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泡無泡,看清楚在釣,水面上的這些跡象,一大波魚群即將襲來

有泡無泡,看清楚在釣,水面上的這些跡象,一大波魚群即將襲來

釣魚這個事,是經歷越豐富,經驗越豐富,菜鳥們還在琢磨調四釣二還是調平釣二,老鳥們已經開始觀天象、看水情來判斷魚情了。

雖然不同的段位,有不同的技巧是常事,但是不得不說,老鳥們之所以經驗更豐富,完全是用實戰的經驗堆起來的。

對新手來說,能釣到魚,就是樂趣,能釣到大魚,就是大樂趣。對老鳥們來說,釣到魚固然好,能驗證自己的經驗,才是真正的大樂趣。

有泡無泡,看清楚在釣,水面上的這些跡象,一大波魚群即將襲來

新手釣魚,最困難的是不知道什麼樣的調釣才能釣到魚,老鳥釣魚,最糾結的是水面下到底有沒有魚,別看老鳥們動輒吹牛逼,什麼藥酒,什麼窩料,什麼配方,其實野釣,還是得靠招子,招子亮,自然能通過魚花、魚泡大致判斷魚情,招子不亮,那釣魚就只能靠懵了。

什麼是魚花、魚泡呢?就是魚群游過,水面上會有波浪、波紋、氣泡等非常明顯的跡象,不同的魚種、不同規模的魚群,魚花、魚泡的跡象是完全不一樣的。

當然,要真說所有的淡水魚,都能通過觀察魚泡、魚花就能看出來,這也純屬扯淡,但是常釣的鯽鯉草,還是能夠分辨一二的,而辨識技巧,其實並不難。

有泡無泡,看清楚在釣,水面上的這些跡象,一大波魚群即將襲來

一、鯽魚

鯽魚的體型不大,所以換氣時吐出的氣泡,在淺水區,也就是2米以內的水深,還是比較明顯的,超過2~3米,除非是大規模的鯽魚群,是很難憑肉眼就觀察出來的。

鯽魚換氣時,一次也就吐出1~2個魚泡,氣泡的體積很小,但是,氣泡浮到水面破裂之後,會馬上炸開,形成類似雨滴砸落水面的波紋。

因為鯽魚的魚泡很小,所以波紋的區域很小,如果某一段水域,水面突然有類似下雨一樣,接二連三的波紋,幅度不大,但是整體的範圍很大,那肯定是鯽魚群游過。

有泡無泡,看清楚在釣,水面上的這些跡象,一大波魚群即將襲來

二、鯉魚

鯉魚的個頭較大,未成年鯉魚,還會群居群棲,但是成年後的鯉魚,則多是單獨行動,而鯉魚的進食習慣,是水底拱食。

所以,鯉魚在水底換氣,往往伴隨著進食同步進行的。水底的腐泥被拱開之後,腐敗氣體和鯉魚換氣的氣泡一同上浮。

其表現為同時上浮一大一小兩個氣泡,而且會有節奏地連續出現,因為兩個氣泡同時上浮、破裂。

所以,如果是水面同時出現兩個大小不等,有規則的每隔一段距離就出現兩個大小不等的波紋,那一定是鯉魚在水底拱食。

魚泡的體積越大,鯉魚的體積越大,魚泡的體積越小,鯉魚的體積越小。個頭特別大的鯉魚,因為拱食的力度比較大,甚至會拱出一簇一簇的氣泡,不過這種情況非常少見。

有泡無泡,看清楚在釣,水面上的這些跡象,一大波魚群即將襲來

三、草魚

草魚的魚泡比較少見,因為草魚的進食頻率非常高,又多在草叢附近進食,所以魚泡上浮,往往會吸附在草叢的莖葉上,即便草魚的魚泡破裂,也很難看出來。

但是,因為草魚的個頭普遍較大,即便是小草魚,換氣後的氣泡,體積也不算小,所以上浮的氣泡,往往不會馬上破裂,而是在水中漂浮一段距離。

一旦水面上有漂浮的水泡,基本上都可以確定有草魚在附近出沒,氣泡的體積越大,說明有過的草魚體積越大。

有泡無泡,看清楚在釣,水面上的這些跡象,一大波魚群即將襲來

四、鰱鱅

鰱魚和鱅魚都是濾食性魚種,簡單的理解,就是鰱子會大口吞咽水,利用鰓過濾顆粒直徑較小的食物,多餘的水則排出體外。

因此產生的氣泡,小而密,大如碗口,小如拳頭大小一團細密的氣泡,而鰱鱅又是群居魚,所以這種成團的氣泡,此起彼伏,範圍越大,鰱鱅群規模越大,反之就越小。

有泡無泡,看清楚在釣,水面上的這些跡象,一大波魚群即將襲來

以上這些跡象,都需要仔細觀察,雖然不一定百分百精準,但是,在大多數情況,是野釣觀測魚情的最有效手段,除此之外,魚尾擊拍水面的動靜,如鰱魚、鯉魚、翹嘴等,都有各自的特色,當然,水情不同,這里就不再一一贅述了,釣魚的樂趣,也正在於此,不要僅僅把眼光局限在釣魚這件事上,將經驗一一驗證,這本身,就比釣上了大魚,更有意思。

來源:kknews有泡無泡,看清楚在釣,水面上的這些跡象,一大波魚群即將襲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