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困惑答疑 關於抗抑鬱藥物、強迫症、學習困惑三個精品問答

一個心理咨詢匠對生活的感悟,喜歡的可以關注我!

阿爾法是比昂精神分析一個重要理論,它的含義代表把不能忍受的情緒感受轉化為可以情感接受或者可以承受的感覺。

希望這里我們彼此療愈將生命不能忍受的痛轉變為光,照亮我們的人性深處的黑暗,遇見我們真正的自己 ······

心理困惑答疑 關於抗抑鬱藥物、強迫症、學習困惑三個精品問答

這是整理於在行平台中一些高頻率問題,今天整理幾個比較多的問題給大家解答一下。

抗抑鬱藥物疑惑

問:我已經選擇服用抗抑鬱藥物,為什麼還是無效❓

要知道抗抑鬱藥物不是立馬起效,你有足量足療程服用麼?在遇到這樣的問題要及時和醫生溝通。

你在服用抗抑鬱藥物的時候有沒有服用其他藥物,記住一些其他藥物可能會影響抗抑鬱藥物的濃度,所以同時服用其他藥物的時候一定要告知醫生。

即使一種藥物沒起效也別擔心,因為抗抑鬱藥物的種類有很多。和醫生好好溝通換藥是一個好的選擇。

其實解決抑鬱症藥物是一種辦法,但絕不是唯一辦法,倘若真的用藥無效也要積極和專業人士好好溝通,相信辦法總比困難多,問題一定可以解決。在抗抑鬱漫長之路下,信心與希望是非常重要的。

服藥大概你需要經歷這些階段:

第一階段:大約從吃抗抑鬱藥物起的 2-4 周才會起效。一開始自己也是在適應藥物的。所以自己千萬要有耐心。等待起效的那一刻。(這時候有可能副作用先於正作用到來。)這時候千萬不要自主斷藥。一定常和醫生溝通,等待正作用的出現。

第二階段:1 個月— 3 個月。這個期間治療目標的症狀有了明顯的改變。

第三階段:3 個月— 1 年。這個期間是為了自己可以慢慢在適應藥物基礎上,一點點可以鞏固自己的狀態。

第四階段:維持治療,這個階段是為了避免預防復發。因為缺少維持治療,多數還會復發,有科學統計,重性抑鬱症第一次抑鬱後復發概率 50%,第二次為 75%,第三次接近 100%。所以藥物維持時間為 6 個月— 1 年。若第二次 3 — 5 年。若第三次復發或三次以上復發應長期維持治療。直至終身服藥。

心理困惑答疑 關於抗抑鬱藥物、強迫症、學習困惑三個精品問答

強迫症相關答疑

問:我是個高中生,以前我總認為自己的某些行為與想法是這個年齡會有的迷茫。可是,我發現自己越來越痛。我發現某些行為與想法總是越不想那樣做那樣想卻往往背道而馳。我開始用理論來說服自己,可是發現越陷越深。我想到可能是強迫症,甚至精神病。所以很害怕,想從這個泥潭中走出。請問我該怎麼辦呢❓

答:要知道我們的情緒和念頭無論是用任何的方法都無法消除的,在這里你追求的方向已經錯了,所以無論你怎麼努力都是背道而馳。千千萬萬的人證明這條路是行不通的。所以無論你怎麼努力肯定都無法做到。你現在應該把那些理論都丟了,因為理論是為生活服務的。脫離了生活,你研究成理論大師有用麼?

心理困惑答疑 關於抗抑鬱藥物、強迫症、學習困惑三個精品問答

學習困惑答疑

問:每次考試都認真準備,可結果都不好,慢慢地懷疑自己能力,在心理學上叫什麼❓

答:我覺得這是一種焦慮表現,可能是一種恐懼症表現,考試恐懼症(恐考症)。

所以我覺得你好像應對考試的心理出現了問題,

我給你幾點建議:

強化自信

不管你現在是成績拔尖,還是跟別人有一定差距,千萬別忘了每天都帶着信心起床。不論個人情況怎樣,每人都有自己的優勢和不足。有的同學基礎扎實根底深、有的同學思維靈活敏捷、有的同學閱讀面廣,不管怎樣,在考試前,對於自己的缺點和不足不要過多自我責備,要多看、多想、多憶自己的長處和潛力,激發自信心。

積極暗示

積極暗示能強化自己的信心,消除煩惱。消極暗示會降低人的信心,徒增憂心。考生在考前就要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積極暗示,自我打氣。” 我行,我一定行 “。” 我潛力大 “。” 我進步大 “。” 我喜歡挑戰 “。通過良好的自我暗示,可以驅散憂郁,克服怯懦,恢復自信,激發興奮點,把自己的心態、情緒,調整到最佳狀態。

自我質辯

自我質辯是心態自我調整的良方之一。比如,有 ” 離考試越近,便越擔心自己能力 ” 的憂慮的同學,不妨進行如下自我質辯:自問:這種擔心必要嗎?自答:毫無必要,平時自己一向學習認真,雖不十分優秀,但只要認真做好考前准備,正常發揮,這次考試完全可以考好,根本不必為這無端的擔心而苦惱。

笑對考場

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表情與人內心體驗是相互促進的。笑與自信的體驗是一致的,相互促進的,充滿信心使人微笑,微笑使人增強信心。考場遇到同學面帶微笑,打打招呼就會相互鼓勵,遇到監考老師面帶微笑,主動問好,老師也自然向考生問好,這樣在不經意中就消失對考場的陌生感、緊張感,獲得心理上的安全感。

在瞭解了考前應對之後,我們還需要瞭解一下考前焦慮該怎麼辦。

考前看不進書

這主要是由於考生對未來的考試結果沒有把握,從而產生了焦慮情緒,無法集中精力復習。面對這種情況,考生一定要想辦法找出自己焦慮的根源,然後通過適當的心理療法排除這種擔憂。如果是因為想要看的知識點太多而思維混亂,就要理清思路,抓住最關鍵、最重要的部分突擊復習。建議考生不要在考前頭一天 晚上再做練習題,適當整理一下復習筆記,背背重要公式即可,否則一旦遇到不會的題,將影響考生情緒。

考前睡不着覺

考前失眠是大多數考生都會遇到的問題,這主要是由於考前心理緊張造成的。對付失眠的最好辦法就是不怕失眠,別有任何心理包袱,考前不要胡思亂想,對自己有信心就好。平時沒有失眠問題的學生最好不要服用安眠藥物,可以聽聽輕音樂,讓眼睛自然地閉起來。

此外,要注意考前飲食,避免食用過多的提神食品,平時有喝茶、咖啡等習慣的考生,在考試前夜就不要飲用了,這些飲料會讓人興奮,影響睡眠。

考場上心煩躁

有些考生總在考試後抱怨,說考場里面聲音太多,太嘈雜了,沒有辦法集中精神考試。監考老師的腳步聲、同場考生翻捲子和嘆氣的聲音,以及考場外周邊發出的聲音干擾了他們答題。

事實上,考場上一點聲音都沒有是不可能的,你越是覺得煩,噪音反而越會往你耳朵里鑽,在這種時候,儘量把注意力集中到試捲上,做到 ” 充耳不聞 “。不要刻意去感覺這些外界的雜音,就可以把它們從腦袋中清除出去。

遇難題就緊張

考試的時候遇到難題是不可避免的,沒有必要過分緊張,可以先跳過這道題,等做上幾道簡單的題目後,心情就會平靜下來,重新找到自信,解題思路可 能也就清晰起來。這時再回頭對付那根 ” 硬骨頭 “,即使實在解決不了,也沒有必要焦慮,可以安慰自己 ” 這道題對我難,對別人也一樣難 “。

覺得時間不夠

考場上最容易引起考生慌亂的情況就是所剩時間不多,卻仍有很多題沒做完,此時考生會覺得心急如焚,常常是做着這道題,腦子里卻想着下一道題,結果哪道題也沒做好。

在做題前就要有一個對時間的大概考慮,哪一個時間段做什麼題,先做哪道、後做哪道都要有一個統籌的安排。重點、有把握的題應該先答,遇到不會的 題不要死纏爛打,思考 2 到 3 分鍾後,實在不會就要馬上放棄,不要再去想它。在保證正確率的前提下,能做多少算多少。考試結束前 15 分鍾,監考老師會提醒考 生注意時間,加快答題速度,考生要利用最後的這段時間攻克自己最有把握做對的題,而不是死啃難題。

考試時老走神

有些考生在答題過程中總是出現 ” 魂不守舍 ” 的情況,與試題無關的念頭頻繁地出現在腦海里,讓人無法控制。

出現這種情況時,考生不要故意忽略,一味地埋頭答題,而是應該停下筆來,整理一下自己的思路。可以對自己強調一下 ” 我正在考試 “,給自己 1 到 2 分鍾時間放鬆神經,然後再集中注意力繼續答題。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阿爾法的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