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十年代的30元怎樣養活一家人

有人問八十年代30元養活一家人,現在3000元,一個人都不夠用。這個提問不夠嚴密。第一,八十年代從80年到89年的家庭收入,變化很大。如果85年以前個人收入30元還說得過去,85年以後,還有個人收入30元的嗎?保姆都40到60元了。

第二,30元是一家人的收入,還是一個人的收入?

八十年代的30元怎樣養活一家人

第三,如果是農村一月30元,另當別論了。

八十年代是中國改革開放的初期,生活水平確實很低。

我們主要是溫飽。八十年代英國首相撒切爾夫人訪問中國,還特別提到中國人的口頭禪「你吃了嗎」?

八十年代的30元怎樣養活一家人

稱贊中國能有溫飽,是一件非常了不起的事情。

所以,八十年代,我們的消費水平是很低的。

公交車幾分一毛。就這個支出,很多人也是能省就省了。

一袋50市斤的麵粉8元,這是一家4口人人的很大開支了。剩下的都是次要的。

你算算賬,一個月能花多少錢?

八十年代的30元怎樣養活一家人

撒切爾夫人訪問中國,一不小心,摔了一跤。如果以一袋麵粉為基本指數,其他各項開支加起來,大約15元足矣,不能再超支。

這樣,一個月,大約積攢5元左右,以備急需。

所以,八十年代初,30元養活一家人,就是這樣的生活。

如今,一個人收入3000元,養活一家四口人,如果保持最低生活水平,也是可以的。

我們以沒有住房壓力和負擔為例。

八十年代的30元怎樣養活一家人

現在,基本生活成本吃的比例很小。例如,一袋麵粉100元左右。油鹽醬醋各項生活必須,平均每天30元,一個月大約1000元內。

交通費、話費200元以內,以上基本生活費全部加起來約1500元以內。

還餘1500元,要麼加大消費,要麼積攢備用,或者主要給孩子消費。

以上我們說的是最低生活成本,不是必須就這樣生活。

八十年代的30元怎樣養活一家人

當然,今天的消費和收入差別很大。你一月3000元,還有收入不到3000元的,也有3萬元的。

個人收入大約平均4000元左右。如果一個人3000元,獨立生活,不要攀比,完全不會那樣困難。

如果收入不高又要大手大腳的花錢,那就沒譜了。

現在,參加工作收入5000元,還問父母要錢化的人也不少。

像這樣沒有量入為出的計算花錢,多少夠用呢?

當然,我們也看到,3000元的收入對於今天較高消費來說,確實很低。但是國情如此。

比如,人人必備的手機,有5000多的,也有500多大的。

八十年代的30元怎樣養活一家人

你收入只有3000元,還要使用5000元代手機,不但要兩個月的工資,還影響你的生活質量。

如果買一隻1000多的,不就沒有壓力了?

中國絕大部分人的收入,就是3000元左右。如果夫妻都是3000元左右,那麼一家的收入是6000元左右。

即使這樣的家庭收入,在低收入群體中也不是很多。

八十年代的30元怎樣養活一家人

所以,對家庭收入要量力而行量入為出,不要盲目攀比。

只要齊心合力,兢兢業業過日子收入低,也可以過得快快樂樂。

七十年代,我的一個同學,他們家只有爸爸一人工作,幸運的是他爸爸收入70多元,屬於高工資,相當於今天15000左右。

但是,一家七口人呢!平均一人一月10元多一點!

八十年代的30元怎樣養活一家人

但是人家過得一點也不緊巴巴的。經常歡歡喜喜的。吃的穿的都不是很差。

家里只有一個女兒是老大,六個兒子,衣服老大穿了老二穿。

女兒和媽媽共用一套衣服,也就這樣過來了。孩子大了都工作了,家庭一下更好了。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千千千里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