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ome 勵志

勵志

展示你的人格力量

一個猶太人在小鎮上開了一家小小 的酒吧。有一天,他接到一個電話,對方 委婉地說:「我將和我的幾個朋友一起前 往你的酒吧。為了方便,你能謝絕其他顧 客嗎?」猶太人毫不猶豫地拒絕了:「我 歡迎你們來,但要謝絕其他顧客,這不可能。 最後,對方亮出了自己的身份:「我 是出訪中東的美國國務卿基辛格博士,我 是在朋友的推薦下過來的,希望你能考慮 下我的要求。」 猶太人禮貌地說:「先生,您願意 光臨本店我深感榮幸,但是,因您的緣故 而將其他人拒之門外,我無論如何也辦不 到。」基辛格博土悻悻地掛斷了電話。 第二天,猶太人又接到了基辛格的電話,說明天只打算帶三個人來,並且不必 謝絕其他客人。「可我還是無法滿足您的 要求。」基辛格很意外:「為什麼?」 「對不起,先生,明天是星期六,本 店休息。」「後天我就要回美國了,您能 否破例一次呢?」 猶太人很誠懇地說:「不行,作為 猶太人,您該知道,禮拜六是個神聖的日 子,如果經營,那是對神的玷污。」基辛 格無言以對,只好帶着遺憾回到了美國。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故事會

不要讓逃離毀掉了你的人生

作者:穀子 來源:富小書(ID:fxsfrc) 主播:田曉敏 編輯:黃瑞涵(實習) 文章已獲轉載授權,如需轉載請聯系授權 人生其實就像月球的表面,處處都是坑坑窪窪。不要幻想着一帆風順的平坦,你所選擇的方向,不過是你下次將要逃離的地方。 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逃離這一說 最近突然好想辭職,只能夠養活自己的薪水,清閒的工作,最重要的是每天要面對那些無理取鬧的客戶。 一直覺得抗壓能力不錯的自己,最近都快要崩潰了。 直到看到這個視頻,讓我逃離此刻的心,又一次安穩了下來。 生活不在別處,腳下即是前方。 短片《平凡英雄》,視頻講述了四個主人公的日常故事。 在繁華的都市里,一個中年男子在路上遭遇了堵車,或許是剛加完班,面容憔悴、發絲凌亂地靠在駕駛座上。 屏幕的下方讀出了男子的心聲:這是我第11次想要逃離這座城市。 接着,是一個埋頭工作的女子,被經理否決的方案,無情地打在了辦公桌上。 當着其他同事的面,經理狠狠地批評了她。 回家的路上,女子在擁擠的地鐵里,屏幕上讀出了她的心聲:這是我今年第七次想要離職。 在停車場,一位老闆停好車後,想着白天公司轉型的事情,身心俱疲。 隨着老婆的電話響起,男人表露了他此刻的心里話:這是我第26次想解散公司。 最後,是一對背靠背睡覺的夫妻。 丈夫放下手機,熄燈睡覺。 妻子拿着手機,打了五個字:我們離婚吧!卻遲遲沒有給丈夫發出去。 屏幕依舊讀着她的心里話:這是我第33次想要離婚。 他們都在為自己想了一條出路:逃離此刻。 離開這一切,或許就好了;換個時機,或許就好了;換個對象,或許就好了……換了就好,換了就好。 可是,生活不就是這樣嗎?其實每個人都清楚,只不過不想面對,心存僥幸罷了! 總有些幸運兒,總有些天之驕子,總有被天上的餡餅砸到的人,或許那個人是我呢? 人生實苦,又有誰心甘情願地去吃這個苦。當這個苦自己不想吃了,逃離自然就是順理成章的事。 正如克里斯汀·金博爾曾說:世界上根本就沒有逃離這一說,只是用一些困難交換另一些困難。 而他還有半句話沒說,就是:直到你無處可逃。 逃避問題,並不能解決問題 2013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加拿大籍女作家愛麗絲·門羅,寫過一篇小說,名字就叫《逃離》。 故事講的是,女主角長年累月地受到丈夫的謾罵,甚至是毆打。但是她從來沒有想過離開這個男人和這個家。 直到有一天,女人終於忍無可忍,當所有的一切准備妥當後,故事的女主角便開始了她人生中的第一次逃離。 先是離開村子,她來到了小鎮上。 女人轉而一想,待在家里,其實也沒什麼。大不了就是受一些男人的氣,和一些打,現在孤零零一個人,真不知道該何去何從了? 結果,作者筆鋒一轉。 男人來到了鎮上,看到了自己的女人。女人訴說着自己,說自己不想離開他,和這個家。 男人也開始反思自己,於是拉着她的手,他們一起回家了。 當我們的感情,遭遇挫折和危機的時候,我們首先沒有想到的是如何去修復,而是任由其發展。直到彼此將就不下去了,只有各奔東西。 還記得上個世紀,發生在激流島的事件。 詩人顧城帶着全家隱居新西蘭的激流島,過起了我們常人羨慕的「世外桃源」的生活。 直到顧城放下手中的筆,拿起斧頭砍向妻子謝燁,隨後自殺。 在給爸媽的遺書里,他寫道: 「人間的事情總是多變的,關鍵是心地坦然。這島極美,粉花碧木。」 從來就沒有所謂的不食人間煙火,逃離只會讓你的人生更加窘迫。 美國著名整形外科醫生和心理學家馬克思威爾·馬爾茨,曾說過:想象困難做出的反應,不是逃避或繞開它們,而是面對它們,同它們打交道,以一種進取和明智的方式同它們奮鬥。 逃離問題,並不能解決問題。人生中的每一次選擇,都是讓人無法選擇的。 我們無法逃避,只能直視。不管你採取什麼方式,都要面對。 身為成年人,誰不是一邊歷經磨難,一邊拚命努力。挺得住,就能煉就一身鋼筋鐵骨,朝着更好的生活走去。 心若強大,哪里都是故鄉 前幾年,北漂十幾年的朋友,終於選擇了回老家發展。 那時正是「逃離北上廣」最熱的時候,迫於一線城市的種種壓力,一部分人回了老家,一部分人選擇了二三線城市,還有一部分人選擇了堅守。 朋友就是那個時候,和媳婦辦理了離職手續,回了老家開始了他想象中的生活。 可是沒有了大城市的壓力和激情,小地方的慢節奏的生活,和提前的養老生活,讓朋友漸漸地頹廢起來。 媳婦也是一個勁地埋怨,在北京的那個奮鬥的男人不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各種家里蹲和葛優躺。 朋友又想回去了。「北上廣是異鄉,故鄉又何嘗不是呢?」朋友無奈地說。 逃離北上廣,其實和你最初逃離那個小地方是一樣的,都是來自於厭倦。故鄉的安逸,相比在外漂泊的危機感,你更能接受那個你從小就生活過的地方。 在一次采訪中,楊麗萍坦言自己想過隱居的生活,但是這個世界讓她無處可逃。 很多人都知道,她在雲南建造了兩座水上皇宮,為的就是離群索居。然而由於她的名氣,參觀的人也是絡繹不絕,最終卻淪為了名宿和景點。 在采訪時,她說:「我想選擇的可能是隱居,但是那是不可能的。因為你一到那兒,全是人來參觀你。」 正如昆德拉的書名,生活在別處。而現實卻是,生活卻總是在此處折磨着我們,別處只是自我安慰的一劑苦藥罷了。 心若強大,身處何處,都是故鄉。心若狹小,即便是故鄉,身在此處,依舊還是他鄉。 龍應台在《目送》里寫過這麼一段話: 人生就是如此,你以為已經從一個漩渦逃離,其實另外一個漩渦就在你的腳下。用力一蹬,就進去了。 當你想要放棄的時候,就想想一開始你是怎樣的拼盡全力; 當你想要逃避的時候,就回頭看看當初那個堅定執着的你。 不要讓逃離毀掉了你吃過的苦 當我們把夢想這個詞和其它詞相連時,線的那一端不該只是幻想和希望,而應該是計劃和付出。 別輕易將你的夢想塵封,別讓它和你一起慢慢變老變虛弱,你沒法預知未來,但你可以造就自己的現在。 看過一個很感人的視頻。 在3歲那年,一場車禍奪走了她的雙腿,隨後被父母拋棄陝西寶雞市的渭河邊。 也即是從那時起,福利院就成了她的家。 視頻里,只見她手撐着兩個木質的拐杖,腰部以下掛着一塊木板,臉上卻洋溢着燦爛的笑容。 就是這份自信,08年的她代表寶雞市參加殘疾人運動會勇奪三枚金牌。 讓我想起了已故作家,史鐵生。 同樣是在車禍中失去了雙腿,靠着母親微薄的收入生活。 在他的很多文章中,道出了殘疾後的暴怒無常和母親對自己的容忍。 最終,他沒有選擇放棄和逃離,而是將生命帶給他的苦難,用文字活出了自己。 他曾寫道:人不可能逃避大地生活,死都不能。而我們卻無法繞過苦難,正因為有了它,人生才有了意義。 苦難對於人生的意義,就是在於你如何去面對它,而不是總想着去逃離和迴避。 人生其實就像月球的表面,處處都是坑坑窪窪。不要幻想着一帆風順的平坦,你所選擇的方向,不過是你下次將要逃離的地方。 在你忍無可忍的時候,在你想要選擇逃避和離開的時候,請想一下你最初的選擇。 人生,會因為忍受的苦而變得美好,也會因不能忍受的苦,而重蹈覆轍。 不要讓逃離,毀掉了你吃過的苦。因為你每一次吃的苦,都是一次強大的機會。 泰戈爾說: 只有經歷過地獄般的磨礪,才能練就創造天堂的力量;只有流過血的手指,才能彈出世間的絕響。 縱觀所有不平凡的人,都有一段不平凡的歲月。 佛說:你現在吃的苦,都是以後享的福。 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你吃的苦,終有一天會成全你的。 作者:穀子,富小書的人,富書專欄作者;本文首發富小書(ID:fxsfrc),你身邊最好的閨蜜,富書2018重磅推出新書《好好生活》 主播:田曉敏,暖心DJ,亦靜亦動真巨蟹,天文科幻發燒友,光影迷,愛朗讀愛文字愛生活,喜歡帶着耳朵去兜風,小目標才貌雙全/德藝雙馨新聞工作者。 拍照或上傳花朵照片,即刻慧眼識花! 今·日·話·題 ▼ 「你想逃離現在的生活嗎?」 上期 話題 「如何對待生活的難」 部分大家評論如下 ▼ 對待生活的難要應人而異,對於那些愛鑽牛角尖的人要嬉皮笑臉些;對於那些本來就吊兒啷當的人就不能嬉皮笑臉了,應該認真的對待生活。 ——根根 生活是一山連着一山,生命不息,問題不止,不管如何再艱難曲折,即使遍體鱗傷也要坦然面對生活,多找自身原因,不斷提升自己,總結自己,相信努力不會辜負! ——海洋 我們永遠無法選擇生活,能選擇的,是以怎樣的態度去生活。 ——雲仲鵲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中國網

人老了,一定要給自己留的七張底牌

第一張底牌:老伴 少年夫妻老來伴,相伴一生的夫妻到老才最重要。 家常飯,粗布衣,知冷知熱結發妻。老了才真正懂得知冷知熱的老伴才是這一生最寶貴的財富。 我們首先要把握好自己手上的第一張底牌,那就是老伴! 偶爾給老伴製造一點小驚喜,更不能因為照顧子女而忽視了老伴,要記住老伴才是陪我們到老最久的人。 第二張底牌:老窩 人到老年要有個避寒擋雨的屬於自己的家。 要記住:父母的家永遠是子女的家,而子女的家永遠不是父母的家。 俗話說得好,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老窩。 因此,保護好自己的老窩,有家在,永遠都是幸福的。 第三張底牌:老底 中老年人手中要有點積蓄,掌握好自己的老底,掌握好手中這張同樣十分重要的底牌。 錢不是萬能的,沒有錢是萬萬不能的。 我們不僅要捨得花錢,也要給自己留一點老底,要兼顧好平衡。 第四張底牌:老本 身體是人生的本錢,對於中老年人尤為重要。 硬朗的體質是財富,也是自立的本錢,更是對兒女們的最大付出和支持。 只有身體健康才有更多的機會享受幸福快樂的生活,身體健康是一切的基礎。 第五張底牌:老友 人說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 老了的時候還能約上幾個老友,做點稀罕的事。 溜溜狗、逗逗鳥、跳跳舞、下下棋,有老友在的日子總是不那麼孤單。 人到老年更要多交朋友,多與人來往。 網絡開拓了與遠隔千里之外的人交往的平台,通過微信就能更多地交友、會客。 第六張底牌:老來俏 人到中老年適度「老來俏」不僅是個人身心健康的需要,也是現代文明的需要。 白發一經染黑就顯得年輕許多;鬍子勤刮可使顏面保持整潔,容光煥發。 老來俏不僅美化了自己、增添精神,而且也美化了社會,成為一道「夕陽風景」。 還利於社交活動,益於身心健康。正如諺語所說「老要時髦,少要乖」。 第七張底牌:老來樂 人到老年依然要保持快樂的心態,這是強身健體的要素之一。 而且,到了我們這個年紀,就是活一天、樂一天;樂一天,賺一天。 如果花錢能買到快樂,那就去學如何花錢;如果偶爾偷偷懶能換來快樂,那就學會科學地偷懶。 反正,一切以讓自己快樂為前提!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王小川,遊走於理性與感性之間

王小川最近有點兒火,一部分熱度是來自於一場 " 被掐架式營銷 "——發起人是波場創始人孫宇晨。 不過,王小川本人身上,似乎也從來不缺少話題。 作為一個清華計算機系畢業的曾經的天才少年,他從 2000 年以兼職學生身份加入搜狐開始,從一個強媒體基因的母體里,19 年間硬生生做出了一家強技術驅動的公司——搜狗。 在 PC 互聯網時代,在他的主導下,搜狗做了 3 款重磅產品,搜索、輸入法、瀏覽器,他還創新性地提出" 三級火箭 " 模式,在搜索領域跟百度、360" 廝殺 "。 而同時,作為一個 " 技術男 ",在媒體和大眾眼里,他身上似乎沒有刻板印象中人們給技術男貼的 " 極客 "" 木訥 ""...

人與人的相處,最怕深交後的陌生,信任後的利用

人生就像一列火車,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沒有人會陪你走到最後。 縱使萬般無奈,縱使不情願,我們不得不感嘆:生命里,許多人都只是過客而已。 聽過一段話: 有一天你會發現,刪掉的人可能曾經有過幾百頁的聊天記錄,街上碰見了也不打招呼的人,可能曾經也整天膩在一起。 身邊的人總不斷更替關系,有時候斷得悄聲無息。 其實人都差不多,新鮮感和熱情消失得很快,有人離開也會有人來。 事實正是如此,你以為能陪伴你一生的人,最後卻意外地在中途下了車,頭也不回地留下你一個人在原地,孤獨地眺望着風景。 你和他,也自此成為最熟悉的陌生人。 也像東野圭吾在《白夜行》中寫到的: 「世上有兩樣東西不可直視,一是太陽,二是人心。」 有多少感情,能不負期望地存在;又有多少人,能夠真心換真心。 情易消,緣易散。 有些人,你對他掏心掏肺,也得不來一份真誠,所以,不要高估你和任何人的關系。 有些人走着走着就散了,太過天真,只會換來現實的殘忍。 人這輩子,總要寒心一次,方知人情冷暖,方知世界的真真假假,並不是誰都會跟你以心換心。 中國有句古話:門前放根討飯棍,親戚故友不上門。 有些人,你風光時,他希望你能幫襯自己;你落魄了,他卻比陌生人都還會冷言冷語。 與人相處,最怕四樣東西: 深交後的陌生,認真後的失望,信任後的利用,熱情後的冷漠。 太過高估你與別人的感情,只會是賦予別人傷害你的權利。 這里,不得不提到一部電影《芳華》。 電影《芳華》里,劉峰是傳統意義上的好人: 食堂煮破的餃子,他主動打來吃; 隊友的手錶壞了,太貴沒人敢修,他自己研究修好; 弟兄結婚買不起沙發,他自己買材料親手做; 豬跑了,大家第一時間喊的是劉峰...... 出事前,劉峰是所有人的活雷鋒;被污衊下放後,臨走之時,卻只有何小萍一個人去送了他。 說到底,這個世界永遠是太重感情的人,最容易受傷; 也永遠是薄情之人瀟灑得意,用心如我卻寸步難行。 人性復雜,念念不忘,未必有回響。 與其被人辜負,我勸你一開始就適應孤獨。 就像林清玄說的: 碰到了即便是有緣,即使到了要下車的時候,也要心存感激地告別,在心里留下那空白的一隅之地,等到多年後想起時依然心存甘味。 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不可強求,註定要走的人也不能強留。 因為人生中的許多失望,往往來源於我們錯誤的高估和強求: 「強求了錯誤的人,強求了錯誤的感情,高估了自己在別人心里的位置。」 但也正如太用力想做好一件事,結果總是會很糟,太用力愛一個人也往往得不到好的結局。 與其鑽牛角尖式地去渴望愛、渴望別人對你好,我勸你:不如先獨立地愛護好自己。 當一切變得不再極端、變得輕松自在的時候,或許你想要的感情才會順其自然地到來。 作家馬德說過一段話: 「我慢慢明白了為什麼我不快樂,因為我總是期待一個結果。 看一本書期待它讓我變得深刻,跑一會步期待它讓我瘦下來,發一條微信期待它被回復,對別人好期待被回待以好...... 這些預設的期待如果實現了,我長舒一口氣,如果沒有實現呢,就自怨自艾。」 但現實往往是: 看淡人來人往,看透人情冷暖,不再糾葛人情是非,不對結果抱有期待,內心才會快樂許多。 人生漫漫長途,希望你們記住一句話:是你的,走不了;不是你的,留不住。 不值得的人永遠是不值得的人,讓你失望的人也不會只讓你失望一次,與其把生活糾結於這些錯誤的人身上,不如放下執念,學會一個人上路。 因為幸福永遠在自己手中,而不是在與別人的關系里。 幸福,是一種自我成全,而非他人給予。 人生最好的狀態是: 你來了,我感激;你走了,我相送。 不強求、不高估、不強留,一個人的日子,我也過得輕松而自由。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不慌不忙,你就贏了

不慌不忙,是一種生活態度 遇到急事不慌張,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不經過人生歷練,不經過歲月沉澱,很難做到豁達而篤定。 不慌不忙是一種人生態度,是步履艱難的時候所表現出來的自信。 人在胸有成竹的時候,自然會懂得按部就班。 同事小雅的媽媽是位商業精英,雖然經營一個有着千人規模的公司,但她的生活卻非常簡單,從不雜亂和焦頭爛額。 問起原因,她80%的時間用來工作,其餘時間休閒娛樂。即使有很多事要親力親為,但她從來都是不慌不忙的樣子,而且公司被她打理的風生水起。 小雅媽媽的日子都是按照計劃進行:早上6點一定會自然醒,到樓下的廣場慢跑半小時,然後吃早飯,偶爾練練瑜伽。 她一直很注重養生,家里備足了很多養生茶,中藥,特別是在三伏天,晚上經常中藥煮水泡腳。 我跟小雅說,感覺你媽越來越年輕了,你倆更像兩姐妹。 通常情況下,人們會認為成功的人很忙。其實真正優秀的成功者都是清閒人。他們待人心平氣和,遇事寵辱不驚。 不慌不忙,是大智大勇 《三國演義》中的空城計,很多人耳熟能詳。 諸葛亮因錯用馬謖而失掉戰略要地——街亭,魏將司馬懿乘勢引大軍15萬向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擁而來。 當時,諸葛亮身邊沒有大將,只有一班文官,和2500名士兵在城里。眾人聽到司馬懿帶兵前來的消息都大驚失色。 諸葛亮登城樓觀望後,竟然很淡然地披上鶴氅,戴上高高的綸巾,領着兩個小書童,帶上一把琴,到城上望敵樓前憑欄坐下,燃起香,然後慢慢彈起琴來。 司馬懿的先頭部隊到達城下,見了這種氣勢,都不敢輕易入城,便急忙返回報告。司馬懿不信,自己飛馬前去觀看。 離城不遠,他果然看見諸葛亮端坐在城樓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彈琴。 左面一個書童,手捧寶劍;右面也有一個書童,手里拿着拂塵。城門里外,20多個百姓模樣的人在低頭灑掃,旁若無人。 司馬懿疑惑不已,於是令後軍充作前軍,前軍作後軍撤退。 雖然諸葛亮人少為患,但他心如止水,雖然司馬懿人多勢眾,他卻內心忐忑不安。 在緊急情況和危難時刻,正是諸葛亮展現出的不慌不忙的大智大勇,嚇退了慌亂的司馬懿。 兵臨城下,臨危不懼,沉着應對才屬於一個有軍事才華將領的格局。 考驗人意志和膽識的時候,不慌不忙就是一種心理戰術。沉得住氣,才會做出科學決策,才會化被動為主動,化劣勢為優越。 不慌不忙,能夠反敗為勝 歷史上,項羽失敗於劉邦的原因,說法不一,版本很多。 其中一種論調受到高贊,項羽有勇無謀,必然在行事中表現為缺少坦然自若。他急於表現,想逞英雄實乃幼稚之舉。 劉邦和項羽約定,先入咸陽者為王。劉邦率先入關,不但沒有騷擾百姓,甚至連關中的美女和財寶都未動分毫。 這樣悄悄地行動,表面在示弱,其實是老謀深算的「實力派」。 而項羽急急忙忙地顯示他主宰一切的霸王氣,處處彰顯自己的強勢地位。相比之下,項羽的強勢成了虛張聲勢。 項羽不穩定的性格,還表現在鴻門宴中,如果不是他優柔寡斷,或許歷史就要改寫。 劉邦會示弱不等於真弱,那是睿智,項羽雖強,卻高調張狂,那是膚淺。 不論什麼時候,手忙腳亂只會一錯再錯,唯有泰然處之,穩中求進才能事半功倍。 看到這樣一則故事: 某人得一寶貝紫砂壺,夜必放床頭。 一次失手將壺蓋打翻,驚醒其惱,壺蓋既碎,留壺身有何用? 於是抓起壺身扔到窗外,天明發現壺蓋掉到棉鞋上,無損,恨之,一腳將壺蓋踩得粉碎。出門,見昨晚扔出窗外的茶壺,完好掛在樹枝上。 沖動是魔鬼,遇事別急下結論,事情可能沒你想的那麼糟。 如果時間來得及,為何不等等再說,有的時候人是失敗於自己的壞情緒。不急不躁,事情才會良性發展。往往是擔心什麼就會來什麼。 靜下來,慢下來,弄清真相再定奪,才不會被自己的主觀誤導,讓盲目牽着鼻子走。 不慌不忙,會助力一生好運 曾國藩一生都奉行為政以耐煩為第一要義。 實際上,年輕時的曾國藩做事心煩氣躁。他的老師唐鑒先生送給他一個字——「靜」。 之後,曾國藩每天都要靜坐一會兒,思考為人處世、治學從政的體會和方法。 尤其在遇到重大問題時,他更是不輕易做出決定。他往往點上一支香,經過幾番靜思,反復權衡,然後才拿出一個主意來。 曾國藩說,凡遇事須安祥和緩以處之,若一慌忙,便恐有錯。蓋天下何事不從忙中錯了。故從容安祥,為處事第一法。 整天慌里慌張的人,難成大事,就是因為缺了「靜」和「安詳」的智慧。 成功者一半靠努力一半靠運氣,好運氣是留給那些井井有條的人。 對於那些不能預見困難,就急忙應對的人來說,失敗是難以避免的。因為他們考慮不周,急功近利。 人生需要不慌不忙,只有淡定自若,不為過去的失誤而懊惱,不為將來的不確定而擔驚受怕,即使身處風口浪尖也會閒庭信步。 很喜歡泰戈爾的《飛鳥集》中的一句話: 不要着急,最好的總會在最不經意的時候出現。縱使傷心,也不要愁眉不展,因為你不知道誰會愛上你的笑容。 人生的贏家都是穩中精進的人,因為他們走一步是一步,從不瞻前顧後,相信久久為功。 願你不慌不忙,神采飛揚。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誤會之殤

有這樣一個小故事: 一對夫婦外出,由訓練有素的狗照顧小孩。當日大雪,夫婦未歸,翌日歸來後,見房內到處是血,孩子不見了,狗滿口也是血,夫婦以為狗把孩子吃掉了,大怒,手起刀落,將狗劈死。 此時,卻見孩子從床下爬出,而狗腿上的肉沒有了,旁邊還躺着一隻死狼,狼口里還咬着狗的肉。 狗救了小主人,卻被主人誤會殺了。 沖動的筆墨一旦暈開,悔恨就會接踵而來。想想,走過的征程里,曾誤會過多少人,又被多少人誤會過,到最後,走的走,散的散,甚至因心結未解,連告別的話都沒來得及說。 誤會是一把傷人的刀,也是人際關系致命的劍。 一通未及時接聽的電話,一個未回復的短信,一句未被正確解讀的語言,說者無心正好聽者有意,造成了一次次的錯過,一錯再錯。 一個人精神的天平一旦失衡,就孽生了沖動的魔障,沖動一再齧噬着理智,人和人之間,一個誤會又一個誤會滋生,擋住一起向前去的路,煩惱了自己,也傷害了別人。 一些誤會一旦產生,解釋也便成為多餘,「因為有了因為,所以有了所以,既然已成既然,何必再說何必。」大家心里淌着淚,臉上漾着笑意,一任那場錯誤走過風雨、走過四季。 於是,誤會了世界,潦草了結局。 誤會是折在心里一條狹窄曲折的路,橫在胸前一座岌岌可危的獨木橋,自己走過不去,別人也走不過來。誤會了,曾經對那一程路,那一程山水,說一聲再見,便再也不會相見。 誤會一個人時,經常是自己心生魔障,左顧右盼,和自己過不去,便和他人過不去,最後兩人就過不下去。心不安定,對一些事情才不確定,心里藏着計較,最後,就盛下了太多痛苦。 你站在某個定點,希望一切都是你所願的答案,一旦偏離你的定點,別人的言行就在你的心理投射而至誤會。誤會別人,自己如鯁在喉,難以拔出,鬱郁寡歡。 很多時候,人總是對世界誤解,以為愛情是包容的,友情是萬能的,親情是永恆的,卻不知,一陣風吹過,愛情、親情、友情就可能疏遠,能夠維系的,便是你的自在心。心路寬了,誤會就少了。 本是一個美麗故事的演繹,一念起,一轉身,白色的蝴蝶便跌落深崖,親密無間則漸漸疏遠。世界上的美麗,經不起考驗,所謂的百分百,需要無數次的原諒、寬容。 誤會本是一場風煙,坐落在貧瘠的土壤的花草自然看不見真言,寬闊的天空里,鳥兒才能恣意翱翔,飛翔到月朗風清處,霧障自除,感受生命里風吹草低現牛羊的歡暢。 誤會起時,人坐不住、放不下、撇不開、掙脫不了,若是,懂得心底總有坎坷如影隨形,便會靜待風平浪靜,若是,懂得情緒總如低谷高山高低不平,便學會安然自若掌握平衡,不去隨意誤會別人,也將一些誤會製做為美麗的邂逅。 雲在青山,水在淨瓶,心若自在,塵埃自定。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故事會

人生過半,回頭看看

不知不覺,一年有一年, 仔細算算,回頭看看, 不經意間才發現, 鏡子里的那個人, 皺紋加深了,白發出現了, 眼袋更大了,眼神渾濁了。 腳步緩慢了,身心疲憊了, 年復一年,辛苦勞作, 日復一日,四處奔波。 曾經以為死亡很遙遠, 後來明白, 生命無常,世事難料, 誰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一個先來。 曾經以為真心遍地在, 後來發現, 真情難找,真心太少, 能有份真愛,能有人陪伴, 就是幸福的! 曾經我們很想要, 想要金錢財富,想要名車豪宅, 現在我們只需要, 安逸的生活,健康的身體, 合睦的家庭。 想吃就吃,不省, 想去就去,不等, 累了就歇,困了就睡。 前半生活得辛苦, 後半生好好保重! 人生過半,回頭看看, 曾經幼稚的臉上,寫滿了滄桑, 過去單純的心中,留下了創傷。 經歷了所有,就有了哀愁, 付出了汗水,就有了收獲, 失去了太多,就不再沖動, 寒心了幾次,就不再對誰都那麼相信了。 人生過半,回頭看看, 失去了多少機會, 錯過了多少真情, 本該奮鬥的年紀選擇了安逸, 所以現在一事無成, 本該抓住的感情選擇了放手, 所以現在感到孤獨。 人生,由不得你後悔, 錯過了就是錯過了, 失去了就是失去了, 不會再給你重來的機會, 讓你明白什麼叫永遠, 什麼叫遺憾, 什麼叫悔不當初, 什麼叫一別一生。 人生過半,仔細算算, 還能剩下多少時間? 前半生虛度,後半生就要守住, 前半生疲憊,後半生就要輕松, 以後的日子,好好的, 知足常樂,別貪圖, 與人為善,別惡毒!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劉翔消失7年後,傅園慧被罵上熱搜 世道變壞,是從苛責好人開始的

曾經,在知乎看過一個提問:有哪些讓你細思恐極的細節? 其中,有一個高贊回答: 「好人成佛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而壞人只要放下屠刀就可以了。」 深以為然。 世界上最大的荒唐,就是對好人太苛刻,對壞人太寬容。 「我努力了,可能我真的不適合游泳吧。」 近日,在游泳世錦賽中,傅園慧以0.05秒的微弱劣勢無緣決賽。 得知成績後,傅園慧眼含熱淚,遺憾地說道: 「沒有辦法,感覺挺對不起教練的,人生大部分時間都在失敗,永遠不要放棄就好。」 但是很多網友卻對她口誅筆伐,把她失敗的原因歸結於參加太多綜藝。 甚至有人寫到:不務正業,也該是這樣的結局,整天就知道在網上竄紅! 面對質疑,傅園慧十分沮喪地說: 「我真的很努力了,甚至比拿世界冠軍時還要努力,可能我真的不太適合游泳吧,對不起……」 其實,對於一個運動員來說,想要站在頂峰,天賦、努力和幸運是缺一不可的。 他們不僅要面臨年齡漸長帶來的體能衰退問題,還有面對常年訓練引起的疾病和疼痛。 據了解,比賽時,傅園慧因為腰傷連正常直立都很困難,只能依靠止痛藥來緩解。 然而,人們只在乎傅園慧的成績退步了多少,卻沒人關心她受傷時有多疼。 人的劣根性就在於,壞人犯錯無數,人們習以為常,好人失敗一次卻被揪住不放。 前段時間,早已淡出大眾視線的劉翔,因為一條微博再次登上了熱搜榜。 一位博主分享了一則關於劉翔的「冷知識」: 想當年,劉翔是家喻戶曉的時代英雄。 但是,因為患有滑囊炎,他的跟腱變得十分脆弱,甚至在賽場上當場斷裂。 然而,沒有人會在意這些,兩次退賽就讓他跌到了人生谷底。 甚至還有人抱怨道:「跑不過就乾脆別跑,省得給咱們國家丟人。」 在電影《芳華》中,有一句非常經典的台詞: 當名人最難的,必須一輩子在神壇上,不然就隨時准備接受「凌遲」。 其實,面對無盡的苛責與質疑,運動員們完全可以退役,但每一次他們都選擇了堅持。 因為他們內心都燃燒着一份最後的執着——多為國家爭取一塊金牌。 只有善待英雄,才會出現更多的英雄。 願我們都能懷揣一顆善良的心,溫暖別人,也溫暖自己。 「治了一輩子的病,這一刻不想再當醫生。」 上海交大的教授竇令成先生,曾經說過: 「現在社會人和人之間的矛盾,主要是來源於有那麼一撥人,慣於用聖人的標準衡量別人,用賤人的標準要求自己。」 的確如此。 好人之所以難做,是因為我們不過都是平凡之軀,卻被要求完美無瑕。 之前,上海一位年輕的兒科醫生在朋友圈發了一篇文章,讓無數網友都為之動容。 他寫到:今天急診當值,被家屬吼了一句「你沒吃飯關我屁事」。 開始沒什麼,後來寫着寫着,病史有水滴到本子上,我才知道是自己在流淚…… 這篇文章引起了許多醫護工作者的共鳴,但也遭到了不少網友的質疑: 「矯情!人家是來尋求幫助的,你吃沒吃飯關人家屁事,難不成看病錢先把你祖宗八代都問候一遍?」 無獨有偶。 2015年,深圳市一位趙醫生,因不讓患者插隊遭到了對方的謾罵,言語污穢,不堪入耳。 趙醫生要求對方向自己書面道歉,卻遭到了領導的批評。 因為領導認為:作為一名醫生,就應該學會「以德報怨」。 可是,以德報怨,我們何以報德呢? 在這個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完美之人。 我們不該隨便要求他人擁有聖人般的胸懷、格局和自製力。 一味地苛責好人不夠完美,不僅在無形中稀釋了對惡的注意力,讓壞人變得肆無忌憚,還讓好人陷在輿論的漩渦中,變得心灰意冷。 今年3月,一位陳醫生在乘坐高鐵時,聽到了廣播緊急呼叫:一位乘客不舒服,急需有醫生救治。 於是,陳醫生立即起身,前去急救。 然而,在患者病情好轉之後,乘務員卻要求陳醫生出具醫生證,並手寫情況說明,簽字畫押,甚至連救治患者的全過程都被錄了下來。 陳醫生才明白,這一系列的行為不過是害怕承擔責任,規避風險而已。 後來,陳醫生十分悲哀地表示:今後遇到這種情況,可能不會再輕易幫忙了…… 世上千般好,處世萬般難。 對好人太苛刻,只會讓世人變得越來越功利。 只有善待好人,以德報德,才會出現更多的好人。 願我們都能懷揣一顆理解之心,體諒他人,也成就自己。 「為什麼我做了好事,卻要被人罵?」 英國作家薩克雷說過: 「如果一個人,身受大恩之後又和恩人反目的話,他要顧全自己的體面,一定比不相乾的陌路人更加惡毒。」 鬥米養仇,升米養恩。 當一個人的善良被當做理所應當後,就很容易被吹毛求疵之人苛責得遍體鱗傷。 之前,草根歌手叢飛資助了183個貧困兒童,累計捐款300多萬。 在不幸患胃癌後,他被迫暫停了對一些家庭的資助,然後,那些家長便立刻打電話來問候他: 「還不把錢送來,你不是說把我們供到大學嗎?你這不是坑人嗎?」 後來,叢飛的朋友趕忙向對方說明了情況。 但對方的回復卻是:「哦,那你問問他,他什麼時候病好出來掙錢?」 這樣的事例,屢見不鮮。 去年,杭州一家饅頭店的老闆娘,看到許多環衛工人吃不飽飯,就免費送饅頭給他們。 但是,有些工人卻對老闆娘說:「我不要饅頭,把2塊4現金退給我吧。」 遭到拒絕後,他們不依不饒地罵老闆娘缺德,甚至覺得人都無利不起早,這家店肯定有問題。 面對記者的采訪,老闆娘不停地抹眼淚。 她說:「本來我們就是做好事的,現在卻每天挨罵,我實在想不通為什麼會這樣。」 在電視劇《吸血鬼日記》中,有這樣一段對話: 「為什麼你不願讓別人看到你善良的一面?」 「因為如果他們看見了,就會期望我一直是善良的。」 當回報善意的不是感恩,而是無休止的指責與綁架時,就是善意從這個世界消失的開始。 當人人都畏懼罪惡,罪惡就會暢通無阻; 當人人都苛責好人,善良之道則遍布荊棘。 對善人太苛刻,只會讓社會變得越來越冷漠。只有善待善人,才會出現更多的善行。 曾經聽過一句話,深信不疑: 「我們一路奮戰,不是為了改變世界,而是為了不讓世界改變我們。」 這個世界需要正能量,善良也應該被守護。 願我們都能懷揣一顆悲憫之心,以善意去解讀人生冷暖,守護善良,化解人心的涼薄。 也願我們擁有一顆菩薩心腸,堅守善良的同時,也擁有金剛手段,讓善良帶點鋒芒,去化解世間的艱險。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故事會

人這一輩子,兩種投資最重要

說到投資,你想到了什麼? 答案:錢。 我們生活的世界,什麼東西都需要錢買,也因此,我們都忙着賺錢。 所以「投資」這詞一出現,我們才會先想到「錢」。 但是,生活中有比錢財更好的投資項目,它值得投入一輩子的精力。 用運動投資健康 有一位經濟學家這樣形容: 你的身體是「1」,而財富、名聲、地位......這些外在的條件都是「0」。 唯有健康的身體作為前提,才有實現人生價值的可能。 於是問題來了,怎樣才能保持健康的身體? 眾所周知,運動不足且久坐人群易出現過早死亡和心血管疾病,而積極運動可以減輕這種風險。 據News-medical網站4月23日報道,《美國心髒病學會雜誌》一項新的研究表明,每天做20—40分鍾中等以上強度運動,可以抵消久坐相關的死亡風險。 ——蘭州新聞網 《呂氏春秋》中有一句:流水不腐,戶樞不蠹。 意思是說流動的水不會發臭,經常轉動的門軸不易腐爛。 人的身體也是如此。 經常運動,身體才不會「生銹」,才能讓自己更健康。 有個朋友去爬山,因為山路崎嶇,分叉路多,於是他跟着一位老大爺後面爬。 他一邊爬一邊大喘氣,再看那老大爺卻氣定神閒,說話都不帶喘的。 他跟我感慨:「現在辦公一族的體質真的不如老年人了。」 法國BFM TV援引醫學雜誌《JAMA Network Open》發表的一篇報告表示,無論從多少歲起做運動都不算晚,中年時期才養成鍛煉的習慣也有助於延年益壽、降低早逝風險。 來自美國癌症研究所、英國紐卡斯爾大學、加拿大約克大學的研究人員邀請了31.5萬名年齡在50歲至71歲之間的中老年人參與測試,記錄了他們日常生活的運動情況。 該研究最終得出2個結論: 鍛煉身體延年益壽的關鍵在於堅持。 即便人到中年才開始鍛煉身體,早逝風險降低的幾率與一直堅持運動的效果相差無幾。 ——齊魯網 由此,我們可以相信: 用運動投資健康,是一筆穩賺不賠的買賣。 更何況,運動沒有年齡限制,哪怕是四五十歲也不晚。 用心投資生活 錢是生存的根本,運動是健康的法門。 而錢與健康的最終目的,是為了更好的生活,過美好的日子。 北京市疾控中心發布的一組調查數據顯示,北京40歲以上的人可以在健康狀態下生活18年,之後近20年則要在疾病或殘疾狀態中度過。 調查人員通過分析發現,在影響健康壽命的所有因素中,運動是推遲帶病生存年齡的首要原因,其次是健康心態。 甚至早在上世紀90年代,世界衛生組織就提出了「健康四大基石」的概念。其中,合理運動和平衡心態被稱為「最廉價的健康藥」。 ——環球網 心態可以影響許多東西,健康也不例外。 古人有八雅:琴棋書畫,詩茶酒花。 這八種雅事,是古人陶冶性情、保持健康心態的方法,同時也是古人的興趣愛好。 用心投資生活,就是用心去修煉心態,保持心態健康。 心態健康的人,把平淡的生活過成詩歌,心態不健康的人,把生活過得荒蕪。 清代文學家袁枚,就是一個熱愛生活,懂生活的人。 他曾在當時的江寧縣,花三百金購得園子,並將本已經荒蕪的隨園改造得極為雅致,還為園子取名為:隨園。 每逢佳日,遊人都會來觀賞,袁枚也不阻攔,任遊人來去。 更在門聯上寫道:「放鶴去尋山鳥客,任人來看四時花。」 他還寫過一本《隨園食單》,流傳至今。 除此之外,他還是一個愛書、愛茶之人。 在他六十多歲的時候,還遊山玩水,游遍名山大川,嘗遍各地名茶,並且將茶都記載下來,還寫過許多茶詩。 真正懂得生活的人,是如袁枚一般,將生活過成了詩。 也許生活很平淡,但只要用心,我們就能發現美好,每一次的發現,都是詩篇。 人生上半場,我們往往都投資了財富,這也是生存的資本。 而下半場,我們想將有限的資本,投資到健康還有生活上。 每周抽出一些時間來運動,不用太猛烈,能讓我們放鬆、出汗,並且持之以恆就好。 學着喝茶、看書,或者出去走走,留意身邊的美好,不用太頻繁,偶爾的發現,已經是一種驚喜。 學習從平淡生活中發現美好的能力,這幾乎決定未來幾十年的生活質量。 讓我們,將生活過成詩,把荒蕪的隨園,過成美好的人間。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貧窮,令我們不得不懷疑人生

這是一個土豪層出不窮的社會,又是人人喊窮的時代。商場名牌衣服促銷打折,但已經月光了,只能發朋友圈哭窮。 網上商城「剁手節」又到了,賬戶余額不足,拉着面叫窮。 諸如此類,大家口中的窮,只不過體面的生活無法滿足而已。甚至還有能力預算明天買什麼菜,煲什麼湯。其實,有些人的貧窮遠比我們想象中更可怕,對他們來說,貧窮已經到了絕望的地步,甚至用解脫來抗爭貧窮。 2018年9月6日,日本東京一位叫武藤容子家庭婦女用繩子殺死自己親生的三個孩子後自殺身亡,最大的十歲,最小的才八個月大。容子的丈夫則表示妻子擔憂家庭狀況,丈夫自己從事清潔工的工作,收入不高很難支撐家庭開支以及還要撫養三個孩子,妻子因家庭貧窮感到悲觀而造成這樣的悲劇。 貧窮這個話題,大多數人以為就是沒有樓房和小車,又或者是吃泡麵過日子。再不濟,但不至於要死吧。但事實證明真正的貧窮,沒錢基本就是絕望,陷於萬劫不復的深淵。 命運真的很殘酷,貧窮真的很可怕,它會決定一個人的生死,關繫到一個家庭的美滿。 新聞爆料出來的案例或者還有好心人的捐贈,還有生存下去的機會;而那些沒被披露的窮人,實際情況可能更糟,他們萬念俱灰,因為沒錢,他們在死亡線上掙扎,隨時死去。生前淒慘無人知曉,死後留下悲嘆一片。 瀏覽網頁的大多數人都知道,發生在甘肅阿姑山村的一樁慘案。28歲的老爺灣社女村民楊改蘭殺死了4個幼小孩子,然後自殺身亡。然而,悲劇還沒有完,安葬完5個逝去的親人,8天後,人們又在山村樹林里發現死者丈夫李克英的屍體。 他們用死告別這個世界,或許是一種解脫。 這種慘案的原因就是一個字:窮。他們無力改變現狀,選擇了逃避。他們無法抗爭命運,卻終究逃不開註定的結局。 貧窮對人生影響是非常大的;窮人,只有腳踏 實地,調整心態,生存下去,才有機會改變命運。 為生活所累的人,如果可以,伸出我們的雙手就適當地給予他們些溫暖吧。雖然世界很殘酷,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驅逐這些絕望與無助。 不求人間大富貴,但願世上無貧窮。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在路上,向前一步是新生,退後一步是命運。

一天很短,短得來不及擁抱清晨,就已手握黃昏; 一年很短,短得來不及細品初春殷紅竇綠,就要打點素裹秋霜; 一生很短,短得來不及享受美好年華,就已身處遲暮。 韶華易逝,時光倥傯,縱使前路漫漫,烏雲遮斷歸途,只要你此刻啟程,定能踏遍萬水千山。 而那些曾經盤桓在你眼中的淚光,終將不辜負你僕僕風塵中的一路奔襲。 你不願一直站在世界的邊緣,做一棵無關緊要無足輕重的雜草,你不願單單為虛幻的悲歡離合塵世浮沉落淚心傷。 你要走出桎梏、打破慣常、擺脫昨日、踏上征途,你想要做故事里的參與者,想要與這個世界十指相抵而非被塵世埋藏。 向前一步是新生,退後一步是命運。 去吧,打破桎梏,感受一下天廣地闊山高水長。 去吧,去走在路上,去遠方看看,去尋找更好的自己。 大地,無處不在; 行走,永不停息; 於路途中與更優秀的自己相遇。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人性的光芒

出租車司機亞當斯最大的願望就是攢下足夠的錢,把心愛的女兒從老家接到紐約。 可是幾年過去了,存款仍寥寥無幾。 更糟糕的是,還因為一個老婦人變得更少...... 那天,亞當斯接到了一個約車電話,等他趕到時,一個老婦人已經等在公寓門口。 他小心翼翼地把她安頓在座椅上,詢問她要去哪里? 老婦人遲疑了一下回答:「醫生說我的時間不多了,我想去天堂養老院看看。我沒有什麼親人,還好有它陪着我。」 說完,枯瘦的手撫摸着胸口的一樣東西,眼角泛着淚光。 這時,亞當斯才發現她的脖子上掛着一枚鑲嵌着鑽石和蛋白石的黃金戒指,只是很小,應該是小孩子佩戴的童戒。 直覺告訴他,這枚戒指對於老人很重要,但他不便多問。 到達養老院後,老人掏錢付費,亞當斯卻拒絕了,盡管他很缺錢,但在聽到那句「我的時間不多了」的一瞬,他就決定免費送她這一程。 亞當斯看着老人和她脖子上的戒指,緊握了一下她的手,離開了。 幾天後,亞當斯又接到了老人的電話,等他到達時,老人卻沒有在樓下等候,而是請他上去。 進屋之後,他看到室內所有家具的門都敞開着,老人腳下是一個打開的手提箱,最上面是幾張泛黃的照片...... 老人憔悴的臉上寫滿沮喪,渾濁的眼睛透着焦灼,似乎在翻找什麼。 看到亞當斯,老人急切地哭訴:「那枚戒指不見了,我找了所有的地方,還是找不到,一定是落在你車上了!」 被冤枉的亞當斯有些惱火,他清楚的記得那天離開時,戒指就掛在她的脖子上。 他想說出真相,但看着老人傷心的樣子,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看亞當斯默不作聲,老人更加篤信自己的判斷。 為了懇求他歸還戒指,她絮絮地講述起來:很多年前,婚姻失敗的她與女兒相依為命。 盡管每天忙碌,但有乖巧的女兒陪伴,她忘掉了疲累,生活漸漸有了起色。 在女兒9歲生日時,她買了一枚鑲鑽金戒,送給孩子做禮物。 可是,幾個月後女兒突遭車禍,等她趕到時,奄奄一息的女兒用微弱的聲音說,「媽媽,我不能陪您了,您要好好活下去,這個戒指我很喜歡,就讓它陪着您吧......」 她悲痛欲絕,想隨女兒而去,可是孩子臨終的話語卻讓她選擇了堅強,用自己的生命替兩個人活下去。 從此,那枚戒指就掛在她的脖子上,貼着她的胸口,慰藉着她的心。 亞當斯的眼淚不由自主地流了下來,他已然明白那枚戒指是她生命的支撐,當即決定要扛下黑鍋,用最短的時間,「還給」她一枚一模一樣的戒指。 他寬慰老人說:「您的戒指一定是落在我車上了,找到後馬上給您送來。只是我已經記不清戒指的樣子了,您有照片嗎?」 老人蹣跚着從手提箱找出一張照片,上面的小女孩一臉燦爛,手指上是那枚戒指。 亞當斯安頓好老人,拿着照片驅車來到曼哈頓最大的珠寶店,說明情況後,滿懷希望地等待着。 店員拿着放大鏡仔細研究後說:「這是幾十年前的老款童戒,早就斷貨了,只能單獨為您定製。但鑲嵌的蛋白石來自匈牙利,鑽石產自印度,還要進行做舊處理,最快也得3天,並且價格會高很多,大概要2萬美元。」 此刻的亞當斯想的不是錢,而是老太太焦灼的面容,他當即答應下來。 三天後,亞當斯拿到定製的戒指,以最快的速度還給了老人。 她拿着戒指仔細端詳,臉上是一種無法言說的神情,抱住亞當斯泣不成聲。 亞當斯用辛苦賺來的一半積蓄換得老人的喜極而泣,他長舒了一口氣。 在他看來,錢沒了可以再賺,而善良丟了才是可怕的事情。 他更加拚命的工作,繼續做着與女兒團聚的美夢。 一年之後,律師找到了亞當斯,交給他一份遺產清單和一封信:親愛的亞當斯,我是喬伊,脖子上掛戒指的那個老太太。 拿到您找回的戒指時,我就知道不是我女兒的,您忽略了一點,那個戒指的內側有我女兒的名字縮寫...... 這些都無關緊要了,您對一個老人所做的一切,除了善良沒有其他的解釋。 您讓我在生命的最後,感知了一個陌生人的溫暖。 當您看到這封信的時候,我已故去,律師會把我的全部遺產,包括您知道的公寓,還有郊外的一幢別墅贈予您。 此外,還有兩枚戒指,一枚是您定製的,一枚是我女兒原有的,我在手提箱里找到了...... 幾個月後,亞當斯帶着女兒來到一處墓地,對着墓碑深深鞠躬,父女倆的脖子上掛着一枚一模一樣的鑲鑽戒指。 在這個故事里,我們看到了有時候善良比聰明更難能可貴。 聰明是一種天賦,而善良卻是一種選擇。 它是人性中永恆的向陽面,願我們都能心向陽光,守護善良。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請允許我塵埃落定,只為你守候

點上方綠標即可收聽主播朗讀音頻 靜靜的午後,獨自躺在床上,回味着我們美好時光。一起的日日夜夜,心心念念。不知不覺我的嘴角上揚,發自內心深處的幸福,讓我不自覺的露出笑容。 人都說相識容易相處難,而相識恨晚的初識則是隨處可見,可是真正的守候又有幾個。最近QQ里又出個新出個程序,QQ軌跡,打開一看自己上網都整整十一年了,驀然回首能記得的只有她。也許是她陪我最久,也許是她把愛都給了我呢?我想是後者吧,她把所有的空閒時間和那熾熱的愛戀都給我。 在這餘下的美好歲月里,我想用餘生不忘初心,只守候她陪伴她。就像我為她唱的那首《美好的守候》一樣:「我多想牽你的手走到永久,相依相伴在每個春秋,讓我們不離不棄風雨同舟,任歲月流轉真情總如舊,我多想依偎着你走到白頭,天荒地老也不離左右,就這樣兩情相悅兩心相守,任時光飛逝愛總在心頭,不問天長地久有多久,只想每天有你溫暖的守候,這一生有你相依我已足夠,是苦是甜都願意拉緊你的手,不問來生是否能擁有,只想今生你給我所有的溫柔,這一生有你相伴別無所求,願這美好的守候直到人生盡頭,我多想依偎着你走到白頭,天荒地老也不離左右。」 多麼甜美的歌,每一句都寫進我的心里,把我的期盼都唱的淋漓盡致。 開始戀愛的時候,我追逐着激情澎湃的樂趣,總想自己的愛戀讓整個網絡或者整個世界都知道。因為我的初心都是熾熱的真誠的,想讓大家都明白我那愛才是最聖潔無暇。 隨着時間慢慢淡化,在我的愛人潛移默化影響下,我開始嚮往平淡,就像我曾經特別愛喝咖啡,我喜歡那種環境,古香靜雅的環境還有悠揚悅耳的音樂,在品嘗苦澀醇香,回味無窮無盡空虛。現在的自己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品嘗不出咖啡的滋味。 可是,自從和她相愛,我越來越不喜歡咖啡,取而代之的是看書,每天空閒就想看書,把不會的字和詞記下來,然後發給她讓她給我講解含義。 蒼天眷顧,在我們繁忙的生活節奏里,還能給我們一方淨土,孕育我們愛的花朵。雖然最後我們沒能在一起,但我將用一輩子去珍藏,無論需要多長時間,都不會消逝。 有一種愛,即使沒走到最後,你依然是我今生最牽掛的人。牽掛你成了我的一種習慣,是一輩子戒不掉的柔情。牽掛你的時候,我的心滿滿的都是溫暖,我能感覺到思念你給的幸福。 每個人都有愛和被愛兩種需要。相愛的兩個人之間,如果不能同時感受到愛和被愛,那麼這樣的愛情無疑是危險的。千萬不要誤以為,對方是一個只會愛別人而不需要別人去愛的人,因為這樣的人是不存在的。只是迷戀而不疼愛,這樣的愛是漂在水面上的浮萍,註定是不可能長久的。 我會用我最赤誠的心愛你,守候你,只為每天都有你溫暖的守候。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時光行者,所有緣分都是命中註定

前兩日在一本書中偶然看到了一個書名,其後還有簡短的介紹,書中說到有一個人在路上喝了仙酒便睡去了,一覺醒來卻是二十年之後,乍一看已物是人非,地方還是那個地方,卻不再是他離開時的那個地方了。 這只是一部短篇小說,書中的主人公有他的身份也有他自己的故事主線,該是要發生的總歸要發生,該是什麼時候發生一刻也晚不了。或許這個人只是喜歡酒,按照平時的來說喝上一口也沒什麼,喝醉了也只不過是跌跌撞撞的回家,哪成想是做了時光的行者,二十年過去了,瀟灑地說聲拜拜。 其實就像是人生一樣,有時候是非常清醒的,但是那時卻想嘗一下醉了的滋味,誰知那是真正的醒來了還是在夢中幻想着已經過了二十年。 這樣的事情也只能是因人而異了,在我們的生活中,這個大千世界中,除了日月輪回轉,晝夜交替之外,也只剩下了四季。或許過了輪回,二十年就只一瞬間,真真假假卻難辨。 哲學的問題我不是很懂,但是就人類是怎麼來的卻眾說紛紜,是一個值得考究的問題。世界上這麼多的人,有的不是雙胞胎卻長得很像,有的年齡層不一樣也有着同樣的臉,以及不同的國家。 是不是真的存在平行空間,聽起來有些玄乎。很大膽的有一個猜想,是不是地球上的人類本不是這樣的一個數據,只不過人們都是穿梭在各個國家,各個年齡層,去體會不同的生活。 二十年一個輪回啊。如果真的有這樣的一群人,不,是我們每一個人都是這樣的一個存在,這世界上還有另外的幾個我們,我們長得一模一樣,卻生活在不一樣的國家,地球的不同角落,像我23歲,另一個我現在三歲,她在干什麼?還有另外的幾個我,她們在干什麼?她們現在在哪里?如果擁有每個我的記憶,是不是可以用相同的時間去做着各種各樣有趣的事情? 不知道這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這也許只是看了介紹之後的一些小小的想法罷。其實二十年很長也很短,人們牟足了勁去生活,一共能有幾個二十年呀?書中的主人公是為了逃避家中兇悍的妻子才上山,結果喝酒之後睡着了二十年一晃而過,是該慶幸二十年後回到家妻子會溫柔相待,還是該可憐他二十年後卻不知道家哪兒? 其實生活就像是這樣,它緊勒這你的喉嚨,而那仙酒就像是幫你提起繩子的手指,聞一聞就像是輕輕提起可以讓你有轉還的餘地,想着辦法解決逃脫,如果繩子被提的太遠,手指一旦不吃力,鬆手一崩,那種感覺怕是比勒着還難受吧。 我們每個人都只是一個行者穿梭在時光中,卻抓不住它,那就好好的欣賞沿途的風景罷!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比毒品更可怕的是,這種「垃圾」正榨乾4億年輕人……

實不相瞞,這個夏天,我過得異常焦慮。 並不是因為工作、生活瑣事、人際關系,恰恰是因為自己太「快樂」了。 在多次「放縱」後,隨之而來的是身體的難受、精神的空虛和心靈的疲憊。 「享受」過才發現,原來只是實實在在的偽快樂罷了。 那些無處不在的「垃圾」,觸手可得,讓人沉迷。 放眼望去,身邊人都或多或少地,陷在「垃圾」的泥沼中,不能自拔。 不管你是否也在其中,讀完這篇文章,願我們都能遠離「垃圾」,找回本真的自己。 「垃圾」飲食,不如節制 岡察洛夫說:「人無疑是大地的主人,但又是胃腸的奴隸。」 對此我深有體會,最近,我就徹徹底底地做了一次 「奴隸」。 因為天氣炎熱,爸媽回老家避暑,我一下子成了脫韁的野馬。 自由自在,無拘無束,每天就想着怎麼「快活」。 原來規律又營養的一日三餐,變成了早飯不吃、中午亂吃、晚上猛吃。 更可怕的是,我還迷戀上了炸雞、汽水和冰棍兒。 雖然心里知道要「戒油、戒涼、戒貪」,可看到那些吃了就可以瞬間滿足的食物,一切都被我拋之腦後,只想伸手抓住當下的快樂。 可凡事皆有代價。 這樣幾天,我就感覺自己整日無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臉泛油光,起痘、脫發,感覺整個人都變丑了。 這才猛然覺醒,要拒絕這些「垃圾」,不能再逞口舌之「快」。 不知道大家發現沒,近幾年,有越來越多的人患上胃病。 據統計,中國胃病新發病例已接近全世界胃病人數的50%。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很多胃病就是因為在日常生活中持續、反復不合理的飲食「作」出來的。 人間有味是清歡,清淡的歡愉才是人間真正的滋味。 在飲食中亦是如此。 變態辣火鍋、麻小、酸辣粉,吃慣了重口味,吃上一口清蒸魚、清湯涮肉、水煮白菜,才能吃出食材本身的味道。 感受原汁原味的美食在舌尖舞蹈,那滋味,妙不可言。 詩人雪萊說:「飲食習慣的改良比其他任何改良,其優點顯然要大得多。」 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為了健康,也為了快樂,每天清淡一點點,你會發現,大自然的饋贈是如此的慷慨。 這世上不只有酸甜苦辣,還有山的味道,風的味道,雨露的味道,陽光的味道…… 這些更是能給全身心帶來幸福的,愛的味道。 人如其食,遠離「垃圾」飲食,給心靈以滋養。 你會發現,那種才下舌尖,又上心間的快樂,才是我們不懈的追求。 「垃圾」快樂,不如抗衡 古語有雲:「業精於勤,荒於嬉。」 「垃圾」飲食給我帶來了沉重的身體負擔,垃圾「快樂」同樣給我的精神壓上了一座「大山」。 平時被爸媽督促着早睡的我,仿佛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正在熱播的肥皂劇,必須追起; 搞怪逗趣的真人秀,必須搞起; 琳琅滿目的包包口紅,必須刷起; 多才多藝的主播達人,必須走起; …… 每一樣「快樂」輪番寵幸下來,我感覺自己不僅沒有放鬆,反倒像是參加了一場打鬥,有種說不出的空虛和疲憊。 沉浸其中時還未覺察,可當一直興奮的大腦突然停下來,感覺脖子酸了,眼睛疼了,時間「嗖」地一下就過了。 真是「手機一小時,人間一整天」。 緊接着,作息被徹底打亂,每天起床後,再也不是往常的神采奕奕,而是頂着黑眼圈,眯着睡眼,還伴着說不出的低落。 仔細想來,每天花費這麼多時間,並沒有真正的收獲,有的只是放下手機,轉眼就會被忘記的「哈哈哈」而已。 人與人拉開差距,就在於他選擇如何度過閒暇時間。 物理上著名的 「臨界點效應」中說:水在超過100℃之後才會沸騰。 是啊,如果沒有前面每一攝氏度的積累,水又何時才能沸騰? 時間從來都是公平的,你將時間花在哪里,你就會成為什麼樣的人。 一個人的精力就那麼多,花費在「垃圾」快樂的時間多了,其他可利用的時間自然就少了。 如果想少一些「垃圾」快樂,多一些時間成長,就要和自己的本能抗衡到底。 心理學家亞當•阿爾特說,一切娛樂的產品,像遊戲、直播等等,都是根據大眾心理設計的。 環環緊扣,不斷地挑逗着你的神經,就像毒品一樣,讓你快樂、上癮、欲罷不能。 合理利用有限時間,做那些對自己有價值、有意義的事。 當有一天,你成為了想成為的自己,回首過去,你會感謝那個,對自己不遺憾,對生命不辜負的自己。 「垃圾」欲望,不如相忘 亞里士多德說:「放縱自己的欲望是最大的禍害。」 人的欲望,就像是填不滿的黑洞,什麼都想擁有。 這一點,我在看《圓桌派》時,體會很深。 在身價不菲的大佬竇文濤眼中,都算是「高配」的東西,在很多人那里卻成了「標配」。 (圖片來源網絡) 這讓我想起了,近幾年備受關注的「校園貸」、「有償捐卵」等社會現象。 有的孩子甚至只是因為「實在太想買新手機了」、「那雙限量版球鞋超酷的」,便一頭墮入無盡的深淵。 僅僅是因為過度的消費欲望,卻不惜用寶貴的身體和青春去換。 欲望,如果不加以控制,就會有將人吞噬的力量。 仔細想想,在生活中,有多少欲望是我們不需要的。 那個惦記了很久的包包,那雙看過不下10次的鞋子…… 可是,到頭來,每天最常背的、穿的,並不是那個最貴的,而是最方便、最順手、最舒服的。 這點,我深有同感。 我有一雙布鞋非常的舒服,不僅每天上下班走路會穿,它還伴我走過公園的小徑,山上的石階,商場的大理石,門口的菜市場…… 不瞞大家說,已經修補過兩次了,我甚至把它視為自己的「戰友」。 可另一雙鞋所受的「待遇」卻大相徑庭。 是朋友送的一雙大牌鞋,售價將近6000塊。 剛拿到的時候,我喜歡的不得了,可是和想象中的不同,這雙鞋給我帶來的愉悅感,只是曇花一現。 它的料子不能泡水、不能暴曬,又因為對我來說很貴,穿這雙鞋的時候,我無法做到隨心所欲地踢石子、踩水坑...... 它完完全全地變成了我的負擔,最後只能束之高閣。 古語說:欲壑難填。 這個好看要買,那個可能有用要買,東西越積越多,反而成了生活的拖累,壓得人喘不過氣來。 生活本甜,苦的是欲望太多。 我們需要過減法生活,做好斷舍離,學會控制自己的欲望。 只有這樣,忘卻我們過多的欲望,隨心所欲而不逾矩,才能享受自在安心的生活狀態。 和垃圾分類一樣,不論是對身體有害的「垃圾飲食」,容易腐蝕精神的「垃圾快樂」,還是可回收再搶救一下的「垃圾欲望」,都有着與之對應的處理方式。 把自己周遭的「垃圾」分門別類,做好「垃圾」處理,節制「垃圾飲食」,抗衡「垃圾快樂」,忘記過多的「垃圾欲望」,讓真實的自己回歸。 拒絕被「垃圾」榨乾,而應該是我們把垃圾「榨乾」,變廢為寶,為我所用。 比處理「分類垃圾」更迷人的是,我們用「反榨乾」的心態,堅定了生活里打怪的姿態。 姿態不一定帥,但是一定很豪邁! 那個回歸本真、渾身散發着靈魂香氣的我們,也會活的更舒服、更自在。 不久的將來,你就會遇到,那個更優秀的自己。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故事會

「你才20多歲,別總盯着別人朋友圈」

你是否有過這樣一種感覺? 減肥到一定階段,再怎麼努力都瘦不了? 學習到一定階段,再怎麼背書都高不了分? 跑步到一定階段,再怎麼訓練都提不了速度? 朋友圈里大家都過得很好,好像只有自己怎麼努力都沒辦法進步。 27歲的曉寧給我留言,她就遇到了類似的煩惱: 瓶頸期也稱為「平靜期」。 意思就是說,在這段時間,人們需要冷靜地去面對這種狀況。 笛安寫她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告別天堂》時,總共20萬字。 她只用了三個月就完成了。 那時的她覺得靈感就像水流一樣,一氣呵成。 但是在寫《西決》的時候,她第一次覺得寫作異常艱難. 「我已經盡力了,可是怎麼樣都覺得不對勁,有問題。」 這種狀況讓笛安覺得很挫敗,越來越瞧不上自己寫的東西。 她意識到,她可能「就到這了」。 但笛安覺得,哪怕這個作品本身不成功,也必須面對它。 「必須得熬着,這一關要是過不了,就很難成為一個真正成熟的作者。」 有時候,瓶頸期其實是個很好的自我對話的過程。 認清自我的能力,明白自己的極限在哪里,才能更好的為下一步做准備。 叔本華這樣描述瓶頸期:「無論何時,每個人都確實需要配備一定份額的焦慮或者擔心; 正如一艘船需要一定的壓艙物,才能走出一條筆直和穩定的航線一樣。」 我們不能總盯着同齡人的朋友圈,被別人光鮮的假象欺騙。 每個領域,處於瓶頸期的人一抓一大把,很多人在這個階段都容易焦慮和迷茫。 直面壓力,不斷地自我練習和提高,你沒有遲到,也沒有落後。 在這種階段,首先要以平常心去對待,不要把瓶頸期掛在嘴上,不要急。 一位學僧曾苦苦修行十年,依舊沒有開悟。 便問禪師:「師父,我已經修行十年了,還要多久才能開悟啊?」 禪師說:「再要十年吧。」 學僧喪氣道:「還要十年啊?那師父,如果我加倍修煉,需要多久開悟?」 禪師說:「二十年。」 「那我夜以繼日,不休不眠的禪修,需要多久開悟?」 禪師答:「那樣你永無開悟之日。」 學僧非常驚訝的問:「為什麼?」 禪師回答:「因為你只在意禪修的結果,又如何有時間來關注自己呢?」 人們會覺得自己停滯不前,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太在意短期結果。 北海爺爺就跟我說,一個人的發展,靠的是「隱性」能力和「顯性」能力。 所謂顯性能力,就是能夠看到的,比如學歷、英語四級、駕駛能力。 而隱性能力,則是看不到的,就像決策力、洞察力、自信心等。 克服自己的瓶頸期,有的人時間長,有的人時間短,多取決於自身底蘊的厚度。 而這種厚度多半指的就是人的「隱性」能力。 絕大多數自認為碰到了瓶頸的人,可能只是碰到了顯性能力的瓶頸而已。 隱性能力可能還遠遠沒到瓶頸。 要知道,「毫無障礙的和外國人進行交流」遠比「雅思達到滿分」更難。 我好友Tinny的舞蹈室,有一位女孩剛來時,跳舞特別用功,但就是進步緩慢。 別人練兩個小時,她就練四個小時,別人練四個小時,她就練八個小時。 成效是肯定有的,可跟別人比起來,還是差了一些美感。 Tinny感嘆:「她總是覺得自己基本功不扎實,實際上是她的形體存在問題。」 經過調整糾正,加上女孩的勤學苦練,馬上就進步飛速了。 人的競爭力不應該是一個點,而是一張多點的網。 學習新事物來解決當前的問題,是突破瓶頸期的開始。 在阿里巴巴,有兩個字是每個員工都會記住的。 那就是創新,永遠贏在下一個風口,而不是等待瓶頸期的到來。 比起復制經驗,接觸新事物,探索新道路,這就是突破。 馬雲曾經表示,他永遠都在為未來而奮鬥,而不是在為當下奮鬥。 阿里巴巴不能教你怎麼掙錢,但是能教你如何走的更長遠。 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另闢蹊徑、尋求創新。 人也是如此,要繼續往前走,就要不斷的學習新的東西。 這樣才能打破自己的天窗,突破瓶頸。 在生活中,感情也經常會遇到瓶頸期。 相處很久的情侶,如果進入了瓶頸期,就會覺得感情缺了點什麼。 曾經情侶間的那點小甜膩,新鮮感褪去之後,只剩下了平淡。 尤其是一方長大,開始承擔更多的責任和壓力時,另一方的孩子氣就變得有點不合時宜。 只有雙方開始改變自己,嘗試向新生活邁進的時候,甜蜜也會更增一分。 最後我想告訴曉寧: 事物都有自己發展的時區和節奏。 困境會有突破的時候,有一顆平常心,很重要。 瓶頸期又何嘗不是蓄力期呢? 不要因為暫時的迷茫和慌張,而左右了你前進的方向。 你終會在某個階段成長為一個自信而強大的人。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武漢名校女大學生離家流浪12年 人生如果太苦,不如放過自己

1 執念越深 生活就越苦 昨天看到一條新聞,心里唏噓了很久。 7月底,武漢洪山警方在採集基礎信息時,在一處廢棄多年的拆遷房里,意外發現了一個流浪撿垃圾的女孩。 女孩衣衫襤褸,沒有身份證,住在簡易的窩棚里,身邊堆滿垃圾。 民警覺得不對勁,於是上前詢問:你是干什麼的,哪里人,住在什麼地方? 女孩支支吾吾的,最後才低聲說:我叫小娟,是最近來這片撿垃圾的,就住在三樓。 民警把小娟帶回派出所做比對,發現女孩竟然是已經失蹤12年的女大學生。 原來,小娟今年30多歲,曾是家中唯一的大學生。家庭經濟條件比較差,父母都打零工維持生計。 為了不給家里增加負擔,小娟貸款上大學,就讀期間經常做家教來賺取生活費。 在父母眼中,女兒乖巧向上,可是沒人知道,經濟上的困頓給內向的小娟施加了巨大的壓力。 2007年從武漢某知名高校畢業後,小娟留在武漢工作。可是不幸的是,工作一直不如意,又把身份證弄丟了。 種種事情讓小娟的心理崩潰,覺得自己對不起父母多年的培養,又不想再成為家庭的累贅。於是竟然斷了和家人的聯絡,在武漢靠撿垃圾賣廢品為生。 這一別,就是12年。 12年里,小娟的父母為了尋找女兒,變賣了房子,花光了積蓄,走遍武漢的大街小巷,先後到北京、上海、廣州等地,風餐露宿,年復一年,遍尋無果。 4000多個日日夜夜,一家人眼淚都哭幹了。當已經絕望時,民警終於把女兒帶回到老兩口的身邊。 這件事被發到微博上以後,許多網友都對小娟12年的遭遇表示同情,但同時也對她逃避的行為給家人帶來的巨大傷害表示痛心。 12年里,她飽嘗風霜,為什麼不和家人聯系?明明知道父母會傷痛欲絕,為什麼還是狠下心一個人流浪? 說到底,還是對自己有太多的執念,不肯面對這個世界的殘酷。 楊絳老師在《一百歲感言》里說「在這物慾橫流的人世間,做人實在是夠苦。" 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我們越長大就越發現,原來自己在這個世界上真的很渺小。自己對家人許下的諾言,對自我實現的渴望,大部分時候,是達不到的。 這時候,活着其實就是活一種心態。如果生活太苦,不如放過自己。 失敗其實並不是一件多麼可恥的事情。相反,一味逃避,不肯與自我和解,甚至傷及人家,這才是人生中最大的詛咒。 2 人生沒有技巧 就是笨笨地熬 2017年,年輕導演胡遷自縊身亡。 生前他才華橫溢,卻無人賞識,窮困潦倒。 他自己也曾在微博上感慨:出了兩本書,拍了一部藝術片,總共拿了兩萬的版權稿費,電影一分錢沒有,女朋友也跑了。 他把一切的希望都壓在自導自編的最後一部電影上。可是,卻在與製片方的爭執與矛盾中,漸漸走向破產。 於是,在奔走無果後,這個充滿陽光的大男生,默默整理好頭發和筆記,在樓道里用一根繩子與這個世界訣別。享年29歲,沒有遺言。 5個月後,胡遷導演的遺作《大象席地而坐》在柏林電影節橫空出世,一舉拿下最佳影片大獎,評委稱贊這部作品的藝術水準「是大師級的」。 可惜,胡遷卻看不到這些了。 每個人的一生中都會經歷峰高谷低。有的人高開低走,有的人厚積薄發。 可是真正考驗一個人的,並不是所站山峰的高度,而是觸底反彈時的硬度。 最可惜的,不是一輩子碌碌無為,而是明明在爬坡過程中,最後卻選擇絕望的放手。 有句話說得好:「落在一個人一生中的雪,我們不能全部看見。每個人都在自己的生命中,孤獨地過冬。" 人這一生,總有被現實打耳光的時刻,多少人表面光鮮亮麗,其實內心千瘡百孔。 那麼,這樣碎片的生活,該怎麼熬?80歲高齡的導演楚原,在香港金像獎頒獎禮上給出答案: 任何人,無論你昨天多風光,無論你昨天多失意,明天天亮的時候,你一樣要起身做回個人,繼續生活下去,因為明天總比昨天好,這就是人生。 其實,過好一生沒有什麼技巧,就是笨笨地熬。當你咬牙在黑暗里堅持的時候,一回頭,才發現已經走了很遠的路。 3 生活太苦 有時候因為我們活在標配里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焦慮似乎就成了這個時代的主題。 我們這個社會鼓吹成功,鼓吹絕對的理性,鼓吹超人。 當你想堅持不住的時候,就有人告訴你一些所謂的箴言: 格局大的人,不會在意眼前的痛苦。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年輕人正在趕超你。 這個世界不會在乎你的眼淚。 於是面對生活,我們越來越不喜歡笑了,越來越習慣垂頭喪氣。 其實,生活里的許多壓力是我們自我施加的,有些苦是根本不必去吃的。 說到底,很多時候,我們之所以活的那麼辛苦,那麼狼狽,是因為活在了這個社會施加的「標配」里。 比如,同事去了歐洲遊玩,在你面前炫耀,於是你暗暗發誓一定也要去體驗一番。 再比如,朋友有了豪宅嬌妻,你心里羨慕,於是一股腦背上巨額債務去跟風。 還有離家12年的小娟,就算只是回到老家找一份微薄的工作度日,不也比在武漢受了物質與精神的雙重折磨要好得多? 愛因斯坦說:有價值的東西不一定都能被計算,能夠被計算的東西不一定都有價值。 每個人都有自己生活的節奏,有些東西對別人而言是必須的,對你來說就是多餘的。 別讓自己活在別人的眼光和節奏里,也不要讓一些所謂的「人生標配」拖垮你。 馬東在《奇葩說》里說過這麼一段話: 齊白石有幅畫,很貴,買不起。畫着是一個島上掛着各種網,一間小屋,還有一顆落下去的太陽。題着一行字:網干酒醉,洗腳上床,哪管門外有斜陽。 你上進了就不會錯過嗎?一樣都會錯過的。 人生的真相就是不斷輕輕地放下,生活是一筆糊塗賬,我們能算清的,只有自己的酸甜苦辣。 活在自己的節奏里,其實一點也不丟人。即便我們不曾策馬揚鞭,依然可以過好這一生。 4 人生最難的修行 是與自己和解 前段時間好朋友小艾失戀,覺得生活沒有了色彩。 我安慰了很久,還是不見成效。可是另一個朋友小穎卻有辦法。 她每天買一個草莓蛋糕送到小艾家里,連續一周,小艾終於笑了。 小穎說,熱戀的人要在一起吃火鍋,失戀的人要買一個香甜的草莓蛋糕,失業的人回家煮一碗熱騰騰的面條,放個荷包蛋,再燙點青菜。 人生沒有過不去的坎,只有想不通的人。調整好了心態,也許一碗稀粥也能吃出玫瑰花的芬芳。 正如我的一個文友說的: 「 在苦澀人生里,要懂得放過自己,也許哭着哭着就笑了;在坎坷人生里,要懂得取悅自己,也許痛着痛着就好了;在迷茫世界里,懂得釋放自己,也許熬着熬着就活明白了;在無常的世界里,懂得原諒自己,也許那些殘酷的記憶,都會變成回憶。 」 人生最難的修行,其實就是與自己和解。接納自己的失敗,接納自己的平凡,接納生活給我們的千斤重擔。 請記住,人生是我們自己的,再苦,我們也要活得熱氣騰騰。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故事會

真正厲害的人,都擁有這些思維方式(值得收藏)

我們可以用「登山」來比喻「應該擁有怎樣的思維方式」。 如果要爬附近的低矮山丘,只需以郊遊的心態,身穿常服,腳穿運動鞋就能實現。 如果要征服珠穆朗瑪峰,則必須身懷攀岩技術,配備各種各樣的裝備,接受嚴格的訓練。 正如一個人追求的人生、奮鬥目標不同,他所持有的 「思維方式」的境界也截然不同。 換句話說,一個人的目標越高遠,需要持有的思維方式越高遠。 1、成長型思維 能夠不斷發現自己的能力並且積極挑戰,解決新的問題。有目標,正性循環。 當年,林語堂與美國著名作家賽珍珠,身份懸殊,八竿子打不着。當得知賽珍珠來中國時,林語堂便夾着手稿,深夜蹲守在賽珍珠酒店大堂。 他的心語是: 閒着也是閒着,管他的,試試唄。 結果,在賽珍珠的幫助下,林語堂一炮走紅。 長板思維 有人說: 高手都在持續做那些更少,但是更好的事。他們一旦找到高價值區,就專注耕耘,咬定青山不放鬆。 「一專」指讓自己有一項專長非常強,能夠幫助自己脫穎而出; 「多能」指有可能多儲備幾項能力可以搭配着使用; 「零缺陷」指通過自身努力和對外合作,讓自己的弱處及格即可。 綠燈思維 具有綠燈思維的人,往往能以一種開放的心態去對待新知,認為這正是自己成長和提升認知的機會。 因此,擁有綠燈思維的人,也會是這個社會上進步最快的一波人。能夠用開放的心態對待新知,才是一個人成長和提升認知的好機會。 減法思維 「成長是做加法,成熟是做減法。」 《261:奧卡姆剃刀》里說: 斷舍離,滿足自己生活需要的,真正必需的物品並不要太多,相反,精簡之後,我們還有更多的認知帶寬,來做對自己真正重要的事。 2、創新思維 什麼是創新?其實很簡單,就是遇到問題,解決問題,發現解決問題缺乏一個很重要的工具,那就去創造那個工具,這就是偉大的創新。 怎麼才能做出偉大的創新? 比如, 馬雲做電商,發現支付和信用是個難題,缺一個好用的工具,於是就做了一個支付寶。 牛頓解題的時候缺一個趁手的工具,沒找到,於是順手自己發明了這個工具,那就是微積分。 工作中遇到難題,必須說服某一個人幫助你,才能解決這個問題。那你就想方設法去說服啊。 缺什麼就去找,找不到,自己造,這就是偉大的創新。其實,不用偉大的創新,每一個人的平凡成長也都是這個軌跡。 最後你會發現,你真正的收獲,不是解決了這個問題,而是收獲了說服重要人物的方法。 偉大的創新,絕不是突然的靈感迸發,而是源於現實需求。 求異思維 求異思維就是突破常規思維只從單方向、正面思考的習慣,遇到問題善於從異於以往的方面,善於從反面和側面去思考的一種思維方式。 德國有家造紙廠,生產紙的過程中出了一點事故——忘了加糨糊,造出的紙因此太滲水不能用,按照規定只能報廢。廠長非常惱火。 就在大家都紛紛表示惋惜的時候,有名員工心想: 難道只能這樣眼睜睜看着這些紙報廢嗎? 能否想個辦法把這批廢品利用起來呢? 該員工反復考慮,並結合這種紙的特點,提出乾脆將這種很容易滲水的紙改名為吸水紙,也就是改變紙的用途。結果,這家企業又生產出了一種新產品,而且銷路很好。 求異思維訓練公式,即:「難道只能這樣嗎?還能做哪些改變?」 擴散思維 擴散思維則要求圍繞一個問題,盡可能地多提解決方案,先不管方案是否可行,先求多、求新、求獨創、求前所未有,允許「異想天開」和標新立異。 1974年,美國政府為清理給自由女神像翻新扔下的廢料,向社會廣泛招標。很長時間過去了都沒人應標。 正在法國旅行的一位猶太商人知道後,立即飛往紐約,看過自由女神像下堆積如山的銅塊、螺絲和木料,未提任何條件就簽了字。 就在一些人准備看他的笑話時,他開始組織工人對廢料進行整理。 ① 他讓人把廢銅熔化,鑄成小自由女神像; ② 他把木頭加工成木座;把廢鉛、廢鋁做成紐約廣場的鑰匙, ③ 他甚至把自由女神像身上掃下的灰塵都包裝起來,出售給花店。 不到3個月時間,他讓這堆廢料變成了359萬美元,其中每磅銅的價格整整翻了1萬倍。 創新,總讓人不斷看到希望。 3、看似平凡的努力最重要 每一種思維方法,只有自己趟過路,踩過坑,才能真正知道它對自己的價值。 正視自我、注重積累、循序漸進是必由之路,路是一步步走出來的,畢竟一指彈也不是一天煉成的。 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黃旭華隱姓埋名30年,從青年到暮年,一心研究核潛艇,成為第一代核潛艇總設計師; 中科院院士薛其坤在年輕時苦心鑽研量子物理,憑借扎實的專業基礎,攻克了「量子反常霍爾效應」世界難題。可見,欲成大器,必先修「內功」。 楊絳先生說過: 人雖然渺小,人生雖然短暫,但人能學,人能修身,人能自我完善。人的可貴在於人本身。 決定人一生的不在於其他,而在於自我完善,不斷地審視自己,完善自己,提高自己。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早讀丨百事從心起,一笑解千愁

你過得快不快樂,只有你自己知道。 其實誰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故事,其實誰都會脆弱的想要一個依靠,其實誰都能微笑然後轉身流淚,其實誰的生活都多少有點苦澀。 人生:要少一點悲傷,多一點快樂;要少一點孤獨,多一點幸福。 總會有人說你好,也會有人說你不好,但只要做人做事問心無愧,就不必執着於他人的評判。 無須看別人的眼神,不必一味討好別人,那樣會使自己活得更累。 當有人對你施不敬的言語,請不要在意,更不要因此而起煩惱。因為這些言語改變不了事實,卻可能攪亂你的心。心如果亂了,一切就都亂了。 優雅的人生,是用一顆平靜的心,平和的心態,平淡的活法,滋養出來的從容和恬淡。 這個世上有些事,不是不懂,而是不屑,只為內心的寧靜;有些人,不願與之爭,乃是尊重,彼此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空間。 多一些寬容,多一些大度,揮揮手,笑一笑,人生沒什麼大不了。 路,不通時,選擇拐彎;心,不快時,選擇看淡;情,漸遠時,選擇隨意。 有些事,挺一挺,就過去了。有些人,狠一狠,就忘記了。有些苦,笑一笑,就冰釋了。有顆心,傷一傷,就堅強了。 坎坎坷坷人生路,坦坦然然隨緣行。 世上沒有一個永遠不被毀謗的人,也沒有一個永遠被贊嘆的人。當你付出時,有人會批評你;當你收獲時,有人會批評你;當你旁觀時,還是有人會批評你。 既然無處可逃,不如安然以對;既然耳根不淨,不如清淨自心;既然不能如願,不如一笑釋然。 人生苦短!每天,都是要給自己一個開心的理由。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64歲陳道明再度爆紅 人活到極致,就是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節制

作者:小愛同學 來源:愛奇旅(ID:i-qilv) 人活着有三個層次: 第一個層次:活着。 第二個層次:體面地活着。 第三個層次:明白地活着。 世人皆醉我獨醒,醒的那個人往往是最難的,陳道明算是其中一位。 道可道,非常道;明可明,非常明。 在喧囂混沌的名利場,陳道明有他自己的「非常之明」。 什麼是「非常之明」?陳道明說: 我覺得節制是人生最大的享受,物質的釋放、精神的釋放都很容易,但是難的是節制。 所以做人的最高意境是節制,而不是釋放。 知世故而不世故,處江湖而遠江湖,節制二字早已貫穿陳道明的人生哲學。 01 節制,是一種風骨 在現在的演藝圈,陳道明是一位公認的有風骨的人。 但少有人知道他曾經的境遇並不允許他「任性」。 1955年陳道明出生於一個知識分子家庭,在那個特殊的時代,他知道自己的家庭成分是一定要「上山下鄉」的。 但陳道明陰差陽錯地考入了天津人藝,不僅逃過了上山下鄉,還成為了一名演員。 在成名前,陳道明整整跑了7年的龍套。 在天津人藝的7年時間里,他這一場演匪兵,下場演偽軍,再下場演特務,最後演八路,一句台詞都沒有。 在這段時間里,一起跑龍套的那些人有的改行、有的下海、有的破罐子破摔。 卻唯有陳道明,把龍套也當成一種職業。 後來回憶這段時光,他說: 「那個時候我就知道,能站在舞台前面說話,這是一個很光榮的存在。」 並不是所有人都能成為主角,也不是所有的職業都光鮮亮麗。 即便如此,控制自己的欲望、一生只做這一件事,做到極致,就是高級。 哪怕是跑龍套,演員就是陳道明認定的這件事情。 1978年,陳道明報考了中央戲劇學院,這一考,命運出現了轉機。 他不僅演技有了質的飛躍,也終於憑借《末代皇帝》中青年溥儀一角一炮而紅。 之後他又演了錢鍾書《圍城》,連錢老本人都寫信告訴他:「你讓我看到了一個活的方鴻漸。」 憑借這個角色,他成功地獲得了 「金鷹獎」最佳男主角獎和 「飛天獎」優秀男主角獎,成了家喻戶曉男演員。 來找他拍戲的人越來越多,片酬也越來越高,但他卻一一拒絕了。 「劇本不行,給再多錢我也不拍。」 如果沒有合適的劇本,陳道明可以幾年不接戲不拍戲,絕不會單純的為了掙錢而去拍戲。 一但遇到好的劇本,他不僅自降片酬,還讓製片人去請更多好演員, 「我的片酬占了預算這麼多,你怎麼能請到其他好演員呢。」 在汶川地震後不久,得知馮小剛要籌備《唐山大地震》時,陳道明主動找上了他: 「你要是拍地震,我免費去演。」 別人不理解陳道明為什麼要這樣做,他說: 「我不買飛機大炮,也不買航空母艦,我保證基本的生活質量,沒那麼多奢望。」 為什麼說陳道明有風骨? 懂節制,才有風骨。 演藝33年,他一直恪守着自己的個性和底線,這風骨,就是克制了一個個欲望塑造的。 所以馮小剛說:「陳道明一個清高得只肯在戲里低頭的男人。」 02 節制,是一種享受 眾所周知,陳道明是個淡泊且低調的人。 但三十齣頭時,迅速走紅給他帶來的除了名利,也曾帶來心態上的浮躁和輕狂。 「九十年代名利的出現也教會了我輕狂,不自重、自不量力、自以為是。無視比你能力更強的人,這就是狂。」 幸好在拍《圍城》時,他結交了錢鍾書。 從繁鬧的片場去錢老家做客,老人家里沒有錄像機、電視機,也沒有電話,唯一的電器是煎藥的藥鍋子。 錢老待客,楊絳先生在看書,除了藥鍋子偶爾的「噗噗」聲,幾乎沒別的聲音。 陳道明在那種書香的氛圍中,突然發覺自己貧乏、可憐乃至醜陋。 「在文化的面前,學問面前,我覺得自己那點名氣連屁都不是!」 回家路上,陳道明回想起自己這段時間過的生活, 在外界的追捧和贊譽之下,如果再這樣心浮氣躁下去,會徹底成為一個淺薄無知的人。 所以在他最火的時候,他躲起來了。 後來在楊瀾的采訪里,陳道明說: 「我一上酒桌應酬就是煎熬,尤其是一個人當一個人喝醉了,一句話跟你說了四五遍,一張名片遞給你八次時,你就會感到一種窩火,一種憤怒,特別煩。」 那平時的時候在幹嘛呢? 他說:「獨處,現在社會在強調競爭,往往忽略和忘記了獨處的美德。」 其實一個人成熟的標志之一,就是明白每天發生在我們身上99%的事情,對於別人而言,都是毫無意義的。 他越發認識到快樂與否與外界無關,有一個潔淨、從容、真我的精神世界,才能讓一個人活得百毒不侵。 陳道明的哥哥陳道凱說在天津老家時,陳道明從不看電視, 「他北京的家中連有線電視都沒裝,書房里的床堆滿了書,自己就睡在一堆書中。」 他愛讀古典文學,家里書架上擺了很多,書法也每天都練,寫得一手好字,琴棋書畫樣樣精通。 所以季羨林曾說:「陳道明的文學水平,可以勝任北大研究生導師。」 年紀再大了一點之後,在家拿着毛筆抄寫《道德經》,或憑記憶畫拍戲過去的地方。 陳道明說,到了我這個年齡段,憑經驗在演戲。說實話,現在真有些黔驢技窮了。 只有玩命讀書,因為你知道的太少,最直接的方式就是讀書。 用盡心機不如靜心做事、奉承巴結也沒必要,不必誰都去討好,順其自然就好,節制的人生是種享受。 03 節制,是一種幸福 有句話說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但生活,終究活的還是自己。 相比娛樂圈其他人,陳道明特別「戀家」。 他常說男人就是要多在家待一待,如果晚上每個家庭的燈都亮了,也是一種時尚。 1978的夏天,陳道明認識了妻子杜憲,許多人都說杜憲能嫁給陳道明是上輩子拯救了銀河系。 但陳道明本人卻說:「娶到杜憲,是我三生有幸。」 彼時他還在天津人藝跑龍套,杜憲已經了成為央視新聞聯播主持,眼看着兩人差距越來越大,他決定為愛一搏,這才考了中戲。 正如他自己在諸多場合所說的那樣: 「如果不認識杜憲,就不會去考中戲,不上中戲,就不會拍那麼多電視劇,也就不會有現在的陳道明」。 後來兩人順利成婚,結婚三十五年沒有紅過臉。 回憶起過去兩人戀愛時曾經爭吵的歲月,杜憲笑說:「那幾年,我們把一生的架都吵完了,所以婚後才特別和諧。」 女兒出生後,陳道明把更多的時間,留給了自己的家人, 女兒喜歡糖人,他就做糖人,女兒喜歡面人,他就捏麵人,親手給女兒倒騰了許多小玩意兒。 他也用自己的人生感悟影響着女兒,不望女成鳳,只希望她健康快樂: 「我希望她第一身體好,第二要快樂,第三盡量有所成,但更要知道自己是個凡人,是普通人。」 後來女兒長大了,出國讀書。 陳道明夫妻兩人最大的愛好就是夫妻倆同坐窗下,她繡她的花草,他裁他的皮包,窗外落葉無聲,屋內時光靜好,有一種讓人心動的美感。 我們見過太多以人設立足的演員,他們秀恩愛,秀性格,秀聰明…… 而人設,是世界上最不堅固的東西,它可能因為一張偷拍,一次修電腦,一段酒後的情不自禁,碎成渣渣。 但人格,卻不一樣,從沒見過陳道明標榜自己顧家、愛生活,然而他確實是愛的。 他不推杯換盞,也沒有燈紅酒綠,享受着柴米油鹽里的詩酒茶,便是幸福。 04 節制,是一種態度 前段時間,陳道明當選了中國電影家協會主席。 新聞一出,一向與喧囂絕緣的陳道明竟然登上了熱搜榜首,無數人感慨,這或許是中國電影一個新時代的開始。 因為在利慾薰心的娛樂圈,陳道明就像一股清流,他總是耿直坦盪從不虛偽,有一說一,有二說二。 無數明星為玩票電影站台時,他說這不是電影,這叫搶錢。 他不怕得罪任何人,形容現在的娛樂圈時一針見血:「這個行業就八個大字:對年輕人是四個大字'寡廉鮮恥',對年歲稍長的叫'為老不尊'。」 越來越多明星稱「壓力大,借毒減壓」陳道明說: 「誰沒壓力?你有老百姓壓力大嗎?你比老百姓掙得多、社會關注度高,非說有壓力,也是想出名、想風光的壓力。 用壓力解釋吸毒,純屬藉口,這就是沒教養的表現!」 欲望的釋放很容易,但節制卻很難。 也正因他說真話、說實話,許多人說他刻薄、難合作,說話難聽。 陳道明本人更是不解,自己究竟怪在哪兒了: 「一個演員拍戲遲到、不認真、不做功課、現場擺譜,這叫不好合作。 我拍戲從不遲到,我也沒有因為台詞不熟半天過不去,戲的問題我可以不厭其煩地給你演,我這叫好合作。」 許多人一定還記得去年,年初陳道明當眾爆粗口事情, 那天馮小剛帶着《芳華》的女主角苗苗出席聚會,喝了幾杯上頭後,讓苗苗跳舞助興。 旁邊的人都在叫好,唯有陳道明說:「第一,人家丫頭,作為演員,不便跳這個舞。其次,人家穿着高跟鞋呢,不方便。」 但旁邊人繼續借酒起鬨,一向溫文爾雅的陳道明突然站起來:「你TM沒看過跳舞啊!」 在一眾嗨過頭的油膩中年男人中,比起全場借酒撒潑的人,為了尊重女性維護晚輩飈出一句髒話的陳道明,才是真爺們。 他無奈於世道,世道也無奈於他: 「我始終認為,人這一生,不一定要去做多少好事,只要不做壞事,就可讓天下太平,這便是態度。」 05 節制,是一種境界 什麼是境界?用陳道明自己的話說就是: 「我是一個嚴格按照自己邏輯生活的人,這個邏輯不用設定,是習慣。 我確實沒有克制。克制是欲而不做,本來就不欲,也就不去做了。」 《倫理學》中曾說,人類最不能控制的莫過於節制欲望。 但這種對自然本能的不斷壓抑,則會給人某種優雅的氣質。 嚴歌苓談及陳道明的氣質時說, 「陳道明有三四十年代知識分子的氣質,身上有一種可以讓你產生距離的貴族氣。」 有人說他清高孤傲,不近人情,卻只看到他的清高,不懂他的清醒。 他從業33年,只拍了30多部電視劇,還比不上一個「敬業」明星3年的作品多; 眾所周知,除演員之外,陳道明的另一個身份是文人墨客。 不演戲的時候,他便彈琴讀書寫字,讓自己的精神世界變得厚重,無用方得從容。 陳道明從小彈得一手好鋼琴,他說:「只要在家,我每天要彈上兩三個小時,興致高時會彈四五個小時。」 除了彈鋼琴,他還愛看雜文、寫書法。《道德經》與《魯迅全集》早已被他翻爛。 身處紛擾的世間,陳道明選擇用音樂與文字獲得內心的平靜。 季羨林大師曾評價他的文學水平,可以勝任北大研究生導師。 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在這個欲望泛濫的時代,陳道明深知真正的平靜,不是避開車馬喧囂,而是在心中修籬種菊。 褪去演員的光環,他人生的底色不過是回歸清淨。 他和中國多數大爺一樣,對外宣稱戒煙一次又一次的失敗。 熱愛麻將事業,只自摸不抓炮,鄰居都說他牌品和人品一樣好。 在花甲之年陳道明暢談了自己的人生感悟:不做無為之事,又何以遣有涯之生? 其實,人生最重要的東西,都沒有什麼用,親情,愛情,兄弟,讀書,音樂,清風,明月...... 但在我們人生灰暗時刻,給我們力量與堅持的,往往也是他們。 做一些無用之事,越無用,越幸福, 做一個節制之人,越節制,越幸福。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故事會

面善,是對一個人最大的贊美

前幾天,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則文章: 你能光憑下面幾張圖,判斷哪個是惡人,哪個是善人嗎? 兩張圖中,有一個是殺人犯,有一個是女演員。 有一個是納粹,有一個是女演員。 有一個是英雄,有一個是殺人犯。 有一個是冒充牧師的騙子,有一個是慈善家。 有一個是圓珠筆的發明家,有一個是納粹。 有一個是醫院創始人,有一個是連環殺手。 有一個是黑幫首領,有一個是慈善家。 最後的兩個人,一個人是連環殺手,還有一個是發明家。 下面就是公布的答案。 你會驚訝地發現,自己潛意識上的判斷,基本上都對了。 相由心生,不是說說而已 蔡瀾就曾經寫過一篇看人的文章。 他說: 「人絕對可以貌相。 獐頭鼠目的人,好不到哪里去…… 愛吃東西的人,多數不是什麼壞人。他們拚命追求美食,沒有時間去害人。 大笑姑婆兼饞嘴,是完美的結合,這種女人多多益善。 樣子普通,但有股靈氣的女人,最值得愛…… 從不見笑容,眼睛像兀鷹一樣的,陰險得很,德國的希特勒,就是例子。」 年歲漸長,越是見過很多人之後,就越是會依賴看人的直覺。 我想起我之前搬家時遇到的鄰居。 那時住進去新家沒多久,小侄女特別害怕隔壁的大姐。常常遠遠地看見她,就躲着走。 我仔細端詳過那位大姐,五官長得還算齊整,就是看人的眼神總是異常冷漠。 一臉的愁苦,嘴角總是下撇。雖然有點胖,卻沒有人到中年發福後的和藹,相反,更多了幾分咄咄逼人的感覺。 我原以為只是個人偏見感受,直到有一年春節,我親眼看到她把自己的10歲的親孫子打得鼻青臉腫。 據說,老人很是自私,早年拆遷分了兩套房,為了把多的一套房子出租賺錢,直接把兒子女兒趕出家門。 雖然如此,畢竟血濃於水,在外租房的兒子媳婦,逢年過節還是想回來緩和下家庭關系。 於是,那一年便帶着小孩來拜年。卻沒想不到一天的功夫,因為小孩調皮,她就把對兒子媳婦的氣撒在孩子身上,打得小孩身上多處淤青…… 這也難怪小侄女會怕她。通常來說,小孩子內心干淨,最有靈性。很多成人看不到的,他們可以感受得到。 中國人一直相信「相由心生」。 隨着年齡的增長,你是快樂還是悲傷,是善還是惡,就是可以通過你的氣質,你的相貌,展現出來。 你的長相,真的就是你靈魂的樣子。 面善,是對一個人最大的贊美 而有很多人,即便長得不漂亮,但她們身上有種親切感,總會吸引人忍不住想要靠近,這便是面善。 面善與否,同美醜並沒有直接的關系。 我想起我小時候,小鎮里有個啞巴,長得憨憨的,為人心地很好。 那個年代里,大家喜歡在家門口的馬路牙子上曬作物。 夏天雷暴多。很多個午後,大家都會因為突如其來的雷暴,慌里慌張地收晾曬着的作物。而我好多次都看到他頂着大雨,手忙腳亂地幫着別人。 大人因為他脾氣好便時常開他玩笑,揶揄他,但他也不惱。小朋友也喜歡和他一起玩。 再後來,啞巴攢了點錢,便在小鎮子里開了個小超市,生意做得火爆。 他為人謙遜周到,包容又度量大,雖然不會說話,但笑起來臉上顯着的「人畜無害」,很多人哪怕和他初次見面,都會平增幾分信任和好感。 雖說,在人際關系里,皮相好看的人,初次見面會給人留下一個好印象。 但能被人快速接納成為朋友的,往往是那些看起來面善的人。 因為,這種從內而外散發出來的善意,能帶給人無限的安全感。那從一言一行展現出的真誠,能讓人有被接納的幸福感。 當別人說你「面善」時,其實也是在說「我想和你做朋友」。 面善,是因為心好。人可以不漂亮,但不可以不善良。 命由己造,相由心生 當你看到這樣一張張慈眉善目的臉: 這是高僧李叔同。 年輕時的國學大師南懷瑾。 以及年輕時的張兆和,你就會感嘆善的人,溫柔是真的能從眉目間傳遞出來。 生活中,有很多人雖然相貌美麗,但是看久了卻覺得普通,甚至讓人生厭; 而有的人,縱然不是五官精緻,但是就是會越看越順眼。這不過是由於,人的心性影響了人的面容。 看過一個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個專門做雕塑的手藝人,手藝精湛,最喜好雕塑妖魔鬼怪。 有一天,他照鏡子的時候發現自己的相貌變得很醜:並非五官發生了改變,而是整個人面目顯得凶惡、古怪。 於是,他便來到一個寺廟里求助於一高僧。 高僧平靜地說:「我可以給你治療,但你必須先幫我雕刻100尊佛像。」 於是,手藝人就開始不斷研究觀音的神情,德性和表情,行為也發生了改變,整個人更為謙和、淡然和善良,積極地幫助其它鄉人。 當他雕塑完100尊栩栩如生的佛像後,他去找高僧兌現一開始的承諾。 高僧笑了笑,指了指鏡子說:「你的病已經好了。」 這時候他才發現,自己的相貌也已經變得和藹、端莊了。 畢淑敏曾經說過: 整容醫生的手術刀,抵不過天下另外兩把快刀。 一把刀是時間,時間會沖刷整容的效果,就像雪堆遇到春陽,漸漸融化。 還有一把更尖銳的刀,就是心靈的雕刻。只有心底的明媚,才能滋養出曠日持久的賞心悅目。 所以,人若想生得好,就選擇和美好的人事物在一起,去做美好的事情吧。 一如奧黛麗赫本所說: 要有吸引人的雙唇,請說好意的言語。 要有美麗的雙眼,請尋索他人的優點。 要有纖細的身材,請與飢民分享你的食物。 要有亮麗的頭發,請讓小孩每日觸摸你的頭發。 要有自信的態度,請學習你不曾學過的知識。 人之所以為人,是必須充滿精力、自我悔改、自我反省、自我成長,而非向人抱怨。 請記住,如果你需要幫助,你永遠可以自己動手。當你成長後,你會發覺你有兩只手,一隻幫助自己,一隻幫助他人。 女人的美麗不是表面的,應該是她的精神層面--是她的關懷、她的愛心以及她的熱情。 女人的美麗,是可以跟着年齡一起成長的。 我們改變不了歲月對年華的侵蝕,但我們可以選擇自己如何老去。 跟依靠化妝品去抵禦容顏的流逝相比,修煉一顆美麗的心靈,讓自己從內而外散發出美好的氣質,才是更為高級的美。 那是一種明亮卻不刺眼的光芒; 是一種讓人發自內心去尊重和喜愛的氣質; 是一種能讓你被歲月眷顧的不老劑。 所以,面善的人,往往明媚、善良、積極,有修養。 如果有人誇你「面善」,這真的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 餘生,願我們都懷着善意,長成美好的模樣,成為溫暖別人的光亮。 這里有人生贏家必備的品質! ☟下載十點讀書App,與490萬人一起打卡共讀!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花和尚魯智深 做自己,別解釋

我們常說,要活出真實的自我,但其實受各種牽絆,很少有人能活的真實灑脫。 縱使《水滸傳》里面的英雄豪傑們那樣生猛豪爽,也都有各自的情不得已,但在108將里有一個人活出了本真,他通透曠達。 李贄評價道:他是仁人、聖人、勇人、神人、羅漢、菩薩、佛。 而金聖嘆則評價他:妙哉此公,令人神往,魯達自然是上上人物。 此公,正是魯智深。 能集這麼多神聖的標簽於一身,能得這麼高的評價,縱觀《水滸傳》也找不出第二號人物。 其實,剖析這個人物,他最大的特點就是簡單,真實,善良,通透。而這幾點正是人性的大智慧。 在魯智深身上我們能感知到無法抗拒的人格魅力! 草莽中的活菩薩 魯智深的出場帶着濃濃的匪氣和俠氣,初遇史進時不由分說吆喝着去吃酒,又遇到賣膏藥為生計的李忠,二話不說也要拉去吃酒。 當聞聽李忠表示賣完再趕來時,魯智深極其不耐煩的罵道:「這廝們夾着屁眼撒開,不去的,灑家便打。」 一出場就這樣,正如一個初次見面的陌生人又暴躁又熱情,讓人吊着一口氣卻又甘心情願的聽從。 然而暴躁歸暴躁,卻有章法,他並沒有仗着一股子橫勁兒欺行霸市,對茶倌不忘說:「茶錢灑家自還你。」對酒保也是:「但有,只顧賣來,一發算錢還你。」 而酒保的一番話讓我們對魯智深的人品瞭然於胸:「提轄只顧自去,但吃不妨,只怕提轄不來賒。」 一方是自覺講誠信,另一方是滿滿的信任。 短短幾句話,匪氣中一股正義之氣沖了上來。有原則的硬漢形象隱約初顯。 然而,硬漢之硬不在於只是耍耍嘴皮子,當他遇到一老一少的苦搭檔被鎮關西迫害時,魯智深火冒三丈,俠士的氣節頓生。 要知道這父女二人與自己毫無瓜葛,他卻獨獨在三人中挺身而出。 人生最難得的就是不帶功利性的仗義,這才是真正的男子漢大丈夫! 其實從兩次跟茶倌和酒保的對話來看,這個豪爽熱情的莽漢手頭並無多少積蓄,然而面對比他更弱的父女倆時他果斷慷慨解囊。 不僅如此還借史進和李忠的銀兩一起資助父女倆。 接下來的事情更是讓人肅然起敬,魯智深憋了一夜的氣後,於第二日真的找上門去痛打鎮關西。 平時看似凶神惡煞,風風火火,但是遇到不平事,他堅決不會袖手旁觀。 對於魯智深來說,眼里容不得沙子,維持正義的方式只有武力,因此盛怒之下三拳結果了鄭屠夫性命。 一面之緣況且如此,更何況在那麼多出生入死的弟兄們中間呢? 人性最大的善良莫過於不摻雜一絲雜念的助人,不會患得患失。 他是草莽,更是手持屠刀的菩薩。很多人身是草莽,卻也活成了魔頭。 只不過,這次維持正義徹底改變了他的人生軌跡。 好漢里的真英雄 在《水滸傳》里,魯智深被稱為「天孤星」,何為「天孤星」? 即六親兄弟有如無,空作空門清靜客,總有妻兒情分疏。總之,此星照命,主一生孤獨, 為什麼這麼仗義豪俠的人會如此孤獨呢? 因為魯智深太過於真實,他看不慣一切虛情假意,天不怕地不怕。 亦看不慣世間不公之事,正義豪邁,身當男兒自橫行。他沖破了所有以道德禮教束縛的桎梏,活得放盪不羈,隨心所欲不逾矩。 世上知己難逢,所以有前不見古人後不見來者的悲愴感。 當資助被鎮關西迫害的父女時,李忠摸出二兩銀子,魯智深直言不諱:「也是個不爽利的人」,絲毫不顧對方顏面。 當他在桃花村里搭救被搶占的太公女兒時,他支開所有人脫得赤條條上床等着來強娶的歹人。 等一眾人來後,魯智深精光着身子手執一根禪杖對峙眾人,又英勇又滑稽。 原來,這強娶民女的山賊不是別人,正是李忠及小霸王周通,既然認識就又恢復一團和氣。 魯智深勸得他們放過太公一家並發毒誓後才了結這樁公案。 及至魯智深要走時,李忠和周通不爽朗的性子又露了出來,他們沒有拿現場的銀兩給魯智深做盤纏,而是下山去搶別人的。 爽朗耿直的魯智深又看不下去了,乾脆悉數捲走財物早早走了。 這做法很魯智深,不屑就是不屑,男子漢大丈夫當慷慨豪爽。 至於捲走銀兩這事,自認為是給對方一點驚嚇和教訓,至於對方怎麼看,無所謂。 袁無涯曾說: 真粗鹵,決好如假斯文萬倍。 自打死鎮關西以後,魯智深就走上了出家為僧的道路,生成魚肉餐食臉,不是看經念佛人。 而當天孤星自認為遇到人生知己林沖時更是俠義萬丈柔情萬般,被他認作兄弟的人,自會傾心捨命相與。 他暗暗跟隨被押解遷徙的林沖,徒步千里只為救兄弟性命。 兄弟,俺自從和你那日相別之後,灑家憂得你苦。 自從你受官司,俺又無處去救你。打聽得你配滄州,灑家在開封府前又尋不見,卻聽得人說監在使臣房內;又見酒保來請兩個公人,說道,『店里一位官尋說話』。 以此,灑家疑心,放你不下。恐這廝們路上害你,俺特地跟將來。 這番話能讓林沖動容,更能讓書本外的我們動容。 錚錚鐵骨的漢子能屈能伸,可強可柔,這是怎樣一個讓人心生敬服的英雄!又是怎樣一種暢快淋漓的人生啊! 自古好漢多,真英雄少。我們很多人都被世俗牽絆,「真實」成了遙不可及的品性。 亦莊亦諧的得道高僧 「遇酒便吃,遇事便做,遇弱便扶,遇強便打」這是魯智深的名言,從提轄到為僧從未變過。 對於一個僧人來說,不嚴守清規戒律,不吃齋念佛,這恐怕也是個假僧了。但是這些禮法統統被魯智深推翻,照樣不耽誤他得道成佛。 雖然身着僧服,他頻頻醉酒,隻身打翻過整個寺院的僧人,把個五台山攪得天翻地覆。 在大相國寺把一眾不三不四的歹人踢進糞坑,也曾大鬧野豬林。 但是他始終記得為人的根本。 他殺人絕不枉殺好人,他出手只為濟貧救弱。 細數數,所有所有他所做的那些驚世之舉都不曾為自己半分。 當流落半世,瀟灑半生後,在收官之戰里魯智深生擒方臘。 宋江大喜,他勸魯智深還俗為官,此後好封妻蔭子,光宗耀祖。 然而,此時的魯智深清醒淡泊,他回道:「灑家心已成灰,不願為官,只圖尋個淨了之處,安身立命足矣。」 宋江仍然勸他好歹去名寺大剎里做個僧首也好,魯智深依然淡淡的拒絕:「都不要,要多也無用。」 這是俗人的智慧,佛家的般若。 人赤條條來赤條條去,何曾帶走什麼呢?的確,要多也無用。 簡單的道理很多人卻參不透。 手里的刀見過血,自己也行走江湖多年,有過恩怨,有過喜樂。曾為官,為寇,又為僧,這一生熾熱的活過。 到頭來,財富名望都不為所動,情願清心寡慾守於青燈古佛之下。 這正是佛性,清靜無為,勘破自在放下。一切都如過眼雲煙。 所以在錢塘江聽潮後魯智深大徹大悟:逢夏而擒,遇臘而執。聽潮而圓,見信而寂。 是的,聽潮為信,合該圓寂了。 於是,徹悟後的魯智深坦坦然接受佛的度化,也留下了幾句通透如一的偈語: 平生不修善果,只愛殺人放火。忽地頓開金繩,這里扯斷玉鎖。咦!錢塘江上潮信來,今日方知我是我。 最終在杭州六和寺悟道成佛,坐化而終, 這樣一個在俗世行走多年,滿身都是江湖氣息的人之所以能悟道成佛,莫不應了《金剛經》里的那句: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縱觀魯達魯智深的一生,都可以被他的名字所概括,達者,曠達豪放。智深者,慧根深重,智慧無邊。 魯智深用一生告訴我們,留人間多少愛,迎浮世千重變。這個愛,是善良,是真實,是豁達,是熱情。 唯有活出最本真的自己,紅塵里才不會迷失自我。 縱使情深至「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也好過敷衍塞責這一生。 用力活,用最酣暢淋漓的方式。 對自己,無愧於心,了了分明。對外物,物來則應,物去不留。 如此,方不負此生。 ▼長按識別下方二維碼,下載十點讀書App 搜索「解密水滸傳」專欄好文免費讀 -背景音樂- 《Windy Hill》 -作者- 爾生不凡,多平台簽約/邀約/專欄作者,微信讀書簽約講書人,喜馬拉雅/蜻蜓/網易雲等平台主播,原創專輯《蘇州味道》。微信公眾號:爾生不凡。 -主播- 沙漠之狐,十點讀書簽約主播,愛配音的小透明。用聲音傳遞情感,不求盡善盡美,但求問心無愧。新浪微博:@狐狸愛CUC,微信公眾號:笙夜時間。 長按2秒識別二維碼關注我們 歡迎把我們推薦給你的家人和朋友喲 ▼ 10天陪你讀完《阿甘正傳》 這里有人生贏家必備的品質! ☟下載十點讀書App,與490萬人一起打卡共讀!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一個人的逆襲,必須要抓住這三個時機

「未來的文盲不是不識字的人,而是沒有學會學習的人。」 ——美國未來學家阿爾文·托夫斯 1 相信大家都看過這個流傳廣泛的演講視頻,主人公是北大才女劉媛媛,她用自己的親身經歷,告訴大家寒門可以出貴子的。 只要你掌握一些逆襲的技巧,持續不斷地努力,命運的天平就會向你傾斜。也是憑借這個演講,讓她登上了《超級演說家》的冠軍寶座,一舉成名。 比賽結束後,陳魯豫擁抱了她,對她說:「媛媛,你是當年的我,但你要比當年的我好太多了。」 而你能想象嗎?參加《超級演說家》的時候,劉媛媛在演講上一點經驗也沒有,根本沒有參加過演講比賽。 初賽的劉媛媛被一眾導師質疑,只有魯豫在最後選擇給她一個機會。 而她的對手里,有創造跨越撒哈拉世界記錄的台灣超級運動員、出生硅谷有豐富主持演戲經驗的美籍華人、也有演講技巧爐火純青三位導師紛紛爭搶的鬼馬書生。 2 為什麼她能夠在短時間內力挽狂瀾,取得勝利呢?劉媛媛說:「我靠的是強大的學習能力。」 她在3天內研究數百個演講者的語氣、肢體動作、表達,閱讀20多本演講技巧書籍。如此高效的學習能力,讓她取得了突飛猛進的進步,實現了人生一次華麗逆襲。 劉媛媛說:「在我目前的人生當中,但凡有那麼一點點成就,都是學習能力給我帶來的。」 她出生在河北一個農村里,家庭貧困,父母沒有任何文化水平,還養育了她和三個哥哥。 用她自己的話說,家里連「寒門」都算不上,因為沒有「門」。 (電影:《風雨哈佛路》) 高中的時候,她的成績在年級200多名學生中只排到180名後。 迷茫的她也曾一度陷入越努力越不行的怪圈,直到有一天她發現自己通過某種方法竟然連歷史書課本的小字部分都能清晰地記得。 她驚喜地發現:比努力更重要的,是你是否用對了方法去學習。 她研究出一套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如何做題快准狠、怎麼徹底解決拖延症、怎樣在幾秒內進入學習狀態.....她的學習能力得到了極大的提高: 一個暑假刷完了十幾本習題冊,等車的時候還捧着《經濟學人》,解題和反應能力都比常人快兩倍! 三個月後,她考到了年級第一。 高考,她被名校對外經貿大學錄取,全省排名200多名。 考研,她決定挑戰一次北大。 3 大學畢業後,她租住在條件惡劣的筒子樓,潛心考研,決心跨專業考北大的法碩。 她很清楚,沒有任何法律基礎的自己要考上有多難,在考前,她花了兩周的時間潛心研究策略,最終制定了可以百分百考上的策略,然後開始潛心努力。 6個月後,她的考研分數出來了:遠超北京法碩分數線30多分,排名全國第十! 正是超凡的學習能力,讓劉媛媛一次次把不可能變為可能。她說:「我總是能比別人學得快!」 電影:《墊底辣妹》 會學習,到底多重要? 我們身處的時代,新鮮的事物不斷更新迭代,新的知識不斷地產生,也有很多人工工作不斷被機器所取代。 就像之前一位30歲的收費站大姐被辭退之後,大哭自己什麼也不會只會收費一樣。 若你沒有強大的學習能力,你就只能被時代淘汰,永遠得不到進步。 劉媛媛說:在沒有資金,沒有好的家庭背景,沒有人脈,學習能力就是你唯一的武器,也是你最強大的武器。你可以起點比別人低,可以起跑比別人晚,但是你學的快,所以你可以逆襲。 逆襲從來不是一個勵志故事,而方法和策略的結晶。 她在《普通迅速崛起的31堂修煉課》中,從不同的方面,去幫助普通人培養自己的學習能力。她說,學習的能力包括的東西實在是太多了:學習方法、學習習慣、應試技巧、社交能力、記憶能力…… 我聽過之後非常震撼,因為她真正實打實地提供了一套普通人實現快速逆襲最行之有效的干貨。以下簡單梳理幾點,感受一下: 關於記憶,她有自己獨門方法 無論是高考背完無數資料考上名校,還是考研死磕參考書最終考上北大,劉媛媛成功的起點都來自於高於常人的記憶力。 但是她曾經也是越忘越背,越背越忘的差等生,直到整理出一套高效的記憶技巧。 比如面對高考要背的歷史、政治、地理,或者是考研要背的法律條文。她創下了一套「復述記憶法」,明確了記憶這些資料所需要的幾個步驟: 如何去理解,如何去分塊,如何用邏輯去分類,如何去排列順序並且用一條線串聯起來。 不管是多麼復雜的內容,運用這種方法都好像穿針引線一般一目瞭然,流暢自如。 在學完媛媛關於記憶的幾種方法之後,一名用戶說,自己在考研中也鑽研各類記憶方法,但聽回她的課程卻感覺背脊發汗。劉媛媛一針見血指出了他走過的種種誤區,讓他重新去思考和修改學習策略。 成功的秘訣不在於勤奮,而是策略 關於這一點,是我聽課之前沒想到的。 劉媛媛說,大部分人都只有目標,沒有策略,他會把自己的目標當成是策略,就直接去行動。比如:我要瘦。然後他就開始行動了,節食或者運動起來。 通往目標的路徑越不明顯,你就會越懶。在你的起點和目標之間,一定要精心的策劃一個路線,你必須要知道自己怎麼做才能一定成功,自己現在走在哪一步上。目標、願景、抱負、價值觀都不能替代你的策略。策略是最重要的,比任何其他的東西都重要。 很多人都以為勤奮和意志力都是天生的性格或者一種恆定的能力,其實不是這樣的。 比如劉媛媛自己就說,在學習上她非常有意志力,但是在其他事情上就不夠自律。奧巴馬能當上總統肯定是個自律的人,但是奧巴馬也經常戒煙失敗。 沒有人是純靠意志力成功的。 導致成功的不是意志力和勤奮,而是策略,努力的正確順序應該是:策略—勤奮—成功。如果沒有策略,就會瞎勤奮,就會堅持不住。 媛媛在課程中拆解了自己北大備考的過程,並且提煉出了六步法則。比起一頭扎進書本,反復把精力花費在同樣的知識點上,用上正確的策略,才能大大節省時間。否則,就算復習了十個月,也抵不上別人只復習四個月。 她說,這個六步法則可以解決任何問題,不只是用來考試。 聽過之後發現,她的思路特別地清楚,給人一種醍醐灌頂的感覺。當我們在渾渾噩噩努力的時候,她在按照正確的步驟不慌不忙地走向成功,這種清晰又實用的方法,會讓你覺得如果早點遇到該多好。 每個人都該擁有一套「人生錯題本」 「為什麼有些人已經四十五歲了,還是不會說話,還是經常說錯話」? 這不是什麼性格直,這是不動腦。 媛媛說,錯誤的思維是非常頑固的,你必須得找到專門的方法對付它才能克服它,根本不可能通過「下次注意點」這種念頭就改掉錯誤的。 媛媛自己設計了一個人生錯題本,用來改正錯話和做錯的事。 她說,上學的時候為了不犯錯有錯題本,但是人生中犯過那麼多錯誤,卻從沒有記錄過,所以導致一錯再錯。 復盤是一種能力,更是一種思維。 如果人能夠為自己的人生進行復盤,那麼你的成長速度就會大大加快;如果你能進階到對他人的經驗進行復盤,你的成長又會加上一個加速度。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笑對人生,做個內心強大的女人

一翻開這本書,就會讓我們想起我們的青春期。里面那個十一歲的扎着兩條紅色粗辮子的小姑娘安妮,被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評價為:「是繼不朽的愛麗絲之後最令人感動和喜愛的兒童形象」。 加拿大女作家露西·莫德·蒙格馬利於1904年創作了《綠山牆的安妮》這部作品。 1908年一經出版迅速風靡全球,持續發行5000多萬冊,並被譯成50多種語言,在加、美、英、法、德等國多次被改編成音樂劇、舞台劇以及影視劇。 蒙格馬利16歲時就在當地一家報紙的頭版發表了小說,並廣受好評。 她以清新流暢、生動幽默的筆觸,講述了純真善良、熱愛生活的孤女安妮被收養、求學、戀愛、工作的經歷。 學者周國平說: 「安妮擁有兩種極其寶貴的財富,一是對生活的驚奇感;二是充滿樂觀精神的想象力。」 這就是像小女巫一樣的主人公安妮成長為一個開朗、聰穎的女子的原因。她的行動、話語總是能輕易地走進別人的心里,改變許多人對生活的態度。 這個故事發生在愛德華王子島的安維利村。讓我們在小說中一起體驗安妮的成長過程和心路歷程: 六月初,在一個大家都很忙碌的下午,馬修·卡思伯特卻在下午三點半穿上最好的一套衣服,不慌不忙地駕着栗色母馬拉的輕便馬車離開綠山牆,去火車站接他家收養的孩子。 綠山牆是一所很大的房子,四周草木叢生,果樹成片。馬修·卡思伯特的父親是個羞怯不愛說話的人,當年建這所房子時,因為想盡量遠離和鄉親鄰里的交往,就把綠山牆造到遠遠的林子里了。 馬修、瑪瑞拉兄妹未娶未嫁,一直在這冷僻的地方生活。 馬修現在六十多歲了,是一個像他父親一樣羞怯不愛說話的人;妹妹瑪瑞拉長得高高瘦瘦的,也是個古板的女子,頭上已經有了些白發。 農莊的活計繁重,年事漸高的兄妹倆越來越力不從心,准備從孤兒院收養一個十到十一歲左右機靈又可靠的男孩,因為這個歲數的男孩能幹點雜活,又便於調教。 馬修兄妹打算送他讀書,給孩子一個家,希望他將來能替他們打理農莊。 馬修到了火車站,看見長長的站台上只有一個小姑娘坐在一堆鵝卵石上。車站站長跟他說五點半的火車半小時前就開走了,車上的乘客只剩下那個小姑娘了。 馬修心里叫苦不迭,他可是想要領養男孩的,怎麼變成了一個小姑娘。他應付不來這種情況,只能轉過身子,慢吞吞地向女孩兒走去。 冷清的車站,不安的兩個人,面對完全陌生的對方,彼此心里都掀起了波瀾。 那個女孩兒穿着一件又短又緊、黃灰色、髒髒的絨布罩衫,戴着一頂褐色水手帽,帽子底下露出兩條紅發粗辮子。 她蒼白、瘦小的臉蛋上長着不少雀斑,下巴尖尖的,稜角分明,嘴巴和眼睛都大大的。 馬修莫名地對她懷有畏懼心理,從她身邊經過時,沒等馬修先開口,她就站了起來,一隻手里提着破破爛爛的舊式手提包,另一隻手做出准備握手的動作,緊接着就聽她說: 「我想你就是綠山牆的馬修·卡思伯特先生吧?見到你我很高興,剛才我還擔心你不來接我呢! 我想像着也許是一些意料之外的事情,害得你不能前來。 我已打定主意,要是您今晚不來,那我就順着鐵軌走到拐彎處的大櫻桃樹那里,爬上去過一夜。 但是我沒有一丁點兒的害怕,睡在月光下一株白色花兒盛開的野櫻桃樹上,那才叫美呢!你說是不是?」 她清脆的聲音解除了馬修的尷尬。 善良的馬修不忍心將這個孤單的女孩兒扔下,甚至不忍心說自己本來想收養一個男孩子。 就這樣,馬修把安妮帶回了綠山牆。他非常忐忑,因為他知道妹妹瑪瑞拉一定會生氣。 果然,嚴肅的瑪瑞拉一看見安妮,就毫不客氣問馬修怎麼接來的是個女孩兒,而不是和孤兒院說好的男孩。 安妮一下子明白了,她的眼淚即刻就掉了下來,大叫着問瑪瑞拉為什麼因為自己不是個男孩兒,就不想收養她。 瑪瑞拉認為她沒必要哭成這樣,但是安妮顫抖着嘴唇說「當然有必要!」 她激動地表示自己是個孤兒,來到一個自認為是家的地方,卻被人家嫌棄自己是個女孩,這種失望對她來說是致命的打擊。 瑪瑞拉不敢再抱怨孤兒院為什麼會送來一個女孩兒,只好問安妮叫什麼名字,勸她別哭,說又沒打算當晚就把安妮推出門去,就這樣她同意安妮暫時待在家里。 安妮向瑪瑞拉講述了自己的經歷,這使原本想收養男孩的瑪瑞拉動搖了:在安妮剛滿三歲的時候,雙親就因患病相繼離世。 安妮先是被送到了孤兒院,後來又陸續被幾戶貧窮的人家收留過。幹家務、當保姆,過着艱難的日子,但是後來因為各種原因又回到了孤兒院。 經過一天的相處後,馬修和瑪瑞拉決定留下這個能說會道的女孩兒。幸運的安妮終於成為了卡思伯特兄妹家的孩子,擁有了一個真正的家。 一開始,像所有十來歲的孩子一樣,小安妮的自尊心很強,受不了別人字里行間有一絲絲嘲笑自己的味道。 初次見面的林德太太心直口快,一見到安妮,就當面說她外貌的不是,惹得安妮對她破口大罵,後來在瑪瑞拉的悉心勸導下,安妮誠懇地向林德太太道了歉。 那之後,由於豐富的想象力和「愛美」的虛榮心,安妮給自己惹來了一連串的麻煩,她不斷地闖禍,比如灌醉戴安娜、弄錯蛋糕的調味料等等…… 她會因為自己上學時沒有泡泡袖的裙子而懊惱,整天希望瑪瑞拉能幫她做一條漂亮的泡泡袖裙子。 她會在帽子上加一個奇怪的花環,吸引周圍人的目光。 她還為她濃密的紅色長發而自卑,偷偷染發,結果染成了奇怪的顏色,不得不把頭發剪掉…… 馬瑞拉是個古板嚴肅的人,因為害怕自己會過於放縱安妮,所以對安妮的教育十分嚴格,甚至有時候有點過分了。 安妮剛到綠山牆時,瑪瑞拉不停地挑剔着她的一言一行,村民們也在觀察她。 但安妮用自己富有靈氣的生命力融化了一切敵意的堅冰,她就像一股清新自然的微風吹入了這個古老的村莊,緩緩吹入了大家的心田。 她說: 「有什麼可以阻止一個人在心里愛一樣東西呢?這是一個有趣的世界,一個人的悲傷不會太過長久吧?」 她總是以善良、純潔、熱忱的心對待親人、朋友、同學、師長。她對大自然的一花一樹,一草一木,都充滿了愛心。 安妮像是一顆快樂的種子,以愛心贏得敬重和友誼,以率真的本性影響着周圍的人,用倔強堅持自己的天性,用浪漫的幻想抵禦現實的孤獨。 在安維利村,安妮不但得到了馬修和瑪瑞拉兄妹發自肺腑的疼愛,而且結交了戴安娜·巴里、魯比·吉里斯、珍妮·安德魯斯等知心好友。還得到了阿蘭夫人和斯蒂希老師的關愛。 安妮天真熱情,並且滿腦子都充滿了浪漫的想像。 她愛看雪白馥郁芬芳的蘋果花,愛看不知不覺來臨的紫色黃昏,還有彌漫着自然迷人氣息、流動着百鳥爭鳴時優美旋律的「潔白之路」「樺樹道」和「閃光之湖」…… 在安妮的世界里,溪水、玫瑰、小樹都是最美麗的生命,她的影子和回聲也是知心朋友。 安妮很愛說話,人們也都很喜歡聽她說話。從她嘴里說出來的,都極富趣味。她說「世界上有這麼多可以喜愛的事物,真是太奇妙太壯觀了!」 她說: 「旭日臨窗,我總以為清晨是最美好的;暮色一降臨,我又覺得夜晚更可愛。」 她說「向有燈火的地方走去,在心中告訴自己,那就是我們的家,這種感覺真是太好了。」 她還說: 「無論我將來到哪里去,外表有多麼大的變化,都不要緊,在心里,我永遠都是你們的小安妮。 我愛你們,愛綠山牆,我清楚,這種愛會天長地久,與日俱增。」 她很少氣餒,甚至在闖禍後,瑪瑞拉或者其他人教訓自己的時候,還是依舊樂觀向上、渴望美好。 對學習和知識的勤奮、熱情和專注,再加上骨子里那股不服輸的勁,安妮很快就在學校里嶄露頭角,考上了奎因學院,並在畢業時獲得了埃布里獎學金,得到了升入雷德蒙德大學文學系繼續深造的機會。 可是,就在安妮想像着自己身穿學士服參加畢業典禮的身姿時,馬修因為存有他一生積蓄的銀行倒閉而突發心髒病去世,瑪瑞拉也患上了眼疾,醫生說最多半年後眼睛就會失明。 為了不影響安妮的學業,瑪瑞拉打算賣掉綠山牆,但是安妮堅決要保住綠山牆,她決定放棄到雷德蒙德大學深造的機會。 留在綠山牆附近當教師,以便照顧年邁體弱的瑪瑞拉,在這些年的成長中,她懂得了愛與責任,也懂得了知恩圖報。 這時候的安妮已經出落得亭亭玉立,臉上的雀斑幾乎都消失了,頭發也從紅色變成了有光澤的棕褐色。 當她的同學吉爾伯特·布萊思了解到綠山牆的困境,並知道她想申請安維利村的教師職位時,已經得到了這個職位的吉爾伯特悄悄找到學校董事會提出把工作機會讓給安妮。 吉爾伯特在安妮剛被收養時就認識了這個女孩。當時吉爾伯特為了引起安妮的注意,故意取笑她的紅頭發,管安妮叫「紅發鬼」和「胡蘿卜」,安妮發誓要一輩子討厭他。 但是吉爾伯特喜歡上了這個紅頭發的姑娘,雖然安妮不理他,他也不斷地找機會表明自己的心意。 有一次安妮和同學們在河上排練戲劇,她坐的小船船底被舊木樁刮破了,不停地漏水,恰巧吉爾伯特路過,救了安妮。 他送安妮上岸後,結結巴巴地為自己以前嘲笑安妮頭發的事情道歉,並說安妮的頭發現在變得非常漂亮了,希望能讓往事就此過去,和安妮成為朋友。 那一瞬間,安妮的心里湧起了一股非常美好的甜蜜的奇妙感覺,這是安妮以前從未有過的,她的心髒跳個不停。 但很快她就想起自己發誓絕不寬恕他,便冷冰冰地答道不想與吉爾伯特重修舊好,還說兩個人絕不可能成為朋友。 這已經是吉爾伯特第二次請求與安妮和好了,他被安妮氣得滿臉通紅,說了句賭氣話就跳上小船離開了。 後來,吉爾伯特總是與其他女孩子聊天、開玩笑、猜謎語、討論學習計劃,還時常送某個女孩子回家。 安妮終於嘗到了被人無視的痛苦,她意識到自己已經在不知不覺間原諒了吉爾伯特,懊惱自己錯過了最佳時機。 吉爾伯特雖然表面上裝作對安妮漠不關心,實際上卻時時刻刻都在注意安妮,但他並不知道安妮正在忍受着冷暴力的痛苦。 能和吉爾伯特在奎因學院同班,對於安妮來說是種安慰。 她勤勤懇懇地學習,倘若在學習上戰勝了吉爾伯特,安妮就會很有成就感,但是若是被吉爾伯特戰勝了,她也會認為對方很了不起,從前那種一旦被超越就生無可戀的狹隘心理已經盪然無存。 她甚至想如果能和吉爾伯特在一起開開玩笑,談論一下讀書、學習和將來的事情,特別是當每次坐火車回安維利村時,能和吉爾伯特一起沿着長滿羊齒草的小徑走回家,就各自的抱負進行愉快的交談,那該有多好啊! 後來,當安妮知道是吉爾伯特把教師職位讓給自己後,她與吉爾伯特在村里的小山丘旁愉快的交流了三十多分鍾,已經好幾年不曾好好說話的兩個人終於和好了。 在蒙格馬利後來安妮系列的小說里,他倆結了婚並有了自己的孩子。 這部小說寫的其實是一個關於愛、友情和責任的感人故事。 由於這本書的世界性影響,每年都有數以萬計的各國遊客慕名前往加拿大愛德華王子島探訪安妮的足跡。 《綠山牆的安妮》吸引世界讀者的最大原因是:它描繪了最甜蜜的兒童生活。 書里的場景很真實、普通,沒有瑰麗浪漫的想象,但那種「甜蜜」的氣氛讓無數家長、老師和孩子都能從中獲得心靈治癒。 安妮生活中的每一個小插曲都能讓我們清楚地感受到人物內心世界真摯的情感。 其流露出來的那種不扭捏的率直天真,意味着真實和勇氣,這是一種難得的美,會影響人的一生。 安妮充滿想象力,並一直保持着對生活的好奇心,做事有目標,再加上永不服輸的品質,這恰恰是當代許多人所欠缺的。 在當今這個崇拜物質財富、抱怨生活壓力沉重並呼喚「人性」和「良知」的時代,人們應該思考如何像安妮那樣以達觀和善良拯救自己。 保持一顆對世界充滿熱情的心,找回感受親情、友情和愛情之快樂的能力,做一個更貼近自然、貼近自我、真正擁有幸福感的人。 無論成年與否,與其整天說「留戀天真」而毫無作為,不如認真想想自己是不是可以像安妮那樣: 用活潑自然的心靈去感知世界的美好,用熱情、純真、堅韌和坦誠去面對生活中的困苦與磨難,以樂觀開朗的人生觀去追求人世間比金錢財富、名譽地位更寶貴的東西,願我們用知識和修養來充實自己,完善人格,朝着美好的夢想前進!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拚命姑娘

守望「純真年代」——書吧點亮城市夜晚的詩與遠方

當雋永的詩句從朗誦者口中流出,夏夜溽熱的暑氣似乎也變得熨帖。一方不算太大的空間內,不同年齡的詩歌愛好者濟濟一堂,安靜地感受着詩句中蘊含的情感與力量。 近日在浙江杭州「純真年代」書吧,記者親歷了一場文化的「夜宴」。當晚的主題是為腦癱詩人殷龍龍舉辦的詩歌朗誦會,到場的朗誦者有純真的小學生,習慣用詩句表達內心的詩人,以及試圖在詩歌中尋找共鳴的讀者。他們可能有着不同的身份、做着不同的工作,但在文化的感召下,他們在這個夜晚走到了一起。 回溯起「純真年代」的歷史,女主人朱錦繡頗為感慨。2000年9月開始經營的書吧,一轉眼竟也已走過近20個年頭。盡管換過地點,也經歷過生意的起伏,但她始終堅持着開辦書吧時的初心:打造一個以書為主題的文化休閒空間。 「書吧從最開始就常常舉辦夜間文化沙龍,例如讀書分享會、觀看經典文學作品改編而成的電影、科普類學術講座等等。」朱錦繡說,這麼多年來,自己切身感受到閱讀等文化活動已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而持續提供有品質的供給,來滿足民眾的需求也就變得很有必要。 不久前,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劉斌做客「純真年代」書吧,為上百位聽眾帶來一場「良渚文化與中華五千年文明」的講座。「文化類消費的熱度上升可見一斑。」朱錦繡說。 前來參加朗誦詩會的馬女士告訴記者,自己看到活動通知後特地趕過來,相較於餐飲類夜間消費,文化活動讓人有更深層次的獲得感,而城市中提供的選擇也日益多元。 朱錦繡坦言,消費場所夜間運營時間的長短,人力成本等因素的影響不容忽視。隨着消費者對夜間文化消費需求的增長,相關部門也可考慮出台相關政策,進一步引導、促進健康的消費方式。 是夜,書吧內燈火通明,到場者情感相融。讀者們似乎看到自己的過去與憧憬的未來,也在這個夜間精神家園中感受文化的潤物無聲。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故事會

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

國家統計局和民政部早前發布數據顯示,2018年結婚率僅7.2‰,創近十年新低。針對結婚率引發的話題,再掀熱議。相遇、相思、相愛、相候、相守,你正處在哪一階段?其實,若是真心,每一步,你都能邂逅愛情的本真。若是真愛,每一刻,你都擁有讓自己和對方幸福的能力。 相·遇 於時間無涯的荒野里, 於千萬人之中, 沒有早一步,也沒有晚一步, 遇見你所要遇見的人。 他們彼此深信 是瞬間迸發的熱情讓他們相遇。 這樣的確定是美麗的, 但變化無常更為美麗。 他們會感到訝異,倘若得知 緣分已戲弄他們多年。 時機尚未成熟 變成他們的命運, 緣分將他們推近、驅離, 阻擋他們的去路。 出自《一見鍾情》作者/〔波蘭〕辛波斯卡 相·思 思念是一種很玄的東西, 如影,隨形。 無聲又無息出沒在心底, 轉眼,吞沒我在寂默里。 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說是遼遠的海的相思。 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 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我不敢說出你的名字, 假如有人問我的煩憂: 說是遼遠的海的相思, 說是寂寞的秋的清愁。 《煩憂》作者/戴望舒 相·愛 我們相愛一生,一生還是太短。 我愛你 不光因為你的樣子 還因為 和你在一起時 我的樣子 我愛你 不光因為你為我而做的事 還因為 為了你 我能做成的事 我愛你 因為你能喚出 我最真的那部分 我愛你 因為你穿越我心靈的曠野 如同陽光穿透水晶般容易 我的傻氣我的弱點 在你的目光里幾乎不存在 而我心里最美麗的地方 卻被你的光芒照得通亮 別人都不曾費心走那麼遠 別人都覺得尋找太麻煩 所以沒人發現過我的美麗 所以沒人到過這里 《愛》作者/〔愛爾蘭〕羅伊·克里夫特 相·候 我明白你會來,所以我等。 有一個未來的目標 總能讓我們歡欣鼓舞 就像飛向火光的灰蛾 甘願做烈焰的俘虜 擺動着的是你不停的腳步 飛旋着的是你美麗的流蘇 在一往情深的日子里 誰能說得清 什麼是甜 什麼是苦 只知道 確定了就義無反顧 要輸就輸給追求 要嫁就嫁給幸福 《嫁給幸福》作者/汪國真 相·守 攜一人,擇一巢,終一生。 朗讀丨中央廣播電視總台 央視新聞主播張璐 當我們相愛——在開始的時候——我們覺得自己清雅飛逸,仿佛有一個新我,自舊我中飄然游離而出。 當我們相愛時,我們從每寸皮膚、每一縷思維伸出觸角,要去探索這個世界,擁抱這個世界,我們開始相信自己的不凡。 相愛的人未必要朝朝暮暮相守在一起——小說里都是這樣說的,小說里的男人和女人一眨眼便已暮年,而他們始終沒有生活在一起,他們留給我們的是淒美的回憶。 但我們是活生生的人,我們的生活不是小說,我們要朝朝暮暮,我們要活在同一個時間,我們要活在同一個空間,我們要相廝相守,相掛相牽,於是我們放棄飛騰,回到人間,和一切庸俗的人同其庸俗。 如果相愛的結果是我們平凡,讓我們平凡。 如果愛情的歷程是讓我們由縱橫行空的天馬變而為忍辱負重行向一路崎嶇的承載駕馬,讓我們接受。 如果愛情的軌跡總是把雲霄之上的金童玉女貶為人間煙火中的匹婦匹夫,讓我們甘心。 我們只有這一生,這是我們唯一的籌碼,我們要活在一起下注。 我們只有這一生,這是我們唯一的戲碼,我們要同台演出。 於是,我們要了婚姻。 於是,我們經營起一個巢,棲守其間。 在廚房,有餐廳,那里有我們一飲一啄的牽情。 有客廳,那里有我們共同的朋友以及他們的高談闊論。 有兼為書房的臥房,各人的書站在各人的書架里,但書架相銜,矗立成壁,連我們那些完全不同類的書也在聲氣相求。 有孩子的房間,夜夜等着我們去為一雙嬌兒痴女念故事,並且蓋他們老是踢掉的棉被。 至於我們曾訂下的山之盟呢?我們所渴望的水之約呢?讓它等一等,我們總有一天會去的,但現在,我們已選擇了從俗。 貼向生活,貼向平凡,山林可以是公寓,電鈴可以是詩,讓我們且來從俗。 《從俗》作者/張曉風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早讀丨有一種幸福,叫簡單

幸福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恰到好處;幸福不是臉上的虛榮,而是內在的需要;幸福不在別人眼中,而在自己心間。 人生的幸福源自於簡單。 生活簡單就迷人,人心簡單就幸福;學會簡單其實就是不簡單。 魚兒的幸福很簡單,就是與水相擁; 鳥兒的幸福很簡單,就是與樹能融; 花兒的幸福很簡單,就是與春相伴; 人們的幸福很簡單,就是花開我高興,花落我不煩。 幸福,就是這樣簡單:你告訴自己,每一秒都要開開心心,每一分都要快快樂樂,每一日都要健健康康,每一月都要順順利利,每一年都要平平安安。 幸福,就是這樣簡單:當你失落時,能有人給你一句暖心的話語;當你傷心、落淚時,能有人走到你身邊,緊緊地握住你的手,此時哪怕是默默無言;能有人給你一個擁抱,然後遞給你一條擦淚的手絹,你就會很開心,你就會感到溫暖! 幸福,就是這樣簡單:它不是寶馬香車,也不是富貴榮華,更不是職位很高、手中有權,而是享有竹籬茅舍,小幾清茶的淡然;而是享有舒心樂曲,對弈捧卷的清歡;而是享有夫善妻賢、子孫承歡的天倫之樂;而是享有相聚相守的美滿! 幸福就是這樣簡單:工作穩定,能按時作息;家庭安定,能相愛相惜;處事淡定,能無驚無戚;人生堅定,能自我駕馭。 幸福,就是這樣簡單:人累了,隨時就躺下休息;心累了,隨時就聽一首歌曲;口渴了,隨時就飲一杯茶水;肚餓了,隨時就有饅頭充飢。 人生需要沉澱,寧靜才能致遠;挖空心思的算計,只會天天愁眉苦臉;樂樂呵呵的生活,才能時時陽光燦爛。 生活就是一種體驗,追求美好,才能製造甘甜;順其自然,就會無怨無憾。好高騖遠,杞人憂天,只能作踐自己,只會滿腹怨言。 人,只有簡單了,才能淡然,淡然的人必定成熟,成熟的人就洗刷了偏激和冷淡。 成熟的人,才不會人雲亦雲;成熟的人,才不會隨波逐流;成熟的人,才不會飄然自傲;成熟的人才會幸福,幸福的人最懂得簡單! 幸福,其實就是一杯白開水,平平淡淡,卻蘊涵着無限機遇。不同的人會放進不同的佐料,品嘗不同的味道。 你放進了蜜糖,它就是甜的;你放進了食鹽,它就是鹹的;你放進了老醋,它就是酸的;你放進了藥片,它就是苦的。 但無論哪一種味道,最基本、最簡單的幸福還是白開水!那些所有的味道,只不過是人們不同的需要和奢想而已。 不必為了追求虛榮身心疲憊,不必讓自己累得無暇喘息。 聰明的人們都懂得: 簡單,就是幸福,簡單,會讓你無憂無慮;簡單,會讓你順心順意!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這雞湯

人生,就是一個坑

  一個人, 演着自己的戲, 看着他人的劇, 甭管誰的精彩,誰的壓抑, 到最後都會劇終。   一個人, 從起點到終點, 有鮮花有泥濘, 甭管你是快樂,還是痛苦, 歸宿無非一個坑。     一人一個坑, 即便你有不甘,也沒有叫囂的資本。 一人一個坑, 即便你有後悔,也沒有重來的本事。 一人一個坑, 即便你想傾訴,也再也發不出聲音。 一人一個坑, 即便你有委屈,也再也流不出淚滴。     人生幾十年, 匆匆就走完, 幹嘛總是抓着過往不放? 幹嘛總是想給彼此難堪? 幹嘛總是把真感情作踐? 幹嘛總是爭執吵鬧不斷? 餘生, 不在乎你的人甭在乎, 好好和身邊的人相處!   夫妻之間貴在包容, 包容,才能有和睦的家庭。 你的妻子多抱抱她, 少一些爭執和計較! 百年之後, 想抱她也是有心無力。   你的丈夫多關心他, 少一些埋怨和責備! 等到老去, 你的情話他再聽不見。     母子之間貴在傾聽, 傾聽,才能有溫馨的親情。   世間所有的愛都指向團聚, 唯有父母的愛指向別離。 傾聽父母, 才能讓他們放心。   父母的嘮叨, 是最溫柔的思念, 即便他們老的動不了, 卻依舊有一顆護佑你的心。     朋友之間貴在真誠, 真誠,才能有長久的陪伴。   人心是肉做的, 會流血會疼痛, 越是在乎你,越不能傷他, 因為傷過他,是一生的疤。   朋友之間最怕欺騙, 真心之間最怕敷衍。 想要得到信任, 就得做事靠譜!     親情、友情、愛情, 是這輩子最該珍惜的財富, 他們都是陪你一輩子的人。 機會從不等人, 生命只此一回, 好好對這些愛我們的人, 如若涼了心,便再也回不去了, 如若閉上眼,便再也見不到了。    人生,就是一個坑, 趁着還能擁抱, 就不要大小聲, 趁着還能溝通, 就不要發脾氣! 要記住: 錢多錢少,沒那麼重要, 最重要的是, 生活開心,家人都平安。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成長的路上,永遠沒有直線

「成長」,也許是這世間最殘忍的詞了吧!——題記 「越長大越孤單,越長大越不安,也不得不,打開保護你的降落傘;也不得不,明白未來的路不平坦,你純真的眼睛哪去了?」 初聽不知曲中意,在聽已是曲中人。 相信每個人都是如此:小時候,渴望能在天空翱翔,不受約束。可當真正長大之後,才發現,自己渴望的只是能依偎在父母身邊,做那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小孩。 「成長」是多麼驕傲,以及強大。他不會讓任何人忤逆他的意願,擺脫他的束縛。 但他對每個人而言都是公平的,即使我們並不想這樣…… 漸漸的,你會發現:當初那個小男生,如今已經長成了大小伙;當初那個大大咧咧的假小子,曾幾何時已經穿上了裙子,收起了笑顏;當初父親偉岸而又溫暖的背影,依舊溫暖卻不再高大…… 不想長大…… 長大,意味着你將要離開父母的庇佑,獨自面對生活中的風風雨雨;長大,意味着你不得不收起自己的任性,帶着面具生活;長大,意味着你與「孩子」已經毫無關系了。 我們阻擋不了成長的腳步,所以,只能選擇獨自承受,勇敢面對。 成長本就伴隨着痛楚。堅強,則是層層傷口結成的厚繭。沒有哪種成長不會讓人受傷,但受傷之後你終會成為自己的太陽。 盡管成長是苦澀的,但這僅僅是你人生道路中的一次考驗。當你迷茫時,靜下心來,問問自己,你甘心敗於區區成長之下嗎? 最近有句話說得很好:既然選擇了遠方,便只顧風雨兼程。 是啊! 時光正好,微風不燥,願你我 不忘初心 砥礪前行! 人總該長大,總該試着成熟放棄一些曾經你以為不可分離的東西,即使這個過程漫長且艱難。或許在暮年之時,追憶往事,便會感謝成長,因為「他」,你將破繭成蝶,成為屬於自己的太陽。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笑着吃飯的情侶,建議直接結婚

今天分享給大家一個重要的儀式感:愛的回應。 被愛都是幸運,那些人值得我們道一聲感謝。 為什麼感情里需要回應? 因為沒有誰對你好,是理所應當的。 在Ins上有一對日本夫婦: 妻子每天都會在吃飯之前,記錄丈夫吃飯的樣子。 從16年到現在沒有間斷過,是他們夫妻生活中小小的儀式。 妻子熱愛烹飪,總會精心為丈夫准備食物。 而這個可愛的丈夫,每次都用享受的表情,表達對妻子的贊美。 他們將一屋兩人三餐四季的狀態,展現在大家面前。 很多網友都說: 「給這樣的丈夫做飯,真的是太讓人開心了。」 相互扶持,相互回應,就是這對情侶在做的。 我一直認為,成就感是兩個人在一起生活的源動力。 因為得到回應,所以願意一直持續下去。 而一方的成就感,一定是源於另外一方的肯定和認可。 我記得我爸每次做飯,都會特意考慮到我媽的胃口。鹹淡適中,不會太辛辣,也比較適合咀嚼。 我媽對此看在眼里,暖在心里,每次吃飯的時候就會說: 「今天的飯菜真好吃。」 小時候我在想,味道沒什麼變化呀,為什麼我媽總是誇我爸? 長大後才明白,對待感情虔誠,才是真正溫柔的體現。 之前看到過一個視頻,叫《我從不幫我太太》。 丈夫在聊天中,會停下來去洗碗,去幫妻子做家務。 朋友很疑惑,他為什麼做這些事。 他一臉坦然: 「其實我老婆根本不需要幫忙,她需要的是夥伴。」 妻子為家里操勞,而陪伴就是丈夫給妻子的回應。 相互陪伴共同完成一件事,這件事情就會有紀念性和儀式感。 很多人相處久了,就覺得不需要「謝謝」了。 田馥甄在《小幸運》里有這樣一句歌詞: 「人理所當然地忘記,是誰風里,雨里,一直默默守護在原地。」 公司有個男生,說戀愛里的回應很重要。他平時在家里換了燈泡,修好了電器,女友都會抱着他說: 「你真的是太厲害了!」 他自己是這麼形容的: 「看着我女朋友眼里的光,我都覺得自己是個英雄!」 他女朋友對他的認可,就是一種正反饋,也是他的成就感。懂得感激的人,會被身邊的人喜愛和珍惜。 世界上任何一種愛,都需要表達與回應。 婚姻生活如同長期的對話,沉默會讓人的關系變得脆弱。而那些生活中的點滴小事,構成了對話的大部分內容。 1926年,魯迅去廈門,與妻子許廣平分開。 魯迅寫給妻子的信中,總是非常詳細地描繪自己的生活。 「今天牙齒補好了,只花了五元。」 「吃了一元半的夜飯,十一點睡覺,從此一直睡到第二天十二點鍾。」 許廣平因為天氣冷,寄冬衣給他,魯迅也要回復她。 「背心已穿在小衫外,很暖。」 很小的事情,但是都要告訴對方。這其實是在告訴對方,謝謝你的關心,我已收到,並且很喜歡。 這些正向反饋,都是源於生活中的瑣碎小事。 但是這些不起眼的小事,都在支撐着你們的感情生活。 在《請回答1988》中,阿澤總喜歡不斷地「麻煩」德善。麻煩對方就是他表達在意這個人的方式。 而德善對他的「麻煩」也從來不拒絕,潛意識地開心: 「阿澤是可以麻煩我的」。 我們所有的互相試探和愛,都是從麻煩對方開始的。 麻煩是對彼此間的一種依賴和信任; 而你對麻煩的反饋,是對方判斷你是否在意的方式之一。 最好的關系,是相互獨立又相互依賴。是一起走過很多時日,他依然願意為你做浪漫體貼的事情。 我想,這也是大多數人,期待的完美婚姻的模樣。就像黃磊說的,他非常反對夫妻變成親人: 「我跟我妻子依然是情侶,一生都應該是情侶才對。」 我一直都覺得,這世間所有被愛,都是幸運。 有人與你立黃昏,有人問你粥可溫;有人在意你的委屈,有人傾聽你的煩惱;有人願意為你熬湯,有人願意等你回家。 不要覺得這一切都是應得的,而是要加倍去珍惜。 看見對方喜歡的禮物,可以給他個驚喜。遇見對方喜歡的小吃,可以打包一份。暖心的話再多說一點,擁抱的時間再久一點。 有時候我們靦腆,難以言表,無論是對親人,還是愛人。 如果覺得說感謝有些害羞,那你可以在文末點個「在看」。Ta一定會看到,也一定會明白你的心意。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故事會

「你說喜歡我,卻也只是喜歡了一個月」

1 前幾天,好友夢露在微信上找我,說自己失戀了,心里特別特別的難過。 講真,如果不是她刪光了朋友圈,並親口告訴我失戀的消息,我都有些不敢相信,因為上個星期,她還在朋友圈秀恩愛。 她秀了男朋友給她買的零食,還說找到了那個真正寵自己的人。當時我還在底下留言,為她感到開心。 於是,我小心翼翼的詢問她是不是只是跟男朋友吵架了。她說,對方已經拉黑了她的微信,還說永遠都不要再去找他了。 她發了很多張與他聊天的截圖給我,我注意到兩個人相識的時間其實不久,算下來也只有一個月的時間,男生先是對她展開了猛烈的追求,但在得到手之後,就對她的熱情慢慢減退。 一會挑剔她的性格不好,一會又嫌棄她太作,最後就連說話的口氣都變了。 夢露不理解的問我,為什麼男生說喜歡你,喜歡到一半就不喜歡了。 我說,雖然現在流行速食戀愛,男女間的分分合合也都司空見慣,但在我眼里,這都不算喜歡。 因為真正喜歡一個人,是可以用時間來考驗的。 2 都說男人的嘴,騙人的鬼。 追你的時候善用各種情話來撩你,等你心動了就不再兌現當初的承諾,有時候,感情的信任度往往就是被這樣摧毀的。 記得我有個讀者,第一次談戀愛,就碰上個翻臉就不認人的渣男。她說,當初他追她的時候,微信對她秒回,電話隨叫隨到,她一句餓了,就立馬為她點外賣,主動得讓她都有點害羞了。 當她慢慢打開心扉,願意去接納他,接納這份感情的時候,對方的態度就慢慢開始變了。 「微信通常要等一兩個小時才回,打電話過去總說自己在忙,節假日也看不到他人影,不知道他在幹嘛。」 讀者和我抱怨了自己在感情中受到的委屈,但仍然一次次的為他找藉口,甚至還天真的問我:是不是真有人可以忙成這樣。 我說,再忙的人,在收到喜歡的人微信的那一刻,也會擠出時間回復的,至少他不會讓對方有種被冷落的感覺。 所以,當一個男人總說自己忙,不跟你打電話,也擠不出時間來見你,那麼就說明他真的一點都不想你。 遇到這樣的男人,一定不要試着糾纏,因為越糾纏,越不得解,反倒還顯得自己自作多情。 3 感情的速食和廉價,導致了很多人想愛,卻又不敢愛。 有時候,就算是談了戀愛,也每天都過得戰戰兢兢的,生怕對方突然就厭了,不愛了,離開了。 小可說,沒談戀愛以前,覺得自己挺酷的,但談愛了以後,就變得越來越作了,你會因為對方的一句話,一個表情,生悶氣,也會為了幾個無關緊要的人或事情吃醋。 畢竟感情總是充滿了未知和不安,今天說愛你的人,明天可能就愛了別人。 女生為什麼總是容易在感情里作,我想,大概就是因為想要尋找被愛的證據吧。 可能男生會覺得幼稚和不理解,但在女生眼里,戀愛的儀式感是很重要的,因為女生都是長情的,一旦動了情大多都只會越愛越深,所以,她們需要安全感來確認自己獲得的愛情。 4 很多人在失戀的時候,不僅會責怪對方,還會責怪自己。 覺得自己不夠好,不夠優秀,所以對方才會離開你,其實並不是這樣的,在我眼里,感情有時候是最不講道理的,不是你不夠好,也不是你付出的不夠多。而是你沒在對的時間里,遇到對的人。 我始終相信,那個真正值得你去愛的男生,絕對不是什麼嘴炮男,更不是兩天說愛,三天就分手的。 他會愛你,寵你,尊重你,用盡一生的時間來證明自己的心意。而那些越是對你猴急的人,大多數都只是圖個新鮮罷了。 女生,請等到他為你付出以後再心動。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故事會

認知水平越低,人越固執

1 你可能會有這樣的經歷: 跟人交談時,有時你從各個角度給他分析一個問題,提出中肯的建議,但是他怎麼都聽不進去,表現得異常固執。   比如,一個女孩深陷感情騙局。 外人一看就知道男孩在騙她。 但女孩子卻固執地認為,男孩是真正地愛她。 任憑外人怎麼說,她都不會改變主意。 甚至認為別人在不懷好意地破壞他們。   再比如,你苦口婆心地跟他人說: 年輕的時候多學點東西,多增長見識,對自己的事業、人生都有幫助。 但他卻認為什麼文化、知識都沒有用。 遇到事情還得靠錢、靠關系、靠運氣。   於是,你所有的建議壓根就不會起作用。 他總會固執地尋找理由,固執地放棄努力。   每當這個時候,等你們爭論一番毫無結果時,你也許會有一種挫敗感。 甚至捶胸頓足地喊道: 「從來就沒有見過如此固執的人。 這麼簡單的道理,他怎麼就是不懂呢?」   前幾天跟一個夥伴交涉某個問題。 他說一項數據不正常,肯定是設備故障的原因。   我說先別着急,等我查一查。   當我告訴他,數據不對並非是設備運行不正常,而是因為那個時刻正好有工人在檢修。 同時又受其他很多不可控的因素影響,才出現了這樣的問題。   我把檢修記錄發給他,並指出了幾項可能性的因素。 但無論我怎麼擺事實說明,他都認定了就是設備故障的原因。   我說得口乾舌燥卻又氣憤難當。 分分鍾,都有想把電話摔掉的沖動。 等冷靜下來之後,我便想他為什麼這麼固執?   可能很大的原因就在於其認知能力。 當發現這種問題時,他的第一反應,甚至是唯一的反應就是設備故障。 任你怎麼拿證據去給他看,他都改變不了自己的看法。因為他根本沒有其他的看法。 一個人的認知水平越低,其想法就越單一,越缺乏判斷力,人就會表現得越固執。 2 有很多人會說固執沒有什麼不好。 它表示一個人有所堅持,不被同化。   但我想說的是: 固執在此並非正向的執着、堅持原則。 而是當你面對不同意見時,異常敏感,異常自尊,拒絕反省、拒絕傾聽、拒絕學習的行為。 它甚至會演變成過分的偏執、執拗。 而這時,你就很難再進步、再成長。   也有很多人把固執當成一種張揚自我的個性。 仿佛有一天一旦不固執了,那是不是就會隨波逐流,變得毫無特點可言。   其實這是一種錯誤的想法。 錯在把固執這種稜角當成了個性,將稜角和個性相混淆。   有些阻礙成長的稜角是應該被磨平的。 使自身變得更加圓融,但這並不影響你個性的形成。 一個真正優秀的人,會保持其獨特的個性。 因為他們認識到,所謂的固執並不是獨特的個性,某種程度上說是一種人格缺陷。   恰恰是固執阻礙了一個人良好個性的形成。 它往往使得你越來越偏激,缺少寬容和智慧, 阻礙了你學習、思考以及接受新鮮事物的能力。   美國心理學家喬治·凱利,曾經提出過「個人構念論」的觀點: 個人構念即由個人過往的見識、期望、評價、思維等等所形成的觀念。   當遇到相同或者相似的場景時,一個人的腦海里便會呈現出他以往的經驗,來對該問題或者場景做出判斷。   當你的認知能力很低時,腦海里的個人構念就會趨向於單一,缺乏彈性。   因此遇到問題時,你的個人構念所提供出來的對策就很狹窄, 但卻成為了你的全部。 你誤認為這就是所有的、最好的對策,沒有其他的可能。   當你的認知能力高,見識多、讀書多、經歷多、有獨立思考能力時,你就會獲得越來越多的知識和經驗。 你的個人構念就會越豐富、越飽滿。 在同樣的問題面前,你便不會只是執着於一種答案,而是有幾種可能的答案。 3 如果用數學的集合來表示,即認知低的個人構念是A,認知高的個人構念是B。 B包含了A,除了A之外,B中還有其他的集合 (比如C、D、E……) 。   舉個例子。 認知水平低的人,固執地認為讀書、上大學沒用,大學畢業生賺的錢還不如小學沒畢業的人賺得多。 他們的衡量標準就只是金錢。 而認知水平高的人的衡量標準中,除了金錢之外,還有工作機會的選擇,自身潛力的挖掘,精神趣味的提升,多元化的學習等等。 認知能力高的人,往往更樂於提高自己。 於是一段時間後,當你反過來再看自己做的對策或者思考時,往往還會補充更多的可能性。   因為你又進步了,你的認知水平又提升了。 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人知道的越多時,越明白自己的無知。   因為你的認知水平越高,就越明白外面的世界之大,知識是學不盡的,你沒法固執起來,只有謙虛地走在學習、領悟的道路上。   因此,真正厲害的人物,反而很謙虛。   就像蘇格拉底所言: 「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無所知。」   因為認知能力低,個人視角太小,想法單一,缺乏判斷力,所以表現為固執。 又因為如此固執,便拒絕了學習,拒絕傾聽他人的意見。 因此在完善自我的道路上,便會停滯不前。 如此便會導致一種惡性循環。 4 認知水平相當的人,交流起來往往越輕松自如; 認知水平差距大的人在一起交流時,往往會有「時間怎麼過得如此之慢」的艱難。   多年不見的老朋友再見面時,有時會感覺沒有話可說。其實並不在於其生活環境的差異,所經歷人事的變遷,其根本的原因是個人認知差異的不斷擴大。   有些人以飛快的速度成長。 其認知水平已經達到了一定的高度; 而有的人卻在原地踏步,那麼這些人的認知水平還是多年前的水平,自然會以多年前的思維、認知做判斷。   固執的人,缺少反省能力,更缺少及時的覺知能力。   固執是無明和缺乏智慧的表現; 而開放則有助於豐富我們的知識和智能。   心理學家佛拉維爾提出過「元認知」的概念。 指對個人學習、思維活動的認知。 即對認知的認知,也就是你要具有自我反省、自我覺知、自我完善的能力。   你知道自己是怎麼想的; 知道自己的想法是如何產生和發展的; 知道如何去看待你的思考結果,是否有改善的餘地,如果有,可以不由自主地去改善。   我以前是一個很固執的人,認為這是性格里帶的特點,改不掉了。 但隨着不斷地學習,發現自己實在是太渺小了。 自己以前所固執認定的理念,也一再被推翻。 當我知道的越多,從優秀的人身上學到的越多,再出現固執之時,就會自動、及時地對自己的行為進行覺知和反省。   當然這個改變不容易。 需要刻意提醒自己,更需要循序漸進。   如果你已經認識到了自己的固執,但又不知道如何去改正,除了刻意的提醒自己及時反省之外,最有效、最直接的辦法就是去學習,去閱讀,去提高自己的認知。   一段時間之後,你會發現自己緩和了。 你可以有別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了,你不再執着於自我。   多讀書、多了解、多思考。 當經歷的多了,知道的多了,認知能力提升了,固執自然會有所改善。 當你固執己見時,不妨提醒自己: 也許你的固執里,其實藏着低水平的認知。 ——END——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改變一個人,一句話就夠了

前些天看了一檔日本綜藝,節目組邀請了4位女孩參加「50日變美計劃」: 不整形不減肥,只改變外在的環境,看看在50天內,她們的生活會發生怎樣的改變? 其中一位小姑娘,因為對自己的容貌非常自卑,加上曾經被同學們嘲笑鼻毛外露,於是整天戴着口罩。 不愛與人打交道的她,每每與人交流時總是聲音含糊、眼神躲閃,整個人看上去非常「喪」。 在節目中,劇組安排她學習意大利語,並且由一位高大帥氣的外教來指導。 整個學習的過程中,男老師會不間斷地對她進行贊美。 「你的眼鏡很可愛,和你的黑色頭發很搭!」 「你的這件T恤很可愛,這朵花送給你喔!」 起初她非常緊張害羞,只會擺擺手說「沒有沒有」,然後止不住偷偷笑了起來。 久而久之,她便放鬆了下來,與外教的相處也愈發融洽。 更重要的是,因為一直被贊美,她逐漸變得自信起來,對生活也充滿期待,終於在一次參加外教們的聚餐時,鼓起勇氣摘下了口罩。 一句句夸贊,改變的不僅僅是外貌,更是那顆原本封閉、不自信的心。 接下來,她開始整理屋子,購買時尚雜誌,試着學習化妝,換不同的發型,穿漂亮的裙子...... 和朋友自拍時,也大大方方展露出燦爛的笑容,配着頰邊的小酒窩,可以說是很甜美了。 50天的時間內,這個自卑羞澀的小姑娘,仿佛完成了一次羽化成蝶般的蛻變,效果比整容更加驚艷。 馬克•吐溫曾說過:「一句贊揚的話,可以讓我2個月不吃不喝。」 很多時候,看似簡單的言語,足以成為撼動現實的催化劑。 一句話能成就一個人 亦能毀掉一個人 文學家愛默生曾經說過:「用刀解剖關鍵性的字,它是會流血的。」 言語雖然看不見,但卻是有血有肉有生命的,它能成為一種能量滲透進我們的內心,在面對困難時化為迎難而上的勇氣。 著名主持人竇文濤在《圓桌派》中談到自己走上主持人生涯時回憶到: 中學時自己第一次上台演講時由於過度緊張而忘詞,面對着全校師生,不知所措的他在演講台上尿褲子了。 他羞愧難當,當着全校師生的面落荒而逃,跑出校門的他對自己產生了深深的憎惡感,甚至再也不想上台表演了。 沒想到第二天老師卻對他說: 「雖然那天的表現不算太好,但你背誦的那兩段聲情並茂,我推薦你再參加區里的比賽!」 這句話好像是黑暗中的一束光,驅散了他內心的霧霾,讓他重拾了上台的信心,成為了現在我們看到的講話張弛有度,主持遊刃有餘的竇文濤。 心理學家武志紅評論道: 「正是你老師對你的及時安慰,才讓你消除了對這件事的自憎,否則這將成為一生的陰影。」 竇文濤的老師用一句話,擊垮了籠罩在他內心的陰影,而又有多少人,在不經意間用看似輕飄的話語擊碎了別人的心理防線。 在綜藝節目《我最愛的女人們》中有一個片段: 張倫碩要洗澡,讓鍾麗緹幫自己蓋一下鏡頭,鍾麗緹拿紙巾蓋了一下,張倫碩覺得她太敷衍。 其實不過是一件小事,可是直男屬性的張倫碩直到洗澡出來,還一通抱怨:「她一點都不為別人着想」、「她就是懶」。 一向以樂觀示人的鍾麗緹在聽到這些話後,崩潰大哭。 其實要說張倫碩和鍾麗緹,也是一對經常秀恩愛的夫妻,甜的時候是真甜,惹得無數觀眾曾眼紅。 但即便再恩愛的夫妻,相處久了,也會在對方面前呈現出最放鬆真實的狀態,有時候說起話來也毫無顧忌,難免嘴上把不住門。 可很多夫妻卻忽略了,越是親密的關系,我們越渴望得到對方的認可和欣賞。 對方漫不經心或是否定的話語,對於我們來說就像一盆從頭澆下的冷水,從頭頂冷到腳趾,更涼到心窩。 多少夫妻因為只言片語從此走向末路,多少真摯的情感在冰冷的話語中灰飛煙滅。 有些話如春雨,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溫柔孕育生機。 有些話如利刃,扎在心上,就算拔出來了,傷疤也永遠不會癒合。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一句九月霜。 言語的力量不容小覷,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都可能深藏改變一個人一生的力量。 贊美別人,也能成就自己 星雲大師曾經說過: 世界上,「愛語」可以成就無量的好事、好因與好緣;「烏鴉嘴」的無禮之語,勢必毀掉自己的大好前途、人生的好因善緣。 經常贊美別人的人,人際關系一定不會太差。 因為真心誠意的贊美背後是尊重和欣賞,而只有尊重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尊重,只有欣賞別人,才能得到別人的欣賞。 反之亦然,貶低別人,收到的只會是別人的厭惡,輕視別人,得到的只能是別人的疏遠。 有一句話說:人性的根源有一股被人肯定、稱贊的強烈欲望,這是人和動物的最大不同點。 那些發自真誠的贊美,一定會贏得別人的好感,而成功的機遇也許就包含在這樣的贊美之後。 公司新來了一位同事,大學剛畢業,經驗不足,遇到問題總是手忙腳亂,免不得要他人幫忙。 可是互聯網公司,節奏快任務重,每個人都有着忙不完的事,再要舍棄自己的時間去幫助他人,一兩次還好,時間久了,總會有怨言。 但實際上,大多數的同事對於她請教的問題都有問必答,有的時候工作遇到了瓶頸,大家甚至會放下手頭的工作去為她指點。 我覺得有些納悶,便去問了一個和她關系很不錯的同事。 「幫她要花時間是不假,但是我收獲的比付出的這點時間要多啊。 每次幫了她我都會有很大的成就感,因為她會很認真的感謝你,夸贊你。我真願意和這樣的人交往。」 一次,她找我拿一個報表,接過報表時,她先是細細看了一番,接着說道: 「陳姐的報表做的真好看,工工整整數據清晰,讓人一眼明了,真厲害!」 聽了她的話,我感到之前工作的煩悶一掃而光,成就感油然而生。 那一整天,我的心情都是非常愉悅的。 我這才明白,為什麼大家都對她贊不絕口,為什麼她來了之後,辦公室的氣氛也融洽了許多。 贊美是一種高情商的表現,是良好人際關系的敲門磚,發自內心的贊美能夠更好地與同事朋友交往,也能更順利地融入到新的圈子中。 不要吝嗇你的贊美,發現別人的優點,欣賞他人的長處,久而久之,你也會受其薰陶,成為優秀的人。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夸贊他人,也能收獲內心的芬芳。 好好說話,別傷人 人生活在社會中就必然與他人產生聯系,怎樣與他人交往是一門大學問。 言語交流作為交往中最重要的方式,處處影響着一個人的生活,做一個會說話的人,就顯得尤為重要。 語言是世界了解你的通道,你所說的話,就是別人眼中的你。你的話語里,包含着你的閱歷,你的教養,你的德行。 平時,我們說什麼樣的話,時間久了,我們就成為了什麼樣的人。 1. 層次越低的人,越愛抱怨 愛抱怨的人有這兩個特徵:凡事推卸責任以及遇到問題只說不做,越是愛抱怨的人,往往活得越差。 因為他們無法正視自己的錯誤,只想讓別人當她情緒的垃圾桶。 沒有人有義務聽你無休無止的抱怨,也沒有什麼語言比一句抱怨的話更令人心煩。 真正聰明的人,從來不通過抱怨發泄自己的情緒,而是通過言語中的正能量感染他人,讓人如沐春風,樂意與其相處。 2. 好好說話,別傷人 人是受情緒控制的動物,尤其是吵架的時候,我們總能找到最傷害別人的話,然後不管不顧地說出來,看到對方痛苦的模樣,心中湧起一陣快感。 逞一時口舌之快,結果卻是深深傷了彼此的心。 一個人最高的情商,就是在和對方吵得最凶的時候,忍住了嘴邊那一句最傷人的話。 3. 夸獎的話,永遠不嫌多 生活很苦,可是有一點贊美,便可以過得很甜。 所以,學會用贊美點亮自己與別人的生活,隨時將這些話掛在嘴邊: 「你今天氣色真好」 「你比以前有進步,很不錯啦」 「你已經很棒了,不要在意別人的看法」 你會發現,本來很難相處的人,變得容易親近了;以往從未說過話的鄰居,也開始向你微笑打招呼了;就連嚴厲的上司都變得寬容了許多。 多夸獎別人,你會發現生活原來很美好。 說話是一門藝術,更是一種智慧。 美麗的容顏無法永駐,可言語中顯露的優雅與修養,會伴你一生。 孔子有雲:「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 要想成為值得他人尊敬,廣受歡迎的人,就要做到: 少貶低,多夸獎;少抱怨,多感謝;少指責,多安慰。 一句話能成事,一句話也能敗事。學會好好說話,成就舌尖上的美麗。 你唇齒間吐露的芬芳,終將使你成為一個善良、聰慧、讓人喜愛的人,你也必將擁有更加明朗的人生。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故事會

脾氣越好的人,福氣越深

胡適曾經說: 「世間最可惡的事,莫過於一張生氣的臉; 世間最下流的事,莫過於把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更難受。」 每個人都有脾氣,發出來是本能,壓下去是修養。 經常生氣容易傷身,還容易敗壞親密關系。 人生在世,不要生氣,擁有一個好脾氣,才是人生最大的福報。 最好的脾氣,留給最愛的人 我們對老闆畢恭畢敬,對同事和藹可親,對陌生人也能保持基本的禮貌,但是一到家里,對親人卻動不動就發脾氣。 周國平說:對親近的人挑剔是本能,但克服本能,做到對親近的人不發脾氣,是一種教養。 親人之間有着太多的要求,太多的挑剔,稍不順意,就會大發雷霆。 家人之間血脈相連,無論如何發脾氣,他們都會寬諒,所以我們越發肆無忌憚。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老話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面對家人日復一日的支持與幫助,我們要心懷感恩之心。 想想父母這麼多年的不容易,想想是誰辛苦養育你長大。 心頭再大的火氣,也不能亂發脾氣,有話好好說,父母哪有不尊重你的道理。 和親人之間相處,是每個人的必修課。 懂得感恩,學會感恩,一個人才能收住自己的脾氣。 本事越大,脾氣越小 一個人的本事和脾氣成反比,本事越大,脾氣越小。本事越小,脾氣越大。 一個人的憤怒,說到底,是對自己無能的痛苦。 明正德年間,寧王造反,王陽明用一個月迅速平定叛亂,免去一場潑天大禍。 可是王陽明卻被軍官妒忌,說他勾結寧王,見事不成,才賣掉寧王以求自保。 而正德皇帝玩心太重,竟然要求王陽明放掉寧王,御駕親征。 平定叛亂這麼大的功勞被無視,還要被人陷害,王陽明卻毫不惱火。 他去找了張永,把功勞交給他,拉攏宦官一派,然後自己住進寺廟,以示與世無爭,悄無聲息化解了這次災禍。 後人因此評價王陽明,說他「危疑之際,神明愈定,智慮無遺」。 王陽明說,天地之間,人一定要有自己的主宰,只動腦,不動心。 動腦是尋找解決問題的辦法,動心是被情緒牽着鼻子走。 一個人越憤怒,就越找不到出口,只能像個沒頭蒼蠅一個把事情越搞越糟。 控制住自己的心,才能用腦子去分析問題,解決問題。 所以本事越大的人,越沒脾氣。 人生不是用來生氣的 晉迨禪師喜愛蘭花,種了許多名貴的品種,平日講經說法之餘,他總是悉心照顧蘭花,愛之如命。 有一天,禪師要外出雲游一段時間,臨行前交代弟子要好好照顧寺里的蘭花。 誰知,有一名弟子澆水時不小心把蘭花架絆倒了,花盆全都跌碎了,蘭花散落一地。 弟子嚇壞了,心想:師父回來看到心愛的蘭花這番景象,不知道要多生氣? 晉迨禪師回來後,弟子立刻跪在師父面前,請求責罰。 沒想到,晉迨禪師一點也沒有生氣,溫和地安慰弟子說:「我養蘭花,不是為了生氣的。」 范仲淹說: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身外之物,不要放在心上,得失隨緣,才能保持內心的安定和平靜。 回復【早安】送你一張專屬祝福卡片 萬物都有得有失,有生有滅。 就連我們人,也不過幾十年的光陰,一轉而過。既如此,何必讓自己活得不開心呢? 佛家把發脾氣稱為「火燒功德林」,一把怒火,能燒盡一切福祿功德。 遇到不如意,不妨對自己說:「沒關系,一切都會過去的。」 開心地過好每一天,才不枉此生。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優雅是女人永不過時的時裝

如果你不能在七秒鍾的時間打動別人 也許你就要花7年的時間來證明你的優秀 凱特王妃曾經說過一句話 「你不能讓他的目光在你身上停留60秒的時間 那麼又怎能讓他在你身邊停留60年的時間呢?」 自她嫁入英國皇室以來 她優雅高貴而親切的氣質連連被外界稱贊 但誰又知道 凱特王妃出身自平民家族 可就是這樣的她 並不能稱為頂尖美女的她 迷倒了威廉王子 並成為舉世矚目的王妃 可見女性之美 優雅是比漂亮更為高級的氣質 《美人鑒》里說 女人之美,下美在貌,中美在情,上美在態 這次蒲公英時光帶你 掌握幾個簡單的儀態動作 邀你追隨歲月優雅。 1 修長挺拔的站姿 優雅如荷,亭亭玉立 是能體現一個人儀態氣質的儀態 你可以不是明星 但你能比明星更舉止優雅 大方得體 做好這三點,站姿優雅大方: 額頭——感覺有根繩子拉着你 肩部——雙肩向後擴展,抬頭挺胸 腰部——腰部用力,雙腿挺拔 2 高貴優雅的坐姿 優雅的坐姿是體現一個女人氣質和素養的關鍵點 坐不僅是一個瞬間 更是一個動態過程 所以尤為需要注意坐姿的儀態 正確的坐姿: 腰要挺 肩要展開 腳尖要順着小腿的方向 3 婀娜多姿的步態 優雅的行走步態不僅可以讓自己氣質大方 更會成為路人眼中的焦點 舉手投足間,便是傾瀉一泓優雅時光 優雅走姿關鍵點: 不搖晃肩膀和上半身 伸直背姿,步幅符合腿的長度 兩手自然擺動 走在一條直線上 人生旅途中 大家都在忙着認識各種人 偏偏卻會忘記遇見自己 忘記自身的優雅魅力 在時間里流轉,在光陰中行走 蒲公英時光《新·優雅儀態》與你一起 靜坐時光,綻放優雅本我 這些都只是簡單的小技巧 蒲公英時光《新·優雅儀態》課程全國開課中 邀你一起優雅出發 從女性的形到心深度鏈接到每一個環節的蛻變 遇見蒲公英 遇見更美好的自己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能量滿滿

致慢慢老去的我們

花開花謝,潮起潮落,不經意間我們正走向人生的後半場。從呱呱墜地到兩鬢染霜,歲月的行囊里裝滿了酸甜苦辣。 接下來,在夕陽的路上能走多遠,取決於我們的體魄和心態。 01 不要怕被周圍人遺忘 隨着時間的流逝,不論平民百姓,或是帝王將相,最終都會淡出公眾的視線。遺忘,是一種生命的常態,也是告別過去,邁步向前的最好方式。 美國前總統克林頓卸任後,放下身段,東奔西走,頻繁到國內外進行演講。 所得收入不僅付清了過去打官司欠下的費用,還償還了華盛頓和紐約兩處住宅的貸款。 我們這一生,總是充滿了太多的變數和意外,有着太多的無可奈何和迫不得已,曾經格外重要的人,也有疏遠的一天,曾經無比閃光的記憶,也有遺忘的一天。 被遺忘不要緊,要緊的是過好自己的餘生。 02 不要老窩在家里 王維曾言:「晚年唯好靜,萬事不關心。」 很多人將其視作座右銘,但是現代人對這句詩往往有所誤解,把所謂的「靜」當成「不動」。 這不是靜,而是自我的禁錮。 我們一起看這首詩的下闕是怎麼說的:「松風吹解帶,山月照彈琴。君問窮通理,漁歌入浦深。」 爬山、乘涼、彈琴、唱歌……王維的靜,是心靜,而他的生活,多姿多彩得令人羨慕。 經常去戶外走走,適當地進行一些科學鍛煉,不僅能夠增強生命的動力,還能夠增長見聞。 許多人發現自己和子女之間的代溝越來越深,共同語言越來越少,很多時候,孩子在談論些什麼,我們常常聽不懂。 多出去走走看看,多接觸新事物,縱使無法延長生命的長度,但是絕對能提升生命的寬度,也能拉近自己與子女的距離。 03 不要怕坐車沒人讓座 在國外,你若給人讓座,得先徵求一下人家的意見。 因為對他們而言,讓座意味着他們老了,不能自立了,人家願意不願意還另當別論呢。 今天,我們生活的國度里,年輕人的負擔越來越重。 那麼我們何不錯峰出行,給公共交通緩解壓力,與年輕人相互理解、相互關懷、相互尊重,何樂而不為? 04 不必總期待子女常回家看看 人生夫妻也好,母女父子也罷,不管是怎樣的心心相系,每個人都是生命的獨立個體。 當孩子們都各自成家立業,也是我們該選擇體面退出的時候了。 子女長大後都有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即使血濃於水,也應該保有分寸感和界限感。 這不是親情淡漠,而是更深層的理解與寬容。 在變老的路上,你也該享受屬於自己的生活了。 放手讓孩子們去闖吧,哪怕前面是一堵南牆,也是他們人生必須經歷的路程和收獲。 別讓過度的親情,成為孩子和自己負累。有時候淡然處之,比指手畫腳更能拉進彼此的關系。 漸漸老去的是年齡,但不老的是我們的心。無論在人生的哪個階段,優雅的風骨猶存。正如春華秋實,四季輪回,各有風采。 05 不做局外人 等到退休以後,如果社交能力不好,兒女又不在身邊,很容易感到孤獨寂寞。 諸事纏身可能還心有抱怨,離開工作崗位無事可做,容易造成強烈的心理落差。 要知道,「退休」並不等於「閒」。 人退休了,以為整個世界都和自己無關。其實,人生的每一個階段都應該去找尋屬於自己的「感興趣」和「有意義」。 身體還健康,思維還敏捷,退而不休,可以做一些自己當初想做又沒有時間去做的事情。 肖伯納有一句名言:「六十歲以後才是真正的人生。」 年輕的時候,要為孩子付出,要為家庭奮鬥。當你漸漸老去,生命才是真正屬於自己的。 愈是人生向晚,愈要選擇用自己喜歡的方式去生活。 只要你不拋棄這個世界,這個世界也不會拋棄你。 很喜歡《心是一切溫柔的起點》中的一句話:「人都會老去,而我想漂亮地老去。」 漂亮地老去,與其說是具有半老徐娘般美麗的面貌,還不如說是一種具有年輪之美、心靈不起皺紋的生活姿態。 不管是痛苦、憂傷、挫敗;還是幸福、快樂、成就;都已經過去了。 從現在開始,有一種保持美麗的態度;有一項堅持健康的運動;有一顆善待自己的心;有一個修煉氣質的愛好;有一份美好生活的嚮往。 擁一顆豁達、漂亮的心,這樣,長壽才有意義。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世界上最奢侈的10樣東西,你擁有幾樣?

美國《華盛頓郵報》曾評選出世界十大奢侈品,不是豪車豪宅,也不是珠寶名包,而是: 1.生命的覺醒和領悟。 2.一顆自由、喜悅、充滿愛的心。 3.走遍天下的氣魄。 4.回歸自然。 5.安穩平和的睡眠。 6.享受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7.彼此深愛的靈魂伴侶。 8.任何時候都有真正懂你的人。 9.身體健康、內心富有。 10.能感染並點燃他人的希望。 都說美國是世界上最物質主義的地方,可是實際上,對於幸福的真意,他們卻看得很清楚。 真正的奢侈品,一定與物質金錢無關,也不必然是富人的珍藏。 每個活在世上的普通人,都能夠擁有屬於自己的幸福。 問題是,以上奢侈品,你擁有幾樣? 01 生命的覺醒和頓悟。 生命的覺醒和頓悟是際遇,不一定與年齡有關,但與生命的歷練有關。 某一天,如醍醐灌頂,「叮」的一聲,突然醒悟。 周國平在《人生的三個覺醒》中說: 你不但是一個生命,而是一個獨特的生命個體,一個自我。首先,這個自我是獨一無二的,世上只有一個你。 其次,這個自我是不可重復的,你只有一個人生。因此,對你的人生負責,實現你之為你的價值,是你的根本責任。 活在當下,將會使你的生命、生活的每個層面多彩多姿,讓自己活得清楚明白,對於現在物慾橫流的社會來說,是多麼的難能可貴。 02 一顆自由、喜悅、充滿愛的心。 波蘭愛國詩人裴多非說:生命誠可貴,愛情價更高;若為自由故,二者皆可拋。 可見,人最不可缺少的是自由,我們每個人都是一顆自由的靈魂,擁有自由生長的靈性與個性。 世間萬物,濃淡相宜間,是靈魂的默契;遠近相安間,是自由的呼吸,做人做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懂得自己喜歡什麼,傾聽自己的內心。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在經歷了風風雨雨後,擁有一份淡泊與寧靜的喜悅。 世界因愛而感動,有些東西永遠不會老,比如愛,比如希望。 每天都是新的一天,願我們有一顆潔淨的心、充滿自由和喜悅的愛的心,有如蓮花的花瓣,溫柔而舒展。 03 走遍天下的氣魄。 世界那麼大,你想去看看嗎?坐井觀天的青蛙永遠不知道世界有多大。 生活,既要珍惜柴米油鹽醬醋茶的平凡,又有走遍天下的氣魄。 只讀書是不夠的,古人說:聞之不如見之。親見親歷,增長見識。 余秋雨在《行者無疆》里說:有人把生命侷促於互窺互監、互猜互損,有人把生命釋放於大地長天、遠山滄海。 走遍天下,看的多,聽的多,學到的自然也多了,心胸也豁然開朗,不故步自封,博採眾長,是一筆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財富。 04 遠離塵囂,回歸自然。 自然永遠是最具包容性的,回歸自然,會讓我們感受到平靜,美好,你可以去野餐、去探險、去浪,去體驗生活。 陶淵明在《飲酒》中的一句詩詞: 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 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 「悠然」既是人的清淡而閒適的狀態,也是山的靜穆而自在的情味,似乎在那一瞬間,用一種共同的旋律從人心和山峰中同時發出,融合成一支輕盈的樂曲。 自然的平靜與完美,不會讓人感覺焦慮不安,回歸自然,遠離塵囂,讓生命在自然的靜謐中達到完美的境界。 05 安穩而平和的睡眠。 人的一生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床上度過的。 良好的睡眠可以使人們的大腦和身體得到休息、修整和恢復,有助於人們日常的工作和生活。 英國戲劇家、詩人莎士比亞說:舒服的睡眠才是自然給予人的溫柔的令人想念的看護。 日本教育家木村久一也說過:無論大人還是小孩,都應抱着對明天的歡樂期望而入睡。 同時,也應以愉快的心情早起,這是長壽的秘訣。 睡眠除了可以消除疲勞,使人體產生新的活力外,還能提高免疫力,抵抗疾病,有安穩而平和的睡眠,就有了健康的人生。 06 享受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需要享受真正屬於自己的時間和空間。 一杯清茶、一本心愛的書、一次冥想、一小時健身,靜靜地思考,靜靜地聽音樂,或者乾脆什麼也不想,坐在那里發發呆,也能將心靈釋放。 梭羅在《瓦爾登湖》里說:我愛獨處,我從來沒有發現比獨處更好的夥伴了。 在多數情況下,我們外出,到人們中間去時,比呆在自己的屋子里更為孤獨。 當一個人已經真正地體會了單獨的喜樂,那麼再也沒有什麼東西能夠把他從他的單獨那里引誘開,那麼他就再也不會想和什麼人搞在一起。 在自己的時間和空間里,學會傾聽自己的心聲,自己與自己交流,這樣才能逐漸形成一個較有深度的內心世界。 07 彼此深愛的靈魂伴侶。 靈魂伴侶,不是特定的一個對象,一種關系,他隨着我們的成長階段而呼應顯現,便呼應出同等的頻率對象。 靈魂伴侶並不一定跟我們終生不離,他的特質在於彼此心靈上的信賴和善解。 有一個人能夠互相理解,彼此深愛,可以依賴又相互獨立,是多麼的難得。 龍應台在《目送》里說:所謂了解,就是知道對方心靈最深的地方的痛處,痛在哪里。 與君初相識,猶如故人歸。靈魂伴侶,是精神上的高度契合,能帶給我們精神上很大程度的滿足。 08 任何時候都有真正懂你的人。 懂你的人,可以稱作是人生的知己。 他在你的眼神里讀懂你的想法,能看穿你盔甲下的脆弱,能看穿你笑容里的寂寞,能看穿你欲言又止的無奈。 懂你的人不必解釋,他是安靜無求的,遠遠的觀望,不言不語;完全的給予,無怨無悔,懂你的人,能夠感知彼此相知的心靈,便是最暖的感應。 魯迅說: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當以同杯視之。 懂你的人,比愛你的人更珍貴,人生路上,任何時候都擁有真正懂你的人,是幸運,也是幸福的。 09 身體健康,內心富有。 有句話說得好:一個人的身體健康是1,而財富、感情、事業、家庭.....都是1後面的0,只有依附這個1,零的存在才有意義,如果沒有了這個1,那麼一切將不存在。 柯蒂斯說:幸福的首要條件在於健康。健康是智慧的條件,是愉快的標志。 不要在年輕的時候透支身體,這會使你痛苦不堪,養生,其實是養身和養心相結合。 世界上最悲哀的是:人在天堂,錢在銀行。 有了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內心的富有,內心富有的人善良,正直,充滿正能量。 星雲大師說:內心的富有才是真正的富裕。內心越是富有的人,越是看起來簡單。 內心富有的人,與世界為善,不跟人計較,也不跟自己計較。 10 能感染並點燃他人的希望。 在自身需求得到滿足以後,通過幫助他人來提升自我價值。 所謂「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沒有什麼比點燃別人的希望更能振奮人心了。 愛因斯坦說:「一個人的價值,應當看他貢獻什麼,而不應當看他取得了什麼。」 人只有獻身於社會,才能找出那短暫而有風險的生命意義,一個能感染並點燃他人希望的人,是對社會有價值的人。 最美好的人生途徑就是創造價值。 這十大奢侈品都跟物質無關,從來不是用錢可以買到的,需要我們回歸本心,用心思考,發現我們到底缺失的是什麼,然後學會自己去探索,去發現。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能量滿滿

世間所有的相遇,都是久別重逢

1、世間最美,莫過於遇見 《雨蝶》里有段很美的歌詞 愛到心破碎,也別去怪誰 只因為相遇太美 我一直堅信 這世間最美好的事情 莫過於遇見 遇見一朵花兒,可窺見萬象 遇見一方山水,尋得心靈自由 遇見一個人,至此人間萬物有了方向 假如三毛沒有遇到荷西 她不會知道有一種愛情 可以超越國籍和年齡 百轉千回,美到心碎 假如郭襄沒有遇到楊過 就不會一見楊過誤終身 痴情無雙,此生無悔 你生命中出現的每一個人 都有他存在的意義 愛你的人給你帶來溫暖 你愛的人給你帶來歡愉 不愛你的人教會了你成長 你不愛的人教會了你疏離 盡管他們最後都消失在茫茫人海中 卻在你心底留下了深深淺淺的痕跡 構成了你獨一無二的人生 2、人生若只如初見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可不是所有的相遇,都會換來相守 這世間有多少淚水 就有多少心碎 所以我們常常會想 若,人生若只如初見 該有多好 可是假如你們不曾相遇 就沒有故事的開頭 沒有那麼多美好的回憶 也不會有或悲傷或歡喜的結局 海上月是天上月 眼前人是心上人 感謝你來我生命里走一遭 也不遺憾你去尋找別的美好 3、世間相遇,皆是久別重逢 和朋友聊起跟伴侶第一次見面的場景 一個朋友說 第一次遇見他 我覺得自己像被雷劈中一樣 一眼萬年不過如此 我控制不住自己想要認識他、了解他 甚至想參與他的人生 我們聊了很久很久 仿佛已經認識很多年 就好像上輩子見過一樣 我也說不出他哪里好 可就是和其他人都不一樣 那一刻 我終於開始相信命中註定 我一直覺得 人與人之間的相遇就像一場命運的饋贈 當你遇到了那個人 你會發現,從前所有的等待、不安、期待 被這一刻突然賦予了意義 願你三冬暖,願你春不寒 願你天黑有燈,下雨有傘,有良人相伴 願你所有的溫柔 都能換來歲月給的情深意重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

立秋 秋去秋來又一年

秋天,是收獲,是沉澱。 ——茲心 歲歲都有秋天,誰知盡秋天; 年年都有花期,誰永駐花期? 歲月是一場有聲有色地輪回,人在百年的更替中方知生活的百味。 紅塵悠悠的在世事里錯對,光陰輕輕的劃過時間的門扉。 生命總有情義讓自己幸慰,季節總有理由讓世界嫵媚,就像夏語交給秋天的盛歲。 秋去秋來又一年,歲首歲末再一半。年年歲歲秋相似,歲歲年年人不同。 知道這樣的季節來到,盛大的並不僅僅是秋天本身,更還有歲月的性格在時空里所氤氳的風情。 「秋至滿園多秀色,春來無處不花香」 其實,每一個季節的義務,都是成全着歲月自我奉獻的過程,都是珍藏着歲月過程的一段記憶。 每一個季節都有自己的神聖和使命,我沒法用一種心情去吟遍時空的所有興趣。 只是,當秋天再到來的時候,我又不知不覺的迷戀起這季節里群艷競芳,萬象霓裳;眾色彌香,人間畫廊的一抹秋光和神韻。 這樣的季節 ,生命是熱烈的,時間是溫暖的,天地是精彩的,歲月是豪放的。而這樣的時節,是沒有故事可收藏的,是沒有情緒可收斂的。 一直是喜歡秋天的,不是因為它的排場,更不是因為它的張揚。而是因它作為季節的定義,帶給歲月最豪華的一場景象,帶給天地最溫柔的一段時光。 我想:生命大抵也是如此。 那些充滿活力的純澀年華,猶如春天微微盪動的活力,在欲睡欲醒的夢里種下四季的美好; 曾經激昂似火的青春,恰似夏天的濃烈和莊重,在洶涌澎湃的心緒中,點燃過生命最熾焰的夢想; 盪滌過熱血沸騰,夢想就被歲月璀璨成秋天的花朵,一半在時光里盛放,一半在季節里凋零。 很敬畏這種與時空相約的生命,也很崇拜這種與生命相守的時間。因為他們都是在塵世的更迭中,成全萬象輪回的一種力量。 知道秋天一定是要在時空里炫耀一回的。 因為只有它的到來,天地間,才能開出繽紛絢爛的色彩,目光里才能陶醉這比之藝術更加琉璃金碧的輝煌。 當然,與季節一起瀲灩的,還有累累碩掛的秋實,還有盈盈暗香的希望。 也許,我沒法專情地去承載這份太過繁華的秋日盛典,因為,我一直敬重着陪伴在我生命里的每一個神聖的日子。 可是,當突然間歲月里開滿了秋天的奼紫嫣紅,突然間目光里被群墨濃彩的斑斕浸透,才發現,無論我把情緒在時光里裝裱得多麼堂皇,而心里從來都沒有拒絕過秋韻秋色的這一份熱情!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 山水的故事自有日月記載,歲月的長河總有春秋丈量。 秋天來了,秋天還會再去;時間去了,時間還會再來。只有這分分秒秒地變化,才是自然最偉大的真情。 塵世在更迭,生命在往來。 天地的規律,總是井然有序的在運行,只有人間的光陰,就像這季節的轉換,無論盛情還是恬靜,都一樣的在收藏着時間的往事,都一樣的在編織着歲月的春花秋月。 來源:華人頭條B 來源:華人號:勵志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