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在華為問題上對美國說「不」 德國未禁用、英國沒發現惡意活動證據

▲華為的巴黎總部。| 視覺中國

去年以來,美國為封堵華為等中國電信企業,出動了包括副總統彭斯在內的高級官員進行全球游說,不過效果堪憂。德國經濟部長阿特麥爾 3 月 7 日表示,德國打算提高所有供應商的安全標準,但不會禁用華為設備。近日,德國公佈了新版電信安全指南,華為並沒有被禁止。而英國最大的電信公司沃達豐也表示,如果英國禁止華為設備進入該國 5G 網絡,將令該公司損失數億英鎊。

《金融時報》3 月 8 日報導稱,德國此舉是華盛頓游說盟國,希望將華為排除在新一代移動網絡建設之外的努力又一次遭到打擊。幾天前,英國情報部門聲稱,相信英國網絡安全部門能夠確保華為參與的 5G 網絡的安全。

根據德國這份電信安全指南的要求,運營商 5G 設備的關鍵部件必須經過政府授權實驗室的測試,並在交付時經過驗收合格才能安裝。此後該設備還需定期接受檢查。指南也要求運營商持續監控網絡流量,注意異常情況,同時設備來源應多元化,避免單一供應商。

德國經濟部在一份聲明中表示,所有電信設備供應商都必須滿足新條件,尤其是那些希望參與 5G 網絡建設的供應商。《金融時報》稱,德國迄今對美國針對華為的行動持牴觸態度。德國官員表示,他們迄今沒有看到支持美國指控華為的任何確鑿證據。

總部位於倫敦的全球第二大電信移動通訊商沃達豐 7 日再度警告稱,如果英國禁止華為設備進入 5G 領域,不僅將使該公司經濟損失慘重,而且將 ” 非常顯著地 ” 減緩新技術的部署。英國國家網絡安全中心負責人上月表示,沒有發現該公司有任何惡意活動的證據。

分析人士認為,英國和德國的表態在歐洲具有風向標作用。其他國家很可能出於對華為產品的質量和價格優勢而效仿英德,因為他們可以向國內公眾保證,只要採用英德兩國的做法,就無須擔心因使用華為產品而出現安全隱患。

今年 2 月,移動通信行業組織 ”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協會 ” 發出警告,如果封殺華為重要的電信產品,可能會抬高歐洲運營商、企業和公民需要承擔的成本,危及現有 4G 網絡的運行,並使 5G 網絡推遲 ” 數年 “。很多電信行業分析師指出,如果歐洲聽信美國游說,跟中國電信產品 ” 告別 “,將使歐洲的 5G 部署至少推遲兩年,從而落在亞洲和美國後面,在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此外,歐洲很多大電信商在 4G 時代就使用華為產品,到 5G 時代再割捨則有些難以想象。

瑞典電信企業愛立信首席執行官鮑毅康警告稱,在歐洲,5G 基本上仍處於測試階段,而很多其他國家已經進入部署階段,” 你沒有在歐洲創造出一個積極的投資環境,這才是最需要擔心的問題 “。

除了英國外,” 五眼聯盟 ” 的其他成員國也對美國的 ” 華為禁令 ” 提出質疑。今年 2 月,新西蘭總理阿德恩表示,” 雖然(五眼聯盟)共享信息,但將由我們自身做出獨立的決定。”

雖然一些美國政府高官給華為扣上 ” 安全 ” 的帽子,不過顯而易見,華盛頓的真實目的是在高科技領域打壓中國。但全球在 5G 領域的深度融合以及中國企業的技術、成本優勢使歐洲對美國說 ” 不 “。

美國總統特朗普上月也重申,美國在 5G 領域不應 ” 人為封殺 ” 包括華為在內的中國公司,” 我們需要公平競爭 “。

作者:文匯報駐華盛頓記者 張松

編輯:吳姝

責任編輯:陸益峰

*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

來源:華人頭條A

來源:文匯