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好的樣子就是做自己

如何更好地生活,一直是我們追求的人生方向。可人生在世,無時無刻都會受到各種困擾。遇到疲憊時,我們能否承受命運賦予我們的考驗;遇到麻煩時,能否毫不猶豫地扛起自己的責任;遇到幸福時,可否願意將更多的幸福一起分享。

用喜歡的生活方式生活,看清自己,也是一種智慧。我們每個人都是這世間唯一的花,都有能力讓自己綻放最美的芳華。

正如這本《你是世間唯一的花》教給我們的,本書教你如何對待世界,對待別人,對待自己。作者渡邊和子,是百萬級暢銷書作者,其作品曾力壓「村上春樹作品」和「海賊王系列」,榮登日本亞馬遜第一名。同時,她也是一名修女,曾擔任聖母清心女子學院前任校長和特雷莎修女的隨身翻譯。

這本書是渡邊和子生前最後一本書,傾注了她所有的人生智慧,在日本亞馬遜占據暢銷書榜,出版以來,加印20次以上。書中渡邊和子用簡短而意味深長的故事,回顧了自己的一生,不僅讓我們看到一個充滿智慧的老人,也讓我們汲取了這位老人帶給我們的溫暖和純粹。

下面,讓我們走進這本書,去傾聽這位古稀老人的諄諄教誨,告別那些讓你傷痕纍纍的日子, 去發現自己,去找到愛,來溫暖自己和這個世界。

你最好的樣子就是做自己

用心細致地生活

1.不要怕麻煩,它會鍛鍊我們做事的心智

我們很多時候,會因為怕麻煩而去逃避做一件事情。大家都討厭辛苦,逃避責任,有着以自我為中心的生活傾向。

但是,有沒有更好的選擇呢?如果我們選擇了另一種心態,那會不會帶來更好的生活呢?渡邊和子就提出了「因為麻煩,所以去做」這個看起來有些怪異的口號。

偏偏有些人還真的就是這樣做的。渡邊和子在有一次擔任學校期末考試監考的時候,注意到一個四年級學生從座位上站了起來,然後又像改變念頭般地坐下了。雖然考試時間是九十分鍾,但是六十分鍾以後,寫完試卷的人就可以離場。

那個重新坐下的學生,從容地拿出紙巾,將自己桌上的橡皮屑集中起來,收到紙巾中,然後再次站起來,點頭致意之後離開了教室。這個簡單的舉動打動了渡邊和子,她非常高興,也記住了這個學生。

其實,無論是把橡皮屑就那麼丟在一旁,還是收起來之後再起身,都是人的自由。但是,我們想要培養的是能做出更好選擇的人,想要培養出和隨波逐流的自己不斷做鬥爭,即便麻煩也要去做,即便倒下也能再站起來,這樣去生活的人。

所謂更好地去生活,就是要和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傾向做鬥爭。

2.珍惜生活中的每一次機緣

渡邊和子在書中給我們分享了這樣一個故事,江戶時代有個叫吉兵衛的人,生意做得紅火,但他妻子是個臥床不起的病人。

雖然下人很多,但吉兵衛還是在繁忙的工作之餘來親自照顧妻子。周圍的人都覺得他太辛苦了,吉兵衛卻不這麼認為,他說每一次都是第一次做,也是最後一次做。

吉兵衛不把這樣一次次的反復當作反復,把每次做都當作「第一次做」,保持着新鮮感。他一定會想,這有可能是最後一次,而用心地、認真地完成。這種心態,是我們時常需要找回的。也是我們經常要自省的。

珍惜每一次,就是珍惜當下的生活,也許日後再也不會體驗到。就像照顧妻子的吉兵衛,每一次的照顧都是不一樣的體驗。

人生有很多這樣的「每一次」,雖然相似的事情會發生很多次,但是完全一樣的事情卻不會發生。就像哲學中說的人不會踏進同一條河流。

把每一次都當作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每次都用全新的心情來對待,這是對不知不覺中機械呆板起來的日常生活的改正。如果我們改變了這樣的心態,那麼我們就會更加體會到生活的幸福。

把這當作第一次,細致地過好每一天吧。

你最好的樣子就是做自己

你最好的樣子就是做自己

幸福,由自己決定

1.不要浪費你的時間

渡邊和子在修道院修行時,要遵守嚴格的規定來祈禱、默想、進食,其他時間則需要做一些除草等簡單勞動。

有一天,渡邊和子被委派到食堂完成配餐的任務,當她沉默而迅速地將幾百隻碗和紙杯,一個一個並排擺放在長條桌子上時,主管突然問她是在想着什麼來做這份工作的呢?

渡邊和子回答說什麼都沒想,主管訓斥她浪費了時間。渡邊和子非常疑惑,她把被委派的事情照着命令去做也不對嗎?

主管這時溫柔地教導她,既然是做同樣的工作,就請一邊為馬上要吃晚飯的每一位修女祈禱,一邊擺放餐具。什麼都不想地擺放餐具的話,就跟機器人的工作沒兩樣。

渡邊和子在那一天,第一次被教會要度過充滿愛和祈禱的人生。

做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應該懷着怎樣的心態去做。幸福,從來都是由自己的心決定的,我們不是環境的奴隸,時間的使用方法,也就是生命的使用方法。

想着無聊而度過的時間,也會成為無聊的人生。

2.在不幸的反面尋找幸福

遇到不幸時,是樂觀還是悲觀,也許就是一念之差。

某個修道院的料理值班人用烤箱烤早餐用的麵包。他先烤單面,再翻過來烤另一面,一次要在烤箱里烤很多麵包,然後盛到盤子里,端給在食堂等待的修道者們。

偶爾不小心會有把吐司烤得焦黑的情況。但是因為扔掉了可惜,所以那些焦黑的麵包還是被端到食堂去。

取餐時大家都遵守規則,每個人從上面拿一片吐司,然後把盤子遞給後面的人。一個修道者看到烤黑的麵包就一臉的不高興,拿了自己的那份,就把盤子遞給了下一個人。

下一個修道者果然也拿到了一片焦黑的吐司,放到自己的盤子里,但是他把吐司翻了過來,對自己說只有一面被烤焦真是太好了,十分感謝。

很多時候,我們也需要把事物翻過來看一遍,可能一面烤得焦黑,但是另一面可能沒有烤焦。只要懷着「只有一面被烤焦真是太好了,十分感謝」這樣的心態,在某種意義上就是幸福的秘訣。這種從容會帶來平安和幸福。

在表達不滿之前,先把事情翻過來看看,保有餘地。只看到不好的一面,會牢騷不盡。換個不同的角度來看,會有新的發現。

3.尋找未展露的自我

渡邊和子的大學位於岡山,有兩千三百名左右的學生,和五十年前她第一次去那里赴任的時候相比,她發現學生在髮色、服裝、談吐舉止上都有很大的不同。

和子不解地問為什麼會穿着那樣的服裝,妝容能不能化得更自然一些,對方就會以這是我的個性來回答。

按自己的個性生活當然非常重要,但更重要的是,成為真正的那個自己。很多人,外表所表現出來的,並不是真正的個性和風格。

所謂的尋找自我,是指不斷地摸索自己到底是怎樣的人。如果失敗了,就好好地接受那份失敗;如果成功的話,就會意識到至今沒有發現過的自我。

比如由於某個契機而成了小組的領導角色,如想像一般發揮了自己領導力的時候,就會想「原來我也有成為領導的資格」而意識到自己有這種潛力。

從與眾多人的相遇和各種各樣的經驗中,要特別注意未展露的自我。

因為我們並不清楚自己的全部潛能。真正的自我,並非來源於尋找,而是通過不斷地探索自身、通過邂逅和人生經歷,被自己塑造出來的。

瞭解真實的自我,我們才更接近幸福。

  

你最好的樣子就是做自己

你最好的樣子就是做自己

承受考驗,永不放棄

渡邊和子小時候就過的很辛苦。對於四十四歲且有一個女兒兩個兒子的渡邊和子的母親來說,渡邊和子的出生,是多餘的,而最疼愛她的父親也在她九歲時被人殺害。

家庭的影響,對渡邊和子來說是巨大的,所以,為了反抗這種自己不該被生下來的抱歉感,以及失去父親的痛苦,渡邊和子成了一個爭強好勝的人,同學都評價她像鬼一樣。

戰爭爆發後,渡邊和子內心十分恐慌,在尋求幫助時,18歲的和子選擇了做修女。此後,11年的修道院生活,5年的美國修行生活,徹底改變了和子的命運。

35歲時,渡邊和子回國,被任命為岡山的一位校長。對於擔任從未做過的管理職位並處理修道院內復雜的人際關系,和子接受了最嚴峻的考驗。由於從未有日本人擔任過那所大學的校長,她忍受着非難和巨大的角色壓力,也慢慢學會了謙虛地生活。

55歲時,渡邊和子罹患抑鬱症。六十歲過半時又患上了膠原病導致骨質疏鬆症,三次的壓迫性骨折以及那種疼痛,還有避無可避的衰老重負,這一個一個的考驗,都要用雙手去領受。但是她清楚地知道,這是命運對她的考驗,無論發生什麼,她都將繼續前行。

而成為修道者的這五十多年,渡邊和子一直在修復自己受傷的心靈。

她九歲時就有了殺父之仇。每每被人問起,渡邊和子都會很平靜地告訴那些人,他們有他們的理由,自己並不恨他們。可是在有一次電視節目中,和子在不知情的情況下,看到了當年殺人的一方也出現了。

和子感覺到自己心里可能還是無法原諒,體會到了愛自己的敵人一事的困難。

人類是脆弱的,雖然嘴上說得漂亮,身體卻總是不能遵循。渡邊和子把這體驗稱之為一種恩惠。因為雖然想原諒但做不到,但是勇敢地承認自己做不到,本身就是一種進步。

那對於我們來說,如何治癒心靈的疼痛呢?

首先最重要的是切斷執念。如果一直沉浸在傷痛中的話,我們就會處在對方的支配之下。只有選擇原諒,我們才能從對方的束縛中獲得自由。

雖然報復的話,心情會很暢快,但是從另一方面想,即便那麼做了,也不得不體會傷害對方所造成的心痛,這是渡邊和子從痛苦的經驗中學習到的,也是我們應該警醒的。

報復是讓自己的人格下降的行為,寬恕對方也是為了自己。

在經受住人生的種種痛苦洗禮後,我們對於自己的人生目標就會有更清晰的認識,如何選擇我們未來的道路,也會有更堅定的想法。

從兒時起,渡邊和子就被家人斷言考慮問題太過現實,沒有夢想。回憶自己的一生,渡邊和子確實認為自己沒有夢想,因為她的每一步,都是朝着目標清晰地邁進;她的每一步,都確實地活在當下。

擁有夢想而活當然很棒,當然也有不抱着夢想,一味朝着目標努力的生活方式。別放棄,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一步一步地踏實前進,這本身就是最好的夢想。

你最好的樣子就是做自己

你最好的樣子就是做自己

考慮對方的感受,

救贖他人,也救贖自己

渡邊和子一生都致力於傳播愛的種子,她認為,真正的愛,是與全世界相關的愛。就像特蕾莎修女所提倡的,不求任何回報地,對孤兒、流浪者,被人們厭惡的病人和貧窮之人傾注愛。

做到這一點,很難。但我們可以從簡單的入手,比如考慮他人的感受,即使面對討厭的人,也不要否認其價值,這是雙方的互相救贖。

渡邊和子不喜歡吃青椒,但在其他的修女中,也有非常喜歡吃青椒的。青椒顏色豐富,營養價值也很高,還很廉價,有着各種各樣的價值。我們都沒有否定這些價值的權利。

與此相同,人際關系也是如此。不管怎樣,我們都會遇到合不來的人。即便是這樣,也不可以否定那個人的存在價值。即便是討厭的人,他也很重要,不可否定,不能拒絕承認其價值。

我們不去否認他人存在的價值,別人也會尊重我們的價值。

考慮他人感受,不讓他人產生反感,彼此的關系也會更加融洽。

有一次渡邊和子在學生們聊天的時候,無意中聽到某個小組中的一個人說他這個夏天去了夏威夷。於是另一個人馬上說他去了歐洲,然後就把說去了夏威夷的那個學生的話打斷了。

我們常常會打斷或蓋過他人的話,有時候甚至是不自覺的,這樣無形中就給對方帶來麻煩或者不好的心情。

不打斷對方的話,傾聽是很重要的。在該說的時候說,在不該說的時候不要打斷對方的話。做讓別人開心的事,自己也會開心。

考慮他人感受,要注意說體貼的話,是對他人和自己的救贖。

有次渡邊和子在收拾早餐餐具的時候,有個患花粉症的修女過來跟她說,昨天鼻子堵了,直到深夜都沒睡着,而和子當時的回答是,你按照醫生說的,好好吃藥了嗎?

但是說完之後,和子就開始反省了。她意識到,她的回答欠缺親切。

她想起來一件事情。某個患者住院時因為睡不着,就和醫生商量。醫生說那得增加藥量,還是換一種藥吧。之後,這個患者又對護士說了一遍自己睡不着的情況,而護士卻貼心的說,夜很長吧,真是辛苦呢。患者對渡邊和子說,護士這句話救了他。

每次想到這件事,和子就開始反省自己為什麼沒能順着修女的心情,說出真是辛苦呢,今晚一定會睡着吧這樣溫存的話來。

因為太忙,或是被方便的事物包圍時,人會不知不覺地變得機械化,忘記講話要溫存。

但就是這欠缺的溫存,也許會挽救一個人掙扎的心,也許會給黑暗的前途帶來光明,也許會重新振作一個人的勇氣。

考慮對方的感受,讓對方感到舒服和開心,不僅是救贖了他人的心靈,同時也是救贖了自己。我們這樣做的時候,別人也會給予善意的回應,我們自己也會由衷地開心。

當他人被溫柔對待,這顆愛的種子就會生根發芽,再以更多的愛回報給更多的人。別吝嗇我們輕易就可拿出的體貼,心中充滿愛,生活就會幸福很多。

你最好的樣子就是做自己

以上就是本書的精華內容。

這就是作者用自己的一生經歷給我們上了一堂堂生動的人生哲理之課。如果細細體味,它帶給人的影響和力量都是無法想象的。

人生暮年的渡邊和子,還滿懷愛心,以一種積極年輕的心態生活着,我們更應該奮起直追,不辜負自己,每天用心細致地去生活。

無需比較,每個人都是綻放於世間的唯一之花。這朵花,用我們努力的汗水澆灌,用純粹的心靈呵護,終將馥郁芬芳,成為對自己最好的回饋。

楊瀾在《天下女人》中說「人的生命有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解決溫飽,讓家人感到溫暖。第二個層次:做能做的事,讓自己人生有意思;第三個層次:做有價值的事,讓生命變得有意義。」

我們終其一生,都想要成為更好的自己,讓自己變得更美好,以自己的力量推動生活更幸福。

那麼,帶着初心重新上路吧,不輕言棄,砥礪前行。不但是做自己,而且要勇敢而自信地活,你是這世間獨一無二的花,要努力讓自己盛開,不斷實現自我突破與成長。

學着主宰自己的生活,不自憐,不自卑,不怨嘆,一日一日來,一步一步走,那份柳暗花明的喜樂也必然抵達,就在花開的那一剎那。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慈懷茲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