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朗外長扎里夫突然辭職,溫和派下台是伊朗恢復鈾濃縮的前奏嗎?

據路透社2月26日報導,伊朗外交部長扎里夫通過社交媒體Instagram發佈聲明,宣佈辭職,並為他任職期間的不足道歉。伊朗國家通訊社已經證實扎里夫主動辭職,週一敘利亞總統阿薩德會見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的活動,扎里夫已經沒有參加。不過伊朗國家通訊社也表示,目前總統魯哈尼還沒有決定是否接受扎里夫的辭職。

伊朗外長扎里夫突然辭職,溫和派下台是伊朗恢復鈾濃縮的前奏嗎?

現年59歲的扎里夫曾在美國接受教育,獲丹佛大學國際法博士學位。2013年,魯哈尼當選伊朗總統,扎里夫成為外交部長。在魯哈尼的直接領導下,2015年扎里夫成功與美、俄、德等主要國際大國達成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伊核協議的達成,使國際社會暫時解除了對伊朗的制裁,伊朗的石油貿易迅速恢復。2014年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出現了一波大跌,但是由於伊朗石油貿易的恢復,有效對沖了國際油價大跌對伊朗經濟運行和社會穩定的沖擊。

伊核協議的簽署,令伊朗的綜合國力和地區影響力迅速恢復,也引起美國國內保守派的強烈不滿。特朗普在競選時就叫囂要退出伊核協議,2018年5月,美國以伊朗不能滿足其進一步限制核計畫和彈道導彈計畫為由,單方面退出伊核協議,並於11月全面恢復對伊朗的制裁。歐洲國家雖然表示繼續執行伊核協議,但是由於歐洲企業大多擔心因為與伊朗進行貿易,遭致美國的制裁。因此,西方國家對伊朗的制裁事實上已經全面恢復了。

伊朗外長扎里夫突然辭職,溫和派下台是伊朗恢復鈾濃縮的前奏嗎?

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後,主張談判解決與美國分歧的伊朗國內溫和派,魯哈尼、扎里夫等人在國內受到強硬派的巨大壓力。強硬派認為,伊朗放棄核計畫只換來解除制裁兩年多,非常不劃算。他們建議恢復鈾濃縮活動,強硬回擊美國的挑釁行為。而魯哈尼、扎里夫等人則主張在作出適當讓步的情況下,與美國達成新的協議。但是由於目前美國負責伊朗事務的國務卿蓬佩奧和總統國家安全顧問博爾頓,都是出了名的對伊朗強硬派,而特朗普本人又朝令夕改,美國和伊朗通過談判解決核問題的可能性並不大,這也使得伊朗國內溫和派承受的壓力更大。特別是東北亞核問題出現和平曙光之後,強硬派認為,這種先擁有核武器再與美國進行談判的方式顯然更為合理,他們認為魯哈尼主導的伊核協議談判犯了戰略性錯誤,才使伊朗陷入了雞飛蛋打的不利境地。在這種情況下,作為伊核協議的主導者之一,扎里夫站出來為目前伊朗局勢負責,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伊朗外長扎里夫突然辭職,溫和派下台是伊朗恢復鈾濃縮的前奏嗎?

由於目前的特朗普政府對伊朗非常敵視,伊朗也不宜冒險恢復鈾濃縮活動,雖然扎里夫下台,但是伊朗保持現在的外交路線是可以預期的。恐怕伊朗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也在等待2020年美國總統大選的結果,如果特朗普下台,對伊朗更為溫和的民主黨執政,伊朗還可以坐下來與美國展開新的談判;如果特朗普連任,2021年伊朗也將舉行總統大選,那時在更換強硬派上台,與美國進行硬對抗,也來得及。

來源:華人頭條

來源:沖擊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