於連接隱藏臂結構。 隱藏式機械臂除了能直接握持光束軍刀或光束步槍作戰,在RX-121-1上更重要的作用是用於輔助操作武器系統。尤其是輔助操作長度可觀的長刃光束步槍。 長刃光束步槍本質上是以XBR-M84a光束步槍為基礎,追加強化的長身管組件而來的裝備。新增的強化組件大幅強化了光束步槍的射程與射擊精度,使得以XBR-M84a光束步槍為基礎發展而來的該型武裝能夠勝任長距離狙擊任務。同時,長刃步槍還在身管下方安裝了電熱刀刃組件以在近身戰中直接進行近戰攻擊。 為了充分發揮長刃步槍的射程,RX-121-1還測試了全新的高性能傳感器部件。裝備這一部件時,整個前額直至眼部都會被帽檐式的高性能傳感器組件占據。而RX-121-1原本的V字形天線則會折疊收納。 該組件內部包含高性能光學鏡頭與處理系統。和RGM-79SP或RGM-79SR的頭部設計類似,高性能傳感器組件在長距離射擊時會展開內部結構遮住雙眼式傳感器,同時內部的大口徑光學傳感器露出負責長距離探測。 最初該機塗裝依舊是白色為主的測試機用塗裝。不過隨著格里普斯戰爭全面爆發,T3部隊也正式轉為實戰部隊。T3部隊同期裝備的兩機RX-121系列機體塗裝在之後統一為了典型泰坦斯風格的藍黑塗裝。 轉為實戰部隊後,T3部隊除了依舊承擔裝備測試任務,開始更多承擔各種重要的作戰任務。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