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安澤的前方有哪些挑戰?

用「勤勉」二字來形容華裔總統競選人楊安澤似乎仍顯不夠。在3月9日、10日短短兩天的週末時間里,他在得州州府奧斯汀和美國笫四大城市休斯敦連續進行四場造勢活動,隨後又於週日下午飛往千里之外的艾荷華州與選民見面;未來三天,他還在艾荷華州一共安排了14場活動。高頻率的亮相、高強度的付出,得到的是可見的效果:截止記者11日發稿時,他已經得到60988人捐款支持,只需要再有4012個捐款人,他就可以獲得參加總統大選民主黨初選辯論賽的資格。4千人這個數字,對於近期曾一天就收獲3千個在線捐款人的楊安澤來說,似乎應該不難滿足。但是,通過觀察現場互動中的提問、以及人們在社交平台上的留言,那幾個被人們反復詢問的問題已經充分表明了,楊安澤對其政綱還需要有更明確、更清晰的解讀。

楊安澤的前方有哪些挑戰?
截止3月11日中午,楊安澤所獲得的捐款人數目已近6萬1千人 (圖源:楊安澤競選網站截止圖)

可以明確的一點是,不少人捐款給楊安澤就是希望他的聲音能夠在辯論台上被更多的人聽到,以求獲得對全社會的建設性的意義。楊安澤,這是一個給大家撒錢的金主?還是一個看到了未來5-10年的人類發展趨勢、因而提前拿出解決方案的人?

楊安澤的前方有哪些挑戰?
3月9日晚,楊安澤在休斯敦與選民見面 (僑報記者陳琳攝)

在休斯敦舉行造勢活動的時候,記者得以近距離觀察這個出生於1975年、身高1米8、總是穿着牛仔褲的華裔男子。這是一個語速極快而且措辭風趣的人,肢體語言也比較豐富,他在發表演講以及回答現場觀眾提問的時候,不拖泥帶水、不刻意迴避,顯示出態度上的親和與坦率。特別是在引用數字的時候,他顯示出驚人的記憶力。如他自己所說的那樣,「與特朗普相比,我是一個喜歡數學的亞洲男人。」

不同於其他競選人所提出的移民、建牆、控槍等話題,楊安澤所提出的UBI(Universal Basic Income,即「全民基本收入」)是一個不常見的總統競選政綱。楊安澤表示,是自動化導致了美國人的失業,而並非如特朗普所說的肇因在中國。在未來數年的時間里,自動化與人工智能將導致大量的卡車司機、零售業員工、快餐業員工、電話呼叫中心員工的失業,最後,包括新聞媒體在內,那些曾經養活成千上萬人的職業都將不復存在,而他本人因為有着開辦企業的經歷、以及與硅谷有着密切交往,所以能夠看到這一切的即將來臨,也正因為此,他覺得不能坐等,而要通過競選總統的方式呼喊出來、喚醒大家。楊安澤對休斯敦的民眾說,「這場競選將像野火一樣,震驚世界,成為一個榮耀。這個國家渴望說真話,渴望真正的解決方案,而我就是那個幫助人們恢復理性、並懂得如何解決問題的人。」

記者注意到,參與楊安澤公眾見面會的,以美國白人為主,此外就是華裔(而且是中年人居多),現場也可以見到非裔和穆斯林等其它少數族裔。楊安澤此前曾表示,有不少原本支持特朗普的白人選民現在正在轉向支持他。眾所周知,特朗普當初之所以能勝選,就是因為他贏得了「鐵銹地帶」的選票,現在看來,楊安澤的競選主戰場也離不開這些地方。根據楊安澤競選團隊的介紹,鑒於有些州比別的州更重要,所以在安排楊安澤造訪時也有先後次序,比如,愛荷華州、新罕布什爾州、內華達州和南卡羅來納州這些早期戰場州就非常重要,眼下,楊安澤正在愛荷華州,本月晚些時候會去新罕布什爾州,然後四月份計畫在南卡羅來納州和內華達州舉行一些大型集會。

那麼,此前寂寂無聲、如今風頭正健的楊安澤,哪些話題是選民最想問他的呢?無非有二,一是每人每月1000美元的全民基本收入如何實現?二是,這種免費發錢會不會助長惰性、造就懶人?

楊安澤的前方有哪些挑戰?
3月9日、10日,楊安澤在休斯敦舉行了三場造勢活動(僑報記者陳琳攝)

楊安澤解釋道,這些錢可以通過在自動化中受益最多的公司中徵收新稅而獲得。美國的大公司,如亞馬遜,蘋果,Google,它們賺很多錢,但是交很少的稅。UBI 項目每年的預算是2.4萬億美元,目前美國已經在發放的各種社會福利(加起來約有120多種)大概就有1.5萬億,這其中0.9萬億的缺口,楊安澤認為從消費經濟的角度來看,它並不那麼難解決。需要澄清的是,其它福利和UBI 不可兼得,楊安澤的計畫是確保18至64歲的成年美國人每人每月有不低於1000美元的基本生活保障。對於笫二個問題,楊安澤表示答案是不會,他給記者舉了一個例子,富裕人家的孩子往往學習更刻苦。他同時表示,有相關數據支持他的觀點,但因為現場時間有限,他沒能展開細說。

有觀點就會有不同的聲音。人們的質疑包括:其一,在自動化程度更高的日、韓等國,並沒有看到大規模失業的現象,楊安澤所說的自動化和人工智能的沖擊,會在多大程度上成為現實?其二,通過加稅的方式來解決UBI ,豈不是讓已經「萬稅萬稅萬萬稅」的美國再多一重稅嗎?對於中產階層來說,日子會更難過。其三,大規模發錢會不會導致物價上漲、刺激通脹?這與發動印鈔機帶來的後果有何不同?其四,給大家發的這1000美元,是免稅的還是要交稅的?這個細節非常有必要說清楚。

對華人族群來說,支持華裔面孔出現在全美最重要的政治活動中,其意義不言自明。但對一部分華人來說,鑒於AA、哈佛招生案對他們的重要性,他們也渴望聽到楊安澤作為一個總統競選人的明確答案。

也許,人們的諸多疑問正需要楊安澤走上辯論台來闡述清楚。但是,獲得6萬5千個草根捐款者(註:楊安澤透露對他的人均捐款金額為16美元)並不是送楊安澤登上辯論台的唯一決定性因素。民主黨全國委員會對於競選者的資格要求是:1、具備6萬5千個捐款人(要至少來源於20個州,而且每個州都有不少於200個捐款人)2、在全國三大民調中獲得1%的支持率。如果有超過20個競選人同時都滿足上述條件,那就需要根據某種計算方法以及民意調查來決定哪20人可以登上辯論台。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僑報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