黏黏膩膩不清爽?因為你太濕啦

黏黏膩膩不清爽?因為你太濕啦

每到三、四月份,大南方很多地區不是陰就是雨,看到這樣的天氣我都要哭了。別說衣服、家具發霉發臭,就連自己也變得「污濁」起來:臉上油膩膩的,像蒙了一層灰,給人很多天沒有洗臉的感覺;嘴里黏膩,總要吐幾口粘痰才舒服;大便也像稀糊一樣,不成形……不說了,太污了,再說下去就不好意思了。

這都是濕氣鬧的。濕氣有三大特點 .

第一特點:濁膩不爽

就像房屋陰面所長的青苔,渾濁不淨、粘膩不爽,表現在人身上就是這樣:

面部油膩、灰暗

眼屎多而發粘、

耳內流膿液

口中粘膩或吐粘液

大便稀糊狀且解而不暢

小便渾濁

白帶多(女),陰囊潮濕(男)

腳氣(腳趾間癢、有水泡、滲液)

第二特點:阻滯氣機

濕邪為陰邪,其性粘滯,容易阻滯人體氣機的運行,使氣行不暢,而且濕在五行中屬土行,最易侵犯脾胃系統,引起胸悶腹脹、愛打飽嗝、食慾不振、大便不暢等症。

黏黏膩膩不清爽?因為你太濕啦

第三特點:重滯趨下

濕氣是有形之邪,當你體內濕氣重的時候,體重會比平時增加 1 公斤左右,而且身體有明顯的沉重感,特別是上樓登高時候。而且濕是氣化狀態的水,同樣有「水向低處流」的特點,所以容易影響身體的下部。最可惡的是,濕氣「滯」,不容易快速去除,拖拖拉拉,纏綿難愈。

黏黏膩膩不清爽?因為你太濕啦

如果你感覺最近很「污」,不妨試試這些祛濕小妙招:

1. 陳皮

橘子的皮,是一位中藥,帶橘絡的叫陳皮,也叫橘皮。陳皮之陳,非陳舊之陳,講究保存得當,既要放得時間長,又不能沾染丁點濕氣。好的陳皮顏色不會死黑,而是帶有光澤的深褐色。

黏黏膩膩不清爽?因為你太濕啦

它能和中理氣,化痰止咳,燥濕健脾,去掉身體中的陳(積累依舊的)濕、陳痰。氣虛、陰虛比較厲害的人不適合陳皮,有可能耗氣、上火。

我認為陳皮真是太好聞了,我常用的新會七年陳的陳皮用三刀法,就是一個橘子皮分成三份。下面這張圖左邊是一個橘子皮的三分之一,把它捏碎,哎呀,捏的過程都好香好香,聞着心情舒暢。右邊這張圖是捏碎之後,平時泡茶、煮粥都可以放一點。一點,差不多是左邊這張圖的五分之一。

黏黏膩膩不清爽?因為你太濕啦

用起來很簡單,堅持用,身體會有很大的改善。如果是煲湯可以放左邊這張圖的二分之一。

陳皮紅豆沙也是很經典的食譜,粵菜館子一般都有,平時去了可以吃,有時間也可以自己做。紅豆綿密的口感配上陳皮的清苦幽香,一曲戀歌呀。

陳皮紅豆沙

材料:紅豆 150g,陳皮一片。

黏黏膩膩不清爽?因為你太濕啦

做法:

1 清水洗淨,加入 700ml 清水,放入冰箱冷藏一晚上。

黏黏膩膩不清爽?因為你太濕啦

2 燉 2.5 小時。

黏黏膩膩不清爽?因為你太濕啦

3 最後加入適量冰糖調味(糖甜膩生濕,要少加哦)。如果不喜歡有皮,還可以用料理機打的碎碎的,但雖然看上去這樣,吃起來已經非常軟綿了。

黏黏膩膩不清爽?因為你太濕啦

還有個簡單的食譜,特別幫助身體化痰排濁(我吃完第二天去了三次廁所),如果沒有恆溫電砂鍋,大火煮沸,小火慢燉半小時即可,避免紅薯煮太爛了,也可以陳皮和白蘿卜先煮半小時,之後加入紅薯煮十分鍾。有意者可以試試� �

黏黏膩膩不清爽?因為你太濕啦

2. 固帶祛濕湯

薏米 30 克、赤小豆 30 克,白扁豆 20 克,芡實 20 克。

薏米、赤小豆最善利水,凡濕氣在下身者,最宜用之;配上利水滲濕、補脾固腎的芡實,健脾祛濕止帶補虛的白扁豆,是清理下半身濕濁之氣的能手,有腳氣、下肢沉重、大便不成型、陰囊潮濕、白帶多等,一週吃三五次,有些人吃幾天就能看到效果,而脾胃虛弱又濕氣重,需要更長時間,一定要堅持哦。

那些脾胃虛寒(平時吃寒涼的容易腹瀉、舌苔白)的人一定要將薏米、赤小豆炒過,再放 3 克肉桂粉,溫陽祛濕的效果更好。

方法:

將薏米、赤小豆洗淨瀝乾水,把鍋燒熱,將赤小豆、薏仁干炒至微香(也可以直接買炒過的)。

加適量水,把所有材料放入水中浸泡 3 小時。

加蓋大火煮開,關火,燜 10 分鍾。此步驟重復 3 次。

最後一次煮開時,可加入肉桂粉,再關火燜半小時即可。

3. 推脾經

「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脾主運濕,所以推揉脾經不但可以將多餘的水濕排出去,還能健脾,可謂是既通又補,對脾經不通、濕氣郁結出現的四肢沉重、腿部水腫、容易疲勞、食慾下降、腹脹腹瀉、白帶多、陰囊潮濕等很有幫助。

黏黏膩膩不清爽?因為你太濕啦

用雙手拇指從三陰交穴開始往上推,順着骨緣推到陰陵泉穴,反復地推,左右各 3 分鍾。推的過程中,要去找最痛的點,這個點就是淤堵的部位。把它推到不疼了,脾經就通了。

4. 艾灸祛濕的最佳穴位

艾灸最善長理氣血、逐寒濕,如果艾灸對的穴位,事半功倍。

a.足三里穴

濕氣重的人大多脾虛,祛濕的同時離不開健脾,而艾灸足三里(外膝眼下三寸),不僅能燥化脾濕,還能補中益氣,所以祛濕效果非常好。

黏黏膩膩不清爽?因為你太濕啦

b. 豐隆穴

豐隆穴(小腿外側的中點,肌肉較為鼓起的位置),是去痰濕的奇穴,有和胃氣,化痰濕,清神志之功,特別適合痰多油多、身體沉重、頭腦昏昏沉沉的人。

黏黏膩膩不清爽?因為你太濕啦

c. 合谷穴

合谷穴,也就是我們手上的「虎口」,可升清降濁、宣通氣血,用來調脾胃極好,胃痛腹脹、打嗝、惡心想吐、大便不調(時而便秘,時而大肚子)都有用,而且「顏面合谷收」,經常艾灸它,還能美容養顏哦。

黏黏膩膩不清爽?因為你太濕啦

最好把這組穴位都灸一下,每個穴位艾灸 10 分鍾左右,每週灸 3~4 次,堅持一段時間,體內的濕氣就會被逼出來了,身體自然清爽干淨。而且,艾灸過的艾絨灰對腳氣效果又快又好哦,直接放在有腳氣的地方,腳趾癢、水皰很快就會消失。

注意:艾灸儘量在上午,不僅祛濕效果好,還能避免上火。最晚不要超過晚上 8 點,以免影響睡眠。

有了上面這些方法,再忌忌口,少吃油膩、甜食、寒涼生冷等傷脾胃、生濕氣的食物,相信過不了多久,濕氣少了,你就不「污」了。

如果你懶得動,最近也有小丸子可以祛濕氣,懶人可以用!(戳圖直達↓)

黏黏膩膩不清爽?因為你太濕啦

苓陳益中丸配方以藥食同源為主,用蓮子以為調濕之本,兼以養心。白扁豆芳香醒脾化濕,白術健脾消食,助胃降濁。三者合 一升陽降陰;茯苓、薏苡皆能先升而後降,健脾養胃、祛濕化痰;橘實行氣通達;芡實固腎利濕。又取山藥、人參之甘潤補脾益氣。諸藥並用,使中焦暢通,上下交通。

我老闆濕氣重老打呼嚕,吃了也有緩解。最近買兩盒送祛濕健脾的九物調中茶。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活法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