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離「內耗」的年輕人,跑進了 lululemon

你在 20-30 歲對自己有疼痛感,這是特別正常的。

簡里里在今年的 lululemon「一起好狀態」主題活動分享上說道。

她認為,這個時期其實是人在心理上最艱難的階段 —— 我們還沒對自我和世界擁有足夠的認知,但卻被「社會時鍾」要求「成家立業」,這個錯位造成的心理壓力可想而知。

簡里里是「簡單心理」的創始人,她的工作日常更多是科普心理健康知識和以「簡單心理」平台連接用戶和心理咨詢師。

逃離「內耗」的年輕人,跑進了 lululemon

▲ 簡里里

今年已經是簡里里成為 lululemon 門店大使的第四年。

她還記得當初受邀加入門店大使時,自己很高興地發了條朋友圈,當時她有位特別認真練習瑜伽的朋友對此感到很困惑 ——「為什麼?!」

畢竟大部分 lululemon 門店大使都是運動達人,只有她是屬於心理健康領域的。

逃離「內耗」的年輕人,跑進了 lululemon

▲ 簡里里(右一)和盧靖姍(右二)在活動上分享

當然,這困惑到了今天早已解開,在 lululemon 所倡導的「好狀態」中,心理好狀態也是重要的一環。

自 2021 年起,lululemon 都會發布《全球幸福感報告》和舉辦「一起好狀態」主題活動,從身、心和社交三個維度評估和幫助人們追求「幸福感」。

三年過去了,大眾對於心理健康的重視和理解程度早已發生改變,而 lululemon 的「幸福感」品牌價值呈現也愈加豐滿,甚至以意想不到的方式走入大眾視野。

尋找「小確幸」,也擁抱脆弱

逃離「內耗」的年輕人,跑進了 lululemon

▲ 藝術家 Jeremyville 為「一起好狀態」創作的作品

《全球幸福感報告》來到第三年,中國也連續三年的幸福感指數都高於全球平均。

和 2021 年相比,現在人們會更主動地去追求幸福感,從日常生活中尋找「小確幸」—— 加入免費或低成本的運動課程、參加社區活動、在家做飯、培養不花錢的愛好,和所愛之人共度時光以及宅家。

運動也是一種獲得幸福感的主要方式,但如何運動卻因人而異。

逃離「內耗」的年輕人,跑進了 lululemon

75% 的受訪者更傾向以自己感受良好的方式運動,而非遵循特定的流程。65% 的受訪者認為,相較獨自進行運動,社區活動更有利於其獲得幸福感。

然而,在更多人自我認同為「i 人」的當下,我們又應如何從社區或者是其他社交活動中找到自在和幸福感?

簡里里建議我們去「探索」:

我覺得絕大多數人都是需要社交的…… 它是需要探索的,有點像穿衣服可能也要試一段時間,你才知道你適合什麼樣的風格,我覺得社交也是。

人當然不是都要外向才是好的。每個人是應該付出些努力來探索什麼樣的社交是令我開心的。

逃離「內耗」的年輕人,跑進了 lululemon

追求快樂的同時,人們也更願意去擁抱脆弱。

相較 2021 年,更多人認同幸福感來自於「傾聽內心」,日益尊重邊界感、也在努力接納脆弱情緒。

66% 的受訪者認為,想要達到良好的心理狀態,必須要充分感受自己的各種情緒。

69% 的人希望可以表達自己的真實感受,而不是去假裝「一切都好」;64% 的人希望其表達情緒的行為能為社會接納;42% 的人認為社會對心里幸福感水平較低的人存在偏見。

其中,又數男性和 95 後最「表達困難」。

逃離「內耗」的年輕人,跑進了 lululemon

68% 的 95 後受訪者表示自己更傾向於隱藏情緒,也更少會去向家人表達自己的需求。正如文章開篇指出,95 後其實處於一個心理壓力特別大的階段。

逃離「內耗」的年輕人,跑進了 lululemon

至於男性群體,62% 的男性不希望自己因為渴望提升幸福感而被評判,53% 的男性受訪者感覺性別規范讓他們難以表達自己的情緒。

我們仍然會想去尋找改善的出口,但和過去不同的地方在於,現在討論的氛圍可以讓我們先承認「情況本來就很難」。

幸福感不僅僅是積極、陽光、向上的,它同時也包含我們所在追求幸福感的過程中,當你付出努力的時候,不可避免地要經歷挫折感,難過的感受,還有負面情緒。

簡里里指出,心理健康是指心理是有「彈性」的 —— 遇到高興的事情會高興,遇到難過的事情會悲傷。

情緒波動是正常的,也是生活體驗多樣性的一部分。

逃離「內耗」的年輕人,跑進了 lululemon

▲ 藝術家 Jeremyville 為「一起好狀態」創作的作品

疫情後,心理學似乎已經成為了一種「顯學」,出現在我們的日常對話和綜藝節目中,更多年輕人想擺脫「內耗」,走出「倦怠」,品牌也隨機似的紛紛向消費者投出「治癒」的信號,希望可藉此拉近用戶「心距離」。

lululemon 的情況有點不同,它對心理健康的關注更像是一種由內而外溢出的「場」。

製造幸福的「泡泡」

逃離「內耗」的年輕人,跑進了 lululemon

現在的年輕人不僅想感受 lululemon 的產品,他們還想感受 lululemon 里的生活。

不少在大廠里熬壞了的年輕人,都選擇了到 lululemon 做兼職,和高能量的同事共事,拿著公司的「熱汗補貼」去為健康和快樂運動,這就是最新的「職場 Gap Year」。

成為門店大使後也跟著 lululemon 員工一起運動的簡里里坦言,自己也曾一度有過同樣的心動:

在 lululemon 的活動上,你能看到所有人的狀態看起來都很好,會有種氛圍讓你覺得,「我也想擁有那些快樂」。

逃離「內耗」的年輕人,跑進了 lululemon

甚至,日常要給別人做心理咨詢的簡里里在 lululemon 里反而變成了那個被人關懷的人。

你只要去到店里,每個人都會來跟你擁抱,無論在店里,在我們出去運動的場合,大家所有人都會來和你擁抱。

我覺得其實他們對我的心理健康幫助還蠻大的。

在簡里里看來,這個印象也側面反映了 lululemon 成為了一種健康的符號,投射了年輕人對健康和快樂的渴望。

逃離「內耗」的年輕人,跑進了 lululemon

這其中自然有公司文化的影響。

在面向公眾推出更多心里健康相關活動之前,lululemon 已經為內部員工提供了相關的支持。

在疫情期間,lululemon 也為員工提供線上的健身和心理健康課程。對於管理者來說,lululemon 還會提供心理健康急救訓練,確保他們擁有足夠資源去支持健康相關的對話。

在 2022 年,lululemon 還宣布了一個新目標 —— 在 2023 年向所有員工提供心理健康急救培訓。lululemon 高管 Angela Wright 解釋道:

該訓練將教授參與者如何辨識情緒焦慮的信號, 並幫助他們連接恰當的資源,包括我們自己的心理健康福利。

作為一家起源和根植於瑜伽的運動生活方式公司,lululemon 擴展品類後在核心價值上仍然保持了瑜伽運動的「內向性」—— 運動不是為了競賽,而是鼓勵人更多地感受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感受,去尋找一種喜歡的狀態。

逃離「內耗」的年輕人,跑進了 lululemon

這也是為什麼當簡里里在 lululemon 社區活動上現身時並不會顯得突兀 —— 習練完一場瑜伽後,再接上向內的心理探索,似乎再自然不過。

聯合上早已印在 lululemon 品牌 DNA 里的「社區」理念,身心健康和社交健康組成了丈量和追求「幸福感」的三個維度。

這也成為了 lululemon 和其他品牌的價值差異所在。

新興品牌可能也想以「社區」的模式去復制 lululemon 的成長,但更深層的問題在於,你想通過這些活動去傳遞什麼價值?

到了現在,這種對心理健康的重視已越來越多地「外化」至面向公眾的活動中。

逃離「內耗」的年輕人,跑進了 lululemon

2021 年,lululemon 成立了「社會影響力中心(Centre for Social Impact)」,通過慈善公益、調查研究和宣傳活動,支持全球各地的社區。項目的目標是在 2025 年前,向全球和當地社區至少投入 7500 萬美元,並為全球超過 1000 萬人次帶來積極影響。

2023 年,lululemon 攜手中國宋慶齡基金會和上海慈善基金會,支持偏遠地區青少年及弱勢群體的身心健康發展。今年 8 月,lululemon 正式成立全球心理健康咨詢委員會,助力公司推動心理健康領域的交流對話和最佳實踐。

來到「一起好狀態」主題活動第三年,lululemon 這周在上海徐匯濱江設置了長達 3 公里的「好狀態藝動長廊」,展出一系列以「好狀態」為主題的巨幅藝術作品。

逃離「內耗」的年輕人,跑進了 lululemon

在這為期一周的活動里,lululemon 還會和門店大使、社區夥伴等聯手開展不同的運動課程和「好狀態」主題對話。

逃離「內耗」的年輕人,跑進了 lululemon

正是在這些公共空間,人人都可以靠近的地方,lululemon 最能施展它的「魔力」。

它就像一個個洋溢著快樂和美好的泡泡,誘惑著路過的行人探進去感受。

來源:愛范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